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型突发事件中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及反思(共5篇)

时间:2019-05-15 00:4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事故型突发事件中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事故型突发事件中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及反思》。

第一篇:事故型突发事件中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及反思

事故型突发事件中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及反思

摘要: 每一次大型事故型突发事件1的爆发,政府即公权力的行使就会被推向风口浪尖,公信力严重缺失。如何重塑政府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已是当下政府等公权力掌握者对头痛的问题。然而我们认为,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本文不做过多笔墨。而将我们的焦点集中在其公信力缺失的原因探究上,从普通大众的角度,深入分析其质疑政府的原因。本文将从民众质疑政府的愿意或依据分析,剖析公信力的几股影响势力,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公信力的重塑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公信力缺失

原因分析

影响因素

前不久刚刚发生的7.23动车事件,除了再一次显示中华民族的深厚民族感情和社会责任外,更是对政府公信力的再一次冲击。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灾难,谁也无法还原当时的真相,事件之后的各种揭露动车事件的“真相”的报道、言论铺天盖地而来。作为公众根本无法辨别哪一种说辞才是所谓的真相,网路上还一度出现了谣言党和辟谣党的对抗。但是奇怪的是,对于7.23事件社会舆论竟然出现了诡异的倒向性评价:政府是在掩盖事实,推卸责任。

这种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严重不信任所造成的危害是极其巨大的。一方面给某些好事者牟取暴利、制造社会矛盾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社会恐慌,加剧政府信任危机。长此以往,国家机器终有一天会在其内部矛盾急剧膨胀的时候突然崩塌。

公众质疑政府的理由:

1,导火索:信息不畅通下的“合理”怀疑

大众传媒没能充分发挥公众监督职能,社会大众接受到的信息十分有限。首先,政策导向的报道困境。“政治新闻从严,社会新闻从宽”的模糊界定,使得政治新闻的概念被扩大化,即任何涉及公权力的报道都要从严审查。其次,报道信息的被动获取和不对称。大众传媒只能刻板的转述官方发布的消息,连合理的猜测都可能因“新闻真实”而没被摒弃掉,又无法通过其他有效途径获取相关信息,使得监督一说被束之高阁。中首美国著名报人约翰·德莱恩说过:“新闻记者的职责与史家相同,就是不顾一切寻找事实真相。”然而我们的媒体却缺少了这样一份追求真相的机会,新闻自由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正是由于事故信息无法正常及时获取,一些危机意识强的网民才不得不化身为网络侦探,为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进行“合理怀疑”。其中就疯传的一个言论就是“死亡人数上限论”,该网友甚至还列举了从1993年到2011年国内重大 1根据中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事故中死亡的人数,“碰巧”的是,正好都是35人。虽然其后被官方媒体证实为谣言,但是此番言论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务院甚至也因此下达了核实遇难人数的命令。虽然发布不实并具有煽动性的言论的行为是值得谴责的,但是那些默不作声,或者说身不由己的媒体人又高明多少?公众的诉求无非是查明客观真相,健全公关设施服务以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要一个普通民众向侦探一样去调查实践背后的原因显然是不可能地,但让他们断一个是非曲直又有什么难的?任何一个有基本良知的人都有对错观,而不需要什么专业技能。正是由于信息的不畅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取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才使得民众不得不质疑政府。

2,催化剂:政府危机公关能力的薄弱

政府在突发性危机事件爆发后的危机公关能力十分薄弱,催生了谣言横行的局面,加剧危机程度。一方面,首要任务是搞清“谁的责任”而不是“如何救援”!7.23动车事件后,铁道部最关心的不是如何给公众一个解决方案,安抚社会不安情绪,而是如何撇清自己的责任。这么草草的下结论,无疑是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西砣陷阱当中,即使你说的真话也不会有人信。另一方面事故信息发布不主动,不彻底。政府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传播不主动,对事发和处置信息进行截流、淡化、避而不谈或是避重就轻地取保守态度,传统主流媒体就会因政府部门的遮遮掩掩而失语,从而丧失主导权;公众就会仅凭对具体问题的直观感知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造成夸张放纵的危机传播声势。2若一个组织不能就其发生的危机与公众进行合适的沟通,不能告诉社会它面对灾难局面正在采取什么补救措施,不能很好地表现它对所发生事故的态度,这无疑将会给组织的信誉带来致命的损害,并甚至有可能导致组织的消亡。

3,本质因素:政府公信力的透支

近年来政府公信力的透支是这次舆论倒向性评价的幕后推手。主要表现在:首先,腐败多发,能力上的不信任。近年来不断披露的官员腐败案件,已经使政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小到科级干部大到中央领导,贪腐地区遍布大江南北,贪腐金额更是节节攀升。交通系统官员落马的案件也比比皆是,难保在动车的修建和运行不存在什么暗箱操作。有权力的地方就有腐败,腐败多发的部门总是更容易招致公众的不信任。其次,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不全面不彻底,整个行政决策和公权力的行使过程都是内部完成的,外界公众介入十分有限,其决策本身的合法性就是值得商榷的。政府的神秘感无疑加深了公众对未知的恐惧和抵制。第三,威严的政府形象。政府转型不彻底,固有的管理性质残余,易使民众产生不干实事的不良印象,从心理上产生不信任感。

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几股势力

1,公众自身:

是否信任政府的决定是由社会公众根据政府的行为,媒体报道等,并从合理人的认知角度作出的。但是公众本身的地位和性质就决定了其判断的基准并不是完全中立的,也就是说公众信任政府的前提保持合理怀疑。根据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公权力是由每个公民让渡而来的,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剩余权利不受侵犯。因而对公权力本能的不信任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由公众与政府内在利益冲突的本质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本文所论述的独立判断并不同于司法上的法 2 袁维海:突发事件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中国行政管理,2011(1)官中立于双方当事人的判断,而是在合理警惕公权力的基础之上,根据政府的做法和态度,结合传媒的相关披露,所作出的是否信任公权力的决定。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可以说政府公权力必须拿出更加充分的“证据”,否则公众就能够质疑其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政府部门:

政府对公信力的影响是最为本质的。作为其公信力的直接决定者,其一言一行都可能有不被信任的危险。作为公共利益的守护者,他们手中掌握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内幕信息,就算不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也还是有义务查明事故原因,做好事后救援工作。权力越大,责任越重。政府必须采取十分积极的手段和方式赢得公众的信任。只有这样,公众才愿意在合理怀疑的基础上,让渡自己的一部分权力给政府,信任他们能够合理的行驶公权力。否则,当公权力透支到一定程度时,这个组织就会崩塌。即使没有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公众也不再信任政府了。

3,大众传媒:

传媒对公信力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可变性最强的。一方面她可以作为公众的同盟军:揭露真相,作为舆论向导,制造舆论压力,使得社会大众更好的行驶公众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因其受制于政府管理的压力,又可能成为政府掩盖事实真相,欺骗大众的棋手,沦为官方的“发言人”。造成媒体报道反差如此巨大的原因主要是政府与媒体之间微妙的关系。也就是说,新闻自由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传媒对政府的正面宣传报道是否被民众认可。

反思及结语

经过上述的讨论,我们认为,公权力的行使本身是公信力的内在决定因素,新闻自由是公信力的外在影响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在公信力的重塑问题上,这两个因素是必须加以考虑的。

公权力行使是否合法合理,公权力执行者是否廉洁公正,政府的应急措施是否到位都直接决定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因此,政府必须从自身做起,加强内部廉政建设,整顿官员作风问题,从根本上打消公众对政府部门先入为主的不信任。至于其具体实施方案,学者们论述较多且颇有效益,在此不再赘述。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正确处理其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加大新闻自由的力度,放宽新闻报道的限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破除公众将媒体视为政府官方发言人的危险认识。

参考文献:

[1]邱洁:政府危机公关应以人为本,社会发展

[2] 原光:危机公关中信息沟通的困境与原因分析,管理研究,第7卷第3期 [3] 吕稚知: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经济导刊,2011年2月

[4] 赵宗符:现代公民对媒体要有独立判断,青年记者,2010年6月上 [5] 袁维海:突发事件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中国行政管理,2011(1)

第二篇: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内容摘要: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包括因政府机关的负面特征而产生的公信力危机,政府机关不当行为而引发的公信力危机和因制度不公引发的公信力危机三类。宏观上与社会时代因素、政府自身因素和地方政府的服务绩效与民众期望值之间的差距等背景密切相关,微观上每个诚信危机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与政府行为被质疑、信息传播、资源动员等环节、因素、机理助推不可分割。探析和治理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是“十二五”规划纲要建设要求和十八大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时代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

公信力缺失

公信力建设 正文:

随着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信任问题也日益突出。从孙志刚案、SARS爆发初期政府公布疫情不实事件,到贵州瓮安事件、上海钓鱼执法,再到云南“躲猫猫”事件、广东乌坎事件等等,各种形式的地方信任危机事件不断发生,且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延展。究其原因,固然有地方政府及当事人自身行为不当的因素,也与群众对当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缺乏信任有很大关系。

早在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

力和公信力,这是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的要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再次强调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十八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这突出表明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以及中央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决心。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取得社会公众信任的能力,实质上显示的是国家政府与社会民众间的信任关系与合作结构,也反映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它包括诚信程度、依法行政程度和公开化、民主化程度等诸多方面。

一、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

“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这就是“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可以解读为“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政府信用范围广、内容复杂、影响大,一旦信用流失,就具有很强的扩散性、长久的破坏性和巨大的毁灭性,修复成本也往往比其他信用要大得多。因此必须注重维护、提升政府公信力。

近年来,因公众对地方政府信任缺失而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过程中一个亟需高度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公民的权利表达趋于活跃,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形象和权威,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行政行为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对政府发展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价值,它从本质上展示着国家与公众的关系,直接体现政府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显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只有具备较高的公信力,才能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日渐凸显的关键阶段,简化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才能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其次,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信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曾说:“现在影响我们整个社会进步的,我以为最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诚信,一是政府的公信力。这两个方面解决好了,我们社会就会大大向前迈进一步。”社会诚信是由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共同构建的,政府的公信力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全局性、导向性作用。“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公信力是基石和核心,政府能否认真守法、严格执法,是否具有公信力,是社会诚信度的重要指标,并且对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建设具有强烈的规范、引导和激励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政府朝令夕改,那么无疑会助长整个社会的投机性心理和急功近利、不考虑长远后果的行为。如果政府不能通过一定的制度性措施有效地惩罚那些失信行为,那么自然就会引起社会失信行为的扩散。

再次,政府公信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弱的政府,影响力和权威性也随之减弱。公众对其缺乏足够的信任,没人愿意直言进谏,没人听其号召,在落实各项改革措施时,群众阻力相对增大,甚至会出现对抗行为。有令难行,也就不可能有很强的执行力。

最后,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影响执政根基的牢固与否。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提高政府公信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一个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都来自人民,筑牢干群关系的信任基石,方能为人民谋取福祉、为政党赢得民心;干群之间若是缺乏信任将会极大地削弱政权的权威性,不仅表现在应对危机事件时的乏力,更意味着社会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的下降,并最终影响到执政根基的稳固。近年来发生的云南孟连事件、贵州瓮安事件、广州增城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等都有着类似的特点:原本只涉及相关部门的单体事件,却发展成当事人与非利益关系者共同参与的群体性对抗,其背后的诱因,往往是群众对当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缺乏信任。

二、政府公信力缺失的表现形态

近些年来,尤其是地方政府同样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究其原因特征,可分为以下三类:

1、因政府机关的负面特征而产生的信任危机。当前在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中存在着脱离群众和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等负面特征。这些负面特征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也不

时引发政府信任危机事件,如周久耕天价烟事件、邓玉娇刺死刺伤寻欢官员事件等。

2、源于政府机关不当行为而引发的信任危机。处罚、强制、征收、审批等政府行为是政府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如果公众对这些行为在主体、程序、内容、权限等方面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公正性产生怀疑,往往会导致政府信任危机事件,如由政府部门发布信息的真实性而引发的陕西虎照门事件;由昆明警方对李乔明看守所死亡原因解释的不合理性而引发的“躲猫猫”事件;黑龙江哈尔滨“梦中强拆”事件等。

3.制度不公引发的信任危机。这类危机是民众对政府制定的某项制度或政策公益性、科学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不认同而引发的[1]。如孙志刚事件的发生使公众对收容遣送制度产生信任危机;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公众对食品质量免检制度产生信任危机;重庆考生民族身份造假案发生后公众对聚集地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表示强烈的不信任;29岁周森锋成为当地最年轻市长后公众对他的“人肉搜索”行为其实就是对现行官员选拔制度的信任危机。这类信任危机可能没有对抗性冲突的潜在形式,但破坏性影响最广泛深远,而危机积聚的结果可导致对某一地方政府性质、宗旨和代表性等的怀疑,从而引发全面的信任危机。

三、政府公信力弱化的原因探析

第一、社会时代因素是加剧公信力缺失的根源

1、中国正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社会整体信任水平下

降。

中国传统社会社会关系以具体的亲情关系(如血缘、亲戚、朋友关系等)为基础形成的,社会流动性小,人们基本上生活在一个熟人的圈子里,是一种“熟人社会”。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经济规模扩大、人员流动性增强,社会开始走向“陌生人社会”。建立在传统道德基础上的社会信任受到巨大冲击,且深入表现到社会的各个方面[2]。对偶然相遇的陌生人,首先选择不信。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心里先犯嘀咕,“不会是陷阱吧”。看到小偷,犹豫着是否要干预,担心过后被报复。诸如“扶人者被诬陷为撞人者”、“拾金不昧却被讨要更多的钱”等案例,更放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社会信任水平整体下降客观上使政府信任关系面临巨大冲击。

2、全社会道德、诚信的缺失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产生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使诚信缺失、公德败坏的现象无处不在。假烟酒、毒奶粉、地沟油、美容米,假药、假新闻、大桥新楼垮塌事件等“信任危机”事件屡有发生。在社会道德、诚信缺失的大环境下,政府公信力必然也呈现出弱化的趋势。

3、现代传媒快速发展

随着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的高速发展,地方政府更多不为人知的、负面的消息更多地被公民知晓和传播,这直接导致了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

第二、政府自身因素是公信力缺失的主要根源

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监管调控不力。

一是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能力较差。随着改革的深入,涉及面广,触及深层次利益调整,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对各级政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一些政府官员由于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差,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失去了群众的信任。

二是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社会服务职能相对低下。一些地方政府在管理中片面追求GDP增长,过多地充当了市场竞争主体的角色,管理越位、缺位、错位,忽视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公共事业、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出现了诸如贫富两极分化、看病难、看病贵,房价高、社会不公等社会问题,长期以来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用度的主观评价降低。

三是监管调控力度不够。政府市场监管职能没有履行好,对整个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监管调控能力相对比较低下,一些社会矛盾逐渐积累,影响到了政府的公信力。以楼市调控为例,政府接连出台调控措施,然房价却越调越高。表面上看,群众是在抱怨房价越调越高,但背后透露的其实是对楼市“空调”政策的不满。楼市调控本意是要遏制房价上涨,但“越调越高”的现状难免让公众对调控的效果产生怀疑,最终损害的还是政府的公信力。

2、政府自利性恶性膨胀

政府自利性是指在实现其公共性的过程中,政府自身、政府部门

机构极其行政人员,追求自身利益的倾向性。合理的自利性能有效激励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高效负责的开展工作,但若是超越合理界限,恶性膨胀,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行政过程中,就会出现趋利现象,与民争利、乱收费、乱罚款,最终造成政府公信力严重受损[3]。

一是公共服务职能萎缩。受政府自利性影响,政府往往将财政支出投入到容易立竿见影的职能,忽视医疗、基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了更高的需求,若需求得不到满足,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也会随之下滑。

二是地方保护主义泛滥。一些地方政府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打着发展当地经济的幌子,为了谋取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甚至是某些领导干部的利益,无视党纪国法,对当地制假售假非法活动充耳不闻,对严重污染环境、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行为听之任之,甚至为不法企业充当保护伞。其结果是保护了落后,保护了违法,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形象。

三是错误的政绩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发展经济,造福百姓,应该也必须做出政绩。但是,有些领导干部把执政变成了个人谋求政治、经济资本的手段,大搞一些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诚信意识淡薄,工作中不察实情,只重“数字”。上级部门下达基层政府的任务,是层层加码,不切实际;基层政府为了完成任务,只能是数字造假、虚报浮夸。“数字出政绩”,“数字出官”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政绩

工程和形象工程,也影响和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四是政府工作人员渎职、腐败、以权谋私等行为突出。一些政府官员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大搞钱权交易,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官商勾结,挥霍国家财产等等;一些执法部门受利益驱动,将执法活动作为创收手段,吃拿卡要、徇私枉法,公权力被执法者当成捞取经济利益的工具。08年发生的钓鱼执法事件,执法者就是更多的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维护法律公正。实际上许多执法部门下达违法罚没款任务并采取经济刺激的办法本身就鼓励了这种钓鱼式执法行为。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3、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行政。尽管在法律、政策层面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早已确立,但是在实际政府运行中,仍存在着法律法规缺失、不依法行政的问题。首先法律政策法规不完善、不健全,存在着较大的法律缺位。以因土地征用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为例:依据目前执行的土地管理法规,土地征收是县政府的法定职责,直接操作土地征收、土地补偿。这种单方确定土地征收、土地补偿,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法规本身就是引发土地征收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不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普遍存在,循私枉法,执法犯法等滥用权力的行为屡见不鲜,以罚代法,以纪律处分代替法律制裁,漠视法律尊严的事例举不胜举。政府执行公务时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朝令夕改,社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下降,政府公信力亦受到削弱。

4、权力制约机制和政府问责机制不健全

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如果自身缺乏监督,外部监督又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些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自身和部门利益。再有就是行政问责机制不健全。行政问责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行政监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许多地方的行政问责取决于媒体和社会的关注程度,舆论反响强烈的,有关部门就处理几个给公众一个交代;如果缺乏舆论关注,行政问责就不了了之。且在追究责任时往往高调问责,低调升迁,追下不追上[4]。甚至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某些单位只要出事就声称是“临时工”干的。将“临时工”作为权力的遮羞布。不仅助长了相关单位的懒憜作风和侥幸心理,更让很多真正的责任人免于责任追究和法律制裁,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造成本部门乃至本地区政府部门和公职人员公信力的全面下降[5]。

5、政务信息不公开或公开的信息不准确不可信问题。政务公开、权力运行透明是一切政府成就公信力的要则。政府信息不公开,社会公众就无法判断其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诚实度。在我国,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往往被忽略、忽视或有意模糊,恶意封堵政府信息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些人在维护政府形象的旗帜下维护着某些地方或某些个人的私利,置公共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封堵真实信息。种种掩耳盔铃的做法,只会使政府公信力下降,为小道消息或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空间。

政府信息渠道的不畅通、信息不透明,随之而来的就是政府公信

力的弱化。政府公信力丧失后带来的不仅是公众的“不信”,还有离心离德,以及敌视心态和坏事归因的逻辑。假话不信,真话也得不到信任,社会信任不再,质疑就会成为惯性心态。在信息手段发达的今天,新兴媒体已改变了信息传播的社会状态,微博异军突起,如果政府部门遇“事”不能及时给出事态真相,人们就会寻找信息。民间自发信息鱼龙混杂,各种谣言还可能引发社会混乱。

第三、地方政府的服务绩效与民众期望之间的差距是造成政府信任危机的重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众的民主、自由等意识得以觉醒,人民主权观念深入人心,民众开始重新认识政府和民众的关系,民众由过去对政府的服从和依附关系转变为政府为民众服务和受民众监督,且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政府无力满足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又无法疏导公众的不满情绪时,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就会加深。

第一、期望过高。人们对政府的满意度,与政府的绩效成正比,却与人们的期望值成反比。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太高,要求政府解决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求政府承担更多的事情。如许多人一方面要求政府削减税收和减少开支,另一方面却希望政府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和福利。[6] 第二,认识不准。政府绩效方面,政府的客观绩效是一回事,公众能不能准确认识这种绩效又是一回事。公众评价政府是依据自己所认识到的绩效,而公众在认识绩效时往往存在偏差。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公众很难全面地认识政府,“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公众往

往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政府的负面上,并且夸大了这些负面的东西。

四、解决对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取信于民是统治者以及其政府头等重要的大事,政府的存在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拥护。要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贴近公众,及时地了解他们的需要。

第一、牢固树立诚信观,完善诚信奖惩机制,建设诚信政府 政府诚信是指政府必须履行其对公众承诺的责任,它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政府承诺的事,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去兑现,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只有取得社会各界信任,才能为社会各界树立榜样,才能在打造诚信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政府行政职权是由政府工作人员实施的,政府诚信最终表现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诚信。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公务员队伍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在政府工作人员中普及诚信教育,加强诚信宣传,把诚信融入到政府的执政理念中。同时要加大对失信的惩戒力度,完善诚信奖惩机制,形成对地方政府失信者全方位的约束。如在工作中,加大诚信在“评优选先”上的权数,在领导干部选拔中实行“失信”一票否决制,以使其从关心自身仕途发展出发而增强责任感;在经济上,加大对失信者的经济处罚力度,使其从关心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而慎言行、恪尽职守;在声誉上,加大对失信者在媒体上的曝光频率,使其从关心自身名誉出发而“为政以信”。

第二、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公信力的建设要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现代政府也应该是法治政府。让政府的行为完全按照法治的轨道运行,有助于增加政府的合法性规范性和公开性,公众在心中对政府也会产生稳定感安全感和依赖感,从而更加信任政府,支持政府。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摒弃以言代法、以情代法、以权代法的错误观念,并在行为上依法行政,自觉地树立和弘扬法制观念,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减少行政行为的任意性,以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合法性和公开性,增进公众对政府的了解理解和信任;杜绝执行过程中的公权力异化滥用、执行不力、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使人们形成对法律和制度的信仰,通过法律和制度来体现政府的诚信。

第三、创新社会管理,建设服务政府

首先,要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新社会管理。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及质量,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要大力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努力解决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住房等重大民生问题。要加大对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需求的投资力度,尊重和维护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各项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权利。

其次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立健全危机应急机制,在面临突发性危机事件时才能从容应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如果政府领导全社会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战胜危机,则会取得公众的认同,赢得良好的政府信誉。反之,危机面前,政府束手无策,无力解决问题,则谣言四起,必然失去公众信任。

第四,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建设阳光政府

政务公开、权力运行透明是一切政府成就公信力的要则。政府有义务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将政务信息公布于众,使公民充分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在重大事件面前更不能欺骗隐瞒。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勇者和诚者。在常规管理中,透明度越高的政府,其公信力也越强。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务信息,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在公共危机之时,对避免传言的扭曲和恐慌性危机的恶性蔓延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政府部门的财政机制、权责制约机制、防腐机制、问责机制都会随着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得到进一步推动和完善。

同时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互联网舆论的力量。要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建设,让人民大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善于用好各种新媒体形式,如官方网站、微博等,及时接收群众的反馈,第一时间给出答复。对于各种负面信息,要采取沟通和协作的方式进行疏导。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问责机制,严厉打击腐败,建设责任政府、廉洁政府

要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加大对公务员的反腐倡廉培训,建立健全反腐败体系,使其远离各种错误思潮,远离腐败,并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责任,严厉查处腐败分子,建设廉洁政府。要建立健全监督奖惩机制和行政问责机制,建设责任政府。切实加强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促使广大公务人员依法履职尽责,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参考文献:

[1]邹育根.当前中国地方政府信任危机事件的形态类别、形成机理与治理思路;

[2]姚荣贤.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3]佚名.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张超.论“官员问责制”与建立“责任政府”;

[5]2012年地方舆情事件报告—黑龙江哈尔滨“梦中强拆”事件[6]柳朴方、卢雅卿.浅析中国政府公信力现状。

第三篇: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现存问题及对策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存在问题及对策

郭庆菊 钦国巍

(伊春职业学院 法律系,黑龙江 伊春153000)

摘要 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预防不力、处置不当两方面,具体包括对社会公平重视不足,基层政府缺乏公信力;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尚不畅通;缺乏危机预警机制;处理危机不及时;处理方式欠缺合法性;处置信息欠缺公开性等方面。上述问题的存在有多方面原因,但挖掘其深层次原因则系基层政府执政理念存在偏差,执政能力不足造成的;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建议采取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提高基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贯彻依法行政,提高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完善和拓展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控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 基层政府;群体性突发事件;问题;对策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逐渐进入社会转型期,这种社会转型具有急剧性、整体性、全面性、深刻性、差异性、非均衡性的特征。[1]尤其近些年,我国的人均GDP由2003年的1090美元上升到 2013年的5434美元,世界排名由排131位跃居到86位。国家进入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各种社会群体因为利益诉求无法表达和实现,不断爆发个体事件引发群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事件,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尤其是民主法制建设相对落后的基层政权,成为各类社会矛盾冲突的焦点和集中爆发区。因此,提高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成为完善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

一、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不力

1.政府社会管理对社会公平重视不足,基层政府缺乏公信力

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显示,过去1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始终在0.47以上,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而民间统计数据早已过了0.5的贫富差距悬殊线。由于这种贫富差距并不是建立在公平竞争、合理分配的基础上,无可避免地引发仇富心理和对社会不公的怨气累积,贫富差异逐渐成为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的焦点。城乡二元结构使公民丧失了同等机会,也使民众心理产生落差和积怨。如2011年广州增城新塘群体性事件就是区别对待矛盾最终爆发的典型事例。社会不公平会极大损害公众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程度,对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丧失信心,尤其在诉求渠道不通畅、诉求得不到实现的情况下,便不惜以极端方式寻求发泄与解决。造成政府公信力缺失还表现在:政策朝令夕改;承诺不予兑现;与民争利;政府官员滥用权力,贪污腐败、大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漠视甚至损害公众利益等等。

2.利益表达渠道尚不畅通

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是社会必要的安全阀,同时对于下层不满情绪及社会能量来说又是泄洪装置。依据我国先行法律,群众利益诉求渠道主要是信访,但由于《信访条例》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执行问题,使得信访制度经常性地“操作”失灵,“信访”也变成了“上访”。当民众权益受侵害,又长期得不到解决或无出路,就会形成“利益诉求—长期无法实现—暴力表达”的非正常化表达的恶性循环。而实践中,很对基层政府及执法人员,官本位、权本位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常常草率对待民众利益诉求,盲目定性,错误采取解决矛盾的方式,致使矛盾非但得不到解决反而进一步激化。[2]

3.缺乏危机预警机制

首先,在执政理念上,缺乏对危机预防的足够重视。一般来说,预防就是防止民意发展为民怨,民怨发展为民怒,民怒发展为群体性突发事件。而实践中,一些基层政府及领导干部显然对民意重视不够,不善于体察民情、也不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面对已经形成的民怨也常常视而不见,或采取简单压制的方法不了了之,不善于及时疏导群众情绪从而加重民怨。民怨长期累积很容易发展为民怒,为群体性事件埋下祸根。[3]

其次,危机预警机制尚不完善。目前,基层政府的预警系统相对脆弱,既缺乏有效的专业预警机构和部门,也不具备完善的预警功能,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健全的预警网络,社区民意监测、网络舆情监测等多为纸上谈兵,很多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多为被动式的“事后救火”。

(二)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不当 1.处理危机不及时

一些基层政府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之初反应较为迟缓,延误最佳时机,以至于“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究其原因,一些基层领导干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和能力,只会请示汇报。有的领导干部采取敷衍态度,怕担风险担责任,怕犯错误,怕丢乌纱帽,面对事件不及时处置,坐等和观望,从而导致事态扩大和升级。

2.处理方式欠缺合法性

西方社会有一名谚语:枪炮一响法无声,康德在《法的形而上原理》中说“紧急状态下没有法律”。两者说的都是行政法上的应急性原则,即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的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它是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内容,是合法性原则的例外。但应急性原则并非排斥任何法律控制,不受任何限制的行政应急权力同样是行政法治原则所不容许的。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在适用应急原则的同时,也应受合法性原则的限制。但实践中一些基层政府为了快速平息事态,不惜饮鸩止渴,花钱买平安,用钱来化解矛盾,如此只能是陷入恶性循环,使得问题越来越复杂。还有一些政府则采用强硬手段,滥用警力、滥用强制措施,这种高压手段只能加剧民怨,激化矛盾,同样不利于事态的解决。

3.处置信息欠缺公开性

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透明和发布技巧在危机应对中占有重要位置。面对突发事件,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模式,采取回避、隐瞒、掩盖的方式,在面对媒体时有“三不”现象: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和对公众回应的力度,从而使失实的信息或错误信息传播,使事态扩大。

二、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不力的深层次原因探析

笔者认为,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不力的深层原因,可归结为基层政府执政理念存在偏差,执政能力不足。

基层政府执政理念存在偏差、执政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为谁执政、依据什么执政以及如何执政三方面。

首先,在为谁执政问题上,有些基层政府、基层干部摈弃了“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执政为己,一些领导干部严重脱离群众、违背民意,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致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横行。有些官员甚至大搞权钱交易、官商勾结,巧取豪夺,侵犯国家和人民利益,使得群众怨声载道、不满情绪聚积。加之基层 “天高皇帝远”,法治基础较差,群众法治意识较淡薄,权大于法、言大于法的现象尤为严重。

其次,在依据什么执政问题上,有些地方政府错误地把法律排除在一边,取而代之的是靠手中的权力来执政。官本位、权本位思想严重。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应对群体性事件时,敷衍塞责,不真正关心百姓疾苦,行为方式简单粗暴,动辄采用高压手段。事实上,这些做法往往会造成官民对立,进一步激化矛盾。

再次,在如何执政问题上,很多基层领导干部习惯了“家长式”执政,大搞“我的地盘我做主”,决策时主观臆断、独断专行,缺乏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常常导致决策失误、群众利益受损,进而引发社会矛盾。

三、基层政府提升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能力的对策

(一)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提高基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当前,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是加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当务之急,更是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路径。加强基层政府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必须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我们党执政的本质,也是我们党执政与其他政党执政的根本区别。因此,基层政府一定要增强宗旨观念,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会切实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自然就会消失。

(二)贯彻依法行政,提高基层政府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基层政府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要教育行政执法人员,使他们知道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衣食是人民给的;要使我们的工作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要做到为民执法不动摇,达到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根本目的。执法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坚决杜绝失职不作为和越权乱作为的腐败行为。执法者只有依法执法,才有最广泛意义和最大程度的公正和文明,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执法偏差,减少执法矛盾。[4]

(三)完善和拓展群众利益表达机制 一方面,应完善现有的信访制度。《<信访条例>修改稿》把受理信访机关下移到乡镇一级,使矛盾尽可能解决在基层,同时也节约信访成本,体现了便民要求。修改稿还加大了对信访人权益的保护,包括身份保密、录音录像权等,但其实施情况还有待检验。另一方面,应构建包括信访在内的多元的利益表达渠道,比如网站投诉专栏及信箱、官员接待日、市长区长镇长热线、官方微博、听证会等。时刻关注群众诉求,及时分析反馈、回应解决,力争把矛盾消解在萌芽状态。

(四)建立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控机制 1.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防机制

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以往那种“缺乏事前预防,只在事后救火”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严峻形势。因此,在实践中应当事前通过隐患排查、风险评估、监测预警等措施,把减少和减轻工作做在事件发生之前。要经常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查社情民意,变上访为下访。对存有不安定因素的行业、组织和群体进行重点防控,加强数据分析、评估与检测。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的作用,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5]还要建立高效的信息反应系统,让矛盾和事件信息第一时间快速准确到达决策层,以免贻误时机。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首先,政府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及时、准确定性。迅速控制事态。现阶段的群体行突发事件主要针对经济、民生诉求,具有非对抗性。因此在定性上要及时准确,并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恶化。其次,坚持依法处理原则。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必须以法律和法规为依据,而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或长官的个人意志;当权力机关对某一突发性事件所做出的处置决定与法律规定相抵触时,法律具有否定权力的力量,即权力机关的处置决定应当服从法律规定,而不是法律服从权力。再次,信息披露要及时准确。面对多样且复杂的群体性事件多发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社会蓝皮书的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建议,官方可借助互联网缓和社会对抗,实现弹性维稳和动态维稳。有数据表明,中国城市居民最信任的媒体依次是电视、报纸,网络排在第三位。但30岁以下青年群体最信任网络的比例相对更高,占21.6%,超过报纸排在了第二位。如果发生某一事件,在开通了微博的人中,44.4%的人更相信微博上的信息,比信任新闻联播的38.7%略高。新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巨大传播力和影响力,要求政府应当客观全面地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或失实使事态扩大,从而引发公众集体恐慌和社会骚乱。与其被动说,不如主动说;与其迟说,不如早说;与其别人说,不如自己说;与其外行说,不如内行说;与其一般人说,不如领导亲自说。

参考文献:

[1]论中国转型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M].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7):2 [2]徐凌.新时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与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2):68一71.

[3]唐俭.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10(3):54一57.

[4]严云鸿.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建设[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5]徐凌.新时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与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2,(12):68一7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转型期基层政府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问题与对策”(12535213)的阶段性成果。

送稿日期:2014年4月1日

[作者简介]郭庆菊(1971-),女,黑龙江伊春人,副教授,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研究。单位:黑龙江省伊春市职业学院人文系。邮编:153000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guojia12345@sohu.com 钦国巍(1975-),女,黑龙江伊春人,讲师,从事合同法学研究。

第四篇: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次教学突发事件及反思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次教学突发事件及反思

娄底六小

许跃明

课堂突发事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而又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它直接影响和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课堂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教师好好经营的地方,是教师人生修炼的道场,赢在课堂,就是赢得有意义的人生。在教学过程中,面对课堂突发事件,教师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进程和其他孩子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处变不惊的良好心态和高超的应变能力,才能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记得有次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我正在黑板上画图,突然,“啪”的一声,一个什么东西打到了我的头上,不用说这是粉笔头了。“是谁?站起来!”我大吼一声。学生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住了,一个个地低下了头。想着学生这胆大妄为的行为,我满肚子是火,正想接着往下教训,但一见学生这惊惶失措的样子,我的心一下就软了下来。得饶人处且饶人吧,再说这还是上课时间,如果我再这么纠缠下去,学生肯定没心思听下去了,达不到教学效果,我这一节课就这么泡汤了。不行,我得把学生的注意力重新放到课堂学习中来。于是,我灵机一动一动,笑哈哈地说:“谁的眼力这么好,扔得这么准,比古龙小说里的小李飞刀还厉害!弹无虚发。要是在战争时期,他这绝技可是大有用场,一定能多杀几个鬼子,有前途!”边说我还边竖起了大拇指。学生一看我这轻松搞笑的模样,哄堂大笑起来,气氛一下又活跃起来,我看机会到了,话锋一转:“刚才的小插曲还不错吧,不过,这是课堂,我们还是接着学习三角形的分类吧!”这样,学生又立刻回到了学习中去了,并且这节课纪律特别好,课后发现学习效果也很不错。下课后,那位上课丢粉笔的同学不用我去找他,自己主动到我办公室承认了错误,以后再也没犯同样的错误。现在想想,幸亏课中及时止住怒火,不然,又不知该怎么收场了。

通过这件事的处理,我发现在小学教学中,课堂中会出现许多的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外部干扰型;教师失误型;上课分心型;课堂异动型等。处理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如教学疑难——妥善接转;意外事件——以变应变;自身失误——巧妙纠正。面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教师应该沉着,冷静,并设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多用情,少用气”,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作为人师,我们应以“尊重孩子、爱护孩子、理解孩子、体贴孩子”的原则来谨慎、恰当地处理好课堂的突发事件。除此之外,教师在处理每次课堂突发事件后,还要多反思,积累经验,总结方法,不断地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总之,处理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确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做得不好,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行为,可能会觉得孩子们很不好教。所以提高课堂的调控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让我们积极动脑,用方法、用爱心、用行动来提高我们的课堂调控艺术吧!

第五篇:房地产项目报批报建策略、技巧及政府公共关系——中房商学院

【青岛】《房地产项目报批报建策略、技巧及政府公共关系构建与维护》(3月28-29日)

【课程背景】

这是一门结合房地产全程开发的报建实战课程,通过开发流程的一系列报建环节的梳理和核心部门公共关系的剖析,告诉房地产企业老板、集团开发负责人一个优秀的报建人员如何高效地进行该项工作,才能保证企业开发项目快速取得合法证照。

良好公共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仅对于已开发项目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还对于公共危机的处理和化解、企业长期形象的建立、各项优惠政策的博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地产公司老板提高对开发报建的认识,培养和训练专业的报建团队,让你从不断发生的繁琐的企业管理工作中,找到最核心的关键,做一个内行的开发管理者!

【课程收益】

1、让房地产企业老板提高对开发报建的认识

2、教会房地产老板如何用好开发人员

3、让房地产老板学习公共关系的有效利用

4、让房地产报建从业人员快速入门和提高层次

【学员对象】

房地产开发企业总经理、主管副总、开发部负责人、报建专员、公共关系部相关人员

【金牌导师】

谯老师:

房地产项目前期领域资深从业人士。曾历任合生创展集团开发与营销中心总监、龙湖地产项目前期负责人、恒大地产运营管控负责人等职位,多次被邀请给行业内的企业人员上课,并给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大学房地产总裁班学员上课。

谯老师经历多个项目的投资拿地、全程报建、重庆拆迁安置、土地一二级联动、合同谈判以及项目的运营管控等工作。对外对于土地价值的判断、投资机会的选择与切入、拆迁安置技巧、一二级联动获取策略、政府公共关系维护和报建技巧,对内对于项目的关键节点设置和把控、计划管理的落地、内部各部门综合协调等方面具备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在结合实践工作的同时,谯老师还在发表过《未来中小城市建设的方向和模式》;《北京大规模居住社区营建模式研究》;《房贷证券化模式研究》等论文,深得从业人士的好评。

专长:房地产土地价值判断、投资机会的判断与切入、公共关系的维护、开发报建技巧运用、内部运营管控、计划管理实施等。

【课程大纲】

一、如何理解和判断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报建

1.当前国内典型企业对报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2.报建工作在房地产项目全程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项目的合法性)

3.优秀企业的开发报建体系的组成分析(结合2-3个优秀企业的报建体系组织结构分析)

二、如何构建适合房地产企业的报建流程和体系

1.开发项目所在城市的报建基本框架和流程(2-3个城市的报建流程图分析)

2.不同报建阶段的具体分析(结合6项案例)

(1)用地环节(含拆迁安置阶段、管网拆除、土地确认书、国土合同、土地契税、国土证等方面的报建程序或流程的具体研究)

(2)立项环节(投资备案、项目资本金、可行性研究,水土保持等)

(3)规划设计环节(规划方案、建筑方案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和审查等)

(4)工程建设环节(招投标、建筑节能、环境保护知识)

(5)销售环节(开盘前期的报建、媒体审查、大小权证的办理)

(6)竣工验收环节(规划验收、消防、人防、绿化、防雷等)

3.开发主线--五大证照报建剖析(结合实际案例)

(1)如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取得国土证(2)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

(3)快速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4)施工许可证的办理

(5)预(销)售许可证办理

4.技术独立系统的报建技巧和策略

(1)临水、正式用水的报建策略(2)临电、正式用电的报建技巧

(3)如何推进大市政道路建设的报建(4)通信、网络、燃气、供暖等专业部门的报建策略

5.企业如何构建恰当的报建模式和流程

(1)按项目开发流程,由不同部门分阶段报建模式(2)统一由一个部门对外报建模式

(3)报建团队和专业组相结合的报建模式(4)不同报建工作界面的搭接和分隔

(5)高效的报建会议如何组织和管理

三、报建工作典型难点及技术处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1.对项目报建难点和阶段的客观认识和分析 2.项目抢跑开工建设的处理

3.国土问题(红线交叉、土地抵押等)的解决 4.施工图和方案差异大的处理

5.竣工验收超指标的状况处理 6.……

四、不同类型开发企业实际关注的报建节点

1.民营企业关注哪些开发报建节点 2.国资企业关注哪些开发报建节点

3.结合内外部情况,掌控报建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五、房地产企业开发报建团队的建设

1.如何遴选和培养报建人员 2.报建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 3.基本礼仪

4.岗位再培训的重要性 5.报建人员的心里调节 6.报建奖罚制度的执行和完善

六、房地产开发项目报建类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1.国土法规 2.建筑及设计规范 3.相关法律制度 4.销售条例等 5.……

七、房地产公共关系的理念

1.公共关系是房地产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公共关系对房地产投资、建设、营销的强烈支撑

八、公共关系对房地产企业的价值体现

1.各项优惠政策的博取 2.报建工作的快速推进 3.工程建设的安全进行

4.企业形象塑造的最佳途径 5.销售环节的可靠保障

九、如何搭建和维护开发建设中的公共关系平台

1.政府公共关系平台搭建与维护(政府、国土、规划、建委、发改委、房屋管理局、市政、公安等)

2.金融系统公共关系平台搭建与维护(银行、税务、信托、基金、投资公司等)

3.合作单位公共关系平台建设(工程方、监理方、中介公司、媒体等)

4.新闻系统公共关系建设(广播、电视、网络、电台等)

十、开发建设中的核心部门和核心人脉的剖析

1.国土系统重点职能部门和人脉 2.规划系统重点职能部门和人脉

3.政府系统重点职能部门和人脉 4.建委体系重点职能部门和人脉

十一、维护良好公共关系的秘诀

1.企业人员的素质(形象、气质、谈吐、着装等)

2.从公共关系到私人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3.“润滑剂”的使用技巧

十二、人脉关系循环利用策略

1.人脉资源的调动 2.人脉资源的推荐 3.人脉资源的适度培养

十三、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结合企业案例分析)

1.危机公关与公共关系培养的统一和协调

2.良好的公共关系是化解企业公共危机的有效工具

【费用说明】

【主办单位】中房商学院

【时间地点】2015年3月28-29日 青岛(具体地点开班前一周统一发《报到通知》另行通知,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培训费用】人民币3680元/人(含学习费、场地费、资料费、茶歇),会务组提供酒店代订服务,如需住宿请在报名回执单中说明,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中房商学院是中国房地产智业高端品牌。以“唯有实战,方有实效”的服务理念,服务4000多家房企,培养6万多名房地产精英。业务包括:房地产培训、房地产内训、房地产管理咨询、工程管理、房地产考察、房地产策划师、房地产MBA等。

 预报名此课程请到中房商学院官网

下载事故型突发事件中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及反思(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事故型突发事件中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及反思(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