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胜小学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及措施

时间:2019-05-15 00:4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得胜小学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及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得胜小学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及措施》。

第一篇:得胜小学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及措施

得胜小学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及措施

推广普通话和文字规范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在普及普通话和文字规范化方面应承担起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和积极推进文字应用规范化,有利于改进教学服务、提高管理水平,有利于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及时和业务的正常运转,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为此,结合我校的实际,就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加强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领导和管理

成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推普工作小组,完善组织机构,充实必要的工作人员,加强对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领导。

二、内容和要求

1.学校所有职工在工作中均需使用普通话。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规定的相应等级。

2.学校所有公文、名称牌、印章、票据、报表、标牌、指示牌、说明书、宣传材料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需加注汉语拼音的应书写在规范汉字的下方,拼音应符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规定。

3.学校要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语文课教学,必须开设相应学时的普通话课程,在校园内使用普通话。

4.规定繁体字、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和错别字为不准使用的不规范字。字形不规范的计算机中文软件不准在工作中使用。

三、目标和任务

在学校内实现所有职工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实现以规范汉字为工作用字。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四、方法和步骤

1.学校要在宣传周内,结合学校实际和宣传周规定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开展推广普通话和文字规范化的对内对外宣传。

2.根据本实施意见的精神,学校各处室要制定切合本部门实际的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规定,并列入年终岗位考核,同时要对本部门职工分批进行普通话达标培训。

3.结合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列入教师录用、教学评估、职称评定、教师评优的条件,列入干部教师工作规范和学生综合测评指标,建立校内语言文字的监督检查制度。

4.制定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普通话达标培训计划,对教职工和学生中应达标、但未达标的必须进行再培训,以达到相应的普通话等级要求。

5.组织对学校内教职工和学生使用普通话的情况进行抽查,对学校内的公共用字、公文用字、汉语拼音和计算机中文字库进行检查。

6.学校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要积极争取上级教育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支持、指导和配合;同时,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做到规划、措施、检查三落实。

7.经费保障。学校保障用于开展推广普通话和写规范字活动的经费,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职工实行奖励。学校对获得普通话证书的教师实行奖励。

针对以上意见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1.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有关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之中。

3.健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网络。统筹协调,规范管理,进一步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语言文字工作职责,认真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4.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新教师的基本条件,并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与教师的年度考核、教育教学评价、评优评先和晋升职务等挂钩,切实激励全体教师学好普通话,用好普通话,不断提高育人水平。

5.全体师生在教育教学、相互交际、宣传、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

6.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方面的活动,举办普通话演讲、诗文诵读、征文、书法及语言文字知识竞赛等,全面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每年9月认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推普宣传周”活动。

7.对教师进行普通话和规范用字的培训,严格纪律,严格要求,严格考核。

8.建立学校规范用字检查审核制度,加强监督力度,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学生所办的黑板报及需要展出的文字作品进行审核,每学期对教师的教案、课堂板书、论文等进行抽样检查,定期评比,对学生的作业、答卷、手抄报等进行不定期评查,杜绝出现错别字、异体字、二简字和繁体字。

9.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对校内所有公示牌、各种规章制度及所下发的通知、文件,所撰写的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改。

10.充分利用专栏、展板、广播等,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有关上级文件精神,及时报道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情况,培训学校小播音员,提高播音的质量。

11.将语言文字工作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科教学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将推普和规范用字落实到每天的教学常规之中,形成全校师生对语言文字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将语言文字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12.规范档案管理。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文件、资料、计划、总结以及相关的教案、作业、检查记录等,全部及时入档,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加强学校管理,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全体师生文化素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参与,才能切实做好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为语言文字工作目标的实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灌南县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灌南县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驻灌部省市属单位: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落实灌南县“十二五”发展规划,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现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力打造教育强县,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县,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发展目标

今后十年,灌南教育将全面实施“优先发展、资源优化、队伍提升、质量强教、品牌创建”五大战略,同创教育强县,共享幸福教育。2011年,力争完成教育现代化创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12年,争创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逐步实现均衡发展;2015年,力争建成10个教育现代化示范乡镇,全县教育投入、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位居全市上游;2020年,教育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力争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实现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

1.办学活力显著增强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三个优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至2012年,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教育教学奖惩激励机制不断完善,教干教师统筹管理机制、办学行为政府督导机制、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办学体制逐步优化,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至2015年,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公共教育投入机制更趋完善,政府依法管理和学校自主办学的协调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竞争力明显增强。

至2020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办学体制逐步优化,现代学校制度不断健全。

2.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进一步加大学校建设和布局调整力度,推动优质资源的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距。至2012年,实现省、市、县、校四级网络高速互联,实现校园网全覆盖。达省定优秀标准的学校和义务教育阶段现代化学校建成比率位居全市上游水平。公办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优质普通高中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逐步推行小班化教学,有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实验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拨付按班额50人标准执行。所有学校无分重点班、快慢班现象,热点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名额达到70%以上。向学生免费开放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体设施和社区教育中心等场所。建成县教师研修中心,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幼儿园教师具有专科学历的比例达4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0%;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8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30%;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75%,其中研究生学历达1%;普通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8%;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达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2%以上。至2015年,50%的学校建成综合数字化校园。达省定优秀标准的学校占60%以上,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建成现代化学校比率达70%以上,所有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优质普通高中标准。建成校级特色研训基地20个以上,形成完整的教师培训体系。全县幼儿园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90%,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40%;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95%,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60%;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5%,其中研究生学历达5%;普通高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9%,研究生学历达1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本科学历的比例达97%,研究生比例达12%,“双师型”教师达74%以上。中小学每个主干学科要有1名以上特级教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每校至少有1名市级骨干教师。实施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将一批特级教师培养成为“江苏人民教育家”。

至2020年,实现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并辐射到社区教育等工作的全方位数字化网络。达省定优秀标准的学校占80%以上,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建成现代化学校比率达90%以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处于全省先进水平。全县幼儿园、小学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60%、90%以上,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比例分别达到8%、20%、2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达78%以上。各级各类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培育出省内一流的教育教学管理专家4名左右,力争培育出全国知名教育专家。

3.基础教育高位发展

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公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至2012年,全县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94%;小学入学率、巩固率100%;三残儿童入学率99%,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9.8%以上;外来务工农民的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高中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54%以上;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以上。

至2015年,基本普及15年基础教育。全县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8%以上;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达100%;高中段毛入学率达95%以上;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其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全免费比例达50%以上;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58%以上;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以上。

至2020年,实现学前教育优质足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职业高中优质多元、民办教育运行规范、特殊教育健康完备的发展目标,优质普及15年基础教育。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60%以上;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5年以上,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5.8%以上;残疾儿童少年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全免费比例达95%以上。

4.教育质量快速提升

“以县为主”的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都达省定标准。教育公平有效保障,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实现“改善办学条件有新要求,控减优生流失有新办法,教育教学质量有新提升”的目标。

至2012年,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并达到省优质园标准,村级幼儿园达到合格园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基本达到优质均衡,教育质量综合评估跨入全市前列。创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2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2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2个、市级社区教育中心3个、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2个。

至2015年,至少建成1所0—3岁教育机构;所有幼儿园均达省合格标准,其中省优质园达70%以上,市优质园达9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全面达到优质水平,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水平在全省确立领先地位。创建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3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3个、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3个、市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4个。至2020年,省优质幼儿园达90%以上,0—3岁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水平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建设1所国内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和3个现代化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建成6个省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6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8个市级社区教育中心。

三、推进措施

(一)坚持教育公平,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发展教育是政府最重要的公共职能,保障教育投入是政府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措施。

1.快速发展质优量足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高标准普及。2015年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8%以上(城镇99%以上,农村95%以上);2011年起新增幼儿园必须按省优质幼儿园标准建设。2012年,每个乡镇至少办1所达省优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建成合格园,全面消除无证幼儿园;2015年省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0%以上,县域公办园达70%以上;2020年省优质幼儿园达90%以上。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预算内安排生均公用经费达规定比例。明确公办幼儿园独立法人资格,小学附属的幼儿园独立建制,依法进行法人登记。实施“园园通”工程,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信息化水平。凡新建住宅辖区需配套建设幼儿园,房地产项目分期开发建设的,配套幼儿园必须在完成项目开发总量50%前建成,或由开发单位出资委托教育行政部门同步建设。幼儿园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行小区综合验收,不得办理产权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配套幼儿园用途。民办幼儿园按照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在保证发展基金提留比例25%的前提下,根据幼儿园生均培养成本合理收费。严把各类保教人员入口关。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保健人员等均应取得相应岗位任职资格,实行持证上岗。新进人员心须具备相应任职资格。现尚未具备有关任职资格的在职人员,要通过在职培训等方式在三年内取得任职资格,逾期一律不得继续履岗。重视名园长和名教师以及特级教师的培养,全面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缩小城乡之间学前教育差距。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逐步实行园舍独立、财务独立、管理独立、人员独立。提高保教水平,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2.努力构建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完善以县级政府为主导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学段之间差距,努力优化并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学校校舍、场地、师资队伍、设施装备等建设。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建设等取得显著成效,义务教育公平度、满意度大幅提高。建立城镇支援农村的工作机制,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建立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服务制度。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强调优质特色发展,鼓励办名校、出名师、育名生。整体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逐步解决大班额问题,推进小学每班35人、初中每班40人以下的小班化教学,义务教育阶段严禁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每个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并完成学业,村委会、居委会发现适龄儿童少年未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乡镇政府应会同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采取措施,共同做好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复学工作,消除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确保义务教育全覆盖。完成省特殊教育现代化示范学校创建任务,打造苏北特殊教育的窗口学校,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

3.全力打造优质特色的高中教育。实施普通高中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工程,加大学科、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和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建设和投入,努力做到高中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每班班额45人以下,并逐步推进小班化教学。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树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质量观,及时调整教研和教学策略,提高教研、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加快提升普通高中整体办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普通高中自主发展能力,鼓励学校立足传统文化、地域特点、学生发展要求与教学现状,形成具有独特文化和教学特色的普通高中。大力推进学校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多样化、个性化,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规范办学行为背景下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到2015年,全县所有普通高中均达到优质高中办学标准,争创五星级高中1所、四星级高中3所。

4.大力支持合法规范的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合理布局,高位发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健全民办学校办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民办学校年检制度,强化对民办学校的督导评估。规范民办学校资产和财务管理,确保民办学校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探索建立民办学校风险保证金制度,促进民办学校行业自律和规范办学。依法取缔在教育现代化创建中条件不达标的学校。坚决清理无证办园、办班、家教等非法办学行为。大力开展优质园创建活动,提升办园水平。批办一批办园条件达市优标准的民办幼儿园,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纳入公办园同步管理。

5.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富民为主题、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引导职业学校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科学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支持学校设置职业技能人才紧缺专业,提高专业设置和地域经济建设的吻合度。拓展中等职业学校服务功能,面向初、高中毕业后(“两后”)、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在岗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和研究,形成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衔接贯通。推进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库建设,构建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的平台。积极创建省内知名校园,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打造5至7名国家、省级教学名师,形成一批职业教育领军人物。加强学校专业建设,主干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群不少于专业总数的二分之一,所有主干专业均成为国家、省级示范专业;所有专业均有对口、稳定、符合学生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达70%以上;建成两个以上国家或省级实训基地,形成有机融合、配套完善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实施5门以上体现专业特色的项目课程。

6.积极构建完善的终身教育网络。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目标。推进终身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扩大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范围,拓展其教育服务功能。积极开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生活等教育,构筑社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实施学习型社区建设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以社区教育中心校为载体,集文化活动中心、科普活动中心、农技、劳保、老年活动中心等为一体,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整合培训项目,实施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统筹协调、合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建设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培训,努力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争创江苏省新型农民培训先进县。

(二)加强统筹规划,实施资源优化战略

1.科学制定规划,优化布局调整工作。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地域特点、教育发展水平等实际,科学规划调整学校布局,推进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至2015年,撤并80%的教学点,每个乡镇保留1-2所完小,逐步撤并效益差、质量低的初级中学,闲置校舍可办成社区教育中心、幼儿园、社会实践基地。坚持统筹安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优先改造义务教育阶段校舍质量相对较差、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做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运营和管理工作,丰富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基地育人功能。

2.加大经费投入,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国民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体制,确保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县财政保障范围,学前教育实行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为辅,逐步提高财政投入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渠道投入的机制。不断增长生均公用经费,并逐步达到省平均水平。积极开展学校债务化解工作,逐步清除公办学校的历史债务。进一步确立教育技术装备服务教学、融入教学、促进教学的思想理念,对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在达二类标准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装备水平,加快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在强化装备建设的同时,指导学校科学使用、维护、补充教育技术装备,切实解决教育技术装备投入、建设、配置、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课程教学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发挥资源效益。

3.优化配置师资,构建均衡教育体系。实行中小学教师统一管理制度,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科学核定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根据当地财政收入状况认真制定增编计划,适应城乡一体化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及小班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总结城区教师下乡支教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县级机构编制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及时调剂教师编制,每所学校生师比、教师学历均达到省定标准,优化教师学科结构,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编制使用要向偏远乡镇、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适当倾斜,适当增加小班化学校教师编制。实施校长任职资格制度和竞争上岗制度,建立健全校长培养培训、任期考核、定期轮岗机制。

(三)强化师资培训,实施队伍提升战略

1.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在全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以“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团结,创一流队伍;比服务,创一流作风;比效能,创一流业绩;比奉献,创一流形象”为内容的“五比五创”主题教育,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提升其人格魅力和学识水平。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将师德建设工作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实行师德建设一票否决制度,定期评定师德标兵和师德模范。

2.健全教干教师培训体系。将教干教师培训经费专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教干教师培训投入,并向特殊教育和农村教师倾斜。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培训,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以会代训、以考代训、以研代训、以课代训、以赛代训”的“五训”机制,注重校本培训,实行每三年一周期的教师和校(园)长全员培训。加强在职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县教师研修中心和计算机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完善县、镇、校三级教师培训网络。高度重视农村教师培训,以提高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为重点,对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实行订单式培养或培训。加强班主任培训,注重民办学校教师培训工作,强化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学校设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继续做好“333”工程,大力实施骨干教师、名师、特级教师和“江苏人民教育家”教师梯队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3.健全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完善学校分配制度,建立与业绩紧密联系、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奖惩激励机制。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引进竞争淘汰机制,强化教干教师绩效考核,逐步建立教干教师合理流动和不合格教师转岗、退出的管理机制。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完善并落实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采取有力措施,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到农村任教。立足教育公平,严格编制管理,强化县级统筹,在一定区域内统一配置师资,逐步实现教师人事关系由“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坚持向偏远农村学校倾斜,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对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给予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政策倾斜,对贡献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

(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质量强教战略

1.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坚持以课程领导理念为指导,县域统筹,全面规划,均衡推进全县中小学的课程建设,构建具有我县特色、突出学校特点、适合学生发展的三级课程体系,增强课程与教学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形成具有灌南地域特色的课程文化。坚持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实行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到2015年,建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基础教育学科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源库,实现学校、学科、内容全覆盖。探索高中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建立拔尖学生特殊培养制度,实行特殊人才特殊培养。

2.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强化课程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确保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和问责制度,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做到减负增效。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严禁教师有偿家教。规范社会教育机构办学行为。引导家庭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和正确人才观,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学习生活,尊重和保护孩子有益的兴趣爱好,充分保障孩子的休息时间。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责任与保障机制。

3.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切实把德育融入各类教育,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首要地位,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健康第一,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校卫生健康教育,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加强美育,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进课堂。重视学生实践教育,充分发挥县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作用,教育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增强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

4.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改变分数至上的片面做法,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关注拔尖创新人才个性特征,鼓励数量更多、素质更好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科学制订学校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发挥教育督导评估作用,建立科学、公正、权威的教育质量监控机制、评估体系和督导制度。

(五)深化管理创新,实施品牌创建战略

1.深化教育管理改革。转变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发挥统筹规划、政策引导、行业准入、资金拨付、信息服务等方面作用,宏观管理全县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质量、结构,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责任。健全分级管理机制,落实县级统筹,县、镇、村(居委会)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发挥乡镇在参与支持义务教育中的作用;健全政府统筹、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2.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健全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构建校长负责、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参与管理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督促民办学校规范董(理)事会运行方式和决策程序,确保校长依法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权,确保党组织在民办学校工作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推进民办学校工会组织建设。

3.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加快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确保2012年前全面完成“校安工程”三年规划中的校舍改造、加固任务。强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公安、教育、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制定具体、明确的校园安全标准体系,推动校园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完善物防、技防设施,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严格实行安全稳定工作“一票否决制”,强化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健全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信访工作,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预防和控制重大信访、安全责任事件的发生,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

4.强化特色品牌建设。以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为契机,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加大投入,积极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坚持以构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为总体目标,以提高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为主要标志,以打造优质而富有内涵的“灌南教育”品牌为推进重点,以创建“省优质园”、“星级高中”、“教育现代化示范乡镇”等为抓手,扎实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在促进全县教育均衡的基础上,确立“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发展思路,按照“特色项目—学校特色—学校品牌”思路,鼓励每所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培育特色项目,推动学校形成特色品牌,打造国家、省、市知名的教育品牌。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乡镇、各部门要把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以有效的组织实施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完善政策引导机制,以科学的制度和政策推进教育的优先发展;完善考核问责机制,以有力的监督考核落实教育的优先发展。乡镇政府及县级部门要切实履行在学校建设、控辍、资源重组等方面的责任。

(二)科学规划,强化落实。切实抓好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宣传和组织实施工作,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主体,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确保规划纲要顺利实施,特别是要确保我县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的目标顺利实现。

(三)优化环境,形成合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不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四)强化督导,高效评估。完善政府教育督导机制,加强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队伍建设,推进督导机构独立行使职能。坚持督政与督教督学、监督与服务指导并重,加强对乡镇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完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督导机制,建立督学委派制度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问责制度,不断提高监督与服务指导水平。

二〇一一年九月九日

灌南网,灌南吧,灌南交友,灌南贴吧,灌南论坛,灌南学校论坛,灌南便民服务,灌南房产网,灌南二手物品交易网,灌南人才网,灌南求职网,灌南315,灌南便民论坛,灌南便民网。

——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市委《工作措施》的实施办法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市委《工作措施》的实施办法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严格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贯彻落实<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常委会关于贯彻十八届中央政治局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实施意见》、《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意见>的措施》,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实施办法如下:

一、改进调查研究

(一)调研要注重实效。领导干部调研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指导工作、解决困难上,立足解决城管执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事关城管执法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调研活动要实事求是,力戒走过场、搞形式。被调研单位不得弄虚作假,报喜藏忧。局级干部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1个半月,撰写1至2篇调研报告;处级领导干部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1个月,撰写1篇调研报告。

(二)调研要轻车简从。局领导外出调研尽量统一乘车,陪同的各处室(支队)负责同志不超过2人。除局级领导外,各处室负责人到基层调研,一般不召开工作汇报会,就事论事开展调研。调研活动要尽量减少工作人员。

(三)调研活动要简化接待。任何调研活动,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含电子字幕),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和迎送,不赠送各类纪念品或土特产。一般不安排局领导同时到一个区县或集中、轮番到一个点去调研。外出调研,一律不在调研单位用餐。

二、精减会议活动

(四)严格会议活动审批程序。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一律合并,能由各处室组织召开的一律不以市局名义召开,切实减少各类会议活动。以局名义召开全市城管执法系统会议和举行重大活动,由局办公室统筹安排。各处室要组织召开全市城管执法系统会议和举行重要活动,须经局分管领导审核、局主要领导审定后进行,并报局办公室备案。一般表彰性会议等泛泛提要求的会议不开。进一步减少务虚会、研讨会及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五)严格控制会议活动规模及时间。各处室以市局名义组织召开会议,原则上由局分管领导同志出席,只安排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要严格控制以处室名义组织举办的各类培训会议,培训时间一般控制在1天内。各类会议严格控制参会人员范围,不安排与会议无关人员参加或列席。未经局主要领导批准,各处室、支队主要负责同志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及各类研讨会。严格控制会议经费开支,提倡开走会。

(六)提高会议实效。坚持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和照本宣科;提倡开现场会、专题会,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各类专题会议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之内。需经会议讨论审议的文件稿要提前发给与会人员。工作汇报和讨论时,发言要主题明确、简明扼要,力争控制在5分钟以内。要严格执行会议纪律和请假报告制度。

三、精简文件简报

(七)减少文件简报数量。凡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已明确作出规定的,一律不再制发文件。现行文件仍然适用的,不重复发文。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未经局领导批准,机关各处室一般不得向基层发布指示性公文,也不得要求基层报送文件。要规范文件和简报资料的报送程序和格式,不得多头报文,不得越级报文。发文数量要比上减少。

(八)提高文件简报的质量和时效。文件要突出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综合协调和审核把关。局重要文件篇幅一般不超过3000字。简报要重点反映重要动态、经验、问题和工作意见建议等内容。对外的各类文稿,必须经局办公室审核、局分管或局主要领导审定。规范性文件必须经政策法规处审核,并报市法制办登记备案后发布。积极推广电子公文,逐步实现公文的网络传输和网上办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四、规范外出活动

(九)严格领导干部出访。领导干部出访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杜绝计划外组团出访。

(十)严格控制领导干部外出学习考察。领导干部不得以任何名义进行一般性外出学习考察。原则上1年内外出学习考察不得超过2次,每个考察组成员不得超过15人。外出学习考察明确考察内容,要按照规定时限和线路,尽量压缩在外停留时间,不得擅自增加考察地点和绕道延时。

五、规范信息发布

(十一)严格城管网站管理。城管网站要突出时效性、可读性,加强对网站信息的审核把关。在城管网发布信息,须经信息来源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审核同意,重要信息经分管局领导审定后方可在网站发布。

(十二)严格言论发布管理。认真落实《局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工作实施办法》。各级领导干部严禁通过网络或各种通信方式发布违反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言论;严禁发布带有人身攻击或无理谩骂的言论;严禁通过计算机或手机下载、复制、制作、传播不良信息、煽动性信息、谣言及散布不利于城管执法工作开展的信息等。

六、规范各类考核

(十三)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考核。未经局领导批准,机关各处室一律不得对基层进行检查考核;对检查内容及时间相近的要精简合并、统筹安排,减少批次、简化程序。

七、热情服务群众

(十四)畅通意见渠道。在重大决策出台前,要通过座谈会、网络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健全城管特服热线12342投诉受理机制,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工作。进一步完善公开制度,完善信访接待制度和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

八、厉行勤俭节约

(十五)严格遵守生活待遇有关规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坚持勤俭节约,反对和制止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格遵守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等规定,认真执行一户一次房改政策。严格执行公务车辆配备使用管理规定,不得超标准更换、装饰公务车辆。不得超标准配备高档办公设备和用品。

(十六)严格执行厉行节约有关规定。进一步压缩因公外出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严禁以各种名义用公款相互宴请和用公款请客送礼。严格控制会议、培训经费,会场设置要简朴,工作性会议一律不摆放花草、不制作背景板、不发放纪念品。严格落实公务卡管理相关制度,公务消费一律要使用公务卡。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定点接待制度,按标准实行工作餐。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对各类经费的管理。

(十七)带头执行廉洁从政各项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管好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不从事营利性活动,不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配偶子女移居国外情况登记》等规定。认真落实《城管执法人员廉洁从政基本要求》,坚持“五个不准”,牢记“五点要求”,把好“八个关口”,处理好“八个关系”,牢记“五句格言”,严守“八条禁令”。

九、加强督促检查

(十八)机关各处室、直属各支队要严格执行本办法,每年年底对执行情况进行1次专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分别报送组织人事处和监察室。

(十九)组织人事处、监察室要定期督促检查,每年年底通报执行情况,并向局党委汇报,对违反规定的要进行处理。监察室要把监督执行本办法作为改进党风政风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认真抓紧抓好。

(二十)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制定的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四篇:关于本市绿化隔离地区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申请银行贷款及财政贴息政策具体实施意见

关于本市绿化隔离地区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申请银行贷款及财政贴息政策具体

实施意见

京总指发[2001]4号

颁布时间:2001-3-19发文单位: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总指挥部,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商业银行,北

京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为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推进该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步伐,顺利实施拆建还绿,确保在3至4年内完成绿化隔离地区规划绿地的绿化任务,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京政发〔2000〕12号,以下简称12号文件)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暂行办法的通知》(京政办发〔2000〕20号,以下简称20号文件)精神,现就本市绿化隔离地区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申请银行贷款及财政贴息政策提出如下具体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有关政策和建设目标,采取灵活务实的工作方法和积极、便利的贷款办法,集中安排资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贷款条件,为绿化隔离地区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适用范围和标准

适用范围:根据市政府12号文件第20条、20号文件第15条的有关规定,凡本市绿化隔离地区范围内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后按规划进行的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项目,其所需建设资金可申请使用该项银行贷款并由市财政给予贴息。

具体标准是:以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的项目实施主体(乡镇或村队)为单位,按市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核定的2000年4月1日0时在籍人口数计算,每人可按1万元标准申请贷款,并由市财政给予连续18个月的贴息。

三、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项目贷款的主要发放银行及贷款主体

主要发放银行为:北京市商业银行、北京市农业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及其它金融机构(以下统称市金融机构)。

贷款主体(以下简称借款人)是:本市绿化隔离地区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乡镇或村队)依法设立的项目公司、所属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四、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资金来源

(一)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1.借款人上市出售的商品房及其他设施收入;

2.借款人的其他经营收入;

3.绿化隔离地区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乡镇或村队)的各项综合收入;

4.其他收入。

(二)贷款利息来源:在政策规定的期限内,由市财政贴息;超出期限的利息由借款人承担。

五、具体措施

(一)市金融机构要合理安排资金,加大对绿化隔离地区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贷款的倾斜力度。根据市有关部门核定的绿化隔离地区实施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人口数和建设规模及实施计划,在符合贷款条件的前提下,按每人一万元标准安排项目建设所需贷款。对这部分银行贷款要切实简化审批程序,加快贷款的发放速度。

(二)合理确定并统一贷款利率执行标准、贴息标准和贷款期限。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利率执行。贷款期限原则上确定为2年,市财政贴息18个月,剩余部分由借款人承担。

(三)贷款程序。绿化隔离地区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具有政府支持、农民自建,时间短、建设任务重的特点。因此,其政策性贷款既要遵循有关法律规定,又要采取灵活务实的工作方法。要按照锐意创新、大胆探索的原则,简化程序,加快审批和放贷节奏。

1.贷款申请。借款人在其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项目立项(代可行)经市计委批准,规划设计方案经市规划委审核通过并取得建设工程开工许可后,即可向市金融机构提出书面贷款申请。

2.申请贷款必须提供的资料。

一是项目立项(代可行)报告的审批文件;

二是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批准文件;

三是项目建设开工许可的批准文件;

四是市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统一提供的户籍人口资料,经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总指挥部确认后出具的证明文件,同时作为对该项目的贷款额度和对贷款贴息的确认文件;

五是担保人同意担保的证明文件及市金融机构认为确有必要提供的有关资料;

六是如以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整体项目作抵押的,还必须提供市国土和房管局对项目建设用地进行置换、出让的审批文件。

3.贷款的担保。绿化隔离地区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贷款的担保,除市金融机构规定的几种方式外,还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以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整体项目(以允许上市出售的商品房部分为主)作抵押;

二是以项目实施主体所属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工商总公司)的资产作抵押;

三是由项目所在区县或乡镇人民政府与金融机构及担保人协商后,确定本行政区域内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法人进行保证贷款;

四是贷款银行与借款人协商确定的担保方式。

4.贷款的审批和贷后监督管理及收回。

贷款审批。按照简化程序、从速审批、尽快放贷、确保资金安全和按时收回贷款的原则,有关金融部门在收到借款人提交的本实施意见第5条第3项第2款规定应提交的有关材料后,应于10个工作日内按金融机构贷款审批的有关规定审核并将贷款手续办理完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借款人要积极配合金融机构进行审核,主动提供和出具各种必要资料和证明。

贷后资金使用及监督管理。市金融机构要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贷后资金的管理,各有关区县或乡镇人民政府及其绿化隔离地区建设领导机构要切实加强对贷款合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与有关金融机构密切配合,建立贷款使用情况定期检查制度,监督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合法性,定期向贷款银行和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总指挥部、市财政局报送有关情况,确保贷款专项用于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并督促借款人按期归还银行贷款。对违反政策规定,或不能有效、合法使用贷款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其贷款资格;对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有关区县、乡镇人民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协助金融机构追缴贷款,尽量避免或减少金融机构的风险及损失。

(四)贷款贴息。

1.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总指挥部会同市财政局,依据市公安户籍管理部门统一提供的户籍人口资料,对绿化隔离地区的贷款贴息人数、应贴息贷款数额进行审核后,在7个工作日内将贷款贴息资金拨付到区县财政局;

2.各区县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指挥部应根据市财政局《关于印发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市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京财农〔2000〕642号)的有关规定,对本区县绿化隔离地区贴息贷款的银行贷款利息结算清单进行审核,确定应贷款人数、贷款期限和贷款数额,并于银行贷款季利息结息前7日向区县财政局提供审核报告及有关资料;

3.区县财政局在接到区县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指挥部的审核报告及有关资料后,按有关规定进行复核,并于银行结息日前2个工作日内将贷款贴息资金拨付到有关贷款银行。同时要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严禁挪做它用。

颁布时间:2001-3-19发文单位: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建设总指挥部,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商业银行,北京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下载得胜小学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及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得胜小学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和湖北省实施办法的具体实施意见及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