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病大治”新医改能否有效遏制骗保行为
“小病大治”新医改能否有效遏制骗保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省医保工作的不断推进,参保人数越来越多,有不少人盯上了作为救命钱的医保基金,打起了它的歪主意,致使医保基金流失。那么,新医改能否有效遏制骗保行为?请听记者报道:
前不久的一天,市民郭先生的父亲突然感觉头昏的厉害,便叫郭先生陪伴着到一家医保定点医院检查,谁知看病的医生只是简单的询问了一下病因,就问了这样一翻让人感到莫名奇妙的问题:
郭先生:那大夫也没给我爸诊断病情,一听说头晕,就问,有医保没,我说有呢,他就说,我给你说老人这个病比较严重,先得住院治疗,我问啥病,他说先住院再说,反正有医保,怕啥,便给开了住院单,我不放心,便带我爸到另一家较大的医院挂了专家门诊,人家医生说其实没啥大问题,人年龄大了,血压容易高,吃点药,多注意休息就行。
在银行工作的王小姐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有一次她扁桃体化脓,如果在门诊打点滴要花将近2000元,当然不能报销。一位患者给她出了主意,让她住院。
王小姐:那人说住院的话自己只掏一千多一点儿,能省好几百块钱呢,又省钱又给自己一个休息时间,何乐而不为呢?我经常都是这样弄呢。
让患者 “轻病挂床”、“靠医保、吃医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些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打起了医保的“歪主意”。这种行为其实是在“骗保”,直接侵犯了医疗保险制度和其他参保人的利益,增大了基金的不合理支出,明显违背了基本医疗保险的初衷。
省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厅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大量违规资金通过这样的黑洞流出去,肯定会降低整个基金的承受能力,使原本应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待遇的人得不到应有保障。
工作人员:医保基金实际上是大家的钱帮助这些少数的患疾病的人,他是数量有限的,他不是说永无止顶的,基金的收缴这个原则就是已收定支,收了多少,你支出多少它是有个测算,每年估计要结余多少,他骗的多了的话,不但结余不了,而且还不够支,其他病人就没保障了。
医生诱导医保病人乱检查、多用药品;个别医务人员经不起药品促销人员的诱惑,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医疗费用,从医保基金获取不应得的经费,不少定点医疗机构把医疗费收入与科室、医务人员的经济利益、奖金等直接挂钩,这就使医务人员随意降低入院标准,造成“小病大养”甚至“无病住院”的现象,这些已经成为了一些定点医疗机构公开的秘密。给医疗保险领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我国人口众多,保障每个人的健康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正是在向这个目标靠近。可这几年,有些医院竟把医保当成了发财致富的捷径,过度诊疗成风,致使医保消费增长迅猛。
据了解,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第三方付费的医保制度,也就是说,参保人将钱交给医保管理部门,医保管理部门与医院进行费用结算,医院只负责给病人治病,这就相当于医院“点菜”,患者或者医保部门埋单。这样一来,医院最贵的并不是药,而是医生手中的那支“笔”。
管理人:因为信息不对称吗?你本来小病,大夫给你一吓唬,说这个厉害的很,你不住院咋咋咋。。而且你承担一部分,医保给你报销一部分,医生这个诱导太厉害了,这个病人肯定是首先相信医生的,如果大夫那样一诱导,那肯定就出现这种现象。
对于一些地方发生的医保骗保行为,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监管措施,但由于各部门间的沟通配合还不完全,致使监管效果并不明显。
西安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相关工作人员无奈的表示:这是多方面的,这些都要跟各个相关的部门进行沟通,作为劳动部门我们也只是监督,我们还不能达到像法律的那种强制执行的手段,我们也没有那个权力,我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如果违反了我们的协议的话,那我们就停你的资格或者是停期整顿。
为什么过度诊疗的现象一直得不到解决?医疗机构和个人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屡屡出现?表面上看,好象是因为这些人利益熏心所致,但更深层次地去发掘,这些现象的出现,根本原因是我国现行医保制度存在的体制漏洞。
看来要想治理医保基金流失的灵招就是加强监管,治本之策在于医疗保险体制、医疗卫生体制和医药体制三项改革互相协调、齐头并进。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主要精力由管费用转向监督医疗服务质量、协调医患关系和政策调研上;建立一种标准化的管理机制,制定出入院标准、诊疗技术规范、用药管理规范,并把这些标准纳入协议管理的内容,建立和医疗机构共担费用风险的完善机制。
在我省近日全面启动的医改方案中,提出政府让参保者得到更好的服务的同时,提高社保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希望这一系列的方案能够进一步解决医保基金的流失问题。
第二篇:新医改能否根治看病难看病贵学习体会
新医改能否根治看病难看病贵学习体会
“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不少人群对现实发出感叹。的确,长久以来,也不知有多少国民因为医疗的问题而倒下,因为医疗费用而一贫如洗,因为费用的问题而看不起病。但是,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意味着居民就医费用负担的减轻,意味着“看病难、看病贵”的缓解。特别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实施健全,将覆盖城乡、普及群众,为广大的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我通过学习《新医改能否根治看病难看病贵》的课程,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谈谈自己对新医改的一丝见解。
作为一名普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看到这样的新医改方案,其实真的感到高兴。因为,方案里,有不少地方提及基层卫生的重要性,提及全科医生的普及。譬如关于建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议,关于“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科学制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各级医院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等等措施,有力的体现了全科医生的重要性。这对我们这些老百姓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喜讯。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新医改”方案如此,基层医疗卫生
事业也并不是能够顺利完美的开展,能够一帆风顺。现今社会人群对基层医疗服务,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看法,也并不是过于乐观。可以了解到,虽然已经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但效果怎样?事实上,有不少都是冷冷清清的。老百姓,多数都是往大医院跑,甚至出现,到社区医院的目的是为了找全科医生证明此病有必要到大医院就医。然而,此病,也就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一种常见病而已。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有足够的能力和技术去治疗此病,没有必要去浪费大医院的卫生资源。
出现这些现象,归根到底,也就是信任的问题。一来由于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问题,给不了群众一种安全感。试比较一下,普通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拥有的设备,B超机、心电图机、动态心电图与血压监测系统、快速血糖测定仪等一些简单的全科综合诊疗设备以及氧气袋、体重计、儿童听力筛查仪、卧式伸长测量器、多普勒胎心听诊器等预防保健基本设备,而大医院,拥有高技术的设备,例如核磁共振成像设备、超声X光、血凝仪、贝朗血液透析仪等等,另外,还拥有高等医疗技术人员如一些专家、教授等等高等人才。就是这些,就已经促使群众患者选择大医院就诊,以求更好的治疗疾病,追求健康。特别是经济中等的居民来说,选择大医院无疑是大家的第一选择。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对社区的全科医生表示怀疑,担心基层医疗队伍的能力。普通
老百姓认为,全科医生,都是技术有限,甚至觉得技术能力不够,而对比与一些临床医师、临床教授专家来讲,理所当然更多的相信后者,把宝贵的生命托付于其中。
所以,要取得患者信任,就要提高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地位,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资源。
首先,政府应该高度关注基层卫生队伍的建设,关注队伍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新医改有相关描述,需要努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除了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基本的医学能力培养外,更要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中给与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有规划,有秩序的严格执行,并有政策引导有水平的人去基层,服务基层。
其次,是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宣传,让广大城市居民利用好资源,让居民信任基层机构,信任全科医师等医疗队伍。这是医改方案需要考虑的一大问题。即使将来基本医疗卫生覆盖城乡、普及群众,即使医生们有能力为广大的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但却没有得到居民的认同,没有居民的参与,也是毫无成效。再好的资源,也是浪费而已。还有,基层医生主要关心三件事:社会地位、业务成长、待遇。这些,政府部门是否妥善处理,医改方案是否明确,也是一大要素。
真正科学的医改,不仅仅是从居民人群中着手,还要在医院、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中开展,充分考虑到时有潜在因素,才等切切实实做到优惠全人民。
所以,我认为医改之路,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