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型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时间:2019-05-14 23:3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化型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化型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第一篇:强化型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强化型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效果评价

李延翠

1杨瑞霞1

郑光明2

(1,2 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河南 开封市,475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为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强化型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及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合并肺部感染的例数为3例,感染发生率为10%;而实验组合并发生肺部感染病人1例,感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中,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实验组30例患者中,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一般及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5、5和0例,进行卡方检验,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强化型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效的预防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有积极的作用,此外,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较高。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效果评价

Enhanc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Evaluation of

pulmonary infection

ABSTRACT: Objective:Investigate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fter lung infection care measure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chances of survival and quality of patients.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from 1 to hospital in 2013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patients admitted to 60 cases in December for the study, 6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1 第一作者:李延翠(1971年02月—),女,本科,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2 通讯作者:郑光明(1962年03月—),男,本科,河南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measures taken to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based care measures, 2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was three cases, the infection rate was 10%;while the experimental combination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occurred in 1 case, the infection rate was 3.33%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infection rate high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control group of 30 patients, patient care job satisfaction is 100%;experimental group of 30 patients,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 general and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number of cases was 25.5 and 0 , chi-square test, P <0.0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s: Enhanced ca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severe brain injury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lung infection, to improve the chances of survival of patient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in addition, higher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care.Keyword: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Lung infection;Evaluation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Document code : Article ID:

前言

颅脑损伤是由于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评定:伤后昏迷6小时以上或再次昏迷者为重型颅脑损伤[1]。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易发生脑疝危及生命[2]。由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常见且病死率高,临床上强化护理措施就成为挽救患者性命的关键,本研究主要探讨强户型护理措施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28例,男性患者3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7~67,患者具体资料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比较

组别 实验组 例数 30

性别(例)男 14

女 16

年龄(岁)46.5

损伤原因(例)

车祸 15

坠落伤 6

打击伤 9 对照组 30 18 12 47.2 17 4 9 1.2一般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强化型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3统计学方法

研究使用EXCEL2007软件包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研究中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个组别间的比较使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评价依据

研究中患者肺部感染判定依据为经CT扫描确诊。2结果

2.1两组患者感染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例数为3,感染发生率为10%;实验组发生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比较

组 别 对照组 实验组 χ2 P

例数 30

感染例数 1

感染发生率(%)3.33 9.952 0.0304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2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对照组30例患者中,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实验组30例患者中,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一般及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5、5和0例,进行卡方检验,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组别

n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0 0 对照组 30 25(83.33%)5(16.67%)实验组 30 χ2 p

30(100%)7.842 0.0328

0 10.962 0.02002 3讨论 3.1原因分析及效果评价

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在交通事故中有很大比例的患者是颅脑损伤,颅脑损伤中重型颅脑损伤比例又是极高的,国内研究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高达60%以上,而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炎的患者又高达20%以上[3],造成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很多,国内研究揭示主要有以下几种[4]:水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侵入性操作等,免疫力下降及侵入性操作导致的感染都可以通过医务人员的努力去避免,所以本研究从临床护理入手,研究强化型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炎患者的影响,我院实施的强化型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免疫力和避免医源性感染为重点,效果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发生合并肺部感染的例数为3例,感染发生率为10%;而实验组合并发生肺部感染病人1例,感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实验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强化型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有极大的影响。3.2强化型护理措施 3.2.1基础护理

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床头30~45°为最佳,可以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的密切监测,包括呼吸频率、节奏及听诊肺部呼吸音等,以此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此外,还要定时进行血气分析,根据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时对呼吸的参数进行相应调整,以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5]。3.2.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研究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药物使用均为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提供,根据试验结果再由临床医生与药师共同商议使用抗菌药物,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病程初期经验型治疗导致的覆盖面不足,还能避免因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的感染[6]。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期间,还要对患者进行监测,避免感染的发生。3.2.3手卫生及无菌化操作规程的执行

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是导致医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进行诊疗及护理的过程中要避免医源性感染。我科为了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强化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按时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手细菌进行培养,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前面已经提到,医务人员侵入性的操作也是导致感染发生的重要原因,为防止感染的发生,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化操作规程,避免一次性医疗物品的使用,尤其是护理人员对两位患者进行操作间,要避免交叉感染,护理人员可以使用免洗型洗手液对手部进行消毒[7]。3.2.4饮食指导 患者免疫力低下也是导致感染发生的原因,所以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选择时候要遵从合理膳食的准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可以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国内研究显示[8],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鼻空肠管给与肠内营养对改善含着营养状况更佳,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促进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强化型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基本吻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高,强化型护理措施强调医源性感染的避免、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通过这些措施的强化,才能从根源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郭文龙,周源,王双琴,等.重型颅脑损伤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4:90-92.[2]张晓,朱巧云,毛青.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5;154-156.[3]杨绍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炎因素的分析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2):83-84.[4]季文英,项贤美,张青丽.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9(26):813-814.[5]冷敏娟.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5):109-109.[6]王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222-223.[7]王艳黎.1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术后护理[J].全科护理,2013,3(11):764-765.[8]李燕芬,郑再菊.两种肠内营养途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0,19(25):1758-1759.

第二篇: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1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发布时间:2011-03-21 来源:安徽省医学协会信息中心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肺部感染;原因;护理

肺部感染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笔者对本院神经外科46例重症颅脑损伤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03年2月~2006年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09例,GCS评分≤8分。其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46例,发生率为22%。男33例,女13例,年龄1~69岁,平均(45±3)岁。呼吸机辅助治疗28例,气管切开26例;感染发生时间为入院后4~26 d,平均(12±1)d,意识障碍持续5~62 d。采用无菌技术操作经负压引流,将深部痰液收集到无菌试管中送检,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2结果

2.1细菌培养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14株,鲍氏不动杆菌11株,大肠埃希菌8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阴沟肠杆菌4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真菌2株,其中混合感染7例。

2.2预后

针对细菌敏感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合局部和全身治疗,采取有效地护理防控措施,6~11 d肺部感染愈合,除因基础疾病严重死亡13例外,其余全部治愈出院。

3感染原因与预防措施

3.1感染原因

①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气管黏膜纤毛失去屏障保护作用;反复负压吸痰损伤气管黏膜;空气未经滤过湿化直接进入下呼吸道。②呼吸机管路污染:呼吸机管路中的冷凝水是细菌的主要繁殖地,特别是未按照规定每日进行管路消毒的机器,细菌的平均浓度可高达2×108 CFU/L。当患者移动体位或医护人员移动管路时,使带菌的冷凝水直接进入下呼吸道。③吸痰操作或吸痰物品未达到无菌要求。

3.2预防措施

①清洁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洁,特别是对气管切开的患者,持续的洁净空气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每天用1%~2%的次氯酸钠室内湿拖地两次,为使重症监护病室空气净化达标,在室内安装负离子空气消毒机,每天定时对病室进行密闭式空气消毒,消毒后再打开窗户通风。每月定期进行空气培养1次。②呼吸道的管理:对受伤后即有呕吐的患者,应立即清理口腔内滞留物,对气管插管的患者吸痰时要达到一定的深度,人为致患者咳嗽反射使深部气管、支气管内的误吸物进入主气管内,易于吸出。③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本组带机>72 h的病例中有6例患者为同一种菌株感染,因此对长期带机的患者应每天消毒更换呼吸机管道,发现管道中有冷凝水时应随时倾倒。④气管切开的护理:气管切开后由于失去了呼吸道加湿滤过作用,带有菌尘干燥的空气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是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

做好气管切开后的护理:①用生理盐水或3%碳酸氢钠溶液口腔护理2次/d,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用0.1%的醋酸清洁口腔。用过的物品用2 000 mg/L爱尔施初步浸泡消毒。污染敷料单独包装后焚烧。深度昏迷的患者及时吸净口腔分泌物,每2小时翻身扣背1次,促进痰液引流。②气管套管口持续用灭菌生理盐水或乙醇纱布覆盖。③气道内分泌物的吸引,严格无菌吸痰,床边备无菌吸痰盘,每次吸痰时做到一杯一管一手套。吸引气管内与口鼻腔分泌物的导管分开。维持气道通畅,吸痰时采用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内导管内径的1/2,插入长度不超过20 cm,吸引负压不超过300 mmHg。无菌操作手法正确,吸引管插入气管时不作吸引,在吸引管到达深度后,一边吸引,一边将吸引管往上提拉,转动退出。每次吸引操作持续时间不超过15 s,吸痰过程中应观察患者是否有缺氧表现,吸痰频率根据分泌物多少而定,通常30 min~2 h吸引1次。分泌物黏稠难以吸出者,每天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痰的排出。通常每次用生理盐水20 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5 mg,3~4次/d。为使痰液容易吸出,我们经常在吸痰前向气道内滴入3~5 ml生理盐水后再吸引。严重缺氧者在吸引前适当增加氧流量。④吸痰时动作要轻柔,负压吸力不应过大,本组病例有4例气管切开后6~14 d,在吸痰过程中发现褐色坏死黏膜组织。⑤气管套管内套消毒2~4次/d,一般视痰量及痰的黏稠度决定消毒的次数,痰液多且黏稠度高的患者每天气管套管内套消毒4次,反之常规每天消毒2次则可。为使气管套管内套的痰痂容易去除以保证消毒效果,我们将内套管先在水里煮5~10 min后进行清洗,清洗干净后再进行消毒。每个气管切开的患者必备两个同型号的内套管,一个摘下来消毒时,另一个给患者套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缩短内套管离体时间,以免引起外套管结痰痂,使内套管套回困难或增加感染的机会。⑥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更换敷料每天1次,必要时随时更换污染的敷料。如果纱布上分泌物颜色变绿,应排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时做分泌物的培养和药敏试验。⑦鼻饲管的护理:鼻饲量<250 ml/次,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鼻饲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呛咳、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情况,如发现呛咳、呼吸困难等误吸现象,立即停止灌注,并立刻吸出鼻腔及呼吸道的误吸物。用瓶装营养液能全力时,注意滴速不能太快,500 ml能全力维持在6~7 h滴完,如果速度太快,则部分患者不能消化吸收,会出现腹泻现象,一般营养液的温度控制在38~40℃。可采用营养液专用滴注器。

重症颅脑损伤中并发症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而肺部感染又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从本组病例显示,发生肺部感染的因素很多,预防控制也相对困难,更需要医务人员增强预防感染控制意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时做分泌物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持清洁的环境,做到早期预防、及时处理,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李春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7):133,170.[2]仇蓉,夏既英.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常见并发症的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6):189-190.[3]赵淑兰.重型颅脑损伤院内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探讨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3):73-74.[4]刘家荣.术后气管切开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4):132,149.

第三篇: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应用效果探讨

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应用效果探讨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抽样选择我院收治的各类型手术患者9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手术室感染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提升手术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护理;手术室感染;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456-02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与提升,各类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侵入性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院感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要卫生问题之一,其中预防手术室感染是防控医院感染中的关键与重点。手术室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就医的时间内所致的感染,而入院前所潜伏或携带的感染不包括在院内感染之中。据有关调查表明,易感体质、身体抵抗力弱、药物作用、医院环境污染及病房缺陷、在医期间交互感染等因素均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1]。因此,医院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相关措施,严格细致的检查每个护理操作环节,避免感染在院内的出现与扩散。为保障手术成功,降低手术感染,我院在手术各环节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样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各类型手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研究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3~71岁,平均46.2±5.5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19例,骨科手术15例,妇科手术9例,其它2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2~73岁,平均45.8±6.2岁;手术类型:普外科手术18例,骨科手术16例,妇科手术8例,其它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情况对比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即基础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术后护理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手术室感染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制度管理:认真执行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认真落实卫生部发布的《消毒管理办法》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护理操作,加强隔离消毒制度,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同时加强执行与监督制度。②强化人员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使其认真按照护理流程及查对制度进行操作,提升护理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与观念。③加强基础护理措施:术前术后给予空气消毒,保持清洁。每日通过消毒剂湿式打扫地面及擦拭物体表面,将无菌物品放置于专用位置,并定期消毒清洁。放置、使用灭菌物品时应注意检查其完整性及化学胶带指标色彩,若有可疑情况不应作为无菌包应用,术前及术后应及时对器械进行全面消毒。强化对手术器材及物品的灭菌消毒管理,确保无菌合格率达到100%,通过高压蒸汽进行灭菌,特异性感染及感染用品应以“消-洗-消”为原则进行双消毒处理。重视与临床科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积极配合防控医院感染的相关工作。④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强化人员管理,医护人员及所有患者须更换手术服及患者服,非相关人员严禁进入手术室,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者禁止进入手术室。术前对患者病情给予细致掌握,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有效咳嗽、深呼吸、拍背等)以及术前准备工作(备皮、清洁卫生等)。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此提升免疫能力,避免感染发生,加速切口的愈合速度。术中应注意保暖,注重无菌操作意识,以此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术中应降低空气中细菌落入切口的数量[2],传递器械时应注意动作幅度,术后更换约束带、被罩、床单,开窗换气,及时处理术后污物,同时定期对患者切口给予检查及处理,避免感染加重。术后应对各类型管道给予妥善固定与认真标注,保证管理的畅通,做好失禁的护理工作,保证患者皮肤处于清洁干燥的状态,并遵医嘱加强饮食指导,以此提升免疫能力。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通过率(%)表示,两组间对比以x?检验,P<0.05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

研究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讨论

手术室是抢救危重患者以及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护理效果及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以及手术的成功率与完整性。手术室感染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及恢复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患者自身衣物或携带感染所致的污染常易被医护人员所忽视[3]。因此,加强各项消毒管理,尽最大努力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出现是护理工作的关键,这既能够保障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又能够有效减少医疗风险。

我院对手术室进行了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其应用效果较为显著,这对防控手术室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从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针对手术室感染的护理干预是从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拓展而来,有效提升了护理工作的完整性与全面性。护理干预前合理改善手术环境,保持空气新鲜有利于减少感染出现的几率,在感染性手术后采取正确及时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病毒的传播与感染。在本次护理实践中,笔者观察到,消毒洗手是常见的护理步骤,但部分护理人员常因消毒意识缺失而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引发感染。因此,手术人员及护理人员应严格按《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与患者接触前后必须洗手,需要时可戴一次性手套,注意两手高于肘部,防止污染。

总之,综合护理措施对预防手术室感染意义重大,可以有效的提升手术质量,降低感染率,保障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侯智容,徐春梅,郭文哲.基层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9):325.[2]廖维.手术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预防与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99-101.[3]马剑.手术室感染的防控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4):12-13.

第四篇:早期肠内营养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早期肠内营养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中的效果

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摘要] 目的评价早期场内营养在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中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计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44例,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平均颅内压、随机血糖及GCS评分差异,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对照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随机血糖、颅内压及GCS评分的值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随机血糖、颅内压及GC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23,P=0.036)。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11-18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arly nutrition on the floor to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nd the influence on complications.Methods 88 cases of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sugar and GC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recor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Results The group after treatment,serum total protein,serum albumin,hemoglobin,random blood glucose,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GCS score before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same group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observation group diarrhea and electrolyte disorders,pulmonary infection and stress ulcer incidence rate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are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 of patients in early and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Key words] Early enteral nutrition;Parenteral nutrition;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Complication

颅脑损伤是由各种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颅脑引起,而重型颅脑损伤是指由格拉斯哥评分法确定的受伤后昏迷>6h或再次昏迷的颅脑损伤。发生重型颅脑损伤后,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处于极易受感染状态,再加上机体出现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导致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更加重了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1-3]。因此,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计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通过头颅CT确诊,入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均12h。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例,男28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1±13.3)岁;损伤类型分类:广泛脑挫伤8例,脑干损伤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硬膜外血肿20例。对照组44例,男27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8±12.0)岁;损伤类型分类:广泛脑挫伤7例,脑干损伤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硬膜外血肿2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患者受伤后24h内插入胃管,将患者头部抬高30°后,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胃潴留,若无,则立即通过胃管注入流质肠内营养饮食,48h后给予能全力(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H20010284]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泵入。剂量:起始剂量设置为300~500mL/d,2~3d后加至750~1000mL/d,4~6d后加至15500~2000mL/d。所有患者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期间严格监测胃潴留情况,如患者胃液量高于100mL,应立即减慢营养液注入速度,如胃液>200mL,表面胃潴留明显,此时应立即停止营养液注入。

1.2.2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治疗前利用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患者静息时能量消耗,按照所计算出的值乘以1.3供给能量。能量由葡萄糖和脂肪乳组成,比例为1~1.2∶1,能量中的蛋白质依赖于输注8.5%复方氨基酸(天津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0970149)补充,用法0.2~0.25g/(kg?d)。补充上述营养的同时常规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电解质和水的补充量参照患者每日出入量,将上述物质配成营养液,通过静脉通路输注。两组患者均常规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检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的水平,以此作为标准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入院时及治疗后评估患者GCS评分,以此作为患者症状体征转归标准;治疗后记录患者腹泻、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所有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1.4 疗效评价

采用GCS评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转归情况。GCS评分:即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具体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肢体运动三个方面,(1)睁眼:4分为自发睁眼,3分为吩咐睁眼,2分为疼痛刺激睁眼,1分为五睁眼;(2)语言:5分为正常交谈,4分为言语混乱,3分为只能说出单词,2分为只能发音,1分为无发音;(3)运动:6分为按吩咐动作,5分为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4分为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3分为异常屈曲,2分为异常伸展,1分为无反应。三者之和为昏迷指数,满分为15分[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颅内压及GCS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随机血糖、颅内压及GC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腹泻、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具体发生情况见表2,经统计分析,观察组腹泻、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23,P<0.05)。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的一种,颅脑损伤是由各种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颅脑引起,而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受伤后昏迷>6h或再次昏迷的颅脑损伤[5]。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后,机体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抑制,临床研究表明,细胞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程度与患者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6-7]。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合并多处脑组织损伤,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自主进食能力基本丧失,因此,加强患者营养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预后至关重要,而关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临床研究的热点[8-9]。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9]。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对照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随机血糖、颅内压及GCS评分的值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随机血糖、颅内压及GC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3,P=0.036)。本研究说明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0]。另外,本研究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测,主要由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多合并应激性血糖升高,血糖升高越多,表明患者脑损伤程度越重,预后就越差。因此,对患者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变化的监测是至关重要的[11-14]。

综上所述,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阮晴瑛.不同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7):6-7.[2] 刘永,武福南.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8):105-106.[3] 江小霞,方碧兰,陈美蓉,等.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117-119.[4] 陈鑫,严晓铭,柯开富.APACHEⅡ与GCS评分预测神经重症监护患者病死率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4,40(4):444-446.[5] 张惠忠.外科危重患者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应用思路浅析[J].吉林医学,2014,35(22):4918-4919.[6] 赵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胃造瘘管饲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10):54-55.[7] 刘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5):114-115.[8] 臧舒婷.ICU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29(4):258-260.[9] 王金萍.肠内营养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4):110.[10] 毋云利.早期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6):2492-2493.[11] 晋慧芬.优质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临床护理结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8B):2886-2887.[12] 赵刚.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2014(8):89-90.[13] 邢爱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疗效分析[J].首都医药,2014(16):61.[14] 高宏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5):98-99.(收稿日期:2015-02-02)

下载强化型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化型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