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方信访工作浅谈宪法依据和基本原则

时间:2019-05-15 00:36: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由地方信访工作浅谈宪法依据和基本原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由地方信访工作浅谈宪法依据和基本原则》。

第一篇:由地方信访工作浅谈宪法依据和基本原则

由地方信访工作浅谈宪法依据和基本原则

12信息安全

程晓阳

由地方信访工作浅谈宪法依据和基本原则

12信安程晓阳(1210604)

【摘要】由到当地信访局的调查研究引出对宪法依据及制度逻辑的对比性论证,进而引出少数地区信访工作中违背宪法基本原则的做法,通过对宪法基本原则的作用的论述,阐明了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以宪法的重要意义作结,完成论述。【关键词】信访 宪法 制度逻辑 宪法基本原则

我时常在想,除了法律,还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其他办法。于是在一个暑假,我来到了当地的信访局。而我发现,“信访”这个比较直接的利益表达形式,也是有一定宪法依据的。中国《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些规定,可以看做是信访的宪法依据。

那么,让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在信访局所了解到的情况。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33万,下辖4个乡镇、10个街道、58个社区、50个村,农村人口近5万。近几来年,随着全区社会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涉农信访问题逐渐凸显,访量最高时曾占到来访总量的71.6%,集体访总量的82.5%。因此,认真分析农村信访问题,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对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维护大局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接下来工作人员给我介绍了农村信访问题的主要特点,我简单把特点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问题种类多。过去,农村矛盾主要是以家庭矛盾和邻里矛盾为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征占、换届选举、集体财产、干部作风、矿权纠纷等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且往往与历史遗留问题交织叠加,种类繁多。

二、涉及层面广。由于以上问题都关系到绝大多数村民的切身利益和未来发展,因此牵涉群众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甚至牵涉几个村,层面较广,给社会稳定造成比较严重的威胁。

三、集体访量大。许多上访村民受“法不责众”等心理因素影响,抱着人越多越有理问题越容易解决的想法,容易形成群体性上访事件。

我接着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也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一、政策原因。有关部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制定的政策、措施不尽合理,或者虽然合理合法但标准不统一,造成了诸如同地不同价等问题,激起群众的不满,导致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干部作风原因。有的村组织议事、决策程序简单化,虽然为公众着想,但得不到群众的支持,硬性推进引发群众上访。

三、群众自身原因。部分上访群众自身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政策观念不强,遇到问题往往只依靠信访渠道寻求解决,而较少考虑其它渠道,甚至存在个别群众追求不正当利益,借机缠访、闹访的现象。

对于问题的化解对策,根据从信访局得到的资料和我又通过其他渠道取得的信息,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密切与群众的关系

(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疑聚力、战斗力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办公室主任强调:2011年以来,我区涉农信访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进京集体访为零的突破,来区访量下降了50%,现占总访量的21.5%;集体访量下降了60%,现占集体访总量的12.5%。总之,化解农村信访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既要靠外部环境如政策法律的改善,又要靠密切干群关系、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疑聚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农村的信访问题,从而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而据我后续了解所知,宪法依据并不等于制度逻辑。国务院1996年《信访条例》把《宪法》第四十一条所说的“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具体化为“信访人的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作出处理决定的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其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第十条),是行政机关,而不是任何机关;是有权机关和其上一级机关,而不是任何一级政府。2005年新《信访条例》也基本上维持了这一规定:“信访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信访事项,应当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本级或者上一级机关提出。”(第十六条)中国政府过程的突出特点,是在大部分民众头上,从中央到乡镇共有五级党政政府(在农村地区有时还包括一级不是政府的政府,那就是村委会、村党支部),城市比农村少一级乡镇政府(直辖市再少一级──地市级),但又多一级“单位”。上下级党政政府之间等级地位十分森严,各级政府都是下管一级,形成一个层层向下约束、层层向上负责的“金字塔”式的嵌套机制。这意味着,中央政府其实并不能形成真正的中央集权,除了少数例外,它只能直接管到省、部级,即使是对比如某省某县的拆迁政策进行纠正,也要通过该省,而该省也须通过该县的上一级政府,即地市级党政政府来具体处理,比如将该县的党委书记和县长撤职。

这个制度逻辑,决定了上一级政府总会鼓励民众提起针对其下级政府的上访,但却不希望民众越过自己到自己的上级政府上访。针对下级政府的上访使得本级政府可以行使约束下级政府的权力,所以上访有时候会对上级政府“赋权”──赋予它管理下级政府的权力;如果民众越过本级政府上访,却将使本级成为上级政府约束的对象──哪怕民众反映的是自己的下级政府,但在上级政府看来,该为此负责的却是本级政府。

这就形成了中国信访制度的一大特色:容许逐级上访,直至上访到中央政府,但反对越级上访。然而,上访者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却有更大的动力进行越级上访。上访者倾向于相信,他所反映有问题的政府,跟其上一级政府免不了要“官官相护”,因为如果他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按照这个制度逻辑,上一级政府也是有领导责任的。只有再上一级政府,或者更高级的政府,才没有官官相护的嫌疑。比如,如果上访者要反映乡镇政府的问题,那么在其眼里,县政府是不可相信的,只有地市级和更高级别的政府,由于对乡镇政府没有直接约束责任,才可能对乡镇政府做出公正的处理。但下管一级和向上负责的制度逻辑,又使得哪怕是越级上访在层层批转之后,最终还是由县政府来处理乡镇政府。上访者也明白这一点,但他认为,如果有更高级政府的“尚方宝剑”在手,县政府在“官官相护”的时候便会有所忌惮。

在上访者看来,最没有“官官相护”嫌疑的是北京的中央政府。所以,上访的最终目的往往是“千方百计进京城”。

对于强化对进京非正常访的处置工作,信访局提出一是要抓好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对重点人员,要安排专人严防死守,全方位、全天候的做好稳控,逐人成立工作小组,逐人制定稳控措施,确保其不进京上访;二是要及时劝返。在2012年一旦发生进京非正常上访,责任单位要立即进京,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劝返接待工作;三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启动市文明学校;四是要强化依法处理力度。对不依法信访、无理闹访的,要严肃批评教育;对借上访之名扰乱社会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及时依法处理;对借机利用信访问题及群体性事件煽动群众闹事的,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坚决打击,切实维护社会秩序。

而对于一些比较低级的信访机关,对于进京访量的控制手段就有些扭曲和不人性。每当北京有重大会议召开期间,有些信访工作人员单纯为了减少进京访量,不管其来访目的,直接否决,并对来访者进行非法监禁。更有甚者,有些信访机关甚至有专门名单记录经常上访者和由于一些案件牵涉到的有上访可能的的人,在重要时期在车站、机场派人堵截,不论其出行目的。在京设有赌访人员,不是劝返,而是强制返回。

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就违背了宪法的基本人权原则?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掌握权力的人容易滥用权力,使用权利直到遇到界限为止。”但权力的利用不能以牺牲人权为代价,所谓人权,是指每个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权原则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宪法保护。而人身自由权,本身作为宪法第二章第三十七条的内容,更是人权的一个重要表现。作为与西方国家的请愿法类似的信访工作显然不能通过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来实现。列宁说:“宪法就石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人身权利是公民一切权利的基础,公民人身权利得不到保障,那么其他权利都无法行使。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是现代各国宪法普遍具有的条例。

而当今时代下的所谓的宪法基本原则,究竟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宪法的基本原则在宪法的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宪法精神(或指导思想)之滋润,下起宪法规则之规定。它的作用体现于宪法运用的整个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存在着先天局限性的成文宪法规则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指导对宪法的解释;

三、补充宪法规则存在的漏洞;

四、把宪法对普遍正义的追求与个别正义的维护有机的结合起来。

事实上,政策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在各级的执行中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些许不愉快。而对于政府官员,则需要更多更深地了解和吃透宪法及相关法律,这样才能真正使用好权力,真正为人民请愿,切实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

宪法基本原则问题是宪法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并没有受到宪法学研究者的重视。虽然所有的宪法学教材与书籍在体例上都有宪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但大都停留在对西方国家或对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基本原则具体含义的一般性介绍和评价之上,而缺乏从宏观上对宪法基本原则本身的形而上的研究,以至于宪法基本原则在宪法学中拥有的重要地位始终无法凸显出来,对宪法规范所规定的有关制度的解说自然也就难以上升到宪法基本原则的高度来认识。

这也就解释了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也有人没有宪法意识的错误执行任务的原因。

参考文献:【1】王广辉、叶芳 《宪法基本原则论》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2001年05期

【2】《信访条例》 1996

【3】新《信访条例》 2005

第二篇: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范文

宪法和地方组织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三、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十八大报告

到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 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 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行政许可法

一、行政许可概述

(一)行政许可的概念、特征

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二)行政许可法的基本原则

1、法定原则

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便民原则

4、救济原则

5、信赖保护原则

6、监督原则

二、行政许可的设定制度(一)行政许可设定事项

行政许可的法定分类: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

(二)行政许可设定主体及其权限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三、行政许可的实施制度(一)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

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其 他行政机关(二)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1、申请与受理程序(1)申请的方式

(2)行政机关在申请人申请过程中应当履行的义务

(3)申请的处理

2、审查与决定程序

(1)对申请材料的审查方式

(2)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3)决定程序

3、期限

4、听证程序

5、变更与延续程序

6、特别程序

7、行政许可收费

(三)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1、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

2、对被许可人的监督方式

3、行政许可的撤销与注销 行政处罚法

一、行政处罚概述(一)行政处罚的内涵

1、主体: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

2、对象: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

3、前提:行政相对人实施了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

4、性质:以惩戒违法为目的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 行为

(二)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相的区

(1)作出决定的主体范围不同;处罚的主体一般属于外部行政主体;处分的主体一般是内部行政主体。

(2)制裁的对象不同;处罚对象与处罚主体不存在隶属关系;处分对象与处分主体存在隶属关系;

(3)采取的形式不同;处罚有罚款、拘留等;而处分没有。

(4)行为的性质不同;处罚是外部行政行为;处分是内部行政行为。

(5)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同;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比处分所依据的要高。

(6)两者的救济途径不同。对处罚不服,可以进行起诉和复议;而对处分不服,一般是不

可以。1.处罚适用前提不同。2.处罚适用的依据不同。行政处罚适用的依据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而刑事处罚适用的依据只能是法律3.处罚实施机关不同。行政处罚在我国是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因此实施主体是行政机关。而刑事处罚是属于国家的司法权范畴,因此只能由人民法院实施。4.处罚的种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从种类上说主要有人身罚和财产罚两类,而人身罚是刑罚的重点。行政处罚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从种类上说虽包括了人身罚、财产同、申诫罚和能力罚四大类,但重点绝不在人身罚,因而行政处罚所规定的人身罚较之刑事处罚要轻得多。5.违法者主观状态对承担责任的影响不同。在刑事处罚中,行为人的主观是故意还是过失对其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影响很大,是判断罪与非罪、此罪和彼罪的重要因素。但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只要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就可以认为是已构成了行政违法,就可以对其实施行政处罚,不必过细地研究这一违法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6.处罚的作用不同。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虽然对违法者都有惩戒和教育的双重作用,但侧重点不同。

(三)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1、处罚法定原则

2、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3、公正、公开原则

4、处罚救济原则

5、处罚不相替代原则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声誉罚(精神罚、申诫罚)警告

(二)财产罚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三)行为罚(资格罚、能力罚)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执照(四)人身罚(自由罚)行政拘留

三、行政处罚的设定主体及其权限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

四、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管辖和适用(一)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1、具有法定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2、经特别决定而获得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相对集中行政

3、法律、法规授权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

4、受委托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二)行政处罚的管辖(三)行政处罚的适用

1、行政处罚适用的原则

(1)处罚与责令改正相结合原则(2)—事不得再罚款原则

2、行政处罚相对人的责任能力

3、行政处罚的情节(1)不予处罚的情形

(2)从轻、减轻处罚的情形

4、行政处罚的追诉时效

五、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一)一般规则

1、必须查明违法事实

2、保障当事人程序权利(二)简易程序

1.表明执法人员身份。2.做好现场检查笔录。

3.告知。4.复核。5.下达处罚决定书。6.依法当场收缴罚款。7.依法出具罚款收据并及时上缴罚款。8.备案。(三)一般程序

1、立案

2、调查取证

3、告知当事人

4、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或举行听证

5、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6、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1、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四)听证程序

六、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一)行政处罚执行的原则

1、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原则

2、罚缴分离原则

(二)当场可以收缴罚款的情形

(三)当事人不履行处罚决定,行政主体可以釆取的措 行政强制法

一、行政强制的概念(一)行政强制措施(二)行政强制执行

二、行政强制的基本原则(一)法定原则(二)适当原则

(三)教育与强制相结合原则(四)禁止谋利原则(五)权利救济原则

三、行政强制的种类和设定(一)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设定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和设定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五)代履行;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

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

执行

四、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

1、行政强制措施实施主体(1)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

(2)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2、一般程序

(1)实施前报告批准(2)确定实施人员

(3)现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4)通知当事人到场并告知权利(5)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6)制作现场笔录

3、当场釆取强制措施程序

4、查封、扣押程序

5、冻结程序

五、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一)一般规定

1、催告:以书面形式作出

2、听取意见

3、决定

4、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5、执行中止或者终结执行(二)金钱给付义务的执行(三)代履行

六、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期限

2、催告

3、申请 行政复议法

一、行政复议概述

(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二)合法性与适当性审查原则

二、行政复议的范围(一)可申请复议的事项(二)不可申请复议的事项

(三)对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申请

三、行政复议参加人

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复议代理人

四、行政复议管辖

五、行政复议程序

(一)行政复议的申请和受理 申请期限和方式

(二)行政复议审查

(三)行政复议期限(四)行政复议决定

1、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维持决定、履行决定、撤销决定、变更决定、确认违法决 定、赔偿决定

2、行政复议决定的履行 行政诉讼法

一、行政诉讼概述(一)行政诉讼的概念(二)合法性审查原则

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的案件(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

三、行政诉讼参加人

原告、被告、第三人、共同诉讼人、诉讼代理人

四、行政诉讼证据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二)举证责任

五、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

(一)行政诉讼的判决的种类和适用条件 维持判决、撤销决定、履行判决、变更判决、确认判决

(二)行政诉讼的执行与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国家赔偿法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 与行政补偿的区别

二、行政赔偿范围

(一)侵犯人身权的范围(二)侵犯财产权的范围

(三)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一)行政赔偿请求人(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四、行政追偿

五、国家赔偿方式、费用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一)行政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范围(二)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的范围(三)政府信息公开审查机制

二、便于公众知晓的政府信息公开方式

三、政府信息的公开时限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

1、合法行政

2、合理行政

3、程序正当

4、高效便民

5、诚实守信

6、权责统一

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 关于严格行政执法

1、改革行政执法体制

2、完善行政执法经费保障机制

3、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4、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5、强化行政执法责任追究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

2、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安徽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

一、行政执法监督的主体和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政府法制工作机构

二、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1、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

2、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

3、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制度

4、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5、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国家人事部印发)

一、政治坚定。

二、忠于国家。

三、勤政为民。

四、依法行政。

五、务实创新。

六、清正廉洁。

七、团结协作。

八、品行端正。

第三篇: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由地方税务机关代收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工作的通知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由地方税务机关代收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残疾人就业

保障金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26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南府办〔2006〕10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

为保障残疾人劳动权利,推进我市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深入开展,加强和规范我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工作,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由地方税务机关代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关问题的通知》(桂政办发〔2005〕138号)和《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地方税务局转发桂政办发〔2005〕138号文件的通知》(桂残联字〔2006〕7号)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凡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并在市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今年起由地方税务机关代收。为做好这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和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其中市辖城区、开发区范围内的用人单位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人数15%安排残疾人就业,市辖县范围内的用人单位按不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人数2%安排残疾人就业。凡未安排残疾人就业或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比例的用人单位,应按及征缴标准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标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年征收,一次缴纳,计征时间从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共12个月。征缴标准是按用人单位差额人数和市、县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市、县职工年平均工资计征。计算公式为:用人单位应缴纳残疾人保障金=(用人单位职工总数×安排残疾人比例-用人单位已安排残疾职工)×上市、县职工年平均工资。“单位在职职工总人数”是指在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与单位发生劳动关系的所有人员数,包括正式职工、合同制职工、临时聘用人员和计划外用工等人员。“单位已安排残疾职工数”是指在符合国家法定就业年龄内,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伤残军人证》,单位与残疾职工依法签定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并享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以上的工资待遇和办理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所安排的残疾人达不到上述要求和待遇的,不计入安排残疾职工数。安排一名盲人或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就业的,按安排两名残疾人计算。用人单位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列入财政预算(预算内和预算外)安排经费的单位,从单位经费中支付;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从经营收入中列支,计入经营成本。

三、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代收范围凡在南宁市行政区域内未安置残疾人就业或安置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并在市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均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代收的范围,都要按差额人数向所在地方税务机关及时足额缴纳单位应交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各县区的城镇个体工商户应当承担扶助残疾人就业的义务,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按规定比例差额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在我市(含县、区)范围内的中央直属、自治区直属企业及外省(自治区、直辖市)驻市企业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照桂政办发〔2005〕138号文件执行。实行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代收后,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市属(含高新区、经开区、相思湖新区、青秀山管委会)的由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征收,各城区所属的由各城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征收,各县和华侨投资区所属的由各县和华侨投资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征收。市和城区所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统一缴入市财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户,各县和华侨投资区所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入同级财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户。

四、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代收的办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代收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属地代收,“收支两条 线”。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每年负责对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进行审核,核定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和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数额,审核《南宁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表》,向用人单位下达《南宁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并将《南宁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表》和《南宁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抄送同级地方税务机关。各级地方税务机关按现行税收征收管理范围根据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送达的缴款通知书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一)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负责高新区、经开区、相思湖新区、青秀山管委会区域内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审核工作,高新区、经开区、相思湖新区、青秀山管委会地方税务机关负责本开发区区域内各类企业和经济组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

(二)各县、城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本县、城区区域内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审核工作,各县、城区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对本县、城区区域内各类企业和经济组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

(三)华侨投资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本开发区区域内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审核工作,华侨投资区地方税务机关负责本开发区区域内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各县区、开发区地方税务机关所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桂政办发〔2005〕138号)和(桂残联字〔2006〕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将中央、自治区直属和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上缴自治区财政专户,市和城区企业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入市本级财政专户(账户: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财政专户,账号:***7,开户行:市商行长湖支行),各县和华侨投资区企业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入同级财政专户。税务机关代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业务费和应上缴自治区的专项调剂金分别由县、市级财政部门结算拨付。市本级财政与各城区、开发区财政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分配办法另行确定。

五、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征收时间和程序

(一)每年1-6月为在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的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按比例安排残疾人情况和应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数额的审核时间,在此期间,所有的用人单位应到管辖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或到办理税务登记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领取并填报《广西壮族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基本情况表》、《南宁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表》,填好后,持本单位上有关材料到所管辖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审核工作,逾期和拒不参加审核或不提供相关资料的,按未安排残疾人就业计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每年7-9月为地方税务机关代收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时间,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应持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核定下发的《南宁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到办理税务登记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缴纳应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方税务机关依据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开具的《南宁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款通知书》征收其应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并开具自治区财政厅印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专用票据》。逾期不缴的,从10月1日起按财政部(财综字〔1995〕5号)文件规定每日加收5‰的滞纳金,并由地方税务机关一并代收。

(二)办理审核工作期间,市本级和六城区采取集中审核和分散审核相结合的办法,凡在市区内的各类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可根据所指定管辖的范围和方便,可到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大厅集中年审,也可以到所管辖的城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年审。

(三)用人单位办理审核时,须提供如下资料: 1.《广西壮族自治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单位基本情况表》; 2.《残疾职工花名册》和《残疾职工工资表》(原件和复印件); 3.《残疾人证》或《革命伤残军人证》(原件和复印件); 4.劳动合同鉴证表(复印件);

5.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手册等。

六、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缴纳原则上不减免。确因特殊困难需缓缴或减免的,由用人单位向所管辖的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经同级财政部门会同残疾人联合会审批同意后,方可缓缴或减免。

(一)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可提出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申请: 1.已进入法定破产程序的;

2.经相关部门认定为关、停和因特别困难获政府批准减免的; 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原因造成严重亏损的; 4.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减免的。

(二)申请减免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应提供如下资料:1.申请减免报告; 2.进入破产程序的文件;

3.政府认定关、停和受救助的文件;

4.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和财政、税务部门核定的财务预算和决算报表; 5.其他证明材料。

(三)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暂时有困难的单位,可以提出分期缴纳书面申请,但缓缴不得超过本,分期缓缴不得超过三次。获得批准缓缴的单位,须做出缓缴计划,并按计划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所有批准缓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单位情况,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要同时抄送地方税务机关。

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的检查和监督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依法推进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各级残联、地税、财政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和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要按规定使用和管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各级财政、地税部门要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纳入财政、税务稽查范围,残联、财政、地税和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缴纳、入库、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并按规定定期向社会公布。以上通知,请认真贯彻执行。未尽事宜,请与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联系。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地方税务机关地址:

南宁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市中山路66号外滩新城金外滩商务大厦残疾人就业服务大厅,联系电话:2816603、2832593;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地方税务局,市星光大道230号,联系电话:4518685;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方税务局,市滨河路1号,火炬大厦6楼,联系电话:5816806; 南宁青秀山风景区地方税务局,市青山路19号,联系电话:5560677; 南宁市相思湖新区地方税务局,市鲁班路延长线(市地税局宿舍),联系电话:3860686。南宁市青秀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市仙葫大道1号城区政府办公楼一楼,联系电话:5566128;

南宁市青秀区地方税务局,市民族大道89号金禄大厦3楼,联系电话:5842020。

南宁市兴宁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市解放路54号原兴宁区政府办公楼大门右侧,联系电话:2624406;

南宁市兴宁区地方税务局,市济南路120号,联系电话:2431982。

南宁市江南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市五一东路23号江南区政府第二行政办公大院,联系电话:4837150;

南宁市江南区地方税务局,市淡村路10号,联系电话:4810296。

南宁市西乡塘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所,市人民西路27号城区机关大楼一楼,联系电话:2829454;

南宁市西乡塘区地方税务局,市衡阳西路11号,联系电话:3126913,市人民西路21号,联系电话:2611252。

南宁市良庆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市大沙田德政路北一里26号,联系电话:4505355; 南宁市良庆区地方税务局,市大沙田德政路139号,联系电话:4503908。南宁市邕宁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市仙湖开发区莫村路,联系电话:4791265; 南宁市邕宁区地方税务局,市仙葫大道东段,联系电话:4792212。南宁华侨投资区残疾人就业服务站,联系电话:6301334;

南宁华侨投资区地方税务局,市华侨投资区人民路26号,联系电话:6300196。

武鸣县残疾人就业服务所,县城厢镇灵园路西段6号现政府2号办公楼2楼,联系电话:6400680;

武鸣县地方税务局,县新城路45号,联系电话:6227533。

横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站,县横州镇西城三街010号对面,联系电话:7239589; 横县地方税务局,县保华中路005号,联系电话:7226275。

宾阳县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县商贸城汽车站斜对面,联系电话:8235955; 宾阳县地方税务局,县临浦街23号,联系电话:8220371。

上林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管理站,县明山路寨柳小区,联系电话:5227778; 上林县地方税务局,县大丰街175号,联系电话:5220173。

马山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站,县白山镇内昂路73号,联系电话:6820401; 马山县地方税务局,县白山镇中学街458号,联系电话:6823753。隆安县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站,县城西路18号,联系电话:6526915; 隆安县地方税务局,县城北开发区,联系电话:6521936。

下载由地方信访工作浅谈宪法依据和基本原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由地方信访工作浅谈宪法依据和基本原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