第一篇:对人、物、环境不安全状态的有效控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范文
对人、物、环境不安全状态 的有效控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临盘钻井公司 陈高强
安全生产是一项繁杂、复合的立体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都与人、物、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和外在联系。因此,要想保证安全生产,就必须从人、物、环境着手,正确处理好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全面、认真做好对人、物、环境三个基本因素不安全状态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控制、消除安全隐患,努力营造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和谐的氛围,这是搞好安全生产至关重要的基础和极其重要的环节。
一、进一步强化对“人”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
众所周知,任何事故的出现,基本上都与人、物、环境的安全隐患有关,即人、物、环境三者之间出现了不协调、不和谐的一面和状况,因此,要做到安全生产,就必须做好人、物、环境这三个基本因素不安全状态的控制。
在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暂时还不可能实现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把视点放在控制“状态”上,即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氛围”,对管理方面的缺陷,要通过在实际生产工作中不断地加以研究、改进和提高,使安全管理制度更加符合安全生产的需要。由于社会的、家庭的、观念的、心理的、文化的、经济的、作业环境的、企业管理的等等原因,会造成操作者在从事生产活动中,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安全的行为。
在安全系统中,人是主体,是主要的、关键的因素。据相关资料统计和分析,80%以上的事故究其根源几乎都可以追溯到人,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事故是因人而起,安不安全,人在很大程度上起决定性的作用。人不是万能的、十全十美的,也有失误的时候,人的失误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能预见而未采取措施的失误,即:因个人因素造成的心急、固执、侥幸心理和长期习以为常形成的老毛病、坏习惯而构成的有意违章;二种是对事物还暂时未认识,或在认识过程中感知不深、能力不足、思维错误和粗心等问题产生的无意违章;对这两种情况的失误,特别是第一种情况我们在日常生产工作中是司空见惯的,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加以对待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那就是积极探索和研究人为失误的规律,找出其失误的主要原因,进而研究有较强针对性的防范、治理、整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
针对人员失误的主要问题,要从加强员工思想保证、制度保证和能力保证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是在思想保证方面,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安全与稳定的关系,认真做好对员工的全过程的安全教育,包括新进厂员工的安全教育、过程中的不断教育、每年进行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学习吸取事故教训、引入企业安全文化等,旨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达到在工作中重视安全生产和自觉遵章守纪、遵规守矩的目的,员工也要在思想上不断提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工作技能,自觉改造和维护安全生产环境;二是在制度保证方面,健全保证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个生产项目的技术操作规程,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狠抓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并采取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手段;三是在能力保证方面,要在三个方面强化培训,即上岗培训、定期培训(包括安全规程、现场规程、检修工艺规程的培训和特殊工种人员的专门技能培训)、广泛培训,主要包括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的授课和技术交底,同时开展技术练兵、比武、竞赛活动等,以达到适应岗位要求的能力;四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员工个体和操作集体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逐步养成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彻底克服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养成只要进入施工工区或上岗前就要绷紧安全这根弦的意识。
二、扎实做好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
在各种类型的生产工作中,各种设备、设施、施工工具本身可能因设计、制造、安装、运输或材质等问题,客观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事故隐患,在此时、彼时,甚至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的虽然眼前符合要求,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设备运行环境的不适应、不匹配,会产生局部或整体磨损老化而留下潜在的危险,给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安全生产就有可能得不到有效的、可靠的保障。因此,只有通过“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来对“物”的不安全状态和隐患加以有效的控制,或及时消除“物”在客观上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
在对“物”的管理过程中,一是要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管理,严格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二是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并及时整改,这是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重要手段;三是制定符合实际的设备操作规程和技术操作规范;四是在固定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加强巡回检查,及时维护保养,在活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并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的需要,提高巡回检查的频率和密度,实行真正的“人机对话”,使“物”始终处于人的严密控制之下,从而达到“人”与“物”两者之间协调与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三、全面做好对“环境”不安全状态的控制
环境有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之分。自然环境有地形、地物、地貌,有自然气候的风、霜、雨、雪、雷、电、气温、湿度等自然形态和现象,而人为环境是因生产需要而营造的工作环境,这两种环境均有客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因此,我们必须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本质安全”、“源头安全”的思想,根据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努力改进、改善生产环境和完善生产现场的劳动保护设施和技术措施,实现“环境”条件最佳化,真正使操作者始终处于安全有保障的作业环境中,起码达到即使操作者因主观原因出现疏忽也不至于产生严重后果的效果,同时也能消除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因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不安全状态而引起的紧张情绪和紧张状态,操作者只有在安全、舒适、和谐的环境中工作,才能发挥出最大潜能、最好的技术水平,就会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就会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有一个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就必须要对在生产环境里有哪些危险因素、影响程度、危险和隐患产生的方位和部位、原因等进行综合分析,明确控制环境不安全状况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办法,要不断完善和改进防止人身、设备事故的技术措施,从技术上、装置上、保护措施上来控制和减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要真正做好对人、物、环境三个基本因素不安全状态和隐患的有效控制,关键是领导重视、全体员工重视,同时还要全面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技能,加大安全生产机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保障力度,通过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问责制,一级负责一级,严格考核、环环相扣,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氛围,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才能达到安全隐患受控的目标,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四、正确处理好人、物、环境在生产过程中的辨证关系 企业要想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始终保持员工队伍稳定,社会要想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始终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对人、物、环境不安全状态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才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
在日常生产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物、环境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是搞好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前提条件。人,是搞好安全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通过对自己本身和对物、环境不安全因素、不安全状态的有效控制,才能达到安全生产、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和谐发展是目的,安全稳定是基础、是前提,我们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求得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更和谐地发展,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在获得最大的成就感、最大限度的幸福和安康的同时,也获得最大的快乐、最高的生活质量。
正确处理好人、物、环境在生产过程中的辨证关系,是安全生产、队伍稳定、和谐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好,安全生产就得不到保证,经济效益就得不到提高,员工队伍就得不到稳定,那么和谐发展、和谐进步就无从谈起,我们的奋斗目标就会落空。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把安全生产、稳定和谐、发展进步统一到全新的认识和全新的高度上来,以人、物、环境三者的有机统一、协调和谐来保证安全生产,以安全生产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员工队伍的稳定,促进我们更好更快更和谐地发展。
第二篇:群众安全工作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群众安全工作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
搞好煤矿安全工作,就是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职工群众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只有切实发挥煤矿职工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人人尽职尽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煤矿安全才能落到实处。
一、安全工作必须依靠群众
群众安全工作是通过群众工作方法使安全工作群众化,使群众工作专业化。有人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只能靠“正规部队”,所谓“正规”就是精良的装备、先进的技术、专业化的队伍等。但实践表明,没有全员安全意识,没有职工群众的规范化行为,没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安全意识和思想境界,再精良的装备,再先进的技术,专业化程度再高的监察队伍,也产生不了最理想的安全效果。所以,在企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那种只有安全管理部门忙着检查,出了事故忙着处理,而事故隐患却依然随处存在,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教训已经太多太多。而且有些重大事故往往就发生在“正规部队”严阵以待的地方。这就提醒我们,安全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群众,必须发挥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积极作用。
二、充分发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监督作用
工会是群众团体,它可通过群监网络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在安全监督方面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发挥重要作用,也可以在监督企业领导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方面,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企业制定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提取、使用等,都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对于领导严重的官僚主义、忽视安全生产等问题,工会也有权提出批评和建议,并督促有关方面及时改进。在生产中,如遇有领导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生产设备有重大隐患或尘毒危害严重,有条件解决而不解决;发生急性中毒和重大事故以后,险情尚未排除,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在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没有实行“三同时”,存在严重危害职工安全与健康的情况等,工会都可以做出决定,支持工人拒绝操作,并督促领导限期解决。
原煤炭部和全国总工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煤矿工人安全生产赋予了“十项权利”。即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权、安全生产监督权、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事故隐患整改权、不安全状况停止作业权、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权、抵制违章指挥权、紧急避险权、反映举报权、投诉上告权。为确保这十项权利的行使,我们还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要提高对保障职工安全生产监督权利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思想,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作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
二是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广大职工群众积极行使安全生产权利,对在安全生产中敢于同违章违纪作斗争,积极为安全生产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的职工要给予表彰奖励,设立“重大隐患举报奖”,并定期评选煤矿职工安全生产监督积极分子。
三是设立安全生产举报箱、举报电话,对职工反映的安全生产重大隐患、重大问题要高度重视,尽快解决;对职工的合理化建议要积极采纳;对侵害职工安全生产权利、搞打击报复的人或事要严肃处理;对职工提出的安全问题不及时解决而造成事故的,要追查责任。对职工正当行使安全生产权利要给予保护,防止打击报复。
三、激发群众参与安全管理的自觉意识
首先要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意识,加强学习培训,教育职工安心本职工作,工作中要思想集中,胆大心细,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决不能让心情左右、影响到工作。
针对个别职工思想上存在的“安全管理就是管、卡、压”等错误认识,可以紧紧扣住“安全工作为谁辛苦为谁忙”和“什么是安全,为谁抓安全,怎样搞好安全”这个主题开展群众大讨论,使职工群众树立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的自觉意识,职工之间要互相监督、相互提醒,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防止事故发生。
其次要加强群监网员的思想建设,使其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热爱群监工作,同时加强群监网员的业务建设,专职安监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使之成为专管队伍的有效补充力量。同时,对群监员也要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素质差、缺乏责任感、工作无业绩、只为领取津贴而应付了事的人员要进行批评教育与淘汰,让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精、能胜任群监工作的人员加入到群监队伍,有效地推动煤矿安全管理向更高的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