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形式主义成灾镜鉴

时间:2019-05-14 23:0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联形式主义成灾镜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联形式主义成灾镜鉴》。

第一篇:苏联形式主义成灾镜鉴

苏联形式主义成灾镜鉴 2013-09-18 15:52 来源: 人民论坛9月下(总第417期)

作者: 郝宇青

核心提示: 形式主义的大量存在,不仅不利于苏联政治的健康运行,而且也成为苏联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障碍,甚至可以说,它是苏联解体、苏共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苏联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苏维埃政权成立初期,就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形式主义弊病,在某些历史时期甚至泛滥成灾。形式主义的大量存在,不仅不利于苏联政治的健康运行,而且也成为苏联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障碍,甚至可以说,它是苏联解体、苏共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苏联政治生活的考察,形式主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政治结构与政治过程的形式主义

苏联政治体制、政治权力的划分与配置、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性安排,应当说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构建的,但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这些具有现代色彩的政治结构,却无相应的功能或功能不全,甚至在现代民主政治的形式之下行起了违背民主的做法。例如,按照“议行合一”原则而构建的苏维埃制度,到最后却变成了如苏联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鲍·托波尔宁教授所说的“婚礼上的闲人”。

政治过程的形式主义是政治结构形式主义的结果。政治过程形式主义最为典型和集中的表现就是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形式化,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其实并不是基于民众自觉的政治活动,而是被动员起来的,有时甚至是强迫的。伦敦经济与政治学院学者乔治·肖夫林在谈到“斯大林主义的仪式”时说道:“成千上万的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庆祝党认为具有积极意义的事件,参加为表示支持和平或仅仅为欢迎某个来访贵宾而举行的集会。这些游行集会的目的在于给人一种群众参与的印象”。虽然这种被安排的政治参与对于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的劳苦大众具有一定积极的政治意义,可以培养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徒有其表的、形式化的政治参与产生了负面的政治效果。脱离客观实际的教条主义

教条主义的典型表现是政策的意识形态至上性。意识形态是一个执政党的基本理念,而政策则是意识形态在具体实践领域里的反映。政策符合意识形态的要求本无可厚非,但在苏联却变成了一种缺乏弹性的、绝对化的制度性要求,只有符合了意识形态的框框才允许出台,至于政策的真实有效性则退居到次要地位了。例如,在1929年底,斯大林不顾具体国情,宣布废止新经济政策,强制在农村推行全盘集体化政策,进而在全盘集体化的基础上消灭富农阶级。在斯大林看来,社会主义社会是不能允许作为剥削阶级的富农阶级存在的,消灭富农阶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消灭富农阶级的运动就是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政策给当时的农村与农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又如,进入20世纪50年代,机器拖拉机站和集体农庄的分离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的生产发展形势了,但是,斯大林依然相信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越高、经济核算单位越大,就越是社会主义,因此,仍然坚持合并集体农庄,使其规模扩大一倍多。藐视人民群众的唯上主义

苏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等级鲜明的科层制官僚体系,而干部任命制、终身制更是强化了官僚体系的等级结构。由于上级掌握着对下级干部的录用、晋升与奖惩的权力,而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只是名义上的,这就在苏联直接促成了唯上的官场文化,即只对上负责,并赋以政治忠诚,而对下、对群众可以不负责(尽管在官员的政治言辞里到处可以看到“人民群众”的字眼)。在这种情况下,下级官员对上级领导的逢迎拍马、讨好献媚就成了苏联政治生活中一道特殊的“政治景观”,其极致的表演则是对领导人的个人崇拜。这样,官员要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忠诚,却摇身一变而成了对领导人的人格化的政治忠诚。当然,这种政治忠诚还是要打上党和人民的印记的。但这种人格化的政治忠诚也不是纯粹的,掩盖在其背后的仍然是私利的目的。

应当说,在苏联政治体制的设置中,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职责,但是,这种看起来各司其职、各司其责的科层制官僚体系,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却表现出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唯上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唯上主义的刺激下,整个官僚队伍中会形成不同的宗派体系,例如,地方派、部门派以及勃列日涅夫时期因裙带关系出现的“官僚氏族集团”等;在下级官员之间,除了争相对上级领导献媚之外,还会表现出对上级的政治依附心理和工作主动性的丧失,表现出为了官位与权力而彼此明争暗斗,表现出不讲原则的相互扯皮、推诿、不负责任、效率低下等官僚主义的怪现象。这种官僚主义的现象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即现端倪。例如,1922年2月,莫斯科消费合作社为了解决饥荒问题,决定从国外进口罐头,但是由于与外贸部扯皮一个多月仍不能做出决定,到最后只好提交政治局加以裁决。还有像是否增加运粮的车皮和存放粮食的库房、干部休养所的归属问题、是否允许出售外国书籍、谁出国购买机车问题等十分细小的问题都要由党中央、政治局讨论定夺。列宁对此十分反感,并抱怨说:“有些具体的小事情都搬到政治局去解决了。” 不着边际的务虚主义

由于苏联是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崇奉的意识形态与其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弥补这种差距,苏联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很大的努力。例如,苏联在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里就建成了工业化国家,并一跃而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国。但是,这种以牺牲个人消费为代价、以政治承诺和政治动员为抓手的、命令型的发展模式,实际上是一条偏颇的道路,它不仅没有带来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均衡发展,也没有带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相应跟进。这种发展模式在初期还能够激发人们的革命热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治承诺一直未能得到兑现,人们的革命热情必然处于衰退之中。但这种命令型发展模式犹如上了发条一般延续了下来,而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动员也得以延续,因为假如离开了政治动员,包括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种组织的运行就如缺少了润滑剂。尽管政治动员并不完全是毫无意义的,但在苏联它却越来越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越来越不着边际。可以说,苏联政治动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发动群众运动、树立典型、各种形式的竞赛与表彰等。但在诸多的形式中,会议可谓是苏共最擅长的政治动员模式。从会议的本质看,它是用来商议重大事项的,同时,参加会议的主体应是平等的。但苏联的会议多变成了传达领导的讲话、指示与号召,学习官方文件,下达任务的场所。尽管会议越来越程式化、空洞化,但是,官员们却乐此不疲。因为只要开了会,他们就是在做事,自然也就好向上级交代。姑且不论会议的内容与效果如何,但认认真真走过场,即使造点声势、搞点排场、多花一些公帑、说些“假大空”的话、玩些数字游戏等,那也是不会得咎于上级的。于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的熏陶下,官员们都变成了演说家、宣传家、空谈家和“秀场”高手,他们熟练掌握了一套“假大空”的政治言辞,但也因此,他们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政治言辞的抽象主义

与上述情况的起因相同,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苏联,其崇奉的意识形态与其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使得苏共在执政过程中,一时难以依靠具体的政策来赢得民众的政治认同和支持,只能较多地求助于教条化的、向人们描绘了美好未来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运用抽象的国家和民族利益等符号和情感,唱一些好听的、空泛的高调,许下一些遥不可及的诺言,以此作为赢得群众认同和支持的武器。

例如,斯大林提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1936年)、“向共产主义过渡”(1939年)的理论,赫鲁晓夫提出了“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1959年)的理论。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理论的调门是越来越高,距离现实却是越来越远。尽管勃列日涅夫以其“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对赫鲁晓夫的建设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修正,似乎向后作了退却,但并没有拉近和现实的距离。值得指出的是,在苏联抽象的政治言辞里,还带有鲜明的革命色彩。例如,在苏维埃政权成立之际,列宁接受了托洛茨基的建议,把政府称作“人民委员会”,部长称作“人民委员”,因为这样的称呼更具有革命色彩。列宁提出把“带有侮辱的意思”的“雇农”改称“农业工人”。在“大清洗”期间,几乎所有的逮捕和枪决都是以“党和人民”的名义进行的。又如,苏联很多城市都以领导人的名字命名,如把彼得堡改为“列宁格勒”、把辛比尔斯克改为“乌里扬诺夫斯克”、把伏尔加格勒改为“斯大林格勒”等,同时,还有许多工厂、车间也多以“红色”意味的名称命名。这一类革命性的政治言辞当属典型的形式主义作风。形式主义产生难以估量的负面政治后果

客观地说,苏联政治生活中的形式主义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它带来的更多的是难以估量的负面的政治后果。具体来看,主要有:

民众对政治冷漠,整个社会弥漫着犬儒主义的气氛。一方面,政治结构、政治过程的形式化的直接后果是,政府与民众缺乏交流而彼此隔膜,民情、民意难以表达,即使有所表达,也常常被隔绝于政府的政策过程之外。民众的政治参与屡遭挫折,难免会产生对政府及其领导人的不满,并对自己的政治效能产生怀疑,并对政治心灰意懒。另一方面,从国家领导人那里,民众只能批发到大量空洞的高调和很少能够兑现的许诺,而且国家领导人在要求民众忍受现代化过程中的种种痛苦和损失时,以他们为代表的政府官员却在一边玩法弄权,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甚至为一己之权力和私利不惜大搞政治阴谋,进行残酷的权力斗争。日益让人对政治心生厌恶,难以树立起对政治的信心。

整个国家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进而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形式主义之下的教条主义有一个基本的假设:苏共所崇奉的理论体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人们只能遵从它,而不能怀疑它。对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一个极其公式化的‘模式’。它是建立在不允许对之进行再认识的意识形态、原则和规范的基础之上的。斯大林对这些原则和规范的解释更使它们成了僵硬的教条。这是半宗教式的信条,它完全不能容忍不同的意见,并无情地镇压在某些问题上和某些方面不能听命就范的所有人”。这种情形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人们的创新。勃列日涅夫可谓保守的典型。俄国学者格·阿尔巴托夫是这样评价勃列日涅夫的:思想保守、墨守传统;对新生事物简直就是个过敏反应症患者。”勃列日涅夫(以及像他一样的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勃列日涅夫)的保守,使得苏联社会进入了“停滞”的时期。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屡禁不绝。苏联的官僚队伍当中盛行的唯上主义,可以说是官员贪污腐败的温床。在列宁时期苏联已出现腐败现象,列宁把“贪污受贿”看作是苏维埃政权面临的“三大敌人”之一,并对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然而,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到了勃列日涅夫时期,更是形成了队伍庞大的官僚特权阶层。这一阶层被认为是苏联解体、苏共败亡的重要因素。

当然,形式主义带来的政治后果不止于上述的三个方面,还有诸如政治信息的传递不规范、不透明,以至于人们挖空心思去揣摩领导人的政治意图和政策取向,从而在造成政治运行成本高昂的同时,也导致小道消息、政治流言的盛行;人们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从而造成国民人格的分裂与政治上的伪善等。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苏联政治生活中形式主义的教训是深刻的,是值得我们认真汲取的。在反对形式主义的今天,我们谨记邓小平同志的话是有益的:“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注: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原创文章,网络转载请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人民论坛》杂志”字样。书面转载请联系010-65363752或邮件至rmlt@rmlt.com.cn。

第二篇:镜鉴心得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之余读了《镜鉴》一书,使我感慨颇多,给人教益,启人思考,助人为德。

看了《镜鉴》,再掩卷遐思,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不断在脑中再现。这本书收录了近几年来发生的10个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例。他们大多非常有才干,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也一度被人们所称赞过,但是因为违法乱纪而锒铛入狱,给人以深刻的反思,尤其是对我们这些学生干部有相当大的启发。

书中说道:“治官必先治腐,治腐必先修德;为官修德,重在修廉。”德是立身之本,德能勤绩,德排在第一位。作为一名党员学生干部如何才能做到廉洁自律呢?我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案例中失足的领导干部都有深刻的反思,但都是案发后的反思,为时晚矣。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在一天的工作生活之后,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修正自己不当的想法和行为,“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一定对自己是有帮助的。而如何反省自己呢?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值得去思考。

一省价值取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现,党员学生干部更是如此,作为一个班级,年级,学院的带头人,影响面广,因此,我们的价值体现,会通过我们的实际工作,具体努力表现,直接影响到党员干部在同学们中的形象与威信。在现实生活中,有能力、工作勤奋,表现突出,所以被组织培养。但就是在培养的过程中,由于惰性、过多的表扬等等,有些学生干部不愿意再保持原有作风,不知不觉中犯了错误甚至堕落为所谓的“腐败”分子。腐败不仅是在行为上,同时也体现在思想上。腐败是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的。借鉴他们的下场,我们要不断反省自己的价值取向,不断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好表率作用。经常想一想:如果我们一旦犯下错误,如何面对培养自己的组织,如何面对信任自己的老师,如何面对信任我们的同学们,一个人的尊严又从何而体现?

二省生活方式。一个普通的人都会有兴趣爱好,党员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一样,也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都应该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但是,如果喜好与权力相结合,那么,祸患也就为时不远了。在案例中,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养花、有的喜欢奢侈品,社会上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投其所好。而收下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欠下了人情账,自然要用手中的权力“回报”。福建海关走私案主犯赖昌星曾有过“经典”语录:“不怕官员有原则,就怕官员没爱好。”不正当的爱好给不怀好意的人留下了空子可钻。因此,领导干部在培养自己的喜好的同时,应该想到,党员学生干部在普通同学中处于特殊地位,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对整个学院的思想道德建设起着十分重要和非常直接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同学们总是从每一个党员学生干部身上看党的形象和作风。作为领导干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常常反省自己的生活方式,努力用积极、健康的业余活动丰富自己学习以外的生活,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如培养打球、下棋等爱好,闲暇时间来一局,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联络同学之间感情,拉近距离。

三省行为方式。党员学生干部的行为不慎,也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在案例中,有的是被所谓的朋友拉下水,为了情面被送进监狱。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在社会上多多少少会有朋友,但是有的人是冲着你这个人来交朋友的,有的是冲着你别的而来,这对党员学生干部来说,就需要慎重,从善交友,择廉交友。“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回味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在交友中,党员学生干部行为十分重要,应当有分寸、讲原则,坚守底线,逾越了权力与友情的鸿沟,不但毁了友情,而且害了自己。同时,党员学生干部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时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首先,要管好自己的手,党员学生干部手中有学院,老师赋予的大大小小的权利,要用好权,对党负责,为民谋利。其次是要管好自己的腿,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多,党员学生干部要时刻检点,不符合身份的地方不能去。第三,管好自己的嘴,不能讲求吃吃喝喝,同时也不能讲一些不负责任,与身份不相称的话。

在读书的时候,我比较喜欢宋代周敦颐《爱莲说》,“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把它作为座右铭来指导自己为人处事。走上从政的道路,理解更深了一层,我们更应该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廉洁为官、清正做人。同时,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自我约束,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工作之余读了《镜鉴》一书,使我感慨颇多,给人教益,启人思考,助人为德。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活上不拘小节,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行为上就会放纵自己。我们每个审计工作人员,只有常怀知耻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正确对待权力,正确对待金钱,才能为人民掌好权、谋好利、造好福。

一、要常怀知耻之心

《镜鉴》中那些犯案的人员心存侥幸,无视党纪国法,铤而走险,却在深陷牢狱之后痛哭流涕,动辄撰写万言书,向组织向单位向家人忏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西方相传人类意识的觉醒,来源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从此洞晓廉耻,而我国古代早将“廉耻”视为首义。孟子曾说“人不可以无耻”,“羞耻之心,义之端也”。欧阳修也认为“廉耻,是立人之大节”。这就是说,自我修养,应该从知耻开始,一旦有了羞耻之心,社会上的道德建设也就开了一个头。做人有小节大节之分,知道何为羞耻是做人的“大节”,万不可轻视。我们每个审计人员都必须在小事小节上过得了关,大事大节上才会过得硬。康有为曾讲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做人要从知耻做起,知耻才能明德。要树立忠于党、忠于人民事业的大德,也要培养待人处事行为规范的“小德”,而后者是达到更高思想境界的基础,在我们审计队伍中要倡导个人修养、内省、自律,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要常思贪欲之害

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贪如水,不遏则滔天。每个人都有欲望,只是多少的区别。有人心如止水,淡泊明志,他们明白“正”字近乎“止”,是以杨震拒金,以清廉为荣;林则徐不治家产,以俭朴为荣。有人贪图享受,私欲膨胀,他们不明白“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是以成克杰、胡长清之类身败名裂,遗臭万年。我们每一名审计干部,要想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就必须在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通过警示教育,常思贪欲给党、给单位、给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做到廉洁自律,警钟长鸣。

三、要正确对待权力

《宪法》第九十一条和《审计法》赋予了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的权力。审计人员只要是实施审计工作,就有了审计检查权、处罚权和收缴权。但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为民服务,用得不好,就可能把自己给害了。审计人员,尤其是在一线实施审计的同志,经常面对的是被审计单位的人,如果不在思想上筑牢防腐防线,滥用权力,吃、拿、卡、要或者收受贿赂,轻者就要受到纪律制裁,重者就要受到法律惩罚。因此,我们审计干部手中的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不是私有的,千万不能占有,应时刻想着为被审计单位服务,为新区经济健康发展服务,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更应该勤俭节约,守住清贫,守住底线,同时要守住成绩,守出效果。

四、要正确对待金钱

我们审计人员经常和被审计单位账务打交道,审计中查出问题后,被审计单位就有可能以达到“消化问题”的目的,给审计人员钱、物、购物卡等“好处费”,进行拉拢腐蚀。因此我们审计人员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思想上要有过硬的“防火墙”,才能经得住金钱的诱惑。要时刻提醒自己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应该处罚和收缴的违规资金,是财政资金,是国家的钱,是人民的钱,不得占有或者挪用。审计有准则,做人有原则,君子爱财,需取之有道。

从“君子慎独”的孔子,到“吾养吾浩然之气”的孟子,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到“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都是我们应当追求的高风亮节。但书本知识不能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德”,道德品质也不是靠“灌输”,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格素质要靠自觉的修身养德。除了《镜鉴》里许多值得深思、借鉴的案例,我们的审计干部同时应多看“前车”之辙,看看那些正在监狱中服刑的职务罪犯的境况,想想自由的宝贵;看看职务罪犯家人痛苦的神情,想想幸福的含义。多读“悔恨”之言,读读职务罪犯的检讨、悔词,纪检监察机关的办案纪实,想一想即便“魔高一尺”,也会“道高一丈”,想一想“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警世恒言,任何自以为隐密的伎俩,都可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多设“假如”之景,假如自己因贪欲被抓,群众会怎么想?假如自己锒铛入狱,自己的前途何在?家人的幸福何存?此外,我们还可以看看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想想如果自己贪污腐化,必然会损害群众的利益,这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审计是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一个„免疫系统‟”。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作为担负着重要职责的审计人员,更应该坚守道德的底线,坚守做人的基本准则,坚守法律的刚性条款。审计工作直接与“钱”打交道,而且涉及的项目金额巨大,动辄几千万,甚至几亿,审计工作的细微差错可能会导致政府财政的重大损失,审计人员的稍微不慎就容易被“拉下水”犯错误。为此,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强业务学习和提高,创造条件让大家“走出去学”,同时支持大家参加各种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考试等;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管理、加强廉政教育,提升政治素质,使每名审计干部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审计工作的严谨性和廉洁性。

近日我重点学习了《镜鉴》这本书。这是一本党风廉政警示教育读本,《镜鉴》该书选录了近几年中央企业查办的100个案例,涵盖了中央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干部员工在生产经营管理业务中发生的腐败案件。编写《镜鉴》这本书是为了以案促教、以惩促防,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我读了这本书后,感到中央企业党员干部“管不住自己”,从清廉走向腐败、从光明走向黑暗的一桩桩铁的事实、一滴滴悔恨的眼泪中,值得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去深思。

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为官做人的第一底线,家庭更是领导干部反腐倡廉的第一道防线,更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家庭成员的言行对领导干部本人产生的影响非常重要。中国有句古话,叫“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平安”。领导干部身边的家庭成员在做到自身清廉外,经常敲敲其警钟,分析一些警示案件,交流一些家庭生活和工作经历,提醒领导干部珍惜生活与工作,做到知足常乐,要把人格、思想、事业放在第一位,自觉追求精神生活的更高境界、以全部的忠诚和热情去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

一、牢固树立荣耻观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如果不能很好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么人这一生活着就是没有什么意思、就是糊涂的一生,就难免不走歪路,甚至触犯了法律,将成为世人的罪人,所以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荣耻观将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关键。

我在社区工作虽然没有那么大的权力,但是通过对《镜鉴》的阅读,清醒的认识到做为一名支部书记,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二、正确树立金钱观,权力观

人民赋予我们权力,是为了让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我们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权力观。金钱观和权力观都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即对金钱的正确观点和态度是人人无法回避的问题。金钱观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观,关系到国家兴败,所以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常用镜子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扬社会正气,做一个让组织放心、家人放心、自己放心的人。

三、人一日不可无食,要想吃饭穿衣,就要有货币交换。

钱是靠劳动获得的,如果要想有更多的钱使自己吃得好穿的好,那就要靠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去创造财富。但由于个别观念扭曲的人,利用手中人民给予的权利为非作歹,利用一切手段大肆侵吞公私财物,使自己变成上人,违法乱纪,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四、放松了世界观改造,以生命为代价.当前,有一些干部由于放松了自己思想修养,放松了纪律约束,.放松了世界观改造,忘记了党的宗旨,淡漠了法制观念,在个人私欲驱使下,在权力关、金钱关、子女关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思想滑坡,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迈出了罪恶的步子,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最终身败名裂,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教训是深刻的,令人痛心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一定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育,引以为戒.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为名利和金钱所诱惑,不仅要带头遵纪守法,做到心正身正,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而且还要敢于和善于同形形色色的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树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浩然正气。

五、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

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我们一定要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警钟长鸣,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抵制腐败保持一身正气,保持共产党员本质。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因此,作为党员,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我们社区的党风和工作风气。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

总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要堂堂正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努力在思想境界、道德品质上加强修养。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我学习镜鉴后的一点体会。

通过阅读国有企业廉洁从业教育读本使我感受颇深,书观背面“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前车之履 后车之鉴”诠释了此书的内涵。顾名思义,就是警示人们用正反两面镜子,不断监察自己,走好人生之路。

《镜鉴》此书反映了当前中央企业腐败的问题的表现、特点和规律,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我们展示了一批在职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例,他们大多非常有才干,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过很大的贡献,也一度被人们所称赞过,但是因为违法乱纪而锒铛入狱,给人以深刻的反思,尤其是对我们这些现职员工有着相当大的警示。这些案例说明了中央企业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启示我必须不断加强中央企业反腐倡廉建设学习。

治官先治腐,治腐先修德;为官修德,重在修廉,我作为一名党员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才能做到廉洁自律呢?我想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案例中失足的领导干部都有深刻的反思,但都是案发后的反思为时晚矣。有很多党员干部都有相似的腐败经历: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时,慎之又慎,拒腐之弦绷得很紧,可时间一长,面对腐败、腐蚀,警惕性、敏感性慢慢降低,鉴别力、自控力弱化,最后出现“拒腐疲劳”而触犯了党纪国法。所以我们说,常怀一颗律己之心,是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备要素。对我来说,就是改造思想、加强素养、净化灵魂,培养出高尚的情操,也就是牢记宗旨,坚定信念,特别是牢固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人民尽责,为时代立功。

认真阅读了《镜鉴》中列举的案例,从中感受到的教训很深刻,如何反省自己呢?我想主要得认识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自己的价值取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现,党员领导干部更是如此,作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带头人,权力大、影响面广。因此,我们的价值体现,会通过我们的实际工作,直接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与威信。《镜鉴》中程伟贪污案就是因为没有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唯金钱至上的错误思想,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发生扭曲和错位,一步步走向深渊。借鉴他的下场,就是要不断反省自己的价值取向,不断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总书记说过要三个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当官应该做什么?自己身后留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一旦犯下错误,如何面对培养自己的组织,如何面对信任自己的领导,如何面对妻儿,如何面对亲朋好友,一个人的尊严又从何而体现?

二是生活交友方面。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从善交友,择廉交友。“君子之交淡如水,为政之道清似茶”,回味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在交友中,领导干部行为十分重要,应当有分寸、讲原则,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逾越了权力与友情的鸿沟,不但毁了友情,而且害了自己。康盛受贿案中,康盛作为考察者丧失了自己的原则立场,逐渐将自己与考察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变成了私底下的朋友交往,把企业委托的考察工作变成了为他们牟取不正当的利益,把自己送进的牢房。企业领导人员还要加强生活作风的思想道德修养,严于律己。《镜鉴》中章德仲贪污案,其先后包养过多名情妇,其行为是生活的不检点,是对家庭的不忠、背叛。为了满足情妇的需求,一次次的将手伸向公款,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格制裁。

三是对事业对金钱的欲望。人们常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作为国有企业的员工,一定要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人人都有着自己的理想,追求理想是人生的一大乐趣。物流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恪尽职守,经得住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不讲排场、不比阔气、放下架子。思想绝不能松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时时处处绷紧拒腐之弦。

“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把它作为座右铭来指导自己为人处事。走上从业的道路,理解更深了一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更应该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廉洁为官、清正做人。同时,在从业的道路上,我要常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言行,自我约束,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前面的路有陷阱有曲折,怀揣一颗正直的心,脚踏实地,把握住正确的方向,走好我自己的人生之路。这就是我阅读《镜鉴》的体会。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观看《镜鉴》党风廉政教育读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有效抓好党风廉政工作,不仅要有完善的反腐倡廉工作体系和公开透明的用人机制,而且要求每个党员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丝毫不能放松自己的思想修养,不能忘记党的核心宗旨,不能忘记自己手中的权力由人民赋予,特别是在权力关、金钱关、子女关、美女关、人情关面前不能丧失党性原则,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否则,最终将导致身败名裂。此次通过学习《镜鉴》党风廉政教育读本,笔者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监督力,从管理源头建造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在强化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抓好用人制度的管理,有效实现用人制度的公开与透明。管理上的腐败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用人上的腐败,它是一切腐败产生的根源和深层基础。“小圈子”和“小兄弟”现象的存在,从长远的角度看必然对正常的用人制度、决策制度的有效执行和监督产生较大折扣,从而导致腐败意识和腐败现象的不断滋长。

其次,要建立良性的管理决策机制和监督执行机制。我党一直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核心在于能广泛听取众人之意见,博采众长,点石成金,有效避免“一言堂”、“家长制”决策方式的产生。从现实角度来看,党组织在新时期的重点工作任务,除了维护国家总体发展方向外,其立足点还应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执行监督工作,这不仅关系党组织在民众中的形象,也是国家和任何一级组织健康运作的制度保障。

切实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拒腐防变能力。现实的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社会,现在的人文环境和民情民风远比建国初期复杂得多。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强的党性意识和坚持原则的精神确实很难抵抗住各种诱惑。为此,对一个党员干部而言,此时此刻更应有坚定的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要时刻想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每个党员干部必须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教育,要从“细节决定成败”的高度,去端正自身的工作作风和言行举止,要重小节、识大体。其次要保持“慎交”意识。一个人总会有几个志同道合、为理想事业互相帮扶的朋友,但在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提防误入“小圈子”、慎交“小兄弟”,因为一旦进入这个“小圈子”,由于各种利益和人情世故的驱动,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工作原则的丧失和真诚情感的流产。反腐倡廉的典型案例无数次地印证了这个规律。

要耐得住“慎独”的寂寞。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有理想、有操守、有原则的人往往是寂寞的,但同时也是一个为国家、为社会、为组织和为人民谋求最核心利益的人。《孙子兵法》中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慎独”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面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挑拔、刁难和打压,以及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的误解、怨恨和咒骂,此时一个党员干部更需要用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去处理、去坚持,“咬定青松不放松”正是一个坚持党性原则的党员干部“慎独”时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和品格。

要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意识。排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抵制腐败,保持一身正气,保持共产党员本色。

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的思维意识。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人增长业务才干,丰富自身内涵的过程。知识的积淀和责任意识的积累,往往能让人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一个良好的状态正是一个党员正视现实、抗拒诱惑的基础。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要时刻感觉到一把对人民负责的利剑高悬在空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不断规范自己,要耐得住清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政高效,在保持先进性方面争创更好的业绩。

“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行政服务中心这次组织了观看《镜鉴》,对我的思想震动很大.从中要使自己清醒的认识到: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少数干部由于放松了自己思想修养,忘记了党的宗旨,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个人私欲驱使下,在权力关,金钱关,子女关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迈出了罪恶的步子,最终身败名裂.“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了远大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就会为之努力奋斗.有了高尚的品格和品德,就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那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儿女,改革开放时代与时俱进一心为民谋利的先进人物,也因为是有了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人离开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难免会变得庸俗不堪直至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资产阶级的人生哲理.人的崇高理想和信念不是由生俱来的,是来自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自然界客观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而这些都要靠学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容易滋生讲求个人享受的拜金主义思想,容易放松自身政治学习和思想修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的作风就会淡薄,进而崇高信仰,革命的理想就会淡忘.特别是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和演变对共产主义理想产生动摇.人总难免有点惰性,非常需要别人的监督.特别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些不法分子,总会利用金钱美女拉拢腐蚀我们的干部.我们干部手中的权利如果失去监督,就会成为谋取私利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只有实行政务公开,把权力的运作置于阳光之下,置于群众监督之中才能有效地防止腐败滋生.我们房管局吸取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根据市委市政府干部能力工作作风建设精神,为进一步加强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将过去在后方办理的事项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房管窗口,实行阳光操作,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求窗口所有工作人员按照程序,按照流程进行工作.规范地办理房屋产权手续,从细节抓起.开展“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工作请放心”的活动.加强在岗,在位,在状态的教育督查工作.工作上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工作上多沟通,多交流,相互理解,正视过去存在的问题,花大力气进行整改,同时做到警钟长鸣,深化警示教育,预防腐败和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注意学习新的知识,向书本学习,向身边和外围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学习,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唱响扬州第一,全省一流的奋斗目标,为今后的工作打一个翻身仗.构建大房管的新局面,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重塑房管局新形象.要防腐拒变,自律是关键.做到始终保持廉洁自律,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警钟长鸣,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抵制腐败保持一身正气,保持共产党员本质.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通过警示教育,我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任务艰巨性,认识到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紧迫性.因此,作为党员,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政高效,为行政服务中心争创更好的业绩.

第三篇:镜鉴(推荐)

《镜鉴》观后感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我站这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镜鉴》,对我的思想震动很大。从中要使自己清醒的认识到: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少数干部由于放松了自己思想修养,忘记了党的宗旨,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个人私欲驱使下,在权力关、金钱关面前丧失原则甚至被黄、赌、毒所侵蚀。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迈出了罪恶的步子,沦为了权力的俘虏、罪恶的保护伞,最终身败名裂。塞涅卡说过“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原来拥有的也丧失了。”蔡亚斌、黄桂生、王宁、张新强等人,原本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曾经为人民作出过贡献,可由于贪婪,因为无止境的欲望,在权力中迷失了,一步步丧失了一名党员干部基本的尊严和底线,被黄、赌、毒侵蚀,被金钱、利益所腐化,沦为了黑恶势力的打手、家丁。尤其令人惋惜、心痛。

要防腐拒变,自律是关键。做到始终保持廉洁自律,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党员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警钟长鸣,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抵制腐败保持一身正气,保持共产党员本质。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通过警示教育,我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任务艰巨性,认识到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紧迫性。

覆水难再收,破镜难重圆。他们的所作所为令人震惊和惋惜,他们的悲剧令人痛心和深思。作为一名血站职工,必须要引以为戒,时刻反省自身、严于律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

第四篇:镜鉴学习心得

《镜鉴》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由公司行政人事处组织班组长以上人员学习了《镜鉴》,这本书通过国有企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个别干部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活生生腐败案例,将那些用沉重代价换来的教训展示给大家,深受教育并引以为戒。作为国有企业基层干部的一员,在此次的学习中得到深层次的启示和警醒。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时常面临着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诱惑,广大中层干部,要有坚强的意志,正确对待各种诱惑,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必须,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不摆架子。不该得的钱千万别拿,严防死守“第一次”,所有腐败分子都是 从“第一次”贪污或受贿开始堕落的。《镜鉴》里面许多诸如此类案例,值得深思并引以为戒。“鱼为诱饵而吞钩,人为贪婪而落网”。《镜鉴》所选案例,这些人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都是因为贪婪,无法正确对待金钱、抵挡金钱的诱惑。

作为一名后勤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有一些权力。在正确对待权力上,要清醒的认识到,权力是上级领导对我的信任以及工作的肯定。他们赋予我权力,是让我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力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也是上级领导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我们所拥有的职位,在别人眼里都是很羡慕的,但是责任也是重大的。以身作则,秉公办理营造廉洁从业的氛围。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正人必须先正己,要想下属人员都遵循规定办事,不假公济私,领导干部,必须先自己作好模范作用,让广大员工监督自己。对于任何违规行为,绝不

“暗箱操作”,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秉公办理,决不徇私枉法,过程中要公开、公正。树立起廉洁从业的楷模形象,创造一种“严抓腐败,廉洁从业”的工作氛围。

通过此次的学习,参照《镜鉴》书中腐败案例无不说明,只有时时做到自律,无论身在任何岗位,都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杜绝“钱财”的诱惑和“人情”的压力,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不断规范和约束自己,养成清正廉明的好习惯。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镜鉴》书中的一个个案例就是一个个活生生教训,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做到常思贪欲之祸,常除非分之想,常保公仆本色,为中国建材宏伟的将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镜鉴总结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工作之余读了《镜鉴》一书,使我感慨颇多,给人教益,启人思考,助人为德。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活上不拘小节,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行为上就会放纵自己,最终就会滑入罪恶的深渊。近年来,时常看到一些因贪污腐败而身败名裂的党员领导干部,往往大都是从小事、小节被突破,从吃别人一顿饭,收别人一些“礼品”开始,总认为这是人之常情,礼尚往来而已,久而久之,积少成多,积小成大,小节失守,大节丧失,继而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

这些人最初也曾一身正气、也曾寒窗苦读数十载、也曾是领导眼中的佼佼者、党和国家的希望,却因周围不良风气的影响,失去了廉洁自律的自我约束,到头来 “甘愿”堕落,让别有用心者钻了“空子”,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一步步的遁入贪腐的“深渊”,最终悔恨不已,法纪面前“俯首称臣”,可惜为时已晚,所谓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一百年身”,悔哉、悲哉!

常言道“贪如水,不遏则滔天;欲如火,不遏则自焚”,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改造思想,加强素养,净化灵魂,培养出高尚的情操,换句话说就是牢记党的宗旨,坚定党的信念,特别是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党员干部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从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某的高尚情怀。

廉政镜鉴丛书读后感

工作之余,读了《廉政镜鉴丛书》,感慨颇多。这套丛书包括《廉政史话》、《古今廉文》、《从政风范》、《从政警戒》、《清官故事》和《廉政文化新探》,给人教益,启人思考,助人修德。在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宋鱼水和李友星等当代优秀共产党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忘我的工作热情,特别是他们对党的那颗忠诚之心和对人民的那种炽热感情,感天动地。正是他们,模范地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实地体现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情怀。而那些至今还活在老百姓代代相传的故事中的清官廉吏,他们的清正廉洁,他们的高洁品性,也让人倍感亲切,并油然而生敬佩之情。阅读这些优秀人物和历史故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股浩然正气,体会到的是浓浓的赤子情怀。无论是廉洁勤政、为民务实的先进事迹,还是清廉自守、为民劳绩的历史典故,都能触发我们灵魂深处的思想和感情,从而起到涵养品性,修炼德行这样一种潜移默化之功。这种养性修德,对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改造思想、加强素养、净化灵魂,培养出高尚的情操,也就是牢记宗旨,坚定信念,特别是牢固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人民尽责,为时代立功。

当然,在这套丛书中,还有大量反面教材,让我们以史为鉴。大量案例表明,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陷入腐败的泥坑,就是放松了自己的思想,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为人民和历史所唾弃。在书中有很多党员干部都有相似的腐败经历:刚刚走上领导岗位时,慎之又慎,拒腐之弦绷得很紧,可时间一长,面对腐败、腐蚀,警惕性、敏感性慢慢降低,鉴别力、自控力弱化,最后出现“拒腐疲劳”而触犯了党纪国法。所以我们说,常怀一颗律己之心,是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的必备要素。

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统一、确保党的路线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现在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政权、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的整个斗争中,都必须有极严格的集中制和铁的纪律。党的十六大《党章》指出:“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因此所有党员干部都必须遵守党内各项规矩,无论职位高低、资历深浅,在党的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遵守党的纪律,需要持久的耐力,也是党员干部一生的课题。书中的大量案例警示人们,一个人一旦走上领导岗位,不管他主观愿望如何,形形色色的诱惑往往接踵而至:钞票往你兜里塞,财物往你家里送,美人往你怀里推。起初,也许会睁大眼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但是目不斜视久了,一些人视线往往会模糊,思想往往会动摇。慢慢地,是非界限开始不分,荣辱观念开始错位,灾难也就降临了。一些被党和人民寄予厚望的中青年干部,甚至个别穿着草鞋进城、临近退休的老同志,就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拉锯战中因精神不支而败下阵来,沦为历史和人民的罪人,教训极为深刻。

做官欲求福,还在守纪中。因为守纪,你不曾得到过原本不属于你的财物,你一尘不染五内清净坦然直面世事百态,以你之两袖清风而完完全全地理直气壮地昂扬起你之一身正气。你不用从内心深处时时警惧着法纪的惩处,你无需承受着道德的审判,你更不必非常小心地防范着或明或暗、或正义或不正义、或可预知或不可预知、或精神或物质的打击。你好轻松好安逸好潇洒。因为守纪,你不会受到那些不可告人的牵连和羁绊,你的事业将一帆风顺,你的前程将更加远大。当那些腐败分子心怀叵测施展阴谋的时候,绞尽脑汁掩盖罪恶的时候,痛心疾首悔思过失的时候,你却在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开开心心顺顺当当地做着你认为应该去做的事情。因为守纪,你不会因为内心的畏惧和言行的猥琐而招致心理和生理上的种种不该患生的疾病,你将健康幸福地欢度人生。“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神不惊”,但凡清官,都非常坚信这句古老的中华民谚。因而不管反腐败处于何种形势,你都可以街头巷尾闲庭信步,可以起居有序出行无忧。你的内心只有晴空万里春光无限而没有一丝乌云一毫浊气,直面东西南北风,心底无私好轻松。

作为党员干部都应自觉地加强纪律修养,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要管住自己的头,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脚,把纪律、法律转变为高度的自律,做到时刻警醒。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要坚决贯彻中央和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决议、决定,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重大问题要请示或报告,不擅作主张、各行其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不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的规定搞阳奉阴违。要顾全大局,自觉克服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的倾向,做到令行禁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重大举措的出台,重要人事任免,重要项目和活动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由集体讨论决定,不搞独断专行,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要言行一致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将他律变为自律,进而转化为自身的从政修养。

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这既是党性原则,也是修养方法。无论是修为政之德还是思贪欲之害,最终都应当体现在认真、严格的“律己”上。让我们以史为鉴,以人为鉴,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端正自己的品行,克己自律,严于自察,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下载苏联形式主义成灾镜鉴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联形式主义成灾镜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镜鉴读后感

    读《镜鉴》观后感 通过学习《镜鉴》,我又一次接受了增强理想信念、权力观和党纪国法的教育,也充分认识到纪检工作的责任重大和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意义和道理。一个个警示案例,深......

    《镜鉴》学习心得

    学习《镜鉴》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腐败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绝大多数的领导干部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珍惜手中权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兢......

    《镜鉴》读后感

    《镜鉴》读后感 《镜鉴》收录了十年间查处案件中的60个典型案例,分为九大类,囊括了违法犯纪的主要类型和领域,每个案件由法律条文、案例、综合点评三部分构成。主要讲述一小撮......

    《镜鉴》读后感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读《镜鉴》心得体会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审计法制工作者,工作之余读了《......

    镜鉴,经典语录

    篇一:学习《镜鉴》心得体会 学习《镜鉴》心得体会 学完《镜鉴》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心情沉重。书中的每个案例,既发人深思,又让人扼腕叹息。违法违纪的当事人,大多都有一段辉煌......

    镜鉴心得体会,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读《镜鉴》心得体会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学习了《镜鉴一......

    《镜鉴》心得体会

    案例为镜,引以为鉴;遵规守纪,廉洁自律 -------《镜鉴》学习心得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腐败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绝大多数党的领导干部都能够在自己的岗......

    镜鉴观后感

    镜鉴观后感 刘炳君 严肃换届工作纪律,强化换届风气监督,确保换届工作有序健康平稳推进,是关系到配强地方各级党委班子的基础,是关系到落实好“十三五”规划的前提,是关系到全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