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致药物外渗
碘对比剂血管外渗的处理
(l)轻度外渗:多数损伤轻微,无需处理。但要嘱咐患者注意观察,如外渗加重,应及时就诊。对个别疼痛明显者,局部给予普通冷湿敷。
(2)中、重度外渗:这可能造成外渗局部组织肿胀、皮肤溃疡、软组织坏死和间隔综合征。对于中、重度外渗患者的处理:① 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② 早期使用 50 %硫酸镁保湿冷敷,24h后改硫酸镁保湿热敷;或者用黏多糖软膏等外敷;或者用 0.05 %的地塞米松局部湿敷。③ 对比剂外渗严重者,在外用药物基础上口服地塞米松 5 mg/次,3 次/d,连用 3d。④ 必要时,咨询临床医师用药。
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致药物外渗
1例护理
【摘要】 目的:根据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外渗后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特点寻找理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期间意外出现外渗病人予以50%硫酸镁局部湿敷并抬高患肢及冷敷。结果:病人于当日病情缓解,疼痛减弱、水肿明显减轻,未发生无菌性炎症或组织坏死,并于3日后痊愈。结论:硫酸镁局部湿敷是一种治疗碘海醇注射液外渗的有效方法,配合患肢抬高及冷敷能在短时间内促使组织水肿消退,避免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静脉注射 药物外漏 局部 护理
CT增强扫描是用数控注射器通过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后,按所需要的时间再行扫描。增强扫描利用了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变,增强检查不仅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定性诊断颇有帮助[1,2]。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如果注射速度太慢,对比剂可能已经经静脉系统流出,这样所获得的CT值不能真正反映组织灌注量的情况,所以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人体静脉造影剂注射,但静脉快速注射药物,特别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一旦漏于血管外则会引起组织强烈刺激及坏死,甚至造成关节功能障碍或被迫截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我们对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后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的患者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敷同时配合抬高患肢及局部冷敷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2月我科1例老年女性患者在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因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后致药液外渗引起前臂高度肿胀而被迫终止检查。回科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立即为患者采取积极补救措施,在抬高患肢的同时局部给予50%硫酸镁湿敷及冰袋冷敷,1天连续冷湿敷数次,很快使肿胀局限,并促进了渗出药液的吸收,3天后患者消肿痊愈,未出现
任何并发症。
讨 论
药物外渗的原因:①由于穿刺不当,造成血管壁损伤或穿透血管,针头固定欠佳。②患者系老年女性,长期输液致血管脆性强,通透性增加。③使用高压注射器,造影剂流速快,冲击力强。
外渗性损伤的机制:碘海醇造影剂属高渗性溶液,一旦进入皮下间隙后能使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失去平衡,细胞外渗透压可将细胞内水分吸出,使细胞严重脱水而死亡,当药物进入细胞时也将水同时带入细胞,又使细胞因机械性膨胀破裂死亡[2]。
临床表现:早期损伤的前臂肿胀,剧痛,颜色无改变,进而发展到整个手臂均肿胀且出现青紫色,压之不褪色,皮温低,质感硬。
药物处理:50%硫酸镁湿敷。硫酸镁属盐,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被吸收,而50%硫酸镁溶液对组织液而言则相应地为高渗溶液,局部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由于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在短时间内吸出、消肿,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起到局部治疗作用,临床观察无不良反应,方法简便易行。
非药物处理:①一般在药液外渗的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②冷敷:可减轻皮损程度,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局部出血和疼痛,可用冰袋冷敷药物外渗处皮肤24~48小时(时间长短以病人耐受程度为限)。③严密观察。由于使用高压注射器,造影剂流速快,达2~3ml/秒,对血管冲击力强,易造成造影剂渗漏皮下形成大面积软组织肿胀损伤,操作者在血管的选择上,首先尽量不要选择关节屈曲部位的血管,且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应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我们通常选择靠近高压注射器一侧的上肢弹性较好的血管(手背或手臂部)。如血管不充盈,系好止血带后嘱患者握紧拳头再松开,反复几次,这样更容易看清血管,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针头,进针要深,确定注射针头在快速回流良好的静脉内后,牢固固定针头,并试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数毫升,确定无漏渗迹象后仔细检查管道并正确连接。防止在高压注射过程中,血管内的液体对针头的反作用力,随注射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造成针头脱出血管。由于此造影剂的注射有别于常规的静脉注射,穿刺后的药液推注是由机器完成的,因此需反复检查,确定管道通畅,无空气,无盘曲打折后再与患者相连接,并旋紧各个连接口,以防止由于高压的注射会使连接口脱开,药液喷溢。一切均确保无误后方可离开病人,使用远程监测器遥控注射。④使用设置的程序进行注射前,告知病人一旦有渗漏现象发生,立即通过话筒传告操作者,操作者应立刻在终端上点击中断或终止注射按钮,以停止远程监测器遥控注射,且需耐心向病人解释对药物外渗处理的重要性,要求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解除思想压力,争取尽快恢复健康状态。⑤加强专业技术训练,提高穿刺技术,正确使用高压注射器。⑥注意事项:局部外漏者48小时内严禁热敷,热敷会引起水疱和溃疡,使损伤加重,增加病人的痛苦。
总之,高压注射器是一种简便、高效的诊断器械,临床只要能正确使用,可给CT增强扫描检查带来更为精确的诊断而且不会增加患者痛苦,一旦发生药物外渗情况,应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即50%硫酸镁湿敷,同时抬高患肢和局部冷敷的方法辅助治疗,以减轻患者的
痛苦。认真做好细节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而且可以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使护理工作得以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宋国良.现代CT检查诊断与图像解析使用手册.北京:北京科大电子出版社,2005:382-383.魏春岚,张春霞.静脉注射局部药物外漏病人的护理体会.中华医学理论与实践新进展,2001,1(2):75.(欧苏)碘海醇注射液说明书.国药准字H10970327.产品批号07070601.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致药物外渗1例护理
摘 要 目的:根据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注射液外渗后致局部组织损伤的特点寻找理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期间意外出现外渗病人予以50%硫酸镁局部湿敷并抬高患肢及冷敷。结果:病人于当日病情缓解,疼痛减弱、水肿明显减轻,未发生无菌性炎症或组织坏死,并于3日后痊愈。结论:硫酸镁局部湿敷是一种治疗碘海醇注射液外渗的有效方法,配合患肢抬高及冷敷能在短时间内促使组织水肿消退,避免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静脉注射 药物外漏 局部 护理
CT增强扫描是用数控注射器通过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后,按所需要的时间再行扫描。增强扫描利用了病变组织与相邻正常组织间的吸收差别,从而更清楚地显示病变,增强检查不仅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而且对定性诊断颇有帮助[1,2]。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如果注射速度太慢,对比剂可能已经经静脉系统流出,这样所获得的CT值不能真正反映组织灌注量的情况,所以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人体静脉造影剂注射,但静脉快速注射药物,特别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一旦漏于血管外则会引起组织强烈刺激及坏死,甚至造成关节功能障碍或被迫截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剩余1826字)
第二篇:一例高压注射碘海醇导致严重药液外渗的护理
王萍萍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目的:根据静脉高压注射碘海醇导致药液严重外渗后局部皮肤特征,总结应急处置方法,防止肢端坏死,遏制医疗纠纷.方法:给予75%硫酸镁注射液局部湿敷外缠保鲜膜,并给予抬高患肢及局部冰袋冷敷,肤温明显降低后外涂地塞米松软膏,同时做好病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结果:患者心理状态良好,未发生溃疡、水疱、组织坏死,炎性反应逐渐减轻,三天后恢复正常.结论:针对大剂量碘海醇注射液外渗,应用75%酒精与硫酸镁粉剂调和后湿敷,并抬高患肢及冷敷能迅速促使组织水肿消退,联合地塞米松软膏局部涂抹,治疗有效.关键词:碘海醇;外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4)11-0019-01 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如果注射速度太慢,对比剂可能已经经静脉系统流出,这样所获得的CT值不能真正反映组织灌注量的情况,所以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人体静脉造影剂注射,但静脉快速注射药物,特别是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一旦漏于血管外则会引起组织强烈刺激及坏死,甚至造成关节功能障碍或被迫截肢[1],在出现外渗后应给予一定重视.我科于2013年8月成功护理了1例因造影剂外漏致手臂重度肿胀的患者,给予迅速停止药物注射,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应用75%酒精与硫酸镁粉剂调和后湿敷外缠保鲜膜,抬高患肢及局部冰袋冷敷,肤温明显降低后外涂地塞米松软膏,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反复气短一月余”入院.遵医嘱行64排螺旋冠脉CTA诊断冠心病.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过程中出现约60ml药液外渗,立即终止检查,由医务、陪检人员迅速将患者送回病房,见患肢右手掌、背及前臂、肘关节上10 cm左右范围高度肿胀,肤色红、肤温高,肤质硬、触及剧痛,活动明显受限.立即采取护理措施积极补救.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做好解释工作,进行心理疏导避免焦虑,护理过程中体现细心、耐心、注重患者感受,以积极主动的补救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与信任.2.2 局部护理
2.2.1 减少药物对组织损伤:立即回抽药液,尽可能使外渗的药液被抽出.2.2.2 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肢端肿胀: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抬高患肢.2.2.3 降低肤温、疼痛、炎症反应:应用冰袋局部冷敷,因病人感知功能障碍为防止冻伤,每敷10~15分钟间隔5分钟再敷.2.3 药物护理
75%酒精与硫酸镁粉剂调和后湿敷,外缠保鲜膜防止水份挥发,每2小时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湿敷.10小时左右肤温明显降低,局部清洁后外涂地塞米松软膏,每隔2小时与湿敷交替使用.2.4 病情观察
2.4.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观察监测生命体征一次,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烦燥不安、腹痛、腰痛等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心电、血压监测.2.4.2 每小时观察并记录皮肤色泽、温度变化,测量患肢外围了解肿胀消退情况.2.4.3 主动倾听患者主诉,了解疼痛症状有无减轻及感知功能恢复状况.2.5 活动指导
患肢疼痛感明显减轻后,指导进行指、腕、肘部关节活动,促进组织恢复.3 讨论
目前,CT增强扫描多采用非离子造影剂,由于高压注射器的推注速度较快等原因,会出现造影剂外渗到周围软组织,给患者带来痛苦,造影剂多为高渗性溶液,从血管中外渗后,细胞内外正常的渗透压平衡被打破,导致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2].造影剂本身也可造成机体局部的炎症反应,产生红、肿、热、痛、功能障碍等一系列表现.本例患者的造影剂外渗原因:(1)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给血管壁造成很大的冲击力,容易造成造影剂穿过血管外渗到周围组织;(2)造影剂本身因素,本例患者使用的碘海醇注射液黏稠度大,渗透压高.(3)护理人员因素,护理技术不过硬,穿刺不准确或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或血管选择不好,如穿刺的血管较细,位置不好等可能造成造影剂的外渗.针对造影剂外渗所产生的临床表现,本次护理采用硫酸镁与酒精的混合制剂进行处理,原理在于:①酒精可降低局部体温,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体温,保证药物的迅速消散;②硫酸镁属盐,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被吸收,对组织液而言则相应为高渗溶液,局部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使肿胀部位组织间隙的水分在短时间内吸出、消肿,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起到局部治疗作用,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3-4],③外缠保鲜膜防止水份挥发.④地塞米松具有明确的抗炎抗过敏、保护血管内皮、稳定细胞膜、提高机体应激能力,大剂量时还有脱水等作用,可有效地对抗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减少微小血管及细胞内液渗出.降低组织细胞因严重脱水、变性、坏死[5]。
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结合正确有效的治疗,可有效治疗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引起的药液外渗产生临床症状,建议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