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hao.lawtime.cn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核心内容:传染病的防治的相关法律制度是怎么样的呢?下文将会结合相关的法规进行分析,法律快车小编希望下文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1.甲类传染病为强制管理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
2.《传染病防治法》还规定,(国务院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情况增减甲类和乙丙类传染病病种,以适应情况的变化。
3.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及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定期如实公布全国疫情并随时通报重大疫情,并可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地如实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疫情。
5.传染病的控制包括:
(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宣布疫区。(4)对尸体的处理。(5)药品生物制品等的供应。
6.解答)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发现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拒绝隔离治疗或隔离期末满擅自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淋病、梅毒病人应当在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接受治疗。尚未治愈前,不得进入公共浴池、游泳池。(2)对除艾滋病人、肺炭疽病人以外的乙类、丙类传染病病人,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3)对疑似甲类传染病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防疫机构在诊疗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应当在两日内作出明确诊断。(4)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亲密接触的人员,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病人的污染场所,卫生防疫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应立即进行严格的卫生处理。(5)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以及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淋病、梅毒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接受检疫、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应当接受医学检查和防治措施。
7.切断传播途径: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www.xiexiebang.com
为控制传染病爆发、流行,必要时当地政府可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批准,采取下列紧急措施:(1)限制或者停止集会、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员聚集的活动;(2)停工、停业、听课;(3)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4)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县级以上政府在接到报告时,应当在24小时内作出决定。下级政府在上级政府作出决定前,必要时可临时采取第1,4项紧急措施,但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5)及时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8.宣布疫区:
甲类、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在疫区内实行紧急措施,并可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行卫生检疫。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
9.对尸体的处理:
对于患鼠疫、霍乱和炭疽病死亡的病人尸体,由治疗病人的医疗单位负责(消毒处理),处理后应当立即火化。
10.检测管理的对象:
根据《艾滋病检测管理的若干规定》,我国艾滋病检测管理的对象为已确诊的艾滋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疑似艾滋病病人、或与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密切者。
11.检测管理措施:
卫生、医疗保健机构发现艾滋病病人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送其到指定的医疗单位接受治疗。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疑似艾滋病病人、以及与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接触密切者,可根据预防的需要,实施下列部分或全部措施:(1)留验;(2)限制活动范围;(3)医学观察;(4)定期或不定期访视。
12.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权益保护: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www.xiexiebang.com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受歧视,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对检测发现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结果的确认属个人隐私,有关部门不得泄露。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疗机构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提供医疗服务,被指定的医疗机构不得拒绝收拾,对其中经济特别困难者,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应报请当地政府协调解决费用。
13.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主要包括:
(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2)制定与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在发生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3)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4)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和登记管理制度,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5)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废物,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邮寄医疗废物,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
14.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主要包括:
(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并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2)应当在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3)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4)产生的污水、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有法律问题,上法律快车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
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
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传染病的各项防控措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提高传染病发现和诊治水平,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控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
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
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副院长
成员:全体医院领导班子成员
二、建立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疾控中心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管理及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传染病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帐号管理及信息保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漏报调查制度、肺结核病人报告轸诊制度、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管理规定、性病艾滋病疫情报告奖惩和保密制度、传染病防治工作培训制度、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和咨询制度、传染病报告责任奖惩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制度等,同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规范。要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落实的监督工作。
三、规范管理
为保证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对各临床医技科室、行政职能科室的职责和工作范围进行明确规定。
感染性疾病科设立传染病隔离病房或病区和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等专门诊室,负责传染病病人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隔离,并承担对医院职工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皮肤性病科负责性传播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展艾滋病自愿检测咨询工作,并承担对医院职工进行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的培训。
放射科要有专人负责肺结核病的影像学诊断工作,对病人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及时向传染病管理人员报告。
检验科要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病原学检查工作,对病人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及时向传染病管理人员报告。
所有临床医生要按医院规定收治传染病病人,对病人信息进行认真登记,及时将疫情信息报告传染病管理人员。
门诊部设立预检分诊台。
院感科负责对预检分诊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指导。同时负责消毒工作,协同相关科室做好物资储备。
医务科负责传染病医疗救治、会诊的组织与实施,进行各临床医技科室间的业务协调。
公共卫生科负责监督各项传染病防治工作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各科室之间的工作协调,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党政办公室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24小时值班工作,并负责传染病疫情的新闻管理。
四、强化技术培训
定期对医疗技术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医技人员的诊疗水平。业务培训每年不少于4次,根据疫情形势需要,及时组织专门培训。对于新进医技人员单独进行培训。
五、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册、门诊大厅及候诊区的显示器、各种媒体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在社会公共场所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咨询。
六、加强与卫计行政部门、疾控中心的联系
加强与各级卫计行政部门、疾控中心的联系,准确反应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情况,全面了解传染病的流行情况、防控措施和相关政策,认真接受专业指导,及时调整医院防控措施。
第三篇: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关于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科室、门诊部,机关职能股室: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全院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医院稳定,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院各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现就领导小组组成、下设机构及其职责通知如下:
一、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冯宣付
副组长:张传晔 周宏友 葛 君
成 员:周 坚 屈永俊 何长玲 屠明渊 戚功轩
二、领导小组下设机构及其职责
1.综合协调组:负责协助领导小组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并负责对外联络。
组 长:葛 君 成 员:毛开勤
2.医疗管理组:负责建立健全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应对突发疫情应急预案;承担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开展健康监测工作;负责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指定责任疫情报告人。
组 长:周宏友 成 员:屈永俊 张 宁
3.卫生管理组:负责医院环境的全面清洁、消毒。组 长:何长玲 成 员:刘伟春 4.宣传教育组:负责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组 长:朱国庆
成 员:王 红 朱文章 涂述丹 梁 浩
5.信息搜集组:负责与疫情相关的校内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上报。组 长:屈永俊 成 员:张 宁
各职能小组要认真学习贯彻卫生部、六安市有关传染病防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和自身职责,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第四篇: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威远初级中学2017年夏秋季防治传染病工作总结 我校按照上级有关文件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夏秋季疾病预防工作,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与观念,抓好预防疾病公共卫生标准的建设,加强学校公共卫生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现将本阶段疾病预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绩。
1、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由校长张志荣(总负责)担任组长。组员:董生斌 李建福 袁美富 申兰梅及各年级组长及班主任。
2、完善了学校疾病预防工作制度。德育处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3、按照学校的晨检制度,继续抓好学生健康晨检工作。
每天早晨对学生进行健康巡查。
4、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5、组织学校疫情报告人员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掌握相关知识。
二、晨检制度的落实。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与上级有关传染病防治要求,我校实行以预防为主,完善传染病防治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学生健康晨检制度,对在校学生实施晨检。我校始终坚持晨检制度,卫生老师定期查看学生的晨检情况。各班班主任每天早上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查巡。登记好缺课学生的名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问清学生的身体状况。若患有传染病的应及时报告卫生老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身体不舒服,及时与医务室老师联系,医务室老师根据学生的病情再作决定。如有班级发现感冒人数略有增加时,报告总务处对该班级进行空气消毒。各班级老师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三、健康教育常规化
学校组建了健康教育管理网络。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为主的宣传工作,学校设有健康教育宣传窗,并定期更换内容。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平时利用校电子屏、学校宣传栏、各班级黑板报、班级主题会等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如爱眼日、无烟日、爱牙日、学生营养卫生、传染病的预防等等,教育学生勤洗手、勤讲个人卫生,多吃一些预防感冒的食物,多参加体育锻炼。
(一)增强传染病防病意识与观念。学校利用校电子屏、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多方面、多角度地向教师、学生进行《传染病防治法》以及怎样预防传染病的宣传。1.每班在健康教育课上宣传有关传染病的预防及传染病的相关知识。2.利用宣传栏向学生宣传传染病的有关知识。3.医务室老师利用广播进行宣传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主要内容有: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区别、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4.每班利用健康教育课时间上一堂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课,夏秋季疾病、手足口病。
(二)积极开展活动,提高健康意识。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切实开展了一系列的健康教育活动。1.积极、主动地预防感冒。在大范围宣传教育的基础上,首先在学校范围内开展预防活动,在教室里熏醋杀菌,喷洒消毒液,开窗通风。
2.加强体育锻炼,隔离重号病人等。其次要求学生督促家长在家庭里开展一定的预防措施。要求学生积极参加锻炼身体,注意饮食和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在疾病流行期,不宜到人口密集地和空气不流通处滞留;3.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向学生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的知识、及季节性的传染病,并发告家长书,通过告家长书让家长对孩子做好防病、治病的工作。
(三)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能使人体获得对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学校继续推行常规计划免疫接种人人过关、计划免疫一律凭证入学的政策,使我校学生常规计划免疫接种率、计划免疫凭证入学率均达100%。
四、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与处理。本阶段有两、三例零星散发的水痘,紧抓不松,一方面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对相关教室、宿舍进行消毒,另一方面做好家长的宣传输导、解释工作,有效地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总之我校将进一步全面贯彻《传染病防治法》《青海省卫生工作条例》精神,把预防传染病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自查自纠,不断提高卫生工作质量,为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第五篇: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关于成立传染病防治管理小组的通知
各科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床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全院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医院稳定,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院各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现就领导小组组成、下设机构及其职责通知如下:
一、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 组
长:王淑华 副组长:闫士钦、高凌、成员:朱色营、陈秀琴、吕刚、宗圣余、侯凤琴、苑景峰、王琳、杨萍、范会员、刘文杰
二、领导小组下设机构及其职责
1.综合协调组:负责协助领导小组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并负责对外联络。
组
长:闫士钦 成 员:王琳
2.医疗管理组:负责建立健全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应对突发疫情应急预案;负责建立健全疫情报告网,指定责任疫情报告人,承担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开展健康监测工作。组 长:高凌、朱色营 成 员:宗圣余 侯凤琴、3.卫生管理组:负责医院环境的全面清洁、消毒。组 长:苑景峰 成 员:王刚
4.宣传教育组:负责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组 长:陈秀琴 成 员:王琳
5.信息搜集组:负责与疫情相关的校内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上报。组 长:侯凤琴 成 员:刘文杰、王伟哪
各职能小组要认真学习贯彻卫计委、周口市有关传染病防控的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和自身职责,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