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虚列危房改造富民安居补助 私设“小金库”(百度9-29)8-25)
虚列危房改造富民安居补助 私设“小金库”
------XX乡“小金库”案例分析
一、背景材料
201x年XX检查局在检查XX乡财务收支状况时,通过查阅凭证和实地核实,发现xx乡在为村民实施危房改造、定居兴牧、富民安居工程时,资金管理存在问题,通过进一步实地核实,并与村民座谈核对,发现列支的危房改造、定居兴牧、富民安居工程与实际不相符,出入较大。经过做工作,XX乡财务人员如实说出了单位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定居兴牧、富民安居工程,套取资金虚列工程支出,将资金支出后存入个人开设的账户,即私设“小金库”。
二、违纪事实
(一)存在私设“小金库”问题。检查出“小金库”后,XX检查局非常重视,组织人员对XX乡2011年至2014年的危房改造、定居兴牧、富民安居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查实XX乡通过虚列村民补助,累计形成账外资金207.5万元。此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的规定。
(三)票据不合法,存在偷税、漏税问题。已经从“小金库” 支出的165.62万元,一部分工程支出没有发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向付款方开据发票”的规定。
(二)超范围支出。XX乡将套取的危房改造、定居兴牧、富民安居资金共计207.5万元设置账外账,截止发现“小金库”已经支出165.62万元,主要用于XX乡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房屋上彩钢、维修房屋等,结余41.88万元。
三、存在大量结转结余资金
经检查,XX乡2011年至2014年共计收到危房改造资金2161.5万元,共计支出1764.95万元,累计结余396.55万元。闲置时间长达两年以上。依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字[2015]15号)规定:“
(三)关于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转移支付结转结余资金,……预算已分配到部门并结转两年以上的结余资金,由同级财政收回统筹使用。收回的结转结余资金,作为权责发生制核算事项,应在两年内使用完毕”。
四、处理结果
取缔XX乡“小金库”,对XX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相关规定给予罚款,将“小金库”剩余资金41.88万元罚没上缴国库,并将结余资金396.55万元收回。
五、检查思路和方法 |
(一)理清思路,找准下手点。检查组通过查阅XX乡2011年至2014年会计凭证,核实危房改造、定居兴牧、富民安居村民人数,并通过实地查看核实,与村民座谈核对,发现XX乡会计凭证所列危房改造、定居兴牧、富民安居工程支出与村民所述相比出入较大,检查组顺着这条线索检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检查打好了基础。
(二)外围调查与内部查账相结合。在确定了检查目标和范围后,检查组根据所掌握的危房改造、定居兴牧、富民安居村民名单展开外围调查,将列支的危房改造、定居兴牧、富民安居工程支出与所建房屋进行核对,并与建房村民进行交谈,发现会计凭证所列房屋支出与村民收到的建房补助相差较大,并且有部分村民实际不存在。
(三)顺藤摸瓜,牵出“小金库”。在掌握了会计凭证所列房屋支出与村民收到的建房补助有出入的情况后,检查组与XX乡财务人员进行了单独谈话,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财务人员最终放下了包袱,说出了“小金库”的账目。
六、经验与教训
(一)从本案看,单位主要领导熟悉财经法规,并自觉遵守财经法规是杜绝“小金库”现象的关键。一个单位是否存在“小金库”,主要领导是关键,因此,加强对单位主要领导自觉遵守财经法规的宣传教育非常重要。
(二)社会影响较为严重。XX乡作为农牧乡,每年国家财 政都拨付大量的转移支付资金,特别是拨付的危房改造、定居兴牧、富民安居工程资金,基本能够满足农乡村民的建房需求,改善了农乡村民的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了农乡村民的住房条件,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应该感谢国家的支持,理应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XX乡私设“小金库”的问题,不但影响XX乡的社会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广大农乡村民的形象。
(三)造成随意列支费用的现象。XX乡“小金库”存在4年多,使得XX乡财务管理混乱,将套取的资金随意开支,偷逃了税收,财务监督形同虚设。
第二篇:安居富民补助标准
综合农场2013年安居富民流程
一、建设总任务
2013年完成170户安居富民任务,其中:农村低保户(新建)10户,农一队整村推进110户,其中:(新建)73户,(改扩建)37户;农三队(新建)50户。
二、补助标准
农民平房住宅户,符合规划,符合“安居富民”抗震标准和“三高”要求,面积在80㎡以上,新建拆旧每户补助3.5万元,改扩建1.85万元。
三、严格工作程序
实行个人申请、村级审批、县级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