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死亡4000人!伦敦毒雾事件始末和英国的治霾经验

时间:2019-05-15 00:10: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天死亡4000人!伦敦毒雾事件始末和英国的治霾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天死亡4000人!伦敦毒雾事件始末和英国的治霾经验》。

第一篇:4天死亡4000人!伦敦毒雾事件始末和英国的治霾经验

4天死亡4000人!伦敦毒雾事件始末和英国的治霾经验

人类的历史总是重复的,因此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天朝现在的雾霾问题,其实在历史上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其中最著名的,莫非英国的”伦敦毒雾事件”,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个事件的具体内容,以及英国人后来是怎样整治大气污染的。

伦敦毒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

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供暖,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酿成伦敦烟雾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在逆温层天气下的不断积累发酵。

可悲的是,10年后,伦敦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

英国人如何整治空气

其实早在1306年,英王爱德华一世颁布的“禁止在伦敦使用露天燃煤炉具”敕令,可以算得上是世界首个有关空气污染防治的法令,但是这项异乎寻常的严苛法令不久就败于人类对能源的强大需求。毫无节制的用煤也让英国尝到苦果,从19世纪开始,伦敦就戴上了“雾都”的帽子。

1952年的“毒雾事件”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z造成的苦果。1956年,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出炉。法律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只能在大伦敦区重建,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包括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1968年以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出发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到1975年,伦敦的雾霾日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降到5年。雾都已经名不副实。

至此,伦敦整治雾霾整整花了28年。

但是,故事到此并未完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数量持续增加的汽车取代煤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物。起初人们主要关注汽油的铅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无铅汽油铸件受到重视。到90年代初,汽车排放的其他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稳定有机化合物也成为密切关注的对象。这些物质在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以臭氧为主的多种二次污染物,称为“光化学烟雾”

根据欧盟委员会最近几年所作的报告,伦敦城的空气污染指标既不符合欧盟标准,也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相去甚远。

2010年,一份由伦敦市政府主导的空气质量报告显示,每年大约有4267名伦敦居民因长期暴露在伦敦糟糕的空气中导致死亡。按照伦敦市政府的说法,伦敦空气质量指标变差还有一个客观因素,即从2008年12月开始,该市在空气监测中引入了PM2.5的检测,在新标准之下,伦敦空气污染浓度正在节节攀升。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大气污染的治理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较量。从标志性的1952年的“伦敦毒雾事件”,伦敦通过28年的科学立法及严格执行,获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之后污染源从先前的燃煤变成了汽车尾气污染,因此这场与空气污染的战争延续至今。从伦敦的经验我们看出,只要能够科学分析大气污染成因,以科学的态度立法并严格执行,加以时日,雾霾并非不可战胜。

当然,中国大气污染的整治无疑要比伦敦困难得多,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大气污染,同时结合了燃煤污染及汽车尾气污染及其它污染物,是有史以来成份最为复杂的雾霾,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明确的源分析数据。

2.中国的大气污染,面积覆盖极为广大,涉及到多个省份,需要多地联动,整治起来也远比伦敦一个城市困难。

3.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严格意义上行之有效的大气污染整治法案,部分利益相关者者千方百计阻挠环保改革,治霾执行力堪忧。4.中国能源需求巨大,但是缺少煤炭除外的替代能源,能源结构改革无法一蹴而就,如果马上停止烧煤,则会面临一场巨大的能源危机。5.普通公众缺乏治霾参与渠道。综上所述,相比英国经验,中国大气污染的整治,将会需要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以及更长的时间,而且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决心。

关于以上几点我国著名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也表示,大气治理是个长期的综合工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永远不能任何治理雾霾的手段都可以一劳永逸。我国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积重难返,大气治理10年内难见成效,这需要社会各界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同时,长期被笼罩在雾霾下面生活的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和孩子,除了外出戴口罩,具有清肺功效的草本雾化洗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植物精华通过雾化后,可以直接被人吸入呼吸道,直达肺泡,可快速清理呼吸道沉积的PM2.5微粒,使其随痰排出。非常很安全很舒适,只要有雾化洗肺清霾设备,在家里自己就可以操作。

第二篇:伦敦雾霾的历史背景以及英国雾霾治理的主要经验

伦敦雾霾的历史背景以及英国雾霾治理的主要经验(杨知云)

一.伦敦雾霾的历史背景

(一)昔日伦敦雾霾的惨状

19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使得英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英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中在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便是“1952年伦敦大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当时,歌剧院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观众看不清舞台而中止,歌剧院里的人也被迫散场,出来却发现,大白天的伸手不见五指,水陆交通几近瘫痪。1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就达4000多人。两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大雾持续到12月10日才逐渐散去。

图1

1952年冬天,伦敦东区一家工厂在浓雾中继续排放着烟尘2

引自2013年1月14日 深圳广电集团;

摘自自然之友编《20世纪环境警示录》

引自老照片《昔日伦敦的雾霾惨状》 老胡博客文化(以下图片同理)

图2

1953年,一位女士正给她的爱犬戴上口罩,他们身后的商店和行人淹没在浓雾之中。

图3 1953年1月,市民在一家商铺抢购口罩

图4 1958年10月,交警在浓雾中指挥交通

除了这次大雾事件外,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政府虽多次大力整顿环境问题,抗污、排污等等,但伦敦战雾并没有到此为止。20世纪80年代以后,汽车走进家庭,数量激增。汽车尾气取代煤烟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中的铅吸入人体后就再也无法排出,严重影响人类后代的智力。随后英国开始推行无铅汽油,但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们发现汽车排放的其它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稳定有机化合物等也极为有害,它们被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会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以臭氧为主的多种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学烟雾”。于是,为了使环境状况得到改善,英国政府便通过法律、制度等政策措施,严格指定策略加强整顿。到如今,英国伦敦已从昔日的“雾都”成为一座“绿色花园城市”。

(二)伦敦雾霾的成因分析

1.以煤炭为支撑的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为英国社会经济带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城市化的过程中伴随着城市环境不断恶化。

20世纪初的伦敦是一座黑色的工业之都,由煤炭支撑的工业革命让伦敦城内遍布工厂,家庭也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城市发电也主要靠煤,以煤为动力的蒸汽机车拉着一节节燃煤专列开进首都。煤炭在燃烧时,会生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附着在飘尘上,凝聚在雾气中。在没有风的时节,烟尘与雾混合变成黄黑色,经常在城市上空笼罩多天不散,于是就形成了“大雾围城”的状景。

2.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汽车随之走入广大家庭,私家车数量激增,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逐渐五代煤烟成为主要污染源。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走进家庭,城市中私人轿车大量激增,汽车尾气便取代煤烟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形成“光化学烟雾”。

3.当时英国社会里不同阶层存在不同的环境观念,各个阶层为了追逐各自的眼前利益,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

当时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放任主义和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风靡整个贵族统治阶层和普通大众之中,以至于使得这个终日追逐利益却没有限制的“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更是只顾眼前利益,以追求利润为最高目的,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不惜破坏环境。

二.英国政府治理雾霾的主要经验

进入20世纪中期,英国人为摘掉“雾都”的帽子,用半个世纪的努力来治理空气污染。

具体治理措施如下:

1.制定了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依法治理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如关闭电厂、建造高大烟囱、改造传统炉灶、集中供暖等。

1954年,伦敦市率先出台《伦敦城法案》,控制烟雾排放。

1956年,为将治理举措推向全国,英国政府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并于1968年进行了修订。《清洁空气法案》主要针对工厂和居民取暖这两大污染源进行治理。首先是工厂,关停伦敦城内所有火电厂,重工业和发电厂迁出市区,在郊区重建。其次是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并逐步用天然气替代燃煤。此外,法案最大的亮点在于在城市设立无烟区,区中禁止使用产生烟雾的燃料。为进一步控制工厂排

3污,英国政府还于1956年制定了《制碱等工厂法》。

1968年后,政府先后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汽车使用条例》等多项法令。

1974年出台的《控制公害法》全面系统地规定了对空气、土地、河流、湖泊、海洋等方面的保护,并添加了控制噪音的条款。

1990年,英国颁布《环境保护法案》,确立了工业污染控制原则。

1995年,英国通过《环境法》,将对地方空气质量的管理纳入法律,旨在制定一个治理污染的全国战略。

2.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空气质量标准。

1995年起,英国又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同时,欧盟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2008年,英国正式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成为第一个对碳排放作出法律规定的国家。2012年1月1日起,英国开始运行经过修订、改善和细化的空气质量指数评价体系,将PM2.5评价标准等纳入其中。

3.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抑制私家车发展,征收“拥堵费”。

2003年起,伦敦市政府又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3 引自 2013-02-17 14:10:00 人民网报道

2007年,伦敦又公布了更为严厉的《交通2025》方案,严格限制私家车进入伦敦,计划在20年内,减少9%的私家车流量,降低12%的废气排放。

4.多管齐下,鼓励使用新型能源

首先,鼓励使用新能源,着力推广新技术,提高电能使用效率。由于伦敦有21%的空气污染物来自于建筑物的取暖需求。为此,伦敦政府通过建立节能写字楼、提高现有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新能源等方法减少此类污染。其次,建设绿地,使用钙基粘合剂等,净化空气。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

5.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措施的讨论与决策,通过媒体加强对政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

作为世界上第一批代议制民主国家之一,英国公民在公共措施到的讨论、决策、监督、执行上,都有深厚的自治传统和强大的社会根基,环境问题也不例外。如果政府在治理空气方面稍有疏失,主流媒体不会替政府粉饰遮掩而是大胆抨击。英国公民获知空气信息的途径也不被官方垄断,公民能直接通过《自由信息法》向政府环保机构获取相关数据,不得被拒绝。

下载4天死亡4000人!伦敦毒雾事件始末和英国的治霾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4天死亡4000人!伦敦毒雾事件始末和英国的治霾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