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ezpb《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国家电网安监699 号】

时间:2019-05-14 23:1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abezpb《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国家电网安监699 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abezpb《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国家电网安监699 号】》。

第一篇:abezpb《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国家电网安监699 号】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安监〔2007〕699 号

关于印发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

重点措施及释义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

为贯彻公司一届二次职代会暨 2007 年工作会议和公司2007年中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电网公司 2007 年安全工作意见》,全面深入推进反事故斗争,确保不断取得实效,公司在认真分析总结反事故斗争的经验基础上,对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进行了全面修订,并编制了释义,现予印发。各单位要结合安全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

二○○七年八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劳动 预防 事故 措施 通知 抄送: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 2007 年 8 月 2

日印发 23 附件:

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

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树立科学的电网安全观,落实“三个百分之百”要求,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建立反事故斗争常态机制,强化事故防范措施落实,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防止人身伤亡,防止重大设备事故,提高安全生产可控、能控、在控水平。

释义:

科学的电网安全观基本含义是:加强电网全过程安全管理,在电网规划设计中,做到科学规范、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国家电网,从根本上改善电力系统的安全状况;在电网建设和改造中,处理好安全与效益、质量和进度的关系,严把设备招标、工程质量和验收关,强化电网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输配电能力和安全供电水平;在生产运行中,加强电网统一调度,严肃调度纪律,严格执行调度和运行规程、规定,加强设备运行和检修管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就是每一个环节都要贯彻安全要求,每一名员工都要落实安全责任,每一道工序都要消除安全隐患,每一项工作都要促进安全供电。反事故斗争是落实科学的电网安全观和“三个百分之百”(人员的百分之百,全员保安全;时间的百分之百,每时每刻保安全;力量的百分之百,集中精神、力量保安全)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公司安全生产的长期任务,是强化“四全”安全管理的重要 手段。各单位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反事故斗争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确定不同阶段反事故斗争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二、加强安全工作组织领导,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规章制度,落实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安全职责。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执行力,强化安全监督与考核。

释义:

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家电网办[2005]474号)、《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职责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5]513号),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各级行政正职是本单位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应亲自主持召开安委会、安全生产分析会,研究解决本单位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分管领导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原则,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地市公司、发电企业、县级供电企业的行政正职应直接领导安全监督部门。

各单位应结合生产管理和技术要求,及时编制修订、补充完善保障安全生产的各种管理制度、现场规程、技术标准、反事故措施等,定期予以公布。其中,现场规程应每年进行一次复查、修订,每3-5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审定并印发。

制定科学的管理和考核办法,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大力提高员工的法制观念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

实行安全目标分级控制、分级考核。结合具体部门、专业和岗位工作 内容和实际情况,量化安全目标和指标,并定期检查和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领导层是指公司系统输变电、供电、发电、调度、检修、试验、电力建设等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管理层是指各单位职能部门和车间(包括工区、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执行层是指各单位具体从事运行、检修、施工和试验等生产一线工作的人员。三个层面人员应切实做到:

领导层:熟悉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和制度要求,了解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和问题;结合实际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布置和落实;亲自研究并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重大、全局性问题,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证;组织制定本单位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预案;有针对性地深入基层进行安全检查和指导;掌握职工队伍的思想动态。

管理层:掌握安全生产规程规定;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管理监督的各项要求和规定;制订、完善有关规程制度,并组织落实;组织开展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预控及设备运行分析等工作,对事故隐患清楚,并采取应对措施;组织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及整改工作;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

执行层:熟知岗位安全职责;具备所必需的安全生产技能;清楚工作任务和分工;熟知工作中的危险点并落实防范措施;遵守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工作标准;保证作业安全和工作质量。

三、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做好危险点分析预控,开展标准化作业,落实现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反违章力度,以“三铁”反“三违”,杜绝“三高”。

释义: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修订完善“两票三制”实施细则。加强“两 票三制”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统计、分析、评价、考核执行情况。严肃工作纪律,严禁无票作业、擅自扩大工作范围、不严格执行工作票所列措施等现象。

加强现场勘察和工作组织,做好危险点分析预控,制定现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列入生产计划的现场作业,必须使用经过批准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卡)。典型的事故抢修、紧急缺陷处理、特巡等临时性工作应尽量使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卡)。非典型的临时性工作,可不使用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卡),但应按照现场标准化作业要求,在工作开始前进行危险点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施工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施工作业票和安全交底制度,施工作业人员要做到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方法清楚、安全保障措施清楚。改扩建工程中,运行区域和施工区域应确保有效隔离。对可能危及运行设备安全或临近带电设备等高危施工作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运行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

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从严查纠管理违章、装置违章和行为违章,以“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纪律”,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杜绝“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基层员工高枕无忧、规章制度束之高阁”。

四、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素质。掌握安全规程,提高危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加强岗位资质管理,严禁无证上岗。

释义: 认真开展各级各类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按培训对象编写有针对性培训教材,普及安全知识,树立安全风险意识,提高全体干部和员工的安全认识水平和基本素质。

按照规定,定期对领导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试。网省公司领导每三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法规考试;网省公司生产、建设部门领导和企业领导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程制度的考试;生产车间负责人及科室负责人每年进行一次安全生产规程制度考试。

加强培训组织和计划管理,保证培训时间和经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课堂教学、实际操作、经验交流、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提高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岗位实际和工作特点,组织员工学习安全规章制度,特别要加强《安规》、“两票三制”、防止误操作管理、标准化作业等方面规程制度的培训,加深对规程条文的理解,提高员工遵守规程、抵制违章的自觉性。

结合事故案例,加强危险点分析、危险源辨识和预控培训,做好在职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切实加强新员工、农电工和临时工的岗前安全教育和岗位安全培训。严格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职资格管理。带电作业、起重、焊接等特殊工种人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定期复审。高度重视并强化跨工种、跨专业、转岗人员和违章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培训-上岗-培训”工作机制,确保在岗人员安全和业务素质合格。

五、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按照“分专业、分层次、抓培训、理流 程、建机制、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形成逐级负责、有序衔接、过程闭环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释义: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提升电网安全生产水平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基本原则,建立完善工作组织体系,开展风险管理教育培训,密切联系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管理基础,注重简便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杜绝形式主义。

结合现有的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标准化作业等工作,针对不同岗位、专业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安全风险,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编制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危险源辨识手册。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推动岗位和作业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形成专业配合、各负其责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分层次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省(区、市)电力公司、直属公司、大中城市供电企业以防止电网大面积停电作为首要任务,重点防控大面积停电事故风险及其他重特大事故风险;供电企业、发电企业、施工企业、超高压公司等重点控制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供电中断等事故风险;基层工区、班组和个人重点控制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等人身伤害风险。

六、健全应急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预案演练,开展应急评估,落实应急保障措施,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释义:

贯彻《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7〕110 号)要求,成立以各级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明确应急工作管理机构,健全应急指挥、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落实应急职责。

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国家电网安监〔2007〕98 号)要求,针对电网安全、人身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编制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预案。针对台风、洪涝、覆冰、暴雪等恶劣天气,完善各个层面的电网应急处理预案,建立公司上下相互对应、相互衔接、完善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规范应急预案的上报备案、培训演练、修订更新等管理工作,开展应急预案评审,促进应急预案衔接和落实,实现预案体系动态管理。

重视专兼职抢险救灾队伍建设,保证应急资金投入,健全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制度,分级(网、省公司、发供电单位、工区)建立备品备件库,实现应急物资储备分级共享。定期进行应急物资普查,及时补充、更新,保证应急物资储备齐全、状态完好。

七、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严禁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

释义:

严格执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规定要求,增强主动性和敏感性,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和 突发事件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途径和方式如实上报,并可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传真等快捷方式补充汇报有关情况。首次报告要确保时效性,内容简明清楚;正式报告应完整、准确。

较大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重大电网、设备、火灾事故;中心城市电网发生停电事件,造成重要电力用户供电中断,对地方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社会秩序、城市公共安全等构成重大影响;重大活动或重要节假日保电期间发生停电事件,造成重要电力用户或居民用电中断,构成政治、经济或社会影响;由于供电安全引起的煤矿、非煤矿山、化工等高危企业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设备损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引起地方新闻媒体、中央新闻媒体、全国性新闻媒体关注的停电事件或其他敏感安全事件,必须按规定在1小时内报告公司总部。

严格执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和国家电网公司有关规程规定,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应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真正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

八、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电网本质安全水平。科学规划电网结构和布局,协调一、二次系统发展,推广应用通用设计、通用设备,落实反事故措施要求。加快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重点解决设备陈旧、设防水平偏低、输送通道“瓶颈”、电磁环网、短路容量过大等问题,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释义:

认真总结电网运行经验,紧密结合输变电技术和设备制造水平的发展,及时调整规划导则和相关设计标准,采用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选择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的设备建设电网,从根本上改善电网的安全状况,提高电网抵御事故的能力。

电网规划应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的各项要求,并严格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等相关反事故措施要求。

二次系统(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调度自动化和电力通信系统)应与一次系统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运行。电网无功电源和无功补偿设施的规划、设计应以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为原则,并留有适当裕度。

加快电网特别是重点城市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认真吸取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电网事故教训,科学制订电网设防标准,对高海拔、重污秽、重覆冰、微地形、微气象地区的输变电设施,强化设计校核,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电网抗灾能力。着力解决电网存在的设备陈旧、输送通道“瓶颈”、电磁环网、短路容量超标等突出问题,暂不能消除的应采取必要的稳定控制措施。

九、加强电网安全运行管理,落实安全稳定控制措施。严格执行电网调度和运行规程、规定,严禁超稳定极限和设备超能力运行。编制电网事故处置预案,开展电网反事故演习。

释义:

电网安全稳定管理和技术管理必须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为指导。根据公司《关于加强电网安全稳定工作的意见》(国家电网调〔2006〕 175号)、《电网安全稳定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调〔2006〕170号)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规定》(国家电网调〔2006〕161号)等文件要求,建立并完善电网安全稳定的管理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

加强过渡方式计算分析和在线静态安全分析,按照相关规定开展严重故障校核,并落实控制措施。按照《关于加强预防与控制电网功率振荡的若干措施》(国家电网调〔2005〕922号)要求,开展小干扰计算分析,落实小电源运行管理和厂站运行控制措施。

加强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按规定留有足够的有功、无功旋转备用容量。优化调度方案,及时调剂余缺,最大限度发挥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能力,有效实施事故支援。加强实时运行监控,严密监视机组出力、线路潮流、母线电压等运行指标,发现异常,按照规定及时果断处置。

针对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变化,全面分析电网主网和中心城市等重点地区电网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在电网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重要保电期来临前,要制定电网大面积停电和重要发输电设备停运事故的专项处置预案,并进行针对性演练,必要时应组织由各相关单位参加的联合反事故演习,提高各专业人员协调、配合处理重大电网事故的能力。

十、加强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安全管理, 严格核查整定方案和控制策略,规范保护定值与软件管理,按期进行检验。加快更新改造力度,提高二次装备水平。严格落实二次作业安全措施,防止人员“三误”。

释义:

严格执行《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2006)等相关规程规定,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控制策略必须经过全面严格的试验验证,控制逻辑应完备。电网结构或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复核装置的控制策略和定值,保证装置的适应性。定期对低频、低压减载方案进行系统实测和校验,保证事故情况下装置正确动作,实际切除容量满足整定方案要求。

按照国调中心《微机保护软件管理规定》(调继[2007]19号),建立微机保护软件版本档案,内容应包括保护型号、制造厂家、保护说明书、软件版本、保护厂家的软件升级申请等。同一线路两侧微机线路保护软件版本、同一调度管辖范围内同一型号微机保护的软件版本应保持一致。微机保护软件变动较大时,必须组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及时修编所管辖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现场运行规程及检验规程,定期开展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检验,确保定值与整定单一致、投退状态与调度令一致、运行状态与系统运行方式相符。110kV电压等级的微机型装置宜每2-4年进行一次部分检验,每6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部检验。220kV电压等级及以上的微机型装置应2-3年进行一次部分检验,每6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部检验。加大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加快淘汰非微机保护,逐步更换运行不稳定的早期微机保护。

加强与电网连接的客户进线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包括备自投电源、同期并列、低频减载等)的管理,防止发生因保护定值配合不当、客户内部不正确动作而引发电网越级跳闸事故。加强对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所使用通道加工设备的检查,定期校核通信设备(光纤、微波、载波)传输信号的可靠性和冗余度,防止因通信问题造成不正确动作。按照安规要求,认真执行二次作业安全措施票。落实《继电保护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规定》(调继[2007]20号),推行继电保护现场标准化作业,防止继电保护人员发生误碰、误接线、误整定等人为责任事故。

十一、加强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确保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实现有效隔离。加强通信专业管理,电网主网输电线路的继电保护、安控通道应满足“双路由、双设备、双电源”配置要求。明确各级通信运行维护单位责任,做好所辖通信设备运行维护。

释义:

贯彻《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监会第5号令)及其配套文件《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电监安全[2006]34号)和国家电网公司相关要求,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纳入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定期组织安全风险评估和检查。

按照“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原则,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非生产控制大区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互联网之间要采用电力专用横向单向隔离装置,变电站监控系统与调度中心主站系统间网络通信时必须采用电力调度数据专网并部署纵向加密认证装置等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外界病毒、恶意入侵等导致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事故。

直接影响电网主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一线路的两套继电保护装置和同一系统的两套安全自动装置,应配置两套独立的通信设备,并分别由两套独立的通信电源供电,两套通信设备和通信电源在物理上应完全隔离。

运行维护单位应依据委托协议和通信运行有关规程、规定,明确管理职责和安全职责,做好所辖运行维护管理区段内光缆、通信设备及电源等 设施的维护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加强通信检修管理,涉及继电保护、安全稳控装置和调度自动化等电网运行业务的通信检修和通信设备的异常停运,通信运行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通信检修管理规定,向调度部门履行通信检修审批程序,得到许可后进行操作和处理。

十二、依法加强并网电厂涉网安全管理,落实新投产机组并网安全要求,对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设备开展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并网电厂应编制全厂停电事故处理预案,参加电网反事故演习。

释义:

并网电厂在机组并网调试前应按《新机并网调度服务指南》的规定向调度部门报送有关涉及电网安全的设备参数、定值、图纸、调试报告等技术资料。

按照《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市场[2006]42号)文件要求,电力调度机构应对并网电厂开展技术指导和管理,主要范围包括:并网电厂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调度通信设备、调度自动化设备、水电厂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励磁系统和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装置、调速系统和一次调频系统、直流系统、高压侧或升压站电气设备以及涉及机网协调的相关设备和参数。

调度部门应制定所在电网的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包括PSS)、调速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并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写入并网调度协议。监督、检查并网电厂严格执行调度部门下达的各种继电保护、励磁系统、调速系统、振荡解列装置、PSS等定值,发电机一次调频功能参数按照电网运行的要求 进行整定,一次调频功能按照电网有关规定投入运行。

并网电厂应按照所在电网防止大面积停电预案的统一要求,编制全厂停电事故处理预案,落实相应措施,按要求参加电网反事故演习。

十三、加强变电站设备管理,做好运行维护,强化技术监督, 重点防止主变压器损坏和开关设备故障。加强过电压管理和站内直流电源系统维护。

释义:

严格执行《关于印发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的通知》(国家电网生技[2005]174号)、《关于印发输变电设备技术运行规范的通知》(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和《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等文件规定。

变电设备夏(冬)季高峰负荷来临前应进行一次红外成像检测,设备新安装投运、检修后,大负荷期等特殊时段应进行重点检测。加强老旧变压器、重载满载变压器运行状况监控和分析,落实防止主变压器出口短路损坏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变压器遭受出口或近区短路后,应按规定进行绝缘、色谱、绕组变形等测试分析。落实变压器、电抗器的瓦斯保护、压力释放保护等非电量保护装置及回路的防雨、防潮措施,按规程要求定期校验瓦斯继电器。

根据不同的绝缘介质特点,结合实际短路开断次数及设备状态合理安排检修工作,确保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机械特性参数符合技术要求。定期核算开关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如额定开断电流不能满足要求,应及时更换开关设备,更换前应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对 SF6绝缘型 GIS、断路器 等设备,应加强微水含量检测、泄漏检测以及SF6压力表、密度继电器校验,保证气体绝缘性能。

定期进行隔离开关支柱绝缘子探伤,夜间巡视应注意瓷件有无异常电晕。加强对隔离开关导电部分、转动部分、操动机构、机械及电气闭锁装置的检查与润滑,防止机械卡涩、触头过热、绝缘子断裂等故障发生。具备电动操作的隔离开关,每组隔离开关应有独立的操作电源刀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高压开关设备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生技[2005]172号)的规定,电动操作的隔离开关正常运行时,其操作电源应断开。每组电动操作的隔离开关的操作电源均应独立。

重点防止如下几类过电压事故:雷电过电压、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谐振过电压、弧光接地过电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操作过电压。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的 6~35kV 系统,应根据电网发展每3~5年进行一次电容电流测试,并按规程规定及时装设消弧线圈。对于装设手动消弧线圈的 6~35kV 非有效接地系统,应根据电网发展每3~5年进行一次调谐试验。

防止接地网不合格导致过电压事故。应按照《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规定对接地网定期校验、测试、开挖检查,并根据电网短路容量的变化,及时校核接地装置(包括设备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容量,对热稳定容量不够、焊接质量不合格或锈蚀严重等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接地网及时改造。接地引下线导通检测工作应1-3年进行一次,对接地网的开挖检查周期不应大于5年。

严格执行《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04]641 号)、《直流电源系统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生[2004]174号),加强蓄电池 充电、浮充电装置管理,定期进行放电试验。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直流系统应实现双重化配置,直流母线采用分段运行方式。新安装的阀控密封蓄电池组,应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以后每隔三年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运行了六年以后的蓄电池组,每年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

十四、加强输电线路管理,定期监测和巡视,清理走廊内危险物品,规范设置设备标志和安全警示标识。落实防污闪、防雷、防覆冰、防舞动、防风偏、防鸟害等相关措施。大负荷、重要保电期间、恶劣天气后要安排特巡。

释义:

严格执行《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国家电网生〔2006〕935号)、《预防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国家电网生[2004]641)、《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生技[2005]174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等有关规定。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线路巡视,做好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检测,积极开展红外测温,有效监测压接管、耐张线夹等接续金具连接状况,在恶劣气象条件发生后应组织特巡。高温大负荷期间应增加线路夜巡,重点监视大跨越、大档距、重载线路、老旧线路,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线路通道内不得存在影响安全运行的危险源,如易燃易爆品、高大施工机械、危险工厂、货物集散点、高大树木、钓鱼池、输油输气管道等。通道邻近区域废弃的塑料薄膜、扎带等易飘浮物应及时清理。

加强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试,尤其应严格控制山区及高土壤电阻率地 段线路接地电阻,确保其处于合格范围。使用雷电定位系统监视落雷情况,科学划分雷害区等级,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加装防雷装置、改善避雷线保护角、架设耦合地线、增加绝缘子片数等措施,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

对输电线路的冰害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规划设计输电线路走廊应尽量避开重冰区,无法避开的要在工程建设技术方案中采取针对性措施,如采用抗冰荷载大的杆塔、金具等。运行中可采取熔冰、将绝缘子改造为大小伞结构、增大绝缘子爬距等技术手段。

定期开展盐密测量、污源调查和运行巡视工作,及时修订污区分布图。工程设计应根据地区污秽分级情况,考虑环境污染变化趋势,按国家标准和公司有关规定配置设备外绝缘,并留有充足裕度。对运行的线路可采用增加清扫次数、使用复合绝缘子、喷涂防污闪涂料等措施,提高设备外绝缘水平。

结合季节、地域特点和自然环境变化情况,及时研究分析鸟害事故规律,采用防鸟刺、驱鸟器等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十五、加强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运行管理,做好换流阀、换流变、平波电抗器等主设备和直流控制保护、阀冷却、站用电、空调通风等系统的技术监督和维护,落实防止单、双极停运的各项措施。

释义:

加强对换流阀自动监视装置的监控,定期分析装置运行情况,如可控硅监控(THM)、阀避雷器、阀漏水检测等。定期对阀本体进行红外测温,防止换流阀温度过高损坏。

定期对换流变(平抗)绕组温度、油温、在线气体监视、分接头位置、阀侧电流、网侧电流及阀侧电压等运行参数进行监视、分析。

在污秽较严重地区的直流开关场,对高压侧直流穿墙套管、平波电抗器直流出线套管、高压侧直流CT、直流光CT、PT和相关绝缘支柱等主要设备应坚持“逢停必扫”原则,并采用表面涂刷PRTV涂料等技术措施,提高耐污水平。对直流光CT设备,特别是阀厅和直流出线光CT的光纤回路不定期进行光回路损耗测量。

换流站站用电控制和保护功能应独立。站用电各段母线应由不同主机进行控制,防止单台设备故障,引起站用电全停。

防止直流系统单双极停运主要措施:

1、单极或双极正常运行时,不允许安排双极中性区域主设备及相关二次设备的检修工作;

2、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时,严禁通过站内接地替代站外接地极;

3、直流场中性区域内分闸状态的隔离开关只要一侧为运行状态,则视该隔离开关为运行设备,不允许对该隔离开关进行合闸操作和检修工作;

4、直流输电系统一极运行,一极停运时,不允许直接对停运极中性区域一、二次设备进行注流和加压试验,包括阀厅内停运极中性区域一、二次设备。

5、直流输电系统单极闭锁后因检测到直流线路电流不能正常进行极隔离时,严禁在直流线路隔离开关断开前断开停运极中性母线和接地极的连接。

6、运行极的一组直流滤波器停运检修时,严禁对该组直流滤波器内与直流极保护相关的电流互感器进行注流试验。

7、在含有TDM总线的板卡或机架上工作时,应注意将收TDM信号的对应系统打至“试验”模式,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保护误动。

十六、加强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按要求配置防误装置,强化运行维护,严禁违规解锁操作,防止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释义:

强化防误操作工作责任制,从管理职责、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等各方面落实安规和《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6]904号)。

各单位应设专人负责防误装置的运行、检修、维护、管理工作,制定防止电气误操作及防误装置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和相关规章制度,定期检查、分析、解决防止电气误操作工作存在的问题。

加强防误装置管理,明确防误装置的检修、维护管理责任单位,装置管理应纳入现场运行、检修规程,与相应主设备统一管理。每年春、秋季预试检修之前,应对防误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防误装置完好率达到 100%,努力实现零解锁。因工作需要增加的临时接地线,必须纳入防误闭锁程序管理。

防误装置解锁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异常解锁,防误专责人到现场核实无误;检修解锁,经变电站站长或发电厂当值值长批准;紧急解锁,变电站当值负责人或发电厂当值值长下令解锁。

十七、建立健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机制,落实有效防范措施。依靠政府,加大投入,群防群治,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行电力设施保护区内施工许可制度,加强对可能影响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和施工的监视。

释义:

依据《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10 号)和《国 家电网公司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生技[2005]389号)等文件要求,依靠政府支持,建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长效机制,成立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综合治理,建立社会联防和群众护线组织。进一步完善企业内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考核。

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技防”、“物防”、“人防” 和其它有效防范保护措施。研究制订电力设施保护的工作到位标准和防护设施标准。对重点部位要采取缩短巡视周期、增加警示标志、专人看护等措施。

积极开展电力设施安全知识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电力设施安全常识,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电力设施的良好氛围,避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十八条、加强公司系统发电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监督工作。火电厂重点防止锅炉承压部件爆漏、压力容器爆破、炉膛爆炸,汽轮机超速飞车、大轴弯曲、轴瓦烧损,发电机、升压变损坏,灰场垮坝等事故发生。水电厂要消除大坝等水工建筑物安全隐患,杜绝漫坝、垮坝和水淹厂房事故。

释义:

严格执行《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等规定,把各项反事故措施落实到发电厂运行、检修和试验、检验的全过程工作中。定期对电厂相关设备开展技术监督活动,重点做好金属监督、绝缘监督、化学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检修队伍管理和检修质量的监督检查,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检修项目达到预期质量目标。

加强锅炉温度、压力、水位、炉压、火焰强度等测点的管理,保证数据准确性;加强燃煤监督和运行管理,提高调整水平,防止超温、超压,汽包满水、缺水,炉膛灭火放炮。加强化学监督工作,防止不合格给水进入锅炉或蒸汽不合格并汽。加强受热面监控,防止大面积腐蚀。

加强汽轮机调节系统维护管理,各种超速保护均应正常投入运行,超速保护不能可靠动作时,禁止机组起动和运行。按规程要求进行机组甩负荷试验、危急保安器试验、汽门严密性试验和门杆活动试验。严格控制汽轮机透平油和抗燃油的油质,按规程要求进行油泵启停、联锁试验。

定期检查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线圈的磨损、紧固情况,加强发电机环形接线、过渡引线、引水管水接头等部件检查,做好氢气湿度的控制措施,防止发生定子绕组相间短路。加强发电机在线检测管理分析,控制发电机出口风温差,防止发电机局部过热和非全相运行、非同期并网、励磁系统故障等外部原因引起发电机损坏。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坝安全管理办法》(国家电网生技〔2005〕399号――附件七)规定,落实安全责任,做好水电厂大坝和火电厂灰坝的巡视检查、监测、维护、加固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十九、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要全面履行安全职责,严格审核承包商资质和业绩,规范安全协议,明确安全责任,保证合理工期和安全费用,督促各参建单位落实安全责任。

释义:

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应按照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的规定,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与环境工作负全面的监督、管理责任。项目法人应严格审查承包单位资质、能力和安全业绩。规范签订承发包合同和安全协议,协议中应明确双方安全职责和采取的安全措施。项目法人应保证工程建设合理工期,坚持工期服从于安全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措施补助费、文明施工措施费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05]534号),保证施工安全投入。

项目法人应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目标,按规定组织成立工程项目安委会并开展工作,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安全问题。

项目法人应按照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以合同约定、安全检查、安全奖惩、准入清退等手段,督促设计、施工、监理、制造、调试等各类承包商履行其安全职责。

二十、施工企业应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工程,保证安全费用投入,规范工程分包、劳务分包及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严格非标施工机具试验检测,防止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事故。

释义:

施工企业应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分包、劳务分包及临时用工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05]531号),严格审查分包商资质、能力,依法签订合同,清晰界定“工程分包”和“劳务分包”性质,明确双方安全职责。施工单位应对工程分包商的施工安全行为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审查分包商的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并备案,监督其实施。施工单位负责对劳务分包商施工作业行为的监督、指导,并全面承担与项目法人所签施工承包合同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施工单位与临时用工人员应 签订安全协议,对临时用工人员的施工安全负责。临时用工人员进入现场作业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合格后在监护下进行施工作业。

门吊、塔吊、履带吊、牵张机等大型施工机械应实行专业管理,明确机构、人员及责任,完善落实规程制度。大型施工机械安装、使用、拆卸等作业过程应加强统一指挥和安全监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 373 号令)规定的施工起重机械,应当经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非标准施工机具,要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检验、检测方法并认真执行,消除安全隐患。

二十一、落实农电安全管理与监督职责,加强各类县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农村供电所安全生产专业化管理,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开展作业现场反“六不”活动,落实“三防十要”反事故措施。

释义:

将县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统一纳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农电安全责任。从网省公司、地市公司、县供电企业三个层面理顺监督与管理关系,建立健全相应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农电安全监督管理到位。

落实公司《关于全面加强县供电企业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办〔2007〕364号),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类专业技术标准。针对农村配电网临时性、小型作业多的特点,从加强生产计划管理入手,实现对农村配电网作业停电、工作许可等关键环节的控制。对难度大、危险性高的作业、地点分散的作业,涉及工种及人员较多的作业等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建立分级把关制度,根据作业类型、作业环境、作业风险、人员安全素质明确分级把关人员。落实公司《关于推行农村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的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农[2007]369号),进一步深化农村供电所管理,强化安全生产专业管理,提高农电队伍职业化素质。

加强作业现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扎实开展现场“反六不”活动,落实施工检修“三防十要”反事故措施和公司《农网配电典型作业防止重特大人身事故措施(试行)》(农安〔2007〕22号),防止农电人身伤亡事故。

二十二、加强供用电安全管理,依法签订供用电合同和并网调度协议,履行限电序位表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停送电联系制度。依靠政府支持,强化用电安全检查,督促和引导高危企业、重要用户完善备用保安电源。

释义:

供电企业和用户应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依法签订供用电合同,并明确用户接入系统方案、双方产权、设施运行维护责任、安全管理责任、用户应急备用电源配置、非电保安措施及免责性条款等内容。严格执行《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5号),依法与用户签订并网调度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和权利。按年度编制超计划限电序位表和事故限电序位表,履行政府审批程序,确保“两表”合法有效。不得将煤矿、非煤矿山等高危企业供电专线列入拉闸限电序位表。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客户安全用电服务若干规定》(国家电网营销〔2007〕49号),对重要用户的用电情况、受电设备预防性试验以及供电方式、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自备应急电源、非电保安措施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以书面形式下达整改意见,并由用户签收。建立重要客户特别是高危客户供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常态机制,掌握客户供用电安全存在的隐患,明确隐患形成原因,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单位。对高压供电用户不实施安全隐患整改并危及电网或公共用电安全的,应书面报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电力监管机构予以处理。

认真执行《国家电网公司业扩报装工作管理规定》(国家电网营销〔2007〕49号),严格审核用户报装资料。对符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中“特别重要的负荷”的用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还应要求用户增设独立发电机组等应急电源。

二十三、加强多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完善内部机制,做好基础工作。依法规范主业与多经企业间工作业务,严格监督管理,切实履行安全职责。多经企业应加强对外发包工程管理,明确双方安全责任,规避安全风险。

释义:

严格对多经企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考核。多经企业应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目标,建立规章制度,明确人员职责,严格内部考核,在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两措”计划资金、工程安全措施费用及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具等方面保证投入。

主业与多经开展工作业务,不得降低资质标准要求。要明确界定并认真履行各自安全职责,避免出现安全管理“真空”。

多经企业对外发包工程和业务,应严格审查承包方资质和条件,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职责,落实安全风险抵押金、安全监督检查等有效手段。第二十四条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信息系统“分区、分级、分域”的安全防护策略,完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强化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安全管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确保信息内容安全。

释义:

各单位应将信息安全纳入生产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信息安全责任制,不断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和应急预案,强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常态化工作,落实信息系统“分区、分级、分域”方案,建立信息安全检查、监督和考核机制,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严格信息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

完善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隔离措施,在统一大区内实施信息系统合理和科学分域的边界防护策略,落实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制度。

合理部署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安全防范措施,加强信息系统访问控制、病毒防范、攻击和渗透抵制、数据备份等信息安全技术工作,落实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做好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的规划和实施工作,防止网络攻击和病毒传播,防止发生信息系统泄密事件。

二十五、加强消防、交通管理,健全组织机构,落实管理责任,完善设备设施,规范驾驶人员安全管理及车辆维修保养,防止发生火灾和交通事故。

释义:

建立健全消防及交通安全管理机构,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落实消 防、交通安全责任制。

配备消防专责人员并建立有效的消防组织网络,认真执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1996)等有关规定。在生产现场和有关场所必须配备完善、合格的消防设施。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电网或者财产重大损失的设备和场所,确定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重点,并加强监视和防控。对消防重点设备和部位,应保证消防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在禁火区进行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和动火工作票制度。

加强各类驾驶人员的安全管理,定期组织安全学习,落实企业内部交通安全规定。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禁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超载行驶。加强车辆维修保养和出车前、后的检查,防止车辆带病上路。生产现场内部使用的特种车辆,应按国家规定进行年检。特种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二篇:国家电网公司二十五项反事故重点措施

国家电网公司二十五项反事故重点措施

(一)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当前,要重点做好三个层面的“对照检查”。领导层重点对照检查:是否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程制度和要求;是否结合实际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布置和落实;是否亲自研究并解决安全生产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带全局性的问题,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证;是否组织制定本单位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预案;是否有针对性地深入基层进行安全检查和指导;是否掌握职工队伍的思想动态。管理层重点对照检查:是否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和要求;是否贯彻落实了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是否制订、完善了有关的规程制度,并付诸实施;是否组织开展了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与控制、设备运行分析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是否组织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及整改工作;是否落实了反事故的各项措施。

执行层重点对照检查:是否清楚自己的安全职责;是否清楚工作任务和分工;是否熟知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工作标准;是否具备工作所要求的安全生产技能;是否熟知工作中的危险点及防范措施;是否保证了作业安全和工作质量。

(二)切实做到:安规考试百分之百合格,安规要求百分之百执行,操作正确率百分之百实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措施百分之百落实;查在岗人员资格,查重大设备隐患,查管理薄弱环节。

(三)严格执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结合电网运行实际,进一步细化电网安全分析,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加强电网运行监控,严禁电网超稳定限额和设备超能力运行。加强负荷预测分析,做好电力平衡,保证电网在运行中留有必需的旋转备用和事故备用。

(四)认真分析所辖电网的主网和中心城市等重点地区在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存在的问题,全面评估重要枢纽变电站全停可能造成的安全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在电网大负荷到来之前,要组织开展电网联合反事故演习和有针对性的单项演习,提高电网应对突发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加强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认真复查验算保护整定方案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控制策略,特别是对多年未改变的后备保护定值要进行验算,夏季高峰前要对定值和安控策略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核查。要按期进行保护装置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校验传动。切实落实各项反措技术要求,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努力杜绝保护(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误、拒动和人员“三误”事故的发生。

(六)强化低频率(低电压)减载管理,保证实际切除容量满足整定方案的要求。同时要切实做好低频率(低电压)减载装置的校验工作,保证其可靠动作。

(七)加强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真实地反映电网运行情况,发现数据异常及时处理。加强对通信设备运行工况的检查,确保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所需通道的畅通,确保通信系统安全。

(八)发生重特大电网、设备事故时,公司系统各单位确保应急处理指挥系统响应迅速、应急处理预案启动及时有效、资源调动灵活快捷、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事故应急援助有力、对外信息发布及时得当,全力减少事故造成的社会损失和对用户的影响。

(九)加强对输变电设备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对输变电设备在设计选型、监造、安装验收、生产运行等全过程的技术监督,认真落实输变电设备的重点反措要求。确保输变电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十)针对夏季高温和重负荷等特点,对重要设备、长期重载设备以及老旧设备,制定过载、过温运行的相关技术规定,确保出现过载、过温运行情况下的输变电设备安全。

(十一)加强对输变电设备在恶劣气候和重要保电时期的特巡工作。切实做好防雷、防雨、防火、防污闪等工作。有针对性开展重载、大档距、交叉跨越线路导线弧垂和交叉跨越距离的检测和线路走廊的清理。当前特别要加强对事故率较高的电流互感器和支持瓷瓶等设备的监督、检查。

(十二)加强对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查,杜绝因直流电源系统故障导致事故扩大、变电站全站停电事故。加强对接地网的维护,必须按周期对接地网进行定期测试、开挖检查,对不合格或锈蚀严重的接地网要及时进行改造,杜绝发生由于接地网原因导致的事故。

(十三)加大对无功补偿设备的管理力度。必须按照分层、分区配置的原则,保证无功补偿容量满足要求。加强无功补偿设备的维护,保证无功补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依据电网需求,确保无功补偿设备实现投切和调整及时,保证电压水平和电能质量,防止发生电压稳定破坏。

(十四)建立健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制度,形成群众联防机制,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的力度。积极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开展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专项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各类施工作业对电力设施造成损坏或对电网安全构成威胁。努力减少因外力破坏对输变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

(十五)加强对用电安全的监督检查,督促用电安全措施的落实,督促用电安全隐患的整改,防止因用户设备原因波及电网事故的发生。

(十六)因预试、检修需变更供电方式时,要及时与用户沟通,共同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督促协调重要用户准备应急保安电源。对特别重要用户,要督促其完善多路电源供电方案和非电保安措施。

(十七)加大对用户无功补偿设备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无功补偿的容量满足要求,并能按要求投切。

(十八)认真检查、分析和掌握基建施工企业的安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防止基建施工人身死亡事故的再次发生,迅速扭转基建安全的被动局面。

(十九)加强承发包工程的管理。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基建过程中各类合同管理。重点做好对承包队伍资质的审查,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落实各项施工安全措施。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二十)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作业,认真做好对各类人员尤其是对临时工和外来人员的安全监护,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控制与监督,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质量。

(二十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以“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落实有措施,执行有实效。习惯性违章得到全面遏制。杜绝发生各类人员责任事故。

(二十二)必须从电网结构和布局上整体考虑电网的安全性,选取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采用技术先进、成熟的设备,从根本上改善电网的安全状况。

(二十三)根据负荷预测,及时调整电网规划及建设项目,不断提高电网抵御事故的能力。重点解决一批电力设备陈旧,输送通道“瓶颈”、电磁环网、短路容量过大等电网自身的问题。(二十四)加强对并网电厂的安全监督,明确网厂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对涉及电网安全的机组保护定值、调速系统、励磁系统的控制参数必须满足电网的要求。切实加强公司系统发电厂的安全管理,落实发电设备的各项反措要求,保证机组的稳发、满发。加强水电厂大坝的安全管理,严防发生垮坝事故。(二十五)加强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防范工作。网络信息安全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同样管理。建立生产信息系统和外部网站的物理隔离。加强对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方面的重点防范,确保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

第三篇:开展反事故斗争25项重点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国家电网公司开展反事故斗争 25项重点措施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设备网2005年06月07日 10:00作者:

近期,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及其周边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再一次给我国电网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为了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家电网公司立即开展反事故斗争,落实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与一切不安全现象作斗争,自上而下建立健全反事故斗争组织体系,并采取二十五项重点措施,切实抓好反事故斗争工作,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级领导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识反事故斗争的必要性和严肃性,加强领导,广泛发动,把反事故斗争与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紧密结合,与迎峰度夏工作紧密结合,与“安全生产月”开展的各项活动有机结合,把反事故斗争落实到基层单位、落实到班级、落实到个人,务必取得实效。日前,国家电网公司表示:要把反事故斗争作为公司安全生产的一项长期性任务来抓,并制定了二十五项重点措施。

(一)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严格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切实做到:安规考试百分之百合格,安规要求百分之百执行,操作正确率百分之百实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措施百分之百落实;查在岗人员资格,查重大设备隐患,查管理薄弱环节。

(三)严格执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结合电网运行实际,进一步细化电网安全分析,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加强电网运行监控,严禁电网超稳定限额和设备超能力运行。加强负荷预测分析,做好电力平衡,保证电网在运行中留有必需的旋转备用和事故备用。

(四)认真分析所辖电网的主网和中心城市等重点地区在电网安全运行和可靠供电存在的问题,全面评估重要枢纽变电站全停可能造成的安全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在电网大负荷到来之前,要组织开展电网联合反事故演习和有针对性的单项演习,提高电网应对突发大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加强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运行管理。认真复查验算保护整定方案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控制策略,特别是对多年未改变的后备保护定值要进行验算,夏季高峰前要对定值和安控策略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核查。要按期进行保护装置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校验传动。切实落实各项反措技术要求,1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努力杜绝保护(安全稳定自动装置)的误、拒动和人员“三误”事故的发生。

(六)强化低频率(低电压)减载管理,保证实际切除容量满足整定方案的要求。同时要切实做好低频率(低电压)减载装置的校验工作,保证其可靠动作。

(七)加强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真实地反映电网运行情况,发现数据异常及时处理。加强对通信设备运行工况的检查,确保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自动装置所需通道的畅通,确保通信系统安全。

(八)发生重特大电网、设备事故时,公司系统各单位确保应急处理指挥系统响应迅速、应急处理预案启动及时有效、资源调动灵活快捷、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事故应急援助有力、对外信息发布及时得当,全力减少事故造成的社会损失和对用户的影响。

(九)加强对输变电设备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对输变电设备在设计选型、监造、安装验收、生产运行等全过程的技术监督,认真落实输变电设备的重点反措要求。确保输变电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十)针对夏季高温和重负荷等特点,对重要设备、长期重载设备以及老旧设备,制定过载、过温运行的相关技术规定,确保出现过载、过温运行情况下的输变电设备安全。

(十一)加强对输变电设备在恶劣气候和重要保电时期的特巡工作。切实做好防雷、防雨、防火、防污闪等工作。有针对性开展重载、大档距、交叉跨越线路导线弧垂和交叉跨越距离的检测和线路走廊的清理。当前特别要加强对事故率较高的电流互感器和支持瓷瓶等设备的监督、检查。

(十二)加强对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查,杜绝因直流电源系统故障导致事故扩大、变电站全站停电事故。加强对接地网的维护,必须按周期对接地网进行定期测试、开挖检查,对不合格或锈蚀严重的接地网要及时进行改造,杜绝发生由于接地网原因导致的事故。

(十三)加大对无功补偿设备的管理力度。必须按照分层、分区配置的原则,保证无功补偿容量满足要求。加强无功补偿设备的维护,保证无功补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依据电网需求,确保无功补偿设备实现投切和调整及时,保证电压水平和电能质量,防止发生电压稳定破坏。

(十四)建立健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制度,形成群众联防机制,加大电力设施保护的力度。积极配合当地公安部门开展严厉打击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专项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各类施工作业对电力设施造成损坏或对电网安全构成威胁。努力减少因外力破坏对输变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

(十五)加强对用电安全的监督检查,督促用电安全措施的落实,督促用电安全隐患的整改,防止因用户设备原因波及电网事故的发生。

(十六)因预试、检修需变更供电方式时,及时与用户沟通,共同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督促协调重要用户准备应急保安电源。对特别重要用户,督促其完善多路电源供电方案和非电保安措施。

(十七)加大对用户无功补偿设备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保证无功补偿的容量满足要求,并能按要求投切。

(十八)认真检查、分析和掌握基建施工企业的安全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十九)加强承发包工程的管理。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基建过程中各类合同管理。重点做好对承包队伍资质的审查,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落实各项施工安全措施。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十)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企业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作业,认真做好对各类人员尤其是对临时工和外来人员的安全监护,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控制与监督,保证施工现场安全和施工质量。

(二十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以“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落实有措施,执行有实效。全面遏制习惯性违章。杜绝发生各类人员责任事故。

(二十二)从电网结构和布局上整体考虑电网的安全性,选取先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采用技术先进、成熟的设备,从根本上改善电网的安全状况。

(二十三)根据负荷预测,及时调整电网规划及建设项目,不断提高电网抵御事故的能力。重点解决一批电力设备陈旧,输送通道“瓶颈”、电磁环网、短路容量过大等电网自身的问题。

(二十四)加强对并网电厂的安全监督,明确网厂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对涉及电网安全的机组保护定值、调速系统、励磁系统的控制参数必须满足电网的要求。切实加强公司系统发电厂的安全管理,落实发电设备的各项反措要求,保证机组的稳发、满发。加强水电厂大坝的安全管理,严防发生垮坝事故。

(二十五)加强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防范工作。网络信息安全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同样管理。建立生产信息系统和外部网站的物理隔离。加强对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方面的重点防范,确保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

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反事故斗争,杜绝由于人员责任原因、设备问题和外部因素造成的人身、电网、设备事故,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人身死亡事故、重特大电网事故和设备事故,确保不发生对社会严重影响的停电事故、水电厂垮坝事故,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证今夏电力有序供应。

第四篇: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实施办法(20051214)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建设落实十八项反事故措施实施

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了在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建设工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从电网工程设计工作的源头上提高电网安全生产水平,为跨区电网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验收、交接和运行工作统一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运行部结合十/\项反事故措施,对照相关设计与运行规程,考虑跨区电网设计、建设和运行的技术要求及实际情况,收集了各方面意见,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建设落实十八项反事故措施实施办法(试行)》,现印发执行。

在执行中,如果存在问题,请将意见及时反馈给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运行部。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建设落实十八项反事故措施实施办法(试行)

2005年12月14日

附件:

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建设落实十八项反措施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在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建设工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以下简称十八项反措),从电网工程设计工作的源头上提高电网安全生产水平,进一步完善各类反事故措施,结合跨区电网设计、建设和运行的技术要求及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结·合十八项反措,对照相关设计与运行规程,紧密结合跨区电网建设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有针对性的补充措施,未包含十八项反措和设计的全部内容。

第三条本办法未涉及到的内容,按相关设计规程和十八项反措的要求执行。设计规程的要求若严于十八项反措要求的内客,原则上执行设计规程内容;否则,原则上按十八项反措的要求执行。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跨区电网建设工程,所涉及的内容作为跨区电网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验收、交接和运行的统一标准.

第五条落实防止电网生产重大事故的措施,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是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建设和生产运行等单位的共同任务。因此,各有关方面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本实施办法。

第二章 变电部分

第六条新建500(330)KV及以上变电站工程监控系统应具备微机五防功能,同时二次回路设计电气接线闭锁;可以不另外设置独立微机五防装置。(4.2.3)(该数字序号为本条内容对应的十八项反措条款序号,以下相同)

第七条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时,远方、就地操作均应具备防止误操作闭锁功能。(4.2.4)

第八条断路器或刀闸闭锁回路不能用重动继电器,应直接用断路器或隔离开关的辅助触点。(4.2.2)

第九条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应采用三台充电、浮充电装置,及两组蓄电池组的供电方式。(5.2.1),(13.4. 1),(13.4.2)

第十条为防止运行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造成蓄电池组损坏,必要时为蓄电池室配置控制环境温度的设施。(5.2.5)

第十一条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电源应取自不同蓄电池组供电的直流母线段,不应因为单一电源或装置故障,造成两套保护同时退出。(14.2.1.2)

第十二条直流系统的馈出网络应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不应采用环状供电方式。(13.3.1)

第十三条加强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母线、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主设备快速保护建设。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高抗等主设备的微机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220kV及以上环网运行线路应配置双重化全线速动保护;枢纽变电站220kV母线、330kV及以上母线应采用双重化母差保护配置。(2.1.6)

第十四条为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重要线路和设备必须坚持按双重化配置互相独立保护的原则。有条件时,传输两套独立的主保护通道相对应的电力通信设备也应为两套完整独立的、两种不同路由的通信系统,其相应的通信监控监测信息应被采集汇总到上一级调度(通信)机构的通信监控主站系统。(5.3.1)第十五条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变压器、高抗、串补、滤波器等设备保护应按双重化配置。每套保护均应含有完整的主、后备保护,能反应被保护设备的各种故障及异常状态,并能作用于跳闸或给出信号。(14.2.2),(14.2.3),(14.2.4)

第十六条采用双重化配置的两套保护装置宜安装在各自保护柜内,并应充分考虑运行和检修时的安全性。(14.3.1)

第十七条差动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相关特性应尽量一致。(14.3.7)

第十八条保护室与通信室之间信号传输,宜采用光缆;若采用双绞双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在两端分别接地。(14.7.3)

第十九条电力调度机构与变电站和大(中)型发电厂的调度自动化实时业务信息的传输应同时具备网络和专线通道,网络通道与专线通道应采用不同的物理通道。(15.1.7),(15.2.5

第二十条直接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一条线路的两套继电保护和同一系统的两套安全自动装置应配置两套独立的通信设备,并分别由两套独立的通信电源供电,两套通信设备和通信电源在物理上应完全独立。(15.2.3)

第二十一条通信设备应具有独立的通信专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供电时间一般应不少于4小时),在供电比较薄弱或重要通信站应配备太阳能电池,不允许采用厂站直流系统经逆变给通信设备供电。(15.2.7)

第二十二条换流阀设计应保证一定数量的冗余晶闸管数,按不小于12个月运行周期内损坏晶闸管数设计值的2.5倍考虑,最少不应少于2至3个晶闸管。(8.1.3)

第二十三条为防止阀厅发生火灾事故,应加强火情早期检测,宜选用响应时间快、灵敏度高的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的固定应采用非金属抗老化韧性材料,严防检测设备脱落。(8.1.5)

第二十四条为加强换流变(平抗)、330kY及以上变压器油的质量控制,应配置在线色谱监视装置。(8.2.9)

第二十五条对于SF6穿墙绝缘套管,应配置相应的气体密度(或压力)监视装置,在低于设备要求值时,可动作于报警和跳闸,以便可靠退出运行。(8.4.1)

第二十六条在新、扩建工程设计中,消防水系统应同工业水系统分离,以确保消防水量、水压不受其他系统影响;有保安电源系统者,消防泵的备用电源应由保安电源供给,否则,消防泵的备用电源应由站用电不同母线互为备用供给,必要时换流站可配置独立的柴油机消防泵。(17.1.4)

第二十七条无人值守变电站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或自动灭火设施,其火灾报警信号应接入有人监视系统,以及时发现火警。(17.5)

第二十八条为防止户内支持绝缘子污闪放电,在外绝缘爬距符合《户内设备技术条件》的同时,户内直流场必须设置空调系统。(8.5.4)

第二十九条潜油泵的轴承应采取E级或D级,禁止使用无铭脾、无级别的轴承。对强油导向的变压器油泵应选用转速不大于1500r/min的低速油泵(9.5.1)

第三十条开关设备基础、支架设计应牢固可靠,不可采用悬臂梁结构。(11.8.3)第三十一条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在入地处应有明显的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线,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及腐蚀年限的要求。重要设备及设备架

构等宜有两根与主地网不同干线连接的接地引下线,并且每根接地引下线均应符合热稳定校核的要求。接地引下线应便于定期进行检查测试。(12.1.1.5)

第三十二条厂、站接地电阻要求应按DL/T 5136-2001标准或最新版要求执行。(14.7.4)

第三十三条调度自动化主站各系统供电电源应配备专用的不间断电源装置(UPS),交流供电电源应采用两路来自不同电源点供电。发电厂、变电站远动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变送器等自动化设备的供电电源应采用不间断电源(UPS);远动设备、电源应加装防雷(强)电击装置。(15.1.5)

第三十四条新建或扩建变电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并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变化因素。对于一、二级污区,可采用比污区图提高一级配置原则;对于三级污

区,应结合站址具体位置周围的污秽和发展情况,对需要加强防污措施的,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充分考虑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或防污闪辅助伞裙等措施;对于四级污区,应在选站阶段尽量避让。如不能避让,应在设计和建设阶段考虑设备型式的选择,可以考虑采用GIS或HGIS等设备或者全户内变电站(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等措施。(7.1.2)

第三章 输电线路部分

第三十五条加强沿线已建线路设计、运行情况的调查,并在初步设计文件中以单独章节对调查结果予以论述(风灾、冰灾、雷害、污闪、地质灾害、鸟害等)。(6.1.1)

第三十六条充分考虑特殊地形、气象条件的影响,尽量避开重冰区及易发生导线舞动的地区。对易覆冰、风口、高差大的地段,宜缩短耐张段长度,杆塔强度应有不低于10%的裕度。(6.1.2)

第三十七条选择路径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带、矿场采空区等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地区;当无法避让时,应开展塔位稳定性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6.1.3)

第三十八条220kV及以上线路在居民区、农田不宜采用拉线杆塔。6.1.4)

第三十九条15度及以下耐张转角塔的内外角侧跳线均应安装跳线串.40度及以上耐张转角塔的外角侧跳线宜使用双跳线串(V型串、八字串或两个独立单串)等措施。(6.1.5)

第四十条送电线路跨越-110kV及以上线路、铁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通航河流及输油输气管道等时,应采用双悬垂绝缘子串,500kV及以上线路应采用双独立挂点。

第四十一条加强杆塔防盗、防松设计,110kV及以上等级输电线路杆塔8米及以下应采用防盗螺栓,其它螺栓采用防松措施。(6.1.10)

第四十二条使用复合绝缘子时,应综合考虑线路的防雷、防风、防鸟害等性能。居民区、水田、变电所门型构架不宜使用玻璃绝缘子。(6.1.11)

第四十三条新建500KV(含330KV)输电线路的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并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变化因素。对于0、工级污区,可提高一级绝缘配置;对于Ⅱ、Ⅲ级污区,按照上限进行配置,同时应结合线路附近的污秽和发展情况,绝缘配置应适当留有裕度。对于Ⅳ级污区,应在选线阶段尽量避让,如不能避让,应在设计和建设阶段考虑采用大爬距绝缘子或复合绝缘子,同时结合采取防污闪涂料等措施。(7.1.2)

第四十四条*(*为本次新增加内容,以下相同)送电线路经过经济林木或树木密集的林区时,应按树木生长的自然生长高度,采用高跨原则。林木的自然生长高度,需经调查收资,并得到当地林木管理部门的认定。

第四十五条*条件成熟的情况下,500kV及以上线路杆塔宜设置高空作业工作人员上下杆塔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

第四章附则

第四十六条本办法由国家电网公司建设运行部技术处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检查

针对《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重大反事故措施》的检查

14、防止继电保护事故:

14.2.1.2 两套保护装置的直流回路应取自不同蓄电池组供电的直流母线段。

220KV月湖变220KV线路及主变保护均不满足要求。

14.2.1.4两套保护装置的跳闸回路应分别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

220KV月湖变220KV线路(除220KV贵月I、II线)及主变保护均不满足要求。

220KV铜城变220KV电铁I、II线PSL-607保护不满足要求。

下载abezpb《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国家电网安监699 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abezpb《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及释义》【国家电网安监699 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