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校学风建设小议
党校学风建设小议
那么,何谓学风。对共产党人来说,学风,是指对马列主义的态度。其中包括学习理论的动机和掌握理论的途径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端正学风是端正党风的理论基础。学风的好坏,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高低。学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市正开展加强作风建设,创优发展环境主题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尤其要着重解决好党员干部的学风问题,以期更自觉、更主动地推进主客观世界的改造。
经过党的培养教育,应当说,我们党员干部的学风主流是好的,但也确有人存在着“学”、“用”脱节的现象。有的只注意门面“包装”,不注重思想武装;有的党性分析似乎还可以,但就是不去落实。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学风建设中存在的这些现象和问题。如果整日满足于忙忙碌碌、迎来送往,放松对学习的要求,或者沾沾自喜于既有的知识程度,就会淹没在事务堆中难以自拔,逐渐落后于丰富多彩的理论和现实。
作为一名党校学员,我们必须明白,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展现着自己的修养素质,更深刻地影响着集体风貌。在座的学员都是担负一定职务的领导干部,我们的学风表现,具有示范性,影响巨大。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树立良好学风作为重中之重,认真克服和解决一些与党的作风相背离的东西,自觉养成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良好学风。正如曹部长在开学典礼上要求的要加强学风建设,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认真坐下来、学进去、求实效。要坚决克服三种错误倾向:借口忙于工作业务,坐不下来,没有时间学的倾向;忽视理论学习,忙于事务应酬,没有功夫学的倾向;与自己关系不大,无需认真学的倾向。学风建设中要突出一个“勤”字,勤奋好学、勤于思考、勤于观察、勤于探索,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和建设新事业的能力。
加强领导干部学风建设,端正学风要在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要追求博学多知。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鲁迅说过:“博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结构对事物的性质有很大的影响。石墨和金刚石虽然都是由炭原子组成,但由于其结构紧密程度不同,两者的硬度就有极大的差别。党员干部要努力成为知识密集且结构优化的学者型、管理型人才。这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勤学苦读。党员干部要有刻苦求学、终身学习的精神,不断更新和扩展知识,为自己做人做事和成就大业提供丰厚的土壤和优良的种子。二是要勇于坚持真理。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可以有高低,认识可能有深浅,但必须具备严肃的科学性,不同任何迷信相妥协。热衷于旁门左道、随波逐流的人,虽也能写出一些大部头的书,实际上离马克思主义甚远。“要为真理而斗争”,是国际歌中的千古绝唱,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品格。理论转化为实践,会遇到风险,需付出成本。端正学风,必须有坚持真理的大无畏勇气,有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和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敢于为人民的利益承担一切风险。
三是要锐意开拓创新。有没有创新意识,关系到现代领导能不能有效利用越来越拥挤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时机。在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不是获得已知,而是如何发展探索未知,如何创造和运用新知识为发展服务。古希腊人普罗塔说:“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只需要点燃的火把。” 学习的本质就是要点燃自己头脑的创新之火,追求真知灼见,探索未知之根。说话循规蹈矩,工作四平八稳,办事按部就班,是不可能成大器的。创新是对均势、定式思维的否定,是在激烈的政治、经济、文化竞争中立足和取胜的筹码。我们要善于打破常规思维方式,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四是要注重深入务实。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一切真正心系马克思主义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党员干部,必须把对科学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融入“三个代表”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科学理论不是抽象名词的拼凑,而是客观事物的再现。理论很重要,但不能代替实践。学习研究是手段,加快发展才是目的。如果光磨刀不砍柴,将学习收获束之高阁,学习最终失去意义。
学风是否端正,直接关系着党风的好坏,关系着党的理论创新,关系着学习型政党建设。努力学习,勤奋学习,把学习当成工作、当成使命和责任,是时代对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加快发展的破题中,在复杂矛盾的转化中,在关键时刻的决策中,在社情民意的理顺中,检验学习成果,锻炼自身素质,实现理想追求,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四抓”加强主体班学风建设
党校学员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四抓”并举加强主体班学员教育培训学风建设。一抓“态度”,即要求端正学习态度。要求参训学员始终保持“学生”姿态,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时刻不忘作为党员干部的使命,不忘党和人民的重托,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二抓“修养”,即要求增强党性修养。通过开展班级组织生活,进行革命纪念地体验式培训等方式,引导学员在党性修养方面有明显提高。
三抓“纪律”,即要求严肃学习纪律。在学习管理上,要求培训学员自觉遵守纪律,严格课堂考勤,实行请假登记销假制度,做到考勤记录上墙。在学员管理上,推行班主任领导下的班支委自主管理,充分发挥班支委会的作用,形成了班主任、班委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抓“联系”,即要求搞好理论联系实际,要在联系实际上狠下苦功。联系世界、国内大局,联系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联系本人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长城,自觉抵御糖衣炮弹的袭击,把加强学习同武装头脑、改造主观世界紧密地统一起来。
第二篇:党校学风建设学习材料
一、科学理解学风的内涵
(一)学风的意蕴
学,指学习,具有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风,指风气,具有指向性和渗透性。学风,简而言之,指学习的风气。准确把握学风这一概念的意蕴应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三个层面去理解。从哲学层面来理解,学风是指学习者在认识客观世界、探求科学真理的过程中所运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从心理学层面来理解,学风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需要、动机、兴趣、能力等心理特征;从教育学层面来理解,学风是指学习者自觉接受教育、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行为方式,学习者应把学习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视为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概而言之,作为大学灵魂的学风,是指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学风建设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包括教师的学风和学生的学风两项内容,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促进、互动发展,共同形成大学的整体学风。
(二)高校学生学风的特征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1、层次性。高等学校的教学行政设置是分层次的,有校院级、系级、班级等不同层次,相对应就有校院级学风、系级学风、班级学风。又因为高校里的课程设置是分层次的,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还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等等,同时,学生对待某类、某门课的态度也是不尽相同的,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学风。另外,对学风的评价也是分层次的,有优良学风、良好学风、不良学风和坏学风等。这些不同层次的学风之间既区别又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种纵横交叉、点面结合的网络。
2、倾向性。集体成员共同或相似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倾向,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有一定的倾向。不同的集体之间和不同集体成员之间具有或大或小的差别,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在同一集体中,每个学生的学风会影响集体,而集体的学风更会对每个学生的学风产生巨大的影响。集体学风是一种风尚,它使个体在心里产生难以违抗的压力,有时比权威命令的力量还要大,优良的集体学风对矫正个体不良学风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可变性。学风的综合效应是在较长时间里逐步形成的。一种学风一经形成是不容易改变的,具有相对稳定性。与此同时,学风又是诸要素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学风的变化。所以,学风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刻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其倾向性是可扭转的。这一点正是我们进行学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
(三)高校学风建设的意义
1、学风建设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越发离不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经济社会发展舞台的边缘走向经济社会发展舞台的中心。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同时,更要做好国内的人才培养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较高的教育质量作保证。再者,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而高校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的取得,靠的同样是人才的培养质量、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水平,而且主要是看人才的培养水平。所以,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学风建设,以确保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2、加强学风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担负的社会责任与受教育者具备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为此,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学风建设既是学校育才的需要,也是学生成才的需要,两者的利益密切相关,互相一致,所以,它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只要紧紧抓住学风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思想政治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成效。
3、加强学风建设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作为一名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风,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今后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当今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关键要看是否真正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及其实践能力。然而,要成为优秀的人才,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大学与中学不同,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大学学习的主动性很大,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高峰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黄金时期。而所有这些,都贯穿于良好的学风之中。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学风,就不会有严谨的治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开放自由的学术风气。学风对于高校学生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在校时期,更是影响人的一生。这样,学生如果没有崇高的学习目的和在这种目的推动下产生的学习主动性、求知欲和刻苦学习的意志,即学习的良好风格,不要说成为优秀的人才,也许连顺利完成学业都会变得困难。反之,如果具有良好的学习风格,在校学得扎实的专业知识,毕业后再以自己良好的学习风格将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成功的成才之路。
(四)高校学生学风建设的体系
学风作为一种群体风尚,它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还与学校的历史积淀、文化传统、管理体系以及社会影响等密切相关。因此,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1、学风建设的基础——诚信道德建设
这里的道德建设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和学术活动中诚信品德的培养。学风从本质上来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个人品质的外在表现,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好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亦即学习的动力因素问题。因而,学风建设一是要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积极引导,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为学风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持久的动力源泉。
2、学风建设的核心——学习素质提升
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把“学会学习”当作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加强学风建设要在提高学生自觉运用学习理论、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素质上狠下功夫。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素质,一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强调学生应当充分关注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过程,重视对自己学习的反思和研究,掌握一定的学习知识和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策略和风格,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阶段学习观向终身学习观转变,从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组织专家、学者、教师进行教学之外的教学,在学生中有计划的开展专题讨论、讲座等途径推动学生的学习改革,掀起一场以学生自己为主体的反思自身学习状况的大辩论,倡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观,以新的学习观引导自己的学习。二是要加强对大学生元认知知识的指导,帮助学生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不断地控制和管理。三是要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习动力原理,采取满足学生认识需要、成就需要、交往需要和锻炼意志品质的方法,调节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四是要使大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大学生学习素质的核心,要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方法的自我控制,认真制定学习计划,搞好学习经验总结,培养学习能力。五是加强对大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创造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体性,重视学会学习,注意学习策略和方法,关注学习活动的动机,追求创造性的学习目标。要引导学生能动地安排学习。
第三篇:学风建设是党校建设的根本
学风建设是党校建设的根本
学风正则事业兴,学风不正则事业损,只有重视和加强学风建设,才能保证党的事业顺利发展,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重视学风建设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重视学风建设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要求。党校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特别需要树立好的学风,特别需要把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贯穿到干部教育培训的各个方面,切实形成“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进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成效。
一、党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学风建设,是党校自身性质与地位决定的。党校的特殊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党校教育对于克服当前党内存在的不良学风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扭转党内学风,首先就要坚守党校这块党的思想战斗堡垒基地,把自身学风建设搞上去。
1、加强学风建设是充分发挥党校理论阵地作用,推动理论创新的需要。进入新世纪,我们党面临复杂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的重大变化,正经历着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历史考验。要迎接挑战,经受各种风险的严峻考验,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校是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它在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思维、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党性修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党校教育也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特色和有力法宝。党校作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责无旁贷的地应该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就要求党校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切实加强对重大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因此,党校要根据“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的要求,发挥理论阵地的作用,进行学风建设,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2、加强学风建设是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作用,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党要在新世纪完成三大历史性任务,关键是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党校教育事业是我国各级党政干部培养的主渠道,是党的事业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党性修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此重要的部门和阵地,如果不 搞好学风建设,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回答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在党校学习的广大干部的学风状况,进而将影响到党的作风、党的事业、党的前途命运。可以说,党校学风问题实际上是党的学风问题的一个缩影。为此,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深刻认识面向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以教学为中心的各种改革,充分发挥党校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把党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加强学风建设是党校自身建设的需要。党校的主旋律,就是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之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新一代政治家。办好党校,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教师队伍。从党校的现状来看,总的来说,教师队伍政治忠诚、爱岗敬业,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也有个突出的缺点,就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缺乏对实际生活的深入了解,因而不能满足广大干部日益增长的学习新知识的需要。因此,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是党校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当前党校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管”三个方面。
1、“教”的方面,即“教风”问题。教师如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去,这就是“教”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党校办学的人、财、物等硬件方面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党校的发展。尤其是县级党校由于教育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很少有外出学习培训考察的机会,导致“封闭的教师”教“开放的学员”,教师上课照本宣科、照抄照搬的多,教学内容更新不快,培训方式陈旧单调,理论联系实际不紧,教学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等,因此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影响了良好学风的形成。
2、“学”的方面,即“学风”问题。没有一个好的学风,就不会成就一个好的干部,更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更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柱石。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学风总体上是好的。但学风不正的现象在党校教员和学员身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是干部缺少到党校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缺乏对学习的认识,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成天忙于不必要的应酬,甚至沉迷于灯红酒绿;来参加党校培训学习也是因为组织的要求。有的到党校来学习也不认真。二是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敷衍了事,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满足于学习的次数,不注重提高学习的质量,还有的领导干部不学无术,官僚作风太重,所有的稿件包括简单 的讲话稿都要秘书准备好;三是理论与实际脱节,照本宣科,不去用或者不会用科学理论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甚至言行不一;四是作风漂浮,形式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热衷于哗众取宠,虚报浮夸,不求实际效果;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理论与实际脱节,言行不一,口是心非。
3、“管”的方面,即“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干部培训运行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学员管理不到位,调训纪律执行不严,干部培训考核、干部培训与任用相结合等制度没落实,没有把学习培训表现情况、考试结果纳入干部管理信息库,没有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干部考察中,没有把学风是否端正,是否系统掌握理论并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作为重要考察内容,在全社会没形成“学风端正受重用,学风不正不使用”的正确用人导向。因而,干部到党校培训兴趣不大,学习氛围不浓,学习效果不佳。
三、不断创新,切实加强党校学风建设。
党校学风建设直接关系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只有加强学风建设,才能推动党校教学活动取得显著的成效。
1、抓教师队伍的教风。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风。理论联系实际,也是党校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校教学科研首先应该遵循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和原则,是衡量我们教学科研质量高低的一条重要标准。党校的教学科研没有理论不行,脱离实际就更不行。党校学员往往是从有无理论高度,能否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能否做到理论创新来评价我们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党校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苦功夫,在教学科研中努力提高理论含量,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同时要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实际、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大力在“结合”上做文章,在“结合”上下功夫,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为此,党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中,首先,要体现开创性。要求教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与时俱进,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现实问题,做到理论创新。其次,要有坚韧性。要求教师要有信心、有耐心,敢于坚持真理,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谛。党校教师要在精讲、精学、精读上下功夫,在讲“管用”、在讲“发展”、在讲“创新”上下功夫。第三,要坚持可操作性。要求教师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重视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些重要环节,努力把理论变成可操作的政策。在教学中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是轻视马克思主义的作用,有的教师不愿讲,有的学员不想学,这种思想倾向必须注意克服。二 是对待马克思主义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在教学中表现为照抄、照转、照念。对此我们必须注意克服和解决。否则,我们党校的讲坛,就将失去自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抓学员的学风。党校在干部培训中,要把端正学风作为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来抓,从而端正学员的学习态度。要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求学员用心去系统地、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靠背名言、警句来装点门面;要求学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的运用,而不是讲大话、空话,欺上瞒下,瞒天过海;要求学员用发展的眼光去掌握诸如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现代经济知识知识等,而不是用陈旧的知识去应对新的事物;党要求学员在学习、研究和宣传理论的过程中,要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要求学员做到学用结合,就是要善于运用学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
3、抓教育教学管理。要根据培训需求改进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加强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切实加强学风建设。一是深化教学改革,形成教学新格局。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关键在于要具体体现在新的教学格局上。党校学风正不正,主要看教学布局是不是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因为教学内容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有力结合点。党校课程设臵不能拘泥于过去的“老五门”,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在“党性修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理论素养”四个方面下功夫,按照“四基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五当代”(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律与我国法制建设、当代世界军事与我国国防、当代世界思潮与民族宗教)的教学内容重新调整我们的教学。应该在这样的基点上确立培训主题,设计培训内容,筹划培训类型,构建培训体系。二是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坚持从严治教,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培训机构的教学科研阵地,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严格把好教学政治纪律关。严格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建立学员评教与专家评教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加强训前需求调研,根据各类干部的成长规律、行业特点和培训需求,科学设臵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注意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培训方法,大力实施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三是严格学员管理。不断改进学员管理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学员管理水平。抓好学员管理制度的 建设与执行,要求学员认真遵守各项制度,以高度的自觉性完成学习任务。要特别抓好学习管理,组织好学员的听课、自学、研讨、交流以及考察、调研等活动;严格考试考核,考试考核成绩要记入学籍档案,并向组织部门和学员所在单位反馈,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党校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很重,而且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级党校必须将其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党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起带头表率作用。要带头学习,带头深入实际,带头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学风。
(王群)
第四篇:党校学风建设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思考
党校学风建设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思考
学风是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的重要体现。学风正不正,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强调,党校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阵地,特别需要树立好的学风。各级党校要认真贯彻实事求是的校训,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还在持续,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的严峻形势下,强调加强党员干部学风建设,对于去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保持和发扬优良作风,团结奋进,真抓实干,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一、党校学风建设至关重要
学风是认识和处理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与行关系的态度和风气。学风引导党风、影响政风。党校是唯一以党命名的学校。党校姓党,党校学风是党风的反映,习近平同志着重强调抓好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党校的要求,更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语重心长的嘱咐,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学风建设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我们党历来重视学风问题。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中深刻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从1942年延安整风,到新时期的“三讲”活动、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都是强调党员干部的学风问题。党的历史表明,学风问题不是小问题,也不是虚问题,它关系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每到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都把加强学风建设放到十分突出的地位,以正确的学风导向来推动全党的理论学习和各项工作。实践证明,学风正则事业兴,学风歪则事业损。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艰巨任务,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良好作风是党的事业顺利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学风建设关系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学风的好坏,决定和影响着一个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高低。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谆谆告诫说,“在干部队伍里有一种恐慌,它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阶段,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非常繁重。对执政方式、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都有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要顺应形势的需要,与时俱进,就必须转变学风,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知识水平,作到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学风建设关系党的创新理论的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理论越是丰富和深化,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实践功能、积极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要求就越是迫切和重要。这对领导干部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只有切实转变学风,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形成学习理论、应用理论、践行理论的良好风气,才能使党的创新理论发挥巨大的实践效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果没有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风作保证,理论指导实践就有可能流于空谈。党校教育事业是我国各级党政干部培养的主渠道,在提高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党性修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不搞好学风建设,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回答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在党校学习的广大干部的学风状况,进而将影响到党的作风、党的事业、党的前途命运。
4、学风建设关系党的风气和党的执政能力。当前,我们党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学风是好的,但个别领导干部在学风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学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革命和战争的条件下,学风不正的主要表现是主观主义;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学风不正的主要表现则是形式主义。学风上的形式主义表现有:学用脱节、只说不做,表里不
一、言不由衷,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等等。应该深刻认识到,学风上的形式主义决不仅仅是“形式”问题,它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旦让这种不正学风蔓延开来,就必然会败坏党的风气,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的执政能力。
二、党校学风建设任重道远
近年来,党校学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果我们党校的课堂松松垮垮,纪律自由散漫,那党校就成了一些人“养养神、串串门、认认人”的休闲会所,这 12全文查看
第五篇: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加强学风建设,是学校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
学风有二种含义,一是从学校的角度讲,学风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二是从学生的角度讲,学风是指学生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目前在初级中学中,一些学生在思想上表现为理想、信念淡漠,对不良行为习惯、不良社会风气的抵御力差;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在生活上贪图安逸,追求高消费。因此,在新时期大力加强初级中学学风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势在必行。优良的学风是正确的学习态度、刻苦的学习精神、科学的学习方法、坚强的学习意志、严格的学习纪律、健康的学习动机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体现。学风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更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学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初级中学的学风状况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加强学风建设,使中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
加强学风建设,是初级中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条件。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学习,只有培养优良的学习习惯,才能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宝贵时间,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潜力,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良好的学风,我们的中学生是直接营造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当前从中学生整体来看,学风的主流是勤奋上进、刻苦认真的。但是,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不同程度的厌学、课堂纪律松懈、抄作业等现象相当普遍;学风问题不仅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而且还是社会大环境、学校教育管理的问题。虽然学风不正问题出在少数同学身上,但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不容忽视。这些学风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中学生心无理想,缺乏自控能力,没有考虑过怎样过好职校生活,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在行动上,缺乏组织纪律观念,学习散漫,迟到、早退、无故旷课不在乎。平时学习不用功,考时打夜工,甚至在考试中采取各种手段作弊,情节十分严重。
2.学习目的不正确,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有些中学生只看重学习成绩,以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有好工作,导致应试倾向严重。思想上只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忽视道德品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集体观念和劳动观念淡薄,不讲究个人与公共卫生,仪表、举止、语言缺乏文明,这对自身的全面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3.贪图玩乐,追求享受。有些中学生不能处理好学习与休闲、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一直沉缅于谈情说爱、上网、玩游戏、聊天、看小说等等,只求活得潇洒、快乐。可以说白白浪费了青春时光,严重破坏了学风和校风。
形成以上学风问题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学生无敬业和爱业精神,没有去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有些中学生则受到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有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从而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使学风衰退。当然其中也有教师和学校方面的原因。少数教师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上课敷衍了事,责任心不强,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学校管理不力或办学指导思想上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倾向,忽视了中学生的育人工作,这也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学风的不正。
二、学风建设工作思路
初级中学的学风建设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提升学生的理想定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重点还应放在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风建设需要“教、学、管”三管齐下,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1.教—教师如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去,这就是“教”的问题。逐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教”的质量,包括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加大对一线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加强开展教师的教学研讨工作;还要逐步形成针对教师教学的考核审评制度,对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等进行评价,如组织学生每个学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开展评价,对于连续两次被学生评价为不合格者,学校将暂停其教学活动等,这对激励和约束教师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学生传授知识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
2.学—也就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要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包括新生人学教育工作和各类奖惩机制。如为帮助新生尽早适应中职学校生活,热爱所学专业,新生人校开始,就制定一系列新生人学教育工作,教育内容包括“认识学校、热爱专业、端正态度”、“认识自我、关爱自我、明确目标”及“人格倾向和心理调试”等等,人学教育的效果还是明显的。
3.管—在奖励机制上,主要抓住奖学金评定和优良学风班建设两项工作,努力在学校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风竞赛等。
在“管”的方面,学校建立以学生科、团委、班主任为主的一支抽查队伍,定期不定期抽查课堂和宿舍,将抽查情况认真详实记录并直接与班级和个人的奖惩挂钩。从实际情况看,“管”是必要的,不管绝对不行,需要讨论的问题仅是如何管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管的问题。
关于学风建设,要真抓实干,切忌走过场;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并为之建章立制;要不断分析学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实事求是地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抓学风,应该同时注重“教”“学”“管”三个方面,否则,从长期来看,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三、具体措施
(一)营造校园学习氛围,加强学校文化长廊建设 校园氛围,包括校园的建筑、景点、绿化等物质文化,校园文化长廊上的名人名言、励志格言等等这些都能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教化作用。
(二)召开学生座谈会,提高对学风建设的认识
应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才”,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勤奋好学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同时,由于每个人都注重维护这种环境,使得这种好的班风和学风持续下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有收获就必须要有付出,学习也是如此。而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但学风也是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学风的建设直接反映出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而且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人是在群体中生活的,处于一个良好的学风环境中,学习气氛浓厚,会有一种无形的竞争在推动你不断努力,使你不敢有所松懈。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在教室里的文化园地增设一个“手抄报”栏目,班干部轮流地把同学们写的生活感悟、学习体会等文章分类张贴,让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互相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动员大家积极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课外有益活动,如征文比赛、读书活动、学术讲座等。
(四)成立学习竞赛小组,举行专业技能竞赛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学风的建设应在一个班集体刚形成时就开始进行,创设良好的学风就要抓准时机促使同学们一开始便接受良好的群体心理的影响,目标是成功的动力。
应针对班的具体情况制定总的学习目标,围绕总目标确定每一阶段的奋斗目标,从而使全班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奋斗。比如组织学生成立学习竞赛小组,不定期举行一些活动,如辩论赛、诗词鉴赏赛等。
另外,我们还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举行专业技能竞赛,让每位同学都能“英雄”有“用武之地”,以此营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气氛。
(五)开展学习经验总结交流会
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关于学习经验的总结交流会,让每位学生作一次自我小结,然后听取别人的经验,以取长补短,并邀请教师进行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
通过开展学习经验总结交流会,让每个学生认识到,在校读书不是一个人学习的终点,它只是一个过程,可能我们所学的专业跟以后的工作并不对口,但重要的不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多寡,而是我们在校期间要学会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这些都会给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出我们素质的高低。
(六)推广项目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动机、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及建立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每位专任教师都要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找出1个项目、1个单元进行试点,进而逐渐推进,让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中真正受益,感受到项目教学法的创新与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组织主题班会活动
每周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由班主任组织,每一项主题都要与学生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以使同学们在每一次主题班会中有所收获,得到提高。
(八)组织家长会
学校每个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一次成功的家长会,不仅能促进学校与家长很好的沟通,而且“家校合力”将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家长会上要向家长阐述学校的工作思路和教育理念,以得到家长们的认同,接受学校的工作方法,有的班主任觉得自己的工作只是一些繁琐的小事情,用不着向家长喋喋不休地汇报。这样想就错了,因为家长对我们的工作内容未必十分了解,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会这个与家长交流的好机会,尽量让家长了解我们工作的性质和细节,调动他们配合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争取家长和学校很好的配合,教育要求一致,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此,家长会对我们搞好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学校的学风作为校风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校貌,透过学风这个窗口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精神风貌,看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看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现状,通过加强学校文化长廊建设、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举行专业技能竞赛、推广项目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主题班会活动、组织“校友与企业文化论坛”以及召开家长会等措施,可以在学生中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优良学风的形成,培养学生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用自己的双手造福社会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