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店面装修不符合消防规定将被整改
店面装修不符合消防规定将被整改
店铺装修特殊,可以在众多商家中显现出独一个性,又能吸引客户进店购买商品。多数店面存有大量消防安全隐患,将被整改。
消防排查主要是对商户室外消防栓是否完好、消防通道畅通没有违章占道、消防灭火设备是否配备齐全等。此外,还要重点规划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或将其清理。
近日,湖南的某地区商户,因装修不符合消防规定,店面使用大量木材质装修,存有大量消防安全隐患,不符合消防安全规范,将被整改。
第二篇:公司店面装修管理规定
公司店面装修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管理,规范装修流程,确保装修施工案例,现将装修制订本管理规定。
一、进场装修程序及责任人
(一)由所属店铺督导负责向厂家商场布局图;
(二)由工程部负责实际场地的丈量尺寸、出草图,并将草图传真至厂家,与设计师沟通出图纸及修改。
(三)由工程部与督导协调审图、改图,定出方案,上报公司领导审批。
(四)图纸定案后由督导负责商场图纸的审批手续办理。签字后交工程部备案。
(五)工程部选定至少两家报装修预算。预算内容包括:材质、品牌、数量、单价、工时、工费等,具体见《工程预算表》。
工程部采价后组织预审会,由督导、工程主管、销售主管等相关负责人参加,确定装修施工单位,上报总经理签字同意后,签订装修合同。财务按装修合同支付装修费用。
在装修过程中或装修完毕后遇增项或整改项目的,工程必须按《工程预算表》上报增项费用明细,经督导确认,上报总经理同意后实施借支及施工。
(六)由工程部负责并负责告知施工单位进场时间、装修材料、现场施工、消防安全等规定。
(五)由督导与厂家沟通确定货柜等物料的发货时间,当日通知物流部。
(六)由工程部负责《装修申请表》、《用电申请》及《电器施工方案》等审批手续的办理。
(七)由物流部负责跟进货柜等物料到货时间、货运价格等,到货前与工程协调,确定物料送达地点,并负责接货。
二、装修工程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一)施工人员须遵守商场及公司的安全和卫生管理规定。
1、施工器具和施工材料进店时应在工程部登记;
2、施工人员下班、离店是应主动接受工程部的安全检查;
3、施工中不得将有利用价值的材料擅自挪用或直接拉出本店,必须通过财务帐务处理后方可处置;
4、施工现场应设置隔离幕布,每日完成作业后应对现场进行清扫整理,禁止将建筑垃圾堆放在营业场地。在店铺/专柜暂存的垃圾应按工程部的通知及时清出;
5、严禁施工人员在使用现场吸烟,严禁在场内大小便,违者罚100元/人次;
6、施工人员禁止在施工期间,用电焊、电锯及特殊气味的施工材料。营业结束后,在施工现场用砂轮机磨制刀具、工具时应避开商品,锯末、刨花、橡胶水、汽油、涂料等物品,严防火星引燃易燃物品,违者罚款500元—1000元/人次。
(二)装修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定》(GB0222-95),严禁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易燃材料。确需使用可燃材料的,应按国家规范涂敷阻燃材料。
(三)电气工程的施工材料和电器元件必须按商场规范要求的品牌,严禁未经检查擅自用于本店装修工程。
(四)电气工程安装人员必须由经劳动人事部门考核合格的电工持证上岗作业,严禁无证作业,违者罚款500元—1000元/人次。
(五)临时用电,需经商场电工班批准,严禁施工单位擅自拉设临时线路,严禁使用花线和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作为临时线使用。
(六)施工作业确需动火动焊的,施工单位必须事先向工程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作业,违者罚款500元—1000元/人次。施工现场必须备灭火器。
(七)电焊、气焊、气体保护焊必须经劳动人事部门考核合格的电工持证上岗作业,严禁火花、火焰波及商品、锯末、刨花、橡胶水、汽油、涂料等可燃、易燃物品。严禁无证作业,违者罚款500元—1000元/人次,引发事故的依法追究其经济及刑事责任。
(八)装修时,墙面上的消防设施不得随意挪动、掩盖、改装。如需短距离移动,必须经过商场批准,并派专业人员进行移动。未经批准擅自移动,罚款500元—1000元/人次。
(九)店铺及工程部负责人必须每天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每天在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细致的防火、防水、防电检查。具体责任人为店铺/专柜负责人、工程部负责人。
三、装修工程验收
(一)装修工程总体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报请公司工程部,店铺等相关人员进行验收。总体检查验收后到工程部办理验收竣工手续。严禁未经验收合格直接营业,否则发生一切事故依法追究施工单位责任人。
(二)装修完毕后一切相关资料,图纸,清单等存档交还工程部存档。缺少按50元/张进行赔偿。工程部在竣工验收后一周内将所有图纸交行政部备案(包括但不限于:商场裸尺寸图、效果图、装修电路图等)。未备案将对责任人每延迟一天罚款5元的处罚。
第三篇:店面装修消防申请
一、店面装修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范围
(一)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
1、建筑总面积大于二万平方米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2、建筑总面积大于一万五千平方米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
3、建筑总面积大于一万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4、建筑总面积大于二千五百平方米的影剧院,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营业性室内健身、休闲场馆,医院的门诊楼,大学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寺庙、教堂;
5、建筑总面积大于一千平方米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室内儿童活动场所,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中小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校的集体宿舍,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员工集体宿舍;
6、建筑总面积大于五百平方米的歌舞厅、录像厅、放映厅、卡拉OK厅、夜总会、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咖啡厅。特殊建设工程:
1、设有以上所列的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
2、国家机关办公楼、电力调度楼、电信楼、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档案楼;
3、本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以外的单体建筑面积大于四万平方米或者建筑高度超过五十米的其他公共建筑;
4、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工程,大型发电、变配电工程;
5、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
二、申报店面装修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应当提供材料
(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申请表》;
(二)建设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等合法身份证明文件;
(三)新建、扩建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四)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五)消防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等)。申报改建工程(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消防设计审核还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1、所在建设工程(场所)已经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合格的,提供《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2、所在建设工程(场所)已经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的,提供《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受理凭证》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受理凭证》;
3、所在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均未被确定为抽查对象的,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4、所在建设工程(场所)属1998年10月1日前投入使用的,可提供房屋产权证明等建筑物合法证明材料。
三、申报店面装修消防验收应当提供材料
(一)《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申请表》;
(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三)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四)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五)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
(六)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
(七)其他依法需要提供的材料。注释:第(二)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对于消防验收范围的建设工程,是指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竣工验收人员共同签署的竣工验收原始文件。第(七)项“其它依法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竣工图纸、消防产品供货证明、建设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文件等材料。
四、办理时限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不计专家评审时间)出具书面审核意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受理消防验收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
日内组织消防验收,并出具消防验收意见。
申报店面装修工程消防设计及竣工验收备案指南
一、备案范围除住宅室内装修、村民自建住宅、救灾和其他临时性建筑和应当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外,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建设工程。
二、备案方式建设单位应当在取得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7日内,通过“广东消防网”()的“办事服务大厅”进行消防设计备案,或者报送纸质备案表由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业务受理窗口录入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受理系统。
三、申报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被抽查到的应当提供的材料要求被抽查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收到备案凭证之日起5日内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表》;
(二)建设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等合法身份证明文件;
(三)新建、扩建工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四)设计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五)消防设计文件(设计说明书,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等);
(六)《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受理凭证》。
四、申报改建工程(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还应当提供提供下列材料:
1、所在建设工程(场所)已经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合格的,提供《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和《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2、所在建设工程(场所)已经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的,提供《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受理凭证》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受理凭证》;
3、所在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均未被确定为抽查对象的,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4、所在建设工程(场所)属1998年9月1日前投入使用的,可提供房屋产权证明等建筑物合法证明材料。
五、申报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被抽查到的应当提供的资料要求被抽查到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收到备案凭证之日起5日内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表》;
(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三)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四)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五)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
(六)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
(七)《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备案受理凭证》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受理凭证》;
(八)其他依法需要提供的材料。注释:第(二)项“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对于竣工验收备案抽查范围的建设工程,是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文件收讫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出具的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第(八)项“其它依法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竣工图纸、消防产品供货证明、建设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文件等材料。消防设计备案未被确定为抽查对象的,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文件。属1998年9月1日前投入使用的建设工程(场所),可提供房屋产权证明等建筑物合法证明材料。网上备案服务是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推出的便民服务措施之一,申请人须确保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请勿虚报、重报,或填报、发布其它无关信息。对在本站发布不良信息的单位或个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将依法严肃处理。
第四篇:不符合报告整改
各位前辈好,我是刚刚注册的新人.现有一问题想请教各位,请各位帮帮忙:我公司在参加九千审核时,老师给开了一不符合报告,是有关我公司使用的一台内燃叉车的“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报告”过期的,现在我们已向有关单位申请重新检测了,新的报告已经拿到了,现在需要回来整改,请问还需要哪些资料呢,整改记录要怎么写呢?我觉得这个最好是问那个开不符合报告的老师不合格已纠正了,但还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找到原因,针对原因从制度和根源去完善,避免再次出现问题1)纠正资料提供上去,附检测合格报告复印件;2)自查是否还有其他叉车存在同样问题,附自查结果;3)是否没有制度保证定期追踪叉车检测情况,建立制度,落实责任,附新建制度,不符合报告整改,整改报告《不符合报告整改》。如果原本有制度,但没有执行,那么就培训,要求责任人员掌握制度要求,附培训记录。楼上说的差不多了,还要定个计划,确定什么时候进行叉车年检,或者在文件中直接规定出来。板凳说的挺全的了。总结起来三方面:
1、现象如何改善;
2、原因如何消除;
3、能否做到举一反三。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过甚现象的呢?有没有措施保证以后不出现类似的现象呢?同意板凳的意见百度搜吧多学习
第五篇:预决算公开不符合规定上级部门要求整改
预决算公开不符合规定 上级部门要求整改
【案情简介】
珠海市香洲区将2016年部门预算及2015年部门决算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但是存在着公开内容不完整、公开不及时、公开信息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不符合《预算法》及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调查与处理】
根据《关于开展2016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粤财监„2016‟125号)文件精神,我局于2016年12月12日至2017年1月6日对香洲区政府及下属各部门2016年预算和2015年决算公开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2016年部门预算公开检查发现问题
1.内容公开不完整。有111家单位未公开“部门预算单位构成”情况,未公开的主要原因是本单位为预算单位,没有下属其他单位。
2.公开细化程度不足。有1家单位一般公共预算按经济分类未公开到款级科目。
3.“三公”经费公开不完整。
(1)有4家单位未公开“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等说明信息。(2)有2家单位《三公经费支出表》未按“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明细内容细化公开。
(3)有2家单位“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未按“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明细内容细化公开。
4.公开不及时。有6家单位未在预算批复后20日内公开部门预算信息。
(二)2015年部门决算公开检查发现问题 “三公”经费公开不完整。
1.有1家单位未公开“三公”经费增减变化原因等说明信息。
2.有3家单位未公开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
以上行为,违反了《预算法》、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13号)、财政部《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财预„2016‟143号)、《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财预„2014‟36号)的相关规定。
针对此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我局要求香洲区迅速进行整改,进一步完善预决算公开工作及监督考核机制,并在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将有关整改情况书面反馈我局。
【法律分析】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各界对地方预决算公开的期望和呼声越来越高。财政是庶政之母,公开财政资金的来源和使用去向,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做好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政府接受监督最有效的方式,最有力的反腐措施,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关键举措。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分别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及预决算公开的主管部门,先后多次下文要求切实做好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财政部连续几年组织开展了全国性的预决算公开情况大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对各省(区、市)预决算公开情况进行量化排名;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对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开曝光。在具体实践中,某些地方及部门对于预决算公开工作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足、执行不够规范等问题,甚至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一)预决算公开的法律依据。
目前我国预决算公开法制框架已基本确立,初步形成了以《预算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统领,以《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和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意见》、财政部《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为指南,涵盖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转移支付预决算等多层次、多方位、具有中国特色的预算公开法制模式。1、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章“公开的范围”第十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下列政府信息:......(四)财政预算、决算报告”。由此可见,预决算信息公开,不仅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而且是重点公开的信息,备受关注,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非常大。2、2014年修订的《预算法》第十四条“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应当在批准后二十日内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以及举借债务的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部门预算、决算中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至此,预决算公开已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法律条款,不按规定公开预决算信息属于违法行为,按照法治社会的要求,将会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法律中的“日”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是工作日的话,即为自然日。因此,这里关于公开时限的要求是20个自然日。
(二)预决算公开的责任主体
很多人以为预决算公开是财政部门一家的事情,或者由财政部门主导其他各部门协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根据公开的内容不同,应由财政部门及各预算部门(预算单位)分别依法履行各自的公开职责,不可互相取代;根据“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如果预决算公开工作出现失误,也依法各自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预算法》第十四条“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
2、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
二、切实做好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
(二)公开主体。公开的主体为负责编制政府或部门预决算信息的单位或部门。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本级政府预决算公开,各部门负责本部门预决算公开。
(三)预决算信息应该如何公开
1、《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要求,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其中第三点“全面推进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各项工作”要求“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支出全部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预决算按项目按地区公开。积极推进财政政策公开。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除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细化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逐步将部门预决算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按经济分类公开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对预决算公开过程中社会关切的问题,要规范整改、完善制度。”这是预决算公开的总体原则和改革方向,预决算公开工作不能偏离这个根本思路。
2、《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13号)对于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
(1)扩大公开范围。各地应当依法及时公开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预算执行情况、决算的报告及报表(涉密信息除外),中央和地方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应当积极稳妥公开本部门和单位预决算(涉密信息除外)。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信息不予公开;涉密信息经法定程序解密并删除涉密内容后,予以公开。
(2)进一步公开预决算信息。各地公开的财政预决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以及本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安排、执行的情况和举借债务的情况。各部门各单位预决算公开的内容包括本部门本单位职责、机构设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机关运行经费情况等,涵盖财政拨款收支情况、非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3)细化公开内容。各级政府预决算支出应当全部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涉密信息除外),按规定公开到经济分类科目(涉密信息除外);公开分地区的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情况,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预决算全部按具体项目公开;举借债务的情况包括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批准的本地区债务限额、债务余额和债务发行、使用、偿还等情况。各部门各单位预决算支出应当全部公开到功能分类项级科目(涉密信息除外),按规定公开到经济分类科目(涉密信息除外)。公开的决算应当说明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国内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等情况。
(4)规范公开方式。各部门各单位应自本级财政部门批复预决算及相关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日内主动公开。公开以政府或部门、单位门户网站为主要平台,并保持长期公开状态。没有门户网站的部门和单位在本级政府的门户网站上公开或通过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公开。
3、财政部《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财预„2016‟143号)对于地方预决算公开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是一份具体的办事指南,分别从公开职责、公开时间、公开内容、公开方式、涉密事项、保障措施等各方面提出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并以此对照检查自身的预决算公开工作是否合法、规范、及时、完整。
(四)不按规定公开预决算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1、《预算法》第九十二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三)未依照本法规定对有关预算事项进行公开和说明的;”
2、《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五条“行政机关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监察机关、上一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二)不及时更新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的”
3、《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款项,限期调整有关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七)其他 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4、《关于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13号)“第三点 具体要求”第4小点“完善公开工作考核机制。对未按规定对有关预决算事项进行公开和说明的,依法追究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5、财政部《地方预决算公开操作规程》(财预„2016‟143号)第二十八条“地方预决算公开检查中发现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应当移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建议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典型意义】
预决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和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对于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预决算公开的原则是: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依法依规公开预决算。除涉及国家秘密外,不得少公开、不公开应当公开的事项,保证公开内容全面、真实、完整。预决算公开的基本要求是:公开及时,内容准确,形式规范。坚持问题导向,重视公开实效,聚焦社会热点,回应公众关切。方便社会监督,公开内容公众找得着、看得懂、能监督。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部门应当树立依法公开观念,增强主动公开意识,切实履行主动公开责任;加强沟通合作,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本地区预决算公开工作。
应该看到,预决算公开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生事物,由于思想认识不足、缺乏经验等原因,在公开的过程中各地区及各部门有意或无意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的现象,使群众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影响了预决算公开的正面效果,也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强化宣传,通过典型案例的形式澄清各地区各部门对于预决算公开认识上的误区,十分必要。预决算公开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同时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稍有疏忽犯错,就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通过该案例的宣传,能够帮助各地区各部门对预决算公开工作有系统的了解,促进相关部门按照法定要求规范开展此项工作,避免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我们希望通过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达到进一步促进财政改革、促进财税政策落实、促进财政管理规范、促进政府效能提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