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班参考试人数35人,平均分是75,及格33人,及格率94%。最高分92.5,最低分19分。优秀率是43%,后三十平均分是71.5分。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第一大题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占55分。第一小题是看拼音写词语,第二小题是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第三题是给多音字组词,这三个小题中失分最多的是第二小题中的填音序。第四题是根据意思写出词语,由于学生对词语意思掌握的不够牢固,词语意思理解不准确,还是有些同学丢了一两分。第五题按要求写句子,第六题是填写句子的修辞手法,这两题都比较容易。第七题是根据你积累的知识填空,因为新学期刚开学,因此本题失分同学较多。第八题是语言训练,学生基本没丢分。第九题,第十题是阅读题,本次考试对于阅读题学生丢分的比较少,大部分学生认真的审题了,短文分析的比较透彻。
有的同学能写出句子的意思,但不会概括,写得太啰嗦;第二个阅读题,稍微有点大,个别同学却不认真读题,导致后面的题回答得一塌糊涂,丢分相当严重。第三大题:作文27分。题目 《珍惜》
从整体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语句通顺流畅;
二、内容具体。然而暴露出的不足也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一、审题太马虎,有几个学生习作偏离题目要求;
二、语言积累欠缺,表述不清,遣词造句能力不强;
三、书写不规范,有写错别字现象。
三、测试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
1、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有关拼音的题错误较多,同音、形近字混淆不清。
2、习作中出现错字太多,语句不通顺,用词不恰当,导致大多数学生失分较多
3、学生对阅读的训练不到位,没有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如:在短文中标自然段、没有很好的做到三读(一读了解内容,二读看问题,三读带着问题思考并斟酌准备下笔答卷)。
4、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不够强,平时教学可能过多注重文本语言,而没有通过文本来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成语、古诗句,俗语积累不扎实;学生的概括能力还不够,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较差,对短文中的重点部分分析不透;阅读短文不细致,只能对文章内容层面的理解,不能前后联系透过文字理解更深层次的内涵,如《飞度大渡河》。阅读感悟能力不够,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社会,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来阅读文本,走进文本,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5、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不认真的审题,盲目答卷,简单的题也去丢分。
四、今后教学的整改措施
1、积累词汇。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丰富词汇量的积累。
2、培养书写习惯。从卷面上看,有的学生书写规范、端正,卷面整洁,令人赏心悦目;有的学生写字歪歪扭扭,糊涂潦草,因此,今后要特别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注意个别辅导,对于班里的学困生,课外辅导要及时跟进,防止这些学生由于基础太差而失去学习兴趣,要让他在课堂上也找到一些可以完成的事情,让他们对学习建立信心。
4、加强阅读训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概况能力。
5、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习作。重在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从多个角度选择材料,个性化地表达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而不应做统一的限制。另外,应一如既往地要求学生每星期坚持写课外作文,并自己学会修改作文,循序渐进,扎实提高写作水平。
本次测试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的教学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任务很重。因此我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使本班语文教学质量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全班参加人数41人,最高分96分,最低分38分,及格人数34人,及格率82.98%,平均分69.9分,优秀率38.3%。
二、答卷情况分析:
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有九道题,共53分,包括: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拼写词语;按查字典的知识填空;辨字组词;照样子写词语;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按要求改写句子;按课文或“日积月累”的内容填空;理解课文摘录的句子并答题等题型。其中,一至八题,这一部分知识我们平常训练得很多,题型都不陌生,所以同学们的丢分量不大,有10个同学得满分,7个同学只扣0、5分,只扣一两分的同学有十个左右,这说明同学们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还算不错,分析他们丢分的原因,最严重的一点就是写错字(即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第九题,理解课文摘录的句子并答题,共8分,丢分较为严重,有差不多一半的同学不能拿到4分。
阅读部分:
课外阅读,失分较多的是第3小题:“树叶书”是怎样写成的?请把这个过程简单明白地写下来。和第4小题:读了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这两小题全班有 60%左右的学生根本无从解答。从第九题和这两小题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们的思维不够开阔,总体理解能力还比较低,有待大大加强。
习作部分:
本次习作内容看起来不算难,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错题意,选难忘的一节课为内容写的,特点介绍不突出,选写信为内容写的,大多格式不正确*-等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学生作文的知识面窄小,不灵活。
2、对题意的理解不透彻。
三、今后努力方向:
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回想这半个学期以来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
1.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好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这项养成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2.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文本的习惯。
3.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丰富的阅读实践,就不能提高分析、概括文本和理解的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4、激发兴趣,大力加强学生的作文训练。
5、关爱“后进生”,注意分层与分类教学。
期中考试虽然结束了,但剩下的个月的教学任务会更重。我觉得教学中出现了问题不是坏消息,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才是关键,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质量。
第三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本学期期中考试顺利结束了,看着学生的成绩,心中既有喜,也有几分的忧。喜的是经过这两个月的跟班教学,学生的学习成绩整体上都有所提高,且对这次段考的成绩还算满意;忧的是再过几十天,同学们就要参加毕业考试了,答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怎样在这两个月内帮同学们攻克,要如何帮助学生们在毕业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这都是值得重视、深思,也必须重视、深思的问题。下面就这次考试情况做个分析,以便在今后教学工作中能扬长避短,取优补差。
一、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全班参加人数33人,最高分86分,最低分38分,及格人数28人,及格率84.8%,平均69.3分,优秀率38.3%。
二、答卷情况分析:
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有九道题,共53分,包括: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拼写词语;按查字典的知识填空;辨字组词;照样子写词语;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按要求改写句子;按课文或“日积月累”的内容填空;理解课文摘录的句子并答题等题型。其中,一至八题,这一部分知识我们平常训练得很多,题型都不陌生,所以同学们的丢分量不大,有10个同学得满分,7个同学只扣0、5分,只扣一两分的同学有十个左右,这说明同学们对这方面的知识掌握的还算不错,分析他们丢分的原因,最严重的一点就是写错字(即形近字、同音字混淆)。第九题,理解课文摘录的句子并答题,共8分,丢分较为严重,有差不多一半的同学不能拿到4分。
阅读部分:
课外阅读,失分较多的是第3小题:“树叶书”是怎样写成的?请把这个过程简单明白地写下来。和第4小题:读了短文,你受到什么启发?这两小题全班有 60%左右的学生根本无从解答。从第九题和这两小题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学生们的思维不够开阔,总体理解能力还比较低,有待大大加强。
习作部分: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家乡的()补充内容可以是:民风民俗、著名特产或旅游景点,要求抓住特点来写。习作内容看起来不算难,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错题意,选“著名特产”为内容写的,特点介绍不突出,选“旅游景点”为内容写的,大多把目标锁定在自家门前屋后的小溪、小河等等。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学生作文的知识面窄小,不灵活。
2、对题意的理解不透彻。
三、今后努力方向:
审视学生的答题情况,回想这半个学期以来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以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
1.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好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这项养成教育必须常抓不懈。
2.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文本的习惯。
3.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丰富的阅读实践,就不能提高分析、概括文本和理解的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4、激发兴趣,大力加强学生的作文训练。
5、关爱“后进生”,注意分层与分类教学。
期中考试虽然结束了,但剩下的个把月的教学任务会更重。我觉得教学中出现了问题不是坏消息,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才是关键,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调整,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质量。
第四篇: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教者刘瑞玲
一、试题类型
本次考试试题共分为四个类型,包括基础知识、课文回顾、阅读理解、习作四个方面。总体印象: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全面,概括了所学知识,体现了新课标学习的理论,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从整体看,非常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除了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课内外阅读能力之外,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二、得分情况分析
六年级本次考试应参加32人,最高分92分,最低分43分,及格率84.4%,优秀率28.1%,学困率为0。
三、具体分析如下
1.基础知识。得分率达60%,个别学生对多音字、近义词辨析不清,按要求改写句子方面失分多。综合修改一题失分也达到45%.学生不认真读题分析,觉得题量大而考试过于紧张造成的。例如:“面对这位轮椅上的科学巨匠,女记者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的问。”这句要求改为肯定句,65%的学生出错。
2.课文回顾部分。得分率97%,失分率3%,这道题一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二是作者与作品连线,个别学生不了解出错。
3.阅读理解。得分率72%,失分率28%。课内阅读学生做的较好。第二篇课外阅读,分值大,内容深,是本次考试问题最大的题。主要失分原因是学生短文读的遍数少,理解不透彻。
4.习作。得分率90%,失分率10%。习作方面这次学生的作文整体上很好,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明显提高。对于学生来说,是自己高兴的事,心情就好,所以学生写起来有话可说,绝大多数学生写的不错。基本达到了写作要求。而且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用词也不错。但错别字也不少。
四、分析总结:
较之以前,虽优秀率不算很高,但总体成绩有所提高。
1、词语句子积累不够。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书写不规范。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基础不扎实。特别是有些容易写错的字,很多学生在这方面丢分。
3、阅读理解能力较差。课外阅读,由于篇幅较长,加上平时就怕做阅读题,泛泛一读就完事了,失分率较高。
五、今后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1.基础知识方面:抓住课本,吃透教材,扎实掌握课本的知识,多进行迁移训练。
2、要更加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要学生书写看清字形,以端正态度,规范书写,力求卷面整洁。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仔细审题,认真答卷,细心检查。同时抽出时间进行考试前心理辅导。
4、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表达,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以及课外阅读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五篇: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六(9)班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基本情况
此次考试,本班66名学生全部参加考试,人平89.75分,及格率100%,优秀率95.45%,最高分99分,最低分74分。
二、试卷分析
试卷主要分为基础字词、句型变化、课文内容及原文考察、阅读和作文五个大的部分。
基础字词部分:本班学生掌握比较扎实,失分正常,错误集中在“分外”的读音和“鼎”字查字典等内容。
句型变化部分:训练较多,学生掌握较好,较少失分。
课文内容及原文考察部分:掌握较好,对“发”字的理解还不到位。
阅读部分:主要丢分集中在近义词的选择和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上,体现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还比较肤浅,训练较少。
作文部分:人均失分1—3分,总体有较大提高,尤其字迹更工整,写作能力有较大提高。
三、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
1、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能力不高。
一是读文不细,缺乏仔细阅读的习惯,不善于从文中找到答案;二是根本不能理解短文内容,特别是对联系课文、联系生活理解重点语句含义的方法掌握不够;三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存在很大问题,要么概括得不明确,要么罗罗嗦嗦;四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并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学困生表现突出,往往词不达意、理解肤浅,难以结合语境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是答题不够完整,表达不准确的现象十分普遍,反映突出。
2、学生缺乏对试题的变通能力。
3、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提醒我们要去认真反思:
第一:题材比较平淡,一些习作看不到学生的童真童趣,看不出对生活的独到认识和感悟,这表明学生的生活积累的缺乏。
第二:语文基本功不强。学生语文基本功薄弱,一是表现在学生的语言积累差,习作中源于课外阅读积累的语言相当贫乏;二是表现在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普遍较低,句子写不通顺连贯,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表情达意,语言的优美生动更差;三是错别字现象突出。
第三:部分学生的书写不工整、卷面不整洁。
四、改进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尤其是加强“对教材的研究”。把握教材中知识的重难点,把握教材的能力点。对每篇课文而言要抓指导学生理解的切入点和深入点。重点要突出,改变“面面俱到”的“零敲碎打”。一定要整体把握教材、整体设计教学。
2、重视语文基础训练。要把语文基本功训练作为语文课的重要教学任务,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加强指导,低起点严要求,让学生从识字写字开始,遣词造句,读写结合,进行基本功的训练。
3、踏踏实实培养习惯。从答卷的情况看,学生在写字方面对汉字的基本笔画、间架结构的书写欠规范,卷面整洁度不高,阅读习惯不是很强。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习惯的培育融入到常态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常规的学习之中规范行为,养成习惯,如:认真书写,做事细心的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以及课外阅读的习惯等。
4、作文指导上,加强平时小练笔,采用片段形式怎样把一人、一物、一事写清楚、具体,经常反馈交流。课堂作文指导上,要重视示范,对怎样把文章内容写具体,内容描写进行必要示范和讲解。修改过程中,要组织学生认真评议,牢牢抓住内容是否具体、充实展开评议。
201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