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巧定议论文的分论点之横向分解法(于都县第五中学 谭良生)
如何巧定议论文的分论点之横向分解法
于都县第五中学 谭良生
教学目标
1.明确拟写议论文分论点的要求; 2.掌握运用横向分解法提炼分论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很多同学在写议论文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难题:确立中心论点之后,不知如何展开论述。因此,搜肠刮肚,无理可讲,蹙眉咬笔,难下一言的现象极为普遍。即使勉强成篇,也大部分空洞无物,或直通通地摆论据,或贴标签式的下结论,甚至东拉西扯,偏离中心论点。究其原因,在于大家存在认识模糊、思维混乱的问题。要改变这种“言不成理”“强词夺理”的现状,必须训练自己思维趋向于“条理化”“清晰化”,学会在中心论点的制约下提炼出适当的分论点。
二、拟写分论点的要求
1、分而有理:角度科学,不重复,不包含,不交叉;重心准确,紧扣关键词,不能偏移。
2、分而有序:安排好顺序,或由轻到重,或有小到大,或由浅入深„„
3、分而有度:数量合适,三四个为宜。
4、分而有范:每个分论点要表达的精练规范。
三、提炼分论点的方法之横向分解法
1、横向分解“是什么”
(1)从中心论点的内涵入手进行分解。即从中心论点的本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分解。例1:谈意气
a.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
b.c.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 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
分析:虽然作者以“充满意气的人”为引子展开,但三个分论点的实质都集中在“意气”的内涵上,即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
例2:阅读是一种孤独
a.b.c.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 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2)从中心论点的外延入手进行分解。即从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角度对其进行分解。例1:谈意气
a.b.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c.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分析:这三个分论点着眼于“意气”的外延,即意气有舍我其谁的意气、献身理想的意
气和勇于探索的意气。
例2: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a.b.c.在那一泓清泉里,我看到了历史的沧桑 在那一泓清泉里,我观赏了优美的生活图景 在那一泓清泉里,我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
d.在那一泓清泉里,我领悟了宽容的博大
分析:考生着眼于“语文”的外延,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人文,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示“语文”的丰富博大。
总结:在横向分解“是什么”的外延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A.追问对象法——即问一个“关涉到哪些人、事、物”
追问对象法,就是先用一个句子将中心论点表达出来,然后再看这个论点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如:06年广东高考,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提炼:将话题变具体一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为它作中心论点,谓语“雕琢”可涉及的人有: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可以组合成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内容:⑴丛飞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⑵李春燕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⑶洪战辉等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再如:以“最美的颜色”为话题作文
提炼:把话题补充为“什么是最美的颜色”,于是可得到分论点:⑴绿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命的颜色;⑵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热情;⑶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纯洁。
B.追问内容法——即问一个“关涉哪些方面”
追问内容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如:06年广东高考,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提炼:将话题补充为一个句子:一代大家苏轼雕琢心中的天使。然后对宾语“天使”具体化,即得到分论点:⑴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爱国的天使(国家危难时);⑵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的乐观的天使(受贬时)⑶一代大家苏轼把自己雕琢成的词坛的天使(文学上)。
再如:高考优秀作文《拒绝窝囊废》
提炼:题目即为中心论点。对“窝囊废”进行分析,分析它的能指和所指,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1)拒绝平庸无能者(提倡德才兼备);(2)拒绝怯懦无聊者(提倡敢作敢为);(3)拒绝鼠目寸光者(提倡志存高远)。
2、横向分解“为什么”
这是一种因果分解,主要分析提出中心论点的意义和原因。
(1)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例1: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分论点:
a.b.c.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人有意气,才能摧不跨,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例2:《边走边问》
中心论点:在人生的道路上,边走边问,才会无悔今生。分论点:
a. 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b. 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热心肠的人 c. 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正直的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人
总结:因果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普遍联系,没有无果之因,也没有无因之果。一个矛盾的产生,一种现象的出现,总有前因后果。分析它,发现它,弄清来龙去脉,就能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矛盾的主次关系。
(2)追问结果法——即问一个“会怎样”
追问结果法,就是把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作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下将会产生的结果(意义、价值、影响)。
例1:《帮助——盛开的花朵》
中心论点:帮助,是盛开的花朵,自有她的芬芳和硕果。
分论点:
a. 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点燃生命的希望 b. 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开出了青春的芬芳 c. 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结出了事业的辉煌 例2:《细节之处,美不胜收》
a. 痛苦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b. 伤害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会无法感知爱
c. 奋斗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会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d. 感恩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没有了真情
总结:事物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同样,事物造成的结果也往往是复杂的、多样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个人的,有集体的;有主要的,有次要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等等。再者,事物产生的影响也是复杂多样的,有正面的作用意义,也有负面的影响危害。从这个角度出发思考文章层次,收获必定丰厚。3.横向分解“怎么办”——追问办法法
所谓追问办法法,就是解决论证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或追溯其产生的条件。
例1:《爱,用心来传递》
中心论点:爱,需要我们用心来传递。
分论点:
a. 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
b. 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 c. 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
例2:《品读人生》
a.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他人
b. 品读人生吗,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
c. 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
总结:针对中心论点提出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实现其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什么品质、什么工具、什么方法、什么措施、怎么做等等。我们抓住了其中几个主要条件、方法等,也就形成了几个分论点。
四、训练
以“拆除心墙”为话题确立分论点,分别采用横向分解“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方法。
示例:
1. 分解“是什么”
a.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鸿沟是心墙
b. 学生与老师之间远远的距离是心墙 c. 朋友与朋友之间深深的误解是心墙 2.分解“为什么”
a.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悟无私的亲情 b.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知真挚的友情 c.推倒心墙,我们可以感彻不变的爱情 3.分解“怎么办”
a.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嫉妒,拥抱宽容 b.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自私,拥抱微笑 c.拆除心墙,我们应该抛开虚伪,拥抱真诚
五、课堂小结
提炼分论点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写作思路的拓展过程。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是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思维运行的轨道。如果不懂得拓展思路,就会“山穷水尽疑无路”,感觉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如果善于拓展思路,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写起来“间关莺语花底滑”。这节课我们仅仅涉及提炼分论点的一种方法而已。除此之外,还有纵向分解法、修辞分解法等等。当然,在此只是提供思考的角度,它们不是截然分开的,经常是综合运用几个角度。总之,要适应议论文内容的需要。
附:本人或荣誉情况
1.2009年2月,2010年1月 校优秀班主任。2.2010年1月,2010年7月 校优秀备课组长。
3.2008年,论文获市一等奖;2009年,论文获市二等奖,市三等奖;2011年,论文获市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