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人员信息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间:2019-05-15 00:5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庆阳市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人员信息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庆阳市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人员信息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一篇:庆阳市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人员信息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

庆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

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人员信息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

庆市编发〔2012〕25号

市直各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意见》(甘办发〔2010〕88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意见》(庆办发〔2011〕19号),以及市编委《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施工作的通知》(庆市编发〔2011〕124号)精神,为了规范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按编定员和人员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尽快实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入轨运转,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采集范围

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有人员,包括市直各机关事业单位按照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录用、调入的,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人员,即在职正式干部职工,不含临时聘用、借调、挂职、服务期人员。经财政、人社部门正式下达聘用指标,单位与个人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列入统计,在“进人方式”上选择“聘用”。本部门(单位)在外挂职人员列入本部门(单位)在职人员进行信息采集。

服务期人员用《事业单位人员模板》单独进行信息采集,在备注栏中标明服务单位,按招考项目类型由市编办列入“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项目”中。

离退休人员、提前退休人员、供养人员不进行信息采集。

提前离岗人员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提前离岗、提前退休有关待遇的通知》(市委办发〔2009〕109号)精神,在未经组织人社部门正式批退之前,列入本单位非在编人员进行信息采集,不占编制。

二、基本原则

结构相对应的原则:人员结构要与编制结构相对应,各类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工勤编制互不挤占,各层级职数结构互不混用。

先进门后规范的原则:凡符合实名制信息采集范畴的人员,应录尽录,逐步回归到编制限额和编制结构内。实名制登记之后单位新进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进人控编制度进行。

以人为本、公开公正的原则: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严格按程序操作,确保工作过程公开公正。为了使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各部门要充分考虑实有人员情况,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合理确定在编非在编人员。列入非在编的人员,其工资福利待遇、考核奖惩等与在编人员同等对待。

三、采集方法和程序

(一)扎实开展编制和实有人员核查摸底。由各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所属事业单位参与,对本部门(单位)编制和实有人员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实有人员按正式职工、聘用人员、服务期人员、借调人员、挂职人员等进行归类。对照《行政机关人员信息模板》和《事业单位人员信息模板》所列项目,重点对参加工作时间、进入本单位时间、职务层次、任职时间等关键信息项进行确认,必要时提供个人任职文件、调入凭据等资料。在核查过程中要严格清理混编混岗和机关事业单位交叉任职现象,实现实有人员和所在单位编制的初步对应。(二)合理确定在编和非在编人员

1、制订在编非在编人员确定方案。根据本系统各单位编制限额、编制结构和实有人员情况,在不同类型编制互不混用、不同单位之间编制互不挤占的大原则下,制订本系统在编人员和非在编人员确定方案。部分事业单位未经编制部门审批编制结构的,以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确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结构为标准确定编制结构比例;未批编制结构,也未进行岗位设置的事业单位,可于方案制订前到编办按《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办法》核定领导职数和工勤人员比例。

2、按编定员。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要按照公务员管理和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遵循“编制与实有人员相对应”的原则,依据核定的编制管理各要素(单位性质、编制类型、编制数额、单位领导职数、内设机构领导职数等编制结构),参考实有人员职务层次、进入时间、参加工作时间、任职时限、学历层次等因素,逐一确定本机关、本单位在编人员和非在编人员。在编制限额内且符合编制结构的列入在编人员,要确定其占编类型;超编制限额或不符合编制结构的列入非在编的人员,其工资福利待遇、考核奖惩等与在编人员同等对待。非在编人员通过递补、离退休、提前离岗、调配调整、自然减员等分流措施逐步消化,最终回归到编制以内。

3、张榜公示。各部门(单位)按编定员工作结束并经主管部门审定后,报市编办审查核准,再填写《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公示榜》,在本部门(单位)进行张榜公示,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监督。公示期为7天,公示无异议后,由本人签名确认后,再由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信息填报。今后,部门(单位)由于编制限额增加或在编人员减少出现编制空缺时,依次从本单位非在编人员中按规定程序递补列入,部门(单位)应及时调整本部门(单位)在编人员和非在编人员名单并进行公示。

(三)认真做好信息采集审核录入工作

按编定员公示工作完成后,各部门(单位)要按照规范格式采集录入本部门实有人员信息,经主管部门党组(党委)审核,组织、人社部门审定后,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录入。人员信息采集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部门单位实有人员数据截止日期为2012年4月30日,之前进入的在职正式人员,不论在编非在编,统一进行信息采集;之后新进人员,单独提交系统审核录入。

1、人员信息采集。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由主管部门组织,各部门(单位)确定专人填报《人员信息登记表》、《人员信息审核表》、《行政机构人员模板》和《事业单位人员模板》,并附2007年1月1日后本部门(单位)新增人员的增人依据(如任职调入文件、分配文件、调令、控编卡)复印件和本单位干部公务员过渡审批文件。由于个人信息需要导入系统,各部门(单位)必须如实规范准确地填写信息采集表格所列个人项目,对表格样式和内容不能做改动,切实做到应录尽录、不重不混不漏。在编人员填写入编时间和占编类型;非在编人员不填入编时间,编制类型根据单位编制种类和本人身份选填(但不代表正式占编),在其递补占编后,经主管部门申请,由机构编制部门按递补之日填写入编时间和正式占编类型。

2、人员信息审核。市直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及所属各单位人员信息的初步审核和收集上报工作,相关表册经职工本人确认签字、主管部门主要领导签字审核、主管部门加盖印章后,报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分别审核。

市编办主要承担部门(单位)编制限额和编制结构、人员数量及分类、占编类型等方面的审核工作。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要按照干部职工管理权限,对部门(单位)实有人员的姓名、职务层次、所在机构、进入时间、进入形式、毕业院校及专业、任职时间等模板所列各项信息逐一进行核实。重点要认真清理机关事业单位混编混岗、交叉任职等现象,人员所在机构要依据调配部门正式调配文件和《控编卡》确定,无正式调配文件而由主管部门自行调整所在单位的,其调整行为无效。

市财政局要依据财政供养人数,对各部门单位正式在职人数进行审核确认,防止出现财政供养人员与上报人员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3、人员信息录入。市编办根据相关职能部门核准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人员名单,将《人员信息模板》导入实名制系统,并按系统要求进行审核确认和信息上传。各单位在上报人员信息《模板》和《采集表》的同时,要一并上报相关表格电子版和本单位干部职工的电子版彩色证件照1张,照片规格按身份证照规格进行采集,具体规格:351像素(宽)×263像素(高),分辨率大于200dpi,大小不超过99KB。

4、签发《机构编制管理证》。人员信息录入完成并经省编委办审核通过后,由市编办按照《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给各单位签发《机构编制管理证》,并正常入轨运转。

四、工作要求

人员信息采集录入是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初始登记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工作量大、任务重、涉及面广,各部门(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和政策解释工作,要严格按照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管理相关规定,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按编定员等重点工作,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市编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职能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分工合作、共同监督的要求,以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做好按编定员指导、人员信息审核录入、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等工作。对虚填虚报人员信息或不按规定程序开展工作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不能按规定时限完成信息上报的部门或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附:

1、实名制公示榜

2、人员信息审核表

3、人员信息登记表

第二篇:关于上报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有关信息的通知(写写帮推荐)

根据省编委《关于在全省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甘机编发〔2011〕42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意见》(庆办发〔2011〕19号),以及市编委《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实施工作的通知》(庆市编发〔2011〕124号)精神,全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已进入信息录入阶段,为了加快实施进程,尽快实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入轨运转工作,各机关单位需采集上报相关基础信息,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时间安排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包括各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主要职责、领导职数、实有人员等信息,由于信息量较大,信息报送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4月9日起至4月30日,以系统为单位,由主管部门负责,整理上报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方面基本信息。

第二阶段:从5月7日起至6月30日,以系统为单位,由主管部门负责,在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按规定程序开展按编定 员工作后,规范填报实有人员信息。

二、信息采集口径

1、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群众团体机关等行政部门机构编制信息从2002年机构改革“三定”规定起进行采集。

2、政府工作部门机构编制信息从2010年政府机构改革“三定”规定印发之日起进行采集。

3、市直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从设立之日起进行采集。由其他事业单位撤并整合新组建的事业单位,从撤并整合设立之日起进行采集。

4、各部门单位实有人员数据截止日期为2012年4月30日。

三、采集报送内容

机构(含内设机构)方面:机构名称(含加挂牌子、合署办公的机构名称)、批准时间、批准文号及文件名称、机构规格、组织机构代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码、中文域名等。

编制方面:编制总数、内设机构编制分解数、编制核定调整文件号和文件名称、编制类型等。

主要职责:经机构编制部门正式批准的部门(单位)及内设机构主要职责。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正式批准主要职责的单位,根据实际承担的工作职责由主管部门党组(党委)进行审定后填报。

领导职数:经机构编制部门正式核定的单位领导职数(应注清具体岗位,如局长1名、副局长1名)、部门其他领导职数(如纪检组长、总工程师等)、内设机构领导职数。

其他信息: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上述所列信息除按规范填报相关表格外,应一并将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涉及的机构编制文件进行复印和扫描,同时向市编办报送文件复印件和扫描件。

实有人员信息按照《行政机构人员模板》和《事业单位人员模板》所列项目逐条填写上报。

四、工作要求

由于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系统实行省、市、县三级联网,信息录入后不能更改,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确定专人负责,严格按照规定采集上报信息,做到实事求是、应报尽报、不重不混不漏。对涉及到机构编制方面文件,必须提供复印件的扫描件。在实有人员信息采集过程中,要按照省、市关于开展实名制管理有关要求和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填报人员信息,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人社部门审定后,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汇总。各主管部门负责本系统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要加强宣传引导,做好安排部署,对本系统各单位提供的机构编制信息要进行认真审核整理,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对于不能按时完成信息上报工作或上报信息不完整、审核程序不规范的部门(单位),市编办将停止其工资基金审批,不予受理机构编制事项。

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表

庆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12年3月30日

第三篇:编办29号关于做好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中共肃州区委组织部 肃州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文件 肃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肃机编办发[2011]29号

关于做好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社区,区直各部门,各事业单位:

根据《中共肃州区委办公室、肃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肃州区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肃办发[2011]220号)精神,为了切实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信息采集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一)采集范围

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人民团体机关,街道、社区以及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二)采集的主要内容

1、机构方面:“机构”是指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设立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它组织。内容包括单位名称、性质、规格、隶属关系、内设机构、经费来源、批准文号、主要职责、组织机构代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号等。

2、编制方面:“编制”包括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主要内容包括:编制种类、编制数及实有人数、编制结构、领导职数及实有人数(单位领导职数、内设机构领导职数)、非领导职数、批准文号等。

3、人员方面:“人员”是指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并使用相应编制的实有人员,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号、政治面貌、行政职务(职称)、行政级别(职级)、学历、在编在岗情况、用编时间等。

根据省、市编办要求,对近年来在我区政策性招录人员信息也要进行采集,包括进村进社、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省考人员(教师、卫生、兽医、社保、旅游、农技等)、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安置、西部志愿者等人员。乡镇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工作已经结束,此次只采集以上政策性招录服务期未满人员信息。教育、卫生等系统和其他单位对以上人员信息也要进行单独采集。具体采集方法见填表说明。

二、工作步骤

(一)信息采集初审上报阶段(2011年11月1日)各部门、各单位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名称、机构规格、内设机构、隶属关系、经费来源、编制类别、编制数量、领导职数、批准文号、实有人员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填写相关表格(见附件)。信息采集要坚持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口径进行填写,具体填报时要注意对本单位在编在职人员信息进行核对,做到不重不错、不混不漏。肃州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表、肃州区行政人员、事业人员编制实名制个人信息采集备案表、行政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证书复印件必须于11月1日前上报区编办,教育、卫生、公安、水务、农牧等系统和其他二级单位由主管局负责审核加盖公章后统一上报。

(二)信息复核公示阶段(2011年11月1日—12月30日)肃州区行政人员、事业人员编制实名制个人信息采集备案表一式2份,由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审核加盖单位公章后于在11月1日前上报组织、人社部门审核。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副科级(含非领导职务)以上的人员信息信息采集备案表上报区委组织部审核,行政、事业其他人员信息采集备案表上报区人社局审核。经审核无误盖章后返回部门单位个人签字确认,最后上报区编办审核。在上报区编办审核时,各机关事业单位要将个人1寸或2寸彩色照片贴在信息采集备案表上(个人信息采集备案表一式两份),并将个人电子照片(1寸或2寸,格式为姓名.JPG)一并上报。

各部门、各单位将组织、编办、人社部门审核后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个人信息,在不涉及国家机密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利用政务公开栏在所在机关、单位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公示期为7天,公示情况要留存影像资料备查。个人信息公示表各机关事业单位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所在机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参加工作时间、编制类别、职务或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毕业时间、专业等,单位和个人不宜公开的信息不能进行公示。个人信息公示表公示完后,要上报区编办备案。

(三)信息汇总录入阶段(2012年1月30日)各机关事业单位将经组织、编办、人社部门审核确认的个人信息采集备案表内容全部填写在行政、事业机构人员信息采集模板中(见附表),电子表格于2012年1月30日前上报区编办,由区编办负责将信息导入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软件系统。

三、其他要求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对于推进机构编制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切实管住管好机构编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实名制信息采集是实名制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信息涉密性强,工作任务繁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确定专人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做好信息采集上报工作。凡因工作拖拉影响全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进展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妥否,请批示。

联系电话: 2669155 联系人:潘焱 附件:

1.《肃州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表》 2.《肃州区行政人员编制实名制个人信息采集备案表》 3.《肃州区事业人员编制实名制个人信息采集备案表》 4.《行政机构人员信息》 5.《事业机构人员信息》 6.填表说明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实名制

信息采集

通知

肃州区编委办公室 2011年10月28日印发 共印6份

第四篇:编办29号关于做好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中共肃州区委组织部 肃州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文件 肃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肃机编办发[2011]29号

关于做好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

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社区,区直各部门,各事业单位: 根据《中共肃州区委办公室、肃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肃州区机关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肃办发[2011]220号)精神,为了切实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信息采集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一)采集范围

全区各级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人民团体机关,街道、社区以及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二)采集的主要内容

1、机构方面:“机构”是指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设立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它组织。内容包括单位名称、性质、规格、隶属关系、内设机构、经费来源、批准文号、主要职责、组织机构代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号等。

2、编制方面:“编制”包括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主要内

容包括:编制种类、编制数及实有人数、编制结构、领导职数及实有人数(单位领导职数、内设机构领导职数)、非领导职数、批准文号等。

3、人员方面:“人员”是指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并使用

相应编制的实有人员,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号、政治面貌、行政职务(职称)、行政级别(职级)、学历、在编在岗情况、用编时间等。

根据省、市编办要求,对近年来在我区政策性招录人员信

息也要进行采集,包括进村进社、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省考人员(教师、卫生、兽医、社保、旅游、农技等)、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安置、西部志愿者等人员。乡镇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工作已经结束,此次只采集以上政策性招录服务期未满人员信息。教育、卫生等系统和其他单位对以上人员信息也要进行单独采集。具体采集方法见填表说明。

二、工作步骤

(一)信息采集初审上报阶段(2011年11月1日)

各部门、各单位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名称、机构规格、内设

机构、隶属关系、经费来源、编制类别、编制数量、领导职数、批准文号、实有人员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填写相关表格(见附件)。信息采集要坚持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的口径进行填写,具体填报时要注意对本单位在编在职人员信息进行核对,做到不重不错、不混不漏。肃州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表、肃州区行政人员、事业人员编制实名制个人信息采集备案表、行政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证书复印件必须于11月1日前上报区编办,教育、卫生、公安、水务、农牧等系统和其他二级单位由主管局负责审核加盖公章后统一上报。

(二)信息复核公示阶段(2011年11月1日—12月30日)

肃州区行政人员、事业人员编制实名制个人信息采集备案表一

式2份,由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审核加盖单位公章后于在11月1日前上报组织、人社部门审核。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副科级(含非领导职务)以上的人员信息信息采集备案表上报区委组织部审核,行政、事业其他人员信息采集备案表上报区人社局审核。经审核无误盖章后返回部门单位个人签字确认,最后上报区编办审核。在上报区编办审核时,各机关事业单位要将个人1寸或2寸彩色照片贴在信息采集备案表上(个人信息采集备案表一式两份),并将个人电子照片(1寸或2寸,格式为姓名.JPG)一并上报。

各部门、各单位将组织、编办、人社部门审核后的机构编

制实名制个人信息,在不涉及国家机密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利用政务公开栏在所在机关、单位进行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公示期为7天,公示情况要留存影像资料备查。个人信息公示表各机关事业单位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所在机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参加工作时间、编制类别、职务或职称、学历、毕业院校、毕业时间、专业等,单位和个人不宜公开的信息不能进行公示。个人信息公示表公示完后,要上报区编办备案。

(三)信息汇总录入阶段(2012年1月30日)

各机关事业单位将经组织、编办、人社部门审核确认的个

人信息采集备案表内容全部填写在行政、事业机构人员信息采集模板中(见附表),电子表格于2012年1月30日前上报区

编办,由区编办负责将信息导入全省机构编制实名制软件系统。

三、其他要求

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对于推

进机构编制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切实管住管好机构编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实名制信息采集是实名制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时间要求紧,质量要求高,信息涉密性强,工作任务繁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确定专人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做好信息采集上报工作。凡因工作拖拉影响全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进展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妥否,请批示。

联系电话: 2669155联系人:潘焱

附件:

1.《肃州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采集表》

2.《肃州区行政人员编制实名制个人信息采集备案表》

3.《肃州区事业人员编制实名制个人信息采集备案表》

4.《行政机构人员信息》

5.《事业机构人员信息》

6.填表说明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实名制信息采集通知肃州区编委办公室2011年10月28日印发共印6份

第五篇:关于全省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通知

关于全省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通知 鲁编[2007]18号

各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省直各部门(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健全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相协调的控制约束机制,强化对机构编制管理和人员选配工作的社会监督,推进政务公开,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厅字[2007]2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厅字[2007]11号)精神,现就全省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将机构编制管理与人事管理紧密结合,严格按照核定的人员编制数额和人事管理的政策规定,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实行定编到人,并将编制数额和配备人员名单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的一种管理制度。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与人员增长的重要措施。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践证明,实行实名制有利于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有利于强化社会监督,有利于防止机构编制管理和人员选配上的不正之风。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和省直部门要充分认识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重要意义,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行。

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范围和内容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范围是: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工商联机关(以下简称党政群机关)和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事业单位。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一)机构编制情况:机构名称、机构性质、机构规格、批准机关及文号、组织机构代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主要职责、内设机构、经费形式、编制种类、编制数额、实有人数、领导职数及实际配备数、非领导职数及实际配备数等。

(二)配备人员情况:人员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职务、是否在编、使用编制性质等。

凡按规定批准设立的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都要实行定编定员,确保具体机构设置与按规定审批的机构相一致,实有人员与批准编制和领导职数相对应。

三、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公示的内容和方式

为了便于社会监督,根据政务公开的要求,凡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事项和人员配备情况,都要通过有效形式向社会公示。公示的内容包括:机构名称、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及对应配备的实有人员名单等。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公示内容审核无误后,通过本级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向社会公示。同时,各部门(单位)要利用电子显示屏、政务公开栏等形式在本部门(单位)进行公示。

要加强信息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凡涉及国家秘密的机构编制事项不予公开。

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各级机构编部门负责本级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并对下级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省直各部门(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由省编委办公室组织实施。具体程序是:省直各部门(单位)按照省编委办公室规定的用户权限,通过山东省电子政务专网登陆“山东省人事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如实填报本部门(单位)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经省编委办公室审核后,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数据库,并通过省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

各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由设区的市机构编制部门根据本通在精神和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各市、县(市、区)人事编制部门要分别按照批准的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和编制数额,对使用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的在职工作人员逐一审核,将已纳入编制管理并按照公务员管理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规定配备的工作人员,列入编制实名制管理。对超编和不符合有关规定配备的工作人员,不得纳入编制实名制管理。

机构编制实各制管理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在20个工作日内更新。省直各部门(单位)通过“山东省人事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对本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数据信息进行日常维护,省编委办公室负责审核并更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公示信息。各地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数据信息的维护管理办法由各地自行确定。

全省党政群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信息采集和公示工作要在2007年12月底前完成。具备条件的其他事业单位可与党政群要关同步进行,也可根据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适进推进,在2008年6月底前完成。

五、加强领导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要把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人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密结合起来。各级组织、人事、财政、监察及政府信息管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以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为契机,对机构设置、编制核定和人员配备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清理。要积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超编、混编问题,通过竞争上岗等途径,明确划分在编人员和超编人员,坚决清理清退违反规定配备的工作人员。在具体实施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和组织人事法规及政策规定,确保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二OO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下载庆阳市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人员信息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庆阳市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人员信息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