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点理论素材料7__政绩观
政 绩 观
(一)深入理解正确的政绩观
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也会影响到一个干部、一届班子、一支队伍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干群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兴旺发达。1.政绩观的内涵和评判标准
政绩,即为政之业绩,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看法,包括哪些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
对政绩的评判,必须坚持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
总之,看政绩决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因为这里面有看得见的“硬件”与看不见的“软件”,还有可量化的政绩和不可量化的政绩,政绩背后的客观条件也不尽相同。一届政府、一个干部的政绩如何,只要把已经做了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自己认为的政绩交给群众,看群众是否赞同,答案就一清二楚。群众是否拥护是衡量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干部政绩观的最高标准。2.错误政绩观的表现形式和成因
应当看到,我们绝大多数同志都能正确对待政绩,都想在任时竭尽所能多干点事情,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生活富裕,多出政绩,多做贡献。
但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政绩,政绩观出现扭曲和偏差,严重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突出表现为“六重六轻”,即:①重“显绩”,轻“潜绩”。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漠不关心。②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当前、届内 出效益的事情考虑得多,为今后和下届做铺垫的事考虑得少。热衷于“短、平、快”的政绩,对涉及长远利益的基础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③重经济效益,轻社会发展。片面地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理解为抓经济,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一切工作都系在GDP上,围绕GDP转。④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做事情、想问题,只站在本单位、本地区的角度去思考,不从大局着想,不考虑全局利益,有的甚至以牺牲全局利益来换取局部利益。⑤重“官”意,轻民意。一切都按照领导意旨办事,唯领导是从,唯上级是听,不考虑实际情况,不顾及社情民意,做一些劳命伤财的事,甚至以损害老百姓利益来换取自己的“政
绩”。⑥重形式,轻务实。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避实就虚,拈轻怕重,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不择手段,搞虚假政绩,出“水分”工程。
不正确的政绩观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带来的后果却是一致的——导致形式主义滋生和蔓延。一是图虚名,招实祸,误党误国;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不正确的政绩观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形成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内因。领导干部自身疏于学习、疏于个人修养的提高、疏于主观世界的改造,党的宗旨意识不强,世界观、地位观和权力观不端,科学的发展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全面的群众观打得不牢,追名逐利思想突出。二是外因。对政绩的考核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客观上助长了不正确政绩观的滋生和膨胀。
当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存在着五大问题:一是指标设计过于偏重经济发展;二是考核内容比较随意;
三是包含项目过于繁杂,考核体系面面俱到,显得很全面,其实不科学,往往采取一次性考察评价,缺乏全方位、多角度的追踪回访,也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不相适应;四是考核群众参与度、认知度不高,透明度不强,群众评判领导者困难;五是在政绩考核中注重结果的考核,忽视对取得政绩过程的考核,难以系统地掌握第一手材料。
3.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途径和办法
真正的政绩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正确的政绩观,就是把“i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最根本的要抓两条:一是抓理想信念教育,使干部树立正
确的群众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二是建立科学可操作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以改造世界观为着力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特别是要努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二是要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就是要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要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三是要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腻J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
考核如同指挥棒,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这些年来,我们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当前要重点解决由谁来考评、考评什么两个问题。首先要解决谁来考核评价。必须以扩大民主为出发点,按照责任度、关联度、知情度原则设置评价主体,即上级评价、同级评价、下级评价、相关人员评价、群众评价、考核组评价。这样对一个干部的政绩进行立体交叉评价,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对干部及其政绩考核评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干部切实注重群众公论,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第一信号,进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第二要解决考核评价什么。应当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和德才、素质的基础上,把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内容具体分为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五大项内容,把干部的政绩与简单的指标完成情况区别开来。在具体操作中,既突出工作实绩,又兼顾德才综合素质;既突出经济建设成果,又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考核评价结论上,也可以有效避免雷同化和抽象化,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政绩。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取得政绩过程的考核。取得政绩的过程也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注重取得政绩过程的考核,就能及时修正工作偏差和失误,真正使政绩成为群众公认、组织相信的好业绩。
以凭实绩用干部为导向选人用人,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政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并追究责任。
这是对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得出的结论,必须正确地反映到对干部的使用上来,作为决定其升降去留的依据。”在干部德才把握上,要把有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德”的重要标准,把是否具备“五种能力”以及“五个统筹”的能力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才”的基本要求。
(二)政绩观的本质是价值观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价值观就决定了我们的干部不是当官作老爷,而是人民的公仆;讲政绩、谋政绩是为人民服务,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的干部必须以党的性质和宗旨为内容的价值观来规范从政行为、来争取业绩政绩,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争取政绩的出发点和归宿。
党的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是对共产党人的功利观、政绩观最生动的诠释。经
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群众总体摆脱了贫困,过上了衣食无虞的温饱日子,向着全面小康的目标昂首迈进。八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的丰功伟绩是举世公认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辉煌业绩和政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共产党人所具有的为人民群众造福的价值观。
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取得造福人民群众的业绩和政绩,就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党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这一点不能变、也不会变。正凶为如此,我们才能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和政绩,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党的执政和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和成果。这既是我们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建功立业、争取政绩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共产党人价值观和政绩观所特有的政治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环境错综复杂,局面千变万化,使得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党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面临重大挑战。如果不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就有可能被糖衣炮弹击中,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发生倾斜和偏误。党中央一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的问题,目的就是要解决好这一根 本问题,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经受住各种考验,为人民群众干实事、谋政绩。事实说明,能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创造出造福人民群众的政绩.关键在于有没有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观。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个人的抱负和追求融入党的事业和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人民群众需要和满意的业绩政绩,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追求。正确的价值观犹如好的风帆,总能把事业的航船恰到好处地划向更宽阔的水域。只有重视解决好价值观问题,才能在工作中取得人民群众高兴和满意的业绩政绩。
(三)建立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
什么是政绩?政绩就是为政之成绩,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其任期内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知识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及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素质在领导工作过程中的综合反映,也是群众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和标准。目前政绩考核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评价往往只是由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说了算,缺乏群众公认。
二是简单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指标划等号,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
三是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评价往往只停留在就绩论绩的层面上,缺少全面的分析评价。
要解决由谁来评价的问题,即要科学确定评价主体。由谁来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优劣,是评价干部政绩的基础环节和首要问题。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主体,必须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领导干部的政绩到底如何,不能单由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说了算,还必须看群众的公认程度。
要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即要科学设置评价内容。应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基础上,兼顾其德才素质,按照德、能、勤、绩、廉,即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来设置考核评价内容体系,并将这五大项考评内容细化为若干个子项。
要解决怎么评价的问题,即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科学构建考核评价干部政绩的方法体系至关重要。考评方法的构建,应着重考虑两个因素:第一,要按照“突出工作实绩”的原则,合理确定“德、能、勤、绩、廉”五项考评内容的不同比重,既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也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第二,要 按照考评主体与考评对象的“知情度、关联度、责任度”关系,合理确定评价主体中不同层面的“群众”对于评价对象评价的不同比重,使各方面的参与权和意愿都能得到有效反映。
要解决考评结果如何有效运用的问题,即制定科学的、有效运用考评结果的刚性规则。科学评价干部政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干部实施择优汰劣和管理监督。考评是手段,考评结果的有效运用才是目的。要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要按照规则在先的原则制定考评结果运用的刚性规则,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这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具体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有机的统一
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所谓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的发展观。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做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所谓政绩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政绩是从政之绩、施政之绩。具体地说,就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中,运用自己的德才条件,通过正当途径,为民造福、为民办实事,所取得的实实在在的并能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工作成绩。领导干部的政绩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包含内容也不尽相同。当前主要有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岗位职责规定的职能业务内容等。正确政绩观就是一种为人民执好政、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取向。
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发展观能引导着正确政绩观,正确政绩观又能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也就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其二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因为,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首先是统一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我们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政绩,最根本的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于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只有把推动发展和创造政绩与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这样的政绩才是正确的政绩。其次,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是统一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本质之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我们所盼的发展、所说的政绩,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邓小平曾经说过,共产党员的含义和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准绳。并要求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和群众的
意愿去追求所谓的发展和政绩,这样的发展越快、政绩越多,给群众的伤害就会越大。因此,现阶段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首先就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二、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缺乏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当前,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严格按照党中央和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政廉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做出了突出成绩,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主流是好的,应当充分肯定。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如何看待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方面出现了严重偏差。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是片面追求GDP指标。GDP作为一项经济指标,既是评价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我们把握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关节点。以全新的视角看待GDP,以科学的态度把握GDP,对于我们确立政绩考核新坐标,构筑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地方简单地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错误地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问题的要害是片面理解发展的本质,以机械的数据增长取代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要义,把人们的认识局限于低层次“量”的增长而非“质”的提高或质与量的协调发展,把实践导向以数字评高低、以速度论英雄的政绩观。其最后的结果是,人们都把目光盯住GDP数字的增长,而疏忽真正意义的“发展”,并给科学发展留下隐患。
二是不计发展和政绩的成本。一个地方的发展,一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都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看一个地方是否发展了,看一个领导班子或领导干部的政绩如何,不同角度、不同主体对同样的结果会有不一致的评价或看法。这也不奇怪。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去评价衡量,都会有个基本的尺度,那就是看某项发展和政绩的付出值不值得。一般来说,凭发展的实效和政绩用干部,本应无可非议。但是,这个原则在一些地方已被贯彻得走了样,出现了偏差,甚至是严重的偏差。突出表现在对干部的考核中,发展和政绩成本意识严重缺失。考核干部的政绩只看施政成效,不计施政成本。只看GDP增加了多少,引资招商多少,搞了多少活动,架了多少桥,修了多少路,盖了多少楼等等,至于成本却很少过问,甚至从来不问。这样一来,有许多领导主观想为老百姓办好事,但由
于耗费太多、成本太高,好事没办好,好事没办实,反而影响了群众的长远利益,加重了群众的负担,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这叫好心办了坏事。
三是不讲发展和政绩的道德。作为一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推动本地发展、创造政绩的过程中,必须具备政德。政德是领导力中的基础要素,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做人无德不足以立身,从政无德不足以建功”。正确的政绩观就是政德。现在有的地方存在着重政绩轻政德的偏向。比如有的搞“做秀”政绩,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搞“蛮干”政绩,决策好大喜功,搞长官意志,盲目拍板搞建设,不顾民力,乱铺摊子,乱上项目,甚至相互攀比建“标志性建筑”,你建全国“最高”,我就建亚洲“最大”。有的搞“急功”政绩,不惜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更甚的是不顾地区财力,大规模借贷,或向群众强行集资,乱摊派,热衷于上大项目和超大项目,使得“一届政绩,几届包袱。”这些都属于政德缺失的现象。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是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长期性认识不清,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和怎样创造政绩认识不足。二是受长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搞政绩工程,大都从个人利益出发,最终不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满足个人的私欲心。三是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和干部选拔体制上的不完善,容易诱发干部在对待政绩上产生不正常心理和做法,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不好的导向。
三、加快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绩考核机制
针对目前干部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使考核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这些年来,尽管在加强和改进干部考核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地探索,这为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这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进一步确认和完善政绩考核的原则、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
第一,要进一步明确政绩考核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相统一的原则。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
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二是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一起抓的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还要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促使“四位一体”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三是坚持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相协调的原则。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始终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及时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正公平。四是坚持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同步的原则。要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合理保护环境、科学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要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情况,同时要把经济指标放在整个指标体系的重要位置,但不能片面地用经济指标考核干部政绩,而要全面地、突出重点地考核干部政绩。当务之急是先从坚决纠正不科学的考核体系入手,使正确政绩观建立在科学发展观之上。在指标设置上,要既重视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又重视反映社会发展的指标。但决不能从过分追求GDP增长到不要GDP增长,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现阶段,我们还要注重GDP的增长,需要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物质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就很难实现。所以,追求GDP增长是必然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注重GDP的增长,还要坚持使用GDP指标。它反映经济活动总规模,是重要的综合经济指标。可是,又不能仅看GDP,还要抓紧构建以社会指标为主的客观评价体系。为此,国家统计局已决定把GDP改革提到重要位置。中科院还推出了原材料、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强度以及环境污染排放强度、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等“五大新政考核指标”。在评价标准上,既要看数字,又不能只看数字,坚决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对数字必须辩证地看待,数字首先必须是没有“水分”的,其次数字也不能代表一切,很多工作并不都能用数字量化的。即使看数字,也要看到政绩成本。创造政绩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没有投入只有收益的政绩是不存在的。我们可以从政绩投入、政绩收益以及从投入和收益的比例关系中分析评估政绩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如果政绩成本和政绩收益实现了大致平衡,或政绩成本小于政绩收益,或虽然政绩成本大于政绩收益,但不对环境、生态、资源等产生破坏和掠夺,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这种
政绩是可取的;如果政绩成本大于政绩收益,获取政绩时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这种政绩是不可取的。评估政绩成本,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效果和执政能力,也有助于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在全国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干部政绩考核标准。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的方法。总的讲,应当走群众路线,进一步发扬民主,扩大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的知情权、监督权、评价权。人民群众是领导干部政绩的最好检验者和最高裁决者。目前最重要的是将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评价和认定制度化。而具体承担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部门,应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程序,扩大考核范围,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要坚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集中考核和经常性考核相结合,党组织的考核和群众的评价相结合,做到既听取上级领导的意见,又要听取一般干部群众的意见。考核评价干部的政绩,要重在群众认可。同时进一步落实广大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坚定地依靠群众来选人用人。在全面推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制度的基础上,把人民群众作为政绩评价的主体,组织社会各方面参与对干部政绩的评价,使真正的政绩得到褒扬,使虚假的政绩无藏身之地。
第二篇:热点理论素材料7政绩观
热点理论素材料7政绩观
(一)深入理解正确的政绩观
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一个单位、一个地区、一项事业的顺利发展,也会影响到一个干部、一届班子、一支队伍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干群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1.政绩观的内涵和评判标准
政绩,即为政之业绩,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看法,包括哪些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
对政绩的评判,必须坚持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就是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总量增长,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发展,又要看社会稳定;总之,看政绩决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因为这里面有看得见的“硬件”与看不见的“软件”,还有可量化的政绩和不可量化的政绩,政绩背后的客观条件也不尽相同。一届政府、一个干部的政绩如何,只要把已经做了的、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自己认为的政绩交给群众,看群众是否赞同,答案就一清二楚。群众是否拥护是衡量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干部政绩观的最高标准。
2.错误政绩观的表现形式和成因
应当看到,我们绝大多数同志都能正确对待政绩,都想在任时竭尽所能多干点事情,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生活富裕,多出政绩,多做贡献。但也确有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对待政绩,政绩观出现扭曲和偏差,严重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突出表现为“六重六轻”,即:①重“显绩”,轻“潜绩”。专干“显山露水”、“表面风光”的事,对百姓疾苦、群众困难漠不关心。②重近期效果,轻长远利益。当前、届内出效益的事情考虑得多,为今后和下届做铺垫的事考虑得少。热衷于“短、平、快”的政绩,对涉及长远利益的基础工作只停留在口头上。③重经济效益,轻社会发展。片面地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理解为抓经济,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一切工作都系在GDP上,围绕GDP转。④重局部利益,轻全局利益。做事情、想问题,只站在本单位、本地区的角度去思考,不从大局着想,不考虑全局利益,有的甚至以牺牲全局利益来换取局部利益。⑤重“官”意,轻民意。一切都按照领导意旨办事,唯领导是从,唯上级是听,不考虑实际情况,不顾及社情民意,做一些劳命伤财的事,甚至以损害老百姓利益来换取自己的“政绩”。⑥重形式,轻务实。热衷于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避实就虚,拈轻怕重,心浮气躁,追名逐利,不择手段,搞虚假政绩,出“水分”工程。不正确的政绩观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带来的后果却是一致的——导致形式主义滋生和蔓延。一是图虚名,招实祸,误党误国;二是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三是腐蚀干部队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
不正确的政绩观表现形式不同,但其形成原因不外两个方面:一是内因。领导干部自身疏于学习、疏于个人修养的提高、疏于主观世界的改造,党的宗旨意识不强,世界观、地位观和权力观不端,科学的发展观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全面的群众观打得不牢,追名逐利思想突出。二是外因。对政绩的考核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客观上助长了不正确政绩观的滋生和膨胀。
当前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存在着五大问题:一是指标设计过于偏重经济发展;二是考核内容比较随意;
三是包含项目过于繁杂,考核体系面面俱到,显得很全面,其实不科学,往往采取一次性考察评价,缺乏全方位、多角度的追踪回访,也与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不相适应;四是考核群众参与度、认知度不高,透明度不强,群众评判领导者困难;五是在政绩考核中注重结果的考核,忽视对取得政绩过程的考核,难以系统地掌握第一手材料。
3.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途径和办法
真正的政绩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正确的政绩观,就是把“i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党和人民的需求作为评价政绩的重要尺度。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但最根本的要抓两条:一是抓理想信念教育,使干部树立正
确的群众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二是建立科学可操作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以改造世界观为着力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特别是要努力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二是要解决好树什么样的政绩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就是要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要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检验;三是要解决好”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真正懂得树政绩就是要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腻J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
考核如同指挥棒,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考核机制,对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这些年来,我们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根据基层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当前要重点解决由谁来考评、考评什么两个问题。首先要解决谁来考核评价。必须以扩大民主为出发点,按照责任度、关联度、知情度原则设置评价主体,即上级评价、同级评价、下级评价、相关人员评价、群众评价、考核组评价。这样对一个干部的政绩进行立体交叉评价,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对干部及其政绩考核评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引导干部切实注重群众公论,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第一信号,进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第二要解决考核评价什么。应当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和德才、素质的基础上,把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内容具体分为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五大项内容,把干部的政绩与简单的指标完成情况区别开来。在具体操作中,既突出工作实绩,又兼顾德才综合素质;既突出经济建设成果,又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考核评价结论上,也可以有效避免雷同化和抽象化,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政绩。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对取得政绩过程的考核。取得政绩的过程也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履行工作职责的过程。注重取得政绩过程的考核,就能及时修正工作偏差和失误,真正使政绩成为群众公认、组织相信的好业绩。
以凭实绩用干部为导向选人用人,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对那些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被实践发展证明确属突出政绩和重大贡献的,必须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而对曾经被认为是突出成绩,但被实践发展证明是虚假或造成重大损失的,必须加以认定并追究责任。
这是对领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得出的结论,必须正确地反映到对干部的使用上来,作为决定其升降去留的依据。”在干部德才把握上,要把有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德”的重要标准,把是否具备“五种能力”以及“五个统筹”的能力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才”的基本要求。
(二)政绩观的本质是价值观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价值观就决定了我们的干部不是当官作老爷,而是人民的公仆;讲政绩、谋政绩是为人民服务,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的干部必须以党的性质和宗旨为内容的价值观来规范从政行为、来争取业绩政绩,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争取政绩的出发点和归宿。
党的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是对共产党人的功利观、政绩观最生动的诠释。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我们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独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群众总体摆脱了贫困,过上了衣食无虞的温饱日子,向着全面小康的目标昂首迈进。八十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取得的丰功伟绩是举世公认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辉煌业绩和政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共产党人所具有的为人民群众造福的价值观。
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要取得造福人民群众的业绩和政绩,就必须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党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这一点不能变、也不会变。正凶为如此,我们才能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和政绩,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党的执政和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和成果。这既是我们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建功立业、争取政绩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共产党人价值观和政绩观所特有的政治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环境错综复杂,局面千变万化,使得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党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取向面临重大挑战。如果不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就有可能被糖衣炮弹击中,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发生倾斜和偏误。党中央一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政绩观的问题,目的就是要解决好这一根 本问题,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经受住各种考验,为人民群众干实事、谋政绩。事实说明,能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创造出造福人民群众的政绩.关键在于有没有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价值观。领导干部一定要把个人的抱负和追求融入党的事业和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创造人民群众需要和满意的业绩政绩,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追求。正确的价值观犹如好的风帆,总能把事业的航船恰到好处地划向更宽阔的水域。只有重视解决好价值观问题,才能在工作中取得人民群众高兴和满意的业绩政绩。
(三)建立科学的干部评价体系
什么是政绩?政绩就是为政之成绩,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其任期内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知识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及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素质在领导工作过程中的综合反映,也是群众评价干部和组织考核干部的重要内容和标准。目前政绩考核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评价往往只是由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说了算,缺乏群众公认。
二是简单地把政绩与几个经济指标划等号,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
三是对领导干部政绩的考核评价往往只停留在就绩论绩的层面上,缺少全面的分析评价。
要解决由谁来评价的问题,即要科学确定评价主体。由谁来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优劣,是评价干部政绩的基础环节和首要问题。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主体,必须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领导干部的政绩到底如何,不能单由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说了算,还必须看群众的公认程度。
要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即要科学设置评价内容。应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暂行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在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基础上,兼顾其德才素质,按照德、能、勤、绩、廉,即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等几个方面来设置考核评价内容体系,并将这五大项考评内容细化为若干个子项。
要解决怎么评价的问题,即要采取科学的评价方法。科学构建考核评价干部政绩的方法体系至关重要。考评方法的构建,应着重考虑两个因素:第一,要按照“突出工作实绩”的原则,合理确定“德、能、勤、绩、廉”五项考评内容的不同比重,既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也不能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第二,要 按照考评主体与考评对象的“知情度、关联度、责任度”关系,合理确定评价主体中不同层面的“群众”对于评价对象评价的不同比重,使各方面的参与权和意愿都能得到有效反映。
要解决考评结果如何有效运用的问题,即制定科学的、有效运用考评结果的刚性规则。科学评价干部政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干部实施择优汰劣和管理监督。考评是手段,考评结果的有效运用才是目的。要将政绩考评结果有效地运用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的全过程。要按照规则在先的原则制定考评结果运用的刚性规则,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第三篇:申论热点政绩观
申论热点政绩观!
——一个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和解决好的问题
胡锦涛同志最近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他说: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这提出了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政绩观问题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的那一天开始,就历史地提上党的日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执政党的活动就是创造政绩的活动,创造政绩贯穿于执政党活动的全过程,创造政绩是执政党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共产党人是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是把实现人民群众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终身的追求的。每个共产党员从入党开始就立志毕生奋斗来创造为人民服务的新篇章。作为执政党的成员,理所当然地就有一个为人民创造政绩的问题。只有为人民创造政绩,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只有为人民创造政绩,党的事业才能发展;这是很朴素的真理。在实际生活中,作为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所有履行职责的活动都是在创造政绩。不是创造出青史垂名的优秀政绩,就是“创造”出错误的乃至人民群众嗤之以鼻甚至沦为千夫所指的“政绩”;不是创造出人民怀念称颂大放异彩的某种政绩,就是“创造”某种混混沌沌、庸庸碌碌的“政绩”;不是在自觉地创造某种政绩,就是在自发地“创造”某种“政绩”。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行为的踪迹。而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对政绩观的清醒认识和自觉把握的程度,就决定了其所创造的政绩的状况。
深刻反思总结我们党成为全国性执政党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比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重视和解决好政绩观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具体落实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问题,关系到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关系到党领导人民群众所奋斗的伟大事业兴衰成败的问题,这是任何一个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在实际生活中概莫能外而必然直接面对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兢兢业业地工作,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政绩,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这是我们的主流。孔繁森、李润
五、郑培民,人们还常常念叨他们;汪洋湖、张工、吴金印„„工作岗位、类别、层次有着很大的不同,但同样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这表明:“公道自在人心”。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坎中。但也的确有一些同志,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结果不是无所用心、尸位素餐,在其位、有其权,而没有干出应有的业绩;就是脱离实际、违背规律,干出了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事情;或是图虚名,谋表面,搞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更有甚者,是一些人假借“为民”之名,行鼠窃狗偷之实,用“上项目、铺摊子”来为自己家庭和小集团谋取暴利。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现象不是个别的,而且已经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很大反感。
在当前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在各级领导班子实现新老交替、许多年轻有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工作积极性很高,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强调这个问题,对于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更是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的。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做合格的人民公仆;就是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创造政绩的出发点和衡量政绩的最高标准和最终检验尺度。这是一个关系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对领导干部来说,更是一个关系到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根本问题。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不能保持清醒,在各种各样的利益的诱惑面前心浮气躁,就会或为名、或为利,而动摇了根本。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点上的任何动摇,政绩观就会偏离正确方向。
政绩是一个具体的、综合的、系统的成果,正确的政绩观也不是抽象孤立的,而是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不同领域实践中,同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系列重大原则的认识和把握密切相关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上的清醒,有助于政绩观把握上的清晰。而我们有些同志却因为不清醒,走入歧途。这里用得着列宁说过的这样一番话:“据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进这间屋子,结果却跑进了那间屋子。”(《列宁全集》第2版第25卷,第335页)所以,领导干部讲政绩,必须通过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来把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是主题。出政绩,就一定是讲发展的。但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却在讲发展的问题上走入歧途。有的同志主观上也想发展,希望早日改变自己所在地区、单位的面貌,但结果事与愿违。这除了其他许多原因之外,没有树立科学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邓小平生前反复强调要总结“急于求成”的历史经验教训。十六大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问题,这是努力实现尽快发展的需要,但“跨越”是按照历史发展规律的加快,是减少曲折的加快,不是不顾规律要求的蛮干。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客观规律的研究把握,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只能在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出政绩,就一定要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但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却在解决和实现人民利益的问题上走入歧途。他们热热闹闹、兴师动众、大量投入、不惜工本地搞了“政绩工程”,还强词夺理地说,是为了长远和根本的利益,结果群众的实际困难不仅没有解决而是越来越问题丛生。这是同有些领导干部的群众观有密切关系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着眼于人民群众实际需要的满足,不能离开群众的迫切需要去另搞一套。群众观应当成为我们干部的权力观、利益观的核心问题。人民群众需要的政绩工程,是把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结合起来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的,这样的工程应当是在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应当向群众公示,得到群众支持拥护下实施的,并在实践中使群众得到实惠的,而不能是闭门造车的,更不能是劳民伤财的,当然更不能是喂饱硕鼠的。那种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更多地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而往往是考虑个人得失,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加大财政负担,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破坏资源和环境,干部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对这个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地区和部门出政绩,就一定是于全党全国的大局有利的,是在服从和服务于大局的条件下实现的。但我们有些“政绩”却是经不起实际检验的,有的地方经济工作一时上去了,而思想政治工作却滑坡了;有的GDP上去了,环境却破坏了;有的税收增加了,而社会治安却每况愈下„„。这同我们有些领导干部没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的全局观,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始终注意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进程,需要全国上下左右、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齐心协力,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不能只顾一时一地一事,决不能急功近利,只考虑一时一地一事的得失而损害了长远根本的利益。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靠艰苦奋斗干出来的。任何地区和部门出政绩,就一定是靠上下齐心、努力拼搏而实现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最朴素的真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对政绩问题有正确的认识,要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好作风,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按客观规律办事,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搞花架子。
政绩是创造性的劳动,是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下自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由于客观事物矛盾展开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历史性局限,在创造政绩的进程中不仅不会一帆风顺,而且也不会没有缺陷和问题。而有了正确的政绩观的指导,我们就可以及时地总结经验,纠正失误,从而把我们的事业越干越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是中青年干部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在新世纪奋斗在第一线的中青年干部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比较多,年富力强,正是大干一番事业的好时机,他们把自己的才华贡献给人民、谱写历史新篇章的愿望和决心是极其可贵的。在这样的形势下,认真地解决好政绩观的问题,踏踏实实、锲而不舍地干下去,一定是大有可为的。
解决好政绩观的问题是全党的事情。在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把解决政绩观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要在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中,为贯彻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切实的组织保证。这就要建设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奖惩制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用人制度,考核各级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硬环境的加强,又要看软环境的改善;既要看当前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又要看党的建设的成效。要通过制度建设,使勤政为民、求真务实的干部得到褒奖,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得到惩戒。坚持这样做,勤政为民、踏实苦干就一定会蔚然成风;而在这样的氛围下,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的政绩会越来越多,让老百姓遭灾受难的“政绩”就会越来越少,我们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就会更加光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将出现一个各显其能、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好局面。
第四篇:理论热点
携手同行共建共享
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 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招工难”引发的思考
怎么看就业难
“招工难”是如何形成的?
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如何促进农民工就业?
如何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
怎样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小处方的大影响——怎么看看病难 看病难难在哪里?
看病难的原因何在?
怎样让群众看病更便捷?
怎样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深化医改将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实惠? 4 同在蓝天下——怎么看教育公平
为什么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从“蜗居”走向“安居”——怎么看房价过高 目前中国的房价到底有多高?
房价过高症结何在?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房价过高问题? 如何切实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怎样保障广大群众“住有所居”?分好“蛋糕”促和谐——怎么看分配不公 当前我国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现象? 现阶段分配不公问题原因何在?
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如何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如何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风正好扬帆——怎么看腐败现象 为何说反腐败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为何说“腐败越反越多”是个认识误区? 如何织就一张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天网”? 如何推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如何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第五篇:2011理论热点面对面
2011公考理论热点面对面
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2 —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最新理论成果 重大战略思想...................................................6 —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6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0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0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15 —为什么说抗震救灾斗争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15 坚持好字优先 促进科学发展..................................................20 —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 物价上涨的脚步能否慢下来....................................................25 —为什么要防止明显通货膨胀..............................................25 理性看待股市的波动..........................................................29 —为什么要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2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3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33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36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3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40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0 “大部制”吹出清新之风......................................................44 —为什么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44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47 —为什么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47 奥运之年话契机.............................................................50 —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盛会..............................50 软实力也是硬道理............................................................55 —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55 道德模范评选的启示..........................................................60 —为什么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60 西藏的明天更美好............................................................69 —为什么维护祖国统一是西藏稳定发展的政治前提............................69 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74 —为什么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74 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思考....................................................77 —为什么要着力建设和谐劳动关系..........................................77 从7.3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谈起........................................82
——为什么要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82 中国的贡献 世界的机遇......................................................86 ——为什么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建设性作用........................86 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90 ——为什么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90
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
——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大会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和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党在新时期的理论主题和实践主题,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党的十七大不仅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其载入党章,而且第一次高度概括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要求,明确提出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向世人郑重宣示了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愿望。
伟大旗帜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
放眼全球,风云变幻,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中华大地风光无限美好。如果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那么,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则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越来越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3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却沧桑巨变,摆脱了贫困,告别了落后,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腾飞?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亿万人民凝聚在这一旗帜下,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展开、来深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命题,强调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那时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系统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科学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把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统一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作出了更加完整、更加系统的概括,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是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近60年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而得出的根本结论,是进一步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保证。
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大国的发展,大都是通过对内剥削、对外掠夺乃至发动侵略战争来实现的。这显然不是我们要走的现代化道路。20世纪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同时出现了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大量问题,这种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模式,我们显然也不会效仿。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必须从我们的基本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在中国,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由于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就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但也走过一些弯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点,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我国国情,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明确的界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界定,包括党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我国发展的奋斗目标等内容。其中,基本路线是总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遵循;总体布局是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展开;发展目标是宏伟蓝图,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努力方向。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是对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实践创新成果的科学总结,是中国特色的集中体现,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成功的奥秘。我们党在新时期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这条道路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扎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愿望、适应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问题。我们决不能走被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能走那种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只能坚决地走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工人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以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机制,等等。
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这里,不仅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命题,完整阐述了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而且准确揭示了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历史地位。这是对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精辟概括,是党的十七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它们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而展开、而深化,不断丰富和完善。这一理论体系用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已经成为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的参天大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注重结合中国实际,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我国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深深地扎根中国土壤,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要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凝聚党心民心、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网友提问
网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是对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又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也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
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具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关键在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又要在伟大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做到“生活之树常青”,又做到“理论之果常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不渝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最新理论成果 重大战略思想 ——为什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党中央对开展这项活动高度重视,决定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自上而下分批展开。当前,试点工作已经开始,正在扎实推进。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理论,是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人类解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这一系列理论成果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把它们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开创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它们既相互贯通
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和阶段性成果的内在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论述,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评价,深刻地揭示出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重要观点,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飞跃。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依法治国、科教兴国等重大战略,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们党的发展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正是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党的十七大报告既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深刻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进一步揭示出它们之间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我们的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布局、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的认识,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表明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凝聚了新中国近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
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一经提出,很快得到全党全社会广泛认同,日益显示出巨大指导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从沿海到内地,从塞外到江南,从城市到乡村,举国上下处处涌动着科学发展的春潮,展现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如此“神奇”,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我们党在深刻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在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发展既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约束的巨大压力。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凸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科学发展观正是为了解决新问题提出来的,它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一些领域和方面出现的发展不够平衡问题,着眼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思路,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
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在当代中国,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党不断思考和研究这一事业所包含的各方面的目标、任务,逐步形成和完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党的十五大、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和政策,深化了对总体布局的认识。党的十六大以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高度重视理论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基本经验。“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于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来说,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最关键的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从多方面作出不懈努力。一是要始终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刻认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三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既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又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四是要切实加强和
改进党的建设。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社会发展进步、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人民网网友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留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来自于实践的呼唤、现实的要求,同时也是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可挖掘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远远没有穷尽。
★要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说一千道一万,必须建立起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坚持科学发展观,符民意、顺民心,必将引领中国这辆和谐号列车又好又快地昂首前行,造福华夏世世代代。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要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做到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要毫不含糊地去改,努力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成为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008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年。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是2008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胡锦涛同志发表新年贺词时说的话,充分表达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1978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那时以来,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历史性地改变了当代中国的面貌。今天,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回顾伟大进程,展示巨大成就,总结成功经验,必将有助于我们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中国,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1978年12月的一个冬夜,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1个农民在一起立下了一份生死文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这一“离经叛道”的行为如石破天惊,成为引发中国改革的先声。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飞跃。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主要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起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对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这套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同时,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党内又出现了“左”的错误,直到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百业待举。但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在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通过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同时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并坚持毛泽东思想,才能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十年内乱”的困境;要解决我国旧体制的问题和弊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下决心进行改革;要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也必须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因此,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果敢地面对现实,总结经验,纠正错误,重新奋起,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果断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拉开序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具有深远历史意
义的伟大转折,成为我们党历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改革开放,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既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又涉及政治、文化、科教、社会等领域,是一场全面改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这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合理的方面和环节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焕发出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如果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那么,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瞬间。然而,中华民族的进取却彪炳千古。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国内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78年的1%到2007年的5%以上,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多减少到1000多万。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表明: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了。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实践的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自觉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可以说,改革开放每一步发展都呼唤着理论创新,党的理论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党在新时期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历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推动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形成发展的历史。
一位网民的激情留言
从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圆满升空,到嫦娥一号成功奔月;从西气东输全线贯通,到青藏铁路跃上世界屋脊;从抗击非典疫情,到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伟大祖国正日益强盛!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的自豪感日益强烈!
实践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内政治**、经济风险以及严重自然灾害等方面的严峻考验,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就是因为进行了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相融相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在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
程作了大跨度的回顾总结,深刻阐述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指明了方向。
新时期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
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246619亿元,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提高到2173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15282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产生新问题新矛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仍然要依赖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不能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而看不到前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能因前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而动摇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而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冲破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科学发展的做法和条条框框,革除一切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弊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我们在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的同时,要着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改革的面越来越宽,牵扯的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群众要求共享改革成果的期望越来越强烈,对各项改革措施协调配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把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统一起来,善于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格局进行思考和展开,作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改革决策,努力使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相互衔接,形成合力。
“十个结合”: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
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改革开放未来前景,催人奋进。在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的时候,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只要我们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就一定能够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必将成为光辉的现实。
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为什么说抗震救灾斗争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的这句名言,在2008年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震救灾战斗中,再一次得到了深刻印证。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灾难,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形成了抗击地震灾害的强大力量,迅速打响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巨大的自然灾难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剧创中迸发、在苦难中升华,铸造了一座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历史丰碑。
抗震救灾展现中国共产党光辉形象和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是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汶川地震废墟上发出的铿锵有力、饱含深情的宣示,给奋力抗震救灾中的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也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真实写照。大灾之后,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一切无不证明,越是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越突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越突出,中华民族不
屈不挠、顽强奋斗的英雄气概越突出。在那些难忘的日日夜夜,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生死营救气吞山河,各界援助感天动地,无私奉献爱心潮涌,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共克时艰的壮丽凯歌。
人民安危牵动着中南海。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共同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党和国家领导人不顾余震危险,亲临一线指挥,与人民群众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在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胡锦涛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四川、陕西、甘肃地震灾区最前线,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指导工作;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当天赶赴灾区之后,于5月22日和6月5日再赴灾区;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都出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按照中央的部署,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政府紧急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全面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迅速组成紧急救援队,空降兵从天而下,更多的部队连续几十个小时急行军,披荆斩棘,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创下了短期内运兵逾10万的纪录。人民子弟兵不畏艰险,不怕疲劳,在灾情复杂的废墟前,与时间和死神赛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首悲壮感人的生命之歌,充分发挥了突击队和生力军的作用。在条件最艰苦、环境最险恶、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人民子弟兵无不冲锋在前、吃苦在先,用坚韧、用毅力、用忠诚诠释着“最可爱的人”的时代内涵,再一次成为感动中国的英雄群体。
惨烈的地震展现给世人的不只是悲痛哀伤,更有时时闪现、处处涌动的英雄壮举和奉献精神。人们不会忘记,父母张开双臂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老师俯首弯身为学生撑起生命的港湾,这些大爱无垠、舍己献身的事迹令人热泪盈眶。人们更不会忘记,当地震袭来时,灾区的各级党委、政府坚强有力,党员干部奋不顾身,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去。四川省组建各类党员抢险队、党员突击队1.82万多个,参与党员达118.3万余人。许多党员干部刚刚从废墟中爬出来,顾不上寻找自己的亲人,就去抢救身边的人;有的同志虽然失去爱人、父母、孩子,但很快擦干眼泪投入救灾工作,这一切充分见证了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火速行动起来,在危急之际,纷纷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形成了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各地各部门一支支救援队伍、一批批救灾物资以最快速度源源不断地抵达灾区,一批批社会志愿者们也奔赴抗震救灾最前线。白衣天使们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悉心的照料,托起了灾区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希望。社会各界和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都奉献爱心、倾力支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排起长队无偿献血,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心手相牵,同舟共济。
生命高于一切!这是抗震救灾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党和政府始终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坚定信念,支撑着神凝情牵的举国大救援。第一时间发布信息,争分夺秒抢救生命,尽全力医治受伤群众,在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的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降半旗向遇难同胞志哀„„这一切,都真切体现了对人民生命的尊重,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关爱生命、心忧百姓的博大情怀。在那三天全国哀悼日里,山川同悲、万民齐哀的国殇气氛,是如此庄严、凝重、悲壮,感染着每个中国人;亿万人民在同一时刻的肃立默哀,更是让我们彼此听到了心音:送别逝者,擦干眼泪,挺直脊梁,奋力前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领导核心。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党坚强领导、果断决策,最广泛地凝聚起人民群众的共识,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伟大力量,从容应对最严峻的挑战,显示出有效驾驭复杂局面的卓越能力,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度保证。面对特大地震灾害,我们能够迅速举全国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形成一切为了灾区、一切支援灾区的生动局面,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这场斗争充分表明人民军队是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战斗先锋。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在人民生命安危的关键时刻,强大的人民军队挺身而出,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战斗作风,坚决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这场斗争充分表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条件。抗震救灾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检验。没有改革开放30年一心一意谋发展铸就的强大实力,就难以提供抗震救灾的技术保障和物质支持;没有改革开放30年全面推进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就难以形成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管理能力。抗震救灾的每一个进展,都同强大的国力支撑分不开。这场斗争充分表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地震发生后,地动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在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到处洋溢着爱的暖流,凝聚着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这是举世罕见的一个民族以整体的力量与巨大的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壮举,充分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之心、浓浓同胞之情、团结奋进之力,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崭新篇章
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它是
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使人心凝聚、精神振奋,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尤其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延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何以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呢?其奥秘就是有博大精深、底蕴无穷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依托历史悠久、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精神既是源远流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内涵,使民族精神不断吸纳时代精神,使时代精神不断融入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既珍惜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雪灾精神等等。它们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对于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
压力与磨难催生伟大的精神,考验和挑战锤炼民族的品格。我国广大干部群众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又一次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中华儿女同舟共济、生死与共,凝聚成一个休戚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表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民族团结意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守望相助的民族奉献精神,以人为本、对人负责、珍爱生命的民族价值取向,临危不惧、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英雄气概,忠于职守、顾全大局、公而忘私的民族高尚情操,在挫折中拼搏、在逆境中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自强品格,形成了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再一次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看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巨大进步,看到了我们党和政府民主、开放、文明、进步和负责任的良好形象,看到了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崭新面貌。
让中华民族精神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和庄严使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当前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愤进取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我们要以宣传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各类主题宣传教育、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宣传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宣传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奋斗历程,宣传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历史性贡献,更好地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伟大的民族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责任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注重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在新的实践中要善于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生动体现,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丰富了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宣传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进一步使抗震救灾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抗震救灾焕发出的民族精神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
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力量源泉。当前,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同时,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面临许多新挑战,北京奥运会也日渐临近。面对十分繁重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大力宣传灾区党委政府全力以赴解决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实际行动,大力宣传灾区人民自救自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奋斗精神,大力宣传全国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的社会主义协作精神,进一步发扬抗震救灾精神。要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在继续做好被困群众搜救工作的同时,把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全力以赴支援灾区,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切实把本地区本部门的事情办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我们坚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有灾区人民的顽强拼搏,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打赢抗震救灾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两场硬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民族而言,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更是一个伟大的开始。经过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洗礼,人们进一步体会到了精神力量的巨大威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极端重要性。让我们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使我们伟大的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好字优先 促进科学发展 ——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内蒙古西南部的鄂尔多斯,曾经是“老、少、边、贫”的典型地区,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沟壑纵横,现如今却是一个工业大市、绿色大市、畜牧业大市和文化大市。2007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61%以上,植被覆盖率达到75%以上,在中国社科院2008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增长竞争力排名第一、效益竞争力名列第三。鄂尔多斯已成为塞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鄂尔多斯发生巨变的奥秘,就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好字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生态良好的多赢局面。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好字优先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强调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深化了对于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与转变。
“坚持好字优先”提出的过程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2007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促进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
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好字优先,有着很强的现实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9.7%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尽合理,资源环境生态代价过大,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好字优先,推动科学发展。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好”与“快”的关系,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相协调。衡量经济发展的状况,一个指标是速度即增长率,另一个指标是质量和效益。速度是显性的,质量和效益则是内在的。把“好”放在“快”前,就是要在“好”中求“快”,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显著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又要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积极扩大经济的数量和规模。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加强农业基础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随着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粮食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但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脆弱、科技水平低、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继续存在,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已从2003年的3.23∶1,扩大到2007年的3.32∶1。这是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好字优先,就是要坚持城乡统筹,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新世纪以来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促进农业发展
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先后发布五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从2000年到2007年,东部地区江苏省的生产总值从8554亿元增加到25560亿元,西部地区青海省从264亿元增加到760亿元。虽然东部、西部的发展都很快,但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加快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在努力提高不同区域经济总量的同时,不断提高不同区域的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当前,我国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依然过高,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居世界前列。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26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左右。但同期我国消费石油、原煤、粗钢、水泥和氧化铝分别约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8%、39.6%、31.8%、47.7%和24.4%。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能源、资源代价过大,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要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坚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坚持好字优先,就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得到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要得到切实保障。当前,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供更多的物质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真正做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经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中,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之一,强调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向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要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步,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并且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盖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同时还对经济发展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经济发展理念的新变化、经济发展道路的新拓展以及对于国际环境认识的新提
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衡量经济发展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有高的质量和好的效益。一是看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还是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如果主要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低质量的增长,不是好的经济发展。二是看经济增长是否建立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基础上。如果伴随着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增长只能是在低层次、低水平上重复,经济效益难以有实质性的提高,这样的经济发展不是好的发展。三是看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还是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难以扩大人民的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利于改善民生,这样的经济发展也不是好的发展。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目的,后者是前者的基础。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其中就包含着必须要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呈现的规律,就是社会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优化和升级,这些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也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离开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发展既好不起来,也快不起来。因此,我们要努力适应国际环境的新变化,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突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7年,东部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增长17.09%,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而投资、出口增幅均有下降。消费驱动快速发力,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协同带动,自主创新支撑作用凸显,东部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出新气象。东部地区新变化印证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曾高达91%以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但投资和出口增长更快,出现了投资比重过高、贸易顺差过大、消费比重偏低的格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又加剧了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而外贸顺差过大,引发诸多贸易摩擦,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必须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从而切实扩大消费、改善民生。
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从最近几年我国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随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持续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增长和提高其贡献率,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这既是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基本思路,也是从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
三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许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比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实现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充分运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而持久的技术支撑,加快从产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先机。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就能够不断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物价上涨的脚步能否慢下来
——为什么要防止明显通货膨胀
当前,物价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2007年5月以来,我国物价总水平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CPI同比呈逐月上升的态势,特别是从2007年8月份起,CPI涨幅连续5个月达到6%以上,2008年以来涨幅又有所升高。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比上年同期升高5.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升高3.2个百分点。在物价的持续上涨过程中,人们感到东西贵了,钞票缩水了,资产贬值了。物价问题牵动千家万户。近一年来的物价上涨给老百姓特别是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带来不小的压力。人们希望政府能采取有力措施,把物价稳定下来,别再让CPI往上“蹿”了。如何看待这一轮的物价上涨,怎样才能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呢?
物价上涨有缘由
“从去年10月到今年3月,一瓶酸奶涨了5毛钱,一斤肉涨了4块钱。”北京市一位退休教师感觉到“菜篮子”的负担越来越重。人们普遍感到,农副产品涨价推动的食品价格涨幅明显,成为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在2007年CPI上涨的4.8%中,食品价格上涨占了4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占了0.6个百分点,其他如服装、日用工业品等六类商品价格上涨只占0.2个百分点。2008年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则分别略有涨跌。可以说,2007年以来的这一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仍然是结构性上涨而不是全局性上涨。
食品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国内农产品价格多年在低位运行,价格上涨带有恢复性。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峰值以后,一直持续走低。拿粮食来说,三种主要粮食:小麦、稻谷、玉米,平均收购价格1997年是每公斤1.5元,现在是每公斤1.58元,10年涨了8分钱,涨了5.3%。猪肉价格也是这样,1997年时,精瘦肉每公斤已经接近20元钱,后来一度降到12元钱,2007年五六月份才开始恢复到20元钱,现在又逐步涨到28元左右。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是相对于非农产品的比价关系调整的。虽然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但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有较大幅度上升,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同时,农民外出务工增多,非农收入大幅度增长,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因此,粮食、食品和猪肉价格适度提高,也可看做是市场对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的补偿,是农产品相对于非农产品的价格上调,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和养猪的积极性,保障粮食和农产品供需平衡。
食品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任由物价上涨,就有可能引起全面的、持续的、轮番的价格上涨,进而引发明显的通货膨胀,这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从总水平上看,目前我国尚不足以构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当
前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虽然投资增幅依然在高位,消费出现明显回升,出口持续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比较旺盛,但总供给扩张仍然强劲,总需求对价格总水平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从供给能力扩张来看,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加快,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不断加强。这些因素都保障了我国供给能力的持续较快增长。目前,我国商品市场70%以上的工业品和80%以上的消费品供过于求,其他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仅有极个别商品供给相对不足。猪肉、食用植物油、粮食和食品的价格涨幅虽然较高,但只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加市场供给,消除价格上涨的短期性因素,价格涨幅就会在一段时间后稳定下来并有所回落。
价格上涨压力大
“今年CPI的控制目标又是4.8%,刚好与去年CPI的实际涨幅持平。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很熟悉,但很可能预示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博弈。”这是首都某报对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CPI控制目标而抒发的一段议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由于推动价格上涨的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还将存在,2008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
那么,物价上涨的压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供求仍处于紧平衡状态,存在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到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四年实现增产,粮食库存充裕,有利于粮食市场的稳定。但是,由于国内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11月份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2008年年初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使1.78亿亩农作物受灾,还有大量的牲畜家禽和鱼类被冻死,损失之重为历史罕见,这将对2008年农产品的供给产生影响。此外,保障农民增收、鼓励农民增产,也要保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稳中有升的势头。这些都是使得2008年的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
流动性过剩问题短期内还难以消除。流动性过剩,就是流通领域的货币过多,货币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多年来,我国由于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明显不足,大量产品只有对外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激增,且增幅过大;加上人民币币值低估,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转移,大量外资涌入,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导致由于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迅速扩张。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流动性过剩也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
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农产品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上运行,将使生活消费品生产成本上升;生活费用提高、工资提高、福利增加以及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将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经济的发展,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价格以及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都将趋于上升;实行节能减排,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也会增加生产成本。这些因素都在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成本的时期,成本上升将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
力量。
来自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也在增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原油、铁矿石和粮食等的消费大国,这些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成为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外部原因。国际能源资源价格近年来持续大幅走高。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猛涨近60%,为过去10年中涨幅最大。铁矿石等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同样引人注目。自2004年我国正式参加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连续4年上涨,2008其基准价再次上涨65%。石油、铁矿石等能源资源价格的成倍上涨,将给相关行业生产成本带来巨大压力。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不断上涨。2008年4月上旬,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B级大米报价达到每吨780—800美元,随后更是突破1000美元大关,创20多年来新高。一些粮食主产国因干旱连续两年减产,全球谷物库存将下降至35年来的最低水平;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对于可用来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和大豆的需求增长很快;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这些都导致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紧张和价格上涨。虽然目前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很低,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也会影响国内粮食价格上涨。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2007年价格上涨对2008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造成的压力在短期内还难以减轻,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加大,由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成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相当大。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绝不能掉以轻心。
通货膨胀要严防
2006年以来,针对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党中央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2007年以来,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上涨,党中央审时度势,将实行多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相继出台。2007年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如此重视通货膨胀问题呢?为什么要把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呢?
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价格能够有效地对资源进行配置,但当市场物价发生持续大幅上涨时,就会向人们提供一种错误的信号,引导投资需求猛涨,资源供应紧张,反过来推动整个市场物价更加猛烈地上涨,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如果任由通货膨胀的趋势恶性发展,将会导致社会经济环境剧烈动荡。特别是市场价格的信号紊乱和供求关系失衡,会导致流通领域混
乱,部分企业囤积商品,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引起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恐慌,容易引发抢购等非理性行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改善民生。物价与民生息息相关。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工资缩水,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尤其是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中,食品占有的比重比较大,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工薪阶层、离退休人员和低收入人群将难以承受。越是困难群体,越是贫困地区,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如果物价连续大幅上涨,就会导致部分低收入者返贫,困难群众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就是要确保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防止明显通货膨胀的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出的新要求。只要把党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就能实现既定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多管齐下稳物价
物价问题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物价问题,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针对导致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已经采取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措施。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提出了九项措施,概括起来可以叫做:一个根本途径、三个关键环节。
一个根本途径就是:一手抓增加有效供给,采取综合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一手抓抑制不合理的需求,主要是投资过快增长、货币投放过多,继续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以及抑制一些不合理的“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三个关键环节就是:一头要抓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禽类生产的政策,正在落实。“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市场上不脱销、有东西,大局就能稳定。另一头要采取多种措施安排困难群众生活,缓解低收入群体和离退休人员的生活压力。要抓好对低收入群体的适当补贴,使低收入群体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这头稳定了,大局也能稳定。中间的流通环节,就是抓市场监管。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散布涨价谣言、蛊惑人心等违法行为,保持市场的正常秩序。
控制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的任务十分艰巨、复杂,各级党委、政府思想不能麻痹,工作不能放松。同时也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财力、物资都比较雄厚,我们具备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有利条件。只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措施有力,我们完全有信心能够控制住物价过快上涨的局面,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理性看待股市的波动
——为什么要促进股市健康稳定发展
最近两年,我国股市一扫前几年的低迷,出现连连上涨行情,股票指数不断创出新高,股市市值持续增大。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的低点998点,一路上涨至2007年10月的6124点,涨幅超过500%。然而,从2007年10月开始,A股连续下跌。到2008年6月中旬,股指跌幅超过50%。仅2008年第一季度,A股市值就缩水12万亿元,创下了15年来的新纪录。股市的剧烈波动,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很多困惑。那么,股市的这种波动是如何产生的?面对股市的剧烈波动,应当如何推动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股票市场有起有落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发展总是在周期性的波动中实现的。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股票市场也经常是风云变幻、起伏不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股票市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与一般的商品市场不同,股票市场是一种虚拟经济。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不是普通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商品如食品、住房等,而是可以在未来获得收益的金融资产。股票价格不仅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同时也受利率、汇率、通货膨胀、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市场买卖力量对比、重大自然灾害发生以及投资者心理预期的影响而发生波动。股票市场的这种波动与实体经济的波动相比,往往更为剧烈、更为频繁。当股价持续上涨时,越来越多的资金被吸引进来,这又会导致股价的进一步上涨,并使得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在牛市乐观气氛的感染下,人们总是能找到股市不断上涨的“理论根据”,把所有的利好消息加以放大,直到某一天泡沫破裂,股价暴跌。当股价持续下跌时,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价格进一步下跌,资金持续流出,悲观失望情绪蔓延。
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在股市的发展历史上不乏其例。比如,从1928年初到1929年8月,美国的道琼斯指数由200点附近飙升到400点左右,一年的时间里股指暴涨了一倍。然而不久就爆发了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股票价格也随之一泻千里,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1985—1990年日本股市持续大涨,日经225指数由1985年初的11000点涨到38000多点。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股市开始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2年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股指比最高峰时下降了63%。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时间并不太长,但同样经历了股市剧烈波动的洗礼。1990年12月19日,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到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已跃升至1429点。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点,之后迅速暴跌至400点,有些股民损失极其惨重。从2006年开始,我国股票市场启动了新一轮的牛市行情,以股票市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迅速发展。截至2007年年底,沪、深两个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550家,总市值达32.7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40%,位列全球资本市场第三,新兴市场第一。然而,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在股市自身运行的规律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下,我国股市自2007年10月中旬以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大批股票价格被腰斩,大量基金跌破了面值。在股市的剧烈波动中,许多股民和基民被套,饱受亏损之苦。人们再次深切感受到了投资股市所带来的风险。
中国股市长期向好
股市的波动是有规律的,最基本的规律就是股票价格要符合它的内在价值。一只股票如果价格涨得过高,就会超过其内在价值,需求就会减少,价格就会随之下降。反过来说,如果价格跌到一定程度,就会低于其内在价值,需求就会增加,价格就会随之上涨,直到价格和价值达到平衡。运用这个基本规律来看待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现象,就能够使我们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性。
2007年年底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出现的这轮深幅调整有其必然性。一是对前期股市上涨的累积风险的释放。2006年以来,随着股票价格的飞速上涨,A股市场的市盈率也急剧上升。至2007年6月底,沪、深两市加权市盈率达80多倍,大大高于通常认为的30—40倍之间的合理市盈率标准。这表明,A股市场的股票价格已经大大超出了其内在的价值。二是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周边股市调整的影响。2007年第四季度之后,美国的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下跌的幅度都超过20%。美国经济增长的放慢加剧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发展未来的担忧,降低了人们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投资的意愿受到了抑制。三是宏观调控的成效。近年来,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措施,如多次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等,使流动性过剩的矛盾逐步缓解,股市的供求关系开始趋于均衡。同时,2008年年初的雪灾、上市公司大量再融资、“大小非”集中解禁等事件性原因,也加剧了投资者的恐慌心理,影响他们对股市发展的预期。正是上述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2007年年底以来股价的大幅回落。
同样,我们也要看到,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明显加强,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投资者结构逐步改善,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深化。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的快速发展,有其深刻的原因。一是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持续高增长和低通胀的良好局面,上市公司的业绩大幅提升。2006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幅度高达46%。2007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水平也较高。截至2008年4月7日,已披露年报的880家上市公司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67321亿元,同比增长24.61%;实现净利润6548.75亿元,同比增长44.78%。上市公司业绩的提高,必然会带来股票价格的大幅上升。二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正在把世界上成熟市场的经验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
来,沿着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稳步推进。2005年5月开始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进一步夯实。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大股东的利益与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很多大股东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改善了上市公司的质量。三是资本市场法律体系逐步完善。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以及与“两法”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进一步理顺了资本市场的法律关系,健全了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对全面提升资本市场法治水平、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以外,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推动作用也不可忽视。2001年以来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持续升值,尤其是2005年7月我国开始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的比价升值速度加快。国际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进入我国,加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推动了股市行情的不断上涨。
可以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和资本市场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企业效益不断提升的趋势没有改变,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趋势没有改变。因此,我国股票市场持续发展的趋势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信心。有跌有涨,潮落潮起,是股市发展中的必然规律。股票价格短期回落,不会改变我国股票市场长期向上和不断发展的大趋势。
积极推动股市良性运行
在市场经济中,股票价格的不断波动是一种必然现象。没有股票价格的波动,资本市场就不可能有效反映资本的供求状况,就不可能调节资本的有效配置。当然,说股票价格的波动是一种正常现象,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股票价格发生背离市场规律的剧烈波动可以完全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股市的大幅波动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和风险。股市的持续暴涨会吸引更多的人投身股市,使大多数股票背离自身价值,形成泡沫。泡沫的膨胀会造成一时的繁荣甚至狂热,但泡沫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破灭,使股市迅速下跌。股市的持续暴跌会造成投资者财富大幅缩水,资产大幅贬值,从而导致人们收入减少,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那些将大量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群众,财产可能会在股市暴跌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种情况持续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股市交易额迅速下降,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受到破坏,金融业也发生动荡,甚至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经济增长陷入低迷状态。因此,政府对股市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就显得十分重要,维护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股票市场建立发育的时间还不长,许多方面不够成熟,亟待完善。构建透明高效、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安全的股票市场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股票市场发展和运行规律的认识,继续强化基础性制度建设和市场监管,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股票市场健康稳定
发展。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推动股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股票市场的起起落落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密切相关的。在经济繁荣期,企业的盈利水平也会上升,导致股价的上涨。在经济萧条期,经济增长放慢,企业盈利下降,股票价格也随之会降低。因此,防止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首先要搞好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运行中具有发展优势的群体,是股市投资价值的源泉。事实证明,绩效越差的上市公司,其股价的波动现象越明显;而越是优质的上市公司,其股价的走势越稳定越健康,越能够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可靠的收益。因此,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强化上市公司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和活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关键。
推进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建设,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是推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要大力发展主板市场,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板建设,加快推动创业板建设,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建立适应不同层次市场的交易制度和转板机制,完善登记、托管和结算体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拓宽合法资金入市渠道。建立统一互联的证券市场,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完善法律和监管体系,建设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对于推动股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协调,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如果股市投机过度,市场风险就会越积越大。近年来,国家对证券违法违规活动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有效遏制了非法证券活动的多发势头。2008年4月,国务院颁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这是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证券交易的正常秩序,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投资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风险是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股票市场与风险共生共存。我国股票市场处于“新兴加转轨”的发展阶段,规范运作程度有待提高,市场不够成熟、不够健全,波动性相对更大。近两年尤其是2007年以来,投资者入市总量增加很快,在不长的时间内,投资者开户数从6000多万户增长到2008年年初的1.4亿多户,许多中小投资者缺乏市场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增强风险意识极为重要。投资者要谨慎入市,理性参与投资,入市后要保持良好心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切实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股市成绩斐然。可以预期,中国股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只要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就一定会促进股市平稳健康地发展,32
从而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这首人们熟悉的优美歌曲,唱出了人们对海南优美环境的赞叹。从2000年9月开始,海南省推动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截至2008年4月,共建成文明生态村7774个,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33.4%。当地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增加,文明程度提高,琼岛处处盛开生态文明之花。海南省抓住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发展的突出优势和长期依托,坚持生态立省,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辉煌的中华文明与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状况息息相关,而印度河流域的宜居环境则塑造了古印度文明。人们也不会忘记,曾经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等所经历的由繁荣走向衰败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使得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前车之鉴,要时刻牢记。当代世界的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无不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今的伦敦环境优美,但它曾经被人们称为“雾都”。19世纪50年代,伦敦是一个被各种工厂包围的城市,烟尘笼罩在城市的上空,工业污染严重,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特征。长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消费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对地
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日益深刻。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宣示,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先后问世,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世界共识。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经过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紧张,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受涝耕地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承受着传统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在大多数经济指标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十五”计划规定的环境指标没有如期完成。要完成“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涉及资源环境的规划指标,任务十分艰巨。
历史与现实都警示我们,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给老百姓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2007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禁令一出,牵动人心。曾几何时,塑料袋以其方便廉价的特点,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它也越来越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是继续依赖塑料袋的便利性而无视其危害,还是郑重地为环保作出新的抉择?“禁塑令”的实施充分展示了我国政府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也有助于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
确立建设生态文明新目标,是我们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新认识、树立的新理念、形成的新任务。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内容,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标志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34
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在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继续沿袭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源供应不足、能源严重紧缺、环境压力加大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要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同时,生态文明的实质是科学发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不可能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正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在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中持续地追求并享有幸福,才能够真正拥有沉甸甸的“金山银山”。
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
在五年累计降低供电煤耗22.4克/千瓦时,实现节约标准煤385万吨,节约用电24.3亿千瓦时,节约燃油38.5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33.5亿元的同时,五年内规模翻了一番,装机容量达到6302万千瓦,效益翻两番,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这是中国华电集团通过科学发展,在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中交出的一份骄人答卷。华电集团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清洁发展的成绩说明,只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35
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态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要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加快利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完成硬指标要出硬招数,不动真格的换不来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
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共同的理念,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时,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美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近年来,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的美国高盛公司的长篇研究报告——《北京共识》,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报告认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进步,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国创造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模式。中国以繁荣
发展的崭新面貌,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成功,也向世界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正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当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演进和具体国情不同,政治发展道路和民主制度模式总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具体国情决定的,是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在长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作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然而,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救亡图存,许多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奋力抗争,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社会势力围绕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提出了种种主张,展开了激烈斗争。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但是,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地,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扼杀下夭折。自那以后,旧中国的政治制度,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没有能根本改变其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本质,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
中国人民从长期的艰难探索和不懈奋争中逐步认识到,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要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必须彻底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全新的人民民主制度,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现了向人民民主的伟大跨越,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容不断扩大,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政治保障。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的重大决定;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张;党的十七大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第一次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回顾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努力实现人民民主一直是我们党孜孜不倦的执著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具有鲜明特点与巨大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它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所构成。这些民主制度,不仅是人民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特点与优势所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国家机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国家机构的这种合理分工,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又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参政的民主党派之间不是竞争关系,而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团结合作关系。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功能和优点是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使不同阶级阶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整合,使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权利的重要政治制度。这项制度保证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使各民族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了坚实的基础,进而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制度。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受到民主实践的锻炼,不断提高民主意识、民主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判断一国的民主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要看它是否立足于本国国情,是否有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适应了中国历史与国情对政治制度提出的总体要求,保持了国家长期稳
定发展,提高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明显的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有效整合人民群众中各个阶层和群体的不同利益。我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着广泛的人民性,不仅有工人、农民和干部的代表,也有各民主党派和各社会新阶层的代表。代表和委员们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参政议政,共商国是,从而能够最广泛地吸纳民意,使党能够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把握大局,根据全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制定出符合科学规律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协调发展。以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维护和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越来越多,对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使党和政府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能够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政权具有高度稳定性,国家政策具有明显连续性,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能够集中全党全社会的资源、力量和智慧用于建设和发展,保持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长期实施。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广阔前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已经成功地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奋力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更为广阔的前景。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在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对于完善整个政治体制具有全局性的意义。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建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同党的执政方式的完善同步推进,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要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主要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使国家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列为今后一个时期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要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要求,通过体制创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扩大和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要加强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积极稳妥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动摇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组织社会生活的根本方式,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和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但决不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要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努力使我国政治建设适应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反映时代要求,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创造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新途径新形式,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协调发展,从制度上保障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政治参与要求。
“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终归大海。”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遵从人民意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人类社会的民主政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广西宜州,一个在中国版图上并不引人注目的边远古城,却有两件事足以使当地人备感自豪。其一,宜州是传说中“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其二,这里曾开创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先河。1980年2月5日,宜州屏南乡合寨村里一棵五人合抱的大樟树下,85户村民代表分别在一张两指宽的纸条上,以无记名方式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选举产生了新的管理组织——村民委员会。当时的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布满老茧的手,拉开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历史序幕!两年之后,农村村民委员会与城市居民委员会一道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正式载入我国宪法。如今,合寨村那块写有“村民委员会”字样的木牌,已经成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见证。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基层群众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直接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实现途径。我们党在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为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基本内容,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必将对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典型特征是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人民群众直接选举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决定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维护自身权益,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这样一种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民主制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且有利于人们根据本地实际进行政治建设,用民主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融洽人际关系,建设幸福家园,创造美好生活。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早发源于城市。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天津、武汉等一些城市出现了由群众自己组织起来的防护队、居委会和居民组等群众性自治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成员固定从属于某一个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逐步被打破,原来由“单位”承担的教育、医疗、卫生和住房保障等职能逐步转移到社会,这些都迫切要求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行相应变革,以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正是在这样一种改革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应运而生,逐步发展成为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在我国广大农村,村民自治更是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产物,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蓬勃推进,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政社合一、集中经营”的人民公社制,并在全国迅速推开。这一伟大变革,一方面使农民群众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催生了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以改变一些地方出现的基层管理缺位和村庄无序状况。此后,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在加强农村管理、推动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适应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通过基层群众自治,人民群众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这是我国基层社会组织与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创新。
20多年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发展,切实保障了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有力地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明确强调,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的重要支柱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现阶段,人民当家作主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方面,由人民选出代表组成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另一方面,实行基层群众自治,由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宏伟大厦。可以说,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这一大厦的重要支柱。基层群众自治不仅是人民群众直接管理自己事务的有效方式,而且也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伟大征程中,发展基层民主,完善群众自治,是关乎全局的基础性工程。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这一民主政治制度,通过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城市基层民主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的基层民主等形式,将人民民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代表制民主与直接民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两种民主形式各自的功能和整体合力,从而形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这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这就要求从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全局来确定基层群众自治的地位和功能,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着力点,探索规律,积累经验,逐步扩展民主规模,提升民主质量,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在城乡基层实行群众自治,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充分反映自己的利益诉求,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侵犯,有利于增强广大群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充分调动人们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人民群众在自己生活的区域内,直接选举、民主讨论、共同决策和相互监督,有利于增强基层民主的广泛性和实效性,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有利于培养广大群众的公民意识,增强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认知,锻炼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可以说,基层群众自治是一所低成本、高效益的大学校,人民群众在亲身实践中学习民主、认知民主,民主意识得到不断唤醒,民主素质得到不断增强,民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通过千万个这样的民主大学校,亿万人民将日益走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广阔天地,构筑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厦牢不可摧的根基。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变革,与此相适应,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人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正在不断提升。适应新的变革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政治参与要求,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保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保证各方面自治活动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进行。群众自治,关键在依法。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过程,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法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从具体进程看,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可以说是先尝试、探索,然后再规范、推广,因此,相关法律和规定不可能一开始就完美无缺,而是需要根据自治实践的经验不断完善。例如正在实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还存在某些条文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如对村委会直接选举中贿选的界定、关于乡—村关系的规定还不够细化等。这些都需要紧密结合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在法律法规层面不断加以完善。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适应实践发展的需求,不断扩大自治范围。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目前主要集中在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领域,涵盖面还不够宽广,仍需要进一步扩大自治范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大量新兴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并在基层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城市中的业主委员会、农村中的行业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如何扩大这些新兴社会组织的自主权、自治权和群众参与权,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这些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日益成为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迫切任务。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机制。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在党的领导支持下,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制度和领导方式,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关系,发挥基层党组织对群众自治的领导作用和保障作用;要根据本地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财务管理、村(居)务公开等制度,为广大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日益完善的制度保障。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如何处理好政府行政权力与群众自治权利的关系,是发展基层群众自治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例如,一些街道和乡镇政府将居委会或村委会当成自己的行政下属组织,实行行政化管理,下达种类繁多的指令性任务,使居委会和村委会很难独立自主地开展自治活动,严重影响了基层群众自治。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合理划分政府“政务”与基层自治组织“村务”、“居务”的责任范围和权力边界,妥善处理乡(镇)村关系、街居关系。基层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大力支持和扶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发展。
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必须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权益,建立健全与基层群众自治相适应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发展基层群众自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权益。如果广大群众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受到损害,就不可能调动起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基层群众自治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必须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放在首位,从制度上确保群众权益不受侵犯。从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来看,当前应着力保证自治组织在群众利益诉求、利益表达方面的独特地位,增强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利益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广大群众从利益实现和权益保障中不断增强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
“大部制”吹出清新之风
——为什么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如果评选2008的“流行语”和“新词汇”,“大部制”一词将当仁不让地入选其中。3月15日,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高票通过,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正式拉开帷幕。这个被称为“大部制”的方案,将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到整合机构、科学配置部门职能上,新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个部门,不再保留国防科工委等6个部门,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15个,减少正部级机构4个。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一方案一经披露,立即引来如潮好评。由它传递的转变职能、权责统一、精简效能等清新信息,宛如三月春风,迅速吹遍神州大地。
30年来的第六次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先后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进行过五次机构改革。此次政府机构改革已是30年来的第六次。尽管每次改革的背景与任务不同,过程有难易,效果有大小,但历次改革都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逐步规范,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积极成效,行政效能显著提高,为中国这艘巨轮的破浪前行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机构改革为何要不断进行?各级政府拥有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掌握和控制着大量的公共资源,作为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决策者、管理者,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组织和运转牵涉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把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举措加以强调。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重大进展,都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当前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较为薄弱,机构设置不尽合理,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领域权力仍然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制约监督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
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从经济方面看,政府作为经济事务的管理者,如果不能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那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会遇到阻力,受到制约。大量事实表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不解决,现代企业制度就难以建立;行政垄断和地区封锁不打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就难以形成;政府管理方式不转变,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就难以健全;政绩考评体系不科学,单纯追求GDP增长速度、粗放增长方式、环境资源矛盾等深层次问题就难以克服。
从政治角度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切入点。改革政府机构,有助于理顺党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推行政务公开,建立科学民主决策体制,有助于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为公民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的管理创造条件;将过多包揽的事务回归社会,有助于扩大基层群众的自治范围和内容,发展基层民主;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助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社会发展看,我国现阶段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深层次社会矛盾开始显现,人民群众对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社保、住房、公平分配、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强。只有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政事关系,才能形成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治理的局面;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才能消除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解决好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只有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才能有效化解新的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正是着眼于这样的大局,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改革思路。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确定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大部门体制的内在优势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其道理十分简单:一件事最好由专人专管,否则,政出多门,多头共管,职责不清,反而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窘境。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例如,在一些地方,一条河有几个部门管:水利局管农村段,环卫局管河流下水道,市政局管河道,国土局管地下水,河水管理办公室管综合治理,各管各的,“有利的争破头,无利的踢皮球,有责的躲着走,无责的抢着管”。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部制的探索和实施,这种现象将会得到改变。
所谓 “大部制”,即大部门体制,是指将职能相近的部门整合重组为一个较大部门而形
成的政府组织形式,以减少机构重叠、部门职能交叉,增强综合协调能力,使政府组成部门的数量保持适中精干。
实行“大部制”,最核心的目标是转变政府职能。目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部门职能配置不够科学、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大部制改革将会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把不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
实行“大部制”,有利于优化组织结构。经验表明,政府职能与机构设置有着内在联系,政府职能变化了,机构设置也要相应调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简了许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健全了宏观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同时逐步增设了环保、社保、信息、能源等新的管理部门。这些逐步健全和增加的机构,是政府履行职能所必需的,但也出现了分工过细、机构扩张的趋向。实行大部门体制,将职能相近的部门重组为大部门,既可保证政府有效履行各项职能,又能防止机构数量不断膨胀,形成精干高效的现代政府组织结构。
实行“大部制”,另一个着眼点是提高政府效能。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配置脱节、多头重复管理的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影响行政效能的体制性障碍。例如在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交通运输、食品药品管理等领域,都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实行“大部制”,从体制上减少职能交叉现象,理顺部门关系,明确部门责任,无疑有助于提高政府效能。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屈指算来,现在离2020年已不足12年,时间紧迫,时不我待。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当前最主要的是实现三个重点目标。
要做好公共服务文章,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现代政府的显著特征。例如,北京市于2007年初推行“公交一卡通”,实施廉价公交政策,“廉价公交风暴”很快在全国各地得到响应。北京市的“廉价公交政策”就是公共服务的典型产品。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标志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作为人民政府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机构设置、职能确定、资源配置等方面,注重和强化公共服务,不断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管理,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健全公共政策体系,维护、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要把法治观念根植于心,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做到组织法定、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捷、诚实守信。政府机构的组织和政府职能的设定,应当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实现机构、职权、责任、编制的法定化。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无法定依据,不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决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当事人,正确行使行政裁量权。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除涉及保密以外,原则上都应当公开。实施行政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应当严格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简化办事程序,方便当事人。政府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具有公信力,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
群策群力,加速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现代行政管理系统正确组织和有效运行的重要标志。权责一致,就是要做到有权必有责,实行权责对等。分工合理,就是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避免职责交叉、政出多门。决策科学,就是要健全各级政府决策机制,使各项重要决策符合客观规律,符合认识规律,符合施政规律,减少决策失误,从制度上保证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的科学。执行顺畅,就是要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执行,消除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政府执行力。监督有力,就是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这是战国时谋士劝说赵武灵王果断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一段话,大意是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法则,要以有利人民为根本;从事政治有一定的原则,要以政令畅通为首要。可以预见,尽管这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工作,但随着以“利民便民”、“政令畅通”为依归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为什么要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2007年初冬,一幅被称为“史上最牛公章”的图片被众多网站广为转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新闻。这枚来自贵州偏僻乡村的印章,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该村规定,村里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公章合并起来使用。据报道,自从有了这枚特殊的公章,圭叶村的账目理顺了,财务透明了,村民们关于村委会的财务投诉也没有了。
对一枚普通公章的热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权力有效制约和监督的关注与期盼。只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权力是柄“双刃剑”
谈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有必要对权力的属性做一些探讨。据《广雅?释器》解释:“锤,谓之权。”“锤”具有衡量判断轻重的功能。可见,“权”的本义是“衡量审度”,引申义是“制约别人的能力”。在现代意义上,权力一般是指在国家范围内由政权机构统一掌握行使,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和强制的影响力或支配力。
人类社会的演进史表明,权力无论是作为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还是作为职权上的支配力量,都是一柄“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它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利益;如果运用不当、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缺失,则会给社会民众造成深重灾难。
从积极角度看,权力的公共性、等级性、整合性、工具性、有限性等,确保了权力能够维护公共秩序,实现社会民众的公共利益。假如没有权力存在,人类文明可能长期在黑暗蒙昧中徘徊,人类社会也会陷入无休止的混乱和无序状态。历史上曾有人设想过没有权力存在的社会状态,然而,文明演进的轨迹已经表明,这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空想。只要人类以群居方式生存与发展,权力就不可或缺。正是依靠权力的有效运作,才谈得上稳定、安全、有序的公共生活。从消极角度看,权力的扩张性、干预性、支配性、诱惑性、腐蚀性等,又使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极易蜕变为少数专断者谋取私利、损害公益的工具。清朝的历史学家在总结明朝的历史教训时得出一个富有哲理的结论——“贿随权集”,意思是指贿赂腐败总是跟随权力而聚集起来,谁权重势大,那些“贿者”就会蜂拥而至。
因此,正确认识权力的双重属性,通过制约和监督来确保“用权为公”,便可以有效维持公共秩序、调配重要资源、协调利益纷争、实现公平正义。反之,任由权力滥用,“以权谋私”,就会侵害国家和民众的根本利益。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阳光具有除菌、消毒的功能,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让万物充满勃勃生机,是最好的防腐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意味着权力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地行使,防止权力行使者滋长贪欲、越轨行权、腐败变质。
说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一则经典故事。抗战胜利后,民主人士黄炎培曾在延安与毛泽东同志有过一场著名的“窑洞谈话”。黄炎培说:“余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将人民群众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当做
避免人亡政息、保持政权生机活力的一副良方。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和基本法律确立了人民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中的主体地位,权力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存在,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这就意味着权为民所有、权为民所授、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控,接受人民监督是每一位权力行使者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基本政治权利。这些都为制约和监督权力、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制度基础。
制约和监督权力,才能避免权力腐败。广大党员、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腐败问题上没有天然免疫力。随着我国改革深化,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利益结构的分化也逐渐加剧,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落后思想同样会侵蚀一些党员、干部。如果思想防线不牢、意志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大量情况表明,一个长期执政的政党,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经受住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考验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十分艰辛的努力。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才能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政治保证。
制约和监督权力,也是提升政府效能的有效途径。在供给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政府所收集掌握的决策信息可能是有限的、不充分的,此时,若政府盲目决策便会导致决策失效、失败。制约和监督权力,既可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丰富的信息,又可增强政府决策的针对性、合理性与科学性,还可以有效遏制公职人员的不作为和不当作为。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不断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专家论证与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凡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都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的意见。许多地方和部门还建立了行政决策问责制、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些制度和机制的实施,有效地避免了行政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预防和减少了决策失误发生,在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阳光普照天地宽
“市长同志,您好!我们小区下水道堵塞,请您过问一下!”2008年3月11日,家住江苏省南京市某小区的刘先生通过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的“市长信箱”,生平第一次给市长写信,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了回信,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这得益于南京市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通过这个机制,南京市各级政府的权力实现了“大小有边界,运行依流程,网上留痕迹,全程受监督”,权力的透明度与行政效率大幅提升。
南京市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只是全国各级政府行政公开、透明运作的一个缩影。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现有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仍在不断完善,它必将对于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挥重要作用。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要通过适当分解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使决策职能、执行职能、监督职能由不同部门相对独立行使,努力形成不同性质的权力既相互制约、相互把关,又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做到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从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健全法制和程序规则,把不同权力形式通过法律和规章确定下来,纳入法制化、程序化轨道,保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通过组织立法、程序立法来明确国家机关的法定权限和相应的程序规则。要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明确制约和监督的重点所在。要加强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制约和监督。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位高权重,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如果领导干部腐败变质,会给党和人民造成更严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风气。同时,还要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财政资金运行、国有资产和金融的监督或监管。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充分发挥各制约和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提高制约和监督的整体效能。按制约和监督主体划分,我国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六种类型。总体看来,这些监督机制彼此取长补短、配合协同,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体现人民群众在上述六种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制约和监督的整体效能,将是今后需要取得新突破的关键领域。应综合运用多种制约和监督形式,继续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结合起来,发挥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大力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权力的授予过程、行使过程和权力运行结果的全程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奥运之年话契机
——为什么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和世界共同的盛会
2008年3月24日上午11时,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克遗址隆重举行。美丽典雅的最高女祭司用圣火火种点燃希腊运动员尼克拉泽斯手中的火炬,尼克拉泽斯手持火炬跑过古奥林匹克竞技场,奔向顾拜旦纪念碑,就此拉开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