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的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

时间:2019-05-15 00:2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整改的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整改的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

第一篇:整改的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

整改的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声音·从严治党新起点)《 人民日报 》(2014年10月30日

05 版)

整改成效取决于治党成效,作风从严根本在治党从严。要树立持续、长期整改思想,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不停地敲,一个一个扭住不放,一项一项加以解决

教育实践活动收尾不等于整改工作收场。当前,一些老问题尚未解决,一些新问题又不断出现,特别是中央严肃查处山西发生的严重腐败问题,更暴露出许多深层次问题。整改的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必须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整改落实要像钉钉子,确保钉结实。不论是第一批还是第二批活动单位,都有一些整改工作没有落实,一些承诺没有兑现,而且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树立持续、长期整改思想,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不停地敲,确保钉实钉牢,特别是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个一个扭住不放,一项一项加以解决。整改情况要向社会公开、在阳光下晒晒,接受群众监督,交由群众评判,不能没有回音。

整改落实要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整改成效取决于治党成效,作风从严根本在治党从严。党委要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书记抓、抓书记,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对本地区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了如指掌,也要对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及个人廉洁从政情况清清楚楚。今后,党委书记要向上级纪委全会述纪述廉述作风、述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力的,省委书记要约谈市委书记,市委书记要约谈县委书记,层层传导压力、狠抓落实。

整改落实要敢于担当,不回避矛盾。整改问题、落实责任,特别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然会遇到矛盾和问题,甚至是阻力和挑战,必须敢于担当、敢于亮剑。就是要到腐败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到最贫困的农村和脏乱差的城中村明察暗访,面对面听取群众呼声。我们深切感到,越是腐败问题严重的地方,群众越是盼望严惩腐败;越是矛盾和问题集中的地方,群众越是盼望见到干部解决问题。干部敢于直面矛盾、正视困难、解决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

整改落实要铲土壤、去条件,不能像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反“四风”、反腐败,必须铲除其赖以滋生的土壤,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我们针对公共资源交易、国有企业监管、财政资金使用、干部选拔任用等腐败问题集中的领域和环节,查找原因,汲取教训,弥补管理漏洞,斩断利益链条,防止和杜绝权力寻租。我们以铁的决心刷新吏治,最近要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掌握资源审批权的部门领导普遍进行廉洁考核,建立廉政档案,调整“带病在岗”干部。

整改落实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真正做到“权力出笼子、就让人进笼子”。抓作风和反腐败重在管干部、管权力。我们从严治党坚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强化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意识,严格执行党规党纪,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干部经常地接受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我们实施“六权治本”,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限制权力、阳光使用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致力于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

——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日前在省委常委会总结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当前工作时说

本报记者 刘亮明整理

第二篇:DPC在棉花上的应用

我国棉花栽培技术应用及发展展望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533.33万hm2,是我国棉农的主要经济来源。棉农种植棉花的目的,就是获得较高的棉花产量,棉花产量又是由单位面积的总铃数、铃重和衣分三个因素构成,这三个构成因素均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只有这三个因素综合平衡发展,才能获得高产。据研究,棉花产量的30%-70%来自于优良的品种.30%~50%来自于最佳的栽培技术措施,因此,优良品种的最佳栽培技术是获得棉花高产的关键。随着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棉花栽培学家对如何提高棉花产量进行了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探讨,在不同的棉花历史发展时期,总结形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栽培技术。随着栽培技术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植棉水平不断提高,棉农收入不断增加,极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一些重要的栽培技术,如棉花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和化学调控技术等,至今仍在棉花生产上大面积应用,被称为我国棉花栽培的主要技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和棉花地膜覆盖是为了解决茬口问题以及早春气温偏低、棉子萌发出苗能力差和难以做到一播全苗、壮苗早发等问题而总结出来的重要的增产措施,是我国棉花栽培技术的重大改革,现已成为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棉花实现粮棉持续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在此基础上,我国棉花科技工作者又总结出了移栽地膜棉栽培技术、地膜与秸杆相结合的覆盖方法,以及双膜覆盖等技术。本文针对我国棉花主要的栽培技术的应用及未来的栽培技术发展方向进行阐述。我国棉花生产上的主要栽培技术 1.1棉花育苗移栽技术

棉花育苗移栽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不断改进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关键栽培技术,至80年代大面积推广应用,约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8%.至目前,育苗移栽技术作为一项常规技术,仍在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长江流域两熟棉区,棉田前茬作物大多以小麦、大麦、油菜为主,后茬作物为育苗移栽棉花,可见,育苗移栽对促进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起到显著的作用。

1.1.1长江流域棉区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

育苗移栽培技术,1957年王健民在四川及华东各地开始研究其应用,由于当时育苗条件和技术水平限制,认为在麦棉套种条件较好地区育苗移栽在生产上使用价值不大,育苗移栽虽可使麦棉套作为连作,减少两熟矛盾,但对产量和早熟性作用较小,没有推广价值。陈布圣研究育苗移栽在华中两熟棉区应用价值,也认为育苗移栽对棉花产量、绒长、衣分、衣指和籽指均无影响,因此,育苗移栽的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20世纪60年代,塑料薄膜应用于农业生产后,棉花薄膜育苗移栽技术得到了新发展,制钵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用工和成本降低,育苗移栽在长江流域棉区迅速推广。20世纪70年代,由于塑料薄膜的广泛应用以及麦后棉田机械创新,麦后移栽棉在我国长江流域棉区扩大推广。据不完全统计,长江下游棉区麦后移栽棉面积超过6.67万hm2:由于麦棉套种,需要预留棉行,土地利用率降低,为强调增产粮食,采取扩大麦幅,增加小麦密度的措施,致使预留棉行过窄,棉苗生育受挫。导致麦棉共生期过长,不利于粮棉双丰收,因此,将麦棉套种改为麦后移栽,不仅扩大了小麦的播种面积,确保夏粮增产,而且还有利于实现棉花高产。因此,在长江流域棉区,麦后移栽棉花逐渐发展起来。

1.1.2黄河流域棉区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

黄河流域棉区,20世纪50年代有小面积试种,60年代面积又有扩大,直到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随着国家对各项植棉政策的落实和塑料薄膜成本的降低,制钵块工具改进,栽培技术水平提高,肥水生产条件改善,育苗移栽面积继续扩大。棉花栽培技术也有了新发展。将棉田机械和农业栽培技术结合,抓住麦后移栽棉栽培技术中培育壮苗,缩短移栽后缓苗期及后期防早衰等关键问题,形成麦后棉育苗机套槽移栽措施。

因此,20世纪80年代,全国育苗移栽面积达93.33万hm2,遍及长江流域棉区和黄河流域棉区。90

年代,育苗移栽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和完善,棉花育苗移栽面积达200万hm2。同时促进了传统育苗技术的进一步改革和简化。1.2棉花地膜覆盖技术

1.2.1棉花地膜覆盖技术的引进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日本和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疏菜、花生、瓜类、马铃薯和烟草等方面。我国是1978年从日本引进这项技术的,1979年开始试验、示范,1979年辽阳棉麻所最早报道地膜覆盖栽培可改善棉花根际环境条件,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等,但在具体应用上,还有一些技术难题。1980年新疆自治区开始进行棉花地膜覆盖增产效果试验,经过两年的试验证明,利用塑料薄膜进行地面覆盖栽培,是提高棉花单产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新疆早春气温低、干旱、土壤板结、盐碱重和无霜期短的自然条件下,地膜的作用更加明显,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容易掌握的增产技术措施。认为地膜不仅提高地温,促进棉株生长,在覆盖地膜后,地温迅速提升,5cm土层在5-6月份平均提高30C-5℃,棉苗可提早5-7天,成熟期可提早20-25天,不仅提高了棉花产量,比同等条件未覆膜的增产20%-60%,净增皮棉112.5-412.5kg/hm2。而且还提高了棉花的纤维品质。同时地膜可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阻止土壤水分蒸发,使水分趋于较平稳状态。另外,还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1981年全国推广面积约0.4万hm2.1982年全国迅速推广,面积约5.33万hm2。棉花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发展比较快的有山西省、辽宁省、江苏省、陕西省和新疆等。1984-1985年全国棉花地膜覆盖面积达83.33万hm2,是地膜覆盖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因此,地膜覆盖栽培可谓是农业发展史上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20世纪90年代,地膜覆盖植棉技术已稳定发展为一项卓有成效的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北方干旱和盐碱地区增产潜力更大。有人曾称此技术为我国棉花栽培史上的“白色革命”。1990年,全国地膜棉面积89.67万hm2,占棉花总面积的16.2%。20世纪90年代后期及21世纪,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了更新的发展。在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将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相结合,形成移栽地膜棉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营养钵育苗移栽壮苗全苗和地膜覆盖增温促发的双重优势。实践表明,移栽地膜棉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是覆盖栽培技术在棉花生产上的新发展。1.2.2棉花地膜覆盖技术机械化的发展与展望

基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需要,覆膜机械相继研制成功,黑龙江省于1979年首先试制成功3BF-2.4型覆盖机,后又制成了3DF垄畦两用覆盖机,一次完成作畦、整形、镇压、铺膜、压膜和覆土等多项作业,较人工覆膜提高70-125倍。1983年新疆改进并研制了使耕耙碎土、起垄作畦、喷除草剂、覆膜压土、打孑L、播种和覆土等多种性能联合作业的大型覆盖机,效率高,性能好,为大面积机械化覆盖奠定了基础。以地膜覆盖为中心的棉花机械化技术成为新疆主要的植棉手段,发挥其“载体”的功能。种子清选、播前整地、覆膜播种、中耕开沟,化肥深施和化控治虫等生产环节均已实现了机械化,这些机械化技术在新疆棉花生产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推动了地膜覆盖丰产栽培措施的广泛普及。20世纪90年代,化肥深施机、联合整地机、平地机、茎秆还田机、新型喷雾机以及新近研制的棉秆收获、残膜回收和棉花采收机具等一大批关键性作业机械已在棉花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将来棉花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1.3棉花化学调控技术

棉花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是棉花高产和优质栽培体系的重要技术之一。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早期就开始应用化学调控技术控制蕾铃脱落的研究,但由于技术原因并未在生产上推广应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应用矮壮素(CCC)以控制棉花疯长,但使用后出现贪青晚熟现象,从而造成棉花减产。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进缩节胺。经过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效果,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生产上广泛应用矮壮素、缩节胺、九二O、乙烯利等植物化学调节剂来改善和协调棉花的生化过程和形态结构,以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1.3.1矮壮素的应用与发展 矮壮素,化学名为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简称CCC,属于典型的生长抑制型。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试验应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应用,20世纪80~90年代矮壮素成为棉花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研究表明,矮壮素能明显减慢棉苗地上部的伸长,叶片面积减少,干重略降,但地下部干重明显增加,而且随着浓度增加,其影响更加显著。矮壮素的使用方法为浸种、浸根,苗期喷洒,蕾期喷洒及涂蕾、涂茎等。由于棉花对矮壮素反应较为敏感,因而在生产上曾受到一定限制,但随着施用方法的改进和应用技术的提高,在棉花花期,将矮壮素与花铃肥混合追施,有促进棉株生长稳健、结铃增多、铃重增加和提高产量的作用。

1.3.2缩节胺的应用与发展

缩节胺,又名助壮素,化学名为N,N一二甲基哌啶翁氯化物,简称DPC,是一种季胺盐类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国内对缩节胺在棉花上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美国等产棉国已将其应用于棉花生长上,并对其生理效应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业大学率先研究缩节胺的作用,证明缩节胺可防止棉花徒长,增产效果较矮壮素稳定。同时,进一步研究了缩节胺对棉花作用机理和应用技术,之后,缩节胺的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每年在全国推广面积达100万hm2。缩节胺能降低棉株高度,缩短节间,叶面积减少,改善叶片素质,使棉花栅栏细胞变长,海绵组织增多,内含物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有利于提高叶片同化的能力,提高棉铃发育初期幼铃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等内源激素的含量,提高棉铃内转化酶活性和降低蔗糖水平,增强了源库间同化物的调适、转化和积累,从而促进了蕾铃的发育,增加铃重,提高棉花产量和改善棉花品质。至今,缩节胺已发展成为棉花生产上应用的重要调节剂,特别是新疆特早熟棉区,甘肃和内蒙等风险棉区,应用缩节胺量大,且范围广。利用缩节胺调控棉花生长,塑造合理的群体结构,弥补无霜期短,热量条件不充足等问题,使当地棉花丰产丰收。1.3.3 乙烯利的应用与发展

乙烯利,又名催熟剂、脱叶剂,化学名为2-氯乙基嶙酸,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农业上应用乙烯利,可促进棉铃早熟,增加霜前花率,具有明显的效果。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利用乙烯利进行棉花催熟,198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是解决棉花晚熟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其生理作用为,乙烯利能促进棉株乙烯的释放,使棉铃中乙烯的释放高峰提早出现,加快了棉铃的发育,促进棉铃开裂吐絮。另外,喷施乙烯利后能加速叶片光合产物和铃壳内营养物质向种子和纤维运转,并且增强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使过氧化物酶的跃升期提早到来,加速分解和破坏生长素,改变原有乙烯与生长素的平衡,使棉铃向衰老成熟转化。乙烯利不仅能促进早熟,还可以提高棉花纤维品质,增加铃重。目前乙烯利在我国每年应用面积为13.33万~20万hm2。在西北内陆特早熟棉区和甘肃、内蒙等一些风险棉区,应用非常广泛。2我国棉花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2.1 两无两化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移栽新技术是当今国内外最先进的植棉新技术。具有省种、省地、省工、发育快、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好栽易活、操作简便和科技集成等突出特点,被誉为我国棉花栽培史上继地膜覆盖、化学调控之后的又一突破性技术,被农业部列为2009年农业主推技术进行示范推广。

棉花“两无两化”栽培新技术南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持,2005年在我国12个主产棉省80多个县(点)进行示范推广,示范点主要分布在川、湘、鄂、皖、赣、苏、豫、鲁及冀等12个省100多个优质棉花基地县,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南襄盆地和黄淮平原,5000多农户扩大示范666.67多公顷。“两无两化”即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和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它是采用育苗新基质、促根剂和保叶剂产品,实现“两无”,实行栽培技术的产品化和产品商品化。针对棉苗生根困难、裸苗移栽不易成活和成苗率低等难题,毛树春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发明了无土基质、促根剂和保叶剂以及“两无两化”等一系列专利技术,使苗床成苗率高,降低了烂子、烂芽的风险,移栽成活率高,减少补苗,增效1200元/hm2以上,达到省种、省地50%以上,省时,育苗周期短,早育需时25天,迟育需时20天以内,播种出苗缩短3天,2片真叶期缩短4-5天,省移栽工本费60%,基质还可重复利用。

该项新技术一般单产皮棉1125-1500kg/hm2,最高达1650kg/hm2,增产皮棉375kg/hm2,衣分比对照高3%。实现了植棉高产高效的新方法和一条致富的新途径,深受广大农民欢迎。2.2麦(油)后移栽或直播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其他产业转移。而且我国人多地少,粮棉争地矛盾非常突出,棉花用工量又大于粮食作物,如何发展棉花生产,提高棉农的经济效益,是棉花科技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因此,棉花投工少,效益高的栽培技术深受棉农欢迎,而且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2.1 麦(油)后直播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安徽省农科院安庆棉花所1976-1981年对麦后直播棉花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栽培技术开展了研究,结果证明粮棉均能获得丰收[24]。实行麦后直播棉花,前作小麦单产可达3000-3750kg/hm2,皮棉单产600-750kg/hm2,是一项值得示范推广的耕作制度。1992年,山西省运城研究表明,麦后直播棉生长发育快,生育期短,干物质积累快,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促进粮棉同步增长,是发展粮棉两熟的一种方式。同年,上海地区进行麦后直播棉轻型栽培,应用该技术种的棉花产量较高,质量较好,生育期短,且省工节本,效益明显,克服了移栽棉费工多、成本高、效益低、周期长和产量不稳定的弊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技术不仅有利于棉花高产高效,而且有利于扩种夏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还有利于搞活茬口布局,发展多种经营,使棉花的轮作、换茬具有更大的机动性,对发展农村经济,确保粮棉双丰收具有重要意义。麦后直播棉花的优点是,容易获得全苗,保证一播全苗,同时避开苗期病虫为害炭疽病、立枯病、棉蚜和小地老虎等,减少防治次数。在粮棉间种地区,麦后棉可以缓和争季节、争劳力、争土地和争肥料的矛盾。不论油菜茬或小麦茬,收割后应立即抢种麦后棉。一定选用优良的短季棉品种。

麦后直播棉花栽培技术的试验证明,不仅棉花产量较高,而且有利于扩种夏粮,夺取粮棉双丰收。同时有利于省工、节本和减轻田间作业的劳动强度,麦后直播省去育苗环节,可节省育秧投工232.5个/hm2;同时可实现棉田机械化作业,麦后直播棉的播种开沟、中耕灭茬等农活被机械化代替,并可简化整枝技术,节省用工30-45个/hm2;直播棉结铃吐絮期集中,采摘时间相对集中,可以减少采摘工15-22.5个/hm2.是我国未来棉花两熟制的发展方向。2.2.2麦(油)后移栽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在无霜期相对较短、积温不足的地区,如河北沧州岗地区、山西南部地区,棉花在下茬小麦播种时难以正常吐絮,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使麦后棉花难以大面积推广。因此,采用麦收前育苗、麦收后移栽的方式,可有效弥补生育期和积温的不足,从而提高麦后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表明该项技术在生产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同时配合一系列栽培措施,如双株留苗,保证一定群体密度,机械移栽,提出了2ZB-2型移栽机与12或15马力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一次可以完成开沟、栽植、复土和镇压等工序,可以显著提高工率;促早管理,促早发是移栽夏棉高产管理的中心。一般以小麦收获期为时令。在此前提下,移栽时苗龄大小与产量为正相关。据试验,6叶期移栽比3叶期移栽,霜前花率高18%-19%。一般移栽前45天左右播种育苗,即实现移栽时苗龄6叶的指标。即栽即水是缩短缓苗期和促早管理的关键技术。据试验,栽后立刻浇水的,不出现死苗,一天后浇水的死苗率为29.13%。栽后一周再浇第二水并与施肥相结合,做到水肥齐攻,可促进早发。化学调控是高产的重要环节,一般花期喷施一次缩节胺,每公顷用量459为宜,强调先喷施后浇水。这也是我国未来高产栽培棉花粮食两熟制的发展方向。2.3棉田化学除草技术

化学除草可极大地提高杂草防除效果,降低除草劳动强度和用工,实现轻型栽培。2.3.1棉田杂草种类与危害

我国棉田分布甚广,不同棉区杂草群落及优势种有所不同。长江流域棉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宜杂草生长。据调查,湖北省主产棉区,棉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和香附子等。北方棉区以喜凉耐旱杂草为主,豫北棉田常见杂草主要有马唐、狗牙根、黎和觅等多种,辽宁特早熟棉区棉田主要有马唐、稗和黎等。在全国南北两大棉区常见的60多种杂草中,主要以马唐、黎、稗和芜分布最广,危害最大,尤以马唐发生率高达60%~95%,发生密度一般为20~80株/m2,造成棉花减产的面积约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4。棉田杂草与棉花争水、争肥和争光,产生寄生病和虫害,转而危害棉花,造成巨大损失。黄河、长江流域和新疆棉区普遍推广地膜棉和麦棉间套,棉田生态环境更利于杂草发生与蔓延。杂草严重时可顶破膜,大大缩短地膜的有效利用期。麦棉间套麦收期间难以及时除草,杂草同棉苗竞争处于优势,重害田棉花减产可达60%以上,甚至因严重草荒而毁苗。据估计,每年全国棉田因杂草危害损失皮棉25万kg,平均减产14%-16%。

2.3.2棉田杂草的防治

根据不同生态棉区和棉花种植模式,可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确定除草剂施用剂量、时间、方法。地膜棉化学除草,以一般禾本科杂草居多,播前可喷施氟乐灵旋入土中,也可播后喷施,混土后覆膜:阔叶杂草较多的棉田,除草剂混用效果会更好,氟乐灵与扑单净混用防效较单用氟乐灵高10%~30%。中后期禾本科杂草用稳杀得、盖草能或拿捕净茎叶处理,难除的阔叶草或多年生杂草可用灭生除草剂定向喷雾灭除。移栽和直播棉田化学除草,栽(播)前用扑草净、恶草灵、仙治、氟乐灵等进行土壤处理,栽(苗)后用禾耐斯、乙草胺、都尔、拉索、除草通进行地表封闭。麦棉间套田化学除草,选择对棉花和小麦都安全的除草剂。播后苗前用绿麦隆、利谷隆、扑草净棉行喷雾封闭,套作移栽棉田,栽后用绿麦隆或利谷隆作土壤封闭,也可灭茬后茎叶处理。麦(油)后棉田化学除草,麦油后整地移栽、直播棉田,播栽后用都尔、利谷隆、氟乐灵及敌草隆作土壤封闭,麦(油)后免耕直播棉花,播后苗前用草甘麟或克芜踪与乙草胺、都尔、拉索、氟乐灵及禾耐斯中任一种混用,既可除出苗杂草,又可防萌发的杂草。2.3.3 棉田化学除草的应用与展望

随着抗除草剂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优良棉花品种将进行推广应用,这无疑是扩大现有优良除草剂安全使用范围经济、有效的途径。同时棉田机械化程度提高,利用机械喷施、滴灌或灌溉将除草剂输入棉田,其方法简单、效果稳定。估计棉田化学除草比人工除草皮棉增产1.3%-41.4%,省工30~36个/hm2,直接经济效益显著。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田间耕作技术的改进,我国农村大量劳动力会从繁重的田间管理中解放出来,转向其他行业,棉田化学除草无疑对这种转移起促进作用。宋美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河南 安阳455000)农业展望2010.2

第三篇: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上应用肥效试验总结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上应用肥效试验总结

作者:徐守明 王向阳 王恒祥 罗 娟 宋银桂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6期

摘要:对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天进行的肥效应用实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中微量元素肥料棉花试验分析

为验证盐城市汇豪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射阳站在射阳四明镇双六村5组王加龙农户的棉花田进行了肥效应用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作物品种:棉花(南抗3号)

供试肥料:Mg≥8.8%,B+Cu+Fe+Zn+Mn≥1.2%。产品形态为粉状,由盐城市汇豪农化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试验地点:江苏省射阳县四明镇双六村5组王加龙棉田。土壤类型为水稻土,PH8.07,有机质含量12.6g/kg,全氦0.95 g/kg,碱解氮122.2mg/kg,有效磷5.5mg/kg,速效钾139.8 mg、kg。

2.试验方法

试验设3个处理,即:

①常规对照(cKl)。基追肥按当地常规情况进行,不使用叶面肥和调节剂。

②清水对照(cK2):每亩每次以同处理③等量清水同时叶面喷施,其他施肥措施同处理①。③水溶肥料:每亩每次用盐城市汇豪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微肥100g兑水稀释600倍叶面喷施,在棉花的蕾期、花期、花铃期时,各喷施一次,全生育期喷3次,其它施肥措施同处理①。

第四篇:ST德棉:业绩快报整改报告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要求,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10业绩快报整改报告〉的议案》,ST德棉:业绩快报整改报告。现将有关2010业绩快报整改事项公告如下:公司于2011年2月26日刊登了2010业绩快报,披露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为1181.35万元,比报告中披露的经审计的净利润多527.31万元,差异幅度达到44.64%。公司于2011年4月20日刊登了业绩快报修正公告。公司2010业绩快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与报告中披露的实际数据存在重大差异,违反了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2.1条、第11.3.7条的规定。公司对以上事件高度重视,并立即向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通报,董事长召集有关人员,组织召开2010业绩快报整改专题会议,对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及其修正》及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规定,开展全面自查,认真学习了相关规定,深入分析了公司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落实部门分工,提出了以下整改措施:

一、认真学习各有关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工作管理力度公司组织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信息披露相关部门人员,针对公司2010年业绩快报存在的问题,深入学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及其修正》等法规及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内部控制制度规定,要求上述人员今后必须严格按照上述制度,制作业绩快报,完善相关方法和流程,整改报告《ST德棉:业绩快报整改报告》。提高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水平和规范意识,保证信息披露工作制度有效执行。

二、加强财务会计核算,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监督指导作用

1、组织财务、审计、证券部门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等法律法规及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编制财务报告中财务数据核算的专业水平。

2、加强财务会计核算,不断提升财务人员对《企业会计准则》的认知、把握、运用能力,有效地运用各项准则正确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注重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的落实,以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深刻理解中国证监会关于财务报告的各项规定,为股东、债权人等年报相关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报告。

3、加强内部审计,细化内部审计流程,加大会计报表金额和披露证据的检查力度,确保公司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会计政策运用的合规性,确保公司在进行重大会计估计时不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

4、充分发挥公司审计委员会专业审计、事前审计的监督和核查职能,对公司内部审计结果和相关财务报告进行审议,并呈报董事会讨论和决定,以确保公司的财务报告真实、公允的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三、整改部门财务部、审计部、证券部。

四、完成时间持续监督落实。经过本次整改,公司对业绩快报相关制度进行了深入学习和领会,从根本上改进了公司的业绩快报编制、披露工作流程。公司将以本次整改为契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的要求,积极采取持续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更好地树立自律、规范、诚信的上市公司形象,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第五篇:普通棉棒为什么不能用来掏耳朵。 文档(xiexiebang推荐)

5为什么不能用硬棒(塑料、竹木)棉签掏耳朵?

首先,硬的棉杆容易刺穿鼓膜,甚至伤及大脑,危及生命;最关键的是用来做棉签的竹木棒、塑料棒在生产过程中表面用刀切割,都会留下不平整的丝丝刀痕和毛刺,当棉头棉花不多时,这些痕迹和毛刺因为细尖加上本身的硬度,比刀还锋利,极易造成耳道壁和鼓膜表皮损伤和隐性损伤!其中塑料棉签的棉头部分杆子有些还特意采用烫出塑料毛刺,达到缠绕棉花的目的,人为的造成塑料棒表面不平整,更容易损伤耳道!应该拒绝硬杆棉棒掏耳,特别是不能进入耳道深处!所以大部分棉签厂家会在包装上注明:“请勿将棉棒伸入耳道”!普通棉棒本身就不是用来掏耳朵的!所有硬的物体用来掏耳朵都是因为没有选择的无奈之举!

下载整改的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整改的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