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建立非现场监管关键指标数据质量承诺制度的通知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做好非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做好非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
(银监通[2008]10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
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于2007 年正式投入运行,经各方共同努力,已基本实现预计目标。为进一步提高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质量,做好2008 年非现场监管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立数据质量“四单制度”,规范数据质量管理流程
建立以“提示单”、“警告单”、“现场检查单”和“处罚单”为核心的数据质量管理制度,细化监管要求,规范监管流程。
(一)针对数据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提示单”
1.适用条件:
针对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中存在问题和疑点,非现场监管人员在通过电话交流或现场走访等方式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了解沟通后,仍认为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示或需要对有关问题进一步进行核实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提示单。
2.格式内容:
(1)提示单格式参见附件1。
(2)提示单要明确说明银行业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或相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需要确认的内容。
(3)提示单要明确说明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的信息范围和内容,包括提供数据变动原因、数据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安排、自我检查情况或内部审计结果等。
(4)提示单要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反馈信息的时间和方式,如正式文件、讨论会议或约见会谈等。
3.使用方式:
非现场监管人员以本部门(处、科)或本局(分局)办公室名义正式行文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提示单”作为附件。
4.执行要求:
(1)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提示单要求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加盖机构印章,并由相关提供人员及负责人签名确认。
(2)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及时反馈相关错误或问题的纠正整改措施和进展情况。
(3)原则上,对于报表数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如需要以“提示单”方式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确认解决的,非现场监管人员要在下一期报表报送日前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
(4)非现场监管人员要对反馈信息进行确认,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及时纠正数据错误或管理问题,并跟踪确认银行整改进展情况。
(二)发现数据存在严重问题,要求限期整改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警告单”
1.适用条件: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报表数据或管理制度中存在严重问题,非现场监管人员在已对相关事实进行确认的情况下,要求机构限期整改时,可使用“警告单”。银行业金融机构严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1)非现场监管报表报送中多次出现迟报、错报或漏报等情况,报表数据在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等方面存在重大差错或不足。
(2)非现场监管报表的组织管理和内部流程存在重大缺陷,职能分工和问责机制不明确,相关管理要求和制度未得到有效实施。
(3)缺乏统一、明确、全面和可操作的非现场监管报表实施细则,包括非现场监管报表项目数据的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等,或重要报表项目缺乏可靠数据来源或统计方法。
(4)信息系统不能满足非现场监管报表的填报需求,并缺乏明确可行的改进和提高措施。
(5)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按照“提示单”要求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或存在其他如阻挠、拖延和不配合等不按照银监会规定要求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情况。
发出“警告单”之前,主监管员(或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及其主管领导应对警告内容予以确认。
2.格式内容:
(1)警告单格式参见附件2。
(2)警告单要明确描述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3)警告单要明确说明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限期整改的内容及时间要求。
(4)警告单要明确列示与警告问题相关的事实依据的名称,并注明简要内容,事实依据包括非现场监管报表报送纪录、会谈纪要、文件资料等。
(5)可将重要事实依据作为警告单附件。
3.使用方式:
非现场监管人员最低要以银监会办公厅或银监局(分局)办公室名义正式行文告知银行业金融机构,“警告单”作为附件。
4.执行要求:
(1)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级管理层要按警告单要求,拟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要求,并按监管要求将有关整改方案和整改情况报告监管部门。相关报告要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负责人签署并加盖机构印章。
(2)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将处理意见报告监管部门。
(3)非现场监管人员要定期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并可采取审慎会谈、现场走访等方式进行了解核实,以确认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整改情况。
(三)发现数据疑点或错误可能较为严重,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沟通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进行现场检查时,监管人员可向现场监管部门发出“现场检查单”
“现场检查单”各项要求应与《现场检查建议书》(见《非现场监管指引(试行)》,银监发[2006]52号)保持一致,同时应针对数据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细化要求。
1.适用条件:
(1)非现场监管人员认为有必要通过现场检查方式掌握并确认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或非现场监管人员认为有必要通过现场检查方式了解银行业金融机构报表填报流程、数据管理制度和相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非现场监管人员已通过其他非现场监管方式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沟通交流仍不能确认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质量实际情况。
2.格式内容:
(1)检查单格式见附件3。
(2)检查单要明确检查目的、检查范围、检查内容和重点等具体要求。
(3)检查范围要明确以下全部或部分检查项目内容:
① 拟重点检查的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范围。
② 拟重点检查的非现场监管报表制度建设和管理实施环节。
③ 拟重点检查的与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相关的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环节。
(4)检查单中还应对检查预计工作量和时间安排提出初步意见,并列出需要参与的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相关部门,如政策法规、创新业务、统计和信息科技等部门。
(5)与检查相关的非现场监管记录可作为检查单附件,包括非现场监管报表、会谈纪要、问题跟踪记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已提供的内部管理相关信息等。
3.使用方式:
现场检查单的使用程序和审批要求参照《非现场监管指引》 要求执行。
4.执行要求:
(1)现场检查部门(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要按《非现场监管指引》(试行)及相关法规要求对现场检查单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
(2)非现场监管部门要与现场检查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并按法规制度要求参与现场检查进程,掌握检查结论并跟踪银行业金融机构整改情况。
(3)在现场检查资源不能支持实施相关现场检查要求的情况下,对于重大数据质量检查要求,可委托外部审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和内部数据管理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处罚单”
监管人员要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等法律,遵循《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等有关规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处罚。“处罚单”相关要求参照《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 要求执行。
1.适用条件:
(1)当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按警告单要求如期进行整改,或该机构报表工作中存在其他相关涉嫌违法行为时,监管人员初步审查认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并依照相关法规要求完成立案审批。
(2)对已立案的涉嫌违法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已按法规要求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并收集有关证据。
(3)根据调查(检查)结果,监督检查部门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已按法规要求报负责人批准。
(4)《中国银监会行政处罚办法》 及相关法规中关于《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 的其他要求。
2.格式内容:
处罚单参照《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 的格式内容,遵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 等相关规定。
3.使用方式:
处罚单的传递发送等使用方式要遵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 等相关规定。
4.执行要求:
(1)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规定配合银监会工作人员调查(检查)。
(2)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处罚单(《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存在异议,可按法律要求提出陈述申辩意见或提出听证要求,银监会相关部门要按要求及时进行处理。
(3)银监会工作人员在进行调查(检查)时,要遵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 等相关规定。
(4)监管部门要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 等相关规定,与法律部门相互配合,确定《行政处罚决定书》 或决定不予以行政处罚。
二、银监会各部门及各级派出机构要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不断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管理,提高数据质量
(一)加强组织,切实贯彻“四单”制度
银监会各部门及各级派出机构要结合实际,突出主监管员在数据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强化部门岗位间的协调合作,加强上下联动,围绕“四单”制度,制订与本部门或本机构监管分工和数据管理职责要求相适应的具体组织、实施、报告、监督以及后期档案管理等制度,不断规范和强化数据质量监督管理。
(二)严格执行“四单”制度
“四单”制度作为正式的监管手段和要求,各级监管部门和主监管员要严格执行,并与其他监管措施相配合,切实保证有关监管措施得到严格有效的执行。
(三)掌握审核要求,加强分析应用
各级主监管员及其他非现场监管人员要加强主动学习,熟悉掌握报表内容和报送要求,以及数据内在逻辑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不断提高报表审核分析水平,并加强实际应用。要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充分发现数据背后的风险问题和管理缺陷。
(四)加强沟通交流,充分落实各项监管要求
各级非现场监管人员要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充分听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意见,及时跟踪了解银行业金融机构统计自查及内部审计结果,共同制定整改方案,并监督整改措施的落实。
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协调,银监会派出机构监管部门应根据监管内容重要程度将相关“提示单”、“警告单”、“现场检查单”和“处罚单”抄报上级监管部门并抄送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各级统计部门应与监管部门应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监管部门要将“四单”相关文件抄送统计部门,统计部门要汇总辖内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质量问题和“四单”执行情况,对非现场监管报表中存在的普遍性数据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研究,定期通报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数据质量。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保证数据质量不断提高
(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对本机构数据真实性负责,并切实采取措施不断提高非现场数据质量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确保本机构能够真实有效地收集、汇总和报告各项非现场监管数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会要将提高非现场监管数据质量与机构的风险管理要求相结合,督促高级管理层采取必要的措施严格控制非现场监管数据质量,并监控和评价非现场监管数据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和相关履职情况。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层要负责制定实施、定期审查和监督执行本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管理制度和程序,建立完整有效的操作规程和监控机制,严格督促各级机构和相关部门执行数据管理和报送职责,及时掌握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质量情况,并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以满足银监会对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质量的各项要求。
(二)建立并完善内部数据流程和相关制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非现场监管报表内容和《填报说明》 相关要求,结合本机构内部数据管理模式,制定本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填报实施细则。填报细则要明确每一项数据的归属关系,明确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明确数据的报送渠道和报送流程,包括数据的取得,数据的加工和数据的复核等;明确机构内部部门分工和责任,重要岗位应建立人员AB 角制度,对没有认真履责的部门要明确相应的纠正措施。填报细则应形成书面文档,与主监管员充分沟通后报银监会及派出机构备案。
(三)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保障
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质量是一家机构内部风险管理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实行精细化管理,以满足监管部门报表要求,杜绝报表中的空白,提高数据质量。特别是对于填报难度较大的报表,如信用风险中非信贷资产分类、利率重新定价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缺口,以及合并报表口径的数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通过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切实提高数据质量。此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也要加强对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的分析应用。通过使用这些数据,发现数据质量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切实提高数据质量。
(四)加大信息科技投入,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非现场监管信息报表内容广泛,信息量大,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通过传统手工填报难以满足数据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为此,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投入,在组织、人员和经费方面予以保障,通过提高信息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数据质量。
(五)定期开展统计检查和内部审计,发现数据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2008年,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组织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2007年12月31日报表数据质量进行自查。检查的重点包括各机构内部非现场监管报表组织实施情况,报表数据质量情况,报表管理工作和相关信息科技支持情况等内容。各机构应及时将自查报告报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具体要求另行发文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本机构自查结果,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分支机构、内设部门和数据质量较差的报表进行专项内部审计,并将内部审计结果报银监会(具体要求由相关监管部门确定)。
请各银监局及时将本文转发有关银监分局及辖内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外国银行分行。
附件:1.非现场监管报表事项提示单(略)
2.非现场监管报表事项警告单(略)
3.现场检查立项建议书(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00八年二月二十五日
发布部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8年02月25日 实施日期:2008年02月25日(中央法规)
第三篇:民政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做好慈善信托备案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银监发[2006]96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范文模版)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
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
(银监发[2006]96号2006年12月29日)
各银监局,各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为规范和加强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的非现场监管,促进财务公司增强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现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统计表的通知》(银监办发„2004‟7号)中“财务公司非现场监管指标考核表”(银监统L002号)同时废止。
各财务公司应严格按照《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及附表要求,通过银行业监管信息系统报送相关数据,以确保监管数据及时、准确、计算口径一致。 各银监局在执行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向银监会报告。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考核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的非现场监管,促进财务公司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财务公司。
第三条本办法规定的风险监管指标分为监控指标和监测指标。监控指标设有标准值,是对财务公司的最低要求,银监会可根据财务公司的风险程度提出更高要求。
第四条银监会按照本办法对财务公司的各项风险监管指标进行检查监督,并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第二章监管指标
监控指标
第五条资本充足率为资本净额与风险加权资产加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之比。资本净额为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可计算价值之和减去资本扣减项。
财务公司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0%。
第六条不良资产率为不良信用风险资产与信用风险资产之比。
信用风险资产是指承担信用风险的各项资产,包括各项贷款、拆放同业、买入返售资产、存放同业、银行账户债券投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和不可撤销的承诺及或有负债。 不良信用风险资产是指五级分类结果为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的信用风险资产。
财务公司不良资产率不应高于4%。
第七条不良贷款率为不良贷款与各项贷款之比。
各项贷款是指财务公司对借款人融出货币资金形成的资产,主要包括贷款、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证券、各项垫款等(下同)。
不良贷款是指五级分类结果为次级类、可疑类及损失类的各项贷款之和。
财务公司不良贷款率不应高于5%。
第八条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信用风险资产应提准备之比。
信用风险资产损失准备是指财务公司针对各项信用风险资产可能的损失所提取的准备金。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计算中暂不考虑一般准备和特种准备充足情况。
财务公司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应低于100%。
第九条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贷款应提准备之比。
贷款损失准备是指财务公司对各项贷款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计提的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仅反映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情况。
财务公司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应低于100%。
第十条流动性比例为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比。
财务公司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25%。
第十一条自有固定资产比例为自有固定资产与资本总额之比。
自有固定资产是指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净值,即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
资本总额为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可计算价值之和减去贷款损失准备尚未提足部分(下同)。
财务公司自有固定资产比例不得高于20%。
第十二条短期证券投资比例为短期证券投资与资本总额之比。
短期证券投资是指按照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1‟49号)在“短期投资”科目核算的投资于国债、中央银行债券及票据、金融债、企业债、股票、基金等证券投资,在“短期投资”科目核算的其他短期投资也纳入该指标考核。
财务公司短期证券投资比例不得高于40%。
第十三条长期投资比例为长期投资与资本总额之比。
长期投资是指按照财政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在“长期投资”科目核算的投资,包括长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财务公司长期投资比例不得高于30%。
第十四条拆入资金比例为同业拆入与资本总额之比。
拆入资金是指财务公司的同业拆入、卖出回购款项等集团外负债。
财务公司拆入资金比例不得高于100%。
第十五条担保比例为担保风险敞口与资本总额之比。
担保风险敞口是指等同于贷款的授信业务扣除保证金及质押的银行存单、国债价值后的余额。
担保比例计算不包括与贸易及交易相关的或有项目,如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等。 财务公司担保比例不得高于100%。
监测指标
第十六条存贷款比例为各项贷款与各项存款之比。
各项存款为财务公司吸收的各成员单位的存款。包括单位存款、保证金存款、委托资金与委托贷款和委托投资的差额等。
第十七条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为最大一家客户授信总额与资本净额之比。
最大一家客户授信总额是指财务公司在报告期末表内外授信总额最大的一家客户的授信余额。
授信是指财务公司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保证,包括贷款、票据融资、融资租赁、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保函、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
第十八条资本利润率为税后利润与所有者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之和的平均余额之比。第十九条资产利润率为税后利润与资产平均余额之比。
第二十条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为在中国人民银行超额准备金存款、现金、存放同业的总和与人民币各项存款之比。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财务公司应按照银行业监管信息系统要求报送各项数据,以保证风险监管指标的真实、准确。
第二十二条财务公司应完善现有统计与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准确计算、及时分析、有效控制风险水平。
第二十三条财务公司董事会应定期获得各项指标的实际数值,并督促管理层采取纠正措施。
第二十四条银监会通过银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定期收集有关数据,分析财务公司的各项监管指标,及时评价和预警其风险水平和风险抵补能力。
第二十五条银监会对未达到监控指标值要求的财务公司,将根据未达标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日常监管掌握的信息,采取监督管理谈话、现场检查、责令限期整改等监管措施。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附表是本办法的组成部分,规定了各项监管指标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具体口径。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银监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公布前适用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表:财务公司风险监管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