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招人留人,创业型公司不是你发低薪的理由
创业型公司,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同时对员工的工作技能要求高。怎样才能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呢?招聘成功后,如何留住人才?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几年前和一位同为创业者兄弟的谈话。他的公司当时其实资金充裕,但念及自身是创业型企业,要做的事很多、要花的钱更多,所以一直和团队强调要勒紧一切可以勒紧的带子过日子,甚至发展到了拖欠员工工资数月的程度。后来由于管理层带头表达不满,导致团队矛盾尖锐,直至分崩离析。他特别委屈,觉得那些带头闹事的人怎么能如此不理解他,简直是枉为高管。
我觉得这位兄弟创业遭受重创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员工薪资理解的问题。
直至今日,我依然觉得,当老板的可以讲企业文化、可以讲团队合作,但无论如何,准时发工资,这是当老板的最基本的职责。
创业公司如果把自己招募人才的标准框定在低薪、高强度、高技能,这本身就是在为自己设定一个假想的理想创业环境,即便偶尔有机会撞到了几位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特别优秀的人才,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在一起,但这样的状态能持续多久呢?连因为爱情而在一起的人都经不起面包的考验,为什么要强求员工为了老板的梦想而承受这样不合理的薪资带来的低生活品质呢?
工作心态与习惯——致85后与90后的“比”一代
归根结底,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上天为你关上了一扇窗户,你要自己去学会打开一扇门。无论在哪个类型的企业,想要发展机会和待遇的提升,都需要拿你的贡献值说话。在争取的路上,为艰苦奋斗的适用人群提点小建议:
不浪费时间
·尽量少看娱乐性电视节目、电视剧,那些是给有钱有闲有基础的人们准备的。
·不要经常参加无效社交聚会,在没有基础的时候,很多社交聚会都没有任何意义。
·在吃喝玩乐方面尽量减少时间。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银两,你的朋友或许可以,但你未必。
有效利用时间
·看电视与电影,要选择能够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增加谈资、让内心变强大的节目。最好,观看的节目还能和工作相关,观看的同时还能有目的地学习与借鉴。
·每天上下班交通时间平均2小时,不可多得的碎片化时间。可以用来梳理思路、接打电话、布置任务;千万别仅仅是听音乐、刷微博、微信或是看电影。思路清晰才会提高效率,效率高才能节省时间去做更多更大的事情。
·少看大众媒体,多看行业相关小众媒体。
养成好习惯
·白天多沟通多观察,晚上多琢磨,多学习。
·对于自己,当日事当日毕,无论多晚,养成这种习惯,工作执行力会得到飞速提升。·对于团队,工作尽量往前推进,能当天促成的,千万别推到第二天。
新员工来了又走,为何呆不长久
入职后的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是新员工的不稳定期,企业对新员工有考察,新员工同样对新公司有考察,如果他们觉得这个企业的文化或者这个岗位不适合自己,就很可能选择离开,或是有骑驴找马的心态。而且,新员工刚入职时的所看所想,会投射到他未来的工作中,并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演化。虽然新员工在之前的面试过程中和入职前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进行过一定的了解,但入职后才开始“亲密接触”,所以企业一定要做好新员工的入职引导工作。
让新员工在陌生的新环境中感到温暖
怎样让新员工感到温暖?这体现在很多小细节中。比如,你不该这样欢迎新员工:他/她被领到了一个积满灰尘、乱糟糟的办公桌前,一开电脑,被旧主人设置的密码给卡住了,问人事,人事不了解;问技术,先等等,技术在忙着??请想象一下,新员工是什么感觉?
对新员工的培训与发现
为了让新员工尽快熟悉工作、融入角色,入职培训就必不可少,不要因为是初创企业就跳过了这一关键环节。没有时间、财力做系统、深入的培训,也要针对企业文化、产品或服务、团队等做精要的培训。而且,这个培训不是随便指派个人就可以做。
硅谷归来,七大感触——You Only Live Once
硅谷来得越多,感触就越深,虽然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但硅谷带给我的感触已经非常深了:
You Only Live Once——你只活一次
今天的大部分中国经济支柱人群,其实somehow都是在为别人而活,为了父母,为了子女,为了朋友。有些时候,看似你自己选择了你的生活,其实不然,你活在别人为你塑造的形象里,如果你今天对你的生活状态不满意,八成是你没有为自己而活。其实把你自己活好,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Rules & Disruptive——规则和破坏
一个好的规则设计,只要大家都遵守,就可以让大家的效率都提高,人人都获利。在创业领域,你可以理解为:在一个好的规则框架下创新,你会更加有效率,不用担心遭人“暗算”。
这就是健康的破坏式创新:在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的框架下,通过技术、设计、运营或者商业模式等的创新而颠覆一个不思进取的老旧行业或企业。破坏式创新破坏的是过时的制度和不思进取的企业,属于优胜劣汰的范畴,是良性的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