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费需缴个税非新规定 纳税人进税收敏感期

时间:2019-05-15 00:0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班费需缴个税非新规定 纳税人进税收敏感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班费需缴个税非新规定 纳税人进税收敏感期》。

第一篇:加班费需缴个税非新规定 纳税人进税收敏感期

加班费需缴个税非新规定 纳税人进税收敏感期

国税总局答记者问加班费需交税引发热议,专家称消费者进入税收敏感期

国税总局纳税服务司日前就纳税咨询热点问题作出解答,明确个人在法定节假日的加班费不属于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需按照工薪收入纳税。同时,夫妻婚前财产婚后加名无需缴纳印花税。消息一出,立刻引发热议。

不过,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就此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加班费缴个税之所以引起人们的热议,是因为人们存在误解,纳税人对税收问题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所致,误以为加班费之前不用缴,其实已经在缴税了。

纳税人对税收问题高度敏感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三项,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免纳个税。而按照《劳动法》对节假日加班工资的规定,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有纳税人就此向国家税务总局咨询:个人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取得两倍或三倍的加班工资,是否属于“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本周一,国税总局纳税服务司做出明确表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三项所说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是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院士津贴、资深院士津贴,以及国务院规定免纳个人所得税的其他补贴、津贴。因此,加班工资不属于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应并入工薪收入依法征税。

此解释出来后,受到社会热议。

网友“GO说自己想说的”表示:“加班谁愿意,还要缴税,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也有网友为国税总局鸣不平,“加班工资多少年来一直是缴税的,外界对此也没太多异议。至于免税的‘津贴’是国家发的,与加班费无关。专门拿一个常识问题说事,给人感觉好像是又增加了新税种。”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表示,加班工资缴个税不能说不合理,因为法律规定加班工资算工薪收入,应该缴纳个税。这次国税总局的表述引起了误解,以前加班费已经在缴纳个税,但是现在重新提出来,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以前加班费不用缴纳个税。

至于很多人反映的加班没有加班费的问题,林江表示,没有加班费就不用缴个税,而且很多单位将加班费分摊到每个月的日常工资之中,而没有让人感受到加班费的存在,也有很多单位以实物补偿而并非现金的形式来发放加班工资。

网友“Kop_Kevin_Kern”就表示:“节假日加班需要缴个税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重申一下而已,就又遭到网民骂声一片。这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中国纳税人对税收

http://www.xiexiebang.com/u/14340872 问题表现出高度敏感。”

纳税人越来越重视税收去向

有业内人士表示,接连发生的“加班税”、“月饼税”、“馒头税”反映出我国已进入税感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所缴纳的税是否应该缴,以及缴纳后的用途。

林江表示,当前国内外形势不明朗,国内通胀持续,减税越来越成为人们共同的呼声。减税意味着外部因素直接导致企业成本下降、赢利空间扩大,其中一部分转化为价格优势,增强竞争力,一部分成为资本所得,有利于下一轮周期的扩大再生产。还有一部分将转化为劳动者收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长期不振的内需就能被启动起来,其作用又为增发国债等措施所不及,等等。

此外,林江又表示,我国民众实际税负较重,享受的公共福利又较少,“税收用之于民部分过少是引起民众一提到‘税’就产生抵触情绪的主要原因。”

林江举例说,发达国家中有高税国家,比如瑞典,税收占GDP的51%;也有低税国家,比如美国,税收占GDP的27%。但无论是高税还是低税,他们税收的主要用途都是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健和公共服务。这些功能一般占税收总额的70%-80%。

发达国家名义税率高,实际税率低,因为公民纳税后享受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险水平很高,相当于交的税得到了返还。

瑞典、丹麦和法国等国家的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健和一般公共服务是花钱最多的4项,共占去全部支出的近80%。尤其是社会保障,在这3个国家的财政支出中都占到42%以上的比例;而教育、医疗支出,合计起来也都占到总支出的25%以上。这意味着民众的社会福利保障非常高。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与这些高税率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税收只占GDP的20%,但人们却往往对“加班税”、“月饼税”、“馒头税”大发牢骚,以此来表达税收与使用不匹配的不满。林江说,中国民众享受的公共福利较少,税收用之于民部分过少,这就是人们为什么一听到“税”就不满的根源。

结构性减税政策初显成效

■新闻链接

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议指出“完善结构性减税”在财政政策中排在第一位后,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明确表示,今年我国将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同时推进税收制度改革。

谢旭人表示,2012年我国将降低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增加能源和资源产品、先进设备关键零部件的出口,实施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等减轻小型微利企业税负负担的各项政策,实施对小型微利企业的所得税实行优惠政策。对于年纳税额低于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仅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照20%的税率来缴纳企业所得税。

http://www.xiexiebang.com/u/14340872

近两年来,我国提出加紧结构性减税。2011年,我国先后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并调整税率结构,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继续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出台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等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一系列关于结构性减税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去年9月开始实施。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10月份申报缴纳工资、薪金所得税的纳税人约为3000万人,比税法修改前减少约6000万人。此外,全国有900多万个体户(含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税负下降,平均降幅在40%。

据统计分析,2011年9月至12月份因实施新税法相应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约600多亿元,2011年10月至12月份减少个人所得税收入约500多亿元,有利于改善民生。

但值得玩味的是,虽然自2004年以来,我国就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即部分税种减税、部分税种增税。不过,过去几年的结构性减税并没有能够阻止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结果是财政收入所占GDP的比重从2002年的15.7%一直攀升到2011年的22.8%。这9年时间总共提高了7.1个百分点,其中没有任何一年出现下降。

●记者 黄颖川

实习生 周强

http://www.xiexiebang.com/u/14340872

第二篇:国税总局“年终奖”等征收个税新规定

国税总局“年终奖”等征收个税新规定[转贴] 国税总局“年终奖”等征收个税新规定

中国财经网 2005年01月31日

年终加薪可作单月薪金计税

记者昨天获悉,为了合理解决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征税问题,1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此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该通知规定,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向其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可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然后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述规定中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该通知规定,在一个纳税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也按此办法实行。

该通知同时规定,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对无住所个人取得上述的各种名目奖金,如果该个人当月在我国境内没有纳税义务,或者该个人由于出入境原因导致当月在我国工作时间不满一个月的,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我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奖金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83号)计算纳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 国税局给年终奖个税减负 奖金一次发放可节税 www.xiexiebang.com 2005年02月01日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颁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改变了原来按一次性奖金全额来确定税率的规定,实质上降低了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而其它各种名目的奖金则正相反。

赞赞为了合理解决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征税问题,新文件规定“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这就实质上降低了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赞赞 据了解,按此前个人所得税有关规定,对境内个人取得的数月奖金或年终加薪、劳动分红,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不扣除最低免税额,全额作为所得直接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款。

赞赞而国税总局的《通知》规定,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向其雇员发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仍作为单独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具体为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赞赞两者的区别在于,新办法先除以12个月后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再以全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由于税率大大降低,个人的税负将大大减轻。

赞赞 例如王先生年底获得“一次”性奖金70000元,按照过去的规定,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0000×35%-6375=18125元。而按照新规定,平均月收入=70000/12=5833.33元,则:适用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是375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0000×20%-375=13625元。可见,按新规定可以比旧规定减少缴纳个人所得税。赞赞 另外,《通知》明确,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而此前的规定是,除年终加薪外,数月奖金或劳动分红可单独作为一个月以全额确定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这样看,新规定的缴税方式要比以前多缴了。

赞赞 “从节税角度考虑,今后企业发放奖金以年终一次性为好,没有必要就不宜采取分季或半年的方式发放。”业内人士表示,因为《通知》还规定,在一个纳税内,对每一个纳税人,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办法每年只允许采用一次。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也按此办法实行。(北京娱乐信报记者 黄靖涛)

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局内各单位: 为了合理解决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征税问题,经研究,现就调整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关办法通知如下: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

上述一次性奖金也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

二、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一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三、在一个纳税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四、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本通知第二条、第三条执行。

五、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六、对无住所个人取得本通知第五条所述的各种名目奖金,如果该个人当月在我国境内没有纳税义务,或者该个人由于出入境原因导致当月在我国工作时间不满一个月的,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我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奖金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83号)计算纳税。

七、本通知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以前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取得奖金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20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经营者试行年薪制后如何计征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6]107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非上市公司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如何缴个税?2013.10

非上市公司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如何缴个税?

来源:2013年7月15日中国税务报 作者:肇启云

近期,笔者收到多个关于非上市公司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涉税问题的咨询。咨询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转让股权涉及的税种、税目、税基、税率;第二,确定转让股权价格的税务风险;第三,转让股权的涉税程序。就以上问题,笔者分析如下。

转让股权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第九款规定,财产转让所得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第二十二条规定,财产转让所得按照一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纳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五款规定,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根据上述规定,非上市公司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所得属于个人所得税中的财产转让所得;其计税基础为按照一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税率为20%。

股权转让价格为公平的市场价格

咨询者尤其关注转让价格确定中的税务风险,即企业自然人股东所确认的转让价格能否得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具有不确定性。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核定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7号)的规定,纳税人股权转让价格应该以公平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如果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采用公告列举的方法核定。

其中,“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情况包括五类。第一,申报的股权转让价格低于初始投资成本或低于取得该股权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第二,申报的股权转让价格低于对应的净资产份额;第三,申报的股权转让价格低于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一企业同一股东或其他股东股权转让价格;第四,申报的股权转让价格低于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类行业的企业股权转让价格的;第五,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情形。

“正当理由”指以下四种情形。第一,所投资企业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亏损;第二,因国家政策调整的原因而低价转让股权;第三,将股权转让给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对转让人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第四,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合理情形。

对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可采取以下核定方法。一是参照每股净资产或纳税人享有的股权比例所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股权转让收入。对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房屋、探矿权、采矿权、股权等合计占资产总额比例达50%以上的企业,净资产额须经中介机构评估核实。二是参照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一企业同一股东或其他股东股权转让价格核定股权转让收入。三是参照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类行业的企业股权转让价格核定股权转让收入。四是纳税人对主管税务机关采取的上述核定方法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主管税务机关认定属实后,可采取其他合理的核定方法。

由此可见,理论上自然人股东在股权转让交易中可以自行约定股权价格,如果以平价或低价转让股权,需要具备27号公告所称的“正当理由”之一,并提供真实充分的证据。否则,税务主管机关可以该项股权转让交易“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为依据,重新核定其股权转让价格。

股权变更必须提交个税完税证明

需要注意的是,税务机关不断加强了对自然人股东股权转让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强化转让股权的涉税程序管理便是其中之一。

比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股权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管理的通知》(国税函

〔2009〕285号)规定,纳税人到工商机关办理变更股权登记时须持税务机关开具的个税完税凭证或免税、不征税证明。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税务工商合作实现股权转让信息共享的通知》(国税发〔2011〕126号),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交换机制,开展股权变更登记信息共享工作。从2012年1月1日起,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都将每月发生的应交换信息,在当月终了15日内予以交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应交换信息,在2012年6月30日之前已完成交换。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的应交换信息,在2012年9月30日之前已完成交换。

综上所述,目前在实务操作中,对于自然人股东以平价及低价转让股权都有明确的条件约束,对于溢价转让的情况,主管税务机关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因此,在确定转让价格时,纳税人应事前做好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工作。如有需要,纳税人还需按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要求请第三方进行评估,以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第四篇:解读律师业个税的新规定

解读律师业个税的新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第53号(2012-12-25 23:12:58)

转载▼

标签:

杂谈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3号),进一步明确了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政策执行的口径问题。

一、[2012]第53号公告出台背景:查账征收将逐步成为律所个税征收的主要形式

当前,各地对律所征收个人所得税存在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的差异,但是从现实及发展趋势来看,查账征收将逐步成为主要形式。国家税务总局于2002年发布的《关于强化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投资者个人所得税查账征收的通知》(国税发[2002]123号)强调并要求,“任何地区均不得对律师事务所实行全行业核定征税办法”,“对具备查账征收条件的律师事务所,要实行查账征收个人所得税”。该通知发布后,北京、广州、深圳等重点省市的税务机关都先后发文,加强了对律所合伙人实行查账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力度。2010年5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10]54号)中再次要求主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规模较大的合伙企业等经营所得的征收管理,督促纳税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置账簿,对律师等鉴证类中介机构不得实行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可见,国家税务机关对于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的调整趋势日益加紧,由核定征收初步向查账征收方式的转变已是大势所趋,这对长期以来习惯了核定征收模式下纳税的律师事务所和执业律师来说,未对查账征收模式下的纳税进行预先安排和有效管理将面临一定程度的压力与风险。

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3号政策解析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取得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业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49号),已经实施十多年,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012年12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以下简称国税公告2012年第53号),进一步细化律师办案相关费用可进行税前扣除的项目规定,该公告是税务总局在充分听取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和税务干部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积极推进对律师行业查账征收的原则,同时又考虑到律师行业的实际情况,兼顾十余年来律师行业的发展和收入分配方式及税务部门征收方式的变化而发布。公告从雇员律师办案费用税前扣除比例调整、法律顾问费收入的计税管理、合伙人律师发生的无票据费用扣除方法、培训费用的扣除等方面,就以上问题作出新的规定。

(一)提高了按收入分成的提成律师办案费用的税前扣除标准

国税公告2012年第53号第一条规定,律所雇员律师从其分成收入中扣除办理案件支出费用的标准,由当月分成收入的30%比例内确定调整为35%比例内确定。国税总局对此解读为:近十年来物价上涨较快,而律师服务收费标准却一直没有调整,律师调查取证的事项也越来越多,办案费用提升较快,国税发[2000]149号文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在税前从分成收入中扣除30%的限额规定已不符合律师办案费用实际支出的需要,因此需要适当调高限额。根据各地办案费用发生的实际情况,各地律师和税务干部普遍认为,限额调高到35%比较合适,为此,《公告》对该限额进行了调整,由律师当月分成收入的30%比例内确定调整为35%比例内确定。同时强调,实行收入分成办法的律师办案费用不得在律师事务所重复列支。例如:某提成律师当月业务收费为60000元,按70%提成,提成额为42000元,原来的应纳税所得为42000*(1-30%),现在的应纳税所得额则为42000*(1-35%)。实行上述收入分成办法的律师办案费用不得在律师事务所重复列支。前款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执行。

(二)明确了法律顾问费收入应属应税项目

公告第二条废除了国税发[2000]149号文第八条的规定,要求律师从接受法律事务服务的当事人处取得法律顾问费或其他酬金等收入,应并入其从律师事务所取得的其他收入,按照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前些年,一些律师取得的法律顾问费等收入直接由个人收走,不汇入律师事务所,致使律所对这部分收入无法实现监控。

根据国税发[2000]149号第八条的规定,律师从接受法律事务服务的当事人处取得的法律顾问费或其他酬金,均按“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款由支付报酬的单位或个人代扣代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律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该规定自出台以来就一直存在争议,实践中税务机关也未按上述规定执行。首先,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应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共计十一项,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其次,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的主要区别在于,取得该所得的个人本质上是自由职业者,即与其他组织或个人不存在雇佣关系。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律师承办业务,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按照国家规定统一收取费用并如实入账;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律师可以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即律师担任法律顾问所收取的法律顾问费属于律师在律师事务所执业过程中承办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因而也就不同于作为独立的个人从事法律服务所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而应计入收入总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税公告2012年第53号的出台也是顺势而生,在律师收费入账管理实务中,经过多年的规范,现在律师直接从接受法律事务服务的当事人处取得法律顾问费或其他酬金的现象基本消除,律师取得的上述收入能够与从律所取得的其他收入一起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为此,税务总局根据律师行业主管部门和律师事务所的建议,修改了相应税收政策。

(三)对查账征收的合伙人律师税前扣除费用允许有条件额外扣除

合伙人律师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先计算律师事务所的“应纳税所得额”,在此基础上,按照比例计算确定合伙人律师的应纳税所得额,最终由合伙人律师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计算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很多扣除项目都是有限额的,超过限额的部分不能扣除,并且有一些扣除项目的费用,因律师事务所少有发生而无法扣除,如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支出等。鉴于律师在办案和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费用难以取得票据和费用难以足额弥补等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到律师之间收入的差距,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国税公告2012年第53号第三条规定了可以有条件额外扣除的定额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合伙人律师的税负。公告明确合伙人律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

凭合法有效凭证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和有关规定扣除费用;对确实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票据而实际发生的与业务有关的费用,经当事人签名确认后,可再按下列标准扣除费用:个人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万元的部分,按8%扣除;个人年营业收入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6%扣除;个人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5%扣除。例如,某合伙律师事务所有甲、乙、丙、丁四位合伙人,出资比例为4:3:2: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400万元,那么甲应纳税所得额为160万元,乙应纳税所得额为120万元,丙应纳税所得额为80万元,丁应纳税所得额为40万元。根据公告的规定,甲、乙的应纳税所得额分别为160/120*(1-5%),丙的应纳税所得额为80*(1-6%),丁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0*(1-8%)。公告还规定了该额外费用税前扣除的适用期间仅为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由此可推断,该规定是在当前缺乏适合律师行业工作特点的财务核算制度和税前成本费用扣除标准的情况下所做的一种过渡安排,规定适用的有效期结束后,税务机关很可能会根据查账征收试点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上述规定进行调整。

(四)规定由律师个人承担的按照律师协会规定参加的业务培训费用,可据实税前扣除。根据原来的规定,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培训费用,符合标准的可以税前扣除,律师个人的业务培训费不能税前扣除。律师事务所扣除业务培训费后,实际上是减少了合伙人律师的应纳税所得额。这造成了合伙人律师和非合伙人律师税法上的不平等。国税总局对此作出新的解读,认为鉴于全国律师协会对律师每年参加业务培训有强制要求,有行业特殊性,又与律师的本职工作直接相关,因而可以作为费用处理。但律师自行参加的培训以及与律师业务无关的培训产生的费用则不适用该规定。据此,非合伙人律师在按规定参加的业务培训费用扣除上取得了与合伙人律师同样的地位,也就有利于鼓励更多律师积极参与行业业务相关的培训,以不断提高律师执业能力,客观上有利于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

(五)关于“过渡期”规定的核心是要求律师行业尽快规范建账建制

公告关于执行期限的规定(第一条、第三条)为律师事务所规范建账建制留足时间。鉴于律师行业对财务管理重视程度普遍不够,大多数律师事务所多年来没有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和账务管理,部分律师事务所甚至没有专职会计,而建账建制需要一个过程,律师行业经营活动中收支票据管理的规范问题需逐步解决,因此,提供过渡期的方式有利于律师行业最终按税法规定缴纳税收。

三、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第53号对律师业的影响

尽管国税公告2012年第53号第一条、第三条为律师事务所适应查账征收税收方式规定了政策过渡期,但查账征收对律师收入的利弊影响已经在部分试点律所初见端倪,部分律所因此增加了部分税收成本及涉税风险。所谓查账征收,是指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核算成熟规范的律师事务所,按照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的利润适用相应税率,计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种征收方式。国税公告2012年第53号文在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律师要求增加可税前扣除成本费用以降低税负的诉求。但对律师事务所实行查账征收征税模式的大方向未曾改变,在此,提醒广大律师界同仁在大力争取加大可税前扣除费用的同时,还需要通过采取内部账务核算体制的完善和调整等积极措施来应对查账征收制度的逐步推进。同时,律所也应时刻关注国税总局可能发布的新的补充规定,以在最新政策出台后能够及时应对其可能带来的律师税负的加重。

同时,根据《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应当按照该办法的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律师作为社会上公认的“高收入”人群必然面临着来自税务机关的稽查风险和社会公众的舆论监督,因此在个人所得税纳税问题上应慎之又慎,所做的任何安排或决定都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自觉照章纳税,合理筹划成本费用安排,切实降低律师行业潜在的税务风险。

作者简介:刘天永,北京市华税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学博士,全国律师协会财税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第五篇:股权激励税收专题系列(一):非上市公司直接持股激励方式的个税分析

股权激励税收专题系列

(一)非上市实施股权激励个税分析

——自然人直接持股

非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激励对象可以通过以下4种情形(两增资两转让)成为公司的股东:

1.自然人直接增资持股:激励对象增资成为公司自然人股东;

2.自然人受让原股东的股权持股:原股东向激励对象转让其持有公司的股权; 3.持股平台增资持股:激励对象向持股平台增资,然后持股向主体公司增资; 4.受让持股平台股权持股:持股平台的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向激励对象转让持股平台的股权,激励对象通过持有持股平台公司的股权间接持股公司的股份。

那么针对自然人直接持股的情形,其个税如何呢? 对于自然人直接增资持股,不存在个税问题。

对于自然人受让原股东的股权进行持股的个税,本质就是原股东将股权转让给自然人。其个税的主要依据是2014年67号公告《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股权转让收入—股权原值-合理费用)×20%。依据该公式,股权转让的个税有三个核心要素:股权转让收入、股权原值、合理费用。这三个要素决定了股权转让,具体应缴多少个税。

一、股权转让收入的确定

股权转让收入是指转让方因股权转让而获得的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

67号公告第14条规定了三种核定股权转让收入的方法,三种方法应当按顺序适用:

(一)净资产核定法。股权转让收入按照账面上的每股净资产或股权对应的净资产份额核定。

(二)类比法。参照相同或类似条件下同一企业同一股东或其他股东、同类行业企业股权转让收入核定;

(三)其他合理方法。

华扬资本在为全国各地的客户设计股权激励方案和方案落地实施中发现,关于股权转让的价格,企业在实际中方法不一,大体可分为四类方法:平价转让、账面价值转让、净资产价格转让、风投价格转让。

这几种价格若被主管税务局认为是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会被重新核定股权转让收入。而针对自然人直接持股的股权转让价格是否偏低,税务局的评判标准一般会以最近一期的净资产价格为基础。若股权转让价格高于或等于公司账面每股净资产价格的,按股权转让价格计算股权转让收入;若股权转让价格低于公司账面每股净资产价格的,主管税务机关通常会采用核定方式,按照净资产核定法确定股权的公允价值,依据公司账面净资产价格确定计算股权转让收入。

即不管以何种方式定价转让,其股权转让价与账面的净资产价孰高,税局就会以此作为股权转让收入。这也符合华扬资本为非上市公司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的常规定价方法,按每股净资产价格向激励员工授予股权。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对比(单位:万元):

除此之外,股权转让收入还应包括转让方取得与股权转让相关的各种款项,包括违约金、补偿金以及其他名目的款项、资产、权益等。比如转让方个人取得的,因受让方未按规定期限支付价款而取得的违约金收入,应并入股权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至于对赌协议,是否按照67号公告第九条“纳税人按照合同约定,在满足约定条件后取得的后续收入,应当作为股权转让收入”的规定,超过承诺额的收益是否属于后续收入,是否需要缴纳个税,在实操中有争议,可与当地的税务局沟通。

二、股权原值的确定 股权原值,是指自然人股东投资入股时向企业实际交付的出资金额,或购买该项股权时向该股权的原转让人实际支付的股权转让价金额。

股权原值的确定原则:不重复征税原则。

(一)前次交易价格核定后再次转让的股权原值确认

案例1:M公司为非上市公司。股东A持有M公司100%的股份,持股成本1000万元,2015年6月,公司进行股权激励,股东A将10%股权平价转让给员工B。税务机关按照净资产核定法,核定股权转让收入为400万元,股东A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收入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60万元(相关税费略)。2015年10月,B再次转让股权,转让价格510万元,税务机关认为价格合理。

按照27号公告第16条和67号公告的规定,转让时其股权原值为400万元,而不是100万,因此股权转让所得为510万元减去400万元。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双向调整原则,避免了重复纳税。

(二)多次投资情况下股权原值的确认问题

67号公告第18条明确规定:“对个人多次取得同一被投资企业股权的,转让部分股权时,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其股权原值”。

案例2:A在2012年以100万元对M公司投资,占M公司10%的股份;2013年投资200万元现金取得M公司10%股份;2014年A又对M公司增资300万,取得了10%股份,至此A持有M公司共30%的股份。2015年A将持有的M公司10%股份进行了转让,转让价格为400万元。

分析:根据67号公告第18条规定,应按加权平均法确认A转让的M公司10%股权原值。股权原值=[(100+200+300)]÷30%×10%=2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400-200=200(万元)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200×20%=40(万元)

三、合理费用的确认

67号公告第4条,合理费用是指股权转让时按照规定支付的有关税费。对于股权转让,营业税及附加(在营改增之后增值税及附加)目前暂免征收,但所订立的股权转让协议属产权转移书据,立据双方还应按协议价格(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缴纳印花税。在转让过程中支付的税法应属合理费用,可以扣除。

那么企业为股权转让发生的评估费用,为股权转让成功所发生的发行费、顾问费、咨询费是否属于这里的合理费用,可以扣除?华扬资本认为,此处税法上未有明确列举,有筹划的空间。

四、股权转让的纳税时点和地点

纳税义务人:个人股权转让所得的个税,以股权转让方为纳税人,以受让方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时点:扣缴义务人应于股权转让相关协议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将股权转让的有关情况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纳税地点:个人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以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地税机关为主管税务机关。

(一)若分期收取股权转让款,是否分期纳税?

案例3:2014年6月,公司进行股权激励,股东A将5%股权以100万价格授予员工B。双方约定:合同签字并支付首期股权支付款20万元后,合同生效。

2014年6月,员工B支付了20万元首期股权支付款,双方在工商局办理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

B应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00*20%=20(万元);但是由于首期支付20万元,因此应该按比例扣缴4万元个人所得税。

(二)征税是否需要工商变更为前提?

案例4:M公司为非上市公司,2014年6月,公司进行股权激励,股东A授予员工B公司的10%股权。双方约定:合同签字即生效。2014年6月员工B全额支付了股权转让款;

2014年12月,B实际入主M音乐公司,并且记载于股东名册,开始行使股东权利,2015年6月双方在工商局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2014年6月。

2: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2014年12月,此时B实际入主M,并且记载于股东名册。3: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2015年6月,即:工商局办理股权变更登记的时间。分析:上述三种处理中,依据67号公告,纳税时间为2014年6月,即: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的时间。只是,此时股权转让协议虽已经签订生效,但是由于股权并未交付,股权转让行为并未完成,此时若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合同未履行,还需税务机关退个人所得税。为了程序上更适合操作,华扬资本建议在签订转让协议时,需考虑此时间因素。

综上,对于自然人持股,直接增资是不涉及个税的。自然人受让原股东的股权,本质是股权转让,按20%的财产转让所得缴个税,应纳税额为股权转让收入与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的差额。股权转让价格最好以企业账面净资产价格为基准。

敬请期待下期,华扬资本股权激励税收专题系列

(二)持股平台持股的个税分析。

下载加班费需缴个税非新规定 纳税人进税收敏感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班费需缴个税非新规定 纳税人进税收敏感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