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日报社总编辑万光政:致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杭州日报社总编辑万光政:致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媒体融
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国内报业已经走到了“救亡图存”的十字路口:传统用户流失,内容产品失宠,广告断崖式下跌,一些报社裁员或变相裁员,一些报纸停刊或休刊,一些报业集团申请大幅度财政补助。面对经济新常态及移动互联网的全面冲击,杭报集团抓住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重大机遇,按照“传播现代化”的思路,坚持以价值为魂、以内容为王、以渠道为先、以用户为上、以人才为本、以创新为要,坚定不移地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加速建设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传媒集群,形成报纸、网站、微博、微信、APP协同联动的立体传播格局以及新媒体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的完整体系。
一、关键词:建设——推动三大平台融合着力推进报-网-机(两微一端)三大平台融合,从建“终端”向建“平台”转变,构建开放、平等、互动的媒体交流平台,通过平台,先集聚用户,以线上线下、版内版外互动,多形态协同发布,是杭报集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一条主线。
1、构建媒体集群杭报集团在“现代传播体系”的战略架构上,提出建设“现代传媒集群”的理念和思路,核心是积极运用互联网移动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来组织新闻内容生产和改造单一的传播平台,形成协同效应和聚合效应,巩固媒体融合成果。——新媒体集群。包括杭州网、快点传播、19楼、快房网、萧山网,即具备独立运作能力和清晰商业模式的桌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融媒体集群。包括杭州日报、富阳日报、余杭晨报、城报(含报纸、网站、移动端、微信、微博等平台),即以“一个编辑部、多个发布端”实现即时、互动、多媒体发布为特色的融合传播平台。——多媒体集群。包括都市快报、萧山日报、每日商报、休闲杂志(含风景名胜杂志),即以用户群全覆盖为特色的“多介质、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发布”的综合传播平台。
2、发力移动传播2015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了5.94亿,基于移动端的微信、微博及新闻客户端,正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杭报集团顺应阅读移动化、碎片化趋势,把“两微一端”建设作为构建多种传播形态、多元传播渠道全媒体矩阵的重要环节。目前,集团所属各媒体拥有经认证的官方微博17个、官方微信公众号116个、App客户端10个。在全国主要综合性日报微信公众号TOP50榜单中,杭州日报、都市快报的官方微信已经能够长期稳定保持在前5位。在2015年11月份的刺猬公社排名中,杭报集团有5家媒体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入围浙江省纸媒官方微信前15位。集团把移动客户端产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近期正在进一步改版升级“城市通”,作为整个集团未来移动端的“拳头”产品,进行重点扶持。
3、致力平台打造利用媒体平台的品牌优势、人才优势、策划优势和宣传优势,建设文创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链延伸,构筑报业集团新“长尾”。目前,集团重点发展的会展活动、户外广告、商务印刷、物流配送、艺术品展销、文创综合体六大产业,与传媒主业紧密相关,具有“媒体+”的特点,便于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如集团借力媒体资源大力发展会展业,年营收已经突破亿元,电商博览会、艺博会、家博会、婚博会、老博会、童博会等会展已经形成品牌。连续主办两届的中国(杭州)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营收均超过2000万元,2015年第二届电博会的毛利润预计可达1000万元。集团主营户外广告的风盛公司,重组至今不到3年时间,利润已增长8倍。
二、关键词:开发——充分挖掘用户资源用户挖掘和抓取无疑是新媒体成功与否的关键。传统媒体办新媒体成功的案例不多,个中原因,并非是“传统媒体人办不好互联网”,而是“传统媒体思维办不好互联网”。杭报集团办新媒体、推进媒体融合,一直以来都强调互联网思维,遵循互联网规律,增强用户意识,注意用户开发,比如创办19楼、快房网,虽由传统媒体人创办,但最终取得了成功。
1、增强用户意识杭报集团在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坚持用户至上的观念,把占有用户、集聚用户、开发用户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媒体融合发展的全过程。关注用户需求,杭州日报客户端“城市通”改版中,坚持“信息+服务”的理念,既提供最迅捷全面的时政信息、城市新闻、热点新闻、滚动新闻和社会新闻,也提供公交车实时到站、公共自行车租赁、交警路况、停车位和公厕位置等大量实用生活信息。注重用户参与,更加强调媒体与用户间的双向交流,通过活动、投票等交互载体,提升用户对媒体产品的粘性,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形成用户行为信息,丰富集团数据库内容。以杭州日报官方微信为例,借助“美丽校园”线上评选活动,使微信粉丝数一举达到近百万。强调用户体验,不断改进阅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推动新闻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
2、坚持内容为王在信息爆炸和人人都能生产内容的当下,优质内容依然是吸引用户的王牌。从这个角度来说,内容依然为王。雷军曾概括小米手机产品的四大策略是“专注、极致、快、口碑”,套用到我们的融媒体内容产品中一样适用。在推进所属媒体流程再造的基础上,杭报集团进一步强调运用新型传播规律,从搬运新闻向加工新闻转变,不断提升适应媒体融合的加工编辑能力、解读分析能力,以内容优势赢得传播优势。一方面,坚持追求专业权威,依托集团强大的采编力量、权威的信息渠道和规范的采编流程,确保全媒体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另一方面,不断丰富呈现形式,突出强调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追求文字、图片、视频的综合呈现,实现报道多样化、立体化、数据化、可视化。
3、注重产品开发集团各媒体着力于新媒体矩阵建设,不断提升用户的覆盖面和到达率。杭州日报近年来新开发运营了政在解读、读城杭州、投资者CLUB、养生道、运动汇、艺术典藏、日报读者俱乐部等系列微信公众号;都市快报推出了全新整合的新平台——“快微圈”,建设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新媒体平台矩阵,总粉丝数突破950万。集团各媒体还开发建设了包括“城市通”、都市快报、19楼、无线萧山、无线富阳、掌上余杭等一批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移动客户端产品,吸引了一大批特定用户,并赢得了良好口碑。
4、推进技术创新传统媒体办新媒体,最大的短板在于缺乏新媒体技术的开发能力。澎湃新闻客户端的产品总监孙翔曾总结澎湃开发中做过的“错事”,第一件就是轻视技术。因技术能力不足,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建设中往往依赖于技术招标,但在实际运作中,普遍存在沟通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影响开发进度,甚至错失发展的“黄金期”。为补强技术的“短板”,杭报集团一方面通过资本手段增强技术能力,如通过参股看看浙江和并购快点传播,布局移动视频端,增强视频技术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通过内部培育,增设技术岗位等举措,壮大媒体内部技术力量,集团信息技术处自主开发了内部的微信服务平台、大视觉网站、快拍快拍网及其APP客户端;杭州日报自行开发了全媒体矩阵和新媒体考核系统。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新媒体产品的快速发展。
三、关键词:运营——寻找稳定盈利模式实现传播现代化,必须有清晰可靠的盈利模式。杭报集团各媒体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盈利的新途径、新方法,创利模式及途径日益丰富和多元,媒体产品结构和报业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1-9月,集团新媒体收入(含19楼)达2.86亿元,同比增长25%,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1、整合营销杭报集团每年基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实行O2O商业模式,组织线上线下、版内版外互动、联动的策划活动近500场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以快房网为例,作为都市快报旗下房产营销的专业垂直门户网站,通过线下都市快报“房产专刊—房产广告”+快房网的线上“快房电商”构建的立体化营销系统,2015年上半年营收达到5144万元,同比逆势大增78%。
2、策划服务通过策划包装,向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提供独特的付费内容产品。杭州日报区县(市)新闻中心公众号“读城杭州”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富阳撤市设区、国家“两区”建设等重大主题报道中,通过为区县政府策划订制新媒体报道,实现了内容主导下的新媒体盈利,2015年以来的营收已突破120万元。杭州网进一步拓展专题报道策划、政务信息服务、视频直播等内容产品,相关收入突破1000万元,约占杭州网目前总收入的30%。
3、技术输出充分利用新媒体建设,尤其是网站建设和微博、微信账号建设运营的技术力量和人才优势,开展有偿的技术输出服务。如杭州网承建了杭州市政协官方网站、杭州文明网、杭州宣传网、杭州党建网以及动漫节官网等一系列官方专业网站,最近,又承接了G20杭州峰会官网的建设。杭州日报承接了跨境电商综试办、市经合办、杭州都市圈等官网的建设。余杭晨报为余杭区各机关、镇街提供微信开发和技术服务,目前已承接包括“余杭政协”“余杭经济开发区”“余杭街道”“余杭民政”“余杭住建”等23家微信代维业务,年收入也突破了百万元。
4、流量变现在互联网中,流量意味着体量,“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集团在重点新媒体发展中十分强调用户数“粉丝量”的增长,以此吸引客户投放广告,实现新媒体的传播价值。杭州日报官方微信的粉丝数量在2015年7月突破百万大关,引起了各路广告商关注,目前单条微信的广告收入最高已突破8万元。
四、关键词:机制——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杭报集团着眼于运营机制、分配机制、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着力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整合优化资源,力求从根本上推动深度融合。
1、强化发展保障杭报集团着眼于顶层设计,努力突破发展障碍。2015年,集团成立了推进媒体融合领导小组,由集团总编辑担任组长,制订了《关于推进媒体融合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等一系列办法举措,坚持集团统筹协调与鼓励各媒体探索创新有机结合,为加快实现传播现代化、占领信息制高点、巩固宣传主阵地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助推媒体融合发展。近期,集团进一步明确,每年拨付500万专项资金,并制订扶持激励办法,定向扶持集团传播类新媒体建设和发展。
2、优化考核激励坚持新媒体考核与纸媒考核并行,坚持“一把尺子、两个并重”原则。以杭州日报为例,通过设立编委会嘉奖,每两月一次评选纸媒好稿和新媒体好稿,各奖励10万元。集团在新媒体考核中,按照分类区别的思路,对以新闻传播为主要功能的新媒体,侧重考察用户指标,把增粉量以及阅读量、转发量作为日常考核及奖励的最重要标准;对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的商业类、垂直类新媒体,坚持采用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效益考核体系。集团注重发挥评奖评优的“指挥棒”作用:重新修订了一系列的奖项评选办法,增设了“媒体融合奖”,重点解决以往媒体融合新闻作品和新媒体项目激励度不足的问题。通过改进集团的“最佳”系列奖项评选办法,举办首届集团新媒体大赛,尝试以竞赛形式评选年度“最佳”新媒(项目),对特别优秀的单个新媒(项目)一次性给予最高3万元的奖励。
3、激发人才潜力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对新闻信息采集的硬实力和对社会活动组织策划的软实力,而实现“两力”的源泉在人才。因此,媒体融合最根本的途径是实现人的融合。杭报集团近年来着力于推动人才融合转型,通过新技能培训等,帮助员工克服媒体融合发展中的“本领恐慌”,通过培育记者编辑的新媒体发布意识、团队作战意识和多样化发布技能,激活传统媒体“存量人才”,逐步调整引导报社人才技能结构从以采编和办报为主向兼具一流新闻素养和现代信息传播技能转换。2015年下半年,集团又组织了大范围的人才调研,探索人才成长机制、人才梯队建设、人才激励机制建设,并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
五、关键词:管理——确保正确舆论方向杭报集团在积极推进新媒体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同时,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舆论作为推进融合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2015年,集团制定《关于建立健全新媒体实时监控机制的办法》,明确提出把新媒体视同传统媒体管理,执行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
1、突出流程管理集团严格规范了新媒体发布流程,重点类新媒体必须用制度明确不同层级的发布和修改权限;在发布环节,应至少经过编辑及分管主任的双重审核,如遇本地重大突发新闻及其他重要、敏感类新闻,必须在上述流程基础上增加值班总编(编委)审核把关的环节。同时,集团要求各媒体制订管理办法,加强新媒体的账号管理,增强相关人员的密码保管意识。
2、加强实时监控在重点报刊内部审读的基础上,从2015年11月起,集团正式启动了针对杭州网、杭报在线网站,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杭州网、萧山日报、富阳日报、余杭晨报、城报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杭州日报“城市通”、杭州日报“政在解读”微信公众号等集团重点类新媒体的实时审读工作,专门成立集团新媒体审读小组,主动查找新媒体发布中存在的文字技术差错、违反新闻道德伦理等问题,责令相关媒体及时纠正,从机制上解决新媒体差错问题。
3、探索处罚机制集团积极探索对新媒体发布差错的惩罚机制,对不遵守新媒体发布流程、发布纪律,酿成出版安全责任事故的,给予当事人及相关责任人相应扣奖扣点,取消评选年度先进等处罚。同时,新媒体发布中的差错情况还将作为所在媒体年度安全出版工作考核的一部分,纳入集团整个媒体采编工作的年度考核中,与年终奖惩挂钩。翁若川/通讯员 章瑞华/《传媒评论》记者本文刊载于《传媒评论》杂志2015年12月刊
第二篇: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的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
【媒体观察】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
2014-09-16 《光明日报》 众视数字电视DVBCN
【微信号:www.xiexiebang.com】
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
——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
记者:根据您的研究经历,您如何评价《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出台的影响?
胡正荣: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互联网呈现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个性化和碎片化特点,能做到大数据和云计算。这种海量信息,能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而任何一个传统媒体都无法做到提供海量信息,这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手机网民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83.4%,相比2013年底上升2.4个百分点,首次超越80.9%的传统PC上网比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青年一代更是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传统媒体的受众规模不断缩小,市场份额逐渐下降,转型升级与新兴媒体融合成为自身生存发展的必须。另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刻不容缓。
中央出台《意见》可谓适逢其时。它的出台不仅对于传统媒体极端重要,对互联网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积极作用。
记者:国际上媒体融合的情况是怎样的?您曾在许多场合讲过,媒体融合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如何理解这一在学界颇具代表性的观点?
胡正荣:在国际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化阶段,采编播全面数字化。第二阶段是报网联动,即把传统媒体搬上网,把网上内容报纸化。传统媒体、新媒体互借资源,还没有共享资源。第三阶段是全媒体融合阶段。“全媒体”是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基础之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之间的融合,然后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必须完成流程再造和组织架构的重构,才能做到品牌、产品、渠道、平台的完全融合。第四阶段是渠道和内容分流阶段。全媒体通过提供多种方式和多种层次的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使得受众获得更及时、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满足的媒体体验。传统媒体的融合最终是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全媒体融合会使传统媒体的内部组织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比如在英国,BBC已经将其电台、电视台及网站的编辑部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新闻编辑部,新闻编辑部实行记者统一管理,全媒体运作。“BBC记者”接到采访任务之后为BBC所有媒体供稿。BBC把以前独立的电视、广播和网络新闻运营平台整合成一个跨平台多媒体新闻中心,一套人马、一个平台生产出多样态的传播产品。记者写完稿只是全媒体运作的开始,编辑负责各取所需进行“深加工”,然后重新“排列组合”,生产出各种形态的新闻产品。全媒体记者对内容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数量负责,媒体编辑要对媒体及版面、节目的定位和风格负责。
全媒体融合也会使传统媒体的经营管理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著名的新闻媒体出版集团——美国道琼斯公司有个著名的“水波纹”理论,可以把一条新闻卖七次,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边际生产成本,最大化地产出综合收益。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首先发布报道的是道琼斯通讯社,然后是网站,是其电视台,再然后是其系列刊物,最后是《华尔街日报》。当这一系列报道做完之后,道琼斯公司还会将其新闻信息录入商业资讯数据库,以便付费用户进行检索。
媒介融合带来的业务形态变化,对传统媒体现有运行体制机制带来了挑战。传统媒体不仅要改变观念,用互联网思维设计自己的产品体系、产品架构、再造业务流程,更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这是媒体融合的关键核心所在。
记者:作为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等从业人员,该如何去适应媒体融合这一大势?
胡正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对传统媒体自身新闻采编观念、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兴媒体的多重优势,传统媒体必须迎接挑战,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提早谋划,整合内部资源,打造兼容开放的全媒体平台,才能凤凰涅槃,获得持续发展的重生。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新要求,新闻记者要由过去单一的文字工作者向综合型的传媒人转型,不再仅仅是一次采集完成,而是要熟悉多种媒介类型的内容生产,利用多种采访手段进行动态跟踪报道,这对记者的个人素质、新闻视野、价值判断等都提出了挑战。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记者要逐步向一专多能过渡,即在自己专长于音频或者视频或者文字的基础上,逐步凸显“全媒体表现”能力。在采访手段上,要求记者除会使用录音、录像等常规采访设备外,还要掌握博客、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手段。从采写方式上,要树立“全媒体”理念,一到采访现场,就要做出判断:能写文字的写文字,能拍照的拍照,能上视频的上视频,需要上访谈的上访谈;快讯、消息、通讯、视频、微博等各种新闻表现形式,记者、编辑都要有效规划和实施。全媒体编辑则要对平台上的多媒体资源进行策划组织报道,最大限度地利用集团内部多媒体资源,通过“深加工”最大化体现新闻事件的价值。深刻洞悉新闻作品的“层级开发”,对一个新闻主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离析与整合,形成不同定位、不同特色的新闻信息产品,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从而产生多种效益叠加,使一次信息采集以最低成本产生最大效益。
第三篇: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陈安丽
2012年第4期 ——社会建设
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均衡发展。近年来,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保障受教育者权利、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出发,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来抓,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势初显,正在向优质均衡目标迈进。
一、完善制度安排,建立统筹推进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关系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在起跑线上的公平,而且事关民生的改善、社会的和谐。从2008年起,省委、省政府连续几年在一号文件中或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社会事业建设的重要内容。2011年7月,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形成均衡发展合力。省政府成立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形成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
——强化省级统筹。2010年初,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两个机制”、“三化目标”、“四项工程”的政策框架,即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督导评估机制,实现基础设施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学质量一体化的目标,实施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义务教育关爱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实施步骤上,我们坚持“省级统筹、以县为主、试点带动、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将全省112个县(市、区)分为三类,分三批进行改革。每一批都确定20个左右的县(市、区)为省级试点单位。省里整体推进,同时又分类指导,确定了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实行联动推进。实行项目联动,各级政府将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纳入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各级教育部门统筹实施教育系统内“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等项目。实行部门联动,各地统筹使用县域内宣传、文化、体育、扶贫等部门的项目经费,切实发挥经费和项目的最大综合效益。实行奖惩联动,对于推进均衡发展工作进度快的地方,省教育厅在安排新项目时优先考虑;对工作进度滞后的,暂停、调减项目资金。设立“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鼓励改革创新。
二、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推进武汉城市圈义务教育改革。以部省共建武汉城市圈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以圈内义务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突破口,启动了“武汉城市圈基础教育对口交流合作计划”。组织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和城市圈内的8个县(市、区)签订“合作协议”,从互派干部挂职任职、教师定期交流任教、学生互访交流学习等6个方面,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和互动。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治理结构改革。推行“联校走教”、“教育发展协作区”、“一校制”等多种办学模式改革,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校走教”,即学校联合、教师走教,以一所完小为主体,将临近的农村初小、教学点作为其分部,整合为一个集人事、财务、管理于一体的联合办学实体。“教育发展协作区”就是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通过教育资源的统筹来布局教育区划,协作区内教师统一管理调配。“一校制”,就是以中心小学为龙头,其他学校加入,共同组成“一个法人代表、一套班子、一张课表、一本账簿”的“一校多区”教育联合体。通过改革学校治理结构,试点地区整体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有的试点县市的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大体持平、更趋均衡。
——推动建立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障困难群体教育权益的机制。围绕关注和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这个核心和重点,建立联系卡制度、结对帮扶制度、心理咨询制度、课外生活管理制度以及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机制,努力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立体网络。落实“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纳入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考虑。武汉城市圈实行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全纳入”。
三、加强师资建设,建立均衡配备机制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均衡配备教师资源,重点是加强和改善农村教师队伍。
——以实施国家“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和“特岗计划”为载体,建立农村教师补充机制。2004年,我省启动“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采取政府出资购买阶段性服务的做法,每年遴选一批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乡镇学校任教,服务期三年,为农村学校补充高素质师资。先后出台每人每年奖励5000元、三年服务期内免费培训、选送服务期满扎根农村学校任教的优秀资教生出国培训等12项优惠政策。到2011年底,有2万多名“资教生”和“特岗生”到全省83个县(市、区)的1300多个乡镇学校任教,60%以上服务期满后自愿留在农村中小学校继续任教。2011年底,“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获得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举办的“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的最高奖——特别奖。今年1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我省资教教师来信上作出批示:“来信收读,非常高兴,也深受鼓舞。扎根基层,毕生从教,十分光荣,也会大有作为”。从2012年起,我省将在继续实施“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建立省级统筹的中小学教师补充新机制,落实“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
——以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国培计划”等项目为载体,建立教师培训机制。2005年,我省启动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采取政府招标购买培训服务的模式,每年安排2000万元,组织2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到武汉高校免费集中培训。7年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校长14万人次,占农村教师总数的42%。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免费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93295人次;实施“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培训优秀中小学教师校长1110名;实施“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海外培训计划”,选送500多名中小学教师、校长赴海外培训。同时,加大市、县、校三级培训力度,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农村教师培训体系。
——以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为载体,建立教师交流机制。为破解城乡教师优质资源配置不公等难题,2006年,我省启动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政策引导、整体推进”的策略,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采取组织特级教师讲学团赴农村县(市)巡回讲学、建立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和城镇教师定期支教制度、城镇学校管理干部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职、农村学校校长到城区或其他教育发达地区挂职等措施,加强城乡教师的双向交流。
——以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为载体,建立教者从优的条件保障机制。2007—2010年,省级财政共投入资金1.1亿元,争取中央试点经费6000万元,推动全省投入资金近5亿元,新建和改造教师周转房57万平方米、近2万套,免费提供给城乡交流教师、特岗教师和无房教师使用,未来四年将再建2万套。建立教师与当地公务员津补贴联动机制。建立农村教师津补贴制度,各地按高于城区教师绩效工资12%以内的水平确定农村教师津补贴标准。
——以实施“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为载体,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规范评价制度。以“围绕新目标、建立新机制、实施新课改、提高新技能”为宗旨。2011年,我省在全省中小学强力推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工作。以课内比教学为载体,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课外访万家为载体,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截至2011年底,全省42万名中小学专任教师参与率达100%。最近,国务委员刘延东作出重要批示:“湖北在中小学开展教师家访活动,拉近师生感情,提升师德素质,是教师职业规范化建设,推进学校—家庭合作办好教育的好方式,应在全国大中小学中大力提倡推广。”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培养教师典型。我省师德典型层出不穷,先后涌现出了何家坤、胡安梅、桂希恩、郑琦、范献龙等一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代表。汪金权、桂贤娣老师先后被授予第一、二届“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称号,湖北是唯一一个连续两届获得这项荣誉的省份。去年,谭定才老师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11人物”。
四、完善保障措施,建立目标管理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省委、省政府强调,要把教育投入作为财政第一投入,近五年来,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2217.72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19.12%。2011年省筹措安排预算内教育资金1.88亿元,投资额超过了过去五年累计投资总额。湖北省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安排中小学校舍改造资金6亿元。在今年预算中,省本级财政预留教育经费39亿元。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为我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加强督导评估。经省政府同意,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建立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制度的意见》和《湖北省县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确定20个试点县(市、区)作为教育质量观测点,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并逐步扩大到全省。
——实行目标管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县(市、区)党政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方案》,将县(市、区)党委、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效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省政府要求县级政府要履行制定规划、调整布局等6个方面职责,承担22项具体任务。今年起,我省将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
根据《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要求,到2015年,全省所有112个县(市、区)将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时间紧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继续把推进均衡发展作为战略性任务,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让全省所有适龄儿童“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作者系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第四篇:龙感湖: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龙感湖: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进入秋播时节,龙感湖广袤的大地一派繁忙景象,龙感湖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幕正以豪迈的姿态徐徐拉开:在万亩小麦高产创建基地上,机耕手操纵着大型播种机来回穿梭。至此,全区6万亩冬小麦农机直播全面铺开„„
“如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新就是“发动机”和“助推器”,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创新体制和机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龙感湖管理区书记彭志伟如是说。
近年来,龙感湖围绕“生产规模化、经营组织化、投入多元化”,使现代农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创新经营方式,推进土地有序流转。该区为切实破解“谁来种田”难题,提高土地产出效率,该区加强了土地流转工作,构建了处队两级土地流转市场,完善了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引导农户以租赁、入股、置换等多种形式开展土地流转,全区共流转土地2.7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2.6%。土地有序流转,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由小农生产向规模生产、多种经营的转变。全区种植业发展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48户,12名种粮大户获得了省农业厅表彰;该区以“建园区、聚龙头、带基地、连农户”为经营思路,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种养的要求,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了4万亩有机稻、4万亩黄籽油菜、1万亩有机瓜果蔬菜、1万亩优质稻制种的“4411”工程,和50万头生猪养殖、20万只肉鸭安全养殖、2万亩水产安全养殖的“522”工程。
创新组织结构,扶持专业合作组织。该区采取“自愿联合、自主经营、自该管理”的方式,大力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出台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促进政策,在项目、资金、信贷、用地、行政收费等方面为合作社提供支持,积极争取上级发展扶持资金,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全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农业生产基地30个,面积10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已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全区种植业订单面积达2.5万亩,养殖业订单2000万只以上,每年带动农民增收近2亿元。农机专业合作社、植保机防专业合作社每年服务面积9万亩(次),节省人工2万人次,节本增效1000万元以上。该区拥有7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农机215台(套),社员115人,年服务面积9万亩,节本增效500万元。
创新融资理念,增强农业投入。龙感湖不断深化金融改革,优化服务体系,强化资金投入,促进资金要素向农业农村聚集。目前,全区投入“三农”发展资金1.48亿元,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农业投资担保公司为2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1亿元。投入“一事一议”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1400万元,发放农业产业化、油菜免费供种、小龙虾发展、生猪养殖、小农水建设等奖补资金385万元。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互助金融,引导社会资金以经营带资、个人捐资、招商引资、合作集资等方式投向“三农”。截至目前,全区各类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12亿元。(通讯员严颖王汉石红娟 报道)
第五篇: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整体推进富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整体推进富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整体推进富硒产业发展的 实 施 意 见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护人体健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生命的火种”、“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等。我县硒资源储量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富硒王国”。为落实州委州政府升级硒战略,加快硒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决策部署,按照“立足硒资源,发展硒产业,打造硒名片”的总体要求,有效提升富硒核心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整体推进xx县富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xx富硒产业大县,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强力推进“四大工程”、全面拉动“三大发展”的目标任务,立足资源禀赋,放大富硒特色,坚持以市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为载体、以融合发展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驱动,按照基地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企业规模化、产品品牌化要求,突出“绿色、生态、富硒、健康”定位,用产业链建设的理念,围绕产品抓研发、围绕产业抓示范、围绕企业抓品牌、围绕旅游抓宣传、围绕应用抓科普、围绕规范抓监管,加速推进全县富硒资源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发展富硒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着力把硒产业打造成xx县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全力建设xx富硒产业大县。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
围绕打造“中国硒谷”的总目标,坚持注重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硒产业发展原则,从长远角度和战略高度来谋划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产业链的内在要求,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要求,规划硒资源一、二、三产业发展。按照市场倒逼机制,丰富和完善硒产业链的环节、要素及内容,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建设一批标准化的硒原料产业基地,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特色富硒产品,培植一批带动力强的硒工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的硒产业精品名牌,有效提升全县富硒核心竞争力,形成涵盖富硒特色农业、富硒功能食品、富硒生物医药、富硒养生旅游等产业集群。力争到2020年,全县富硒产业综合产产值达到50亿元,真正将xx建设成为区域特色明显、核心竞争力强、发展势头 好的富硒产业大县。
具体目标
立足xx县粮、油、水、鱼、果、畜、蔬、药等产业特色,5年内重点扶持10个左右科技含量高、主体实力强、产品市场广,能够有力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富硒产业项目。初步确立“五个一”富硒产业发展具体目标:
1、打造一个富硒产业示范村。围绕“富硒”核心,突出“渔业”重点,协调引进枸杞珍酒业、太阳能公司进村支持、抱团发展,全力将xx县花坪镇大洪寨村打造成集产业示范、清洁能源、乡村休闲于一体的恩施州、湖北省乃至天下“富硒产业示范第一村”。
2、发展十万亩富硒产业示范基地。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发展富硒产业示范基地10万亩,稳步扩大富硒冷水鱼、景阳鸡养殖规模,畜禽水产养殖达到100万头。
3、搭建十个硒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产学研合作,强化协同创新,共建企业富硒产品研发中心10个,组建富硒创新团队10个。研发富硒新产品10个,转化富硒新成果10个,申请发明专利10个以上。
4、培育十个富硒知名品牌。注重“硒商标”注册,加大富硒品牌创建力度,着力将“益寿”鲜果、“炜丰”乌龙茶、“野三河”冷水鱼、“硒姑娘”猕猴桃果酒、“稀世宝”绿茶、“开俏”枸杞珍酒、“茨竹泉”富硒醋、“硒之泉” 矿泉水、“施味”芋荷梗、“东龙河”豆油皮等10个富硒商标打造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富硒知名品牌。
5、建设一个富硒农产品加工园。依托工业园区,集聚5-10家富硒龙头企业,培育富硒现代农业、富硒医药保健等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打造xx富硒生物技术高新园区。
三、重点工作
普查资源,奠定富硒产业坚实基础。
搞好资源普查是有效推进富硒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由政府主导全面深入开展硒矿、土壤、特色作物硒含量普查以及富硒生物圈资源调查,重点是对全县原有89个富硒村中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富硒区域进行专项资源普查,进一步摸清全县硒资源分布情况、主要作物硒含量水平,制作详实的县硒资源分布图,建立详细的硒资源档案,据此划定富硒产业基地范围,为全县硒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学规划,引领富硒产业发展方向。
为充分发挥硒资源优势,切实做大做强硒产业,突出富硒产业的战略性作用,结合xx实际和正在谋划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高水平规划专家,高起点编制《xx县富硒产业发展规划》,统领全县硒产业发展,明确全县富硒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工作重点、保障措施。
加强科研,提高富硒产业发展档次。
依托xx硒资源开发研究所和州硒产业研究院,加强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等国际国内硒研究机构产学研合作,以提高硒产业科技含量为切入点,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综合应用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有机结合农学、食品科学、药学、化学等多学科高新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绿色化标准化,现代产业生态化高新化,努力提升增强硒产业核心竞争力,支撑和驱动硒产业可持续发展。强化协同创新,搭建硒产业技术研发(工程)中心;突出富硒资源分布规律、硒元素的生物效应及转化吸收机理、富硒农产品硒组成结构分析及硒含量控制,开展硒基础研究;突出不同载体富集硒的机理、关键技术及富硒标准,开展硒应用研究;突出硒资源利用与产品开发和富硒产业上档升级,开展硒成果转化。
办好基地,促进富硒区农民增收。
加强硒资源开发利用与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有机结合,立足xx富硒资源,将富硒产业原料基地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建设富硒产业示范基地10万亩,稳步扩大富硒冷水鱼、景阳鸡养殖规模,畜禽水产养殖达到100万头。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富硒绿色食品认证、富硒有机食品认证、富硒产品原产地认证,打造一批富硒产业基地示范乡镇、示范村或者是富硒示范带,有效促进富硒 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重点是打造xx县花坪镇大洪寨 “恩施州富硒产业示范第一村”和xx“中国富硒乌龙茶之乡”。
培植企业,壮大富硒产业发展主体。
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关键。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给予项目、资金、人才和技术扶持,积极引进、培植和壮大硒产品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硒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创新经营模式,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企业的总量和素质。围绕冷水鱼、茶叶、蔬菜、畜牧、粮油、水果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重点扶持一批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富硒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硒产品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硒产品产业化发展进程。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依托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农民实际出发,开展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联合与合作,扩大合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硒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
着力营销,增加富硒产业发展效益。
注重硒产品市场营销渠道建设,让更多人认识xx硒产品,逐渐增加硒产品销量,体现硒产业链的价值。引导支持企业积极发展“互联网+”新业态,鼓励和支持企业打造电商平台(如益寿硒都商城),充分利用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手段促进硒产品交易方式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 扁平化交易渠道,提升企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引导炜丰茶业、花果山公司等企业在全国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和品牌超市规划建设实体连锁店和直销店,展示产品形象,建立品牌窗口。充分利用硒博会这个市场“引爆器”和产品集中展示台,积极组织和帮助相关企业参展,巩固放大硒博会成果,进一步激发企业研发生产、拓展市场、引领健康的活力和潜力。
培育品牌,提升富硒产业发展美誉。
鼓励富硒生产企业推广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强化品牌宣传,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推介,提高品牌知名度,树立xx富硒产品的品牌形象,营造品牌优势,增强品牌效应,整体提升xx富硒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重点将“益寿”鲜果、“炜丰”乌龙茶、“野三河”冷水鱼、“硒姑娘”猕猴桃果酒、“稀世宝”绿茶、“开俏”枸杞珍酒、“茨竹泉”富硒醋、“硒之泉”矿泉水等打造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富硒知名品牌。同时对现有的农畜产品,如茶叶、蔬菜、食用菌、粮油及其它畜禽产品等进行梳理、包装,并改进其质量,运用营销战略思维合理打出“硒”牌。
强化科普,营造富硒产业良好环境。
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主流媒体平台和发布会、研讨会、论坛等多种形式,宣传科学健康补硒知识,弘扬硒文化,推介“世界硒都”地域品牌,引导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全面提高对全县硒产业发展的认识,为硒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通过政府引导、协会主办、企业参与等方式,围绕硒元素、硒营养、硒保健,着力开展硒与人体健康的科普知识讲座,组织编印《硒科普知识手册》免费向广大民众发放,普及科学补硒、安全补硒知识,不断深化硒健康理念,推广硒应用,让世人进一步认识硒、关注硒、热爱硒,直至离不开硒。
对接旅游,开发富硒养生旅游宣传。
以保护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探秘世界硒矿、普及富硒保健科学知识、提高旅游科学文化品位为宗旨,围绕富硒生物资源、富硒产业基地、富硒休闲养生、富硒美食体验、富硒度假疗养项目,对接旅游着力发展富硒养生旅游业,打响xx县富硒地域品牌,促进全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重点是抓紧打造花坪大洪寨“富硒产业示范第一村”养生避暑 4A 级景区,规划一条独具xx特色的“乌龙茶—关口葡萄—蓝莓—甜柿—猕猴桃—冷水鱼—景阳鸡”旅游线路,策划制作统一的专题富硒旅游宣传册、宣传片、宣传口号、宣传标语。
规范监管,服务富硒产业健康发展。
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要求,强化硒产业综合执法和协调力度,建立联动机制,联合工商、税务、质监、食药监等部门对整个硒产业生产、流通、消费市场实行全覆盖一体式执法。加强品牌保护,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执法队伍,实行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富硒产品,切实保护和利用好富硒品牌。研究制定适合xx富硒产业发展的标准,把握好富硒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门槛”。富硒标识实行统一管理,授权使用。规范监管,服务好富硒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避免一哄而上,自毁声誉。
四、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县硒资源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州委、州政府推进硒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对应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农业、科技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硒产业发展的领导。硒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相关部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硒产业规划和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成立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门机构。根据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对应成立专门的硒产业发展协调机构——县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负责搞好统筹协调、明确目标任务、加强督办指导,全面推进硒产业发展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强化对各部门、各种社会力量的调控,统一部署、统一调度,形成工作效率高、组织实施力度大、全方位一体化的产业发 展协调模式。
整合资源力量
硒产业发展是一篇大文章,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明确各部门在硒产业发展中的职责,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并整合相关部门的政策、技术、人才、资金、项目等力量,用产业链建设的理念,围绕产品抓研发、围绕产业抓示范、围绕企业抓品牌,围绕旅游抓宣传,加速推进富硒资源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
1、整合政策项目:出台硒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强各部门在涉硒投资安排、规划编制、项目审核、投资计划编制下达、项目组织实施等环节的沟通、衔接及整合。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涉硒产业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投入的建设合力。鼓励和引导州内金融机构优先扶持涉硒企业并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2、整合人才队伍:确保为硒产业提供人才支撑,整合县域涉硒部门的研究、检测、地质、生物、农业、工业、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相关人才,组建一支专业、高效、跨学科的高水平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人才队伍,开展硒资源开发基础和应用研究工作;协调引进三区人才、选派科技特派员和院士工作站等向硒产业倾斜;鼓励涉硒企业与国内外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富硒创新团队。
3、整合条件平台:整合硒资源开发研究所、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办、农产品质量检测站等县内条件平台,依托产学研合作,强化协同创新,共建企业富硒产品研发中心10个,组建富硒创新团队10个。研发富硒新产品10个,转化富硒新成果10个,申请发明专利10个以上。
4、整合资金支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相关资金大力支持硒产业发展,在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优先考虑硒产业区域,在县域经济调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等资金的安排方面向硒产业企业倾斜,在融资方面为硒产业企业与金融机构搭建合作平台。同时,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支持硒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用于开展管理指导、协调督办和硒文化宣传等工作。
创新机制体制
1、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县工业园、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局、县经信局、县质监局、县卫计局、县国土局、县食药局、县工商局、县旅游局、县扶贫办、县文广新局、县林业局、县畜牧局、县环保局、县水利水产局、县规划局、县疾控中心等与硒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和业务科室负责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各单位有关硒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对外联络情况等要及时向县领导报告。
2、建立专家咨询机制。抢抓华农定点扶贫xx机遇,依 托华农和国内硒研究机构的权威专家成立县硒资源保护和开发专家委员会,为我县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3、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实行责任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各乡镇政府硒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将推进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内容,严格兑现奖惩,形成党政整体联动,院所、企业、协会共谋发展的工作格局。
4、建立政企沟通机制。成立县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企业家协会,加强联系,沟通信息,促进合作,引导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