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止物体打击伤害措施
防止物体打击伤害措施
一、物体打击的主要类型有:
(一)高位物落伤人
1、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有位差的作业环境较多,在高位的物体处置不当,容易出现物体坠落伤人的情况,严重威胁下面作业人员的安全。通常问题发生在上面工作人员,受害的人在下面。除了违章操作外,还因缺乏沟通和及时的联系,遇突然情况出现时措手不及、错误操作、盲目蛮干,下面操作人员不按规定穿戴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就会因物体坠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通常会出现的情况有:
(1)物体移位失慎落下:若高位工作的工人在移动物体时不注意,一旦移动的物体(如跳板、耐火砖、工具或其他物体等)就会落下砸到下面的作业人员。
(2)传递物失手落下:若高位工作的员工在传递物体时不注意,一旦传接失手或摆放政治部稳时,传递物体就会落下砸到下面的作业工人。
(3)吊装物体落下:若在吊装物件时,防护设施不足或防护措施不当(如吊笼没有护栏或护栏不足、捆绑不好等),容易发生吊装物件跌落地面。
(4)高层备料、备物超量坠落:若生产作业人员不了解允许最大承受的载荷量知识,盲目堆料、堆物,就容易因备料量超过允许的载荷量,压断平面建筑,而使物体坠。
(5)放置物失落:若高层生产作业现场,对钢管、钢筋、铁板、焊条、各种工具以及大量扒钉等放置物不及时清理,受各种因素影响,容易发生物体坠落。
(6)乱扔物料坠落:若高层作业人员为图省事,将作业需用物料、拆卸的辅助材料、用剩材料、用完的工具、清理的废弃物等物料以扔代运、以扔代传的方式进行操作,容易发生物体坠落。
(二)机械设备伤害
在生产作业现场机械设备操作中,常因司机或设备操作人员违章操作、违章使用机械设备、不按信号要求进行作业、不掌握机械设备性能乱动机械设备,作业人员不能正确避开机械设备运行区域等原因,引发机械设备打伤人事故的发生。
二、物体打击危险环境
有些生产作业人员在生产作业中,常不知不觉的将自身置于有物体打击的有险环境之中;或是违反操作规程,使自己的作业成为有险作业,结果引发了物料打击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严重后果。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生产过程遇到的情况千变万化,每个生产作业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程度不同,也有可能因违章操作或疏忽大意,而发生将自己置于物体打击因素有险的环境出现发生伤害事故。
(一)盲目穿行:高空吊装、高空输送机架下是危险区,若下边没有设置醒目的禁止穿行标志,或生产作业人员为贪图方便,盲目穿行架下,一旦上方物件、物料下落就有可能发生砸伤事故。
(二)攀登不牢固物体:在生产作业现场攀登作业时,若事先未作认真检查,而盲目攀登不牢固物体,就有可能发生跌落伤害事故。
(三)颠倒生产作业程序: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若为追求进度,颠倒了应有的程序,冒险蛮干,就有可能引发物体断裂打击事故。
三、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一)员工进入生产作业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生产作业人员按生产作业安全要求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上下出入通行,不准在非规定的通道位置处通行走动。
(二)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三)钢架、生产用人货梯等出入口位置应搭设防护设施。
(四)需要在分解炉、预热器内作业的人员配带安全帽,交叉作业时上方要用木板加保护网,向上下提运物料时,在作业时、应有监护人员进行监护。
(五)检修、生产作业中使用的绳索、滑轮、钩子等应牢固无损坏,防止物件坠落伤人。
(六)临时建筑的设施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玻璃钢纤维瓦作盖顶。用石棉瓦、玻璃钢纤维瓦、彩钢板搭建防雨棚不得上人随意行走,行走时必须铺设木板,防止人员坠落。
(七)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置安全警戒线。以防物料坠落伤人。
(八)拆除、拆卸作业时四周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标志,配备一定的人员指挥警戒。拆卸过程中凡属影响厂房、设备、人员通道部位的需安全封闭、加固防护设施、做到安全可靠;钢管、管扣、螺栓、配件、工具等严禁往下抛掷,必须往下传递和用机具吊运回地面,吊运时绑扎装载必须牢固安全。
(九)施工作业平台上堆放物料,应不超过平台的容许承载力。防止因平台承载力不足或物料叠垛倾斜而倒塌伤人。
(十)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十一)“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垃圾口、通道口的外侧边等必须设置不少于1.2米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边长小于或等于250毫米(mm)的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
(十二)生产作业过程中一般常用的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十三)吊运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扎,吊运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十四)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十五)工作平台外侧应设置护身栏,踢脚板。
四、施工现场防物体打击管理
(一)高处作业使用的材料和工器具均采取防止坠落的措施,并且做到“落手清”。
(二)塔吊吊装物品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三)施工人员严禁相互间或向上、向下抛物,上下交叉作业必须设防护隔离。
(四)在使用电钻、电锤时采取固定防范措施,砂轮机等转动工具必须可靠,砂轮片、钻头等需固定牢固,以防飞出伤人。
(五)施工现场周边必须设立围墙或高度不低于1.8m高的临时围档,并设立境示标志,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临近公路或其他建筑周边应设置双层防护棚。
(六)防护用品穿戴整齐,裤脚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穿光滑的硬底鞋,要有足够强度的安全带,并将绳子牢系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上或金属结构架上。
(七)检查所用的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脚手架、防护板、安全网等)必须安全可靠,严禁冒险作业。
(八)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袋内,上下时途中不得疏忽,不得在高处往下投扔材料或工具等,不得将易滚滑得工具、材料堆在脚手架上,不准打闹,工作完毕,应及时清理工具、零星材料等。
(九)要处处注意警示标志、危险地方夜间作业必须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否则禁止作业。
(十)严禁上下同时垂直作业者,若特殊情况必须垂直作业,应经有有关领导批准,并在上下两层中间设置专用防护棚或其它隔离措施。
(十一)脚手架的负荷,每平方米不得超过270kg/m2。
(十二)塔吊吊料覆盖范围内的临时设施必须设置双层防护棚。塔吊经过人员上方时信号指挥人员必须进行提示或塔吊司机鸣铃示警。
(十三)脚手板、斜道板、跳板的交通运输道、楼梯等应随时请扫。
(十四)进行高空焊接、气割时必须事先清理火星飞溅范围内的易燃,易燃物或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才能施工。
(十五)遇有六级风力时,必须禁止露天高处作业。
五、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一)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二)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人员抢救伤者,首先观察受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拉,伤害性质等。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者要让其安静、保暧、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三)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呀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好,及时送就近的医院治疗。
(四)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在搬运过程中,应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脚或单肩背运。
(五)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杆等材料包扎固定。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脚侧下肢缚在一起。
(六)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暧,迅速在现场止血处理措施后送医院治疗。
(七)在现场急救方法止血处理措施:
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小(0.9%NacI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2、加压包扎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时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时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3、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员送往邻近的医院抢救。同时,密切注意伤员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六、事故后处理工作
(一)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二)写出书面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三)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四)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五)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六)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第二篇:防止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措施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的原因……………………1
三、制定安全措施……………………………………………2 1 防止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措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联东U谷.南京开发区国际企业港示范区一期一批次工程
建设地点: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新港大道南侧,惠中路东侧
建筑面积: 37622.78平方米
结构层次:框架结构地下一层至地上六层
工程质量等级: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工期要求:365天
本标段联东U谷.南京开发区国际企业港示范区一期一批次工程:
1#、2#楼:框架结构,建筑层数6层,总建筑面积5889.04平方米,建筑高度31.2米。
7#、8#楼:框架结构,建筑层数6层,总建筑面积6663.18平方米,建筑高度31.2米。
13#楼:框架结构,建筑层数3层,总建筑面积2039.47平方米,建筑高度16.29米。
14#、15#、16#、26#楼:框架结构,建筑层数3层,各楼单体总建筑面积2015.07平方米,各楼单体建筑高度16.29米。
17#、18#、19#、23#、24#、25#楼:框架结构,建筑层数3层,各楼单体总建筑面积2356.86平方米,各楼单体建筑高度16.29米。27#、28#楼:框架结构,建筑层数地上一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830.45平方米,建筑高度4.15米。
二、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多发的原因
1、各级管理者和每个职工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不明确。
2、对广大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知识教育不够,职工不熟悉高处作业的操作方法,不熟悉高处作业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
3、没有坚持对从事高处作业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致使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精神病、严重贫血病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4、防护措施不落实,如未按要求设置护栏、立网、铺满架板、盖好洞口,未按规程规定架设安全平网。
5、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差,未按规定给作业人员发放合格的安全带、安全帽,有的职工未按规定正确使用或根本不使用安全带、安全帽等必备的防护用品。
6、职工素质低,建筑业作业人员大多数是临时工、农民工,文化程度多为初中以下,大部分工人未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专业技术素质低,安全意识差,违章冒险蛮干现象相当普遍。
三、制定安全措施
为预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严格按照《防止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的十项基本安全操作要求》操作,即: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要着装整齐,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
2、高处作业人员严禁相互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3、在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用具结构必须牢固可靠,使用必须正确。
4、各类手持机具使用前应检查,确保安全牢靠,洞口临边作业应防止物件坠落。
5、施工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攀爬脚手架、跨越阳台,在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行走。
6、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现场应视具体情况配置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7、高处作业时,所有物料应该堆放平稳,不可放置在临边或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8、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都要加以清理和及时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保持作业走道畅通。
9、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10、各施工作业场所内,凡有坠落可能的任何物料,都应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拆卸作业要在设有禁区、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二)、针对本工程制定具体现场措施:
1、在工程中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宜发生在脚手架作业、各类登高作业、塔吊作业、外用电梯安装作业及空口临边作业等。因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制定预防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组织设计实施。
2、做好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安全预防工作。
(1)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上岗前必须依据有关规定能够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接受交底人必须履行签字手续。对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必须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交底,同时受教育人必须履行签字手续。
(2)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验,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现场提供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合格的安全帽,配备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
3、施工现场必须在相应部位、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张挂,夜间设红灯示警。
4、在高处施工作业前,项目主管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应用黄黑或红白相间的条纹表示,盖建等以主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派监护人监护,方可实施。施工完后按原防护归位,报项目主管负责人验收签字,方可离开。
5、物料提升机、施工外用电梯、塔吊在安装前必须编制安、拆 施工方案,设备主管负责人、项目主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审阅签字后,上报公司主管部门有关人员审核,再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签字,方可实施。物料提升机、施工外用电梯、塔吊安装完毕后,在使用前施工单位必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
施工外用电梯各种限位必须灵敏可靠,楼层门必须设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防护措施,电梯上下运行行程内必须保证无障碍物。电梯轿箱内乘人、载物时,严禁超载,载荷应均匀分布,防止偏重。施工外用电梯应有完好的停层装置,各楼层要有明确信号和楼层标记。各层上料通道口走道板要满铺并固定牢靠,两侧用钢管设置防护栏杆,要求离地高1.2m、0.6m两道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两侧及底部空隙。
6、本工程卸料平台及各类作业平台应依据有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设置。立杆底部和平台立面应分别设置扫地杆、剪刀撑或斜撑,平台应用坚实模板满铺,并设防护栏杆和登高扶梯。架体应保持稳固,卸料平台及各类作业平台,不得与施工脚手架连接。作业平台上严禁超载。
7、脚手架、模板、吊篮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施工方案,作业层脚手架的脚手板应铺设严密,下部应用安全平网兜底,悬挂式脚手架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兜底。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全封闭,不留有空隙。密目式安全网应可靠固定在架体上。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15cm时做全封闭,防止人员和物料坠落。作业人员上下应走专用通道,不得攀爬架体。
(1)模板工程在绑扎钢筋、粉刷模板、支拆模板时应保证作业人员有可靠的立足点,作业面应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施工荷载应均匀堆置,不得超出设计计算要求。
(2)吊篮悬挂机构的结构件应选用钢材或其他合适的金属结构材料制作,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带安 全带,安全带必须挂在单独设置的安全绳上,严禁安全绳与吊篮连接。
9、其他防护措施:如电梯井口、楼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及各种临边防护,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护设施应形成定型化、工具化,封闭必须严密。电梯井口门高度不得底于1.5m至1.8m,电梯井内每个两层、不超过10m设置一道安全平网,安装拆卸电梯井内安全平网时,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安全带。
其他安全防护设施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栏杆设置要求离地高1.2m、0.6m两道防护栏杆必要的洞口应设挡脚板。窗口底于1.2m设一道防护栏杆或系挂红色线绳示警。通道口防护棚及其他防护棚必须牢固,材质必须符合要求。危险地段防护棚必须设双层棚顶,其棚顶上下间距为600mm,板厚5cm。
进行屋面防水及其他施工时,屋面必须设防护栏杆。屋面上的空洞必须加盖封闭,孔洞短边大于1.5m时,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底部加设安全平网。坡度较大的屋面作业时,必须采取专门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
南京永腾建设有限公司
第三篇:防止触电伤害措施
防止触电伤害措施
一、管理措施
1、项目经理部成立工程职业安全保证小组,在项目经理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活动,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隐患疑难问题进行攻关。开工前编制临时用电设施施工组织设计,用电设施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2、强化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的三级职业安全保证体系,即项目部,工程组、施工班组三级职业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各负其责,以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安全防护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3、项目部经理与工长或组长签订职业安全保证责任状,坚决实行职业安全保证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负责到底。现场落实施工区域用电管理责任人,本工程施工现场统一实行三相五线制临时用电制度。配电间各配电箱进出线路及负载名称均书面确定并挂于明显处。
4、加强施工中的工序管理,保证每道工序施工时无安全事故发生,尤其在高空作业的施工工序。
5、严格实行定期职业安全检查制度,工程组每日上班设兼职安全员一名,跟班跟踪检查,检查覆盖率达到100%,达不到安全标准的分项工程必须责令立即整改。
6、现场配备得力的安全员2人,每人作业班组设一名安全员。
7、强化职业安全教育
8、强化工程工序施工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作业前工长及安全员对操作班组作书面交底或口头交底。
9、对重要的公项工程或工序的施工安全防护(临时用电设置二级配电及主要施工机械用电),制定“三人联检”制度,人员为总工、专职安全员及专业电工等三人以上,在施工作业前,对其作业的安全防护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10、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第一的管理观念,安全生产高度,严格按施工工程组织施工,不准颠倒工序,盲目蛮干。
11、加强专业之间的用电调度平衡,互相创造安全生产环境条件,互相爱护生命。
12、工序交叉必须事先安排及时配合,以保证相互安全生产为前提,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13、施工现场严格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TN━ S系统接线。在总配电箱分别引入各自开头箱,配电箱内按一机一闸一漏装置。电缆均采用XLV29铝芯“四芯+一芯”电缆。
14、建立临时用电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临时用电管理到现场临时照明用电及小型机械设备用电,各工程现场均有专人专业人员管理负责,禁止其他工种人员接线操作。
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一)、接地与接零保护安全技术措施
1、保护人体接触设备漏电时的安全应将电气设备外壳保护接零,阻值应不大于4Ω.2、除电气设备外壳保护接零外不应将电气设备外壳与电网的零线连接。
3、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4、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同用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
5、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6、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火熔断器。
7、保护零线应单独敷设,不作它用,重复接地线应不慌不忙保护零线相连接。
8、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保护零线架空敷设的间距大于12M时,保护零线必须选择不小于10MM的绝缘铜线或不小于16MM2的绝缘铝线。
9、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 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保护零线的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做负荷线。
(二)配电箱、开关箱安全技术措施
1、配电箱应作分级设置,即在总配电箱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下设开头箱,开头箱以下就是用电设备,形成三级配电。
2、除在末级开头箱内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要在上一级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中再加装一级漏电保护器总体上形成两极保护。
3、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外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4、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额定漏电动作时间,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额定电压及额定电流等主要参数应合理配合,应符合有关规定。
5、每个开头箱内都应装设漏电保护器,并定期检查,以防保护器失灵。
6、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以及开头箱中,都要装设隔离开头。空气开头不能作为隔离开关。
7、对开关箱而言,必须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即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严禁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开关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8、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区,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M。
9、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严重损伤作用的烟气、蒸气及其它有害介质中。
10、配电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窨和通道,装设稳固并对其进行防护。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不得灌木、杂草。
11、所有配电箱均应标明其名称、作途、并作分路标记。
12、所有配电箱均应本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由专人负责。
13、闸具应配备齐全并符合要求,定期检修,损坏或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三)、现场照明安全技术措施
1、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儿保护接零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且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2、照明装置在一般情况下其电源电压为220V,但在下列情况下应使用安全电压的电源。
⑴室外灯具距地面低于3M,室内灯具距地面低于2.4M时应采用36 V.⑵使用行灯,其电源的电压不超过36V.⑶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⑷在特别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工作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3、使用36V安全电压照明线路时,也应遵守一般220V架线规定不能乱拉乱扯,应用绝缘子沿墙布线,接头包扎严密。
4、按作业条件选择安全电压等级,不能一律采用36V,在特别潮湿及金属容器内,应采用24V以下及12V电压的电源。
5、手持照明灯采用36V用36V以下,供电外壳除作保护接零外应加装漏电保护器,移动人员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6、照明专用电路要有漏电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不得低于2.4m,潮湿作业作用36V以下安全电压。
7、施工现场照明主要采用固定照明,室外灯具安装高度不得小于3.0m。
(四)、配电线路安全措施
1、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导线和电缆是配电线路的主体,绝缘必须良好,是直接接触防护的必要措施,不允许有老化现象,接头和包扎都必须符合规定。
2、电缆干线应采用过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并应避免机构伤害和介质腐蚀。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电缆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外,必须架设防护套管。埋地电缆在地面地,应每隔10M设置一个明显标志,以提示人们注意地下电缆。
3、电缆埋地应符合以下规定:
埋地深度不小于0.6M,并在电缆上下铺50MM厚细纱。防止不均匀沉降,最上部覆盖硬质保护层,防止误伤害。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固定点间距应保证橡皮电缆能承受自重所带来的荷重,橡皮电缆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5M.(五)、电器装置安全技术措施
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开关电器应按其规定的位置坚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
2、箱骨的电器必须可靠完好,不准使用破损、不合格的电器。
3、为便于维修和检查,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4、各种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应与其控制用电设备的额定值相适应。
5、容量大于5.5KV的动力电路应采用自动开关电器。
6、熔断器的焀体更换时,来林用不符合原规定的焀体代替。
7、熔断器及熔体的选择,应视电压及电流情况,一般单台直接启动电动机熔丝,可按电动机额定电流2倍左右选用。(不能使用全股熔丝)
8、当使用旧型胶盖闸时,由于无灭弧装置,应将粉盒丝用钢丝短接,并在电源侧另加插保险,防止弧充断路及灼伤事故。
(六)施工机具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使用I类工具(金属外壳)外壳应做接零,在加装漏电保护器的同时,作业人员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2、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应对机具的绝缘阻值进行检测,I类工具应不低于2MΩ;II类工具应不低7 MΩ同。
3、工具是运动的危险零件,必须按有关的标准装设防护罩,不得任意拆除。
4、现场用电的配电箱和拖线盘均按设计标准统一制作,经检测合格且装置完好、标识统一,能够符合劳动安全监察部门的有关要求。施工中,所有配电箱保证数量充足且定置放置,插座箱电源线拉出长度不超过30m。所有电源线均实行一箱一机一闸一保护。
5、加强对用电设施和电动工具的检查维护。配电箱、拖线盘的电动工具都经过定期检测合格,并有明显检测合格标识,所有的配电箱,拖线盘和电动工具都有台帐并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6、所有电动机具外壳均有可靠的重复接地。
(七)安全用电技术管理措施
1、工地临时用电在施工应用题,工长须按施工方案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遵守施工现场“十不准”规定。
2、施工人员必须经特种工种专业培训,并经专业考试合格持有上岗证。无上岗证者严禁上岗施工作业。
3、施工人员用电施工作业时,必须按有关规定穿绝缘鞋,使用相应合格工具,并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
4、使用电器材料必须有合格证书,不得使用破损及报废材料。在施工作业量,要请注意安全。
5、临时照明的接线与拆除,要由专业电工进行操作。
6、做好施工现场用电管理,电气机具设备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且要经常检查用电机具和线路,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杜绝触电事故的发生。
7、在雨季及冬季施工时,应有专项季节施工措施。
8、配电箱开前箱符合“三级配电两极保护”的要求,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电箱要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
9、配电线路的电线不得老化、破皮。使用五芯线或电缆。不能用其它金属丝代替熔丝。
10、用电档案内容齐全由专人管理,电工巡视维修记录填写真实。
11、施工现场供电线路、电器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及拆除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即:经有关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持有效证件上岗的维修电工进行,其他人员严禁私接、乱弄电器设备。
12、配电室内部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必须配备足够的绝缘手套、绝缘垫、绝缘手柄以及警示牌等安全工具及防护设施,同时还必须配备1211灭火机等绝缘灭火器材。电器绝缘器材严禁挪为他用。
13、施工现场供电线路,分路箱、分配电箱、开关箱以及各类电器设备经常维护,现场维修电工在日常巡视和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不留隐患,并做好维修清洁工作。
14、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场所的定期设备要加强监控、检查。
15、对移动机具如:木工圆锯、平刨、电焊机、振动器、移动照明工具、手执电动工具等要经常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对长时间搁置不用或潮湿场所的电器设备要加强绝缘,防止击穿造成伤亡事故。
16、电气设备明显部位应设“严禁靠近,以防触电”的标志。
17、拆除电器设备或供电线路,一般应先断开电源,并经确认后,方可进行,工作时应遵守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原工作要得干净彻底,不留尾巴。
第四篇: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并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以免再发生损伤。
2、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3、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并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以免再发生损伤。
2、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3、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
4、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
6、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
4、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
6、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责任编
第五篇:物体打击对策措施
物体打击及原因分析
该项目在机械操作过程、作业过程、上下工件及运输传递过程,运输过程等都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物体打击方式:物体打击是指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物体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造成物体打击的原因有:
1、工作过程中工件未夹牢固;
2、工件、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出现失误、违章;
3、抛丸打磨过程中的物屑飞溅;防护装置失效;
4、机械操作、手工作业过程中因保护装置失效或操作失误;
5、运输物件装卸过程中的失误或违章造成物件翻倒、散落;
6、设备故障;
7、安全通道无护栏或行人不注意安全。
物体打击对策措施
1、对可能发生物体打击区域架设防护装置。
2、给作业人员发放了劳动防护用品。工人基本能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3、生产车间,班组建立了安全监督员,并能履行职责
4、建立了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和班组开展安全活动
5、工件物料运输,堆放建立了安全措施
6、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学习
7、车间人员安全通道设有标示
8、定期进行安全质量检测,避免超期运载和带故障工作。
9、应定期对行机进行维护、保养。定期对轨道进行检查,及时清除杂物。
10、钢丝绳、吊具应定期进行检查,对于有损害迹象的,及时进行检修。
11、在可能发生坠落的区域设置安全标志。
12、所有空中悬链,凡悬挂工件的或不悬挂工件但有吊钩的,应在悬链上装设桥式安全网。
13、运输链的运输速度大于0.3m/s时,应装设有安全防护网;速度小于0.3m/s时,在运输链掉头处、转向处设安全防护网。
14、空中悬链系统设置桥式网,设置维修平台,采取二次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