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与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与处置的临床实践指南
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2009年升级版
Cat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Intravascular heter-Related Infection: 2009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49:1–45 执行摘要
血管内导管的培养 一般推荐:
1.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而拔除导管时,应对该导管进行培养;导管培养不应该成为常规检查项目(A-II)。2.不推荐对导管末端进行肉汤定性培养(A-II)。
3.对于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s),应培养其末端,而不应该培养皮下段(B-III)。
4.如果培养含有抗感染药物的导管末端,应该在培养基中添加特定抑制剂(A-II)。
5.5cm长的导管末端进行半定量(平皿滚动法,roll-plate)培养,如果生长>15个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或者对其进行定量(超声法)肉汤培养,生长>100 cfu,均可认为该菌在导管上有定植(A-I)。
6.疑似导管相关性感染,并且导管置入部位有渗出物,推荐使用无菌拭子蘸取渗出物进行革兰染色和培养(B-III)。短期导管(包括动脉导管)
7.对于短期导管末端的培养,推荐使用平皿滚动法进行常规的临床微生物学分析(A-II)。
8.疑似肺动脉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该培养引导器末端(the introducer tip)(A-II)。
长期留置导管 9.导管插入端和接口部位(the catheter hub)培养出相同微生物,如果都<15 cfu,则强烈提示该微生物不是血流感染的感染源。(A-II)。
10.疑似CRBSI拔除导管时,除送检导管末端外,应将venous access subcutaneous port送检,对其贮存的内容物进行定量培养。(B-II)。诊断:血液培养
11.在启动抗生素治疗前留取用于培养的血液标本(图1)(A-I)。
12.如果有执行静脉切开术的小组,建议由该小组留取病人的血液标本(A-II)。13.经皮抽取血液标本前,应仔细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建议使用酒精或碘酊(tincture of iodine)或酒精氯己定(alcoholic chlorhexidine)(>0.5%),不建议使用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消毒液要充分接触皮肤,干燥时间要足够,以减少血液培养的污染机会(A-I)。
14.如果经导管抽取血液标本,则需要对接口处(the catheter hub)进行消毒,建议用酒精或碘酊或酒精氯己定(>0.5%),消毒液要充分接触皮肤,干燥时间要足够,以减少血液培养的污染机会(A-I)。
15.疑似CRBSI时应该在抗微生物治疗前留取配对血液标本,即从导管和外周静脉各抽取血液标本进行培养,并且在培养瓶上做好标记,以标明抽取位置(A-II)。
16.无法从外周静脉抽取血液时,推荐从不同catheter lumen中抽取两瓶或两瓶以上标本(B-III)。尚不清楚此时是否应该从所有catheter lumen内抽取标本(C-III)。
17.确诊CRBSI的条件:至少一个经皮血液培养和导管末端培养培养出同种微生物,或者两份血液培养(一份经导管接口(the catheter hub),另一份经外周静脉)的结果满足CRBSI的定量血液培养诊断标准或差异报警时间(differential time to positivity,DTP)诊断标准(A-II)。此外,如果从两处catheter lumen取出的血液标本进行定量培养,其中一份的培养结果是另一份结果的三倍或三倍以上,则应该考虑可能存在CRBSI(B-II)。此时符合DTP诊断标准的血液培养结果的解释尚无定论(C-III)。
18.定量血液培养时,导管血液培养结果是静脉血液培养结果的三倍或三倍以上可以确诊CRBSI(A-II)。
19.对于DTP,导管血液培养阳性报警时间比静脉血液培养阳性报警时间早2小时或以上可以确诊CRBSI(A-II)。
20.定量血液培养和/或DTP标本留取应该在启动抗微生物治疗前进行,且每瓶中的血液标本量应该相同(A-II)。21.尚无用以推荐CRBSI抗微生物治疗停止后常规进行血液培养的充分证据(C-III)。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一般处置措施
22.抗微生物治疗持续时间的第一天,指的是获得阴性血液培养结果的第一天(C-III)。
23.医疗机构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流行率升高时,推荐使用万古霉素作为经验治疗药物;对于MRSA分离株中MIC>2mg/ml者为主的医疗机构,应该使用替代药物,如达托霉素(daptomycin)(A-II)。
24.不推荐使用利奈唑酮(Linezolid)作为经验治疗药物(即对于疑似而非确诊的CRBSI患者不推荐使用)(A-I)。
25.应基于当地的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数据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在经验治疗时覆盖革兰阴性杆菌(如:一种四代头孢菌素,碳氢霉烯类,或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制剂,伴或不伴一种氨基糖苷类)(A-II)。
26.下列患者疑似CRBSI时,应该使用经验性联合治疗以覆盖多重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的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这些患者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患有脓毒症的重症患者,已知有该类病原体定植的患者。得到培养和敏感性数据后进行抗生素的降阶梯治疗(de-escalation of the antibiotic regimen)(A-II)。
27.危重患者疑似有累及股动脉导管的CRBSI时,治疗除了要覆盖革兰阳性病原外,还应覆盖革兰阴性杆菌和假丝酵母菌属菌种(A-II)。
28.疑似导管相关假丝酵母菌血症时经验治疗应该用于有如下危险因素的脓毒症患者:完全胃肠外营养,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接受骨髓移植或器官移植,股动脉插管,或者多部位存在假丝酵母菌的定植(B-II)。29.疑似导管相关假丝酵母菌血症的经验治疗应该使用棘白菌素,特定患者可以使用氟康唑(A-II)。氟康唑可以用于治疗前三个月内没有使用过唑类药物(azole),并且所在的医疗机构克柔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危险性很低的患者(A-III)。
30.应该使用抗生素栓疗法(Antibiotic lock therapy)进行导管补救(B-II);如果不能使用抗生素栓疗法,应当通过该定植导管进行系统性抗生素给药(C-III)。31.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患者、有骨髓炎的儿科患者,如果拔除导管后仍有持续性真菌血症或细菌血症(即拔除后超过72小时仍有菌血症),应该给予4到6周的抗微生物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A-II,其他病原体感染C-III);对成人骨髓炎患者,需要治疗6到8周(图2和3)(A-II)。32.伴有下列情况的CRBSI患者均应拔除长期导管:严重脓毒症,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病原体经敏感抗微生物药物治疗72小时以上仍有血流感染,或者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以及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A-II)。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和分枝杆菌引起的短期导管CRBSI,应拔除该导管(A-II)。
33.对于尝试进行导管补救的CRBSI患者,应再进行血液培养,如果启动正确治疗72小时后该血液培养(即每天成人取两套血液培养,新生儿一套可以接受)结果仍为阳性,需要拔除导管(B-II)。
34.如果长期导管CRBSI或短期导管CRBSI由毒力较弱却难以根除的微生物(如芽孢杆菌属菌种、微球菌属菌种、丙酸杆菌属菌种)导致,如果基于多套血液培养阳性(其中至少一套取自外周静脉)从而排除了血液培养污染的可能,一般来讲需要拔除导管(B-III)。
35.对于累及长期导管的非复杂性CRBSI,并且病原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属菌种、微球菌属菌种、丙酸杆菌属菌种、真菌或分枝杆菌,如果生存必须的长期血管内插管(如血液透析患者、短肠综合征患者)的置入位点有限,可以尝试不拔除导管,同时进行系统性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和抗微生物栓疗法(B-II)。
36.对于可能提示CRBSI的阳性血液培养结果,为提高对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IDSA)指南的依从性,可以使用自动化的标准治疗措施(B-II)。
37.不推荐尿激酶和其他溶栓剂作为CRBSI患者的辅助治疗(B-I)。38.如果有插管的患者有单个血液培养阳性并且是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生长,则需要在启动抗微生物治疗和/或拔除导管前再分别从被怀疑的导管和外周静脉抽取血液进行培养,以确定该感染是否是真的血流感染,而该导管是否是可能的感染源(A-II)。
第二篇: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
一、目的预防和控制导管血流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二、适用范围
临床科室、麻醉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三、依据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涵(2019)
480号
四、内容
(一)直管前
严格执行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
(二)置管时
1、置管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必要时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巾,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3、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4、选择合适的置管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5、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共2次,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待干后(>2分钟)或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再置管操作。
6、患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宜进行置管操作。
(三)置管后
1、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1-
-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3-
7天,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无菌手套。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用75%酒精或0.5%进行消毒,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做好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
6、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积极控制感染。
7、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置记录。
8、每天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
9、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更换导管。
10、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
11、科室应当根据医院感染监测结果的反馈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降低感染率。
第三篇:《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解析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解析
发布时间2007年9月11日14时16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 黄晓军教授
近些年,血液病治疗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真菌感染,尤其是接受非亲缘性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或大剂量化疗的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日益成为导致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同时大多数临床医生在处理真菌感染方面经常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如真菌感染的诊断、治疗时机及疗程等问题。为此中国侵袭性感染工作组在王爱霞教授和翁心华教授的领导下,于2005年编写了《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2007年专家组对该草案作了进一步修订,从而形成了目前的指南性文件——《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以帮助该领域的临床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该指南是国内第一个关于IFI诊治的系统性描述文件,统一了国内IFI命名,对IFI认识的普及起到标志性的作用,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IFI的诊治奠定了基础。
与国际上发表的其他有关IFI诊治指南比较,新版指南同时结合了中国临床实践的现状和体会,在细节上进行了变动,例如具体易感因素的确定。欧洲肿瘤治疗与研究协作组(EORTC)制定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指南》中,将发热(体温在38℃以上)作为IFI宿主的易感因素,但在该指南中,此点并未列入宿主易感因素,而被列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美国血液学会则将血液系统患者群分为高、中、低危人群。对具有不同危险因素人群的诊断倾向不同,但诊断方式与治疗内容无本质区别。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大型、前瞻性的调查资料,因此确定宿主的易感因素更多的是参照国外资料及专家经验。
IFI的分层诊断和定义
IFI的分层诊断和定义要考虑三方面因素:宿主因素、临床标准和微生物标准。该新版指南中,临床诊断依然分为主要临床标准和次要临床标准,尽管近来国外专家组在其指南中取消了所谓的主要和次要临床标准,但中国专家一致认为,考虑到国内医生对真菌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认知过程,区分主要与次要标准有助于辨识真菌感染,从而进行相应的积极治疗,因此指南中仍保留了主要和次要临床标准。
微生物标准:①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查发现霉菌或新型隐球菌,鼻窦抽取液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查或培养呈霉菌阳性;②血液真菌培养阳性,无菌体液经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查发现除隐球菌外的其他真菌,未留置尿管的情况下,连续2份尿样培养均呈酵母菌阳性或尿检见念珠菌管型;③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脑脊液或2份以上的血液样品呈曲霉抗原阳性或肺部异常,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标本中(血液、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却无法培养出任何致病菌。
因此,IFI诊断依然分为:确诊IFI(组织学证据)、临床诊断IFI(符合1项宿主因素、1项主要临床表现或2项次要临床表现及1项微生物学证据)和拟诊IFI(1项宿主因素及1项微生物学标准或2项次要临床标准)。
尽管IFI的定义明确,但其诊断仍存在巨大挑战:肺部CT对于诊断IFI的价值有限,且诊断较延迟,纤维支气管镜及灌洗对于诊断肺部IFI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病理检查需要进行有创操作,因此对于极度粒细胞缺乏患者具有很大的感染风险,有局限性。为此,早期诊断的新方法呼之欲出,如GM试验、G试验和实时定量PCR。
抗真菌治疗策略
基于IFI的分级诊断,对其治疗也应采取相应的策略(图1)。对于感染几率超过10%的患者群,预防性抗真菌治疗依然是重要的防治手段。新版指南对适合接受预防治疗的人群也有明确的描述:接受高强度免疫抑制治疗的骨髓移植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阶段和粒细胞缺乏同时接受大剂量皮质激素的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或嘌呤类似物联合化疗的淋巴瘤患者,出现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双重减少的患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等。预防治疗应选择毒性小、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的药物。两性霉素B因毒性大而不适合在预防阶段应用,指南推荐选用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特别是伊曲康唑抗菌谱广、价格便宜、安全性好,是比较理想的预防性用药。
2007年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大会(ECCMID)报告了一项关于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荟萃分析结果,这一包含了25项临床试验、5803例随机入组患者的研究表明,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可显著降低IFI的发生率(RR:0.21,95% CI:0.07~0.61),但总死亡率并未下降(RR:0.98,95% CI:0.53~1.81)。与两性霉素B组相比,接受唑类药物治疗患者的IFI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根据前面提到的IFI诊断手段的局限性及血液病或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进展特点,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依然是主流,且预计在今后5年内将依然如此。
近几年曲霉菌和非白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白念珠菌感染则有所下降,曲霉菌对伊曲康唑敏感而氟康唑对其无效,基于此,本版指南不再将氟康唑推荐做为经验性治疗用药。由于伊曲康唑的抗菌谱广、安全性良好、性价比较高,使其成为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2002年Walsh等 在N Eng J Med上发表的一项比较伏立康唑和脂质体两性霉素B用于经验性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伏立康唑在治疗成功率上低于两性霉素B,因此FDA未批准伏立康唑用于经验性治疗,但依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在本版指南中未完全按照美国指南,而是将伏立康唑与卡泊芬净也列为经验性治疗的可能选择。
既往的研究表明,抢先治疗与经验性治疗对IFI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但均可明显降低相关的治疗费用,根据临床推断的致病菌种,可选择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与之相似,确诊治疗也需要根据病原菌的检出结果进行合理的药物选择(图2)。
虽然近年来新型抗真菌药物不断涌现,但真菌感染所致的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归纳缺乏有效治疗的原因主要是诊断延迟和治疗量不足或疗程不够,同时还受到有限诊断方法和昂贵治疗费用的限制,此外接受药物治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也是限制因素之一。为提高疗效所开展的抗真菌联合治疗还需要更多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2003年多位知名学者包括Steinbach WJ、Stevens DA和Denning DW在Clin Infect Dis上发表综述,认为多烯类与棘白菌素类、唑类与棘白菌素类间联用可产生更强的抗曲霉菌活性,可能是严重曲霉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手段,但目前对联合用药价值的认识仅仅源于体外和动物实验,系统的临床试验太少,并且缺乏药代动力学资料,此外目前的联合治疗仅限于病例报告的临床疗效经验,因此尚无足够证据证明联合治疗可用于一线治疗。但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联合治疗:标准治疗失败,标准治疗不能耐受,因多株耐药菌感染而单药不能控制和广泛感染。
总之,临床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应用指南需要医生的智慧和灵活把握。指南往往代表专业学会的观点,仅供临床医师临床决策时参考。此外,指南或共识也都有时效性,即使是最新的指南,也只能反映定稿时的学术发展水平。在许多情况下,临床医师只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当时、当地所能得到的医疗资源作出决策。因此,应用指南时应遵循基本原则,以期更好地发挥指南的指导作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中国侵袭性真菌感染工作组名单: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翁心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 王爱霞 检验科 徐英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沈志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血液病研究所 黄晓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医院 韩明哲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马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 吴德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 孟凡义
北京医院检验科 张秀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科 刘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髓移植中心 黄河
摘自《中国医学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