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厨房需建问题食品召回和处理方案.
中央厨房需建问题食品召回和处理方案
记者梁璠从7月1日开始,为餐饮连锁店配送成品或半成品的中央厨房将会有新的食品安全标准,而且必须建立问题食品召回和处理方案。
中央厨房,指由餐饮连锁企业建立的,具有独立场所及设施设备,集中完成食品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制作,并直接配送给餐饮服务单位的单位,目前西安一些大型连锁快餐、火锅店设有中央厨房,中央厨房的卫生水平,直接关系各餐饮店的食品安全。西安市食品药监局日前转发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央厨房许可审查规范》,将中央厨房纳入餐饮服务许可管理的范围。中央厨房必须有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如问题食品召回和处理方案、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等;不得设在易受到污染的区域;设置具有与供应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调、面点制作、食品冷却、食品包装、待配送食品贮存、用具清洗消毒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库房、更衣室、清洁工具存放场所等;各加工操作场所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食品分装及待配送食品贮存的顺序合理布局。
食品加工操作和贮存场所面积原则上不小于300平方米,应当与加工食品的品种和数量相适应;凉菜专间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加工制作场所内无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的区域(或距离25米以上。
根据加工食品的品种,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此外,还需要设置与加工制作的食品品种相适应的检验室,并配备检验设施和检验人员。
来源:西安晚报作者:梁璠编辑:健康
第二篇:中央编办发文明确中央厨房和甜品站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中央编办发文明确中央厨房和甜品站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时间:2011-01-30
来源:二司
随着餐饮业的不断发展,一些餐饮连锁企业先后建立了具有独立场所及设施的中央厨房,集中完成食品加工制作,然后将成品或半成品配送给本企业餐厅或外销给其他企业。甜品站是一些快餐餐饮企业出于拓展业务及营销需要而在餐饮主店附近开设的,销售冰激凌、奶茶、可乐、水果沙拉等自制食品的附属店面。
目前,一些地方对中央厨房和甜品站属于哪个环节监管认识不一致,出现了管理不规范和缺位问题。为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中央编办先后听取了有关部门和中国烹饪协会及有关企业的意见建议,形成了相关职责分工意见。经国务院和中央编委领导同意,中央编办于1月26日印发《关于明确中央厨房和甜品站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中央厨房和甜品站纳入餐饮服务环节,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统一监管。对其他与中央厨房和甜品站属于同类情况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参照上述原则处理,以确保食品安全各环节监管工作无缝衔接和相关部门监管职责落实到位。
第三篇:超市存在的食品问题和改进方案
超市存在的食品问题和改进方案
一、超市的鲜活农产品的价格过高,是由于成本的过高而造成出售价格过高。改进方案:在建立以超市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过程中需要做好 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谨慎选择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把从对采购商品的 管理转变为对供应商的管理
2.加强采购计划管理
3.完善采购业务流程,缩短流通渠道,降低采购成本,尤其是隐形成本
(1)超市批量采购优惠价格与农产品最低收购价之间的协调关系。
(2)供应链缩短,并不是流通中的各项工作缩减了,而是采购整个流程中的 各项工作被分派到供应链中其他结点的企业中。
4.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管理建设
二、超市中自制食品如:馒头、烙饼、包子、面条、冷切肉、香肠、炸鸡、卤肉
及各式凉菜、糕点等食品的制作、售卖过程中,明显存在卫生、质量隐患。改进方案:严格要求超市自制食品经营者实行封闭式销售管理,还专门配备 有防尘罩、口罩、手套、帽子等卫生防疫设施进行自制食品的制作。
三、在超市买到过期食品
改进方案:(1)采购员要采购近期的产品到超市以便储存和销售。
(2)超市管理员要及时检查储存食品的日期
(3)销售人员也要看好日期再放到货架上销售
四、在超市买的食品到柜台结算时价格不对。
造成此现象的一大原因是由于节假日超市搞活动价格调动了。节假日过后价 格回升但没有及时把价码牌改了从而造成结算时价格不对。
改进方案:(1)超市管理员变动超市产品价格后要及时安排人员吧价码牌
改动了避免价格错误。
(2)销售人员要及时换价码牌,对价格进行调整。
五、1.超市有的生肉到晚上卖不出去,就会留到第二天卖。几天后还卖不出去,就放进绞肉机里制成肉馅。一般现成的肉馅,没几斤是好肉。
2.不要买放在冰面上的鱼虾等海产品,因为那些东西连内部员工都分不清 放了多久。今天卖不出去,晚上放冷冻库房里,第二天早上拿水冲一冲,继续 卖。
3.收货部验货时直接把蔬菜、肉类等产品堆在地上。
4.熟食部门相当于废品收购站,漏了的酱油、挂面、蔬菜、肉,都会送到 那里再深加工。
5.那些当天质量不好的肉、蔬菜、水果,到第二天会翻新包装,并重新贴 日期标签。甚至那些火腿肠、卤蛋等都可以二次包装。
6.包装精美的,里面装的不一定就是好东西。有人从巧克力里吃出“蠕动 的蛋白质”。
7.超市里的奥尔良烤鸡很香,不过那些东西进货的时候都是冷冻的,不知 道放了多久。
8.超市自制的面包在进货时都是半成品,但那些面团等原料可能在运输中 因暴露在外而受到污染。
9.超市里的鸡蛋跟菜市场的没什么区别,打着绿色无污染的招牌,号称有 绿色通道都是骗人的。
10.理货员常会把生产日期最近的新鲜产品放在货架的最里面。
对于以上问题的改进方案:
(1)采购员采购一定量的产品以供当天销售
(2)销售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销售定量的产品
(3)超市管理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产品适当的变更下价格
(4)超市加强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严格的专业知识培
(5)超市完善《超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试行版)》
(6)推动农超对接工作中商品标准化的实施
(7)发动志愿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8)增强全程冷链的管控,并提高冷链的可追溯性
第四篇:学生抽烟问题的调查及学校对学生校内抽烟问题的教育和处理方案
学生抽烟问题的调查及原因
中学生中男生吸烟比例比较高,少数女生也有吸烟行为。校内的厕所旮旯,校外的马路、网吧都成了他们避开老师和家长吸烟的最佳场所。面对如此严重的“毒情”,教育工作者忧心忡忡,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可是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在分析中学生吸烟这一问题时过分地强调社会、家庭等客体环境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吸烟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理上的偏差:
一、标新立异心理。
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自我意识不断显现,表现欲逐步增强,时刻想以“新”“ 异”来吸引别人,而吸烟恰好能满足这一心理。
二、追求风度心理。
目前,电影电视录相等娱乐传播媒介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极大。一些吸烟学生承认他们吸烟完全学自银幕上的偶像和英雄人物,觉得吸烟很有风度,有男子汉味。的确,这些道德认识还处在不成熟阶段的中学生往往错误地将吸烟与威武、洒脱联系在一起。
三、好奇玩玩心理。
这部分主要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凡事想亲身实践一下,但克制力差,他们认为吸烟好玩、稀奇,开始只抱着玩玩试试的心情,哪知一抽不可收。
四、交际心理。
这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上香烟外交的影响,借香烟来拉关系,搞交际,显示哥们之间的情义。
五、摆阔心理。
这些学生不买烟则已,一买全是一些中高档名烟。想以此显示其富有,是“款爷”,借此压服别的同学,在班上树立“钱”威。
六、屈从心理。
俗话说:“近墨者黑”。一些学生受到伙伴负效应影响,加上本身意志薄弱,屈从于外部诱惑或压力,也吸上了烟。
解决学生抽烟的关键处:
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吸烟的学生多半都是三五成群。在这样一个小集体中,存在着“传帮带”现象。只要一加入其中,即使以前不吸烟的,也会在其他成员的传授和 带领下,慢慢成为吸烟一族。为了逃避老师和家长的训斥,他们会结成攻守同盟,互相帮助蒙混过关。因此,要想刹住学生吸烟这股歪风,就必须切断这个“传帮 带”的链条,让吸烟者在校园里没有“市场”。
学生吸烟,毫无疑问是一个需要正视和纠正的不当行为。但是,在纠偏过程中,不能一经发现,就不顾三七二十一,当头棒喝。其实,对于孩子出现的一些错误行 为,要以平常心待之,否则,可能会在孩子心目中造成对错误的放大,无意中对孩子造成新的伤害。当孩子出现吸烟行为时,首先要进行多方面的观察、了解和沟 通,分析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弄清楚孩子是因为好奇,还是因为模仿而吸烟;了解孩子吸烟的发展程度,是刚刚接触,还是偷着吸烟有一段时间了;还要注意 观察同伴交往的情形,了解是和其他孩子结伴抽烟,还是单独进行;多和孩子沟通谈心,分析是在学校受到的影响,还是有家庭或其他生活背景的影响等等,这样进 行细致到位的了解之后,才能找准孩子吸烟的真正成因,从孩子的心理发展和生活背景等角度来对吸烟行为加以矫正。总之,发现孩子吸烟,切忌视如洪水猛兽,而 是要辩证地、全面地去看,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使教育行为能让孩子接受,避免造成“爱的伤害”。
学校对学生校内抽烟问题的教育和处理方案
各年级组、各班主任:
一、开主题班会,让学生提高认识:学生吸烟有害健康,正在成长发育的中小学生尤其应该远离烟草。学生抽烟问题当成阻碍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对待,当成进一步优化校风的重点问题治理进行对待,当成学生管理教育的突出问题进行对待。
二、全校上下、全体动员、全方位进行监督检查。政教处会加强学校一级的校园文明监督检查,年级组要设立本年级的校园文明监督岗,班级要成立本班的文明行为督查小组,专门检查和监督本年级、本班的学生在校内外的抽烟等不文明行为。
三、加大通报、教育、违纪处理的力度。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抽烟行为立即通报,开展教育和引导。找出原因,寻求对策。
1、让学生写出说明书,应包含本人何时开始吸烟?目前每天抽几根烟及是否有烟瘾?烟的来源?什么牌子?与谁一起吸烟?经常在什么地方抽烟等内容。
2、情节严重的可对本人进行一系列的违纪处理并通报家长,共同协商共同教育学生事宜。
为推动全体师生养成良好文明的生活习惯,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近期,举行“珍爱生命,远离香烟”签名活动,本次活动开展的形式多样,注重实效。以禁烟大签名、禁烟倡议书、禁烟承诺书、禁烟教育幻灯片和禁烟视频为载体,结合禁烟标语、标志、漫画设计大赛,宣传禁烟政策,倡导远离香烟。
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了禁烟教育视频和禁烟教育幻灯片,形式直观地展示吸烟的危害,指引戒烟的途径,给学生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
学校还成立志愿者禁烟小分队,粘贴禁烟标语、图标,宣传无烟好处,监督吸烟行为。
这些活动,有利推动了学校构建无烟校园,推动了师生形成远离香烟的良好行为。
第五篇:浅谈当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处理的一般原则和需着重建立的机制--帅学仁
浅谈当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处理的一般原则和需着重建立的机制--帅学仁
浅谈当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处理的一般原则和需着重建立的机制(作者 帅学仁)
理论探讨
加入时间:2013-9-点击:101浅谈当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处理的一般原则和需着重建立的机制
■
作者
帅学仁
【内容概要】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彰显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坚定性。然而,一些地方和基层单位漠视党的群众工作,与民争利、损公利己、变通走样、贪污腐化的现象屡查屡现,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伤害了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背离了惠民政策的初衷。本文从分析当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入手,阐述处理的一般原则,并粗略地提出了需着重建立的机制。
【关键词】不正之风
群众
利益
原则
机制
我们通常所指的群众是指人民大众,在本文中被损害利益的群众与实施损害行为的主体是相对应的,随着发生问题的领域、工作内容等的不同,损害的群众的主体也随之不同。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屡查屡现,手段越来越隐秘,如得不到有效解决,将给社会发展稳定,党群干群关系造成不良影响,影响了党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一、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类型
从近年来群众信访的情况看,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征强拆,触痛了群众利益底线。发展中的头等难事就是征地拆迁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素质不一,工作起来也确实不易。然而,对这些被征拆对象来说,土地、房屋是他们的生存之本,有的甚至是几代人的积累,一旦失去,他们的心理不踏实,没有归宿感。如果真正是发展的需要,群众要积极支持无可厚非,怕的就是一些地方为了“政绩”,盲目征拆,甚至以地换设施,以地换钱。同时,少数地方征地拆迁不规范,不尊重民意,领导干部说了算;有的为了交地,采用欺、骗、压等手段,强迫群众征拆,让被征拆对象有在行政事业单位上班的亲属回家做工作;拆迁安置工作滞后、安置房存在质量问题;有的地方征地补偿款标准不一等。
2、不正之风,加重了群众经济负担。一是乱收费行为。一些单位和基层组织浑身解数,收取费用,其方法和手段不一,如学校收取赞助费、补课、办班、滥订辅导资料和提供有偿家教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潜规则,群众敢怒不敢言,只有逆来顺受;二是医疗器械和服务行业中的不正之风。医疗器械和药品销售背后的转嫁成本,医生开高价药,向患者索要红包,农村卫生服务中患者被迫性就医,增加了群众的负担。三是基层损农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村级组织不是服务群众,而是找各种理由向村民要钱,如建房审批盖章费要收费,且收费经额弹性大,容易滋生腐败,引发群众的不满情绪;以公共设施建设为由,搞集资,多摊派,坑农害农等。
3、与民争利,侵犯了群众的民生权。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越是利益集中的领域,往住是出现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高发区。随着党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大量的惠民资金涌入,一些地方、基层组织以及处在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受利益驱动的思想支配,考虑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见利眼开”、“与民争利”,利用职务便利侵占、索拿卡要、欺压群众;对上虚报,对下隐瞒,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时不公开、不到位;在分配和使用上,变通走样,克扣截留,优亲厚友,欺视不熟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群体。
二、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主要原因
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存在,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
1、执行意识不强。一方面,一些党员干部漠视党纪国法,群众观念淡薄,想问题、干事情随心所欲,不把群众利益放在心里,这种意识形态下的行为,往往是做事有损民利,决策不合民意,使群众利益遭受损失,一些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消耗了公共财力。另一方面,执行单位和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对待群众居高临下,与群众保持距离,对不听话的群众,简单地理解为刁民,甚者动辄打骂群众。再次,一些领导者不能与时俱进,不愿学习,法制观念淡薄,有的甚至不懂法不懂政策,却听不进善意的意见,工作中专权思想严重,工作中不依法行政,不按政策办事,导致一些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
2、查纠工作滞后。一方面,群众身边发生了入学就医、民政救助、环境污染、种粮补贴、食品安全等问题,由于涉及方方面面,分布涉及面广,很多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查处、纠整工作不及时、不到位,是导致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监督工作层层级级有落实,但具体到出了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往往是同级监督严重缺失,流于形式,都是不愿监督、不想监督,有的受单位主要领导的影响,更有不敢监督,如与群众利益争利,设立“小金库”,用于规避三公经费报支难,而上级监督往往是事中、事后监督,也是范围在大,力不从心。
3、考核机制瑕弊。一些主管部门向基层单位下达经济指标,有的基层单位把收费罚款与个人的收入挂钩,这些涉及到小团体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则想方设法去损害群众利益。比如,各地以工业园区项目用地、城乡一体化建设为由,大肆征用了农民的土地,这也是评价发展的一项考核看点,然而,一些地方土地闲置现象依然存在,项目没有上来,土地却没了;有的地方更是以地生财,赤裸裸的损害群众利益。对一些影响环境的企业,有关部门只对业主给予停业或经济处罚,却没有相应的群众利益损害赔偿机制。
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处理的一般原则
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在处理过程中,要妥善处理,注重调研,做到“不护短,不扩张”,维护和保障群众利益的同时,考虑群众情绪和社会影响。
1、加强党纪法规教育,增强基层自觉行为。党纪法规是约束行为的依据,为预防和扼制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要经常打预防针,将关口前移,使与利益打交道的干部有高压意识,不能碰,不能踩,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面对诱惑不动摇。
2、尊重群众主导地位,坚决纠正不正之风。群众是我们事业的坚实后盾,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主人。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不能坐视不理,任由蔓延和扩大,发生问题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认真对待,坚决纠正,严肃处理。损不损害、满不满意,由群众来评判,开展民主评议,让人民有话语权,增强群众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建设,自觉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分类处置信访问题,强化交办督办工作。对发生的损害利益问题的行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分析原因,划清责任范围,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信访问题的交办工作,切实加大督办工作力度,指导基层复杂疑难访的处理工作,为基层办信办访提供“尚方宝剑”。
4、发挥案件查处作用,严惩违纪违法行为。惩治腐败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对发生的损害利益问题的行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协调财政、审计、税务、公安、检察院等职能部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维护群众利益,让损害者受到党纪国法的追究。
5、推进建章立制工作,增强工作运行机制。纵观产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原因,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题,有的不健全完善,有的是流于形式。要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建立健全制度和强化监督工作尤为重要,从关口前移、以案促建、规范程序上下功夫,预防和扼制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发生。
四、需着重建立的相关机制
科学的制度体系有利于规范从政行为,用制度管人、管事,铲除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1、畅通群众信访的表达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多措并举吸收发生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依托政务网、廉政网,实行开门接访、领导接访,公开受理电话等形式,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实行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掌握信息,了解和发现是否存在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2、建立惠民政策检查考核机制。进一步整合党的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重点考核宣传力度、落实情况和群众的满意度,以信访投诉、民意调查和问卷测评等指标量化,把真正能代表群众声音的结果表现出来,有利于推动工作,改进存在的不足。
3、创新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查处机制。把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优先安排,及时制止损害群众利益行为,防止事态的进一步蔓延。各地、各单位要认真排查、处理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尤其是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下的欺压群众行为,涉及征地拆迁、矿产资源开发、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贪腐问题,基层干部吃拿卡要、作风粗暴、执法不公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4、探索涉及群众利益的运行透明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务、事务、财务和党务公开工作,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公开到位,巩固推进县委权力公开运行机制。凡涉及政策性强且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要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履行听证、许可等程序,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和重大决策社会公示制度。
5、建立损害群众利益的责任追究机制。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之所以屡查屡现,层出不绝,直接损害人是第一责任人,主管单位、职能部门以及相关的领导难辞其吝,有的是熟视无睹、监管不力,有的甚至是领导授权而为之,出了问题讲好话,讲理由,监督没有落到实处,责任没有追究到位。如征地拆迁中的问题,任务下达不讲条件,难免出现粗暴征迁、欺压百姓的问题。(作者系九江市纪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