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和对策

时间:2019-05-15 00:4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肥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和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肥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和对策》。

第一篇:化肥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和对策

化肥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和对策

[摘要]化肥的出现给农业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不合理利用和过量使用化肥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并且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现而今化肥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化肥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化肥污染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化肥污染;现状;危害;防治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类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产量,化肥的使用量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了土壤,大气和水体等方面的污染,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1.我国化肥的使用现状

有调查表明,我国的化肥年使用量达到4214万吨,占世界的35%,平均施用水平为368 kg/hm2,大大超出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所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在化肥施用中还存在各种肥料之间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化肥利用率极低,氮肥平均利用率只有30%一40%、磷肥只有10%一20%、钾肥只有35%一50%,可见我国每年有2500一2800万t的肥料养分流失[1]。这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同时流失的肥料会进入到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着对人体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2.化肥污染的危害

2.1.化肥污染对土壤的危害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有隐蔽性的特点,土壤质量的下降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故而化肥对土壤的污染不能够受到足够的重视。

制造化肥的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会随着施肥的过程进入到土壤中,并且重金属元素不能够通过微生物降解,会随着植物的吸收进入生物链,通过食物链不断在生物体内富集,重金属元素进入生物体后,难以消除,危害健康。

过量施用化肥还会导致土壤酸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于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2]。氮肥在土壤中会发生硝化反应产生硝酸盐,这个过程会产生交换性氢离子,土壤吸附性复合体接受了一定数量的这种交换性氢离子,使土壤中的碱性离子淋失,我国北方土壤中含有大量铝的氢氧化物,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出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以吸收的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

化肥还会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少蚯蚓等有益生物,土壤微生物具有转化有机质、分解矿物、和降解有毒物质的作用,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并且富含腐殖质的蚓粪是植物生长的极好肥料,我国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氮肥的施用量高而磷肥、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低,这会减少土壤微生物和有益生物的减少。

过量施用化肥,可使土壤中的一些离子数量发生改变至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进一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化肥无法补偿有机质的缺乏,造成有机质含量下降,建国初期,我国大部分土地有机质含量为7%,现在下降至3%~4%,流失速度是美国的5倍。2.2.化肥污染对水体的危害

未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氮素随水下渗或流失,造成水体污染。从全国来看,化肥氮平均损失率约为45%,有资料显示,南方有90%以上的地面水、耕地和100%的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氮肥一旦进入地表水,会使地表水中的营养物质增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生植物及藻类大量繁殖,消耗大量的氧,致使水体中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有时候严重的话还会造成鱼类死亡,破坏水环境,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化肥施用在农田后,会发生解离,从而形成阳离子和阴离子,一般的阴离子是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磷酸盐,这些阴离子随淋失而进入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磷酸盐含量增高。硝氮、亚硝氮的含量是反映地下水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含量过高则会对人畜直接造成危害,使人类发生病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2.3.化肥污染对大气的危害

化肥容易发生分解挥发,再加上不合理的施用化肥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氮肥在施用于农田的时候,会发生氨的气态损失;施用后直接从土壤表面挥发成氨气和氮氧化物进入到大气中,大气中氨质量浓度的本底值为2μg/m3,这是动植物能正常代谢吸收和释放的浓度。大气中氨的浓度过量,会危害人和动植物健康[3]。氮氧化物在近地面通过阳光的作用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臭氧,产生光化学烟雾,并刺激人畜的呼吸器官。氧化亚氮进入到臭氧层后,会与臭氧发生反应,消耗掉臭氧,使臭氧层遭到迫坏,就不能够阻挡紫外线穿透大气,强烈的紫外线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比如增加皮肤癌的患者。2.4.化肥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氮肥施用过多的蔬菜,其硝酸盐含量比正常情况高出很多,人畜食用这种蔬菜后,硝酸盐在人体内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一方面与体内胺类结合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导致肠癌、胃癌、直肠癌等;另一方面,与血液中的铁离子结合,导致高铁血红素蛋白症,使人出现行为反应障碍,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还危及生命。3.防治措施和对策

3.1.加大化肥污染的宣传力度,提倡使用农家肥有机肥

目前,大多数农民还没有意识到化肥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险。故而,要加大化肥污染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村环保农技科普机制,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化肥污染的严重性。提倡使用农家肥、有机肥,以农作物的秸秆,动物的粪便以及各种植物为原料,利用沼气池产生沼液制作高质量的农家有机肥,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吸收容量以及自净能力,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豆科绿肥,比如实行引草入田、草田轮作、粮草经济作物带状间作和根茬肥田等形式种植[4]。因为豆科植物在生长时会有固氮菌进行固氮,豆科植物的秸秆含有吩咐的氮。这种利用生态固氮的方式应该加以推广。3.2.改进施肥方式,正确施肥

正确施肥首先要使化肥的施用量合理,化肥的挥发、随径流的损失、渗漏淋失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施肥量正相关,所以减少化肥流失的关键是源头控制,即减少化肥用量。要综合考虑作物种类、目标产量、土壤养分状况、其他养分输入情 况、环境敏感程度,确定施肥量,以保证作物高产,收获后土壤基本无残留。

深层施氮,肥效长而稳,后劲足,既可减少直接挥发损失、随水淋失及反硝

化脱氮,还可减少杂草、稻田藻类对氮肥的消耗,而且有利于农作物根系发育。氮肥在稻田深施,利用率一般在50%以上。3.3.施用硝化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又称氮肥增效剂,能够抑制土壤中铵态氮转化成亚硝态氮和硝态氮,提高化肥的肥效和减少土壤污染。由于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抑制,铵态氮的硝化变缓,使氮素较常时间以铵的形式存在,减少了对土壤的污染。3.4.加强土壤肥料的监测管理

注重管理,严格化肥中污染物质的监测检查,防止化肥带入土壤过量的有害物质。制定有关有害物质的允许量标准,用法律法规来防治化肥污染。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污染而设置的氮肥施用量安全上限为每年N 225 kg/hm2,作物收获后1 m土层的氮素残留量不超过50 kg/hm2。欧洲国家近年来每季作物的施氮量普遍降低到120 kg/hm2左右。3.5.选择适宜的耕作措施和灌溉方式

在坡度大的地区,容易发生侵蚀和径流,应采取保护耕地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化肥随径流的流失;在平原地区,渗漏是化肥的主要流失方式,要控制排水保持土壤湿度。采用喷灌、滴灌、雾灌技术是节水保肥的重要途径。在旱作上提倡采用滴灌、喷灌,尽量减少大水漫灌,减少径流和渗漏。

[总结语]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着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尽快探索开发新技术,以便能够使粮食增产,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肥料利用率,这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李彩碧.农村化肥污染与防治[J].农技服务,2009,26(l):132.[2].邹芳玉.大连市土壤中化肥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9:294,297.[3].曲均峰.化肥施用与土壤环境安全效应的研究[J].磷肥与复肥,2010,25(1):10-12.[4].李宝刚 谭超 何容信.化肥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4,193-194.

第二篇: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周 敏 王安群

1.前言

地球岩石圈经历了千百万年的漫长的地质变化后才形成了土壤。土壤和人类之间保持着一种自然平衡关系,土壤和其他环境因素一样对人类起作用,人类活动也可以影响土壤环境,他们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能量,再以“三废”形式向土壤系统排放,造成土壤污染,然后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积累,人吃了污染的粮食、蔬菜等食物后,重金属元素就在人体蓄积,产生各种危害,所以充分认识土壤污染及危害,保护土壤,防治污染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2.土壤重金属污染 2.1.概论

在土壤的无机污染物中,突出表现为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而易于积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甚至有的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有铅、镉、汞、砷、铬、铜、铁、锌等,砷虽不属于重金属,但因其行为与来源及危害都与重金属相似,故通常列入重金属类进行讨论。就对植物需要而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生长发育不需要的元素,而对人体健康危害比较明显,如镉、汞、铅等,另一类是植物正常发育所需元素,且对人体又有一定生理功能,如铜、锌等,但过多会发生污染,妨碍植物生长发育。同种金属,由于它们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不同,其迁移转化特点和污染性质也不同,因此在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的危害时,不仅要注意它们的总含量,还必须重视各种形态的含量。

2.2.汞

土壤的汞污染主要来自于污染灌溉、燃煤、汞冶炼厂和汞制剂厂(仪表、电气、氯碱工业)的排放。如一个700兆瓦的热电站,每天可排放汞215公斤,估计全世界仅由燃煤而排放到大气中的汞,一年就有3000吨左右。含汞颜料的应用、用汞做原料的工厂、含汞农药的施用等也是重要的汞污染源。汞进入土壤后95%以上能迅速被土壤吸持或固定,这主要是土壤的粘土矿物和有机质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因此汞容易在表层积累,并沿土壤的纵深垂直分布递减。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态有金属汞、无机态与有机态,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正常EH和pH范围内,汞能以零价状态存在是土壤中汞的重要特点。植物能直接通过根系吸收汞,在很多情况下,汞化合物可能是在土壤中先转化为金属汞或甲基汞后才能被植物吸收。无机汞有HgSO4、Hg OH

2、HgCl2、HgO,它们因溶解度低,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能力很弱,但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具有剧烈毒性的甲基汞,也称汞的甲基化。微生物合成甲基汞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在好氧条件下主要形成脂溶性的甲基汞,可被微生物吸收、积累而转入食物链,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在厌氧有酶催化下,主要形成二甲基汞,它不溶于水,在微酸性环境中,二甲基汞也可转化为甲基汞。汞对植物的危害因作物的种类不同而异,汞在一定浓度下使作物减产,较高浓度下甚至可使作物死亡。植物吸收和累积与汞的形态有关,其顺序是:氯化甲基汞>氯化乙基汞>醋酸苯汞>氯化汞>氧化汞>硫化汞。不同植物对汞吸收能力是:针叶植物>落叶植物;水稻>玉米>高果>小麦;叶菜类>根菜类>果菜类。土壤中汞含量过高,汞不但能在植物体内累积,还会对植物产生毒害,引起植物汞中毒,严重情况下引起叶子和幼蕾掉落。汞化合物侵入人体,被血液吸收后可迅速弥散到全身各器官,当重复接触汞后,就会引起肾脏损害。

2.3.镉

镉主要来源于镉矿、冶炼厂。因镉与锌同族,常与锌共生,所以冶炼锌的排放物中必有ZnO、CdO,它们挥发性强,以污染源为中心可波及数千米远。镉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也是镉污染的重要来源。镉被土壤吸附,一般在0-15cm的土壤层累积,15cm以下含量显著减少。土壤中的镉以CdCO3、Cd PO4

2、及Cd OH 2的形态存在,其中以CdCO3为主,尤其是在pH>7的石灰性土壤中,土壤中的镉的形态可划分为可给态和代换态,它们易于迁移转化,而且能被植物吸收,不溶态镉在土壤中累积,不易被植物吸收,但随环境条件的改变二者可互相转化。如土壤偏酸时,镉的溶解度增高,而且在土壤中易于迁移;土壤处于氧化条件下(稻田排水期及旱田)镉也易变成可溶性,被植物吸收也多。土壤对镉有很强的吸着力,因而镉易在土壤中造成蓄积。镉在土壤中吸附迁移还受伴随离子如Zn2+、Pb2+、Cu2+、Fe2+、Ca2+等的影响,如锌的存在就可抑制植物对镉的吸收。

镉是植物体不需要的元素,但许多植物均能从水中和土壤中摄取镉,并在体内累积。累积量取决于环境中的镉的含量和形态。镉在植物各部分分布基本上是:根>叶>枝的干皮>花、果、籽粒。水稻研究表明同样规律,即主要在根部累积,为总量的82.5%,地上部分仅占17.5%,其顺序:为根>茎叶>稻米>糙米。

土壤中过量的镉,不仅能在植物体内残留,而且也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危害。镉能使植物叶片受到严重伤害,致使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根系受到抑制,造成生物障碍,降低产量,在高浓度镉的毒害下发生死亡。

镉对农业最大的威胁是产生“镉米”、“镉菜”,人食用这种被镉污染的农作物,则会得骨痛病。另外,镉会损伤肾小管,出现糖尿病,镉还会造成肺部损害,心血管损害,甚至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2]的报道。

2.4.铅

铅是土壤污染较普遍的元素。污染源主要来自汽油里添加抗爆剂烷基铅,汽油燃烧后的尾气中含大量铅,飘落在公路两侧数百米范围内的土壤中。另外矿山开采、金属冶炼、煤的燃烧等也是重要的污染源。在矿山、冶炼厂附近土壤含铅量高达1500mg/kg以上[3]。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三废”中的铅也大量进入农田,一般进入土壤中的铅在土壤中易与有机物结合,不易溶解,土壤铅大多发现在表土层,表土铅在土壤中几乎不向下移动。

植物对铅的吸收与积累,决定于环境中铅的浓度、土壤条件、植物的叶片大小和形状等。植物吸收的铅主要累积在根部,只有少数才转移到地上部分。积累在根、茎和叶内的铅,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使植物受害。铅对植物的危害表现为叶绿素下降。阻碍植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谷类作物吸铅量较大,但多数集中在根部,茎秆次之,籽实较少。因此,铅污染的土壤所生产的禾谷类茎秆不易作饲料。

铅对动物的危害则是积累中毒。铅是作用于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毒物,能与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酶和氨基酸内的官能团络合,干扰机体多方面的生化和生理活动,导致对全身器官产生危害。

2.5.铬

铬的污染源主要是铬电镀、制革废水、铬渣等。铬在土壤中主要有两种价态:Cr+6和Cr3+。土壤中主要以三价铬化合物存在,当它们进入土壤后,90%以上迅速被土壤吸附固定,在土壤中难以再迁移。Cr+6毒性大,其毒害程度比Cr3+大100倍。而Cr3+则恰恰相反,Cr3+主要存在于土壤与沉积物中。土壤胶体对三价铬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并随pH的升高而增强。土壤对六价铬的吸附固定能力较低,仅有8.5%~36.2%。不过普通土壤中可溶性六价铬的含量很小,这是因为进入土壤中的六价铬很容易还原成三价铬,这其中,有机质起着重要作用,并且这种还原作用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已证明,在pH6.5—8.5的条件下,土壤的三价铬能被氧化为六价铬,同时,土壤中存在氧化锰也能使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因此,三价铬转化成六价铬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植物对铬的吸收,95%蓄积于根部。据研究,低浓度Cr+6能提高植物体内酶活性与葡萄糖含量,高浓度时,则阻碍水分和营养向上部输送,并破坏代谢作用。

铬对人体与动物也是有利有弊。人体含铬过低会产生食欲减退等症状。而Cr+6具有强氧化作用,对人体主要是慢性危害,长期作用可引起肺硬化、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甚至引发癌症[5]。

2.6.砷

土壤砷污染主要来自大气降尘、尾矿与含砷农药,燃煤是大气中砷的主要来源。通常砷集中在表土层10cm左右,只有在某些情况下可淋洗至较深土层,如施磷肥可稍增加砷的移动性。土壤中砷的形态按植物吸收的难易划分,一般可分为水溶性砷、吸附性砷和难溶性砷,通常把水溶性砷、吸附性砷总称为可给性砷,是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部分。土壤中砷大部分为胶体吸收或和有机物络合——螯合或和磷一样与土壤中铁、铝、钙离子相结合,形成难溶化合物,或与铁、铝等氢氧化物发生共沉。pH和EH值影响土壤对砷的吸附,pH值高,土壤砷吸附量减少而水溶性砷增加;土壤在氧化条件下,大部分是砷酸,砷酸易被胶体吸附,而增加土壤固砷量。随EH降低,砷酸转化为亚砷酸,可促进砷的可溶性,增加砷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有机态砷后可在体内逐渐降解为无机态砷。砷可通过植物根系及叶片的吸收并转移至体内各部分,砷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器官。作物根茎叶、籽粒含砷量差异很大,如水稻含砷量分布顺序是稻根>茎叶>谷壳>糙米,呈自下而上递降变化规律。

砷中毒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砷对植物危害的最初症状是叶片卷曲枯萎,进一步是根系发育受阻,最后是植物根、茎、叶全部枯死。砷对人体危害很大,在体内有明显的蓄积性,它能使红血球溶解,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并具有遗传性、致癌性和致畸性等[5]。

3.治理措施

土壤受污染后,蓄积在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能迁移到水、空气和植物中,最终进入人体。土壤污染一旦形成,就会造成长远的影响,而且难以消除。因此,我们应以“预防为主”,积极做好土壤的保护工作。

土壤污染的防护要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的污染源,同时对已经污染的土壤采取措施,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控制污染物迁移转化,使其不能进入食物链。

生物防治土壤污染物质可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净化土壤。如羊齿铁角蕨属的一种植物,有较强的吸收土壤重金属能力,对土壤中镉的吸收率可达到10%,连种多年可使土壤镉含量降低50%。

施加抑制剂轻度污染的土壤,施加某种抑制剂,可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减少作物吸收,如使用石灰可增加土壤pH,使铜、锌、汞、镉等金属或氢氧化物沉淀。据实验,施用石灰后稻米含镉量可降低30%。碱性磷酸盐可与土壤中的镉形成磷酸镉沉淀,对消除镉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增施有机肥有机胶体和粘土矿物胶体,对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有一定吸附力。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砂性土壤,能促进土壤对土壤有毒物的吸附作用,增加土壤容量,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

加强水浆管理水稻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可影响水稻土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淹水可明显抑制水稻对镉、铜、铅、锌的吸收,落干将促进水稻的吸收。

客土、深翻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壤,若面积不大,可用客土换土法,对换出土壤要妥善处理,防止次生污染。亦可将污染土壤翻到下层,深埋程度以不污染作物而定。

参考文献

[1]吴沈春等环境与健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9 [2]陈炳卿等食品污染与健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2.7 [3]刘静玲等环境污染与控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1.2 [4]胡望钧等常见有毒化学品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技术与监测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3 [5]徐厚恩等中国污染物有毒危险性评价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5

第三篇: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周 敏 王安群

地球岩石圈经历了千百万年的漫长的地质变化后才形成 了土壤。土壤和人类之间保持着一种自然平衡关系, 土壤和其他 环境因素一样对人类起作用, 人类活动也可以影响土壤环境, 他 们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人通过生产活 动从自然界取得资源和能量, 再以 “三废” 形式向土壤系统排放, 造成土壤污染, 然后被植物吸收并在体内积累, 人吃了污染的粮 食、蔬菜等食物后, 重金属元素就在人体蓄积, 产生各种危害, 所 以充分认识土壤污染及危害, 保护土壤, 防治污染是十分重要的 任务。土壤重金属污染

在土壤的无机污染物中, 突出表现为重金属的污染。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 而易于积累, 转化为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 甚至有的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蓄积,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有铅、镉、汞、砷、铬、铜、铁、锌等, 砷虽不属于重金属, 但因其行为与来源及危害都与重金属相似, 故通常列入重金属类进行讨论。就对植物需要而言,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生长发育不需要的元素, 而对人体健康危害比较明显, 如镉、汞、铅等, 另一类是植物正常发育所需元素, 且对人体又有一定生理功能, 如铜、锌等, 但过多会发生污染, 妨碍植物生长发育。同种金属, 由于它们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不同, 其迁移转化特点和污染性质也不同, 因此在研究土壤中重金属的危害时, 不 仅要注意它们的总含量, 还必须重视各种形态的含量。汞 土壤的汞污染主要来自于污染灌溉、燃煤、汞冶炼厂和汞制剂厂(仪表、电气、氯碱工业)的排放。如一个700 兆瓦的热电站, 每天可排放汞215 公斤, 估计全世界仅由燃煤而排放到大气中的汞, 一年就有3000 吨左右。含汞颜料的应用、用汞做原料的工厂、含汞农药的施用等也是重要的汞污染源。汞进入土壤后95%以上能迅速被土壤吸持或固定, 这主要是土壤的粘土矿物和有机质有强烈的吸附作用, 因此汞容易在表层积累, 并沿土壤的纵深垂直分布递减。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态有金属汞、无机态与有机态,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正常EH 和PH 范围内, 汞能以零价状态存在是土壤中汞的重要特点。植物能直接通过根系吸收汞, 在很多情况下, 汞化合物可能是在土壤中先转化为金属汞或甲基汞后才能被植物吸收。无机汞有HgSO

4、Hg(OH)

2、HgCL

2、HgO , 它们因溶解度低, 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能力很弱, 但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 转化为具有剧烈毒性的甲基汞, 也称汞的甲基化。微生物合成甲基汞在好氧或厌 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在好氧条件下主要形成脂溶性的甲基汞,可被微生物吸收、积累而转入食物链, 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在厌氧有酶催化下, 主要形成二甲基汞, 它不溶于水, 在微酸性环境中, 二甲基汞也可转化为甲基汞。汞对植物的危害因作物的种类不同而异, 汞在一定浓度下使作物减产, 较高浓度下甚至可使作物死亡。植物吸收和累积与汞的形态有关, 其顺序是: 氯化甲基汞 > 氯化乙基汞 > 醋酸苯汞 > 氯化汞 > 氧化汞 > 硫化汞。不同植物对汞吸收能力是: 针叶植物 > 落叶植物;水稻 >玉米 > 高果 > 小麦;叶菜类 > 根菜类 > 果菜类。土壤中汞含量过高, 汞不但能在植物体内累积, 还会对植物产生毒害, 引起植物汞中毒, 严重情况下引起叶子和幼蕾掉落。汞化合物侵入人体, 被血液吸收后可迅速弥散到全身各器官, 当重复接触汞后, 就会引起肾脏损害。镉 镉主要来源于镉矿、冶炼厂。因镉与锌同族, 常与锌共生, 所以冶炼锌的排放物中必有ZnO、CdO , 它们挥发性强, 以污 染源为中心可波及数千米远。镉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也是镉污染的重要来源。镉被土壤吸附, 一般在0-15cm 的土壤层累积, 15cm 以下含量显著减少。土壤中的镉以CdCO

3、Cd(PO 4)

2、及Cd(OH)2 的形态存在, 其中以CdCO 3 为主, 尤其是在PH> 7 的石灰性土壤 中, 土壤中的镉的形态可划分为可给态和代换态, 它们易于迁移转化, 而且能被植物吸收, 不溶态镉在土壤中累积, 不易被植物吸收, 但随环境条件的改变二者可互相转化。如土壤偏酸时, 镉的溶解度增高, 而且在土壤中易于迁移;土壤处于氧化条件下(稻田排水期及旱田)镉也易变成可溶性, 被植物吸收也多。土壤对镉有很强的吸着力, 因而镉易在土壤中造成蓄积。镉在土壤中吸附迁移还受伴随离子如Zn2+、Pb2、Cu2+、Fe2+、Ca2+等的影响, 如锌的存在就可抑制植物对镉的吸收。

镉是植物体不需要的元素, 但许多植物均能从水中和土壤

中摄取镉, 并在体内累积。累积量取决于环境中的镉的含量和形 态。镉在植物各部分分布基本上是: 根 > 叶 > 枝的干皮 > 花、果、籽粒。水稻研究表明同样规律, 即主要在根部累积, 为总 量的8215% , 地上部分仅占1715% , 其顺序: 为根 > 茎叶 > 稻 米 > 糙米。

土壤中过量的镉, 不仅能在植物体内残留, 而且也会对植物 的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危害。镉能使植物叶片受到严重伤害, 致 使生长缓慢, 植株矮小, 根系受到抑制, 造成生物障碍, 降低产 量, 在高浓度镉的毒害下发生死亡。

镉对农业最大的威胁是产生 “镉米”、“镉菜” , 人食用这种被 镉污染的农作物, 则会得骨痛病。另外, 镉会损伤肾小管, 出现糖 尿病, 镉还会造成肺部损害, 心血管损害, 甚至还有致癌、致畸、致突变[2 ] 的报道。

铅 铅是土壤污染较普遍的元素。污染源主要来自汽油里添 加抗爆剂烷基铅, 汽油燃烧后的尾气中含大量铅, 飘落在公路两 侧数百米范围内的土壤中。另外矿山开采、金属冶炼、煤的燃烧 等也是重要的污染源。在矿山、冶炼厂附近土壤含铅量高达 1500cmö kg 以上[3 ]。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三废” 中的铅也大量进入农田, 一般进入土壤中的铅在土壤中易与有机物

结合, 不易溶解, 土壤铅大多发现在表土层, 表土铅在土壤中几乎不向下移动。植物对铅的吸收与积累, 决定于环境中铅的浓度、土壤条

件、植物的叶片大小和形状等。植物吸收的铅主要累积在根部, 只有少数才转移到地上部分。积累在根、茎和叶内的铅, 可影响 植物的生长发育, 使植物受害。铅对植物的危害表现为叶绿素 下降。阻碍植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谷类作物吸铅量较大, 但多 数集中在根部, 茎秆次之, 籽实较少。因此, 铅污染的土壤所生产 的禾谷类茎秆不易作饲料。

铅对动物的危害则是积累中毒。铅是作用于人体各个系统

和器官的毒物, 能与体内的一系列蛋白质、酶和氨基酸内的官能 团络合, 干扰机体多方面的生化和生理活动, 导致对全身器官产 生危害。

铬 铬的污染源主要是铬电镀、制革废水、铬渣等。铬在土壤 中主要有两种价态: Cr 6+ 和Cr 3+。土壤中主要以三价铬化合物存

在, 当它们进入土壤后, 90%以上迅速被土壤吸附固定, 在土壤 中难以再迁移。Cr 6+ 很稳定, 毒性大, 其毒害程度比Cr 3+ 大100 倍。而Cr 3+ 则恰恰相反, Cr 3+ 主要存在于土壤与沉积物中。土壤

胶体对三价铬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 并随PH 的升高而增强。土 壤对六价铬的吸附固定能力较低, 仅有815%—3612%。不过普 通土壤中可溶性六价铬的含量很小, 这是因为进入土壤中的六 价铬很容易还原成三价铬, 这其中, 有机质起着重要作用, 并且 这种还原作用随着PH 的升高而降低。值得注意的是, 实验已证 明, 在PH 615—815 的条件下, 土壤的三价铬能被氧化为六价 铬, 同时, 土壤中存在氧化锰也能使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 因此, 三价铬转化成六价铬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植物对铬的吸收, 95%蓄积于根部。据研究, 低浓度Cr6+能提高植物体内酶活性与葡萄糖含量, 高浓度时, 则阻碍水分和营 养向上部输送, 并破坏代谢作用。

铬对人体与动物也是有利有弊。人体含铬过低会产生食欲 减退等症状。而Cr 6+ 具有强氧化作用, 对人体主要是慢性危害, 长期作用可引起肺硬化、肺气肿、支气管扩张, 甚至引发癌症[5 ]。

砷 土壤砷污染主要来自大气降尘、尾矿与含砷农药, 燃煤 是大气中砷的主要来源。通常砷集中在表土层10cm 左右, 只有 在某些情况下可淋洗至较深土层, 如施磷肥可稍增加砷的移动 性。土壤中砷的形态按植物吸收的难易划分, 一般可分为水溶性 砷、吸附性砷和难溶性砷, 通常把水溶性砷、吸附性砷总称为可 给性砷, 是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部分。土壤中砷大部分为胶体吸 收或和有机物络合——螯合或和磷一样与土壤中铁、铝、钙离子 相结合, 形成难溶化合物, 或与铁、铝等氢氧化物发生共沉。PH 和 EH 值影响土壤对砷的吸附, PH 值高, 土壤砷吸附量减少而 水溶性砷增加;土壤在氧化条件下, 大部分是砷酸, 砷酸易被胶 体吸附, 而增加土壤固砷量。随EH 降低, 砷酸转化为亚砷酸, 可 促进砷的可溶性, 增加砷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 吸收有机态砷 后可在体内逐渐降解为无机态砷。砷可通过植物根系及叶片的 吸收并转移至体内各部分, 砷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器官。作物根

茎叶、籽粒含砷量差异很大, 如水稻含砷量分布顺序是稻根 >茎叶 > 谷壳 > 糙米, 呈自下而上递降变化规律。

砷中毒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砷对植物危害的最初症状是

叶片卷曲枯萎, 进一步是根系发育受阻, 最后是植物根、茎、叶全 部枯死。

砷对人体危害很大, 在体内有明显的蓄积性, 它能使红血球 溶解, 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 并具有遗传性、致癌性和致畸性 等[5 ]。治理措施

土壤受污染后, 蓄积在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能迁移到水、空气 和植物中, 最终进入人体。土壤污染一旦形成, 就会造成长远的

影响, 而且难以消除。因此, 我们应以 “预防为主” , 积极做好土壤 的保护工作。

土壤污染的防护要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要控制和消除土壤 的污染源, 同时对已经污染的土壤采取措施, 消除土壤中的污染 物或控制污染物迁移转化, 使其不能进入食物链。

生物防治 土壤污染物质可通过生物降解或植物吸收而净

化土壤。如羊齿铁角蕨属的一种植物, 有较强的吸收土壤重金属 能力, 对土壤中镉的吸收率可达到10% , 连种多年可使土壤镉含 量降低50%。

施加抑制剂 轻度污染的土壤, 施加某种抑制剂, 可改变污

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减少作物吸收, 如使用石灰可增加土

壤PH, 使铜、锌、汞、镉等金属或氢氧化物沉淀。据实验, 施用石 灰后稻米含镉量可降低30%。碱性磷酸盐可与土壤中的镉形成 磷酸镉沉淀, 对消除镉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增施有机肥 有机胶体和粘土矿物胶体, 对土壤中重金属和农药有一定吸附力。因此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良砂性土壤, 能促

进土壤对土壤有毒物的吸附作用, 增加土壤容量, 提高土壤的自 净能力。

加强水浆管理 水稻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可影响水稻土中

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淹水可明显抑制水稻对镉、铜、铅、锌的吸 收, 落干将促进水稻的吸收。

客土、深翻 被重金属严重污染的土壤, 若面积不大, 可用客 土换土法, 对换出土壤要妥善处理, 防止次生污染。亦可将污染 土壤翻到下层, 深埋程度以不污染作物而定。参考文献

[1 ]吴沈春等 环境与健康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2.9 [2 ]陈炳卿等 食品污染与健康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 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 2002.7 [3 ]刘静玲等 环境污染与控制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 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 2001.2 [4 ]胡望钧等 常见有毒化学品环境事故应急处置技术与监 测方法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3 [ 5 ]徐厚恩等 中国污染物有毒危险性评价 北京 北京医科 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5

第四篇:建筑室内装饰的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_论文

产品自身污染防治措施

编制:韩文云

审核:何长青

批准:宋兴伟

天津市津南区双港镇建筑工程公司

2010-11-

2产品自身污染防治措施建筑装修材料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1.1氡

氡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为19 种主要环境致癌物之一,氡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来源于土壤、砂、石产生的地质断裂层,地下地基土壤的扩散,通过地表和墙体裂缝而进入室内。以其矿产及土壤原料制成的混凝土、砖、水泥、石材、陶瓷、石膏板等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中均含氡的成分。

1.2甲醛

无色气体,具有强烈刺激气味,对人体眼、口鼻刺激严重,长期接触会致人头痛、眩晕、恶心,对人的肺、肝及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损伤,影响人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1995)将甲醛列为

对人体(鼻咽部)可能的致癌物。甲醛在建筑工程中主要存在于壁纸、壁布,帷幕(窗帘)中也含有游离甲醛。

1.3苯

苯是无色具有芳香气味的气体,对人体危害非常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如果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苯,轻者头晕、恶心、胸闷、乏力、意识模糊,重者可产生昏迷以致呼吸循环系统衰竭而死亡。对肺、肾有一定的致癌性。苯在装饰材料中主要存在于溶剂型的涂料、胶粘剂、水性处理剂、溶剂和稀释剂中。

1.4氨

氨是无色无味气体,对人体的感官有刺激作用,引起人体不适,对

健康有害。氨气体主要来源于施工中的外加剂,但是,有些室内装饰材料,如家具涂饰之前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用氨水,还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控制。

1.5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是在常温压力下由任何液体和固体自然挥发出来的有机化合物的总和,即多种有害气体的总和,有气味,对人体有害,可对人的眼、鼻、喉、神经、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2.1选材上要严格把关

首先在选择装饰材料时,要谨慎地控制污染严重有毒的材料作为装饰材料,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选择建筑装饰材料的依据是该种材料的有毒有害气体释放量符合标准,在装修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符合国家《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中的10 项系列标准的材料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比较少的材料,实行环保绿色装修。如选择对人体无害的天然建筑材料,或有主管部门核发合格证的绿色环保证书的化学合成材料;同时要加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类建筑和装饰材料的监督检查。施工过程中把好材料关,进场时必须出具环境指标检验合格报告。当材料用量大时还应进行必要的抽检和复检,重点应以控制有害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为主要内容。

2.2施工过程要一丝不苟

首先,在装修时应选择信誉好、正规的装饰公司和施工队伍。近

几年,由于“装修游击队”泛滥,其施工程序和管理不规范,是导致家装行业质量和信誉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要选择正确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可通过工艺手段对建筑材料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尽可能采用机械打磨,禁止室内使用含苯类溶剂的涂料、胶粘剂、处理剂和稀释剂;装修工程结束应该进行竣工验收,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测仪器和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了解室内污染状况,综合评价装修工程是否达到人们对环境和健康的要求,然后经过科学的分析,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2.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住宅室内装饰完工后,不要立即入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有毒物的浓度。即使在有空调的房间,也要做到敞开门窗换气,一方面新鲜空气的稀释作用可将室内的污染物冲淡,有利于室内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有助于装修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尽早地释放出来。装修完毕后最好打开橱柜门窗,以较高的力度散发室内空气污染物,过一段时间后再入住。

2.4用花卉植物治理室内污染

养花爱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古往今来,人们精心地将花种植在阳台,或培育于花盆中,摆设在窗台、走廊等处,供作欣赏,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可净化空气,减少污染。不同的花卉植物可以吸收和清除不同的化学污染物。

2.5大力扶持绿色装饰材料

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装饰材料的健康安全标准,同时要大力扶持

健康型、环保型、安全型的绿色装饰材料的发展和生产。当前,涂料产品的环境指标已制定,环保部门对几种产品已核发了环境标志,估计不久的将来有关装饰材料的绿色通道一定会打通。对不符合健康安全标准的产品,一定要禁止销售并严加制止。

2.6 进行必要的室内环境检测和空气处理

室内污染, 其实是化学污染, 所以, 不能简单地凭气味感觉来判断, 必须借助于专业设备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处理。装修后的房屋不要急于入住, 应该先找室内环境监测部门进行检测, 听取专家的意见, 选择合适的入住时间。室内环境检测, 现在有很多具有权威资格的检测单位, 虽然要花费一千元~三千元, 但总比出现污染而造成家人孩 子身体出现重大疾病要好的多。

室内污染以投入使用的第1、2年危害性最大, 采取自然通风方式并不能根本和完全处理这些污染, 所以, 室内污染一定要及时进行室内污染治理。目前, 室内污染治理有物理吸附技术、化学催化技术、材料封闭技术、化学中和技术、化学消毒技术、空气负离子技术、生物酶技术等多种手段和措施。

第五篇: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各种污染 的治理力度逐渐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会改变土壤化学成分,危害农产

品质量安全,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旨在引导

人们运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手段,对土壤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提高污染防治水平。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防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环境污染却越来越严重,因为传统的经济生产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土壤污染是最常见的环境污染之一,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越来越多,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值和土壤的自净能力。土壤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对人体健康、其他生物生存等都带来严重危害。例如,土壤重金属含量剧增,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受到极大威胁,农产品出现重金属残留,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1]。因此,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已经刻不容缓,我国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壤污染防治水平,人们必须从多方面着手,积极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防治,从源头上加强土壤问题的处理。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以及危害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土壤重金属污染指的是土壤中的各种重金属元素超标,超过土壤能够承受的极限值,重金属超标对于土壤的自循环能力有很大影响。据统计,当前我国被污染的土壤面积达到 5 000 万亩,土壤中出现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有汞、镉、铅、铬、锌、铜等元素。近年来,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还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两个,第一,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成土母质在风化过程中会自然积累一些重金属元素,在风和水的作用下,经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会发生改变。第二,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增加,尤其是随着工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其对土壤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例如,化学工业制造、金属矿山开采、日常生活废水排放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和化肥的不规范使用等,导致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增加。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1.2.1 隐蔽性

土壤污染与其他环境污染不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都十分明显,一旦出现污染会立即表现出来。土壤污染的呈现速度缓慢,单凭肉眼很难观察出土壤污染的情况以及程度,人们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测才能知晓土壤污染情况。1.2.2 不可逆性

在土壤污染中最主要的就是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受到污染的土壤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将重金属元素消解。1.2.3 长期性

在土壤被重金属元素污染的过程中,这些污染元素一般都呈现垂直递减分布,很难从根本上进行治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深度会逐渐加深,影响更加恶劣。1.2.4 难治理性 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更大。通常,人们需要通过物理手段、化学手段和生物手段的综合治理才能达到比较良好的治理效果。1.3 土壤污染的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十分严重,部分重金属元素可以被农作物吸收,在长期生长过程中,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元素会逐渐富集起来,然后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另外,我国土壤资源有限,土壤污染使得可以利用的土壤资源变得越来越少,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土壤污染的治理时间十分长,其产生的危害不可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人们想要对土壤污染进行根治,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污染的治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土壤污染的防范,从根本上减少土壤污染危害,做到防治结合。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预防措施 2.1.1 加大环境监管和治理力度 土壤污染的防治要从预防着手,提高社会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不断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监督部门应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查找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杜绝土壤重金属污染,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的随意排放[2]。另外,人们必须加强农业环境监测,尤其是针对土壤污染灌溉区,必须要加强动态监测与管理,充分了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成分以及各种污染元素的含量变化情况,为污染防治做好准备。

2.1.2 科学地开展农业生产种植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必须加强科学种植理念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能够做到安全、规范,减少对土壤的危害。例如,农业生产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绿色无公害生产理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即使使用这些物质也要了解用量和使用方法,按照规范使用,防止对土壤带来危害。另外,农药生产企业要加强对各种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的研发,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方法,减少重金属污染。2.1.3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数据共享

环境污染是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人们必须要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不断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提高土壤环境监测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人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可以建立统一的工作机制,由环境监管部门承担主要责任,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进行总体安排,然后对各个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使得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可以顺利开展[3]。第二,要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管理数据的共享平台。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不同的部门承担的责任不同,比如,农业部门有责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壤的危害,工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工厂的监管,防止污水随意排放。不同的部门应该从不同角度对环境进行监测,以获得更加全面的监测信息,同时,各个部门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为各个部门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方案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2.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措施 当前,人们可以综合运用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等手段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处理。

2.2.1 土壤物理修复技术

土壤物理修复技术指的是根据土壤自身的理化特性以及重金属污染情况,通过物理方法对各种污染进行处理的过程。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换土、深耕翻土。这些措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却只能实现表面治理,不能达到根治目的。电动修复法也是比较常用的方法,指的是利用电池原理,在电场作用下让重金属离子开始迁移,使得重金属离子可以富集到电极,即处在土壤表层,然后将这些金属离子去除。此外,在土壤处理过程中,人们还可以使用固定 / 稳定化修复方法对各种无机污染杂质进行清除,这种方法的成本较低,处理设备便于移动,稳定性很强。2.2.2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指的是将修复剂添加到土壤中使得重金属元素和化学修复剂发生化学反应,将重金属元素去除,或者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方法。化学修复法技术的种类也有很多,如土壤淋法、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溶剂浸提法等。其中,土壤淋洗能够对大面积污染进行清理,但是对于一些渗透效果不佳的土壤,其处理效果不好;原位化学氧化修复技 术主要利用各种化学试剂与重金属元素进行反应达到污染治理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处理,但是很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4]。2.2.3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指的是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对土壤中的各种有毒物质进行清除的过程,治理成本较低,管理技术也比较简单,其中用于土壤修复的物质有微生物、植物等。近年来,我国还积极加强对动物修复技术的研究,如蚯蚓。人们发现,蚯蚓对重金属元素有一定的忍耐能力,可以不断吞食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且蚯蚓利用自身的酶系统,可以产生有利于土壤环境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很好地促进土壤金属形态的转换,使得土壤的养分得到循环,还改善了土壤环境。3 结语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广泛而严重,人们要积极加强对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防治手段,对土壤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同时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从根本上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

下载化肥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和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肥污染现状、危害及防治措施和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珠三角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防治措施

    珠三角土地重金属污染现状、 来源及防治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腾飞,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且已经严重危及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存空间。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农村养殖业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农村养殖业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作者:马云 来源:《环境与发展》2014年第03期 摘要本文通过简单介绍农村养殖业污染的危害,分......

    种植业(化肥)面源污染的环境管理措施对策

    题目:种植业(化肥)面源污染的环境管理措施对策 种植业面源污染主要指与种植业关系密切的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农膜污染以及农作物秸秆。其中,化肥污染是指农田施用大量化学肥料......

    天然气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

    天然气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能源,除了集诸多优点于一身,同时天然气行业也属于高危行业,长期从事天然气工作人员特殊岗位会得职业病。天然......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及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及管理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

    建筑室内装饰的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论文(大全5篇)

    浅谈现代装修与室内环境污染 设备07-1班赫鹏飞0703170136摘 要: 室内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很多人都已意识到, 但如何防治是一个常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建筑装......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措施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关于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危险固废场)主要包括固废填埋和垃圾焚烧两种类型,其主要考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精神,特制定职业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