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办法(合集)

时间:2019-05-15 00:1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省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省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办法》。

第一篇:吉林省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办法

吉林省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办法

为了贯彻落实《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国务院第449号令)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31号令),保护环境、保障人员安全,提高我省辐射环境监管人员对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监督管理水平,使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程序化,特制定本办法。监督组织体系

省环保厅:对全省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拟定核技术利用项目的全省年度监督计划;负责组织其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项目验收;负责辖区内所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的辐射监测;负责省级发证单位的监督检查;协助环境保护部对重点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各市州辐射环境监管机构:根据的年度监督计划,制定所辖范围内的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并报省厅备案。负责组织实施辖区内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参加省环保厅组织的辖区内各类现场监督检查;负责所辖区域内的核技术利用项目整改情况的督察,并汇总与上报监督检查意见。监督检查的目的、分类、模式与频率 2.1 监督检查目的

为了保障公众利益,保护工作人员健康,促进核技术的发展,规范辐射单位的辐射安全和防护行为。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到现场有针对性地核实辐射单位的辐射安全与防护设施有效性、核技术利用项目的人员配置合法性、项目运行的有关管理制度履行完好性。以期发现有关辐射安全与防护的过失或潜在危险,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与建议,避免大的辐射事故发生,降低辐射工作对公众、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2 监督检查分类

核技术利用项目种类繁多,同一类型的项目应用于不同的场所也存在着各自的特点。为了规范监督,统一要求,监督工作不因人因事发生变化,同时结合我省实际,特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利用情况进行归类,并制定相应的监督程序(详见附件1-16)。以下是16种分类情况: 辐照装置 2 远距治疗装置 3 近距治疗装置 4 放射性废源(物)收贮 射线大型实体检查系统 6 固定式Ⅱ、Ⅲ、Ⅳ和Ⅴ类源使用 7 移动式Ⅱ、Ⅲ、Ⅳ和Ⅴ类源使用 8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销售 10 Ⅱ类非医用加速器 11 医用加速器 12 Ⅱ类非医用X射线机 13 医用X射线治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装置 15 Ⅲ类非医用射线装置 16 Ⅲ类医用射线装置 2.3 监督检查模式

监督作为执法机构执法的一种形式,将随着执法的对象与诉求,制定不同的监督模式。对辐射单位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监督检查模式初步拟订如下四种。(1)日常监督检查;

(2)许可证发放前的现场监督检查;(3)突发(包括举报)事件现场监督检查;(4)不定期的抽查式监督检查。2.4检查频次

省环保厅对辖区内Ⅲ类以上对辖区内Ⅲ类以上放射源应用单位每年至少检查2次,Ⅳ、Ⅴ类放射源应用单位按比例进行抽查。

各市州辐射机构对辖区内Ⅲ类以上对辖区内Ⅲ类以上放射源应用单位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Ⅳ、Ⅴ类放射源应用单位每年至少检查2次。3 监督程序

监督程序包括监督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监督报告的形成等。

3.1 准备 3.1.1 查阅材料 3.1.1.1 许可证发放前的现场监督检查

按照《办法》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的要求,查阅申请材料。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业主的基本情况,如单位名称、法人代表、联系方式、所有制性质、上级主管部门、辐射防护负责人、工作场所概况等情况。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防护设施情况、放射源编码、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台帐、个人剂量档案、规章制度、人员培训情况、监测方案及其事实记录和档案,应急预案等情况。3.1.1.2日常监督检查

包括前述3.1.1.2的内容,被检查单位编写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历次检查记录,特别是对上次检查中曾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

3.1.1.3 突发(包括举报)事件现场监督检查

突发事件的现场调查,主要针对突发事件的起因于当前还存在的问题。另外还将查阅前述3.1.1.3的内容以及被检查单位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情况。3.1.2 制定检查计划

监督检查计划将指导检查组的监督。监督计划将根据监督任务,分析监督对象的类别及其模式,提出检查组的人员构成和监督重点,并在协商的基础上确定监督时间。3.1.3 确定检查组

根据检查计划,成立检查组。检查组分省级和市州级辐射环境监管机构两级。省厅负责的检查组由省辐射监督站、各市州辐射监督机构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组成(参与监督检查人员的资质由省站另行规定);各市州辐射监督机构负责的检查组由本级辐射监督机构管理人员组成。检查组通常不少于2人,由组长确定各检查人员的职责,做到责任明确,各尽其职。3.1.4 准备监督设备

根据监督检查对象的特点,准备现场监测仪器和取证设备,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主要有:(1)现场监测仪器

进入检查现场的监督人员必须佩戴个人剂量计和个人剂量报警仪,并至少携带一台便携式剂量巡测仪(检测下限应至环境辐射剂量水平)。

(2)取证设备

现场检查监督组应携带数码相机、录音笔等现场取证工具,突发事件和专项检查还应携带摄像设备。(3)其它设备

突发(包括举报)事件现场监督检查还应携带笔记本电脑,以便及时上报工作动态。

3.1.5 熟悉相关法规和标准

针对性地重温有关法律法规和待查场所(装置)的国家标准以及专业知识,确保做到依法行政,科学监督。3.1.6 通知被检查单位

将拟定的监督检查计划在三个工作日前通过传真或信件通知被检查单位(专项检查与事故检查可以事先不通知)。通知内容包括:检查的依据(或背景)、内容、时间、程序等。3.2 实施 3.2.1 检查前会议

表明身份说明来意。首先由检查组负责人向被检查单位介绍检查人员身份,说明检查目的、检查内容和程序。然后请被检查单位报告情况,内容包括核技术利用项目运行、管理和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现状。

3.2.2 档案检查

3.2.2.1 许可证发放前现场监督

按《办法》第七条到第十八条中申请单位涉及的要求逐项核实,包括: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

(2)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的所有权证明材料;(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文件;

(4)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合格证明材料;

(5)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台帐管理制度和监测方案;

(6)事故应急响应机构和应急响应预案;

(7)有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及废源产生的,相应的处置方案。

3.2.2.2 日常监督检查和抽查

对于已取得许可证的单位,档案检查应包括:(1)《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2)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合格的相关证明、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台帐管理制度和监测方案执行情况,事故应急响应机构和应急响应预案、个人剂量档案以及制度更新的纪录。

(3)有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及废源产生的,相应的处置方案与落实情况。

(4)年度评估报告,年度监测报告及历次检查记录,特别是上次检查中曾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3.2.3 现场检查/关键点辐射剂量检测

现场检查按照《辐射工作单位监督程序》(以下简称程序)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查。

辐射剂量监督测量点的选取原则为:工作人员操作位或经常停留的地点以及公众可能停留的位置(如:控制台,防护门,主射线束照射墙体,“三废”贮存间,人员通道等)。测量目的是核实辐射工作场所防护效果的稳定性,验证检测报告的准确性。

突发事件还应视情况进行相关的采样监测等调查取证。3.3 检查后会议/检查意见

现场检查结束,双方在会议中充分交换意见后,被查单位人员回避,检查组根据《辐射工作单位监督程序》规定项目的检查情况制作现场检查意见。然后向被检查单位代表宣布检查组的现场检查意见,被检查单位代表无异议后,检查组长和被检查单位代表分别在现场检查意见上签字,并分别留存。如果有必要对整改后的情况再进行现场监督验收的,应制订督察验收计划,并尽可能由原监督检查人员进行。如果被检查单位代表对现场检查意见有异议的,可与检查组进行深入对话。对话后检查组如仍维持原来决定,而被检查单位代表仍有异议拒不签字的,现场检查意见中应对此注明,并由所有检查人员签字确认。4 后续处理

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按照报告制度及时上报总局,并提出处理建议。

对存在问题需进一步监测予以说明的,要求被检查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并将结果报告监督站;对问题较严重,整改周期较长的,应在其整改完成后进行验收性检查。

对于确有违法行为的事实和证据的辐射单位,检查组应书面申请总局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省辐射站按行政处罚工作程序进行处罚。5 监督报告

各市州辐射环境监管机构应将监督检查情况按时报告省辐射环境监督站。报告的形式有:季度报告、情况通报、专题报告、年度报告等。

(1)季度报告:各市州辐射监督机构应在每一季度第二个星期之内将上一季度的监督活动情况报告省辐射站。

(2)情况通报:市州辐射监督机构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严重违反国家相关法规、标准、规范、许可证条件等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省辐射站,并向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情况通报。

(3)专题报告:对监督中发现的一些普遍性的涉及辐射安全和防护的重大问题,如法规标准未覆盖等重大安全问题,要形成专题报告上报省厅或省辐射站。(4)年度报告:年度报告主要需将本年度开展的监督情况汇总,总结出本年度监督的特点和今后应注意的方面。内容应当包括辐射工作单位数量、放射源数量和类别、射线装置数量和类别、事故及其处理情况、监督检查与处罚情况等内容。并于每年3月1日前上报省辐射站。

第二篇: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技术程序目录

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技术程序目录

使用说明 单位基本情况

非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监督检查技术程序

(1)自屏蔽式γ辐照器(FY1-2)适用于血液辐照仪使用场所

(2)放射源及放射性废物收贮单位(FY1-4)适用于放射源收贮单位的监督检查,其他单位的放射源贮存库参照执行

(3)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单位(FY1-5)适用于放射性同位素销售,如果含源设备调试,使用含放射源仪器生产场所检查表(FY4-1)

(4)γ射线大型客体检查系统(FY2-1)适用于生产、使用含源的对集装箱或车载物检查装置场所

(5)γ射线探伤(FY2-2)适用于工业用放射源探伤使用场所

(6)固定式Ⅲ、Ⅳ和Ⅴ类源使用场所(FY3-1)适用于料位计、测厚仪、核子秤等使用场所

(7)移动式Ⅲ、Ⅳ和Ⅴ类源使用场所(FY3-2)适用于测井源、螺旋管道测量仪、移动湿度仪、密度计等使用场所

(8)含放射源仪器生产场所(FY4-1)适用于含Ⅲ、Ⅳ和Ⅴ类源仪器生产场所 医用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监督检查技术程序

(9)γ射线远距治疗装置(YY1-1)适用于医用60Co远距离治疗机使用场所

(10)立体定向外科治疗装置(YY1-2)适用于含多枚源的头γ、体γ治疗设备使用场所

(11)近距γ射线治疗装置(YY2-1)适用于γ源后装机使用场所

(12)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医学应用场所(YFM-1)适用于核医学各类开放性工作场所

(13)放射性核素发生器利用场所(YFM-2)适用于核医学使用Mo—Tc发生器可以产生99mTc场所等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监督检查技术程序

(14)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操作场所(ST-5)适用于除核医学和生产放射性核素场所外的所有甲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操作场所

(15)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操作场所(ST-6)适用于除核医学和生产放射性核素场所外的所有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操作场所

(16)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操作场所(ST-7)适用于除核医学和生产放射性核素场所外的所有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操作场所

(17)自屏蔽式加速器生产放射性药物场所(ST-9)适用于生产PET用短寿命放射性药物的场所 医用射线装置使用监督检查技术程序

(18)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YZ2-1)适用于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使用场所

(19)医用治疗 X 射线机(YZ2-3)适用于用于浅部放射性治疗的Ⅱ类医用射线装置使用场所

(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装置(YZ2-4)适用于DSA使用场所

(21)Ⅲ类医用射线装置(YZ3-1)适用于Ⅲ类医用射线机生产、使用场所

非医用射线装置使用监督检查技术程序

(22)科研用低能加速器(FZ2-1)适用于属于Ⅱ类射线装置的科研用加速器使用场所

(23)电子辐照装置(FZ2-2)适用于加速器辐照装置场所

(24)加速器生产调试场所(FZ2-3)适用于Ⅱ类射线装置中加速器生产调试场所

(25)非医用 X 线Ⅱ类射线装置(FZ2-4)适用于生产、使用Ⅱ类射线装置中如工业X射线探伤、安全刻度校准装置使用场所

(26)中子发生器使用场所(FZ2-5)适用于科研、测井、教学应用中子发生器生产场所,使用参照执行。

(27)Ⅲ类非医用射线装置(FZ3-1)适用于生产X射线行李包检查装置、X射线衍射仪等Ⅲ类非医用射线装置场所检查,使用单位参照执行。

第三篇: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

漯河市中心医院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的规定,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操作规程

1、每天上岗前做好辐射设备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

4、对于随时出现的液体应立即清理,防止流入仪器设备内部

5、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杜绝一切非法操作

6、根据人体大小,检查部位,合理选择参数

7、随时观察设备工作质量,出现异常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果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8、工作结束后应关闭辐射设备并将电源关闭

第二章 岗位职责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

培训,持证上岗。

2、要正确使用射线装置,作到专人专管专用

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仪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

5、发生辐射事故,立即上报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

第三章 辐射防护制度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应该配备个人剂量仪,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射线装置应设有专门工作室,工作室设立专人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入内

4作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设立辐射标志、声光报警等防止无关人员意外照射

5严格检查铅玻璃完好情况,使门窗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第四章 台帐管理制度

1、建立射线装置台帐管理制度,设有仪器名称、型号、管电压、输出电流、用途等

2、严格射线装置进出管理,坚决杜绝外借现象发生

3、对退役的射线装置和放射源,应该选择有资质单位或厂家回收,杜绝私自销毁或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第五章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1、辐射安全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具体工作人员坚持每周检查一次辐射装置,加强卫生清洁和管理,使辐射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严格检修注意事项,对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上报并立即防止使用

3、设备出现事故应请专业人员或设备生产厂家进行维修、建立设备检修及维修记录,并专人专管

第六章 人员培训制度

1、本制度目的是加强辐射工作人员及辐射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的认识,杜绝辐射事故的发生。范围适用于本院所有直接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及辐射管理人员。

2、建立辐射工作人员及辐射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计划细则,并负责联系到环保部门认可的单位参加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3、辐射工作人员及辐射管理人员必须服从医院统一安排,到环保部门认可的单位参加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培训及交通、住宿等费用由医院统一负责(未取得合格证书费用自负)。

4、为了不影响医院正常的辐射工作,有关科室必须于每年12月将下一个培训时间报到科教科,科教科会同辐射管理领导小组根据国家环保部门统一安排,必须在一个培训周期内全部培训完毕,下一个周期再轮流培训,新分员工从事辐射工作的,到岗位前必须优先安排培训,否则相关科室不予接收。

5、医院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监督辐射工作人员及辐射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情况的落实,每年进行4次检查,对未取得培训合格证上岗人员按照医院管理规定扣除当月劳务费,直到取得合格证书为止。

第七章 监测方案

在日常工作中,医院必须加强辐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放射防护和设备性能检测,每年委托有资质的监测部门,对全院各辐射场所至少监督监测一次,并出具纸质检测报告

1、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射线装置的性能进行定期的检测(每年一次)以确保装置性能的稳定,不对受检者造成不必要的辐射伤害。

2、请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射线装置的使用场所进行定期的防护监测(每年一次)以确保装置使用场所防护屏蔽的安全性,不对工作人员造成不必要的辐射伤害。

3、请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对射线装置的使用场所和外部环境进行监测,(每年一次)以确保装置使用场所周围的外部环境辐射安全,不对公众造成不必要的辐射伤害。

4、对辐射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场所佩戴个人剂量监测计,在有效周期内交予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监测,以确保辐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如造成辐射剂量超标,能及时得知,并尽快采取补救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5、定期对辐射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体检,严密监测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态。(每两年一次)。避免辐射伤害产生疾病的发生

第八章 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为提高我院对突发辐射事故的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辐射事故的损害,保护环境,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辐射事故分级

根据辐射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从重到轻将辐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辐射事故、重大辐射事故、较大辐射事故和一般辐射事故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2、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

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3、较大辐射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4、一般辐射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二、本预案适应范围

凡医院内发生的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人员超剂量照射等所致辐射事故均适用本应急预案。

二、辐射事故的预防

辐射事故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严格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辐射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

(一)健全放射防护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放射源使用和保管落实到人,纪律要严肃,奖惩要分明。

(二)组织放射防护知识培训,不准无证上岗,严格操作规程。(三)定期检查放射防护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四、组织机构及职能

1、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海蛟

成员:崔红领 卢众志 吕文生 张工化 宋太民 林运智 崔庆周 卫元元 闫超

2、技术专家组

组长:谭占国 副组长:冯亚民

成员:李艳辉 王瑞 王明科 李红伟 王增民

3、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2)负责组织协调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4、应急办公室(设在医学装备部)的职责

(1)按照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理的各项日常工作;

(2)组织辐射事故应急人员的培训;

(3)负责与技术专家组、现场处置组的联络工作;

(4)负责与行政主管部门、环保、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络、报告应急处理工作;

(5)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6)完成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应急值班电话:0395-3356576 0395-3356120

五、辐射事故的报告

发生或者发现辐射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必须立即向医学装备部(或总值班)报告。医学装备部(或总值班)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及时收集整理相关处理情况向市环保局(环保热线电话:12369)、卫生局(电话:0395-3134319)及公安机关(电话:110)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耗材科需在24小时内报出《辐射事故报

告卡》。重大辐射事故应当在24小时内逐级上报到环保部、公安部、卫生部。

六、辐射事故的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

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锁,将事故的后果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九章 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

一、放射源辐射防护符合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二、在购置新源时,应与放射源生产单位(或原出口国或废源集中贮存设施)签订废弃放射源贮存和处置协议。新购放射源必须有国家统一编号

三、新建、扩建、改建的放射源建设项目,严格按照“三同时”规定,在试运行三个月内,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配备必要的检查或监测设备。受辐射剂量较高的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要配备带报警装置的个人辐射剂量计。

五、对运行中含放射源的装置和场所,要配置剂量监测和报警装置,并定期检验,确保辐射防护设施完好与含源装置性能的稳定。放射源的使用场所应有相应的辐射屏蔽,安装带报警的剂量测量仪器。

六、建立放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七、放射源实行专人保管,实行管理、使用分离的原则,杜绝“以使带管”现象,防止放射源失控现象发生。建立放射源使用登记制度,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源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八、制定放射源使用操作程序,责任到人,并在工作场所悬挂。

九、放射源场所设置放射性警示标志。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

十、辐照设备或辐照装置应有必要的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十一、放射源的包装容器上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并配有中文警告文字。

十二、建立安全保卫制度,落实防火、防盗、防丢失、防泄漏。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火灾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政府、环保、公安部门报告。

第四篇: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的规定,结合我院辐射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 操作规程

1、每天上岗前做好摄片机保洁工作,保持机器良好的工作环境。

2、开机后应注意电源电压是否正常,并检查其他功能键是否选择正确。

3、操作机器时应该小心仔细,尤其注意电源电压,不得超过标识的标准电压。

4、对于随时出现的液体应立即清理,防止流入仪器设备内部。

5、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杜绝一切非法操作。

6、根据人体大小,摄片部位,合理选择参数。

7、随时观察照片质量,出现异常应检查摄片机是否正常,如果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

8、工作结束后应关闭摄片机并将电源关闭。

第二章 岗位职责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要正确使用射线装置,做到专人专管专用。

3、工作时,每一名工作人员必须佩带个人剂量笔和个人剂量报警仪。

4、从事射线装置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杜绝非法操作。

5、发生放射事故,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拖延或者隐瞒不报。

第三章 辐射防护制度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

2、从事辐射工作人员应该配备个人剂量笔,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射线装置应设有专门工作室,工作室设立专人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入内。4作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设立辐射标志、声光报警等,防止无关人员意外照射。5严格检查玻璃破损情况,使门窗经常处于关闭状态。

第四章 台帐管理制度

1、建立射线装置台帐管理制度,设有仪器名称、型号、管电压、输出电流、用途等。

2、严格射线装置进出管理,坚决杜绝外借现象发生。

3、对退役的射线装置应该选择有资质单位或厂家回收,杜绝私自销毁或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第五章 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1、安全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具体工作人员坚持每天检查一次射线装置,加强卫生清洁和管理,使射线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严格检修注意事项,对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上报并立即防止使用。

3、设备出现事故应请专业人员或设备生产厂家进行维修,建立设备检修及维修记录,并专人专管。

第六章 人员培训制度

1、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操作人员的日常管理,要在思想上、认识上高度重视,要把一些思想过硬、能力突出、认真负责的职工安排在放射性工作岗位上。

2、坚持组织学习,并针对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整改,切实提高操作人员使用、检查仪器设备的水平,杜绝事故的发生。

3、对操作水平高的职工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适当奖励,对达不到岗位要求的,坚决不得从事此岗位,确保安全。

第七章 监测方案

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单位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放射防护检测,并委托环保部门监督监测。

辐射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理预案

为提高本单位对突发辐射事故的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辐射事故的损害,保护环境,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适应范围

凡单位内发生的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人员超剂量照射等所致辐射事故均适用本应急预案。

二、辐射事故的预防

辐射事故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责任事故,严格放射防护管理,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辐射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

(一)健全放射防护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放射源使用和保管落实到人,纪律要严肃,奖惩要分明。

(二)组织放射防护知识培训,不准无证上岗,严格操作规程。(三)定期检查放射防护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三、组织机构及职能

1、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于兴远

副组长:郭建新

成员:罗衍庆、刘建波、宋曙光、于立志、单守德、王会生、朱影、张艳

2、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定医院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2)负责组织协调辐射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3、应急办公室(设在医教科)的职责

(1)按照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理的各项日常工作;

(2)组织辐射事故应急人员的培训;

(3)负责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联络、报告应急处理工作;

(4)负责辐射事故应急处理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

(5)完成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五、辐射事故的报告

发生或者发现辐射事故的科室和个人,必须立即向医教科(或总值班)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及时收集整理相关处理情况向县环保局、县卫生局、县公安局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医教科需在24小时内报出《辐射事故报告卡》。

四、辐射事故的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

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

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锁,将事故的后果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五篇:辐射安全监督检查整改情况汇报

中钢集团山东富全矿业有限公司

辐射安全监督检查整改情况汇报

2012年5月16日,汶上县环保局相关领导来公司进行辐射产品监督检查,对放射源产品目前的安全使用状况、内业资料的整理进行了检查,并对放射源产品137Cs活度1.48×109贝可,肆套,137Cs活度9.25×108贝可,伍套,241Am活度1.85×109贝可,壹套,137Cs活度9.25×108贝可,壹套,137Cs活度3.7×108贝可,陆套产品辐射值进行了测试,对于此次检查情况下发了辐射安全监督检查表。现将目前的整改情况进行汇报

一、新安装放射源未挂放射源编码卡。整改情况:新安装放射源产口编码卡已制作并悬挂完成。

二、未建立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未验收。整改情况: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已编制;委托济宁富美进行了检测,验收已完成。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我们要提高辐射工作安全意识,加强宣传学习,严格落实上级有关辐射安全精神,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认真抓好放射源的辐射安全及防护工作。

中钢集团山东富全矿业有限公司

2012年5月28日

下载吉林省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办法(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省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办法(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承诺书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承诺书 由于我院首次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错过上次辐射安全防护培训,为使我院放射工作能够正常进行,特申请环保局予以办理相关手续,我院承诺将参加下一次的辐......

    辐射防护与安全保卫制度

    放射科的放射安全管理制度有: (一)工作制度 (二)放射防护规章制度 放射防护规章制度 (三)质量管理制度 (四)投照质控制度及标准 (五)疑难病例误、漏诊讨论制度 (六)医学影像资料(数 据)保......

    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完整版)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 辐射(放射)科 安全防护管理 安全防护制度 放射岗位职责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合肥高新心血管病医院医务科 二0一五年十月 目录 辐射安全与防......

    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宁波明欣化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五年以来,我单位认真执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从做好射线装置安全管理着手,不断完善辐射......

    辐射安全防护总结

    河 北 武 山 水 泥 有 限 公 司 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我公司现有荧光多元素分析仪一台,现保存在质管部库房,内含一枚放射源,核素为镨238Pu一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乐清柳台医院 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和《放射诊疗管理......

    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内 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山东梁邹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用放射源为安装于碎矿、选车间的三台137Cs核子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放射性......

    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化隆县人民医院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和《放射诊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