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急演练管理办法
应急演练管理办法
第一条 应急演练机构
应急演练机构由车间管理人员及班组长构成,实行统筹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并服从集中统一指挥。
第二条 应急演练组织领导
车间成立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各行管、班组长为组员的应急演练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应急演练的组织、协调、实施等工作。
第三条 坚持应急演练与应急方案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制定演练项目和演练计划,根据资源条件,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确定演练方式和内容。
第四条 应急演练应符合现场实际,符合规章要求,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处置队伍实战能力和应急指挥人员协调指挥能力为重点,检验应急方案是否合理、应急处置程序是否完善。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总结推广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方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条 车间应急演练机构主要职责
1.建立健全车间应急演练工作制度,根据段制定的年度演练计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落实车间演练计划。
2.参加段组织的应急演练,针对演练发现的问题,对应急处置手册提出修订建议。
3.及时检查本车间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工具、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4.加强应急处置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应急处置实战能力。第六条 通过应急演练,规范应急演练程序,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达到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和救援技能的目的。
第七条 编制年度应急演练计划。车间结合历年季节性常见故障、倾向性问题及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方案的年度演练计划,报段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第八条 编制年度应急演练项目和处置措施。分别确定相关方案的应急演练项目,细化制定对应处置措施。
第九条 制定演练大纲。按照演练计划和确定的演练项目,分别制定详细的演练大纲,明确演练目的、方式、时间、地点及参与人员等具体内容。
第十条 制定演练方案。根据演练大纲成立演练工作小组,制定演练总体方案,主要包括演练准备、演练程序、评分标准、演练总结等内容。
第十一条 演练实施准备。演练前演练工作小组应召开筹备会议,分别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 演练过程控制。演练工作小组负责对车间应急演练的实施进行实时跟踪,做好演练期间现场安全控制,同时要详细记录演练的过程、流程和关键时间节点,并对演练的结果、安全措施落实等提出整体评价。
第十三条 演练总结完善。应急演练结束后,演练工作小组根据演练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对不符合应急处置实际工作的内容立即修改应急处置手册,并及时更新相应的应急工装、工具等。同时,做好演练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健全演练台帐。
第十四条 应急新技术推广。在应急演练中不断开发和完善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和应急通信系统,积极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投入应用。
第十五条 教育培训
1.车间加强日常应急培训,保证应急人员掌握应急响应的职责、流程和要求。
2.车间将应急处置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管理,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 管理与考核
1.车间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不同项目的应急演练,并健全相关资料台帐,规范应急演练管理。
2.每年2月10日前,车间将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报相关应急预案牵头制定科室和段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演练开始前10日内和演练结束后10日内,要将制定的演练大纲、方案和演练总结报相关应急预案牵头制定科室和段应急演练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存档。
3.对影响应急演练工作实施的个人,纳入车间季度专业管理和月度安全风险管理逐级负责制考核。
第十七条 演练台帐
建立健全应急演练资料台帐,内容应包括: 应急演练计划。2.应急演练大纲。3.应急演练方案。
4.应急演练相关影像、图片资料。5.应急演练评分表、原始报告等。6.应急演练评价及总结。
第二篇:应急演练管理办法
通渭公路管理段应急演练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工作,提高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能力,加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交通运输部、厅应急预案、《甘肃省公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应急演练的目的是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有效性,提高应急预案的执行能力,确保处置突发事件时应急人员、物资、机械设备等能够达到反应快速、行动统一、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处置迅捷,并能及时恢复公路交通的正常运行。
第三条 应急演练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 应制定应急演练方案,演练方案应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参演单位及人员、项目、机械设备、情景模拟、科目内容、现场布置、组织指挥、交通管制和演练流程等内容。
第五条 应急演练的形式分为讨论式和操作式两类。讨论式演练有:会议、研讨会和桌面演练。操作式演练有:专项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
(一)专项演练:目的在于验证、评价和提高特定应急响应人员的具体操作技能与响应能力的演练。
(二)功能演练:段机关应急机构按照预定的事故情景和演练情景协同进行的演练,目的是验证、评价和提高应急部门的综合响应能力,加强应急部门的响应配合能力;
(三)全面演练:段机关按照综合演练方案进行的演练,目的是验证、评价和提高单位综合响应能力,加强响应配合能力。
其中所述术语的含义:
事故情景:指对应急演练所模拟的某一严重事故情况的书面描述,包括其事件序列、状态特征、随时间的演变进程等。
演练情景:指为组织和进行应急演练,实现演练的预期目的,以事故情景为基础所编制的演练控制文件,它对事故情景的事件序列和时间进程进行适当剪裁和压缩或扩展,详细说明剪裁和压缩或扩展后事件的特征与进程,并标明相应的预期响应行动。
第六条 应急演练的实施方式可由初级到高级分为以下三种:
(一)初级方式:根据演练的具体目的和选定的事故情景,事先编制好演习情景和响应程序的详细说明(脚本);演练时,演练人员根据演习情景的信息与指令按照脚本进行响应操演:
(二)中级方式:监控人员可在演练过程中临时调整演习情景的个别或部分信息与指令,使演练人员根据改变了的信息和指令自主进行响应;
(三)高级方式:不事先编制演练响应程序脚本,事故情景与演练情景由监控人员掌握,事先只向演练人员通告事故情景梗概,演练过程中,演练人员根据演练情景的信息与指令,依据应急计划和有关实施程序自主进行响应。
第七条 段每年开展一次讨论式专项演练和一次操作式综合演练。段属各班站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讨论式演练和一次操作式综合演练,根据各单位工作重点开展一次专项操作演练,功能演练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演练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
第八条 应急演练要紧密结合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对演练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演练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向局报送演练报告。演练报告应包括演练方案、演练记录、评估报告、演练总结和演练照片。
第九条 段将应急演练活动作为考核重要内容,对演练活动消极应付、效果差的班站及个人,段将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条 本办法由通渭公路管理段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办法》(修订版)
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办法(修订版)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范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工作,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消防或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制度本办法。
一、要求
1、各车间、班组必须严格按照年初上报的演练计划开展各项演练活动。
2、各车间、班组开展演练要有活动记录、总结评估、人员签到表等相关资料。
3、各车间班组演练活动要编制演练方案、演练程序,并经车间、健安环部审批后方可实施。
4、公司每年进行两次应急演练,车间每季度进行一次演练,班组每月进行一次演练。
5、各车间每月30日前将次月班组演练具体时间安排上报健安环部;各车间进行的演练时间要求提前三天报健安环部。演练时间如有变更提前三天通知健安环部,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批。
6、各车间的演练要求车间主任、车间管理人员必须全员参加。
7、各班组开展的演练要有车间安全员或车间主任参加。
8、健安环部按车间上报的演练时间,对各车间、班组的演练进行跟踪,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
9、各车间、班组演练结束后一周内将演练资料上报健安环部审查,审查合格后,健安环部出具审查合格意见书,返回车间存档。
二、考核
1、各车间、班组未按时进行演练的扣责任单位绩效分2分/次。
2、各车间未将班组演练具体时间安排上报健安环部的,考核所在单位绩效分1分。
3、各车间、班组演练时间有变动,未通知健安环部的,扣责任单位绩效分1分。
4、各车间、班组须认真组织演练,不能流于形式,对于不认真组织的,应付工作的,每次考核责任单位绩效分2分/次。
5、各单位演练结束后,要严格按照健安环部的要求上报演练相关资料,上报资料不合格的,可进行修改,仍不合格,考核责任单位绩效分1分/次,直到合格为止,未上报的扣绩效分5分。
健安环部 2016年7月13日
第四篇:集团公司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集团公司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提高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对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所属下列生产经营单位:(一)煤矿企业;
(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三)机械、冶金、建材、建筑施工单位;(四)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和物业服务单位。
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国家、省、市对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制定完善应急演练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以下简称“应急演练”)。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开展本单位应急演练工作。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作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培训和演练,使全体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程序,特别是要加强以现场处置方案为主的应急演练,提高生产安全事故第一时间的现场处置能力。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要积极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应急演练,不断增强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有效提高本单位应急预案与政府部门预案、周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衔接性。
第七条 集团公司安监局应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演练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 应急演练的管理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把应急演练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相结合,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救援职责、磨合应急救援程序、评估应急准备工作状态,并提高从业人员突发事件现场处置自救互救能力和本单位整体应急救援能力。
第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应急演练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制度;(二)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演练工作计划;(三)组织开展并参与应急演练;
(四)保障应急演练所需经费、场所和设施等;
(五)针对应急演练发现的问题,组织制定和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演练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一)演练工作的组织管理。结合本单位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和职责,明确应急演练工作的管理体系和负责部门,规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基层区队、车间、班组等的演练管理职责。
(二)演练的实施。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和应急预案中规定的演练要求,明确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演练的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环节的工作要求。
(三)演练的保障措施。针对整体、单项等不同形式的应急演练,提出保障演练所需的人员、设备、场地、经费和演练过程中的安全等要求,并明确具体保障措施和相关部门人员职责。
(四)演练的总结和考核。明确演练总结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提出本单位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演练开展情况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建立通过演练整改问题、完善预案的工作机制。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制定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的同时,制定应急演练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一)计划开展的整体、单项演练次数;
(二)每次演练的目的、规模、参加人员范围等情况说明;(三)演练的组织、准备、实施要求和进度安排等;(四)演练的费用计划。
第十二条 开展应急演练所需费用应列入安全投入,由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予以保证。
第十三条 应急演练应当坚持预防与应对并举、重在预防的原则,并满足下列要求:
(一)保证全体从业人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应急演练;
(二)针对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保证承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具体工作任务的从业人员,每年应至少参加1次以具体工作任务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演练;
(三)新招用的人员,应通过培训和演练了解本单位的综合、专项应急预案,掌握本岗位应急处置、报警、疏散等基本技能;
(四)换岗和离岗6个月以上的从业人员,应通过培训和演练掌握本岗位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和技能;
(五)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应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督促其掌握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新设备的安全特性和安全防护措施,以及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和技能。
第十四条 加强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培训和演练,组织其参加本单位整体、专项应急演练的同时,制定专门的演练计划,开展以提高其专业救援处置能力为主的应急演练,并保证专职应急救援人员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的实战应急演练,兼职应急救援人员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实战应急演练,第三章 应急演练的基本要求
第十五条 根据本单位综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定期组织开展整体应急演练和单项应急演练,可分别采取桌面演练或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第十六条 加强本单位重点岗位和危险区域的监控和管理,对可能存在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第十七条 针对存在的可能危及本单位外部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应将本单位预案与可能危及的外部单位及属地政府预案相衔接,并有针对性的联合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整体应急演练,并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以现场处置方案为主的单项应急演练。
重点行业、领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增加应急演练的频次。
第十九条 煤矿单位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据本单位实际,每年适时组织开展不少于2次整体应急演练;(二)针对本单位瓦斯、顶板、放炮、火灾、水灾和运输等事故,开展单项应急演练;(三)适时组织开展以处置瓦斯、透水事故为主的整体演练,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均应参加演练,同时针对井下各作业面主要事故风险,分别组织开展以现场处置方案为主的单项应急演练;
第二十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运输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每年适时组织开展整体应急演练。
第二十一条 建筑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特点、工程进度和现场实际,每年适时组织开展整体应急演练,并开展处置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坍塌事故等的单项应急演练。
第二十二条 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和物业服务单位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根据本单位实际,每年适时组织开展以人员疏散为主的整体和单项应急演练;(二)涉及高层楼宇的物业服务单位应组织使用单位共同开展以人员疏散为主要内容的整体演练;
第二十三条 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单位,在隐患未消除前,要根据隐患影响范围、可能造成事故的后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第四章 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在开展应急演练前,应成立演练组织机构,组织协调参演部门和人员,必要时聘请专家指导,共同完成应急演练的准备、实施、评估、总结和改进工作。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应成立由安全管理、培训教育等部门管理人员组成的演练工作组,组织开展演练准备工作。技术负责人应参加演练工作组,负责演练方案中技术层面内容的制定或审核工作。
第二十六条 演练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方案准备:编制演练方案、脚本,明确演练目的、背景、程序和评估标准等。
(二)人员准备:明确各级指挥人员、演练控制人员、参演人员、评估人员和观摩人员等。
(三)资金和物资准备:落实演练经费、演练器材、演练情景模型等。(四)技术准备:包括演练场地设置、背景材料编制、通信联络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和参演人员的安全防护等。
第二十七条 结合应急预案制订演练方案,明确以下内容:(一)演练目的:从提高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自救能力出发,针对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置实际工作,明确演练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效果;
(二)模拟事故背景:针对本单位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设备和岗位等,结合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明确演练所模拟的事故情况,包括事故的类型、时间地点、报警情况、事故发展态势、已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和影响事故处置的其他因素等;
(三)演练的范围:包括参演部门、人员和演练所涉及的场所、设备等。(四)演练的实施:按时间顺序制定演练的具体实施程序,每项程序要包括实施人员、实施内容、时间安排和概要说明等。如演练实施程序复杂、涉及较多场所、参演单位和人员,为确保演练有序进行,可对演练程序进行细化后编制演练脚本。
(五)考核标准:根据预案和演练目标,对演练完成情况制定考核评估标准,考核评估对象包括演练整体情况、参演人员的情况和有关应急救援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演练的实际效果等。
第二十八条 演练前应充分考虑演练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突发情况,制定演练安全注意事项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确保参演、观摩人员的安全。
第二十九条 演练前要明确专门的考核评估人员和程序,并对考核评估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掌握考核评估标准、程序和要求等,以保证演练收到考核实效。
第三十条 整体应急演练实施过程中,应分别指定演练总指挥、现场指挥和控制人员等,保证演练有序开展:
(一)总指挥:控制演练整体进程,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做出控制、调整决策。一般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担任。
(二)现场指挥:监控演练现场进展情况,消除演练进程提前或延迟、纠纷、设备失灵和人员不到位等问题。一般由单位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
(三)控制人员:负责按照演练方案向参演人员传递消息,引导演练进行,并及时向现场指挥报告演练进展情况和出现的各种问题。一般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参与演练方案编制的人员担任。
第三十一条 应急演练结束后应汇总评估结果,进行现场总结点评,主要内容包括:
(一)演练开展的整体情况和收到的效果;(二)演练组织情况;(三)参演人员的表现;
(四)各演练程序的实施情况和评估结果;(五)演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六)结合实际演练对完善预案的建议和措施。
第三十二条 演练结束后,要分析演练记录、评估材料,征求参演人员意见,对演练总体情况进行总结并编制总结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一)演练背景信息,包括演练目标、地点、时间、气象条件等;(二)参与演练的部门、组织和人员;(三)演练计划和方案;(四)演练评估情况;
(五)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六)明确改进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三十三条 针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落实完善预案、加强应急管理、改进应急设施设备等的整改措施,明确负责部门、人员、工作进度和整改费用等。
第三十四条 将演练计划、方案、记录材料和总结报告等资料建立档案,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不应少于两年。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名词解释。
(一)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二)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三)现场处置方案:是生产经营单位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四)整体应急演练:指以生产安全事故综合、专项应急预案的全部或主要程序为内容的演练,包括报警、指挥决策、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和善后恢复等多个环节,参演人员涉及预案中各级应急组织和人员。
(五)单项应急演练:指以现场处置方案中的程序为主要内容,或只涉及生产安全事故综合、专项应急预案中个别程序的演练,演练形式包括重点区域的应急处置程序、应急设施设备的使用、事故信息处置和从业人员岗位应急职责掌握情况等,参演人员主要是相关程序的实际操作人员。
(六)实战演练:指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定的生产安全事故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真实完成应急预案中规定应急处置程序的演练。实战演练通常在生产、经营现场完成。
(七)桌面演练:指利用地图、计算机模拟和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设定的生产安全事故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程序的演练。桌面演练通常在室内完成。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安监局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五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办法
《XXX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办
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以下简称应急演练)工作,提高生产安全事故应对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和市政府相关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下列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按照本办法执行。
(一)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企业;烟花爆竹经营单位;
(二)建筑施工单位;
(三)化工、热电、建材、轻工、船舶修造、机械、冶金、轻纺、烟草、食品加工行业生产企业;
(四)下列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和物业服务单位: 1.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或者地下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零售经营单位;
(一)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应急演练管理制度;
(二)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应急演练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保障应急演练所需经费、场所和设施等;
(四)针对应急演练发现的问题,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修订“五到位”。
第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通过应急演练,检验和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衔接性、预防措施的针对性、组织体系的科学性、响应程序的操作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提高从业人员现场处置自救互救能力和本单位整体应急救援能力。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应急预案,制定包括下列内容的应急演练管理制度:
(一)应急演练的组织管理。明确应急演练管理体系、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以及基层车间、班组等的应急演练管理职责。
(二)应急演练的实施。明确开展应急演练的总体要求和演练的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环节的工作要求。针对本单位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应急演练。
(三)应急演练的保障措施。提出保障应急演练所需的人员、设备、场地、经费和演练过程中的安全等要求,并明确具体保障措施和相关部门人员职责。
新材料或新设备的安全特性和安全防护措施,以及现场应急处置程序和技能。
第三章 应急演练的组织
第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综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分别采取桌面演练或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
综合和专项应急预案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可由车间、班组负责人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每年组织综合应急预案演练不少于1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不少于2次,并结合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演练。
第十三条 矿山企业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针对本企业顶板、放炮、火灾、水灾和运输等事故,开展专项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演练;(二)从事地下开采的企业,在每年汛期前,适时组织开展所有井下作业人员参加的处置透水事故(综合)专项演练;
(三)有尾矿库的企业,在每年汛期前应当组织以处置尾矿库溃坝、洪水漫顶等事故为主的安全事故及次生灾害应急演练。
第十四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和运输企业开展应急演练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针对本企业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安全事故及次生灾害,开展专项应急演练;(二)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与季节特点,有针对性的组织
(一)涉及高层楼宇的人员密集场所,物业服务单位应当组织使用单位共同开展以人员疏散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应急演练;
(二)商业零售经营单位在以国家法定节日、开张、开张纪念等名义举办的促销活动前,以及在举办连续营业时间超过16小时的促销活动前,应当组织开展人员疏散应急演练。
第十八条 利用普通地下室或人防工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及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适时组织处置中毒窒息事故的专项(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演练。
第十九条 存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在隐患未消除前,要根据隐患影响范围、可能造成事故的后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第四章 应急演练的实施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成立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由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培训教育等部门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的演练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包括以下内容应急演练准备工作。
(一)方案准备:编制演练方案、脚本,明确演练目的、背景、程序和评估标准等;
(二)人员准备:明确各级指挥人员、演练控制人员、参演人员、评估人员和观摩人员等;
(三)资金和物资准备:落实演练经费、演练器材、演练情景模型等;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演练前应当明确专门的部门和考核评估人员,并对考核评估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掌握考核评估标准、程序和要求等,以保证演练收到考核实效。
第二十三条 应急预案实战演练实施过程中,应当指定演练总指挥、现场指挥和控制人员等,保证演练有序开展:
(一)总指挥控制演练整体进程,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做出控制、调整决策。总指挥一般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担任。
(二)现场指挥监控演练现场进展情况,消除演练进程提前或延迟、纠纷、设备失灵和人员不到位等问题。现场指挥一般由单位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或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
(三)控制人员负责按照演练方案向参演人员传递消息,引导演练进行,并及时向现场指挥报告演练进展情况和出现的各种问题。控制人员一般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参与演练方案编制的人员担任。
第二十四条 应急演练实施过程中,应当安排考核评估人员做好应急程序、应急队伍、应急物资、应急措施、时间控制等文字、图片和声像的记录工作,必要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拍摄记录。
第二十五条 应急演练结束后应当结合实施的应急预案,进行现场总结点评,主要内容包括:
(一)演练开展的整体情况和效果;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结合行业特点,加强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和演练工作。
第三十条 中央、省属、市直集团公司应当加强所属下级单位应急预案演练管理工作,结合单位内部管理制度、要求,督促和检查所属下级单位落实应急预案管理、演练的各项要求,并将所属下级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演练工作纳入内部安全生产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三十一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有关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法律、法规和行业要求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综合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指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应急行动、事故预防及应急队伍、物资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二)专项应急预案是生产经营单位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包括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施、明确的应急处置程序、措施和应急队伍、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