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借高铁之势 贵安迎来新开放时代
12月19日,天空飘着蒙蒙细雨,而在沪昆高铁即将经过的贵安高铁站,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再过几天,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沪昆高铁即将从这里疾驰而过。
“不仅是即将开通的沪昆高铁,贵广高铁、渝黔高铁、贵南高铁等都将来都要经过这里。贵安站将是贵州仅次于贵阳北站的重要铁路枢纽。”站在贵安站施工场地,贵安新区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高正元言语间流露出满满的自豪。
高速列车通过贵安站,也许只是刹那间的“惊鸿一瞥”,但却掀开了贵安新区加速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的帷幕。
沪昆高铁是贵州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等经济区的桥头堡,也是贵州连通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快速铁路通道,这对于沿线内陆后发展省份的贵州来说,将具有进一步开发全域旅游资源、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意义。
同时,它也是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区向西南内陆地区经济辐射的主要轴线,是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西南省份通往华南沿海及华东、中南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西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命线之一,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发挥巨大的纽带作用。
作为沪昆高铁途经重要节点的贵安新区,将以此为契机,打造大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逐步带动金融、商业、商务办公、休闲旅游等现代城市功能,构建国际一流、高效快捷、绿色生态的高端服务中心。
“沪昆客专的开通,将为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带来极大机遇,为新区促发展、强产业、聚人气、发展全域旅游等带来发展契机。”高铁时代对贵安新区意味着什么,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发改处处长罗深琦如此回答。
三年来,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三大战略定位,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贵安新区,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如何在“白纸一张”描绘锦绣前程。
目前,富士康、华为、高通、微软、IBM、三大通信运营商等一批国内外500强企业的成功引进,初步构建起了“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大健康新医药、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等为主的五大新兴产业。
罗深琦认为,随着沪昆高铁的开通,为贵安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会展经济、文化产业及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插上翅膀,也为加快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难得的机遇。不仅能够极大地解决新区对外联通问题,同时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新区集聚要素的能力,促成新区与上海、杭州、长沙、云南等沿线城市的联系,使新区成为全国性的要素市场之一成为可能。
“随着沪昆高铁通车,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移动,贵安产业发展必将迎来新一轮的腾飞,为新区串联起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彩虹带’。”
沪昆高铁的开通,将使贵安新区发展环境更加完善,同时也填补了曾经因距离而产生的“人才鸿沟”,加快了外地人才输入和各种发展资源要素的汇聚,吸引沿线城市更多关联企业和顶尖人才入驻新区,加速了人才的回流。
“以前觉得在家乡机会少,所以千方百计想出去,现在巴不得赶快回家。”张君是土生土长的马场镇人,在昆明工作已经8年有余,从一线工人干到管理层。随着职务的升迁,收入也节节攀升,日子越过越好,但他心里始终觉得差了点什么。
张君告诉记者,随着沪昆高铁的开通,他不仅能一解思乡之苦,还将尝试在家乡创业,把从昆明学的经验技术带回家乡,助推家乡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云漫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瑞士风情小镇、万亩樱花园、高峰山、车田、龙山、北斗七寨、麻线河等多姿多彩的景区,构成了世界级的黄金旅游带,作为沪昆高铁途经重要节点的贵安,旅游业将再现井喷态势。
沪昆高铁的运行,也必将催生新区出现“快旅漫游”的经济现象。特别是新区处于贵阳、安顺“中段,区位优势显著,“30分钟旅游圈”将大幅扩展沿线的客源流量与市场规模,将是广大游客“周末游”、“小长假游”的不二之选。
第二篇:以新姿态新定位新思路迎接高铁时代到来
以新姿态新定位新思路迎接高铁时代到来
------全球化市场化新常态背景下湖南空间发展战略思考
2009年底武广高铁正式运营,2014年12月16日,沪昆高铁湖南段全线开通,标志着湖南进入“高铁时代”。以高铁为代表的新交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时空观念的大变革、空间格局的大调整。为揭示高铁等立体快速交通体系带来的变化,正确应对高铁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完善新常态下湖南空间发展战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调研和思考。
以新姿态应对高铁时代带来的新巨变
近几年湖南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尤其是高铁,以总里程超过1000公里在全国领先发展,必将从对内对外关系、全域空间结构、城镇布局、产业格局、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给湖南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引领湖南发展进入崭新的“高铁时代”。目前,全省除益阳、常德、张家界、湘西之外,其他10个地级市均通高铁,共设站点21个,高铁的空间覆盖率将达到71%,在全省的人口受益率则接近8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覆盖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省近90%。根据国内外学者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并结合我们实地调研的情况看,高铁对沿线节点城市可能带来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拉近时空距离。高铁将带来“时空压缩效应”,极大地提高城市间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在不久的将来,武广、沪昆、湘桂高铁全面通车后,长株潭往北至北京、天津,往东至杭州、上海,往西至成都、昆明,往南至广州、南宁,都能实现5-6小时内通达。在省内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大部分可实现2小时内通达。二是推动城市发展转型。高铁具有“催化效应”,能够促进高端产业向通达性好的城市集聚,促进沿线城镇的产业升级,尤其是对商贸物流、旅游、餐饮、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发展具有很大推动作用。高铁加速人员流动和聚集,在特定地区形成“劳动力池”,能够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扩大劳动力择业范围,增加就业稳定性。高铁还具有“创新效应”,使人们面对面交流机会增加,有利创新思想的激发、新知识的扩散,使高铁沿线城市成为高端人才聚集的“洼地”。三是促进区域经济协作。高铁具有“走廊效应”,能够轻而易举地突破城市边界,促进城际协作和城市群一体化,有利于形成工业走廊,优化产业空间分布。例如武广、沪昆高铁建成之后,郴州与韶关、株洲与萍乡分别合建湘粤、湘赣合作试验区,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也可能带来新的发展不平衡。一些研究表明,高铁对一些中小城市来说是把“双刃剑”,会加速生产要素向大城市集聚,甚至会引起贫困地区资源的更多流失,带来新的更大的贫困。
高铁时代呼啸而来,在全球化、市场化深入推进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将推动全球产业布局的“大洗牌”和我国经济格局的大调整。我们要深入研究高铁等立体快速交通对湖南经济的影响,以主动应对的姿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
以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谋划湖南的发展。高铁使湖南快速对接世界,成为经济全球化棋盘中的一粒“棋子”。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湖南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息息相关,俨然成为国家战略要地。我们要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把湖南作为一个空间整体来规划,着眼于增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使湖南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点。
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100多年前,由于一些有识之士的努力争取,粤汉铁路经湘入粤,极大提升了湖南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而如今高铁给湖南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其影响将延续到本世纪末,甚至更为久远。高铁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产业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明显,而建成运营后对区域经济的促进和催化作用更是无法估量。据专家分析,新常态下中西部铁路建设或将是国家投资的重点,而这一轮高铁建设浪潮大约将持续20年左右。但是,如果错过了这一轮高铁建设的机遇,或者高铁建成后应对失当,其中也蕴含着不进反退的风险,原本应形成的洼地效应也可能逆转为人才、资源、资本的溢出效应,得不偿失。我们应敏锐地意识到,历史的重任就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要切实对湖南的明天负起责来。
以高铁优势重塑现代空间架构。高铁首先改变的是人们的时空观念,抓住和用好高铁带来的机遇,也应因势利导,以时空观念的革命为先导。我们认为,优化湖南空间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用时间距离重塑现代空间,即以时间距离为标尺,计算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缩小心理距离,引导城市合理布局和分工;以时间距离为界限,筹划全省快速交通体系建设,缩短空间距离,形成对外畅通、对内循环的5小时、2小时、1小时、半小时经济圈;以时间距离为优势,缩短经济距离,引导各类生产要素聚集,提升湖南经济整体竞争力。
找准高铁时代湖南“一带一部”的新定位
2013年总书记对湖南提出了“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这既符合国家战略要求,也切合湖南实际,为湖南空间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常态背景下,以“一带一部”为坐标,推进湘北、湘西、湘中、湘南“四位一体”的湖南空间发展战略,必将引领湖南发展走进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恰逢高铁的助威给力,使“一带一部”的特点更加鲜明、内涵更加丰富、优势更加凸显。
高铁强化了交通优势,湖南已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近年来湖南综合交通网络快速发展,至2013年底,交通运输网络总规模达到25.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84公里,居全国第4;300公里以上时速的高铁1026公里;千吨级以上航道700公里;长沙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居中部第1位。其中尤以高铁发展令人瞩目,武广高铁与沪昆高铁呈大十字形交会于长沙,衡柳高铁建成通车,渝厦高铁的黔张常段已开工建设,长株潭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高铁枢纽,湖南5小时高铁经济圈覆盖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区域,可以说湖南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高铁凸显了区位优势,湖南要力争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过去湖南长期处于“不东不西”的区位尴尬之中,可以说有区位没优势。而随着高铁的辐射,时空距离、经济距离大为缩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腹地向内陆扩张,湖南作为过渡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顿时显现出来。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经济体系和城市体系已经形成,珠三角、长三角已成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及金融、贸易重要中心,湖南作为“一带一部”就是要借加入泛珠三角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从而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和城市体系,不断壮大竞争实力,争取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
高铁扩大了开放优势,要把湖南打造成我国中西部地区成长性最好的经济高地。在国家战略中,“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西向战略,“海上丝绸之路”以东南亚国家为首要合作对象,长江经济带处于我国中部,主要着眼于解决“挺起腰身”的问题。放眼全国,湖南这种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省情特征尤为明显,这意味着湖南在东中西互动、南北中合作中大有可为。湖南与沿海发达地区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由于高铁等快速交通走廊的建成,彼此间优势互补、加强合作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如果用好用活新一轮开放发展的机遇,湖南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我国中西部成长性最好、率先崛起的高地。
高铁提升了资源优势,湖南要力争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旅游休闲重要目的地。湖南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张家界、凤凰、韶山等旅游胜地都颇具全球吸引力。高铁的开通,使全国几个主要城市群的游客到湖南都可以实现“千里之遥一日还”。例如武广高铁开通后,珠三角到湖南各主要景点的游客年均以10%的速度增长,国外游客通过高铁入湘的人数也非常可观。因此,加大旅游开发和区域旅游合作力度,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等具有国际市场意义的资源优势,是湖南用好“一带一部”红利的又一着好棋。
以新思路谋划湖南空间发展战略的思考和建议
从“一点一线”到“3+5城市群”,从三大区域划分到“四大战略板块”的形成,湖南城市空间结构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符合当时的发展阶段和外部条件,促进了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发展。如上所述,在新的形势下,湖南空间发展战略调整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可以说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性关头。以新的思路调整和完善全球化、市场化、新常态下湖南的空间发展战略,势在必行,非常紧迫。
我们的建议是:发挥“一带一部”优势,以高铁为发展主轴,调整优化全省空间布局,推动四大板块联动发展。具体设想是以高铁为轴线,以市州中心城市为节点,构建全省城镇体系“一核、数带、多群”的有机板块结构,形成若干个“一小时经济圈”和特色经济带,开创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经济区、大湘西、大湘南四位一体、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核”,就是做大长株潭这个核心。长沙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在竞争力和影响力上与武汉比肩,必须不失时机、毫不迟疑推进长株潭同城化,沿着“规划一体—经济融城—体制合一”的路径推进,努力建成人口过千万的特大城市——大长沙市,使之成为全省经济的核心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的区域性特大都市区。
“数带”,就是以高铁为轴线,形成数个经济带。要注重发挥高铁带来的走廊效应和容易突破城市边界的特性,推动全省沿高铁带发展、城市沿高铁带集聚。全省现已形成呈大十字型交叉的两轴:一是武广高铁沿线岳阳—长株潭—衡阳—郴州组成的南北轴,这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带,也是全省发展的主轴,定位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工业走廊、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带。二是沪昆高铁沿线怀化—邵阳—娄底—长株潭组成的东西轴,这是长江南岸的骨干大通道,将来的定位可以是机械制造、能源和新材料、食品加工及湘中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经济带。在两条发展轴的框架上,未来可规划用高铁或城际铁路连通,再构建若干条特色经济带,例如沿长沙—益阳—常德—张家界线,打造沿路沿湖沿边的“三沿”开放经济带;沿张家界—吉首—怀化线,打造大湘西文化旅游和生态农业经济带;沿桂林—永州—郴州—赣州线,打造南向开放经济带,等等。
“多群”,就是在高铁沿线布点,培育若干个区域性城市群。比如,常德、益阳、岳阳可以组团发展,建设洞庭湖城市群;衡阳、郴州、永州组团发展,建设大湘南城市群。此外,以市州中心城市为次核,因地制宜发展多个区域性城市群,如岳阳长江新区城市群、益沅桃城市群、津澧新城、怀化鹤中芷城市群、邵阳东部城市群、娄涟双城市群、衡阳西南云大城市群、郴州大十字城市群、永州潇湘城市群等。
围绕制定实施“一核数带多群”的空间发展战略,在工作层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推动时空观念的革命。要引导全省上下充分认识高铁带来的深刻变局和巨大机遇,打破原有固化的空间距离观念、板块分割观念、行政区划观念,增强经济一体化、全省一盘棋意识,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中把握新的发展机遇,以全新的视角、思路谋划全省和地方的发展。
组织编制全省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由有关部门牵头,邀请国际国内一流的城市规划专业机构参与,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组织编制全省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全省的基础性、战略性、约束性规划。
开展重大专项课题研究。空间发展战略涉及面广、创新性强,一旦总体框架、基本思路确定了,就要组织专门班子开展深入研究。可列出若干专项课题,如国家战略及“一带一部”的定位,高铁对城市的深刻影响,区域产业布局及分工协作,长株潭同城化,区域性城市群建设,发展平台经济等,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进行集中攻关。
坚持交通先行,尽快实现高铁的市州中心城市全覆盖。用新思路谋划湖南的空间发展战略,是建立在高铁普及这一预设条件之上的。目前湖南还有益阳、常德、张家界、吉首四个市州中心城市不通高铁,在湘西北没有形成高铁网。随着黔张常快速铁路获批开建,与之对接的长益常线的高铁或城际铁路建设显得尤为紧迫。特别是张家界作为国际旅游城市,如果与长沙之间实现高铁或快速铁路连通,则可将长沙作为游客集散转运中心,有效整合全省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因此我们建议对事关全省空间战略整体框架的控制性工程,如长益常、张吉怀、永郴线的高铁或城际铁路项目,要争取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笼子,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各区域性城市群内部的城际高速公路、快速通道也要加快建设,不断完善全省立体快速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