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章显志——作文结尾方法指导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0:0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卒章显志——作文结尾方法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卒章显志——作文结尾方法指导》。

第一篇:卒章显志——作文结尾方法指导

九年级作文指导学案

练习一

材料一: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茅盾《白杨礼赞》

材料二: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宗璞《紫藤萝瀑布》

材料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周敦颐《爱莲说》

练习二

材料一: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材料二: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萧乾《枣核》

材料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二篇:作文:卒章显志、夹叙夹议、托物言志1

《卒章显志、夹叙夹议、托物言志》写作指导课

2014.9.18

在文章的叙述过程中和结尾处,用议论的语言说点道理,不仅点明了中心,而且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从学生的随笔看来,大部分学生会用这一点,只是缺少些这里罢了。

这节课,把目标定位了解卒章显志、夹叙夹议、托物言志的概念,感受其表达效果,适当运用一种或两种方法练习。

实现第一个目标并不难,从字面便理解了其意思;落实第二个目标,用的方法是将议论的语句去掉,感受其效果,夹叙夹议,去掉后,效果不明显,基本上不会改变原意,然而加上适当的议论会让读者更亲切,更好懂,更好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改成——学生谈谈什么是夹叙夹议——教师出示材料理解夹叙夹议,并注意应该是叙多议少;——问问谁喜欢用这种方法,谈谈其好处。

写作环节的效果还不错,一节课50个学生创作完毕,非常好。

理解卒章显志有时是作者思想的升华,李子有些难,可以用学生的随笔代替。今天,两个环节进行了调整,效果果然不错。

教师先将“夹叙夹议、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板书到黑板上,告诉同学们这三种写作手法,并问你最熟悉那一种?学生说托物言志,结合《陋室铭》、《爱莲说》理解托物言志;让学生谈谈夹叙夹议,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很多学生发言道:让人感到亲切,思路更加清晰、容易让人明白,拉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由层次性,写出人物的性格„„很好的理解了夹叙夹议的好处,再结合实例,学生理解较为深刻。

卒章显志,以学生的随笔为例,效果很明显,学生的随笔更容易理解,便于学生明白卒章显志的作用,除了点名中心外,似乎还可以提升中心。

指导的效果还是蛮不错的!呵呵

第三篇:竞聘演讲结尾:卒章言志表真诚

一、卒章言“志”表真诚

这是竞聘演讲常用的一种结尾方法,主要是指演讲者表明自己“上任”后的抱负和决心。在竞聘村委会主任的演讲会上,一位刚从管理学院毕业的小伙子在演讲结束时这样说:“我虽然没有当干部的经验,但我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村的热情。如果选我当村委会主任,我保证两年之内实现以上规划,让咱村改变面貌。让大家人人抱上金饭碗。说到做到,决不放空炮。如不兑现,我甘愿下台受罚!不仅我这一百多斤要交给大家,我还要把我家的楼房和几万元存折都压上。”

他“明明白白”表明了自己的信心和决心,使听众很快由怀疑、惊奇变为信任和亲近,话音刚落,台上台下便掌声一片。他的真诚深深感动了乡亲们,不少人都投了他的票。

二、发出号召表真心

有的演讲者还在结尾时直接向听众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但这种“号召”大大不同于一般演讲的“号召”,它是以竞聘成功为直接目的的,说白了,也就是号召听众投自己的票。例如,在某企业竞聘副经理演讲时,一位演讲者在演讲结束时直截了当地向听众说:“同志们,朋友们,请大家助我一‘笔’之力投我一票吧,因为选我就等于选了你自己!”

他的这一号召很管用,言语不多,却亲切感人,如同一根魔棒一样触动了听众的心灵,使大家的心和他紧紧拴在了一起,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篇:2011年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画龙点睛与卒章显志

2011年中考记叙文写作讲学练:画龙点睛与卒章显志

内涵点说

记叙文开篇之初,行文之间,结尾之处,点话题、表感悟、抒感情的语句,皆属于“画龙点睛”之笔。终篇之际揭示文章主题、交代写作意图,即为“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与“卒章显志”同属于写作技法,前者之“睛”与后者之“志”有相通之处,都指文章的主题、中心。在记叙文写作中,不管是“画龙点睛”还是“卒章显志”,其功用皆在于揭示所叙事件的意义。相比之下,“画龙点睛”的应用更为灵活一些,可以自由地应用于文章的各个部位,开头、结尾、中间,只要是叙述过程中急需发表看法、抒发感悟的地方都可以应用。而“卒章显志”之法只适用于文章结尾。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一点被列到中考作文评分细则之中。“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借助“画龙点睛”“卒章显志”之法便可生出光彩。我们课本里的文章多用这两种技法,是个例证。至于日常生活中,学会“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可以使人讲话、做事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方法指津

以题目“战胜自己”为例。一位考生在文章中叙述了自己跨越坑水的整个过程。他先用七八岁的孩子跨越坑水作陪衬,写出了自己不敢跨越坑水的尴尬。然后记叙了蚂蚁拼尽全力挣脱束缚,战胜“无异于大网的叶子”的过程,从中受到鼓舞,最后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心理,终于跨越了面前的障碍。之后写道:“古人云:胜人者力,胜已者强。我战胜了内心的恐惧,这便是‘强’。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攀山石,越山涧,莫不敢为’,又是一阵风,树叶欢快地摇曳着,似乎也在祝贺我战胜自我,重获新生„„”这个结尾回扣了文章题目,也揭示了文章所叙事件的意义。这就是回扣照应,卒章显志。

再比如下面两个结尾: “学海无涯,唯勤是岸。”知识如同海洋中的宝藏一样无穷无尽,而我,即将在一片崭新的学海里游泳,去发现更多的美好的“宝藏”。

(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在学海中游泳》)终于明白,有多少爱、多少快乐包围着我。我的青春,因为你们而无比精彩。上帝赐予我这个宠儿太多的幸运。亲情、友情、师生情,都这么让我感动,让我珍惜。

是啊,我真的很幸运,因为你们陪伴我走过了如此多的璀璨时光。——后记

(江西省中考满分作文《我很幸运》)《在学海中游泳》的结尾引用古代名句并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明作者的观点,点明文章的主旨,对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很幸运》运用后记的形式,点明文章的主旨,具有“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的表达效果。

例文精批 蝶影 黑龙江一考生

晚自习,灯光照亮了教室,教室里除了殷勤的电扇还在“呼呀呼呀”的工作之外,没有一点声音。

突然,从窗外的黑暗之中闯进来一个“精灵”,它是一只蝴蝶,一只黑蝴蝶!在灯光下,它显得更黑,仿佛被外面的黑暗染过一般。它小心翼翼地飞进了教室,悄无声息,它的到来并没有打破教室里的安静。

黑板下的粉笔灰不是它想要采集的花粉,而是灯光吸引了它。也许是在黑暗的世界呆得太久了,也许它担心身体会被黑暗染得太黑了,他急需光明照亮自己的身体,照亮自己的眼睛,照亮自己的心灵。

它扇动着翅膀,直接向日光灯飞去了,越来越近,它看到光明就在自己眼前。然而,电扇只知道一如既往地取悦人们,卖力地扇着风,全然不懂得这只黑蝴蝶的心思。那只蝴蝶又小又薄的翅膀,在最高档电力带动下的电扇吹动下,只能在空中无奈地上下起伏,来回翻飞,行动显得极为艰难。刚飞进教室时那仙子般的优雅已不复存在,它已被吹得东倒西歪了,像狂风中的一张纸片。

电扇不停地“呼呀呼呀”地吹着,蝴蝶不停地翻飞着。它没有随风而飘,而是迎风而上,虽然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但它依然顶住头上的狂风,朝着自己向往的地方飞去。我不知道,此时蝴蝶的表现是否能诠释执著顽强的含义,但我知道,它之所以永不放弃,源于它自己的信念与追求。

我还未及细想,却发现它似乎被电扇卷进了一股风流中,在电扇底下,作着圆周运动。它能到达目的地吗?我很怀疑,也很为它担忧,怕它纤薄的翅膀经不住强大的风流而被折断。突然“砰”的一声,它碰到了电扇,然后像一片枯叶一样飘落下来,落到了我的桌子背后。我想它只有躺在这冰凉的地上,等待死亡的到来。唉,近在咫尺的追求也这么难呀!

片刻之后,它居然再次飞了起来,绕过了电扇,飞向了日光灯。

它终于如愿以偿了,紧紧地抱住灯管,感受到了那里的光明,感受到了那里的温热。我想它现在一定很快乐,心里一定在笑,尽管带着疲惫与伤痛。

下晚自习了,我用敬佩的眼光又一次看了一眼那只蝴蝶,慢慢地走出了教室。突然,身后一片黑暗——教学楼熄灯了。黑暗中,我感觉到心中有一片光明。一股来自蝴蝶身上的执著刚毅、不屈不挠的力量。

轻点一笔,概叙时间、地点以及氛围。“灯光、电扇”为下文写蝴蝶寻光埋下了伏笔。

简叙一笔。强调蝴蝶之黑,意在渲染灯光之明。观察非常细致。

点睛之笔。用了两个“也许”、一个“急需”、三个“照亮”点出灯光吸引蝴蝶之真正原因。

巧折一笔,生出波澜。为下文蝴蝶与电扇的搏斗作铺垫。

点睛之笔。用“我不知道”与“但我知道”比照着来说,赞美了蝴蝶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精神。

看来是不幸而被言中。追求近在咫尺,却如此之难。这是对蝴蝶执著追求的侧面赞美。

“居然”“再次”突出蝴蝶的顽强精神。

篇末点题,即“卒章显志”,由物及人,表达情怀。

亮点综述

要言不繁,画龙点睛本文作者懂得在叙述过程中及时恰当地发表看法、抒发感悟,懂得在关键处简明扼要地表达“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点明所叙事件的意义,从而收到画龙点睛之效。如第三段对蝴蝶飞入教室的解释、议论,一句“不是„„而是„„”、两个“也许”、三个“照亮”,颇有一语双关之效。第五段的点睛之笔,用议论笔法比照着来说,巧妙地赞美了

蝴蝶不抛弃不放弃的顽强精神。结尾的文字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少而精当、简洁有效的语言,来凸显和深化主题,终篇之际,虽不是媚语摄魂,却也是要言不繁,画龙点睛。

尾句点题,卒章显志“卒章显志”源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新乐府序》,说的是文章的结尾技法。本文作者在前文一直记叙和描写蝴蝶追求光明的过程,通篇皆在言蝴蝶,于文章结尾,作者由物及人,从赞美蝴蝶执著追求的顽强精神,转到抒发个人情怀,使“触动心灵的力量”这一主题得以升华。前文赞美蝴蝶的大量文字,是后文抒发心志的铺垫,使主题的揭示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明晓自然。此可谓卒章显志之法的妙用。当然,这篇末点题之句也算是画龙点睛之笔。

失误提示

1.多用滥用,时机不当画龙点睛的应用应该是有的放矢,少而精当。应该在可以开宗明义处,需要揭示文章主题、交代写作意图时,需要点题、升华、抒情、表态等紧要处画龙点睛。至于卒章显志,应是归纳全篇、深化主旨之句,同时,亦应水到渠成,要言不繁,以免生硬架空或冲淡记叙的色彩。

2.忘记统领,位置不当一篇文章的中心是统领,叙事、点睛、显志,无论是揭示、点化事件的意义、人物的精神,还是抒发自己的感悟,都要考虑中心,而且这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语句应放在突出、显豁的位置,以便读者清楚地了解你作文的主旨。

即学即练

1.打开你的影集,那一张张照片记录了你成长的轨迹。连缀起几张照片,说说你的故事,说说你生活中的某些经历。请以“我的成长列车”为题,以“照片”为载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训练点:阅读下面的文字,请你给下面的语段添加“画龙点睛”之语。然后再用卒章显志之法为文章拟写一个结尾。

展示台: 我的成长列车

①这张嘛,有五六岁吧!在那时用大人的话来形容我,就是个“假小子”。幼儿园,站在滑梯上往下蹦,免不了磕磕碰碰,总像个假小子,身上脸上不是这里带彩就是那里受伤。这次滑下来时太猛,摔了跟斗,拍拍身上的土说“没事”的时候,妈妈心疼地将我抱起来。这一镜头一直保存在爸爸的手机里,被冲洗成现在的这张照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留住了我模糊的记忆,也印证了爱的含义。)②不用翻拣,我永远记得那个寒风刺骨、风雪交加的中午。姨姨来学校给我送东西,我们已提前约好在校门口见面。但是,粗心的我给忘了,而姨姨就一直等在门口。午休结束后,我猛然想起这个约定,拔脚就跑,气喘吁吁到了校门口,姨姨喊我:“等你一个世纪啦!”她欢喜若狂地喊我,使我的愧疚无处躲藏。当时我看到姨姨脸色通红,发丝湿湿。我的心不由得颤了一下。我提着衣物往回走,小心翼翼地提着。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我手里提着亲人一中午的等待,提着亲人可以等“一个世纪”的爱怜。)参考结尾:我携着童年的车票和记忆的通行证,在童年号列车上尽情沐浴那些值得用心灵相机去捕捉的快乐时光。成长不寂寞,快乐来相伴。

2.请以“我喜欢__________”为题,来写一篇文章,讲述几件有意义的事情。不少于600字。

训练点:①“我喜欢”是拟题的限制语,限制写作的视角,叙述所使用的人称。空缺部分可填向往、微笑、品味、足球等等。②酌取有意义的事件,采用叙述加感悟的方式来写,用叙述打动读者,用感悟画龙点睛。③用卒章显志之法为文章拟写一个结尾。

展示台: 我喜欢__________ 概述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睛之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述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睛之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或许是一幅图画,开启你的心灵,让你畅翔千古时空;或许是一方雕塑,启发你领会禅意人生;或许是群山竞奔、枫林晚醉的景致让你体味浓缩于咫尺的心灵底蕴;或许是一个音符一段联想,成为你心灵飞翔的羽翼„„

请以“隐形的翅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展示台: 题目:__________ 概述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睛之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写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2021届高考专题复习:群文阅读之叙事作品中卒章显志之味

群文阅读公开课教案

温暖人心的信念

——叙事作品中卒章显志之味

开课时间:

开课地点:

开课人:

一、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运用“勾画关键词句、写批注、交流”等方法阅读文章。

(二)通过多文本的阅读和分享,提升学生的整体感知、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三)通过文本间的连接,使学生理解和运用以文解文的阅读方法。

(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叙事作品中篇末点题的作用,并学会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

(一)通过文本间的连接,使学生理解和运用以文解文的阅读方法。

(二)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叙事作品中篇末点题的作用,并学会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教学准备

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你对它的需求越多,它对你的回应就会越强烈。而它,就是信念。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阅读几篇文章来寻找自己的信念,牢牢地抓住它,让它伴随我们的成长。

(二)回顾旧知,初识信念

1.用勾画关键词、写批注的方法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和《山路弯弯》。

教师提问:文章中“我”的信念是什么?这种信念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读出来的?你有跟他们一样的想法或经历吗?

2.交流分享你类似文中主人公的想法和经历。

(三)延伸阅读,理解信念

1.阅读《桃花心木》和《感激一杯温开水》。

2.前后桌分享交流从这两篇文章中你明白了生活中的哪些道理,你是从文中哪里体会到的,找出这句话来读一读。

(四)比较文本,思考在叙事类文章中篇末点题的作用。

篇  目

议论句举例

议论句出现的位置

表达作用

《走一步,再走一步》

《山路弯弯》

《桃花心木》

《感激一杯温开水》

(五)写作实践活动

请学习文中卒章显志的写法,给特定的事件补充议论的句子。

(六)总结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试从平淡的小事中挖掘出一些有意义的东西,用卒章显志的手法写一篇短文。

2.推荐阅读林海音《城南旧事》,进一步体会叙事作品中议论的作用。

板书设计:

分解困难

信念 分段前进     写法:卒章显志

独立自主

传递温暖

群文材料

文本1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那是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虽然时隔五十七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嗨!”内德说,“我们很久没有爬悬崖了。”

“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我来了!”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我们最后来到一处空地。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

“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选自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人教版)

文本2

山路弯弯

谷声

读高中的三年,我一直是步行家与学校之间40公里的山路上的。40公里的山路,现在连自己听起来都有些胆怯了,但上高中的第一学期,我就回了6次家。第一次出远门,太想家了。大概就是因为这种想家的心情,那几次我一点也没体会出走山路的感觉,自然也没有真正学会走山路。

高考下来,紧张的神经放松了许多,与老师同学们告别后,匆匆捆好铺盖、衣服和复习资料,背着回家等录取通知书去了。这一次不是“想回家”,而是学习告一段落回家休整;不是”轻装”走路,而是”负重”远行。

从前的感觉没有了。走了十几里,就筋疲力尽,举步维艰了。我歇下来,躺在路边,想着长长的山路。什么是山路?山路不就是转不完的弯吗?翻过一条沟壑,就是转了一个向下的弯;越过一道山梁,就是转了一个向上的弯;绕着山根转,围着山腰旋,左一个弯,右一个弯,弯弯相扣。几乎同时我也捕捉到一点走山路的灵感:我是回家去,但我并不去想怎样走到家里,只是如何走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弯”。我盯着前面那棵树,把它看作一个”弯”的终点,咬紧牙关往前走。这是个看得见的“具体”的东西,“近在眼前”,心里总觉得走到那里不会太难,于是就走到了。到了那棵树,又眼盯着前面的山崖口,把它作为另一个”弯”的终点,脑子里一点不想山崖口前头的路,一点也不考虑要给下一段路分配力气,只管拼命往山崖口走。于是就走到了,于是又缩短了一截回家的路……

就这样,一个“弯”一个“弯”地各个击破,太阳落下不久,我居然就回到了家里。我一下子没有了下个“终点”,身体瘫软了,精神崩溃了,再要我走一步路似乎都不可能了。母亲一再埋怨:“半路上有的是人家,咋就不知道借一宿歇歇脚。”父亲说:“这小子有点拼搏精神!”我从中似乎能听出一种隐隐约约的夸赞。

假如那一天,我想到要去借宿,那么,或许第二天可能还要在外边过一宿;假如我到陌生人的家里去借宿,那么,说不上就会遇到热心人容留我,也很可能相反碰上另一类人推我出门。但是,我走了,一直走到了家里。我没有感受到别人的温暖,更没有遭遇到别人的冷酷无情。我十分珍惜这种与别人相互对视的关系。

我庆幸那一次的策略,虽然其中搀和着许多的盲目和无意,但我却得到了一种自觉的、可以永久使用的奔向最终目标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我们常说“人生之路”,如果人生真是一条路的话,那么它就肯定是一条长长的弯弯相扣的山路;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上路的话,那么你就肯定是负重在身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远目标,但是如果一心想着那个遥远的地方,那么很可能在行程中就会捻,就会泄气,甚至会躺倒不干,半途而废。

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事情是一件一件办的。如果按照”山路原理”,把一步路、一天日子、一件事情都看成人生的一个“弯”的话,那么,走一步看一步、过一天算一天、干一件是一件的分段前进的办法就不失为一种智慧了。只要下决心走好每一步路,踏踏实实过好每一个日子,拼死拼活干好每一件事情,才配得上有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也才能走向那个寄寓自己一切心情的精神家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是一个走惯了山路的人,走在任何路上都有一种走山路的感觉。

(选自《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七年级)

文本3

桃花心木

林清玄

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爱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从从容容?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习惯,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其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选自《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七年级)

文本4

感激一杯温开水

丁立梅

这是朋友讲的故事。

十年前,他还在深圳打工,整天帮人家掏下水道,走哪儿,身上都一股下水道的异味,很让人侧目。所以,他一般不到热闹中去。那个城市的繁华和优雅是那个城市的,装不进他兜里一点点,他住工棚,倚墙角吃冷馒头。

一日,天下雨,是深秋的雨。虽说是在深圳,可也带了寒意。他当时已掏好一家酒楼的下水道,雨大,回不了,就倚在酒楼的檐下躲雨,一边就掏了怀里的冷馒头吃。

冷。他抱臂,转过脸,隔了酒楼玻璃的窗,望里面蒸腾的热气和温暖。一些人悠闲地在吃饭,他想,若是有一杯热热的茶喝,多好。呵呵。他在心里面笑着对自己摇头,怎么可以那样奢望呢?他看天,只等雨歇,好回他的工棚去。

这时,酒楼的门忽然开了,一位服务员径直走到他跟前,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先生,您请进。”他愣住了,结巴着说:“我……我……不是来吃饭的,我……只是躲会雨。”服务员微笑:“说,进来吧,外面雨大。”朋友拒绝不了那样的微笑,鬼使神差地跟进去了。进去时,他暗地里想,想宰我?没门!我除了身上的破衣裳,什么也没有的。

他被引到一张椅子上坐定,脑子还没来得及想什么呢,另一个服务员就端来一杯温开水。“先生,请喝水。”同样的彬彬有礼。朋友不知道她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想:既来之,则安之。遂毫不客气地端起茶杯,把一杯水喝得干干净净,且把怀里的另一个冷馒头掏出来吃了。服务员又帮他续上温开水,他则接着喝,喝得身上暖暖的,额上渗了细密的汗,舒坦极了。

后来,雨停了,他以为那些服务员会来收钱的,但是没有。他坐等一会,还是没有一个人来问他。刚才喊他进来的服务员正站在大门口送客,他忍不住走过去问:“白开水不收钱吗?”服务员微笑:“先生,我们这儿的白开水是免费的。”

那一杯白开水的温暖从此烙在了朋友的记忆里,每每谈到深圳人,朋友的眼里都会升起一片感激的雾来。

朋友后来从深圳回来发展,也开一家酒楼。他定下一条规矩:凡是雨天在他檐前躲雨的人,都要请到店里来坐,并且要给人家倒上一杯温开水。

他酒楼的名声因此而打响,那是朋友没想到的,许多人提到他时都会说,那个老板好啊,下雨天,不管大人小孩,不管城里人乡下人,在他屋前躲雨,他都会请到屋里坐的,并且提供免费的茶水。

仅仅一杯温开水,就温暖了一个人一生的记忆,甚至产生连锁反应。世界的美好,因此而摇曳在一杯温开水之中了。

(选自《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七年级)

课堂练习:请认真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自己的话在文段末尾写一句或几句包含哲理的人生感悟。

材料1:因为对电影的痴迷,王宝强8岁上少林寺拜师学艺,14岁只身闯荡北京,成为北漂一族。很多人因生活得不到保障而纷纷退却时,王宝强留了下来。他夜宿街头,啃冷馍,喝冷水,每天到片场等待……16岁时被导演李扬挑中,从此成为著名的影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人生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曼德拉出生于南非大酋长家庭,却“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为反对白人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坚持民族解放斗争,他历经坎坷,饱受27年的牢狱之苦。1994年,斗争取得最终胜利,曼德拉成为南非首任黑人总统。曼德拉还担任过非国大主席,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人生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卒章显志——作文结尾方法指导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卒章显志——作文结尾方法指导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升初作文指导:常见的结尾方法

    写作指导:常见的结尾方法 结尾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

    作文的开头结尾方法指导大全

    作文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它对理清思路、引出下文、凸现文章的中心,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头要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开头的方法很多,常见有: 1.开门见山法。这种方法是文......

    作文结尾方法

    作文结尾方法 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结尾为“豹尾”,要求结尾有力、简练、生动、恰到好处。 1、篇末点题 推理式点题:如“有一颗感恩......

    作文结尾的方法

    《作文结尾的方法》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第21中学 郑春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作文的四种结尾方法。 2.阅读小说《母亲的来信》,并给其补全合理的结尾。 教学重难点: 作文的四......

    作文的结尾方法

    作文的结尾方法 一、记事记叙文的结尾 1、自然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很容易,事情记叙完了,结果也出来了,文章也就结束了,这就是自然式结尾。如:《游笔架山》的结尾:太阳偏西了,我们也......

    作文结尾方法[范文]

    作文结尾技巧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

    小学生作文结尾方法

    小学生作文的一般结尾方法 时间:2012-01-06 09:54 来源:未知 作 者:admin 点击: 368次 一、记事记叙文的结尾 1、自然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很容易,事情记叙完了,结果也出来了......

    作文开头结尾方法

    作文开头结尾建模 ◆文章开头,应如“凤头”一般鲜明、生动、新颖,引人入胜。我们作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妙语夺目,使人一见而倾心拍案。 开头的总要求—— ①美:精致、美丽、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