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党务公开制度
土沟村党务公开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好党支部的工作,使党员管理达到《党章》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保证和促进全面实行党务公开,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永昌县党的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实施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党支部党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党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我村的中心工作目标,结合党支部的工作任务和特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内监督,坚持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促进党支部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不断提高党支部人员的工作水平,为村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
二、党务公开的内容
根据公开内容的不同,分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和随时公开三种。
(一)固定公开的内容。
1、组织设置和党员分布情况;
2、领导班子分工、主要职责;
3、党建工作年度计划及上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二)定期公开的内容。
1、组织活动检查、考核情况;
2、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
3、党员发展情况,包括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养情况,接受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开展情况。
(三)随时公开的内容。
1、重大事项情况:主要公开党组织出台的有关文件,党内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情况;
2、村党支部改选情况;村党支部组成人员情况;
3、党内各类先进评比情况:主要公开荣誉名称、初定名单和最后确定名单;
4、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情况,排查问题的整改情况;
5、意见和建议落实情况:对党员和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6、上级党组织和本党党组织认为需要公开的其他内容。
三、党务公开的形式
村党支部以党务公开栏公开为主,定期更新公开的内容,以方便党员和群众查询,公开的内容逐条、逐项予以公布,并由专人负责。
四、加强党务公开的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孙其信同志为组长,柴希忠同志为副组长的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其他支部委员任成员,具体负责党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二)加大宣传力度。推行党务公开是加强党内监督,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畅通监督渠道的重要环节,是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措施,是政务公开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要加强宣传教育,统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
(三)健全制度保障。党务公开工作要建立健全以下四项制度:
1.党务公开工作台帐制度。要落实专人,对党务公开的具体内容、时间等进行认真登记,以利于在实施中进一步提高完善。
2.实施监督员制度。将聘请由党员、群众、老党员为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员。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员的主要职责是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限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当好参谋助手,及时收集、反馈党员、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向党员、群众宣传党务公开的内容,促进党员、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落实。
3.意见收集处理反馈制度。对于党员、群众围绕党务公开内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派专人收集整理,认真研究处理,特别是对真实姓名举报的,应视情况将处理结果告知举报人,听取意见。
4.党务公开制度。我村党支部在决定或办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前,要将公开的初步方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预公开,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根据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公开。
第二篇:村党务公开制度
党务公开制度
1、明确工作职责。村党组织书记是党务公开的主要负责人,督促指导党务公开工作,组织委员是党务公开的具体责任人,负责党务公开的具体事务性工作。实行党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对不按规定进行党务公开或虚假公开的党组织和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
2、强化监督检查。成立村党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成员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3—5人组成。实行党务公开报告单制度,村党务公开报告单报乡党委备案。建立党务公开定期督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
3、确定公开内容。党务公开分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和随时公开三种情况进行。
固定公开内容:
⑴村两委成员分工及联系方式;
⑵党建工作计划和上一目标完成情况;
⑶上一党员民主评议情况,包括评议过程以及处置结果等情况;
⑷党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举报电话、意见箱设置地点等。
定期公开内容:
⑴党员缴纳党费情况;
⑵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及设岗定责履行情况;
⑶“双培双带”名单及结对帮扶情况;
⑷村党组织工作进展或完成情况;
随时公开内容:
⑴党员发展情况,包括对拟确定为发展对象、拟吸收为预备党员、拟转为正式党员的事前公示和票决制情况;
⑵先进评比情况,主要公开荣誉类别、条件、初定名单、最终名单等内容;
⑶党员奖惩情况,主要公开姓名、奖惩原因等;
⑷村后备干部情况,主要公开被确定为后备干部初步人选的基本情况;
⑸群众建议落实情况;
⑹上级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认为需要公开的其他内容。
④严格党务公开程序。
第三篇:村党务公开制度
村党务公开制度
为增强村级党务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制定本制度。
一、党务公开的内容
根据公开内容的不同,分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和随时公开三种。
(一)固定公开的内容。
1、组织设置和党员分布情况;
2、领导班子分工、主要职责;
3、党建工作计划及上一目标完成情况。
(二)定期公开的内容。
1、组织活动检查、考核情况;
2、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
3、党员发展情况,包括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养情况,接受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开展情况。
(三)随时公开的内容。
1、重大事项情况:主要公开党组织出台的有关文件,党内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情况;
2、村党支部改选情况;村党支部组成人员情况;
3、党内各类先进评比情况:主要公开荣誉名称、初定名单和最后确定名单;
4、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情况,排查问题的整改情况;
5、意见和建议落实情况:对党员和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6、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党组织认为需要公开的其他内容。
二、党务公开的形式
村党支部以党务公开栏公开为主,定期更新公开的内容,以方便党员和群众查询,公开的内容逐条、逐项予以公布,并由专人负责。
三、党务公开的责任
支部书记是党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支部委员是党务公开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党务公开的具体事务性工作。
第四篇:村党务公开制度
党务公开制度
一、党务公开原则
党务公开要坚持服务发展原则、依法依纪原则、真实公正原则、注重实效原则、积极稳妥原则。
二、公开的内容
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可信的要求,凡是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的秘密,都要最大限度的公开。具体有党支部工作情况和党员发展、干部选拔任用、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处理等4项内容。
三、公开的程序
按照“事前公开、征求意见、决策公开、民主讨论、结果公开、接受监督”的程序,将党务公开工作贯穿于党内重要事务的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在讨论决定事项、制定目标任务之前,要充分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利用党员大会、党员活动等载体集思广益,形成初步方案,经讨论后,将最终结果向党员群众公开。
四、公开的时间
根据内容分为常年公开、定期公开、适时公开三种。至少每半年要公开1次。做到重大决策、目标任务常年公开,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步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
五、公开的形式
以党务公开公示栏公开、会议公开、张榜公开等形式。
第五篇:村党支部党务公开制度
村党支部党务公开制度
为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群众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
权,制
定本制度。
一、党务公开的内容
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可信的要求,凡是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的秘密,都要最大限度的公开。根据公开内容的不同,分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和随时公开三种。
(一)固定公开的内容。
1、组织设置和党员分布情况;
2、领导班子分工、主要职责;
3、村支部任期目标责任、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
4、党建工作计划及上一目标完成情况。
5、上一党员民主评议情况,包括参加的党员数、群众代表数,评议过程以及评议处置结果等情况。
(二)定期公开的内容。
1、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情况以及群众评议情况;
2、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
3、党员发展情况,包括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养情况,接受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开展情况。
(三)随时公开的内容。
1、重大事项情况:主要公开党组织出台的有关文件,党内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情况;
2、村党总支、各支部改选情况;村党总支、各支部组成人员情况;
3、党内各类先进评比情况:主要公开荣誉名称、初定名单和最后确定名单;
4、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情况,排查问题的整改情况;
5、意见和建议落实情况:对党员和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6、村后备干部情况:公开被确定为后备干部初步人选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和职业等;
7、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党组织认为需要公开的其他内容。
二、党务公开的形式
村支部以党务公开栏公开为主,定期更新公开的内容,以方便党员和群众查询,公开的内容逐条、逐项予以公布,并由专人负责。
三、党务公开的责任
支部书记是党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委员是党务公开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党务公开的具体事务性工作。
一、党务公开的内容
按照依法公开、真实可信的要求,凡是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的秘密,都要最大限度的公开。根据公开内容的不同,分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和随时公开三种。
(一)固定公开的内容。
1、组织设置和党员分布情况;
2、领导班子分工、主要职责;
3、村支部任期目标责任、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
4、党建工作计划及上一目标完成情况。
5、上一党员民主评议情况,包括参加的党员数、群众代表数,评议过程以及评议处置结果等情况。
(二)定期公开的内容。
1、党员参加组织活动情况以及群众评议情况;
2、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
3、党员发展情况,包括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养情况,接受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开展情况。
(三)随时公开的内容。
1、重大事项情况:主要公开党组织出台的有关文件,党内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党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情况;
2、村党总支、各支部改选情况;村党总支、各支部组成人员情况;
3、党内各类先进评比情况:主要公开荣誉名称、初定名单和最后确定名单;
4、党员民主生活会开展情况,排查问题的整改情况;
5、意见和建议落实情况:对党员和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
6、村后备干部情况:公开被确定为后备干部初步人选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和职业等;
7、上级党组织和本单位党组织认为需要公开的其他内容。
二、党务公开的形式
村支部以党务公开栏公开为主,定期更新公开的内容,以方便党员和群众查询,公开的内容逐条、逐项予以公布,并由专人负责。
三、党务公开的责任
支部书记是党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委员是党务公开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党务公开的具体事务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