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昆明市委 _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

时间:2019-05-15 00:5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昆明市委 _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昆明市委 _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

第一篇:中共昆明市委 _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

2008年2月24日)

为落实优先发展教育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强化保障机制,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比重,破解群众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我市教育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作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采取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措施,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科教为先、成才为根、创业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突破性发展民办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初步建立起以开放多样、优质均衡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社会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非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职前、职后培训并举,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跨入西部先进行列。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全市学前幼儿入园(班)率达到85%以上。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职普比例达到1∶1。——高质量、高水平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适龄儿童能充分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城市保持在99.5%,农村99%以上;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城市保持在99%以上,农村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

——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比重。一级高(完)中由现有的18所增加到22所,优质普通高中在校生所占比例由现在的52%提高到66%;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由7所增加到10所,优质职业学校在校生所占比例由现在的35%提高到55%;省一级幼儿园由60所增加到70所;义务教育的优质学校由现在的110所增加到150所。

——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全员学习培训网络,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形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社会声誉好的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各种文化技能培训示范学校。加快昆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创建2-3所高等职业学院。加快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

二、突出三大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职业教育,像办普通教育那样大办职业教育。要树立“大职业教育”的观念,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改革措施的统筹管理,强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促进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紧密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有机协调,大力培植职教产业,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快发展。迅速扩大职教资源总量。根据全市产业结构和县(市)区功能定位,每个县(市)区要办好一所职业学校,成为当地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校教师培训中心、社区教育中心。职教办学效益不佳的县区,要通过体制改革、资源整合,努力扩大办学规模,迅速扭转职教发展滞后的局面,形成一批办学灵活、规模大、有骨干专业支撑、专业特色明显、市场需求对口的县级职业学校。市级要组建为一、二、三产业服务的校均规模达8000人以上的三个职教集团。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企业及中等职业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中等职业教育新格局。高标准、高效率办好安宁、嵩明两个职教园区和公共实训基地。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全市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政府直接掌握的资源,要加强统筹和协调,打破传统的、封闭的、条块分割的资源和培训体系,实现政策衔接、机制融合、资源共享;对社会资源,要通过政策引导,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加强职业技术学校与其他培训机构的联系,做到职前与职后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中高职学校结合,成为在岗、转岗、重新上岗培训的重要基地。依法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对实施就业准入制度的监督管理,完善管理办法,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工商、税务部门要给予积极协助。建立城乡一体的学习与培训体系。加强农村成人教育阵地建设,强化城市社区教育,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大力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四全”工程,对城乡劳动力资源进行全员普查、全员分类、全员培训、全员转化,化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发放“职业教育券”,转变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的投入方式,激活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资源,实施成人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大力实施“一网两工程”,充分发挥县(市)区职业学校、农村成人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的网络作用,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二)突破性发展民办教育,以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推进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制定发展民办教育的优惠扶持政策,像办公办教育那样大办民办教育。非义务教育坚持以公办教育为主导、民办教育为主体,吸引社会力量重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以民办教育为主,高中阶段教育增量部分主要通过发展民办来实现,支持公办学校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办学,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出租、转让闲置国有资产,扶持民办学校的建设。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参与,创新办学形式,培植优质资源,全面优化政策、管理和服务环境,实现民办教育的数量再扩张、质量再提高、结构再优化,形成公、民办学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到2010年,民办学校在校生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有较大提高,民办学前教育比重达到90%以上,民办高中阶段教育比重力争达到40%。在确保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鼓励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使民办义务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违规办学的要限期整改,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三)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化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主城区因新建居民小区未同步配套规划建设学校带来的居民子女读书“南征北战”和主城区部分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两大问题。结合城市建设和人口分布情况,采取补救措施,重点研究和完善主城区学校布局布点专业规划。实行“三个一批”:改扩建一批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新建一批居民小区配套学校,提升一批学校吸纳生源的能力。在改扩建一批的学校中,应结合“城中村”整治、城市拆临拆违,尽量扩大校园用地。在新建一批的学校中,鼓励城区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品牌学校通过置换和吸纳民间资本向城郊、新区发展,扩大发展空间。积极推进主城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试点工作。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化管理,通过兼并、合并、挂靠等形式,对区域内学校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使城区学校在师资、校舍、场地、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等建设和配置方面水平有明显提高,实现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坚持“需增则增,宜并则并”和“小学方便入学,初中适当集中”的原则,收缩校点,扩大规模,提高规模办学效益。农村中小学校占地、校舍、设施、设备等硬件以及师资队伍等软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实现区域内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布点、学校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农村学校规模化办学效益、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全力抓好“控辍保学”,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包括监护人)和教育系统的双轨控制体系,把争创“无流失生”县(市)区、乡镇和学校作为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流失生控制力度,全力推进“双高普九”工作。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一)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实行多元化办学。按照“巩固一个基础,放开放活两块市场”(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放开放活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允许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园)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股份制改造,按民营机制运行,实行股份制形式的合作办学;在不改变学校和人员身份性质的前提下,引入民办学校运行机制,学校所有权和办学管理权分离,试行“国有民办”;可以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以及其他财产,按照“四独立”的原则,单独举办或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民办学校。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经批准后,也可整体转制为民办学校。实施集团化和规模化办学。按照“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城乡联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品牌效应、辐射功能和城区学校的资源优势,鼓励同层次的公办学校之间或同层次的民办学校之间在建制不变、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集团化运作,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多形式、多体制举办基础教育。吸纳国内外资本,以合资、合作形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按照“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兼顾利益、实现多赢”的原则,广开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投入机制。对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办学的引资者给予奖励。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在校内出资新建、改扩建经营教育教学设施。积极鼓励教育消费,让富裕家庭为教育多投资。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企业或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额中全部扣除。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学校改扩建。受校园占地面积限制、难以扩大规模和改善条件的优质学校,各地要支持学校通过原有校舍和土地置换、银行贷款、政府投入和吸纳民间资本等多种渠道,实行异地新建、开辟新校区,扩大办学容量,并在建设上给予优惠政策,减免各种费用。逐步完善教育成本核算和受教育者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通过贷款、社会融资等新建或改扩建校舍的高中阶段学校,在完成招生任务后,挖潜招收的学生可按照择校生收费,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或社会投资。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学校预算外收入一律不予统筹。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已有后勤资源可依托母体,采取内部承包、租赁等方式,实行企业化经营;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取校际联合成立后勤管理集团的方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全面采取BT、BOT、BO、独资、合作等方式,广泛吸引各种资本参与学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工聘用新机制。各县(市)区要成立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教职工按人事管理权属全部进入市、县(市)区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进行人事代理。教师不调配,进入市场,由学校按照科学设岗、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原则从分中心聘任。新增公办学校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由学校在公开考核的基础上自主招聘,进入分中心进行人事代理,并报人事和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深化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实行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职务任期和交流制度,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扩大办学自主权,落实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考核奖励办法。实行校长职级制,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等级、质量和效益,确定校长岗位职级,并享受相应待遇。一级高(完)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校长津贴每月1500元,二级高(完)中、省部级重点(示范)职业学校校长津贴每月1000元;并对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每年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优秀的发给5000—15000元的绩效奖。其他学校校长津贴和年终绩效奖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实行校长年薪制。实行校长职级制、年终绩效奖和校长年薪制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

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的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氛围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改革。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健康第一”,重视抓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学历教育和长短期培训并重,实行灵活多样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鼓励学校、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培养,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能和水平。着力推进“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数字化校园”,推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改革,促进技术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化。

(三)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办学。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沟通的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校合作办学,鼓励国内外资本独办和联办分校、专业或合作共建学科、实验室、实训等基地。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联系,继续有计划地选派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国(境)外学习进修。建立和完善学校聘请外籍教师的服务系统,提高引进境外智力资源的层次和水平,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利用境外人士和海外人士等多种渠道,扩大对外交流。努力拓展职业学校毕业生海外就业市场和出国(境)进修渠道,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举办“国际学校”或“国际部”。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泛开展向全国模范教师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高尚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加强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构建开放灵活、具有昆明特点、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继续教育体系。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大力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培养培训工作,推进中小学“名校长基地”建设,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名校长”。继续打造好“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到2010年,对全市中小学校长进行新一轮全员培训;评选在职特级教师达到20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达到800人,市级骨干教师达到1000人。提高优秀教师工作经费。任期内的市级学科带头人每年享受1000元工作经费,市级骨干教师每年享受800元工作经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每年享受600元工作经费。实行班主任绩效目标考核奖,对绩效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

(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及学习、工作条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和工资待遇“三倾斜”,对长期坚持在农村中小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优先晋升、优先聘任,在评优评先中优先推荐、优先表彰。每两年组织评选10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教师,受表彰的教师每年奖励1200元。坚持在农村学校任教直至退休的,退休后可以继续享受每年1200元的奖金;调离农村学校教师岗位的教师,此项奖励自然取消。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实施昆明市农村“特岗教师计划”。除继续实施中央、省的“特岗教师计划”外,从2008年到2010年,全市每年公开招聘300名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市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年终与县级财政据实结算。从2008年起,各县(市)区不得再新增代课教师,2010年前必须清退完代课教师。深入开展主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对校”对口支援工作。每年选派150名城镇学校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到农村学校支教和挂职,每年选派150名郊县(市)区学校干部、教师到主城区优质学校挂职和进修学习。城区教师申报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农村学校支教经历。

(四)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职教教师在享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取得工程技术及其他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依托行业和企业建设教师见习基地,试行教师到企业“见习制度”。鼓励支持企业高级技师、技术能手及社会上的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兼职,进一步提高学校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能力。

六、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一)强化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建立完善教育投入持续增长机制。各级政府要依法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做到“三个增长”,各级财政性教育拨款的增幅必须高于当年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逐年提高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使其较快达到4%的要求。严禁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挤占、截留、平调、挪用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对有挤占、截留、平调、挪用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建立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执行情况年度报告制度。依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以及师资配置、待遇的改善情况和公建配套措施的落实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等若干指标,开展以督政为主的依法教育督导工作,确保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政府行为到位,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内涵建设。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科学规划新建小区学校建设。各级规划部门在编制和审批住宅小区规划时,必须按小区规模和学校布局配套规划建设小学、幼儿园,所需资金由开发单位在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费中统筹安排;中学由规划部门预留用地,国土资源部门按划拨供地,县(市)区政府可采取多种方式办学。住宅小区应配套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应同时报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二)建立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机制,完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和配套办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民办教育管理服务机构,制定措施、提供服务、依法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建立对民办学校奖励机制。从2008年起,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投资新建民办普通高中或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或者投资新建民办幼儿园、总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均按1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列支。市财政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幼儿园、民办高中阶段学校,按在园幼儿、在校生规模实施年度奖励。对办学水平上等级的民办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经年审考评优秀的,给予相应奖励。县(市)区要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和奖励民办学校。切实维护民办教育的合法权益。鼓励教师在公、民办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建立民办学校教职工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对委托招收公费学位生的民办学校给予补助,使民办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

(三)建立贫困学生资助长效机制,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贫困生救助制度。坚持“公平靠政府,效率靠社会”的原则,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大力实施“三就三百”工程,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百分之百地资助。全面深化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保证每个经济困难家庭子女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及更高层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管理办法,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补助。完善高中阶段“一补两减免”(对贫困学生实施生活补助,减免学费和住宿费)政策,对高中阶段的贫困学生进行补助。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助,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大力发展勤工俭学,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确保所有学校任何一个学段的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七、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全力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是建设教育强市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安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财政预算等工作时,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学校、联系教育重点项目制度,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确保建设教育强市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各级组织、宣传、发展改革、物价、规划、国土资源、建设、人事、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审计、公安、民政等部门要紧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加快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做好相关政策配套服务。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和加快发展的舆论环境,共同推动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此前本市发布的有关文件及规定如与本决定不一致的,以本决定为准。

第二篇:中共昆明市委_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精)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 2008年2月24日)

为落实优先发展教育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强化保障机制,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比重,破解群众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我市教育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作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采取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措施,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科教为先、成才为根、创业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突破性发展民办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市初步建立起以开放多样、优质均衡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社会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非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职前、职后培训并举,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跨入西部先进行列。——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全市学前幼儿入园(班)率达到85%以上。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职普比例达到1∶1。

——高质量、高水平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适龄儿童能充分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城市保持在99.5%,农村99%以上;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城市保持在99%以上,农村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

——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比重。一级高(完)中由现有的18所增加到22所,优质普通高中在校生所占比例由现在的52%提高到66%;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由7所增加到10所,优质职业学校在校生所占比例由现在的35%提高到55%;省一级幼儿园由60所增加到70所;义务教育的优质学校由现在的110所增加到150所。

——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全员学习培训网络,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形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社会声誉好的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各种文化技能培训示范学校。加快昆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创建2-3所高等职业学院。加快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

二、突出三大发展重点

(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职业教育,像办普通教育那样大办职业教育。要树立“大职业教育”的观念,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改革措施的统筹管理,强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促进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紧密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有机协调,大力培植职教产业,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快发展。迅速扩大职教资源总量。根据全市产业结构和县(市)区功能定位,每个县(市)区要办好一所职业学校,成为当地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校教师培训中心、社区教育中心。职教办学效益不佳的县区,要通过体制改革、资源整合,努力扩大办学规模,迅速扭转职教发展滞后的局面,形成一批办学灵活、规模大、有骨干专业支撑、专业特色明显、市场需求对口的县级职业学校。市级要组建为一、二、三产业服务的校均规模达8000人以上的三个职教集团。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企业及中等职业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中等职业教育新格局。高标准、高效率办好安宁、嵩明两个职教园区和公共实训基地。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全市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政府直接掌握的资源,要加强统筹和协调,打破传统的、封闭的、条块分割的资源和培训体系,实现政策衔接、机制融合、资源共享;对社会资源,要通过政策引导,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加强职业技术学校与其他培训机构的联系,做到职前与职后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中高职学校结合,成为在岗、转岗、重新上岗培训的重要基地。依法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对实施就业准入制度的监督管理,完善管理办法,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工商、税务部门要给予积极协助。建立城乡一体的学习与培训体系。加强农村成人教育阵地建设,强化城市社区教育,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大力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四全”工程,对城乡劳动力资源进行全员普查、全员分类、全员培训、全员转化,化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发放“职业教育券”,转变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的投入方式,激活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资源,实施成人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大力实施“一网两工程”,充分发挥县(市)区职业学校、农村成人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的网络作用,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二)突破性发展民办教育,以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推进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制定发展民办教育的优惠扶持政策,像办公办教育那样大办民办教育。非义务教育坚持以公办教育为主导、民办教育为主体,吸引社会力量重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以民办教育为主,高中阶段教育增量部分主要通过发展民办来实现,支持公办学校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办学,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出租、转让闲置国有资产,扶持民办学校的建设。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参与,创新办学形式,培植优质资源,全面优化政策、管理和服务环境,实现民办教育的数量再扩张、质量再提高、结构再优化,形成公、民办学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到2010年,民办学校在校生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有较大提高,民办学前教育比重达到90%以上,民办高中阶段教育比重力争达到40%。在确保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鼓励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使民办义务教育得到较快发展。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违规办学的要限期整改,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三)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化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主城区因新建居民小区未同步配套规划建设学校带来的居民子女读书“南征北战”和主城区部分学

校办学条件不达标两大问题。结合城市建设和人口分布情况,采取补救措施,重点研究和完善主城区学校布局布点专业规划。实行“三个一批”:改扩建一批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新建一批居民小区配套学校,提升一批学校吸纳生源的能力。在改扩建一批的学校中,应结合“城中村”整治、城市拆临拆违,尽量扩大校园用地。在新建一批的学校中,鼓励城区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品牌学校通过置换和吸纳民间资本向城郊、新区发展,扩大发展空间。积极推进主城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试点工作。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化管理,通过兼并、合并、挂靠等形式,对区域内学校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使城区学校在师资、校舍、场地、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等建设和配置方面水平有明显提高,实现区域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坚持“需增则增,宜并则并”和“小学方便入学,初中适当集中”的原则,收缩校点,扩大规模,提高规模办学效益。农村中小学校占地、校舍、设施、设备等硬件以及师资队伍等软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实现区域内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布点、学校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农村学校规模化办学效益、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全力抓好“控辍保学”,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包括监护人)和教育系统的双轨控制体系,把争创“无流失生”县(市)区、乡镇和学校作为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流失生控制力度,全力推进“双高普九”工作。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一)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实行多元化办学。按照“巩固一个基础,放开放活两块市场”(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放开放活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允许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园)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股份制改造,按民营机制运行,实行股份制形式的合作办学;在不改变学校和人员身份性质的前提下,引入民办学校运行机制,学校所有权和办学管理权分离,试行“国有民办”;可以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以及其他财产,按照“四独立”的原则,单独举办或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民办学校。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经批准后,也可整体转制为民办学校。实施集团化和规模化办学。按照“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城乡联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品牌效应、辐射功能和城区学校的资源优势,鼓励同层次的公办学校之间或同层次的民办学校之间在建制不变、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集团化运作,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多形式、多体制举办基础教育。吸纳国内外资本,以合资、合作形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二)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按照“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兼顾利益、实现多赢”的原则,广开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投入机制。对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办学的引资者给予奖励。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在校内出资新建、改扩建经营教育教学设施。积极鼓励教育消费,让富裕家庭为教育多投资。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企业或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额中全部扣除。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学校改扩建。受校园占地面积限制、难以扩大规模和改善条件的优质学校,各地要支持学校通过原有校舍和土地置换、银行贷款、政府投入和吸纳民间资本等多种渠道,实行异地新建、开辟新校区,扩大办学容量,并在建设上给予优惠政策,减免各种费用。逐步完善教育成本核算和受教育者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通过贷款、社会融资等新建或改扩建校舍的高中阶段学校,在完成招生任务后,挖潜招收的学生可按照择校生收费,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或社会投资。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学校预算外收入一律不予统筹。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已有后勤资源可依托母体,采取内部承包、租赁等

方式,实行企业化经营;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取校际联合成立后勤管理集团的方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全面采取BT、BOT、BO、独资、合作等方式,广泛吸引各种资本参与学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工聘用新机制。各县(市)区要成立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教职工按人事管理权属全部进入市、县(市)区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进行人事代理。教师不调配,进入市场,由学校按照科学设岗、竞

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原则从分中心聘任。新增公办学校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由学校在公开考核的基础上自主招聘,进入分中心进行人事代理,并报人事和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深化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实行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职务任期和交流制度,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扩大办学自主权,落实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考核奖励办法。实行校长职级制,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等级、质量和效益,确定校长岗位职级,并享受相应待遇。一级高(完)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校长津贴每月1500元,二级高(完)中、省部级重点(示范)职业学校校长津贴每月1000元;并对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每年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优秀的发给5000—15000元的绩效奖。其他学校校长津贴和年终绩效奖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实行校长年薪制。实行校长职级制、年终绩效奖和校长年薪制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

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的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氛围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改革。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健康第一”,重视抓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学历教育和长短期培训并重,实行灵活多样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鼓励学校、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培养,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能和水平。着力推进“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数字化校园”,推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改革,促进技术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化。

(三)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办学。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沟通的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校合作办学,鼓励国内外资本独办和联办分校、专业或合作共建学科、实验室、实训等基地。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联系,继续有计划地选派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国(境)外学习进修。建立和完善学校聘请外籍教师的服务系统,提高引进境外智力资源的层次和水平,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利用境外人士和海外人士等多种渠道,扩

大对外交流。努力拓展职业学校毕业生海外就业市场和出国(境)进修渠道,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举办“国际学校”或“国际部”。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泛开展向全国模范教师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高尚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二)加强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构建开放灵活、具有昆明特点、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继续教育体系。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大力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培养培训工作,推进中小学“名校长基地”建设,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名校长”。继续打造好“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到2010年,对全市中小学校长进行新一轮全员培训;评选在职特级教师达到20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达到800人,市级骨干教师达到1000人。提高优秀教师工作经费。任期内的市级学科带头人每年享受1000元工作经费,市级骨干教师每年享受800元工作经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每年享受600元工作经费。实行班主任绩效目标考核奖,对绩效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

(三)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及学习、工作条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和工资待遇“三倾斜”,对长期坚持在农村中小学校任教的优秀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优先晋升、优先聘任,在评优评先中优先推荐、优先表彰。每两年组织评选10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教师,受表彰的教师每年奖励1200元。坚持在农村学校任教直至退休的,退休后可以继续享受每年1200元的奖金;调离农村学校教师岗位的教师,此项奖励自然取消。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实施昆明市农村“特岗教师计划”。除继续实施中央、省的“特岗教师计划”外,从2008年到2010年,全市每年公开招聘300名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市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年终与县级财政据实结算。从2008年起,各县(市)区不得再新增代课教师,2010年前必须清退完代课教师。深入开展主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对校”对口支援工作。每年选派150名城镇学校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到农村学校支教和挂职,每年选派150名郊县(市)区学校干部、教师到主城区优质学校挂职和进修学习。城区教师申报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农村学校支教经历。

(四)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职教教师在享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取得工程技术及其他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依托行业和企业建设教师见习基地,试行教师到企业“见习制度”。鼓励支持企业高级技师、技术能手及社会上的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兼职,进一步提高学校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能力。

六、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一)强化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建立完善教育投入持续增长机制。各级政府要依法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做到“三个增长”,各级财政性教育拨款的增幅必须高于当年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逐年提高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使其较快达到4%的要求。严禁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挤占、截留、平调、挪用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对有挤占、截留、平调、挪用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建立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依法履行教育

责任执行情况报告制度。依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以及师资配置、待遇的改善情况和公建配套措施的落实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等若干指标,开展以督政为主的依法教育督导工作,确保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政府行为到位,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内涵建设。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科学规划新建小区学校建设。各级规划部门在编制和审批住宅小区规划时,必须按小区规模和学校布局配套规划建设小学、幼儿园,所需资金由开发单位在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费中统筹安排;中学由规划部门预留用地,国土资源部门按划拨供地,县(市)区政府可采取多种方式办学。住宅小区应配套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应同时报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二)建立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机制,完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和配套办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民办教育管理服务机构,制定措施、提供服务、依法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建立对民办学校奖励机制。从2008年起,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投资新建民办普通高中或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或者投资新建民办幼儿园、总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均按1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列支。市财政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幼儿园、民办高中阶段学校,按在园幼儿、在校生规模实施奖励。对办学水平上等级的民办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经年审考评优秀的,给予相应奖励。县(市)区要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和奖励民办学校。切实维护民办教育的合法权益。鼓励教师在公、民办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建立民办

学校教职工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对委托招收公费学位生的民办学校给予补助,使民办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

(三)建立贫困学生资助长效机制,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贫困生救助制度。坚持“公平靠政府,效率靠社会”的原则,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大力实施“三就三百”工程,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百分之百地资助。全面深化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保证每个经济困难家庭子女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及更高层次教育,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管理办法,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补助。完善高中阶段“一补两减免”(对贫困学生实施生活补助,减免学费和住宿费)政策,对高中阶段的贫困学生进行补助。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助,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大力发展勤工俭学,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确保所有学校任何一个学段的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七、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全力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是建设教育强市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安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财政预算等工作时,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学校、联系教育重点项目制度,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确保建设教育强市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各级组织、宣传、发展改革、物价、规划、国土资源、建设、人事、劳动保障、财政、工商、税务、审计、公安、民政等部门要紧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加快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做好相关政策配套服务。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和加快发展的舆论环境,共同推动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此前本市发布的有关文件及规定如与本决定不一致的,以本决定为准。

第三篇:昆明市委市政府教育改革决定

中共昆明市委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市属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

为落实优先发展教育战略,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强化保障机制,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比重,破解群众子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我市教育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作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采取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措施,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科教为先、成才为根、创业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突破性发展民办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初步建立起以开放多样、优质均衡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社会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非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职前、职后培训并举,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跨入西部先进行列。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全市学前幼儿入园(班)率达到85%以上。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职普比例达到1:1。

——高质量、高水平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适龄儿童能充分享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城市保持在99.5%,农村99%以上;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城市保持在99%以上,农村98%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

——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比重。一级高(完)中由现有的18所增加到22所,优质普通高中在校生所占比例由现在的52%提高到66%;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由7所增加到10所,优质职业学校在校生所占比例由现在的35%提高到55%;省一级幼儿园由60所增加到70所;义务教育的优质学校由现在的110所增加到150所。

——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全员学习培训网络,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形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社会声誉好的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和各种文化技能培训示范学校。加快昆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争取创建2—3所高等职业学院,加快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

二、突出三大发展重点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要像抓经济一样抓职业教育,像办普通教育那样大办职业教育,要树立“大职业教育”的观念,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改革措施的统筹管理,强化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促进职业教育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紧密结合,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进步有机协调,大力培植职教产业,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快发展。

迅速扩大职教资源总量。根据全市产业结构和县(市)区功能定位,每个县(市)区要办好一所职业学校,成为当地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校教师培训中心、社区教育中心,职教办学效益不佳的县区,要通过体制改革、整合资源,努力扩大办学规模,迅速扭转职教发展滞后局面,形成一批办学灵活、规模大、有骨干专业支撑、专业特色明显、市场需求对口的县级职业学校。市级要组建为一、二、三产业服务的校均规模达8000人以上的三个职教集团。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企业及中等职业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中等职业教育新格局。加快安宁、嵩明两个职教基地建设。

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建立全市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政府直接掌握的资源,要加强统筹和协调,打破传统的、封闭的、条块分割的资源和培训体系,实现政策衔接、机制融合、资源共享;对社会资源,要通过政策引导,合理有效地利用好资源。加强职业技术学校与其它培训机构联系,做到职前与职后沟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举,中高职学校结合,成为在岗、转岗、重新上岗培训的重要基地。依法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准入制度的监督管理,完善管理办法,加强劳动执法力度。工商、税务部门要给予积极协助。

建立城乡一体的学习与培训体系。加强农村成人教育阵地建设,强化城市社区教育,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大力实施劳动力资源开发“四全”工程,对城乡劳动力资源进行全员普查、全员分类、全员培训、全员转化,化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发放“职业教育券”,转变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的投入方式,激活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资源,实施成人技术教育和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大力实施“一网两工程”,充分发挥县区职业学校、农村成人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的网络作用,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

(四)突破性发展民办教育

以强有力的政策举措推进民办教育发展。全面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制定发展民办教育的优惠扶持政策,像办公办教育那样大办民办教育。非义务教育坚持以公办教育为主导、民办教育为主体,吸引社会力量重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以民办教育为主,高中阶段教育增量部分主要通过发展民办来实现,支持公办学校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办学,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通过出租、转让闲置国有资产,扶持民办学校的建设。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参与,创新办学形式,培植优质资源,全面优化政策、管理和服务环境,实现民办教育的数量再扩张、质量再提高、结构再优化,形成公民办学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到2010年,民办学校在校生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有较大提高,民办学前教育比重达到90%以上,民办高中阶段教育比重力争达到40%。在确保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鼓励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使民办义务教育得到较快发展。

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违规办学的要限期整改,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五)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优化主城区教育资源配置。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主城区因新建居民小区未同步规划和配套建设学校,带来的居民子女读书“南征北战”和主城区部分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两大问题。结合城市建设和人口分布情况,采取补救措施,重点研究主城区学校布局布点专业规划。通过“三个一批”,即:改扩建一批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新建一批居民小区配套学校,提升一批学校吸纳生源的能力。在改建一批的学校中应结合“城中村”整治、城市拆临拆违,尽量扩大校园用地。在新建一批的学校中鼓励城区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品牌学校,通过置换和吸纳民间资本向城郊新区发展,扩大发展空间。

积极推进主城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试点工作。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区化管理,通过兼并、合并、挂靠等形式,对区域内学校资源进行整合重组,使城区学校在师资、校舍、场地、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等建设和配置水平有明显提高,实现区域内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坚持“需增则增,宜并则并”和“小学方便入学,初中适当集中”的原则,收缩校点,扩大规模,提高规模办学效益,对农村中小学校在占地、校舍、设施、设备等硬件,以及师资队伍等软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和配备。实现区域内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布点、学校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农村学校规模化办学效益、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全力抓好“控辍保学”,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包括监护人)和教育系统的双轨控制体系,把争创“无流失生”县区、乡镇和学校作为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流失生控制力度,全力推进“双高普九”工作。

三、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实行多元化办学。按照“巩固一个基础,放开放活两块市场”(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放开放活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允许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园),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股份制改造,按民营机制运行,实行股份制形式的合作办学;在不改变学校和人员性质的前提下,引入民办学校运行机制,学校所有权和办学管理权分离,试行“国有民办”;可以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以及其他财产,按照“四独立”的原则,单独举办或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民办学校。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经批准后也可整体转制为民办学校。

实施集团化和规模化办学。按照“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城乡联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品牌效应、辐射功能和城区学校的资源优势,鼓励同层次的公办学校之间或同层次的民办学校之间在建制不变、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集团化运作,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多形式、多体制举办基础教育。吸纳国内外资本,以合资、合作形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七)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

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按照“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兼顾利益、实现多赢”的原则,广开投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投入机制。对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办学的引资者给予奖励。鼓励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以多种形式在校内出资新建、改扩建经营教育教学设施。积极鼓励教育消费,让富裕家庭为教育多投资。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企业或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教育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额中全部扣除。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学校改扩建。受校园占地面积限制,难以扩大规模和改善条件的优质学校,各地要支持学校通过原有校舍和土地置换、银行贷款、政府投入和吸纳民间资本等多种渠道,实行异地新建、开辟新校区,扩大办学容量,并在建设上给予优惠政策,减免各种费用。逐步完善教育成本核算和受教育者教育成本合理分担机制。通过贷款、社会融资等新建或改扩建校舍的高中阶段学校,在完成招生任务后,挖潜招收的学生可按照择校生收费,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或社会投资。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学校预算外收入一律不予统筹。

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学校已有后勤资源可依托母体,采取内部承包、租赁等方式,实行企业化经营;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取校际联合成立后勤管理集团的方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全面采取BT、BOT、BO、独资、合作等方式,广泛吸引各种资本参与学校后勤服务设施建设。

(八)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教职工聘用新机制。各县(市)区要成立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教职工按人事管理权属全部进入市县人才服务中心教育分中心进行人事代理。教师不调配,进入市场,由学校按照科学设岗、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原则从分中心聘任。新增公办学校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由学校在公开考核基础上自主招聘,进入分中心进行人事代理,并报人事和教育部门备案。

深化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实行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职务任期和交流制度,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扩大办学自主权,落实校长负责制。

完善校长考核奖励办法。实行校长职级制,根据学校办学规模、等级、质量和效益,确定校长岗位职级,并享受相应待遇。一级高(完)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校长津贴每月1500元,二级高(完)中、省部级重点(示范)职业学校校长津贴每月1000元;并对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每年进行阶段性考核,考核优秀的发给5000—15000元的绩效奖。其他学校校长津贴和年终绩效奖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有条件的学校,也可实行校长年薪制。实行校长职级制、年终绩效奖和校长年薪制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

四、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九)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构建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社会家庭横向沟通的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氛围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改革。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健康第一”,重视抓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展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学历教育和长短期培训并重,实行灵活多样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鼓励学校、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实行“订单”培养,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办学。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效能和水平。着力推进“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数字化校园”,推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改革,促进技术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化。

(十一)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积极推进对外合作办学。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社区的教育资源,拓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沟通的渠道;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校合作办学,鼓励国内外资本独办和联办分校、专业或合作共建学科、实验室、实训等基地。积极开展对外教育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外教育机构的交流与联系,继续有计划地选派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国外学习进修。建立和完善学校聘请外籍教师的服务系统,提高引进境外智力资源的层次和水平,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利用境外人士和海外人士等多种渠道,扩大对外交流。要努力拓展职业学校毕业生海外就业市场和出国进修渠道,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举办“国际学校”和“国际部”。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十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广泛开展向全国模范教师学习活动,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

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十三)加强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构建开放灵活、具有昆明特点,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继续教育体系,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大力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培养培训工作,推进中小学“名校长基地”建设,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名校长”。继续打造好“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和学科梯队建设,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到2010年,对全市中小学校长进行新一轮全员培训;评选在职特级教师达到200人、市级学科带头人达到800人、市级骨干教师达到1000人。

提高优秀教师工作经费。任期内的市级学科带头人每年享受1000元工作经费,市级骨干教师每年享受800元工作经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每年享受600元工作经费。实行班主任绩效目标考核奖,对绩效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

(十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及学习、工作条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评优评先和工资待遇“三倾斜”,对长期坚持在农村中小学任教的优秀教师,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中优先晋升、优先聘任,在评优评先中优先推荐、优先表彰。每两年组织评选100名有突出贡献的农村教师,受表彰的教师每年奖励1200元,坚持在农村学校任教直至退休的,退休后可以继续享受每年1200元的奖金,调离农村学校教师岗位的教师奖励自然取消。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列支。

实施昆明市农村“特岗教师计划”。除继续实施中央、省的特岗计划外,从2008年到2010年,全市每年公开招聘300名特岗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市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年终与县级财政据实结算。从2008年起,各县(市)区不得再新增代课教师,2010年前必须清退完代课教师。

深入开展主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中小学“校对校”对口支援工作。每年选派150名城镇学校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到农村学校支教和挂职。每年选派150名郊县区学校干部、教师到主城区优质学校挂职和进修学习。城区教师申报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农村学校支教经历。

(十五)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

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职教教师在享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取得工程技术及其他专业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依托行业和企业建设教师见习基地,试行教师到企业“见习制度”。鼓励支持企业高级技师、技术能手及社会上的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兼职,进一步提高学校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能力。

六、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十六)强化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

建立完善教育投入持续增长的机制。各级政府要依法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做到“三个增长”,各级财政性教育拨款的增幅必须高于当年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发展教育事业,逐年提高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使其较快达到4%的要求。严禁以任何理由和形式挤占、截留、平调、挪用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对有挤占、截留、平调、挪用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的县(区)主要负责人实行责任追究。

建立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执行情况报告制度。依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师资配置、待遇的改善情况和公建配套措施的落实以及教育发展水平等若干指标,开展以督政为主的依法教育督导工作,确保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政府行为到位,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内涵建设。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

绩的重要内容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科学规划新建小区学校建设。各级规划部门在编制和审批住宅小区规划时,必须按小区规模和学校布局规划配套小学、幼儿园,所需资金由开发单位在公共设施配套建设费中统筹安排;中学由规划部门预留用地,土地部门按划拨供地,县区政府可采取多种方式办学。住宅小区应配套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应同时报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

(十七)建立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机制

完善民办教育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和完善民办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和配套办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民办教育管理服务机构,制定措施、提供服务、依法管理,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

建立对民办学校奖励机制。从2008年起,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投资新建民办普通高中或民办中等职业学校,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以及投资新建民办幼儿园,总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均按10%的比例给予一次性奖励,所需资金由同级财政列支。市财政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办学条件较好的民办幼儿园和民办高中阶段学校按在校生规模实施奖励。对办学水平上等级的民办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学校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经年审考评优秀的学校给予相应奖励。县(市)区要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和奖励民办学校。

切实维护民办教育的合法权益。鼓励教师在公、民办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建立民办学校教职工全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对委托招收公费学位生的民办学校给予补助,使民办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

(十八)建立贫困学生资助长效机制

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贫困生救助制度。坚持“公平靠政府,效率靠社会”的原则,完善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大力实施“三就三百”工程,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百分之百的资助。全面深化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保证每个经济困难家庭子女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及更高层次教育。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管理办法,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进行补助。完善高中阶段“一补两减免”(对贫困学生实施生活补助,减免学费和住宿费)政策,对高中阶段的贫困学生进行补助。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助,设立贫困学生救助基金,大力发展勤工俭学,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确保所有学校任何一个学段的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七、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全力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是建设教育强市的第一责任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安排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城市建设规划、财政预算等工作时,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建立党政领导联系学校、联系教育重点项目制度,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确保建设教育强市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各级组织、宣传、发展改革、财政、人事、规划、国土资源、劳动保障、建设、公安、税务、审计、物价等部门要紧密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实际,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加快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做好政策配套服务。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尊师重教、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的舆论环境,共同推动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此前本市发布的有关文件及规定如与本决定不一致的,以本决定为准。

二○○八年二月日

第四篇:中共绵阳市委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市的决定

中共绵阳市委

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

强市的决定

(2011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绵阳市第六届委员会

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专题研究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对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西部文化强市进行了部署,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建设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培育魅力独特的绵阳文化,是绵阳国家科技城提升软实力、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绵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域。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千年积淀,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羌族文化、白马藏族文化世代传承,民族文化特色鲜明;两弹一

星城、亚洲最大风洞群等铸就国魂,国防科技文化独具魅力。

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重要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伟大实践中,铸就升华和大力弘扬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效凝聚了推进‚三个加快‛的强大精神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先进典型、道德模范和英雄少年,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推进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感恩解放军、感恩社会系列活动,培育形成了绵阳特色的‚感恩奋进‛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纲要的稳步实施,推动了科技文化产业发展;‚全国文明城市‛成功创建,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动力。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引领作用认识还不到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公共文化规划建设分散,投入力度不足;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较低;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还不适应文化改革发展的要求等等。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充分运用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和灾区发展振兴的新平台,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

全市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注重社会效益为首要追求,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坚持加大投入与体制改革并重,坚持发展繁荣与加强管理并重,切实提升绵阳文化整体形象,努力实现绵阳文化新跨越,创造绵阳文化新辉煌。

到2020年,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人心,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感恩奋进文化大力弘扬,全市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体现绵阳本土特色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以科技为支撑的文化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形成;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基本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

机制更加完善。努力将绵阳打造成为西部有影响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文化改革创新先行区、优秀文化产品集中地和科技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将绵阳建设成为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强化教育引导,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使‚团结奋进、自强争先、创新实干、富民兴绵‛的绵阳精神深深扎根全市人民思想之中,构筑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强化党员群众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省情市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改革开放教育。

(二)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技文化。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提升城市文化科技品位,营造绵阳科技城浓郁鲜明的

文化气息,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绵阳国家科技城的科教优势,加快实施以‚三新城‛为代表的重大科技专项,继续巩固绵阳优质教育品牌,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科教中心,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展示绵阳国家科技城魅力。大力发展科技文化特色旅游,加快提升以邓稼先故居、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红色旅游景区,着力打造跃进路〃1958等红色旅游街区,彰显特色工业文明,延续城市文脉、留住绵阳记忆。

(三)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建设感恩奋进文化。深入开展主题宣传、理论研究、文艺创作等活动,展现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丰碑,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快建设‚三基地一窗口‛,建好北川地震纪念馆,加强唐家山堰塞湖治理和老县城遗址保护,充分发挥北川抗震纪念园、新北川中学及巴拿恰步行街的文化教育功能,彰显北川新县城作为城建工程标志、抗震精神标志和文化遗产标志的深刻内涵。深入推进感恩教育,引导全市人民知恩感恩报恩,教育学生感恩老师,子女感恩父母,灾区干部群众感恩党、感恩援建、感恩社会,建设具有绵阳特色感恩奋进文化,使之内化为全市人民的文化自觉。

(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大众文化。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的实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文化建设的实惠。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灾后重建中全面提升的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完善社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加快建设博物馆,管好用好越王楼、科技馆。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民族的、大众的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大力开展群众乐于参加、便于参加的各类文体活动,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鼓励培育根植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认真总结基层生动鲜活的文化创新经验,推广大众文化优秀成果,为文化繁荣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和活力。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推动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灵魂的校园文化。大力倡导各领域各行业形成各具特色、富有凝聚力的行业精神和行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坚决铲除滋生唯利是图、坑蒙拐骗、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土壤。

(六)持续开展四项文化特色工作,巩固文明城市创建

成果。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乡精神文明连片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县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工作。继续完善提升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中华经典诵读、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四项文化特色工作。进一步发挥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和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建设。持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文明浸润心灵,陶冶道德情操。健全志愿者服务组织,建立街道社区、乡镇志愿服务工作站,广泛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深化创建无假货示范街、示范店等活动,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七)深化绵阳精神内涵,塑造城市新形象。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不断丰富绵阳精神,使之融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倡导开放、诚信、文明、和谐的城市理念,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英勇气概,开拓进取、实干兴绵的精神风貌,追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价值目标,生动展现绵阳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历史积淀、社会风气、时代精神、价值观念。

(八)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耻腐的社会环境。

培育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开展廉政文化‚八进‛活动,编撰廉政教育系列读本,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廉政文化示范点。重点规划、扶持一批廉政主题的创作项目,推出一批廉政文化艺术精品。开展‚廉政文化绵州行‛大型系列宣传活动,宣传全市廉政文化建设新做法、新经验、新成效,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廉洁、反对贪腐的浓厚氛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全市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颂扬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生动展示全市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开拓创新的辉煌业绩。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积极追求文化产品健康向上的社会效益。发扬创新精神,提升原创能力,增强社会责任,创造有利于文化作品推陈出新的良好环境。以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为尺度,建立公开、公平、公正评奖机制,积极探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市委、市政府继续实施优秀文艺人才、优秀文艺作品评选奖励制度,实施‚名主持、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优秀社科专家‛和‚‘德艺双馨’文艺家‛评选奖励制度,壮大沙汀文学艺术基金规模。

(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强化加快发展理论支撑。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切实加强市、县市区和高校、企业等的社科组织建设,加强社科基地、讲坛、读物、网站和学术年会建设,支持在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与研究基地建设。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有效发挥社科评奖的导向功能和社科研究项目的载体作用,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理论研究,促进社科成果转化。加强对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论宣讲。认真贯彻《四川省科普工作条例》,在经费等方面支持社会科学普及。筹建绵阳市社科院,加强和充实社会科学研究力量。

(三)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宣传资源,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效率的舆论引导格局。建立健全市级媒体沟通协调机制,发挥驻绵新闻媒体作用,支持市级主流媒体做大做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注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和舆情分析研判,改进舆论监督。加强新闻策划

引导,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应急报道和舆论引导机制。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群众、深入现场,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杜绝虚假新闻。健全新闻从业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

(四)以“五个一工程”为引领,推出更多富有巴蜀风格、绵阳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积极为文艺工作者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鼓励创作思想性强、艺术水准高、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性作品。组织实施好‚五个一工程‛、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工程,扶持重点舞台艺术作品、重点文学艺术作品和优秀少儿作品创作。建立重大选题招标机制、重点作品立体开发机制、文化产品营销传播体系,创新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体制。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挖掘优秀文化资源,规划一批重大题材,推出一批富有巴蜀风格、绵阳特色的优秀文化作品。加紧收集整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方面的资料,为文艺创作积淀资源、丰富素材。支持博物馆等文化单位重点收藏和推介本地优秀文艺作品。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主流价值的精品力作提供条件。

(五)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唱响网上文化主旋律。理顺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宣传、网管、通信、公

安、教育、文化、广电、信息等多部门联动和市、县市区互动的工作格局。建立互联网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加强网络宣传阵地建设,积极占领由新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平台和新媒介,提高利用应对的新手段和新渠道。支持市级主流新闻网站发展,优化提升各部门门户网站,加大网络正面宣传力度。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快官方微博建设,积极做好涉绵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和处置。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增强社会公众网络道德意识,培养理性网络环境。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深入推进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加大网上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建立网络安全评估考核机制,维护公共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

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编制《绵阳市文化事业发展规划(2012—2020)》,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一)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考核评估制度,从编制经费、人员培训和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进行严格考核。制定全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管好用好在灾后重建中全面提升的公共文化设施。增加宣传

文化部门为城乡规划委成员单位,促进城乡建设中公共文化设施优化布局、科学配套。理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体制,国有公共文化设施由文化等行业主管部门统一规范管理,禁止挤占挪用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施设备。提升各级公益性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加强博物馆、地震纪念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社科馆等重大公益性文化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加大文化主题广场、主题雕塑建设,打造城市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加快建设绵阳市老年(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文化交流中心。加强社区、农村公共体育活动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有关精神,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多元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免费开放,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入开展。

(二)推动现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加大对市级主流媒体的支持力度,推进《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绵阳广播电视台和市级主流新闻网站优化经营模式、拓展传播领域、创新传播业态、延伸传播链条,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打造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传媒。推进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地面覆盖,加快广播影视公共政策宣传平台(应急播出平台)建设,积极开办‚公共政策服务平台(频道)‛。加快安全播出监测系统、安全播出灾备系统和广播电视监测台建设,完善监测网点的布局与业务功能。加快建设绵阳网络广播电视台,加快网络音视频节目的开发,建设综合性音视频门户网站。加强网络整合,继续探索符合绵阳市情的‚三网融合‛机制,加快内容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影视资源库等建设。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国防科技文化和‚感恩奋进‛文化等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出版和保护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出台《绵阳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做好建设工程开工前的地下文物勘探和抢救发掘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实队伍力量,挖掘、保护、利用好非遗代表性项目,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项目申遗,做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打造工作。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繁荣发展以北川羌族文化和平武白马藏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四)促进文化均衡发展,实现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广播电视站、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的建设和管理,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

转换和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加快县城和重点乡镇数字影院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做好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发行和赠阅工作,继续开展文化艺术到基层、下农村、进社区等活动。支持农村文化艺术进城,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市剧院、文化展馆、文化广场要为农民免费提供展演场所,引导企业、社区、院校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举办农民艺术节。鼓励文化单位面向农村提供流动服务、网点服务,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和涉农节目。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网点建设,支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演出。

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绵阳新的支柱产业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大力推动我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编制《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振兴规划(2012—2020)》,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实施文化产业‚442‛工程,推进现代传媒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艺演出产业、艺术品展销产业‚四大文化产业集群‛;建设以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李白文

化、文昌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产业带,以羌藏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带,以地震重建区为代表的重建文化产业带,以中物院科技展览馆、亚洲最大风洞群、邓稼先故居为代表的‚两弹一星‛文化产业带‚四大文化产业带‛;打造文化创意基地、国防科技文化基地‚两大文化产业基地‛。筹建绵阳国家科技城出版社。发展壮大印刷包装、广告、演艺、娱乐、会展、出版、文体赛事、电影院线、影视制作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企业集团。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体育、电子、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和扶持发展文化中介机构,积极拓展文化营销服务。健全完善科学的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准确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二)引导扶持多种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文化发展格局。支持和壮大国有或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支持国有企业整合,盘活存量资产,积极参与文化企业的兴办与重组。鼓励和引导各种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或兴办文化企业。大力引进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积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本土文化企业。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和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

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

(三)实施科技带动文化战略,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围绕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成果引进力度,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依靠绵阳电子产业集群优势,发挥长虹、九洲等骨干企业优势,加快实施数字化文化特色工程,在‚三网融合‛试点中抢占先机。依托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等骨干高校文化优势,建立健全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一批具有绵阳国家科技城特色、文化元素突出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

(四)加快文化市场建设发展,扩大文化消费。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消费意识,拓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提升绵阳企业,特别是餐饮、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文化含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强化景区景点的文化塑造,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积极推动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建设,关注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

化消费需求,降低商业演出、电影放映、网络文化服务等行业的消费门槛。

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牢牢把握正确方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一)进一步理顺机制,建立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充实文化市场巡查执法队伍,提升执法装备水平,维护合法经营。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制定关于我市文物保护、文化资源开发、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市场管理和规范网络信息传播、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坚持主管主办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文化资本、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二)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等转企改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政策,妥善安置人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运营方式,激发创造意识,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

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加大对转制后的文艺院团等国有文化单位扶持力度;支持吸引社会资本进行股份制改造。

(三)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文化要素的合理流动。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动漫游戏等产品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建设文化流通企业和文化产品物流基地,构建贯通城乡、辐射周边市州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全力打造重点文化产权交易场所和街区,规范文化资产和艺术品交易。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健全中介机构。

(四)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助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保证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障主要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运行维护、公益性文化活动及文化惠民工程的财政投入。宣传文化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和协调,积极策划和包装文化项目,努力向上争取文化建设项目和文化发展资金。大力引进社会资本投入文化领域。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中市、县市区专项配套资金的规定,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定。市、县市区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

资金,保证一定数量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村文化建设。要从各级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建立市级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主要用于优秀社科成果、文艺作品、新闻作品、群众文化活动的奖励,优秀文化人才的培养培训,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理论、社科、文艺研究项目的资助,优秀文化研究、创作成果的出版资助,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和社区书屋的维护、图书更新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建设、重大文艺精品生产、重点高新文化项目建设、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等给予以奖代补、补助、贴息等。对转制后的国有文化单位提供企业财税优惠政策,对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实行税收优惠。全面落实国家文化改革发展配套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5年。

(五)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提升绵阳文化影响力。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交流为主体,市场机制为杠杆,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相结合的运作机制,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人才和图书、艺术、信息等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艺术表演、学术交流、举办会展、合作出版、互换广播电视节目、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做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的储备工作。积极引进外资,发

展外向型文化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抓好具有绵阳特色的文化项目对外交流合作。

七、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为文化强市战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队伍。

(一)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实施文化名人发展战略,落实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天府英才‛工程,制定培养规划,建立健全评选奖励机制,造就一批群众喜爱、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领军人才和地方民族文化代表人物;造就一支既熟悉业务又擅长经营管理的文化企业家队伍,一支具有较强知名度的文化创作人才队伍,一支扎根基层的文化骨干力量。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扶持资助一批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多渠道引进吸纳紧缺文化人才。采取特殊办法,突破身份、级别、学历壁垒,加大对文艺、新闻等重点人才的招考引进。创新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职称评审、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

定职称、教育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驻绵高校的师资优势,共建文化培训基地、共同培养文化人才。

(二)理顺基层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全市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要配齐配好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宣传委员和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专干,优先从高校毕业生、专业文艺院团改革分流人员中选聘文化工作人员。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探索建立县以下公共文化服务实行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分类指导和综合利用。重视民间文化人才的发展,注重发现、挖掘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宣传文化队伍的培训、学习和交流。

(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培养德艺双馨的文化工作者。引导文化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努力追求德艺双馨。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拜人民为师,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增加基层体验,增强群众感情。文化工作者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健康、和谐奋进的文化发展氛围。

八、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从战略和全局出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及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主动权,健全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成效。

(一)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加强对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重要位置,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领导。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每年要安排一批重点文化惠民项目,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纳入目标考核,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制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在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文化人才制度,经常听取意见,加强思想引导,主动协调服务,将文化人才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强化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优化文化领域领导班子结构。高度重视宣传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强、业务精、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优秀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党委组织、宣传部门要按照‚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共同研究文化领域领导班子结构和运行情况,制定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配备方案,优化班子结构。加强和壮大县市区新闻外宣、网管、社科、文联等队伍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文化理论学习、文化形势分析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文化素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重视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建设,注重在文化领域优秀人才、先进青年、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

(三)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协调,健全共同推进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党委宣传部门要切实负起组织协调责任,统筹文化投入,加强对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领域各单位要自觉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创造性地落实文化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大文化发展考核奖惩力度。党委宣传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组织、机构编制、国资、发改、人社、财政、税

务、规划、国土、教体、住建、城管、旅游等部门要研究制订支持文化改革发展的专项政策和措施,着力营造宽松、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建设与国家科技城相适应的西部文化强市目标催人奋进、责任重大。全市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旗帜、开拓创新、勤奋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绵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市

中共仁怀市委 仁怀市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市的

意 见

(2 0 1 2年2月2 7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全国、贵州省、遵义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仁怀市委、仁怀市人民政府就加快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步伐、推进教育提质升位、建设教育强市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深化教育改革是加快仁怀教育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两基”通过“国检”,各类教育持续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总体看,我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协调,教育投入相对不足,教育观念较为落后,选人用人体制机制不活,教育资源配置不优,学校管理水平较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校长及教 1 师素质和能力难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高,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强县(市)形成了较大反差,已成为制约我市社会经济跨越 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才能有效解决当前我市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提速赶超,使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相适应。

(二)建设教育强市是仁怀率先转型跨越的必然要求。

民族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振兴仁怀教育,建设教育强市是提升人民群众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富民强市的战略选择,是构建和谐仁怀的重要内容,是仁怀率先转型跨越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全市教育事业跨越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原则,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管理和人事管理体制改革,突出抓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着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制度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师安居乐教“六大工程”,不断强化教育环境、教育投入、制度建设“三个保障”,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仁怀经济社会率先转型跨越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教育结构明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合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率先实现遵义市确定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使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形成“发展均衡、优质高效、特色鲜明、充满活力、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新格局,基本建成“贵州教育强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积极稳妥推进“两项改革”,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1.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简政放权和转变职能为重点,坚持以市为主,强化乡镇(街道)责任,改革乡镇(街道)中心学校管理体制,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健全学校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校务公开、师生满意度测评等学校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鼓励和支持学校大胆创新,大胆进行综合改革实验,进一步激发学校发展活力。

2.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体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任何 单位不得以各种名义和形式抽调教师从事教育教学以外的工作。抓紧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杜绝在编不在岗现象发生。加强教师岗位管理,建立健全教师补充机制,完善按需设岗、公开招考、调动同考、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运行机制,打破教师职务(职称)聘任终身制,严格执行三年一聘制度,建立学校用人动态管理新机制。改革完善高级教师考核办法,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考核结果报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财政部门根据审批结果发放高级教师职务津贴。建立与聘任制度相适应,能够体现教职工岗位职责和工作绩效的工资保障激励机制。建立区域内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推动教师有序交流。逐步取消校长委任制,积极推行聘任制,探索试行职级制,完善校长负责制和目标责任制,推进校长专业化管理。

(二)突出抓好“五大任务”,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城镇要以社区和小区为依托创办幼儿园,农村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积极发展乡镇和村级幼儿园。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入园给予适当财政补助。到2015年,每个乡镇(街道)均有一所以上公办幼儿园,城区所有社区均有一所以上幼儿园。到2020年,村(社区)幼儿园(班)覆盖率达6 0%。

2.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调整制定市级新 一轮教育布局规划,留足用地,分批建设,重点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校点布局不合理、适龄人口入学难、大班额等突出问题,满足城镇人口快速集聚的教育需求,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小学以方便就近入学为前提,合理调整校点布局,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和必要的教学点,确保适龄儿童依法受教育。逐步实现初中按每所学校服务区域人口2万人左右的比例设置,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初级中学。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15年,全市

初中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达到贵州省新制定的义务教育标准和要求。到2 0 2 0年,全市初中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进入贵州省县(市)前列。到2015年农村初中学生寄宿率达70%,农村小学寄宿率达3 0%,到2020年实现应住尽住。到2016年全面撤销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确保2013年实现初步均衡,2016年实现基本均衡。重视发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提高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基本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3.积极发展高中教育。科学制定高中学校布局规划,在南部新城积极筹建中等教育园区,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教育布局结构,缓解城区教育资源紧张的矛盾。加大市级财政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明确不同高中的 办学定位,将仁怀一中和酒都高级中学建设成优质示范高中,五年内办学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将茅台高级中学建设成大规模普及型优质高中。重点推动仁怀四中办学模式改革,在综合高中创建和农村高中发展中走出路子、创出特色,形成仁怀高中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采取措施提高两所民办高中的办学水平。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办学体制,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办学体制、培养模式多样化,鼓励高中办出特色。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建设知名品牌学科,创建知名品牌特色,打造知名品牌学校,建设在全省有突出影响的优质高中教育高地。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实施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措施,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多渠道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缩小普职差距。以职培中心为基础,整合职成教育资源,组建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技术推广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积极争取创办以培养白酒酿造、营销等人才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茅台学院),为将来创办茅台大学奠定基础。

5.促进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大发展的意见》,制定落实促进民 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市政府每年安排2 0 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扶持、规范一批民办学校提升办学水平。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依法加强民办学校管理,规范审批、评估和监督制度,取消不合格民办学校办学资质。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民办学校办学质量,建立健全激励和风险防范机制,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三)着力实施“六大工程”,扎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优化布局、增加投入,使教育硬件建设在全省领先,接近东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县市。通过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按优质学校、标准学校、合格学校制定学校建设和装备标准。到2015年,2所高中、8所初中、1 5所小学成为优质学校,办学条件配备达东部同类地区学校水平;2所高中、1 5所初中、5 0所小学成为标准学校,办学条件配备接近东部同类地区学校水平;其余学校全部建设成为合格学校,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条件。到2018年,全市公办学校装备条件与东部同类地区水平相当。

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工程建设,到2015年,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网上阅卷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教学录播系统等覆盖全市5 0%以上学校。到2020年,建成教育基础信息数据库、教育基础信息系统和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化校园”全覆盖。2.实施教育制度创新工程,推动以选人用人为重点的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以制度和机制改革推动仁怀教育快速发展。健全完善“凡进必考”、“调动同考”的用人制度。逐步建立校长公开竞聘制度,探索实施校长职级制管理。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学校绩效与校长绩效综合考评体系,依据任期目标考评决定校长奖惩、晋级和聘用。逐步建立基于职级与业绩的校长薪酬制度,体现校长管理工作的绩效,集中精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建立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评价新制度。建立“仁怀市教育发展奖励基金”,用奖励方式来体现教师的工作绩效。建立校长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事故问责制度,对于教学事故、其他教育责任事故实行问责。

3.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面提升校长、教师和教育干部的能力与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德师风考核,落实师德师风考核“一票否决制”。树立教师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贵州教育精神(开放自信,乐于奉献;攻坚克难,勇于争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断提高教师敬业精神。实施全市教师基本专业能力过关考试,建立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建立“教师教学规范体系”,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加大校长和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校长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师综合能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双名”工程,委托国内重点大学帮助培养一批明星校长和明星教师。

4.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改进教学管理,改善工作条件,综合提高仁怀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教职工坐班制度,严格教 职工考勤管理。实施“核心学校改进带动工程”,选择高中3所、初中9所、小学l 8所作为核心项目学校,聘请知名教育专家直接指导其改进提高,运用核心项目学校带动区域内一批学校,推动学校全面改进提高。实施学校管理分类达标制度,建立教育管理各类规范体系,以规范和制度约束推动学校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制度,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加大初高中毕业班管理和奖励力度,不断提高中高考升学质量,确保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

5.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遵义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切实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师。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校文化内涵。

6.实施教师安居乐教工程,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建设农村教师和寄宿制学校教师周转房,到2015年,各乡镇均有基本能够满足需求的教师周转房。积极研究城区教师住房优惠政策,探索建立 将城区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范畴等优惠措施,逐步解决城区教师住房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逐步提供教师午餐,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制定教师办公设施标准,确保教师必要的办公条件。进一步完善教师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实施教师每年体检制度。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切实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制定鼓励和吸引教师到农村特别是村(点)校任教的相关政策,在评先选优、职称评聘、津贴补贴等方面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从2012年3月起,村(点)校教师平均每人每月补助2 0 0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切实关心离退休教师。

(四)强化“三个保障”,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1.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观念,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事业、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的原则,形成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强大合力。市人民政府负责抓好统筹教育改革、中小学规划、布局调整和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工作,筹措和安排市级财政教育经费,管好、用好上级和本级教育专项经费,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运转。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加快教育发展的措施,制定相关标准和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学校管理和指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财政部门负责按要求制定标准,落实预算,逐步加大教育投入。发改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学校规划建设,搞好立项工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市编制、人事部门负责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适度 从宽、优化结构、有增有减的要求,做好教师编制管理工作。国土资源部门负责优先满足教育发展用地,完善学校用地手续,新征学校建设用地要减免本级相关费用。建设部门负责将教育布局规划纳入总规,加强教育工程质量监管,让教育工程成为人民群众放心工程。公安、司法、交通、城管、工商、文化等部门负责加大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防治,防止发生学校公共卫生安全事故。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负责加强教育宣传,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加快教育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良好氛围。学校负责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定期演练,提高学校和师生应急处置能力,坚决杜绝火灾、踩踏等事故发生。

2.完善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切实做到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从2012年起,努力使市级教育经费支出逐步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完善义务教育财政全额保障、非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政策规定的各项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按照《遵义市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

(遵义市人民政府令 第5 6号),制定实施《仁怀市教育经费筹措管理办法》,加强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成立教育投资公司,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财力保障。依法足额征收城市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并全额用于教育。在确保正常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市财政每年安排3 0 0 0万元“教育发展奖励基金”并滚动使用,奖励业绩突出的教师,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积极鼓励和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教育资源的监管,提高使用效益,防止资产流失。完善贫困学生就读保障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各种资金使用管理,严禁教育乱收费。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

3.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制定分类考核办法,把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投入教育和保障教育等情况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强化目标管理,层层分解任务,加强督促检查。注重考核结果运用,把教育工作考评情况记入干部政绩档案,作为干部表彰奖励、提拔使用、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建设教育强市目标全面实现

(一)加强领导。市成立教育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教育强市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市级领导和部门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坚持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教育管 理主体职责,研究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管理并合理配置各类教育资源,管好用好各类教育经费,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质量评价和队伍建设综合管理,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确保市委、市政府教育工作各项政策、措施和要求全面落实到位。教育系统要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各乡镇(街道)要切实承担管教育、办教育的相应职责,动员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和辍学学生返校,确保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为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履行教育发展职责,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强化督导。加强政府教育督导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独立行使督导职能。完善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机制和考核机制,突出督政,强化督学,把建设教育强市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点,每年对乡镇(街道)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并将督导结论以适当的形式向有关部门通报或向社会公布,强化社会监督。

(三)严格问责。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要全面履行教育强市建设工作职责,市委、市政府将对部门和乡镇(街道)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对履职不力甚至造成失误的,严肃追究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责任。

中共仁怀市委办公室0 1 2年2月2 7日印发

下载中共昆明市委 _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昆明市委 _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