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川中学关于开展破角羊教育教学质量难题教研活动的报告
草川中学关于开展破解教育教学质量难题
教研活动的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寻找制约我校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理清教育发展思路,破解教育发展难题,制定教育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教育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抓好学校管理,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期,我校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按照《通知》精神,学校建立由领导班子、教研组长、学校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组成的调研组,召开分析研讨会,并深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认真开展了破解教育教学质量难题的调研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现状
(一)、学生情况:草川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始建于1968年,服务区所辖11个行政村,68个自然村。现有在校学生304人,其中女生158人;设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中有住校生158人,其中女生78人。
(二)、师资队伍情况: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2人,特岗教师5人,学历合格率100%;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3人,未评1人;专任教师中有一人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有11人被授予清水县“县园丁”,有2人荣获清水县“教学新秀”称号。
(三)、课程设置情况:近年来,我校能认真执行国家新课程标准,总共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13门课程;同时,我校能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要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能开全学科,开足学时,不分主副科,不随意增
减课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57平方米,生均8.4平方米。现有课桌300双人套,学生用床150张。有理、化、生实验室2个,仪器室2个。有远程教育三种模式设备一套,有图书室1个,有效图书9440册,生均31册。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我校政府采购力度的加大,我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取得的成绩及做法
(一)、工作成绩:近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政策,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以人为本、民主治校、创新引领、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提高教师素质为基础,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学生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走“依法治校、质量立校、教改兴校”之路。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我校立足实际,务实创新,从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改革,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开拓创新,我校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2010年中考全县综合评比第三名,2011年中考全县综合评比第五名,我校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二)、成功的做法
近两年我校可喜成绩的取得,归根于我校全体教师的团结奋斗和共同努力,更是我校广大教师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结果。总结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做法主要是: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教育教学优质团队。
近年来,我校以“观念新、师德高、业务精、能力强”为宗旨,坚持“以师为本、加强学习、全面提升”的原则,把凝聚人心,激发热情,增强合力,共谋发展当作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通过抓学习、强建设、搞活动等形式,不仅促使我校教师保持团结一致的工作作风,永保昂扬向上的工作斗志,而且营造了和谐顺畅的工作环境,提升了教书育人的工作干劲,更是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激发了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
2、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为端正办学方向、规范办学行为、争创一流佳绩,我校把管理创新作为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主要选择。为抓好管理工作,我校结合实际,在总结本校和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一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严明工作纪律,推进包级负责制,构建了“抓好规范、严格管理、认真督查、提升质量“的工作机制。二是各项常规制度更加具体,贴近教学实际,管理方法更加科学,易于操作,不仅明确了各个岗位职责,使教师学有目标,做有规范,而且各种业务检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三是重视过程管理。我校形成了以学校为线、教研组为点、年级组为面的管理体系,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强化了检查与管理,使常规管理始终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四是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量化评估细则和考核办法,把评价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使评价更加多元化。上述措施不仅明确了分工,靠实了责任,而且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有效教学。
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校把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有效教学作为当前新课改的中心,加强教师业务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具体做法:一是积极推进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实践有效教学。二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引领课堂改革和有效教学。三是开展课例研究,优化备课环节,探索有效教学。四是倡导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整体优化、分层推进、全面提高,以实现有效教学。五是不断强化团队精神,引领教师专业合作,并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教学比武等活动,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近年来,我校以校本研究为载体,加强教学改革,在保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的同时,正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4、加强团队交流互动,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我校坚持“教研为先、质量为重”的原则和“教改兴校、科研兴教”的思想,以教研组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一是提高认识,增强了校本教研的自觉性。为加强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按照学习——研究——检查——提高的工作思路,着力创建人人参与、能者示范、优势互补、才艺共享的教研活动氛围;通过公开课、研讨会、示范课等形式,为课堂教学赋予了新的活力。二是积极开展团队交流互助,促进教师共同提高。我校为创建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积极开展了听、评、议、改的课堂推进活动,强化了教师的反思,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三是创新研究形式,提高了研究效率。通过开辟多样化的研究途径,丰富了校本教研 的方法,以及领导参与课改、教师钻研课改,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
5、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让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既关系到一代人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我校利用集会、班会、宣传栏、校园广播、团队活动等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将遵守《规范》、安全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形成德育系列,净化了学生心灵,打造了学生优良品质,激发了学生搞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热情,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落实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校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按照教育体育局有关精神,大力开展文体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强化薄弱学科的教学,重视心理健康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校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校更广泛地集中民智,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努力破解。
(一)、课改规范意识不浓,科研引领仍需加强。
实践证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理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我校在教学改革中虽然取得并积累了一些有效的实践经验,但因为在教学改革中研究意识不强,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表
现为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系统设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仅仅停留在个人和本土的经验层面上,满足不了“轻负高质”目标的多样需求,也不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与共享。部分教师对课改精神领悟不够,依法治教的意识比较淡薄,课程改革的执行力显得不足,有重主轻副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我校还需进一步提高标准,强化教学改革的研究意识,争取把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落到实处。
(二)、学情分析不深入,分层教学需要完善。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只有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当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时,才能够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我校通过调研发现,学校在重视教师管理、教学研究、教育方法的同时,相对忽略了学生学情的科学分析与研究。部分教师对分层教学的理解不够全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重视课堂教学过程的分层,而未能将分层教学的理念全面地运用到备课、作业、评价等整个教学活动中,导致培优转困工作目标不明、思路不清、力度不够,所以我校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对分层教学和提优辅差工作进行专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三)、师资队伍业务钻研不力,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改要求。我校现有师资力量较雄厚,但因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业务钻研热情不高,校本培训工作不到位,经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优秀率不高,更不乏低效、无效的课堂。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教师重教不重学。部分教师满足于现状,钻研不深入、学习不精勤、无创新意识,不能很好地通过业务学习,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教师角色的转换。二是不能充分领会课改精神和课改经验的
精髓,甚至个别教师觉得新课改是校长的事或教导处的任务,与自己无关,在做事教书上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三是不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器材和设备。有的教师没有设备时抱怨条件不够,条件具备了又不按要求充分利用,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打折扣。四是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痕迹依然,教师讲得多,学生思维活动少;精心设计情景,创造机会,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发展思维为核心、以形成方法为关键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只有在示范课、公开课中出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切实转变任重而道远。五是个别教师钻研教材不深入,备课流于形式;讲课难分主次,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理念;作业设计无层次,不能体现“因材施教”。上述情况是制约我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一大瓶颈。
(四)、教研教改缺乏创见,活动质量不高。
经调研,我校个别教研组不能明确认识教研教改的目的意义,不能立足实际,查找问题,科学分析,认真研究。对学校提出的“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务实、效果明显”的要求和“看得见、感悟深、易学习、见效快”的目的落实不到位,而是流于形式,质量不高,实效性差,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引导课改深入进行。
(五)、班级工作不扎实具体,班风、学风建设有待规范。
我校班主任教师多为青年教师,个别由于经验不足,钻研不力,未能落实好“德育为先”的思想和“勤、快、细、实”的原则。“主脑”作用发挥不尽人意。一是不勤。很少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思想、感情、困难及需求,不能很好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二是不细。不注意观察,不分学生优缺点,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三是不巧。管理班级缺乏一定的技
巧,方法简单,班干部的任命较随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不能真正让学生德智双全、文理兼优、学创俱能、身心两健。
(六)留守儿童比例大,行为习惯问题多。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由于相当一部分学生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务工,不仅为我校构建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家庭为配合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造成困难,而且大部分监护人只管其生存,不管其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学生关心不够,支持不力,更不用说配合辅导。加之当前农村社会打工潮的不良影响,导致一部分学生在校思想不稳定,纪律散乱,学习不用功;乱刻乱画,踩桌爬窗,追打乱嚷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这部分学生严管则走,放松则乱,这给学校文明素养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今后的措施与建议
本次调研是一次关于教育教学质量的专题调研,我校调研组经过充分的讨论和认真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是:以推进课改为中心,以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细化内部管理,强化执行力,全面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不懈抓好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要求全体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心态,坚持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知识,适应新形势、新环境、新岗位的挑战和需要。具体做法:一是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并有学习笔记,撰写有创新的教育教学论文,钻研教学业务并有心得体
会,继续参加学历进修。二是从全县教育动态发展的角度看课改,拓宽对新课程理解的视野,积极加强外向型的学习与借鉴,学习外校外地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尤其是我县学习并实践的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经验,对他们的教学改革动力、方向、模式和策略,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实施科学性的借鉴与创新。
(二)、以师为本,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效进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我校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着力强化全体教师爱校、爱教、爱生、负责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二是立足校本,积极开拓,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素养。三是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室即教研室、教师即研究者的思想,以教育教学中经常或普遍出现的问题为课题,引领教师探究钻研,并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以达到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有效促进教师教研能力及业务水平提高的目的。四是认真培养我校内部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努力发挥其标兵引领作用,形成典型示范效应。
(三)、凝心聚力,积极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活动。
为突出课堂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我校将认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和方案,领导班子将进一步充分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和意义,认真抓好课堂教学。一是班子成员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深入一线抓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管理的层次,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是我校将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过程监控的组织、制度、计划,加强督查和指导力度,实施目标管
理,质量奖惩,等级考核。三是认真落实教学工作评估和过程监控措施,继续强化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巩固率等量化考核指标,并逐步加大其权重,以促使全校上下人人盯着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提高执行力,促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我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如何进一步将教学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如何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如何总结和推广课改经验等问题,亟需我们去解决,并加大执行力度。为此,我校研究出的举措是:
1、坚持增强依法执教意识。我校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以及其他相关要求,开齐开足学科课程,开好体、音、美、信息技术及活动课程,学校有关负责人将不断加强对新课程实施工作的检查和督导。
2、坚持“以学定教、以学定评”的原则,改革课堂教学。一是坚持“以学定教”,根据各层次学生实际,争取转困促优,采取结对互学、分层教学、小组探究等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坚持“以学定评”,我校将用不断发展的眼光,不断完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重视定量与定性的统一综合,使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3、坚持对提高课堂效益的研究与探索。我校将着力通过推门课、过关课、讲评课和评教评学等途径及形式,认真举行研讨课、观摩课、征文比赛等活动,通过上、听、评、议,探索课堂教学艺术,以研促教,充分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并通过传、帮、带作用,整体推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4、坚持加强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与总结。教师在工作中能严于解剖自己,认真进行自我批评,不断反思总结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我校将加强
教师个人与集体的教学反思,尤其将加强教学诸环节的质量反思,通过反思与总结,积累经验,以便很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
(五)、加强校本教研力度,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高举教研兴校之旗,是和谐发展的强校之路。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我校将以教育研究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实现学校办学品位与水平的提升。一是树立以教改带管理、以管理强素质、以素质提质量的理念,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并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认真抓落实。二是立足课堂,围绕学校发展、师生发展和课堂教学,人人参与,全员研究,引导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是深入开展“自主探究式”课堂模式的探讨与实践,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并打造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提高课堂实效。四是认真总结教研教改经验与成果,并转化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强大动力,通过教研教改活动的深入开展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六)、加强学生学情研究,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
遵照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基础。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当前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难题。为了有效提升我校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对学情的研究,积极探寻“轻负高质”的有效途径。关注学生全面成长,切实推动学校质量管理上新台阶。
(七)、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部分好书,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润物无声的
作用。为抓好该项工作,一是我校将以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团队活动等为载体,加强阵地建设,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积极创建“书香校园”,深入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同时添置图书、音像等资料,为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创造条件。三是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体、音、美活动和书法、小发明、剪纸、诗朗诵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无心理压力的前提下,寓教于乐地开展学习活动,从而陶冶学生情操,提升综合素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真正把学校变成学生成长的乐园。
(八)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发展。
一是我校将进一步争取县委、县政府对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学校硬件建设,充实教学设施及资源;二是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爱岗敬业育英才,无私奉献写春秋。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任重道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责无旁贷。我校将在转变观念中改革创新,在更新思路中真抓实干,在大胆实践中破解难题,锐意进取,与时俱进,迎接挑战,阔步前进,为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业绩,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草川中学关于开展破解教育教学质量难题
教研活动的报告
草 川 铺 乡 中 学
二O一一十月二十五日
第二篇:开展科研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开展科研教研活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灵 山 县 教 育 局 教 研 室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市教研室的直接指导下,我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科研课题研究为龙头,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目前,全县共有省、市、县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400多项,其中自治区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52项,市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28项;已经结题的课题共200多项。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我们引导广大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和专题总结,平均每年达到6500多篇。近五年来,全县教师上送论文参加县级、市级、省级和全国级评比,获奖或发表的共7800多篇。科研推动了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认识到位,领导以身作则。
我县是个农业大县,人口多,底子薄,尤其在教学方面,基础差,质量低。过去我们曾经认为:“科研”是上级科研单位和大学相关部门的任务。县级教研室是教育科研的基层单位,主要任务是“教研”。因此一度只注重抓教学常规工作与教研业务,诸如下乡下校听课评课,检查教师计划、教案、作业的布置及批改情况,检查高考、中考备考工作,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和评比活动,组织期末考试和成绩分析等。教研员一天到黑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更也是加班加点,奋力“拼搏”,结果还是教学质量提高缓慢,落在兄弟县区的后头。
如何提高我县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能只凭“革命+拼命”,不能仅靠“时间+汗水”,更重要的是研究教育教学规律,遵循规律,改进方法,提高效率。科学技术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教育局领导经常深入教研室指导教育科研工作,在全县各种教育会议上,局领导还经常强调教育科研的有关问题。教研室领导也将教育科研作为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单位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重要议事日程。教研室成立有教育科研管理机构,主任除了负责室上全面工作外,还亲自分管教育科研工作,室上安排了3名教研员兼职负责科研管理的具体业务工作。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坚持做到了“四带头”:带头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带头参加教研活动,带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教育局林彬局长、梁善安副局长等领导,亲自承担有市级教育科研课题,亲自参加自治区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亲自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在自治区级的刊物上发表。教研主任室张善潮、副主任王桂甫、周佳辉三位领导,共承担有市级以上的6项课题,其中国家级子课题1项,自治区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在领导的带动下,全室18个专职教研员,承担有市级以上的课题共23项,其中全国级子课题1项,自治区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16项。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领导、教研员带头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教研室领导和教研员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书报杂志公开发表或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共440多篇,平均每人每年超过4篇。领导和教研员的行动又带动了广大教师。
二、组织指导,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一)健全全县教育科研网络。
我们教研室在编人员20人,其中专职教研员18人,中学、小学各学科和幼教都有相应的教研员。18名专职教研员中,本科以上文化程度13人,大专文化程度5人。2002年以来,我室先后有10名教研员参加了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研读进修,取得了相关的毕业证书。目前,我室专职教研员中,副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7人;其中有特级教师1人,市、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委员各1人。
为了促进我县教育科研的全面进发展,我们健全了全县教育科研网络。中学构建了“县——教学协作区——镇——学校——教研组”五位一体的教育科研网络;小学构建了“县——教学协作区——镇——教学片(学区)——学校——教研组”六位一体的教育科研网络;幼儿教育构建了“县——教学协作区——镇——幼儿园”四位一体的教育科研网络。全县中小学、幼儿教育按地域分别设立了灵城、灵东、灵南、灵西、灵北5个科研教研协作区,各协作区设会长、副会长、学术委员和学科组长,并指派有教研员联系。这样,全县实行“统一管理、分层负责”制度,确保教育科研、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目前,在全县的教育科研网络中,共有中学科研处(有的是教导处兼)45个,中学教研组380多个,年级备课组1030多个;小学镇级教学辅导站18个,镇内教学片学科教研活动中心143个,小学科研室(教导处)400个,教研组1260多个。我们注重抓好培训,组织他们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育科研业务知识,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学习先进教学方法。近几年来,我们平均每年培训中小学科研处、教导处中层领导320多人次;教育教学科研骨干(含部分教研组长、备课组长)2300多人次;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改教材教法培训8500多人次。
在健全组织的同时,我们有开展教育科研的中长期规划和工作计划;有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和考核、检查制度;有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论文撰写及评审的规章制度。其中,《灵山县教育科研管理办法》被收录入广西教科所编印的《教育科研规章制度汇编》一书。由于教育科研网络完善,制度健全,措施落实,对开展全县科研、教研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一种运用科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我们开展课题研究主要分几步走:
首先是参与上级组织的课题研究。2001年,我们参加了两个全国级课题子课题的研究。
其次是组织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带头申报科研课题。2002年,教育局、教研室领导以身作则,组织和带动教研员及部分骨干老师,申报立项了2项自治区级课题,19项市级课题,每项课题分别有5-11名骨干教师为课题组成员,直接参与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没有经验,我们就在干中学,学中干,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想方设法提高课题成员和教师的研究水平。我们派出人员到自治区教科所、柳州、桂林等地学习课题研究的经验;又先后请了自治区教科所、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的领导、教授、专家以及市教研室的领导到我县讲学指导。通过多种途径,我们培训了一批教育科研骨干,为全面开展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三是全面发动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我们要求:有县教研员负责的学科,科科有课题;中学、小学中心校,校校有课题;示范学校教研组,组组有课题。通过教育局、教研室、学校领导和科研骨干教师的带动,全县掀起了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热潮。2003年,我县获得了自治区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6项;市级立项的教育规划课题141项;县级立项课题175多项;此外还有校本课题一批。2004年-2005年,我们又组织申报了一批教育科研课题,其中获得自治区级立项的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4项,钦州市立项教育科规划研课题68项。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县立项的教育科研规划课题469项,其中:国家级子课题2项,自治区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52项,市级教育科研 规划课题228项,县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187项。2003和2004年,我县连续两年获得了教育厅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申报优秀组织奖”。目前,全县已结题的省、市、县级课题共200多项,其中国家级子课题1项,自治区级课题21项,市级课题103项。2006年,我县有6项课题获得了自治区教育厅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根据自治区教育厅[2007]3号文件通知,全广西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共146项,除高等院校和区直单位外,属于市县教研部门及所属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共41项,我县占了七分之一。其中钦州市共获得十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7项:市教研室1项;灵山6项——县教研室主任张善潮、副主任周佳辉、教研员吴艳君、新洲中学副校长陈基汉、灵城一中阳少玲主任、赖明彩老师等分别获得了自治区的“十五”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
第四是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带动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我们注重把课题研究和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的作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做到“两有”、“三学”、“四定”、“五研究”。即:有组上活动计划,有研究课题或专题;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和新课标理念,学习科研方法和先进教学方法,学习外地与本地的先进教学经验;科研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研究课程标准(教纲)和“考纲”,研究学生、学法及教法,研究教材重点与难点,研究教学目标与作业设计,研究考试与质量分析。我们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基本功比赛和优质课评比活动。每个学科,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镇每年开展一次,全县每两年开展一次。评比活动由下而上,层层开展,级级进行,全县参加校、镇、县级评比活动的教师,平均每年达到4800多人次;参加校、镇、县级听课观摩的教师,平均每年达到8900多人次。多数优质课评比获奖的教师就是上过课题实验课的老师。我们积极开展全县每学期的 “教学质量展示月”、“开放周”活动。活动期间,我们坚持把课题研究展示课与教学教研活动结合起来,表现出浓厚的科研气氛。全县中小学组织教师到相应的学校参加听课观摩和说课、评课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到县城听课观摩的中学教师达13700多人次,小学教师达12450多人次,在乡镇中小学听课观摩的教师达29500多人次。此外,我们还组织“送教下乡”活动,县城优秀教师到乡村中小学上示范课,充分发挥了县内示范学校和骨干教师的作用。科研教研活动的开展,推动了全县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三)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有利于把经验上升到理论,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我们认为,引导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必须注重解决几个问题:
1、解决认识问题,让教师愿写。我们利用开讲座、培训班和教研活动的机会,反复宣传、强调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教师认识到: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是科研兴校的需要,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需要,是教师“自我实现”体验成功的需要。“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写则陋”。教学、读书、写作相结合,才能够使我们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专业成长。认识提高了,教师写论文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2.解决“无米”问题,让教师能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般来说,中小学教师都受过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写作知识在学校里早已学过。多数教师少写或不写论文的原因,主要是认为“无米下锅”,没有题材好写。针对关键问题,我们注意引导教师从教育科研和教研活动中“找米”。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离不开教育科研的实践活动。如果说教育教学论文是艳丽的鲜花,那么教育科研和教研活动就是土壤,没有土壤就难以长出鲜花,没有教育科研教研实践活动就难以写出好论文。就拿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来说吧!从事过课题研究的人都知道:一个课题的立项,从构思、调研、选题到论证、申报,起码要经历半个月甚至几个月时间。这段时间,教师要从书上和网上浏览大量的文章,收集大量的资料,还要联系学校实际,联系自己的经验去学习、思考,这就为撰写论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课题立项后,教师要设计研究方案,制定实验计划,然后以理论为指导开展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开展实验,上课实践,剖析案例,分析资料,归纳总结,这就为撰写论文提供了充足的事实依据。一项课题研究要经过几年时间,这期间有阶段总结,阶段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这本身就是教育教学论文或极好的论文题材。这样看来,一个人从事一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可以写出几篇到十几篇论文乃至一本书;一项课题有几人、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参加研究,能写出多少论文就可想而知了。
3、解决激励问题,让教师乐写。县上和各中小学制定有教育科研奖励的规章制度,对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教育论文、教学成绩显著的教师,予以表扬、奖励和加分。考核、评优、评职称、聘任、升职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教育科研成果显著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教师。不少到单位还对论文发表或获奖的教师,按照论文等级发给一定的奖金。由于注重激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既获得了精神上的成功体验,又获得了不同程度上的物质实惠,因此,广大教师都乐意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不少教师每学期都坚 持写。有的教师还结合课题研究实践,做到期初构思论文,教学充实论文,成效验证论文,期末修改论文,写出了一批较高水平的文章。
4、抓好组织发动,及时上送参评。我们及时转发上级的论文评比通知,通过全县的科研网络动员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及时收集和上送论文参加评比。由于工作做得细,做得实,我县每年都有教师上送论文参加评比。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我县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上送论文和教案参加县级、市级、省级和全国级评比获奖或发表的共7800多篇,其中,2006年上送自治区级和市级参加评选并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就有1150多篇。
三、以研促教,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科研、教研活动,我县教师不断转变观念,改进教法,课堂上认真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教学水平大大提高。近几年来,我县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举行的课堂教学优质课比赛,获得市级优质课比赛奖励18人次,其中一等奖13人次,二等奖5人次;获得自治区级优质课比赛奖励23人次,其中一等奖10人次,二等奖12人次,三等奖1人次;获得国家级优质课比赛奖励3人次,其中一二三等奖各1人。参加自治区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的蒙燕老师,在获得初中数学优质课比赛广西第一名的基础上,2006年10月代表广西参加全国第五届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教育科研活动促进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突破新高——2006年,我县考上本科大学分数线人数2034人,相当于“十五”规划前2000年221人的9.2倍;中考进步显著—— 2006年,我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各折算分总分名列全市中考第一名;全县小学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我们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继续抓好教育科研和教研工作,为把我县建设成为教育强县而努力奋斗。
2007年5月
第三篇:响水县黄圩中学开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共)
响水县黄圩中学
开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促进全校教职工深刻认识开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奋力爬坡上质量,三年实现‘北抬头’‛的重大决策上来,把开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活动的各项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组织全校中层以上干部按照‚质量立教、师德促教、管理兴教、内涵强教‛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提升师德、提升质量的主题主线,准确把握‚重抓重点、重抓基础、重抓队伍、重抓过程、重抓投入‛原则,努力实现‚一年台阶上一个、三年实现‘北抬头’‛的具体目标,努力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活动办成知民意、解民情、集民智、聚民心的民生工程。
二、参加对象 全校教职员工。
三、实施步骤及要求
本次大讨论活动分3个阶段。活动从2013年11月1日开始,集中活动时间不少于1个月,另外安排1个月时间用于巩固扩大讨论活动成果。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灵活安排讨论时间,努力使大讨论活动要求更加切合实际。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2013年11月上旬,主要抓好制定方案、动员发动和学习讨论三项工作。
1.制定实施方案。紧扣全县教育‚奋力爬坡上质量、三年实现‘北抬头’‛决策和‚提升师德、提升质量‛要求,围绕‚上质量年年要提档、强师德人人是榜样‛的活动主题,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讨论活动方案,对学习讨论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2.召开动员会议。11月3日组织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全面贯彻落实全县中小学加强师德建设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会精神,进行广泛深入的思想发动,充分调动全体教工参加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习讨论提高。一要明确学习内容。组织广大教工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县委马书记在全县第29个教师节表彰会上的讲话要求,学习局长周厚良在全县中小学加强师德建设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会上的讲话内容;认真学习有关师德师风规定要求,学习《县教育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十项规定》、《响水县教育系统‚十不准‛》和《响水县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等;认真学习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学习各式各类教书育人典型和先进教育教学经验。二要创新学习形式。不仅要结合学校会办会、周前会、国旗下讲话、校本培训等活动形式组织学习,还要按照‚四个一‛(作一次辅导报告,作一次动员讲话,请先进典型介绍一次经验,组织一次学习参观)要求,组织校级领导班、处室主要负责人和教研组备课组长等,采取开设讲座、结对帮学、图片展览、视屏收看等师生喜闻乐见、形象直观的方式,切实加强辅导,要通过撰写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促进学习深入开展,—1—
保证学习全覆盖。三要认真开展讨论。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各校、各单位实际和教职员工思想及工作实际,扎实开展‚我为提升质量做什么?‛‚我为提升质量献一策‛讨论活动,加深对提升质量的理解,努力在讨论活动中统一思想,形成克难奋进的发展共识。
第二阶段:走访排查。2013年11月中旬,主要抓好走访调查、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撰写分析检查报告三项工作。
1.深入调查走访。各校各单位班子成员深入开展‚接地气、听民声‛的调查走访活动,重点走访一线教师、教学骨干、学生和学生家长等,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找准我县教育教学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形成较为详尽的调查走访记录。把调查走访与帮助师生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让师生群众从讨论活动一开始就感受到全县教育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形成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合力。
2.召开民主生活会。召开校级领导班、学校中层和和教师职工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提升师德、提升质量‛这一主题,紧扣近年来本校本单位的教育教学实践,深入查找在提升质量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师德师风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要请学生家长参加,要围绕党员干部和教师职工在提升师德、提升质量中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这一主题,结合征求到的群众意见进行分析检查,通过分析检查、充分讨论,—2—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明确整改方向,形成分析检查报告。
3.撰写分析报告。报告要充分反映本校本单位贯彻落实提升质量要求的实际情况,系统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明确贯彻落实提升师德、提升质量的努力方向、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对调研走访中征求到的意见进行认真梳理,形成简要的分析检查材料,并在全体教工大会上宣读,为制定整改落实措施打好基础。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从2013年11月下旬,主要抓好制定整改落实计划或整改落实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组织群众测评三项工作。
1.制定整改计划。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或整改落实措施,以适当方式向教工、群众公布,做出承诺,接受监督。
2.解决突出问题。集中力量解决一些通过努力在大讨论活动期间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多为师生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实事好事。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不搞花架子,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同时要完善议事程序、推进校务公开、加强学校管理、狠抓师德建设,提升教育整体形象。
3.组织群众测评。大讨论活动基本结束时,及时做好总结工作,适时组织教职员工对大讨论活动进行满意度测评。邀请县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育行风评议员和学生家长代表等参加。对师生满意度低的地方,要认真分析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
—3—
‚补课‛。对整改效果不好、师生不满意的,要重新整改;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师生说明情况。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整改落实后续工作。
四、组织领导
1.落实领导责任。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由各校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明确工作职责,单位负责人为大讨论活动第一责任人,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班子成员做到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
2.创新活动载体。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和教师职工思想实际,注意设计符合实际、有吸引力的活动载体,找准开展大讨论活动着力点,使活动主题具体化。要通过活动激发广大教工强师德、上质量的积极性,达到凝心聚力的效果。
3.加强舆论引导。充分运用横幅、标语、宣传栏、墙报、板报、简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内部宣传阵地和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关政策要求,宣传开展提升师德、提升质量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宣传提升质量活动的部署、要求、做法和成效,努力营造强攻质量求突破、服务民生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发现和推广师德典型和提升质量先进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全县教育工作者。
4.有效促进工作。统筹安排提升质量大讨论活动,使三个阶段的各项工作有机衔接。要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4—
保证大讨论活动与目标责任制建设结合起来,与工作作风转变结合起来,与业务能力提升结合起来,与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结合起来,与特色品牌打造结合起来,与教育现代化创建结合起来,努力使提升质量大讨论活动成为推动我县教育跨越发展,惠及人民师生群众的一项满意工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