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进一步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并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等。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及时间、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技术、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感染切口。
(一)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
(二)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
(三)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
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四)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分为切口浅部组织感染、切口深部组织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一)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者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
2.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或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3.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
下列情形不属于切口浅部组织感染:
1.针眼处脓点(仅限于缝线通过处的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2.外阴切开术或包皮环切术部位或肛门周围手术部位感染。
3.感染的烧伤创面,及溶痂的Ⅱ、Ⅲ度烧伤创面。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
/腔隙部分。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
同时累及切口浅部组织和深部组织的感染归为切口深部组织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无须再次手术归为深部组织感染。
(三)器官/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如器官或者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穿刺出脓液。
2.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
3.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
三、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完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严格落实。
2.医疗机构要加强对临床医师、护士、医院感染管理专
业人员的培训,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工作要点。
3.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目标性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逐步降低感染率。
4.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关规定,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5.评估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二)感染预防要点。1.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适的消毒剂以适当的方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当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臵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
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2.手术中。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臵合适的部位进行臵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3.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留臵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医疗操作技术。臵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留臵的时间、臵管部位及其细菌定植情况、无菌操作技术、臵管技术、患者免疫功能和健康状态等因素。
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臵管、维护
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臵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臵管患者的专业护理质量。
4.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二)感染预防要点。1.臵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臵管时应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臵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臵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臵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臵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选择合适的静脉臵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臵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脉和股静脉。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
当符合臵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臵管操作。
(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臵管操作。
2.臵管后。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当定期更换臵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臵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告知臵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臵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
内血栓形成。
(7)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8)紧急状态下的臵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拔除导管,更换穿刺部位后重新进行臵管,并作相应处理。
(9)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应当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10)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
(11)导管不宜常规更换,特别是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导尿管臵入与维护方面。患者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等。导尿管臵入与
维护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导尿管留臵时间、导尿管臵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臵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臵导尿)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cfu/ml。
(二)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的细菌菌落数≥10cfu/ml。
(三)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
(四)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
54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臵入,尿液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cfu/ml,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10cfu/ml,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
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臵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3.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
4.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二)感染预防要点。1.臵管前。
(1)严格掌握留臵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臵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54(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臵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臵。(5)告知患者留臵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臵管后的注意事项。
2.臵管时。
(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臵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臵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臵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臵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臵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8)长期留臵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臵导尿装臵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10)每天评估留臵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臵导尿管时间。
(11)对长期留臵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
第二篇: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医务人员应当重视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与控制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一)手术前
1.尽量缩短患者术前住院时间。择期手术患者应当尽可能待手术部位以外感染治愈后再行手术。
2.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3.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日进行,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
4.消毒前要彻底清除手术切口和周围皮肤的污染,采用0.5%碘伏消毒手术部位皮肤,皮肤消毒范围应符合手术要求,如需延长切口、做新切口或放置引流时,应当扩大消毒范围。
5.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一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好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6.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7.手术人员要求严格按照«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进行外科手消毒。
8.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二)手术中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3.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4.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ml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5.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6.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7.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C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8.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三)手术后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第三篇: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案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1、了解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感染率;
2、发现危险因素,积极进行干预;
3、评价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二、监测对象及手术类型
手术类型:胆囊切除或/和胆囊手术,阑尾切除术,乳房切除术,四肢骨折手术,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颅骨和脑瘫手术等。
监测对象:被选定手术类型的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病人的手术部位。
三、监测指标
手术部位感染率,各类手术切口感染专率,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率。
四、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按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将手术部位感染分为三类:表浅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器官腔隙感染。
1、表浅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并具有下述两条之一者即可作出诊断:①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②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关节、钛网、补片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做出临床诊断:①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②自然裂开或有外科医生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痛或压痛;③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④临床医生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3、器官(或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做出临床诊断:①引流或穿刺有脓液;②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③由临床医生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说明:
①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②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断。③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④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⑤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⑥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⑦局限性的刺伤切口感染不算外科切口感染,应根据其深度纳入皮肤软组织感染。⑧外阴切开术切口感染应计在皮肤软组织感染中。
五、监测方法
(一)监测前的准备
1、监测开始前对手术室及相关科室的主任说明该项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支持和配合。
2、对参与该项目监测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正确掌握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正确采集手术部位感染标本的方法。
(二)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
为了保证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资料准确、详尽,需要各级人员积极配合,各级人员职责与任务如下:
1、手术医生/麻醉医生
①完善病历,手术麻醉记录,将感染相关症状和体征记录完全,特别是当切口发生变化时,详细描述切口分泌物的性质、颜色和量。手术记录中除患者的一般情况外须注明手术方式、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中失血量、手术中输血量、麻醉评分、患者体重。记录参加手术人员,特别是主刀者、第一助手;手术引流情况;手术后的病情记录;抗菌药物应用与更改目的等。②争取定时间换药,并通知感染办,以便安排专职人员观察切口情况。③有或疑似手术部位感染时,送分泌物或脑脊液常规检查+革兰染色,以及细菌培养。④围手术期用药,请注明手术前或手术中用药,手术前用药注明用药的时间、地点(手术室、病房),一般要求在切皮前30-60分钟应用,手术中用药是指手术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若手术时间超过三小时或失血量>1500ml,要求追加一剂抗菌药物。
2、病房监控护士
了解手术后患者体温及手术切口情况,发现切口有异常分泌物,及时上报、协助医生做切口分泌物检查;做好手术患者的入院宣教和出院指导,准确留存患者出院后联系方式,并告知患者手术后手术部位如有红肿、热痛、化脓等情况及时与医生和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联系。
3、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
每天去病房了解、登记被监测手术患者的情况,与手术医生确定换药时间,查看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督促医生对异常切口分泌物送检,及时追查送检结果并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核对每位手术患者的联系方式,对手术患者宣传解释调查目的和方式,电话联系出院后的患者以确定是否发生感染,输入每个手术患者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每三个月得出手术部
位感染率,与医师共同分析原因以便进行改进。
(三)手术部位感染标本的采集方法
手术部位有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发红,发热等体征之一时,颅脑手术后有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等体征之一时,应进行相应的诊断性检查。特殊情况下,外科医生与微生物室人员、感染控制人员一起讨论并通过无菌操作从切口留取组织或液体标本送检。
①分泌物常规检查+革兰染色的操作方法
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切口表面2遍,以去除表面的污染菌,再用含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取分泌物放入无菌试管中,塞上试管塞,送检验科,注意不能用干棉签取样,一定要用无菌盐水浸湿再取样并及时送检。
②分泌物细菌培养的操作方法
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切口表面2遍,以去除表面的污染菌,再用含生理盐水的无菌棉签用力擦拭病灶边缘或脓腔囊壁后放入无菌试管中,塞上试管塞,送检验。但厌氧菌培养时应取深部标本而不能擦拭表面,同时要使用厌氧培养基。
③脑脊液标本涂片+细菌培养的操作方法
由医师以无菌操作穿刺取得,必须装入戴帽(盖)的无菌试管2管:1管内含经除菌过滤的2%福尔马林盐水0.5-1.0ml,加入等量脑脊液标本以固定细菌和细胞,专供涂片用。2管为空管,加入脑脊液,保温(35℃)专供培养用。每种检验需要最小量:细菌培养≥lml,真菌≥2ml,抗酸杆菌≥2ml。
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绝不可冷藏!分枝杆菌培养标本需4℃保存。
(四)调查登记方法
①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每天到病房了解患者实施手术情况,每个手术患者均需填写“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见表1),该调查表由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填写,医院感染仅指手术部位感染。
②监测表格信息来源
手术患者的信息可从手术预约单或病室护士交班报告本获取;患者一般情况根据入院记录和三测单、手术信息根据麻醉记录单和手术记录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医嘱获得的信息,以及专职人员现场和追踪调查所得的信息。
③巡视手术患者,与医生约定换药时间,了解切口愈合情况及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④医院感染病历发现方法同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在调查中要特别注意手术患者术后发热是否>38℃,切口是否发红、有无分泌物,切口敷料变化,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是否提前拆线引流,切口分泌物流出情况。如有上述情况发生由医院感染监控专职人员检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⑤每个手术病人需建立出院后追踪档案,病人出院时,给病人出院指导,并告知一旦切口出现异常,及时与感染办联系。无植入物手术患者手术后追踪30天,有植入物者术后追踪
一年。
六、有关指标的计算
1、手术部位感染率
手术部位感染率(%)=观察期间某种手术病人的SSI数×100 观察期间某种手术病人数
2、各类手术切口感染专率观察期间各类手术病人中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频率。
某类手术切口感染专率(%)=
3、不同危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率
对于外科术后病人,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危险因素即手术时间、切口污染程度、麻醉方式和是否为急症手术来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详见表2。
表2危险因素的评分标准
危险因素
评分标准 手术时间(h)切口清洁度 ≤2 0 麻醉方式 急诊手术 观察期间某类手术切感染病人数×100 观察期间某类手术病总数>2 清洁 非清洁 全麻 非全麻 是 否 1 0 1 1 0 1 0
感染率(%)=指定手术一定危险病的SSI数×100 指定手术一定危险指数病人的手术数
七、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
1、专人负责,认真填写,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
2、如发现数据缺失,及时查找和分析原因(人的因素、概念、流程、方法),并采取改善措施。
3、每季度总结分析,不断提高监测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将调查数据向有关人员汇报,向各手术医生通报其本人的感染专率。
4、分析感染发生的可能因素以及感染率的变动趋势,并确定下一步工作目标。
表1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一、一般情况
住院号科别床号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联系电话回访日期年月日
二、手术情况
手术名称手术持续时间分钟 手术日期年月日手术医生ASA评分ⅠⅡⅢⅣⅤ切口等级ⅠⅡⅢ 失血ml输血ml术前外周WBC计数手术类型急诊/择期麻醉类型全麻/非全麻 植入物有/无显微镜是/否
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术前2小时以前用药是/否药物名称剂量方式围手术期(术前30-120分钟)用药是/否
药物名称剂量方式术中用药是/否药物名称剂量方式术后用药1日/ 2日/ 3日/ 4日及以上
药物名称剂量方式联合用药是/否一联/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
药物名称剂量方式
四、医院感染情况是/否部位: 表浅切口/深部切口/器官腔隙
手术部位出现:红/肿/热/疼外科引流:是/否瘘管:是/否 手术切口渗出物:脓性/血性/脂肪液化/其它
感染日期年月日
其他医院感染有/无感染部位
送检日期标本名称送检方式病原体药敏结果填表人
外科患者出院指导
尊敬的患者:
您好!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我们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提高医疗质量,给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联系。
一般情况下,手术后外科伤口需要7至14天愈合,有时需要更长的时间,如果在手术后30天内遇到下列情况,请与医院感染办联络并及时就诊。
1、切口化脓、流脓或流血水。
2、拆线后不愈合。
3、切口处疼痛或触痛,局部肿胀、发红、发热。
4、不明原因发烧>38℃。
出院后,医院感染办的工作人员会电话了解您的切口愈合情况,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第四篇:《重要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与措施》
XXX医院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相关制度与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一、手术前患者准备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
2、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如纠正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鼓励病人戒烟等。
3、尽量缩短病人术前等待日。
4、提倡手术前夜用抗菌药皂洗澡。
5、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前即刻或在手术室进行
6、采用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①用消毒皂沐浴。②尽可能不除毛发,如果需除毛发尽可能在术前剪毛。③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与顺序。④铺无菌巾之前应对手术部位做标记,铺巾后不得移动无菌巾。无菌巾力求干燥,提倡使用防渗透材质的无菌巾。
7、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二、手术工作人员准备
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指甲油;
2、正确穿戴口罩、帽子、手术衣、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刷手;
3、有感染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术操作。
三、手术中预防控制措施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手术病人安置遵循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分开的原则,如果选择同一手术室应该先非感染性后感染性手术。
3、特殊感染病人(如气性坏疽等)手术须安置在“特殊感染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控制操作人数,并执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
4、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5、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6、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7、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8、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9、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10、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四、手术后的预防控制措施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
一、插管时的预防控制措施
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
2、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
3、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4、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
5、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6、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
7、建议2%洗必泰酊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
8、建议选用抗菌定植导管;
9、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二、插管后的预防控制措施
1、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
2、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至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洗手;
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5、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7、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9、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
10、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其他预防措施
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2、定期公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四、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1、不提倡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不要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
3、不要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4、不推荐通过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5、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6、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
7、不要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
一、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措施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16F,女性选14F;
4、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
5、常规的消毒方法: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程序如下:
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
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6、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
7、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插管后的预防措施
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2、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3、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
4、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5、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
6、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7、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8、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9、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
10、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11、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其他预防措施
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宣教;
2、定期公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的发生率。
下呼吸道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1、建立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回路管道、雾化器等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雾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管路避免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低位,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入肺;
6、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且应每24小时更换;
7、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应戒烟,术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尽早起床活动,避免使用镇静剂;
9、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口罩,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10、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
胃肠道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1、建立控制胃肠道感染的规涨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加强饮食管理,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卫生宣教,要食用卫生、新鲜的食物。
3、肠道疾病流行期间(每年4月1日-10月30日)应开设肠道疾病专科门诊和肠道疾病专用的输液、观察、治疗室;对患有肠道感染病人、产妇及其婴儿进行隔离,直到感染性病因被排除,连续3次大便培养(至少间隔24小时以上)阴性时,方能解除隔离;对易感者,特别是刚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保护性隔离;
4、工作人员出现急性腹泻时,应立即做大便常规或培养,可疑为感染性腹泻时应暂时调离病人直接接触的岗位;当临床症状消失和2次大便培养(至少间隔24小时以上)阴性后,再回原岗位工作;
5、实施胃肠减压、鼻饲等操作时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胃肠减压管、鼻饲管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6、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对口服广谱抗菌药物,严禁滥用。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一旦出现腹泻即应警惕,及早诊断、治疗,防止二重感染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8、加强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管理。病人出院后要进行空气、物品、床单位等的终末消毒。
泌尿道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1、建立控制泌尿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指征,只有在必须时才使用,并尽早拔除。术前导尿宜在手术室进行;
3、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尽量选用管径适宜、带有壶腹的硅胶导尿管(尽可能避免用橡胶导尿管)。插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确固定导管,避免滑动或牵拉;
4、维护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且不得触及地面;保持引流通畅;
5、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
6、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每日应采用无菌盐水或1:2000苯扎溴铵清洗尿道外口,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1500ml以上;每周更换导尿管,若阻塞应立即更换;
7、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染;
8、严格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
END
—
第五篇:重要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与措施
XXX医院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相关制度与措施
手术部位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一、手术前患者准备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
2、控制感染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如纠正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控制血糖、鼓励病人戒烟等。
3、尽量缩短病人术前等待日。
4、提倡手术前夜用抗菌药皂洗澡。
5、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应术前即刻或在手术室进行
6、采用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①用消毒皂沐浴。②尽可能不除毛发,如果需除毛发尽可能在术前剪毛。③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与顺序。④铺无菌巾之前应对手术部位做标记,铺巾后不得移动无菌巾。无菌巾力求干燥,提倡使用防渗透材质的无菌巾。
7、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还需术前一天分次、足剂量给予非吸收性口服抗菌药物。
二、手术工作人员准备
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指甲油;
2、正确穿戴口罩、帽子、手术衣、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刷手;
3、有感染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术操作。
三、手术中预防控制措施
1、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2、手术病人安置遵循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分开的原则,如果选择同一手术室应该先非感染性后感染性手术。
3、特殊感染病人(如气性坏疽等)手术须安置在“特殊感染手术间”进行,医务人员严格控制操作人数,并执行隔离预防技术的规定,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间进行终末消毒。
4、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
5、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
6、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7、手术人员尽量轻柔地接触组织,保持有效地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组织损伤,彻底去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避免形成死腔。
8、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9、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
10、对于需要引流的手术切口,术中应当首选密闭负压引流,并尽量选择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行置管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四、手术后的预防控制措施
1、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2、为患者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
4、外科医师、护士要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出现分泌物时应当进行微生物培养,结合微生物报告及患者手术情况,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
一、插管时的预防控制措施
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
2、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
3、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4、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
5、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6、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
7、建议2%洗必泰酊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
8、建议选用抗菌定植导管;
9、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二、插管后的预防控制措施
1、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
2、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至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洗手;
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5、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
7、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9、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
10、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其他预防措施
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2、定期公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四、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1、不提倡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不要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
3、不要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4、不推荐通过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5、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6、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
7、不要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
一、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措施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16F,女性选14F;
4、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
5、常规的消毒方法: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程序如下:
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6、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
7、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插管后的预防措施
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2、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3、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
4、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5、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
6、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7、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8、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9、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
10、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11、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其他预防措施
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宣教;
2、定期公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的发生率。
下呼吸道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1、建立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回路管道、雾化器等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雾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管路避免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低位,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入肺;
6、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且应每24小时更换;
7、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应戒烟,术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尽早起床活动,避免使用镇静剂;
9、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口罩,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10、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
胃肠道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1、建立控制胃肠道感染的规涨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加强饮食管理,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卫生宣教,要食用卫生、新鲜的食物。
3、肠道疾病流行期间(每年4月1日-10月30日)应开设肠道疾病专科门诊和肠道疾病专用的输液、观察、治疗室;对患有肠道感染病人、产妇及其婴儿进行隔离,直到感染性病因被排除,连续3次大便培养(至少间隔24小时以上)阴性时,方能解除隔离;对易感者,特别是刚出生的新生儿进行保护性隔离;
4、工作人员出现急性腹泻时,应立即做大便常规或培养,可疑为感染性腹泻时应暂时调离病人直接接触的岗位;当临床症状消失和2次大便培养(至少间隔24小时以上)阴性后,再回原岗位工作;
5、实施胃肠减压、鼻饲等操作时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胃肠减压管、鼻饲管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6、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7、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对口服广谱抗菌药物,严禁滥用。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一旦出现腹泻即应警惕,及早诊断、治疗,防止二重感染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8、加强病人粪便等排泄物管理。病人出院后要进行空气、物品、床单位等的终末消毒。
泌尿道感染控制制度与措施
1、建立控制泌尿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指征,只有在必须时才使用,并尽早拔除。术前导尿宜在手术室进行;
3、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尽量选用管径适宜、带有壶腹的硅胶导尿管(尽可能避免用橡胶导尿管)。插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确固定导管,避免滑动或牵拉;
4、维护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且不得触及地面;保持引流通畅;
5、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
6、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每日应采用无菌盐水或1:2000苯扎溴铵清洗尿道外口,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1500ml以上;每周更换导尿管,若阻塞应立即更换;
7、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染;
8、严格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