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并研究部署党史研究工作

时间:2019-05-14 23:3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委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并研究部署党史研究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委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并研究部署党史研究工作》。

第一篇:安徽省委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并研究部署党史研究工作

>> 安徽省委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并研究部署党史研究

工作

3月10日上午,安徽省委副书记李国英主持召开会议,专题听取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汇报,并研究部署安徽党史研究工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殷光临汇报了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精神贯彻意见、2015年全省党史工作情况和2016年工作安排。省委副秘书长李中,省委政研室副主任赵宏海,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苗键、李兵等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党史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党史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光荣使命。近年来,全省党史部门和广大党史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定党史姓党的正确方向,遵循实事求是的研究原则,凝心聚力执着追求,成果丰硕育文化人,在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强化党史研究工作、强化党史宣传教育、强化党史部门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

会议对“十三五”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全省党史工作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挖掘安徽党史富矿。安徽是党史研究的富矿,党在安徽的历史是连续的、割不断的,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都有辉煌的历史。土地革命时期,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都发源于皖西,仅金寨县30万人中就有10余万人参加了红军,掀起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抗日战争时期,安徽是华中抗战的中心,新四军总部设在安徽泾县,全国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有3个在安徽。解放战争时期,安徽是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主战场,这里诞生的小推车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人民军队和老百姓水乳交融的关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大别山区7大水库兴建、淮河治理为代表的五十年代大建设,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和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小岗村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帷幕。安徽党史每一阶段都有富矿,不仅储量大,分布广,而且品位高。党史部门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安徽丰富的党史资源发掘好、研究好、利用好。

第二,凝炼安徽党史精神。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世界第一大党,不断开辟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境界,首先是因为我们有坚定的信仰。研究好党的历史,对于增强历史意识,掌握历史思维、具备历史眼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党史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历史的记述和史料的积累,虽然这些也是必要的,但关键是要凝炼出有价值的精神来,育文化人归根结底还要靠精神的力量。第三,传播安徽党史故事。党史研究的成果出来后,不能束之高阁,还要想办法积极宣传出去。要把党史宣传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和内容,进一步改进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讲好安徽党史故事,不断提升党史宣传的传播力、吸引力、影响力。

第四,传承安徽党史基因。红色基因是一种强大的健康基因,具有强大的正能量。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把红色基因融入到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去,融入到党员干部的血液和生命中去,党史工作者使命光荣、大有可为。要突出抓好党史教材的编写,推动党校把党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从党员领导干部抓起,在五年一遍的干部轮训中落实好党史教育。

会议强调,当前要认真抓好2016年至2020年工作规划的制定,形成未来安徽党史研究工作的一个主线和纲要,明确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路径,切实把工作规划转化为工作计划、工作步骤,矢志不移地推进,久久为功,努力在传承安徽红色基因方面做出更大贡献,发挥更大作用,不辱安徽党史工作者的使命。一是做好规划。规划是指导行动的纲领,科学的规划制定出来后,就不能因为人的调整而改变,要相对稳定。二是系统推进。规划不是纸上画画,而是要落实,变成具体的计划,变成具体的行动,一步一步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三是项目实施。要通过相对比较完善的项目,来一步步推进计划的实施。四是成果利用。项目实施完了,要利用好,以充分发挥好存史资政育人作用。

扫一扫关注广西党史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

作者: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

责编:秦先灿

第二篇: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的规定

【发布单位】812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5-09-07 【生效日期】1995-09-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的规定

(1995年9月7日皖发〔1995〕19号)

为了更好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使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切实负起责任,以推动我省的党风廉政建设,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特作如下规定。

一、一、基本要求

1.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建立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制,要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之一和述职报告的一项重要内容。

2.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心须做到:

(1)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自觉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并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

(2)认真组织所负责的地区、部门和单位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紧密联系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本地区、本部门和本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

(3)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抓好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4)按照从严治党治政的原则,组织制定有关党员、干部廉政勤政的行为规范和监督检查的程序及标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防范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5)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要总是要认真对待,妥善解决。对群众反映的和组织发现的违法违纪案件,要支持有关部门监督机关和部门依法依纪查处;

(6)要加强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每半年要对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和领导干部廉政勤政情况进行一次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每年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总结。

二、二、责任分解

3.各级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党委书记负责本地区、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全面工作;党委副书记负责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党委常委协助分管副书记负责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

4.各级政府(行署)要按照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抓好本地区政府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政府(行署)正职负责政府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全面工作,政府(行署)副职负责分管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5.各级人大常委会、政协和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负责本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6.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同级党委(党组)、政府(行署)的领导下,负责本地区、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7.党委、政府(行署)各部门党组(党委),全面负责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门正职负责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全面工作;副职负责分管处(科)室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三、三、监督检查

8.各级党委(党组),要结合民主生活会,认真检查本规定的执行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9.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执行本规定的情况,作为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认真履行领导责任,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要给予表彰。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领导责任,致使分管地区、部门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出现严重问题的,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并取消其当所晋职晋级的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应的领导责任。

10.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及时向同级党委和政府报告;必要时可要求有关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纠正和改进。

四、四、纪委责任

11.党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要追究责任;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不认真履行领导责任,对分管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不研究、不部署、不检查,出了问题不认真解决;

(2)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要问题不及时处理,影响党群关系和社会稳定的;

(3)对已发现的违法违纪案件,应该上报而不上报,应该调查而不及时组织调查,或者应该处理而不处理的;

(4)干扰、妨碍案件调查处理,包庇违法违纪行为的;

(5)利用职权打击报复举报人或办案人员及其亲属的;

(6)不认真履行纪检监察职责,影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顺利发展的。

以上行为情节轻微,经批评教育后政正的,可不予或者免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五、附则

12.本规定适用于全省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和人民团体机关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也要参照执行。

13.本规定由中共安徽省纪委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14.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安徽省委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并研究部署党史研究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委领导专题听取汇报并研究部署党史研究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