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治保障论坛暨北京市旅游法研究会2016年年会(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0:2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法治保障论坛暨北京市旅游法研究会2016年年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法治保障论坛暨北京市旅游法研究会2016年年会》。

第一篇:旅游法治保障论坛暨北京市旅游法研究会2016年年会

北京市旅游法研究会2016年年会会议纪要

会议名称:旅游法治保障论坛暨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 时间:2016年12月10日星期六上午9:30-12:00 地点: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求是楼113会议室

一、会议第一阶段:研究年会相关事宜

在孟凡哲教授(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的主持下,杨富斌教授(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学研究会会长)对2016年旅游法研究会的工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感谢各位理事一年来对研究会工作的支持,并向取得成果的同志表示了祝贺;同时向大家说明了2017年的旅游法研究会的活动计划和增选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的安排。

二、会议第二阶段:学术研讨

在苏号朋教授(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的主持下,到场的各位法学教授、律师事务所律师以及旅行社经理就与旅游法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以下是各位理事的思考与意见。

(一)孟凡哲教授:以法治方式治理旅游市场秩序

孟凡哲教授认为,在中国旅游市场的治理过程有许多新进展,但同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旅游市场的治理应该是一个一以贯之的过程,但现如今运动型执法仍然存在市场,容易使人们形成一种市场的投机心理。;第二,法治的强度问题。在旅游执法的过程中,有些时候雷厉风行,但有些时候又置之不理,这种强度的标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三,法治方式进度以及内在逻辑问题。对于旅游市场的一些现象,我们应该深入思考是其内在本质,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对法治进行了破坏。;第四,我们应当考虑法治化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应该是维护整个社会秩序、市场秩序,而不是完成个案的任务。最后,孟凡哲教授指出,在如今社会主义法治化理念的背景下,我们应当进一步地对法治化的方式进行思考。

(二)李广总监(中青旅质监合规部):全域旅游的软法治理

李广认为,在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一种全时空、全市场、全行业、全要素、全过程、全领域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发展理念和模式下,软法治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时代的发展,硬性法律规章的主体发生了一定的异化,一些新生的业态不能再用硬性的法律来规范,这时,软法治理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软法治理是由道德的自觉,共同体的约束,社会的舆论、利益共同体的驱动,以及国家机关发布的刚要、社会共同体发布的一些约束性文件等组成的)。

软法治理可以解决我们通用的市场规律、契约规格与权益旅游中一些特定问题的矛盾;同时也可以解决我们法律的滞后性问题,法律的滞后可以通过软法的的手段进行一些尝试和弥补。

最后,李广总监指出,软法治理应当符合基本的法律原理原则,不能违反硬法的规范,也应当符合日常规律和行业特点,最后,软法应当成文化,明确公示出来。我们可以尝试将全域旅游和软法治理结合起来,摸索出一种新的法律治理模式。

(三)王天星副教授:浅析旅游者救助请求权

首先,王天星副教授利用一系列数据,向我们告知了,虽然大家普遍认为在旅游过程中旅游救助十分重要,但在旅游者旅游过程中面对突发困难需要请求救助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次,王天星副教授谈及了旅游法的实施问题。他指出,在法院以旅游法为依据审理的实际案件中,他们的原因主要以旅行社违约和旅行社的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为多,其次是由于旅游景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使得游客在旅游景区中活动时由于疏忽大意造成了人身伤害,第三是关于旅游景区饭店精品店售卖假冒伪劣货物或是侵犯他人商标权、知识产权而提出的诉讼。所以,王天星副教授认为,虽然现在进入了散客时代,但是在随着出境游的发展以及一些其他因素,旅行社的作用仍然十分重大,因而如何避免法律纠纷、如何帮助旅行社更合法合规的经营等是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程国庆教授:关于整治不合理低价游的法律思考

程国庆教授指出了不合理低价团的共性:消费团费远远低于生产成本,出现了倾销现象,所以她认为,旅游法与消法等合理治理旅游乱象是我们现如今应当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其次,她提出了,地方政府履行承诺补贴,将会触犯《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相关规定;反之,地方政府不进行补贴,这将会导致了反扣现象的出现。这种错位滥用的现象是我们旅游法应当攻克的新课题。最后,她认为,商法的颁布势在必行。由于对不合理低价游的治理基础基于商行为,基于四大自由,所以,颁布商法势在必行。

(五)杨富斌教授:以法治思维方式看待全国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首先,杨富斌教授向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突出问题导向”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论,但在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中,我们针对的是什么问题?

随后,杨富斌教授指出,旅游业中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顽疾: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购物;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组团社不付或少付地接社接待和服务费;不支付导游工资,甚至另收人头费。

但从现实投诉看,这些问题并不是仅仅因为不合理低价而造成的,更多是由:市场监管不力;游客投诉后纠纷解决不及时;部分旅游辅助服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职业道德操守差;部分导游或司机服务态度不好,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购物或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黑导、黑社的存在及其对市场带来的竞争等原因造成的。

因此,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是否《旅游法》第35条的法律规定本身存在问题?“不合理低价”究竟是现实的“问题”还是解决问题的错误“药方”?一些特殊旅游目的地的地接社通过给内地组团社人头费而产生的恶性竞争问题如何解决?以及监管部门人员缺少、权利有限和监管部门执法不能一以贯之,运动型执法现象频现等等的问题。

最后,杨富斌教授指出,在党和国家实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旅游监管、旅游执法和司法等要真正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纯粹行政命令的方式治理国家包括治理旅游市场秩序了。否则,殆害无穷。

(六)郑晶副教授:从地方立法的角度谈不合理低价游的治理问题

郑晶副教授认为,地方立法十分重要,因为地方立法的很多内容都被纳入了现如今《旅行社管理条例》中。

郑晶副教授指出,现如今的地方立法大致以两种方式为主,一是规范价格,二是规范购物。

规范价格的方式,执法简单,容易执行,但很刚性。《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规定治理措施,没有规定法律责任,之后的立法也没有对此作出说明。

在规范购物方面,现在对购物的规定如果真的被推行,会造成严重的利益不平衡现象,原本应该是属于商贩意思自治的约定现在却被纳入强制性的范围内,因而会出现立法上的利益不平衡现象。

同时,正经教授对地方立法技术进行了总结,第一,地方立法细化了《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第二,对价格规范做了一定的弹性设置,要求不合理低价是真正的不合理,并对不合理有实质性的审查;第三,明确禁止了不正当的利益收受进步;第四,购物方面的利益安排仍然不平衡。

最后,她对立法技术做出总体的判断,价格仍然是规范重点,购物方面仍然有较多的强制性规范,对利益收受的制裁不到位,责任倒逼效果没有体现,制度设计的应当有所改变。

(七)李京副总:从旅行社视角谈整治不合理低价游问题

李京副总从旅行社的角度谈论,旅行社作为的市场主体之一,首先拥护国家治理不合理低价的立场是毋庸置疑的。现如今,不合理低价问题形成话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媒体为了吸引广大群众的眼球,选择了不合理低价这一与他们相关度很高的话题。其实在现实中,还有很多比不合理低价更重要的问题亟待关注。

首先,李京认为,治理不合理低价是有法律依据的。不合理低价形成热议,包括政府在内对其进行研究,使得它在表述中愈来愈额趋于合理,并且在出台文件的时最终都能落脚在法律上,因而,治理不合理低价是有法律依据的。同时,执法部门的执法都是有明确的依据的,也是审慎的,李京不认为这种治理是一种运动。虽然,从现象上看,这种治理像是集中性的,但原因是平时执法不严,导致了看起来像是运动型执法,但其并不是。

其次,李京对消费者签订虚假合同后是否可以进行处罚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消费者签订虚假合同属于一种违约行为,在签订之前合同内容已形成明示的不应该得到保护。

在购物受否应该一律禁止的问题上,她的态度是,禁止购物是不理性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购物本就是旅游中的一项活动,应该禁止的是在合同中没有明示出来的内容,同时政府应该在市场秩序的监管方面多下功夫,并且购物这种行为是应该由工商局管理的。

关于回扣回佣的问题,她认为,在合同行程中已明示的并不构成回扣,内容中未进行明示的才构成虚假。

最后,李京指出,这一系列问题的本后体现了我们社会诚实信用与法治环境建设的问题,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公平有序市场,构建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八)董廷虎经理:从旅行社角度谈整治不合理低价游问题

董廷虎经理从旅行社的角度具体提出了一些细节问题,他认为不合理低价游的现象是由于人们希望出游的同时能花费的最少的钱,因而旅行社为了迎合这种需求而设置了这样低价假象的圈套,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导致了整个市场没有形成良好的秩序。他提出,应当首先治理无证企业,然后再细化管理有证商户。同时也应该细化管理准入门槛以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九)翟迪律师:不合理低价游问题治理分析及建议

翟迪律师认为,这次对不合理低价游的治理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执法所能达到的程度和力度,因而她对当前旅游领域的执法力度、执法效果抱有期待态度的。她认为我们执法的态度是所有问题中最首要的,让不低于目前程度的执法力度和执法效果能够成为一种常态,而不是半年期或一年期的,是我们所期待的。其次,她对法律的修改持肯定态度,但同时由于法律的权威性之一在于它的稳定性,并且当今的法律不再是一个个单独个体,旅游法消法民法等都是相互联系,彼此相关的,因而我们对法律的修改又要持一个审慎的态度。

(十)王惠静副教授:不合理低价游问题再解析

王惠静副教授从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是通过其自身看不见的手使之运营下去,它有其自身运行机制,但是当自身无法维持秩序时,法律手段的治理则是必然的了。

其次她从效益角度说明,效益分为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她认为,现在的执法模式是维护消费者的个人效益,但个人效益的叠加并不一定是社会效益。同时,目前的执法模式是在消解整个旅游行业的效益,这是不合理的,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社会实质正义,因为我们维护的也应该包括整个旅游业、整个市场的整体效益。

最后,王惠静副教授通过台湾目前通过两个旅游协会(一是交通部观光局下的,一是民间组织)形成了行业自律、自治、互助、联保的模式的例子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大陆也有也有不少与旅游相关的协会,但如何通过协会形成行业自律、自治、互助、联保的模式,让旅行社不再是一个个单个主体,以及面对虚假伪劣商品时,执法机关如何快速有效介入等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十一)渠涛教授:旅游法学应当研究哪些问题

渠涛教授首先提出,旅游法属于综合立法,涉及法律太多,其之间关系也比较复杂,因而如何协调,如何让其各司其责,并与现今社会现象相结合,这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渠涛教授指出,我们应当公平诸方,兼顾各方的利益,不能一味偏袒消费者,应当同时兼顾到旅行社的利益,这样才能维护市场的秩序与公平。第三,他认为,我们在做法学研究时,做好基础研究才能未雨绸缪。我们在研究时应当考虑到未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会引发的问题等等,进行连锁性研究,这才是真正的法学研究。我们法律人要用法律基础的理论和思考方法 进行研究,不能全部跟着媒体报道的问题走,从基础角度考虑问题。谈及市场管理问题时,他认为我们现在执法的法律依据并不匮乏,如何有效的利用各类法律才是缺少的。以及我们要培养良民,要改善政府职能没有充分和正确的发挥作用的这种现状,建立良好的审查制度等。渠涛教授说,一个好的法律应该是能够让社会形成良性循环的法律。

最后,渠涛教授指出,尽管我们现在在讨论的过程中指出了现行法的一些不足,但是我们在对现实法律批判的同时也应该对现行法充满敬畏。如果我们身为法律人都不去敬畏法律的话,那么执法部门、政府部门、市场上的经营者们又怎么能敬畏法律,遵守法律呢?因此,我们应当在批评指正的同时,敬畏现行法。

(十二)董涛教授:从知识产权法视角看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董涛教授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来进行了谈论,他认为,知识产权法与规范旅游市场之间三个接口:第一,规范旅游市场环境。在规范旅游市场环境秩序方面知识产权法有很大的作为空间。第二,旅游资源。由于在旅游领域,历史文化常常赋予了旅游景点价值,这就涉及了概念制造的问题,这与知识产权法领域有很大的相关性。第三,知识产权法在引导旅游产业发展方面也有很大的作为空间。目前的市场里面充满了不规范竞争,这是由于低端产业太多而造成的,而如何将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升级,则是知识产权法的范围了。

三、会议第三阶段:闭幕式

在李京副总经理(北京市法学会旅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的主持下,渠涛教授对此次北京市旅游法研究会年会进行了学术总结,同时他指出,旅游法研究会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自由的学术殿堂,欢迎各位从各个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也期待大家能够在每次会议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最后,杨富斌教授对此次会议做出了致辞,并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与此次会议。

日期:2016年12月10日

记录员:冯佳芮

第二篇: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法治中国建设与法学教育改革”论坛

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法治中国建设与法学教育改

革”论坛在烟台召开

来源: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秘书处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11月06日 浏览: 2001

2013年10月25至26日,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法治中国建设与法学教育改革”论坛在烟台东山宾馆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高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主办,烟台大学法学院承办,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协办。会议汇集了国家教育、司法行政主管部门、中国法学会的有关领导和全国法学院校、研究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实务界代表320余人。会议以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背景,围绕高等教育改革、法律职业化建设、司法考试制度改革与法学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25日上午大会开幕,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山东省政府特邀咨询、原山东省副省长郭兆信,中央综治办专职副主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徐显明,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公丕祥,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贵芹、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副巡视员王红,烟台市委书记、烟台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张江汀,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利明,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付子堂,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何勤华,烟台大学校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房绍坤等出席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坐,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大元主持。

烟台大学校长房绍坤致欢迎词,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期待此次盛会能达成更多共识,并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烟台大学法学院近年来在兄弟院校及烟台人民的支持下建设高水平学科发展的新形势。

山东省政府特邀咨询郭兆信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此次论坛召开的及时性和必要性,指出应当继续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法学教育改革,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并肯定了烟台大学为法治山东建设作出的贡献。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在致辞中指出,十八届四中全会刚刚闭幕,法学教育年会论坛第一时间在烟台召开,充分彰显了法律人强烈的法治精神;他着重介绍了烟台的历史文化,希望与会代表可以多为烟台发展提宝贵意见。

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显明表达了作为莱西人对烟台的深厚情感,指出烟台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在致辞中指出,此次论坛受到了法学教育研究会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全面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动员大会,论坛恰逢烟台大学建校三十周年以及烟台大学法学院建院三十周年,他充分肯定了烟台大学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法律人才,为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的贡献。

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指出此次论坛召开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他传达了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对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国的法治发展要以法学教育为基础,十八大已经对法治发展做出了科学判断,法治中国建设要求法学更加注重法律职业能力教育、法治信念教育,必须从国情出发,形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理论。高等教育改革中法学教育改革是重中之重,教育界应该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联合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实施计划,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现代化进程。

大会开幕式后,进入主题演讲阶段,由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主持。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徐显明,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利明,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贵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法学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朱景文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徐显明教授认为,礼法相结合,才最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的思想,才能成为今天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文化滋养。他表示,十八届四中全会结束后,法治目标已经确定为走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为中国法治的最大特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及从中国实际出发,五点相结合即为五大原则。这五大原则连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一起,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王利明教授从把握教育规律、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完善培养方案,加大经费投入,面向职业需求进一步探索等五方面详细介绍了全国法律硕士教育发展和改革情况。同时,他就进一步推进法律硕士教育改革、改革司法考试制度、法律硕士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相结合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刘贵芹副司长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领会体系内容,创新法治人才培养,组织编写并全面采用国家统编教材,提高法治人才队伍工作能力等五方面发表了观点。同时提出了培养人才应该注重培养和需求结合、教学和科研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高等法学教育界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改进下一步的工作。

朱景文教授就中国法学教育发展问题与反思发表了演讲,用实证数据深入剖析了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种类、中国高等法学教育、中国职业法学教育、中国普法教育以及中国法学研究等五大关键性问题。

25日下午,会议以分论坛形式采取主题发言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与会嘉宾分别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与法学教育治理体系创新”、“法律职业化建设与司法考试制度改革”、“四中全会与法治中国建设和法学教育改革”三个分论坛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

26日上午,首先举行了本次年会的开放式论坛,由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沈四宝主持。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原国家检察官学院党委书记石少侠、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郭捷、方志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冀祥德、云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东、烟台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代表董晋楠分别做了主题演讲,并和与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首次邀请在校学生作为演讲嘉宾成为本次开放式论坛的一大亮点,直接倾听学生对当前法学教育的感受和期待给与会代表带来很多启发。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谈及了司法考试制度的问题与改革路径。提出现行司法考试制度准入门槛偏低,与法学教育缺乏有效衔接,同时与职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将现行司法考试制度更名为法律职业考试,同时,建议构建阶段性的考试模式,通过司法资格考试者可以免试公务员。

原国家检察官学院党委书记石少侠指出,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首先,他为法官队伍专业造诣不断提高感到由衷的欣喜,对法律界优良的风气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大表称赞。面临现行司法体制遇到的冲击,他提出,要抓住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促进司法职业化、公开化、运行科学化,对法学教育进行正确定位。其次,他赞同论坛代表讨论的人才培养机制,反对法治人才培养“毕其功于一役”,建议法学人才培养采用三段论的模式,即学历教育是基础,把法律职业入职前培训和入职后培训配套实施。最后,他在法律人才标准方面给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可以根据法院、检察院的级别区分工作人员入职标准,尝试法律职业人员的招录便捷机制。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郭捷认为法学教育最基本的是回归课堂。首先要优化课程体系;其次要深化课程建设,力推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设网络课程,互动课程、小微课程等;再次是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增强年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通过各种方法把老师吸引到课堂教学并引领到实务部门学习。

方志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冀祥德重点提出两个问题:司法改革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关系;法学教育改革与诊所法律教育的关系。他指出,法学教育65年,尽管成绩斐然,但是由于顶层设计不够,发展步伐并不大。针对诊所法律教育提出建议把法律诊所教育写入国标中,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方向,以诊所法律教育为方法。

云南大学法学院院长陈云东提出,现阶段应该重视和发展的问题应该是全面均衡协调各地方法学院共同发展,无论是在支持政治方面,还是在国家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方面,边疆地区法学院的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他强调,要从国家高度来看待全国法学学科布置,发达地区已经过剩的法学人才应该被鼓励前往边疆帮助地方建设。国家有关部门理应准许边疆大学根据地方特点,设置能够更好服务于地方社会、国家安全、边疆稳定的课程,相比较硬性规定16门主干课程,这更符合当地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烟台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代表董晋楠从法学理论、法学实务、法科生交流等方面表达了他对当前中国法学教育的一些困惑和期待。“法学理论”方面,他希望,能通过好的教材和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好法学理论:即教材基础、简明、确定。关于“法学实务” 问题,他提到了前不久他自己提起诉讼的餐厅侵权案例,充分表达了学院应当鼓励并且创造机会让学生从现在就投入到实务中去,感受实务的建议。同时,他还提出了加强各高校法科学生之间交流的意愿,并赞同将司法考试与公务员考试合并的意见。

在开放式论坛中,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副院长刘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焦占营、西南大学法学院张博文、湖南商学院法学院杨峥嵘、大连民族学院刘灵芝以及烟台大学法学院学生等参与了交流互动,他们各抒己见,于争辩中碰撞出学术的火花。

在开放式论坛后,举行了简短的本次年会闭幕式。闭幕式由烟台大学校长房绍坤主持。三个分论坛的代表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唐波、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黄锡生、海南政法职业学院院长吴杰分别对各分论坛讨论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叶秋华教授就秘书处工作进行了说明。汇报了秘书处2014度的工作情况;传达了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关于2014年将不增补理事、常务理事的决定;宣布了秘书处人员变动情况;公布了明年年会承办单位为清华大学法学院。

烟台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平华代表承办单位进行了发言,他总结了会议的承办情况,并真挚的表达了四个感谢,感谢中国法学会对烟台大学法学院的信任、感谢两个研究会的领导和秘书处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代表远道而来参会、感谢法学院的老师和青年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大元教授致闭幕词,对于烟台大学建校、烟台大学法学院建院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和钦佩,同时表示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的基本功能在于为全国高校法学院校师生提供联络感情、分享经验的平台,倡导各高校基于共同的使命共同关注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次年会和论坛在前提与会代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闭幕。

本次论坛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分别召开了工作会议。

附:分论坛新闻综述

第一分论坛:主题“高等教育改革与法学教育治理体系创新” 第一单元由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主持。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杜承铭、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友根、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陈寿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刘仁山先后发言。

杜承铭认为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现实和现代法学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必然是多元化的,这种多元化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又在于本科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试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李友根提出案例教学目标应当是法学教育的全部目标,案例教学应当是法学教育手段与方法中不可或缺的有机部分。

陈寿灿进行了即兴发言,从中观层面上谈一些教学理念的看法,认为大学教育应一体多元、多元复古、理论实践融合,并始终认为课堂教育是法学教育的中心,提出了精英课堂、网络课堂、创业课堂等多类课堂模式的建议。

刘仁山就本论坛主题发表个人看法,认为治理体系应该对法学教育有指导作用、促进作用以及监管作用,治理体系核心内容为提高法学人才的质量。

主题发言结束之后,中南大学陈云良、西南政法大学邓瑞平、北京大学法律系张晶、中国计量学院法学院陶丽琴、湖南商学院法学院杨峥嵘等学者踊跃发言,对分论坛主题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深刻分析和探讨。

第二单元由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郭捷主持,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树忠,方志出版社社长、总编、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冀祥德,黑龙江大学法学院院长胡东,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唐波,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马跃进先后进行了发言。

李树忠认为法学教育治理本身容易引起歧义,法学教育改革已进入一个关键的深水期,因此国家提出法学教育治理体系。

冀祥德认可了法学教育进入深水期的观点,并说明了原因,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最后对法学教育国标的尽快出台,早日实现法治国家建设寄予了殷切的期盼。

胡东以黑龙江大学为例进行介绍,对法学实践教学地位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表述,认为法学实践教育的核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学知识的培养,二是法律实践能力的提高,三是法律职业道德的养成。

唐波对上海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做了说明与分析,并指出学校进行卓越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以自贸区设立为契机来培养新人才。(24)

马跃进主要谈论了扩大法学院办学自主权的问题,呼吁大家争取自主权,为自己创立一个较好的办学环境。

最后,主持人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郭捷对第二阶段的发言做了总结,指出此次发言给我们带来的观点都很有指导和反思的意义,无论我们从哪个方面思考,法学教育都不能下滑,并指出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相信我们法学教育的明天一定会辉煌。

第二分论坛:主题“法律职业化建设与司法考试制度改革” 第一单元由扬州大学党委书记夏锦文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余凌云、山东政法学院院长李玉福、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敏德、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俞江先后进行了发言。

余凌云介绍了清华大学法学院近年来的发展近况,运用案例说明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李玉福对如何处理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法学教育为法律职业化提供了基础教育平台。

陈敏德对当下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了论述,认为法学教育应为国家的法治建设培养人才。

俞江的发言主要围绕司法部在法治运行中的作用,认为应把法律职业化放在司法体制改革大背景下进行探讨。

四位专家发言结束后,进入自由讨论环节,来自西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的与会代表先后进行发言。最后,主持人夏锦文教授对本单元进行了总结,强调法学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大众教育基础上的精英教育,培养的是受人尊敬的、能够担当社会重任的法律人才。

第二单元由原国家检察官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石少侠和青岛大学法学院院长董和平主持。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姚建宗、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闫立宏、烟台大学法学院危文高先后进行了发言。

姚建宗的发言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探讨的是司法考试制度改革问题,第二方面探讨的是法律职业化建设问题,第三方面提出应以法律职业教育为导向改革硕士研究生教育制度,最后,姚建宗指出应完善法学教育体系。

闫立宏在发言中主要讨论了当今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例如当今的联合培养机制存在实际操作困难的问题。

危文高就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呼吁法学界重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董和平教授总结了第二单元的发言,并指出法学教育的前提是培养法律信仰。随后,在自由发言阶段,来自重庆大学、延安大学、中南大学、司法部及烟台大学的专家学者都踊跃发言,为法律职业化建设与司法考试制度改革建言献策。

第三分论坛:主题“四中全会与法治中国建设和法学教育改革” 第一单元由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何勤华教授主持。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焦富民、中央党校政法部王勇、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左海聪、东南大学社科处处长周佑勇先后进行了发言。

焦富民指出,在四中全会的背景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发挥法治在现代社会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未来中国要实现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转变,从法律大国走向法制强国,必须把法治队伍专门化、职业化的工作落到实处。针对法学就业率低下和人才供需不平衡,但法学仍旧是热门专业的矛盾,他提出要对法学教育进行目标培养,实现法学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对接,最终达到受教育者职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

王勇建议法学教育可以在教育学上实现互动,多举办学术性的讲座,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另外,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以法律思维的角度来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办法。

左海聪认为四中全会给整个法学环境带来了生机。其中,它包含的创新性政策为法治建设提供了机遇,在法治建设上创造了一个里程碑;它抓住了中国制度现实,为有价值课题的提出了可能;它为法律人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协同了人才培养机制;另外,它对整个法治服务队伍的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

周佑勇结合转型升级的法治体系总目标,倡导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考核干部队伍的重要指标,把法学培养目标定位为法治人才。他希望,现今的法学应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越来越多的学科能与法学联系,法治人才队伍越来越符合复合型、应用型要求。

何勤华校长最后就各代表的观点进行总结,他以华东政法大学为例,深刻分析了研究生专注司法考试,忽视该阶段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协调以及独立教材与统一教材的冲突等问题,对四中全会中关于“法治中国”的政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第二单元由南京师范大学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公丕祥担任主持。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泽涛、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高晋康分别进行了发言。

张泽涛认为,像中央民族大学等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高校,语言沟通不畅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法学教育面临的障碍是其与国家同等院校标准的统一。他希望国家能照顾到这些特殊院校的专业,缓解课程体系的压力,结合民族特点,锻造民族法治服务队伍。

高晋康交流了与会的感受。四中全会以来,法学教育发展有了新的指明方向,但仍需很多问题亟待克服,这就要求用实证主义精神去探究,找到解决超越部门阻力的新办法。他还分析了师资妨碍法学教学改革的主要阻力,职称的评定、考核的显性化和学科的评比等因素,严重导致法学界供求不平衡,他建议可以尝试法律规律性指标改进,深化、细化、多样化法学教育改革。

在自由讨论阶段,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潘文军分析了诊所教育的现状,呼吁推广诊所教育,追求“入主流、高层次、国际化”的法学教育标准,并且证明得到了良好的反应;西南政法大学代表站在辩证的角度,追问“传统教育、现代教育、未来教育脱节怎么办?”、“国家统一标准与各院校标准脱节怎么办?”和“教师与学生准入法律教育的标准”等问题,促人警醒。

第三篇: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首届警察法治论坛在新疆顺利召开

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首届警察法治论坛在新疆顺利召开 9月27日,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暨首届警察法治论坛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警察学院馨苑政法培训中心召开,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会长程琳,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副主任李存捧,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新疆警察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志明,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南京森林警察学院院长张高文,新疆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正厅级)孙贵芬在主席台就坐。陕西省委党校副校长宦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纪检书记师维等黑龙江、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省(直辖市)高等学院的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特邀新疆法学会副会长哈斯木•马木提、新疆公安厅政治部副主任谢林参加。会议由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新疆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娟,李娟副会长主持。参会人员主要为: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会员;警察法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研究者领域知名学者;警察执法领域的实务工作者;会议邀请代表及会议论文作者等160余人。

优秀论文颁奖后,来自陕西警察法学研究会的惠生武会长,副会长宦杰、马随法,常务理事李相民,秘书长邹少陶,副秘书长王荐举,公安厅法制总队政委孙晓冰等13人分别参加了会议六个主题“反恐怖主义与警察执法”“警察权法治化路径探索”“新形势新问题与警察执法”“社会治安治理的法治化路径”“警察权行使与警察权威的塑造”“警察刑事执法问题研究”的分组讨论。

参会的来陕单位还有陕西金盾警用装备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有道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等。(陕西法治信息网)

第四篇:教育部高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论坛在长沙召开

教育部高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论坛在长沙

召开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10月27日 浏览: 498

为了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探讨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3年10月19至20日,教育部高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论坛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主办,中南大学法学院承办,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赞助协办。来自全国230余所高校的校长、院长和专家学者350余人出席了年会。本次年会还特别邀请了美国杜兰大学等7所法学院院长参加,加强了中美法学教育的交流。

19日上午,论坛开幕。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黄建柏致欢迎词。中国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会长刘飏,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司长贾丽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财经政法与管理教育处处长吴燕,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高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黄进等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辞。中南大学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蒋建湘主持开幕式。

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黄建柏代表中南大学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会介绍了中南大学法学院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中南模式”:以党和国家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开展研究;依托中南大学的优势学科开展交叉研究;协同创新,团体作战。

中国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会长刘飏,在充分肯定本次年会主题的前提下,指出应当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推动法学教育的发展进程;牢固树立与法律职业紧密结合的法律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共同体,使法学教育能更好的服务法律职业需求。“用法治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财经政法与管理教育处处长吴燕代表教育部高教司致辞中,表达了教育部高教司对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高度重视与充分支持,并着重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进行了介绍。表示教育部高教司将继续支持法学教指委、法学教育研究会以及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各项工作。她认为此次年会必将对推进法学教育改革必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张文显在致辞中提出新一轮法学教育改革的六个着力点: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变法学教育思想观念;注重法学教育多样化;推进法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一体化;加强法学博士后制度创新,利用博士后培养机制凝聚国内外高端法律人才;提高法学学科、法学教材、法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水平以及法学教师队伍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中青年法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法学教育信息化合信息平台的共建、共享和共同提高。同时,张文显会长指出此次年会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平台,希望各位与会代表很好地利用这个平台,使这个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育部高校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黄进在致辞中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已从外延式发展阶段发展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从建设高等教育大国阶段发展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阶段,从国内发展阶段发展到国内国际同时发展阶段,并且中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实现现代化。这对我国法学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法学教育界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使命。

大会主题发言由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主持。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司长贾丽群、美国法学院协会全球参与顾问委员会主席、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名誉院长Elizabeth Parker、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树忠、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司法部司法考试司司长贾丽群针对司法考试制度发展情况、司法考试大纲完善情况和高校本科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希望与会专家针对法学教学与司法考试对接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美国法学院协会全球参与顾问委员会主席、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名誉院长Elizabeth Parker,以《中美法学院之间强强联合的重要性》为主题,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法律之路;理解我们自己国家的法律体系和与我们相交往的他国法律体系,必须成为法学教育的一部分;每一个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法律之路等三个方面对中美法学教育以及法学教育的国际化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她认为中美法学界将成为世界法学教育的引领者,建立中美合作关系,不仅促进彼此提升,还将促进国际法学教育整体进步。中美合作意义深远,希望这次会议可以促成中美法学教育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以《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推动法律职业教育的创新》为主题,从法学教育改革;通过构建法律人才培养联合体,强化法律职业教育;通过协调创新,强化实务部门和法律教育的深度衔接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法学教育转向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进路。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李树忠,以《以法律职业为目标的法学教育改革》为主题,从法学教育的定位、深化法学教育改革、中国政法大学的培养模式创新等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律教育改革的基本情况,为法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孙笑侠,从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问题、法学教育现状面临的趋势以及法学教育面临的几大课题等多角度向与会代表提出了探讨此次会议主题的新方向。

开幕式中还进行了“中国法学教育优秀成果奖”颁奖仪式,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叶秋华教授就“中国法学教育成果奖”评选工作作了说明,并宣读了获奖名单,中国政法大学刘坤轮,复旦大学法学院王伟,华中科技大学李红海等19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

19日下午,会议以分论坛形式采取主题发言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与会嘉宾分别围绕“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法学教育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中美法学教育”三个分论坛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与会专家踊跃发言,对每一主题都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深刻分析和探讨。

以“中美法学教育“为主题的第三分论坛,中美与会代表对法学教育国际化、中美法学教育模式进行的深入交流和探讨,成为本次年会的一大亮点,为进一步深化中美法学教育合作和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

本次年会闭幕式于10月20日中午举行,由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主持。三个分论坛的代表广东财经政法大学邓世豹、湘潭大学法学院廖永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时延安汇报了分论坛的基本情况,本届论坛承办单位中南大学法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陈云良用“天时地利人和”总结了会议承办情况,下届论坛承办单位烟台大学法学院副书记范李瑛期待大家明年在烟台相会。

最后,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做了闭幕总结。他强调,一个国家的法治发展,需要以法学教育为基础。没有优秀的法律人才,就没有完善的法治,即使经济高速发展,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强国。法学教育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还关系到人类的未来。他还提出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即如何促进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的良性互动,如何真正实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如何实现法学教育与依法治国的对接,如何提高中国法学教育的国际性,如何看待及解决中国法学教育资源不平等现状,如何积极履行法学院的社会责任,坚持法学教育的价值、使命与责任,如何在职业能力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寻求合理平衡,强化法律伦理教育等。

本次论坛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分别召开了工作会议。附:各分论坛议程

第一分论坛: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政法队伍职业化建设

第一单元 10月19日 14:00-15:50 主持人:夏锦文 扬州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焦富民 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发言人:霍宪丹 司法部司法鉴定局局长

车丕照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朱新力 浙江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冀祥德 方志出版社社长、中国社科院法学系常务副主任

程雁雷 安徽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刘继虎 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二单元 10月19日 16:00-17:30 主持人:王立民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杜承铭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 发言人:林 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崇敏 海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李玉福 山东政法学院院长、教授

张继良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教授

邓世豹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院长、教授 王 伟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李政辉 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三单元 10月20日 8:30-10:50 主持人:龙卫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陈云良 中南大学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发言人(每人10分钟):王晨光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屈广清 福建江夏学院副校长、教授

胡玉鸿 苏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王 健 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院长、教授

梁津明 天津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蒋新苗 湖南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

丁文英 内蒙古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孟庆瑜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二分论坛:法学教育与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

第一单元 10月19日 14:00-15:50

主持人:王新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房绍坤 烟台大学校长、教授

发言人:胡建淼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教授

刘仁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务部部长、教授

唐 波 华东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董茂云 宁波大学法学院教授

叶志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李平四川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二单元 10月19日 16:00-17:30 主持人:杜钢建 湖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郭 锋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人:蒋建湘 中南大学校长助理、法学院教授

马跃进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吴 用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主任、教授

蒋悟真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刘丹冰 西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三单元 10月20日 8:30-10:50 主持人:廖永安 湘潭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刘益灯 中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人:郑成良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

葛洪义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苗连营 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李仁玉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俞 江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胡 东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自由讨论

第三分论坛:中美法学教育

第三分论坛开幕式致辞

时间:10月19日 14:00—14:20 主持人:韩大元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

致辞嘉宾:

1、张文显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国家二级大法官

2、Elizabeth Parker 美国法学院协会全球参与顾问委员会主席,太平洋大学麦克乔治法学院名誉院长

第一单元:中美法学教育

(一)——现状及挑战

时间:10月19日 14:20-15:50 主持人: 肖永平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人(每人15分钟): 1.Penelope Bryan, 维迪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美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2.申卫星,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

3.Kif Augustine-Adams, 杨百翰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富布莱特学者

发言题目:美国法学院面临的挑战

4.沈四宝,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法学院面临的挑战

自由研讨

第二单元 中美法学教育

(二)——律师教育与实践教学

时间:10月19日 16:00-17:30 主持人: 孙笑侠 复旦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人(每人15分钟):

1.John Trasvina, 旧金山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培养新一代律师和领袖 2.王军,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的诊所法律教育

3.Jeffrey E.Thomas, 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培养最好的律师——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万猛,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法学院如何培养律师?

自由讨论

第三单元 中美法学教育:前景与展望 时间:10月20日 8:30-10:50 主持人:桑国亚,天普大学法学院亚洲项目主任、教授

发言人(每人15分钟):

1.David Meyer, 杜兰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培养全球执业型律师

2.时延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全球治理与法学院课程

3.Michael A.Gerber, 布鲁克林法学院名誉院长、中国项目主任、教授 发言题目:法律教育的创新——布鲁克林的经验 4.左海聪,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发言题目:中国法学院的课程体系改革

自由讨论

下载旅游法治保障论坛暨北京市旅游法研究会2016年年会(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法治保障论坛暨北京市旅游法研究会2016年年会(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