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及措施探讨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及措施探讨
路杨 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会计基础工作的分工越来越细致,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
要保证会计核算业务的准确真实,必须以真实有效的经济业务项为工作基点,以公正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标杆进行核算工作。
1.2 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加大了很多细节化工作的要求。准确备档的会计资料就是其中的一个加强重点。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合格的会计资料是不只是单纯对核算过程的记录更重要的是必须详细的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真实情况。
1.2.1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会计资料。前者是在经济业务最初发生之时即行填制的原始书面证明,如销货发票、款项收据等。后者是以原始凭证为依据,作为记入账簿内各个分类帐户的书面证明,如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所以必须按照一定的编制、要求进行。并要切实保障其真实性。
1.2.2 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按照会计科目开设账户、账页,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用来序时、分类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簿籍。单位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由会计凭证作了最初的反映。其中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进行了记录和证实,记账凭证则对经济业务的信息作了初步的会计确认和初步的分类记录。完整的会计资料也是以会计账簿为主要载体的。
1.2.3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
1.3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对会计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已经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必然要求。建立企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够减轻财务人员劳动负担,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并且利用计算机管理会计档案系统有着处理迅速、存储量大、查阅方便,可以随时迅速地查到所需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针对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后,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职能的定位问题,着重论述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高效发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2.1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又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就一个单位而言,生成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会计行为,在实际工作中,会计行为的规范和会计资料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会计基础工作。而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不单纯是单位内部事务,它已经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了解和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会计资料在加强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功能作用的发挥;影响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顺利运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保证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能为各利益关系者普遍认同和接受,这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
2.2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
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为保证的。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恢复和加强了会计工作。近几年来,国家又非常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随着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的实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已关心企业的会计报表,要求得到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会计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
3.1各级领导部门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采取切实措施,指导和督促各基层单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整顿会计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做法和存在的严重问题,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定期组织会计基础工作情况的检查。财政部门或者业务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检查组进行抽查或普遍检查或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3.2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在我国现阶段,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财政管理工作。企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税收制度有联系,也有区别。财务管理需要利用会计信息,会计核算为财务管理提供基础。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可以为税收征管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依法纳税,可以创建公平的企业财务管理环境,并提升企业价值。可以说,企业财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国家税收制度是不能互相替代的、相辅相成的不同制度体系。
3.3严格做好凭证的审核和管理,规范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3.3.1 严格做好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工作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数据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取自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不仅是为经济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第一关口。因此,企业会计核算首先应从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着手,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严格审核外来原始凭证,切实做到只有具备金额准确、要素齐全、手续完备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付款、入账的依据。
3.3.2 强化记账凭证的填制和管理
各个单位会计机构都应设置会计复核岗位,应当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及国家统一规章制度的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应当退回,要求补充、更正;对违反国家统一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财务收支,不予办理等等,如果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的职责,审查力度不够,就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需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离开这一基本环节,会计工作就无从谈起。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从而为改进和加强经营管理服务。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面对市场经济国际化、信息化趋势,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会计行业的发展与日益变化的新形势之间还有不少差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势在必行。
第二篇: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必要性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必要性
一、现状
1、会计基础工作极不规范:
部分会计人员不具备从业资格,有的会计账目设置不对,报表数据不实,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资料散失,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等等。
2、会计基础工作重形式:
会计记账随意性大。如有的单位把购买手机费用、招待费用等列入办公费;经济业务发生后,不能及时入账,反映财务情况不真实,不完整。
3、固定资产管理失控
4、会计电算化不够普及
二、原因
1、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会计基础工作意识淡薄
2、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不注意业务知识的学习
3、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有所放松,检查、监督力度不够
4、单位内部管理松弛,自觉性和责任感淡化
5、有意违纪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混乱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途径
1、狠抓《会计法》的普及,提高单位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2、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建立和完善激励机
制
3、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4、优化会计队伍结构,规范单位会计行为,完善会计工作程序
5、推广会计工作电算化,进一步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第三篇:试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试论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
编辑整理: 出纳工作内容 编辑:王菲 文章来源:新浪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单位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等结合起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无论是1985年颁布实行的《会计法》,还是1996年制订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都对会计基础工作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会计基础工作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就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现状、原因及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作一探讨。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第四篇: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及措施 例文
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及其基本措施
依法治国是关于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历史证明, 依法 治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党的十五大确定了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标志着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 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改革开放 30余年来,中国发生 了伟大的变革。在这些重大变革中, 我们党确立了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的治国方略。并将这一治国方略载入宪法, 成为中国各族人民的 共同行为准则。这标志着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 远的历史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关于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具体是指依照体现人民意志, 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来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活动以及公民在各个领域的行为都要依照法律进行, 而不受任何个人意志的干涉、阻碍和破坏。
(一)依法治国是我国入世后,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把社会主义与 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具有自主、平等、诚信等属性,客观上需要对之进行规范、引导和保障。因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过程,实质上是经济法制化的过程。法律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器作用, 只有建立健全能够有效实施的市场主体法律、市场行为法律、市场秩序法律、宏观调控法律和制裁犯罪的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够健康有序地运行。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要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同国际惯例接轨,按世贸组织的通行规则办事。这也需要健全的法制。
(二)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 证民主是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的坚实基础。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又是实 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早在上世纪 8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就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从 治国方略上讲,就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因为只有如此,人民才能依照 法定程序把自己真正信任的人选进国家机关充当人民公仆;才能依照法定程序撤 换不称职的公务员;才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来参政、议政,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才 能通过法定程序保证国家对重大问题的决定符合自己的根本利益;才能使自己的一切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依 法治国。
(三)依法治国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需要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宏伟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 家。这里的 “文明”特指精神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高度发展和 人们文化科学与思想道德水准的极大提高。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中, 法律有着特 殊的功能。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明确的规范和可靠的稳定性,能够 以其引导、评价、预测、教育、强制等功能,发展科学和教育, 褒扬社会公德, 倡导正义理性, 弘扬优良文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四)依法治国是保证国家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历史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家兴, 法令驰则国家衰。保持社会稳定的最根本、最可靠的措施是实行法治。这是因为,法治具有稳定性、连续性, 不会因领导人的变动而变动, 不会因领导人注意力的变化而变化;法治还具有权威性, 它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党的主张;法治最具科学性, 它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法治的这些特征是其它方式无可替代的。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保证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才能保证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依照法律程序进行;才能保证国家政治生活的健康 有序;才能保证及时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奋斗!。
二、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缺乏民主、法制传统的国家,依法治国 在政治上、法制上和社会生活上都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入世后, 中国实现依法治 国,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更新观念,树立依法治理观任何变革都是以更新观念为前提的。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必须更新观念。首先,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依法治国,法律就必须要有权威。我们讲的依法治国, 就是要成为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因此,必须确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性,人们只服从于国家的法律。这种非人格化的服从,不仅使法律的权威具有至上性和独立性,而且使法 律的权威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其次, 树立正确的权利与权力、权利与义务关系 的观念。权利是人民依法享有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的权利应当得到保 护, 国家机关的权力要加以监督和制约。对于人民, 只要是法律不禁止的, 其 行为都不应受到法律制裁;而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法律未授权的, 则不得行使。我国实行封建专制的时间太长, “臣民”、“子民”和 “父母官” 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颠倒权利与权力、官与民关系的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大忌, 必须大力破除。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但在实践中, 我国长期有重义务轻权利 的倾向。这使得人民依法享有的权利未能得到充分的保障。法治国家应该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基本目标, 应该在全社会树立起重视权利保护的观念。再次,树立依法治理的观念。依法治国,必须依法治理。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 我国长期以来以行政命令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习惯于按长官意志办事, 而不重视法律的作用。这种漠视法律的观念严重阻碍了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社会治 理必须从依靠行政命令向依法治理转变。
(二)在立法上,要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法 律制度是一种考验,它要求我国的法律体制必须与世贸组织规则相互衔接。这 种要求实际上是对我国法制建设的一种促进,将促使中国的法律制度尽快完善。这就必须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做到有法可依。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 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据统计, 包括宪法在内,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会及国务院制定了许多部行政法规, 地方政权机关制定了和多部地方性法规。可以说, 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在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主要领域, 已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但是, 这一法律体系还不完备, 仍有许多不足之处:一些领域无法可依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虽然我国现在 的网络基础设施已非常先进,居世界前列, 但 万方数据网 由于缺乏相关的法 律保障, 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与网络有关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各项事业 进一步发展的 “瓶颈”;从各种部门法的情况看,有的法律规定不够完善,部 门法之间也不协调;仍有许多法律、法规与世贸组织规则相矛盾,不能适应我国 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这一法律体系应当由以下几类法律构 成 : 一是宪法及相关法;二是行政法;三是经济法;四是民商法;五是社会法;六是 刑法;七是诉讼法与非诉讼程序法。并且,各类法律之间要相互协调,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精神,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
(三)在执法上,要建立严格的执法制度和公正的司法制度依法行政是依法治 国的必然要求。行政权是法律赋予的,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 范围内按法定程序行使行政权力不能滥用,必须接受法律的制约;滥用行政权力 造成的损害必须能够通过法定程序予以救济。同时,还应建立对行政违法责任 人的追究制度。公正的司法制度是维护社会公正、保障法律得以正确实施的关键 一环,也是依法治国得以推行的重要保证。在当前健全司法制度的过程中,要 注意强化司法权, 促进执法环境的改善, 即 :在司法机关内部克服 “司法行政化” , 保证法官、检察官独立行使职权;建立严格的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四)在法律监督上,要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没有民主监督,就没有 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充分保障公民的民主 权利;国家权力的配置要体现民主原则人民应能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当家作主;在司法、执法体制和程序的各个环节上,都要贯彻民主原则。权力缺乏制约必 然导致腐败,健全的法律监督制度是依法治国正常运作的保证。没有有效的监 督机制, 就难以保证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完全按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办事, 也就很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权利。(五)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靠人执行,法律秩 序也靠人来维持。建设法治国家,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包括公务员队 伍、行政执法队伍、法官队伍、检察官队伍等。#$% 对这支队伍的素质和 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要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加快培养大批熟悉我 国国情, 具有很好的外语水平, 丰富的专业知识, 精通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经济 法律的执法队伍。这支队伍,要有较高的素养。所谓高素养,一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二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三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完善的执法队伍聘任、考核制度。要加强这支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始终保持这支队伍的高效廉洁。
(六)努力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我们的法律仅仅依靠公务员、法官和检察官去执行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公民去共同遵守。公民遵守法律的基础是要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即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有了法律意识,纸上的法律才能变成活的法律。要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就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普法教育是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必须掌握法律知识,要把具备法治观念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作为应当履行的义务。
第五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试题及答案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账账核对内容的是()。A.总账各账户的余额核对 B.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 C.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 D.总账与备查账之间的核对 A B C D
答案解析:账账之间的核对包括:总分类账簿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分类账簿与所属明细分类账簿核对;总分类账簿与日记账簿核对;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不包括总账与备查账之间的核对。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整理一般应采用的办法是()。A. 按日整理 B. 按年整理 C. 二统一 D. 三统一 A B C D
答案解析:会计档案的整理一般采用“三统一”的办法。即:分类标准统一、档案形成统一、管理要求统一。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总会计师条例》 A B C D
答案解析: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工作管理制度,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选项A属于会计法律,选项B、D属于会计行政法规。
4.财政部制定发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时间是()。A.1984年6月1日 B.1995年6月17日 C.1996年6月17日 D.2000年7月1日 A B C D
答案解析: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制定发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5.下列各项中,属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主体的是()。A.各单位员工 B.各单位负责人 C.各单位纪检人员
D.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A B C D
答案解析:单位内部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6.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法律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总会计师条例》
C.《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D.《企业会计制度》 A B C D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属于会计法律。选项B、C、D属于会计行政法规或规章。
7.下列各项中,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是()。A.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 B.直接由国务院管理 C.由国资委管理
D.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A B C D
答案解析:财政部管理全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因此,答案D正确。8.下列各项中,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是()。A.账务处理模块
B.报表生成与汇总模块 C.成本核算模块 D.固定资产核算模块 A B C D
答案解析:会计核算的功能模块包括: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应收/应付款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等。其中,账务处理模块是整个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因此,答案A正确。9.下列有关原始凭证填制要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各种凭证连续编号
B.阿拉伯数字不得连笔书写
C.凭证中5002.00元的大写金额写为伍仟零零贰元整 D.有关人员签章齐全 A B C D
答案解析: 阿拉伯数字金额中间连续几个“0”时,汉字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答案C连续写了两个零,故错误。
10.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结账后的“库存现金”科目余额为1080元,“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为432000元,“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余额为120000元。则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应填列金额为()元。A.553080 B.433080 C.552000 D.120000 A B C D
答案解析:货币资金数额=1080+432000+120000=553080(元)。1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电算化主要作用的是()。A.发展计算机技术 B.提高经营管理水平C.增加会计人员的就业 D.提高会计人员的工资 A B C D
答案解析:选项B是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之一。其他选项均不属于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主要作用。12.下列明细分类账中,适合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的是()。A.实收资本明细分类账 B.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 C.原材料明细分类账 D.管理费用明细分类账 A B C D
答案解析:
数量金额式账簿是反映财产物资和实物的数量与价值量双重指标的账簿,原材料明细账适合采用。
13.甲单位会计李某采用涂改手段,将金额1000元的购货发票改为9000元,该行为属于()。A.伪造会计凭证 B.变造会计凭证 C.伪造会计账簿 D.变造会计账簿 A B C D
答案解析:变造会计凭证,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即篡改事实。
14.目前我国的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为主。A.自行开发软件 B.合作开发软件 C.商品化软件 D.委托开发软件 A B C D
答案解析:选项A、B、D属于专用会计核算软件。15.下列各项中,属于出纳人员可以承担的工作是()。A.登记费用账目 B.登记债权债务账目 C.保管会计档案
D.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 A B C D
答案解析: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因此,选项A、B、C均不选。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记账凭证按照填制方法不同,可分为()。A.复式记账凭证 B.单式记账凭证 C.通用记账凭证 D.专用记账凭证 A B C D E
答案解析:记账凭证按照填制方法分为复式凭证和单式凭证。2.下列各项中,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主要内容包括()。A.确定财务收支审批人员 B.确定财务收支审批权限 C.确定财务收支审批程序
D.明确对财务收支中违规人的处理要求 A B C D E
答案解析: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确定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第二,确定财务收支审批程序,第三,明确对财务收支中违反规定的责任人和领导人的处理要求。因此,选择答案A、B、C、D。
3.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要求的有()。A.真实可靠 B.相关可比 C.全面完整
D.编报及时、便于理解 A B C D E
答案解析:选项A、B、C、D选项均是企业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4.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的有()。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会计报表附注 A B C D E
答案解析:选项A、B、C属于企业主要的会计报表。选项D是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之一。5.下列各项中,属于对外来原始凭证进行真实性审核内容的有()。A.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列 B.日期是否准确
C.业务内容和数据是否真实
D.是否有填制单位公章和填制人员签章 A B C D E
答案解析:
原始凭证真实性的审核包括原始凭证是否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填列、日期是否准确、业务内容和数据是否真实等。对外来原始凭证,还必须有填制单位公章和填制人员签章。6.手工记账的企业或单位,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的有()。A. 总分类账 B. 现金日记账 C. 银行存款日记账 D. 主营业务收入 A B C D E
答案解析:手工记账的企业或单位,其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账。
7.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资料的有()。A.工作计划 B.记账凭证 C.总分类账簿 D.财务会计报告 A B C D E
答案解析:会计资料主要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答案A不属于会计资料。
8.下列各项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有()。A.领料单 B.购货发票 C.折旧计算表
D.银行转账的结算凭证 A B C D E
答案解析:选项B、D是外来的原始凭证。9.下列各项中,属于有价证券的有()。A.股票 B.国库券 C.库存现金 D.企业债券 A B C D E
答案解析:有价证券是具有一定财产权利或者支配权利的票证,如股票、国库券、其他企业债券等。选项C库存现金属于企业的货币资金款项。
10.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保管期限为15年的会计档案有()。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银行对账单 D.汇总凭证 A B C D E
答案解析:选项C的保管期限为5年。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的合法性。()对
错
答案解析: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经济活动。
2.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并办理登记手续后,可以借出。()对
错
答案解析:不可借出,但符合手续的,可以查询或复制。
3.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法律地位低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
错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
4.记账凭证准确无误,但账簿记录出现金额错误,而且错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则应采用补充登记法更正。()对 错
答案解析:此种情况属于纯登账错误,无论错记金额大小,都应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5.因为银行存款日记账需要定期与银行存款对账单核对,所以,银行存款日记账不必每日结计余额。()对
错
答案解析: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按时间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并需每日结出余额。6.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单位内部监督的主体。()对
错
答案解析:《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七十三条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7.登记会计账簿时,如发生数字错误,必须全部划红线更正,如发生文字错误,可只用红线划去错误的部分。()对
错
答案解析:
登记会计账簿时,如发生数字错误,必须全部划红线更正,如发生文字错误,可只用红线划去错误的部分。
8.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为会计核算和会计预测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对
错
答案解析: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的统称。9.加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是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对
错
答案解析:表述正确。
10.会计账簿应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的记账凭证进行登记。()对
错
答案解析:会计账簿应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进行登记。
11.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基本会计报表之一,亦称财务状况表,该表按月编制,是所有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都必须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对
错
答案解析:表述正确。
12.记账凭证准确无误,但账簿记录出现金额错误,而且错记金额大于正确金额,则应采用红字更正法更正。()对 错
答案解析:此种情况属于纯登账错误,无论错记金额大小,都应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13.现金流量表中所指的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对
错
答案解析:表述正确。
14.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可以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但要加强稽核工作。()对
错
答案解析:《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单位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15.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第一天算起。()对
错
答案解析:表述符合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