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灌云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规划评价
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简本)
委托单位: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管理委员会 编制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O一七年八月
1.任务由来与规划概述
1.1 任务由来
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始建于 2005年3月,初始名称为“江苏省灌云县工业经济区临港产业园”,2007年,灌云县政府调整了园区发展规划,将“江苏省灌云县工业经济区临港产业园”变更为“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灌云县临港产业区起初仅规划建设3.41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启动区产业定位为:以三类工业为主,一、二类工业为辅;行业类别主要为化工、医药、染料、印染、酿造、轻工等。启动区区域环评于2005年10月通过省环保厅审批(苏环管【2005】267号)。2006 年,省政府下达全省化工企业用3年时间全部搬迁进化工集中区的决定(《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06】121 号)后,启动区3.41平方公里用地很快饱和,随之启动区以西区域有不少化工企业入驻,造成区域发展无序,园区管理难度较大。为了对园区化工企业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连云港市政府于2010年批复建设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连政复【2010】12号),区域四至范围为北至纬九路、西至规划经六路(现经七路)、东和南至 324 省道(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含启动区3.41平方公里),产业以精细化工等三类工业为主。2017年7月连云港对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规划四至范围进行调整,新增面积0.6平方公里,总面积扩展到10.8平方公里(连政复【2017】20号)。
2016年,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江苏省进行了督查,根据督查反馈意见,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存在以下问题:⑴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现有企业125家,全部为规划环评明确禁止、限制或严格控制的农药、染料、中间体类项目。⑵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园区在设立之初,当地政府均就落实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制定计划、做过承诺,但计划和承诺流于形式,至今没有落实,风险隐患较大。⑶灌云临港产业区化工园超期贮存大量危险废物。⑷灌云县临港产业区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群众信访投诉不断,2014年被列入全省沿海化工园区专项整治范围,省、市先后采取了限批、挂牌督办等措施,但整治工作仍不到位。2016年,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抽查灌云县临港产业区16家企业,10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不正常,超标排污;园区及周边地表水污染严重,七圩闸化学需氧量超过地表水Ⅳ类标准53倍。
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管委会根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制定了整改方案。同时,为加强规划引导,坚持绿色发展和协调发展理念,指导园区化工企业整治及产业改造升级,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委托江苏中建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总体规划(2012-2030)》。
为科学指导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的发展,实现区域产业、经济及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等法律法规,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管委会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在灌云县临港产业区管委会、灌云县环境保护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对规划区域进行现场踏勘,调查、收集了有关资料,根据国家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标准、技术要求等,编制完成了《灌云县临港产业区化工集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规划概述
(1)规划范围和期限
园区规划总面积为10.8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北至纬九路、西至经七路、东和南至 324 省道。
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2)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按照化工企业“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重组一批”四个一批要求,着力调整存量、控制增量、优化布局、完善配套,对集中区内现有的以农药项目、医药及中间体项目、染料及中间体项目为主的精细化工行业进行优化发展及提档升级,且集中区不再新建农药及中间体项目、医药及中间体项目、染料及中间体项目。
依托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徐圩新区),重点发展高性能树脂、橡胶、高端化学助剂等化工新材料。(3)空间布局规划
化工集中区东北侧临近镇区,结合现状和园区需求设置小型服务区一处,用于服务于园区的行政办公,物流等需求,其余地块开发三类工业的生产,实现集中、有序、集约、高效合理利用空间,共享公共功能,促进产业联合。
园区的规划用地结构总结为:“两环”“一区”“五带”“二十六片”。两环:环园区防护绿地环;滨水景观环:园区内结合排水泄洪规划的环状水系,水系规划控制宽度15米。
一区:工业生产区。
五带:经八路景观带;经九路景观带;206绿化控制带;纬七路景观带 ;纬九路景观带。
二十六片:规划形成的二十六片工业开发地块,每片地块有独自围合的绿化带,便于地块自然延伸,每片地的积聚有序开发。
(4)基础设施规划
化工集中区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供热工程、固废处置工程等规划。
排水工程规划:园区范围内实施雨污分流、清污分流、一企一管的排水体制。雨水管道沿道路敷设,按地势高低就近排入区内河道;区内企业的初期雨水收集后排入初期雨水收集池,抽送至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接入污水管网。园区废水由区内胜科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进行处理,现状处理能力2万m3/d,规划期内规模维持现状,尾水排入新沂河。
园区企业清下水管道沿道路铺设,按地势高低就近排入区内河道。企业清下水排口必须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和由监管部门控制的自动排放阀,清下水经监测达标后方可排放。企业内应建有事故应急池,保证事故状态下清下水的有效收集。
供热工程规划:规划建立以大型热电厂集中供热为主,以清洁能源和工业余热为热源的多种供热方式,加强供热节能管理,节约能源。规划集中供热率达到 100%。热源主要依托区外的华能热电厂,该热电厂位于化工集中区东北侧,距化工集中区约 150m,服务范围为临港产业区。华能热电厂装机规模为 2 台 220t/h 高温高压煤粉锅炉(两用一备)+2 台 B25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供热能力为 280t/h。园区内保鑫临时供热站燃煤锅炉及各企业临时燃煤锅炉均将拆除。明盛余热(50t/h)作为园区供热点予以保留。供热主干管由热源点接出,分两路,在纬九路设管径为 400 的主干管一根,向南沿经九路延伸,为经九路东西两侧用户供热。在纬九路设管径为 600 的主干管一根,并向南沿经八路延伸,为经八路两侧用户供热。
固废处置规划:园区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均妥善处置,实现零排放。其中生活垃圾将收集送至灌云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一般工业固废主要采用综合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危险固废送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园区内规划有1家危废处置单位,为光大环保(连云港)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建成后处理能力为10000吨/年危废焚烧处置和1650吨/年医废处置。建成后可满足化工园内危废处置需求。
(5)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绿地面积156.91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4.24%。主要为厂区外围与道路之间的绿化带,水系两边的绿化带以及绿地公园。其中,公园绿地5.01公顷,生产防护绿地151.90公顷。结合规划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绿地系统规划采用点状、线状、面状生态绿带相结合的布局方法。
(6)环境保护规划 ①环境质量目标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水环境:区域地表水功能区COD、氨氮、总磷达标率为100%。
声环境:开发区内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功能区,其他地区按3类标准控制。
②大气环境治理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扩大天然气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减少煤炭消费。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管理,促进清洁生产。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管理力度,最大限度减少裸露地面,控制和减少二次扬尘。③水环境治理
实施河道长效管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对开发区内河道进行全面清理。在总量控制条件下,从源头削减水污染排放,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严格企业废水达标排放,促进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④声环境治理
选择降噪功能强的树种,不同声环境功能区之间建设必要的绿化隔离带。优化城镇交通网络,保持道路畅通,扩大禁鸣区域。完善施工登记、注册和申报审批制度,加强施工噪声管理。
⑤固体废物治理
推广循环经济,鼓励、扶持对工业固废进行收集、处理及再生资源化利用的相关企业,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加强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建立并完善生活垃圾的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至2030年工业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2.开发现状与区域环境质量
2.1 开发现状
根据现场调查以及园区环境管理和规划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目前,规划范围内现已引进工业企业共138家,其中,化工行业类企业133家,其他行业(纸品加工、耐火建材和再生资源)3家,2家基础设施企业即危废焚烧和污水处理厂。
2.2 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环境:所有监测点位的SO2、NO2、NOx、PM10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氨气监测值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要求;非甲烷总烃检测值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计算其排放量标准时使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值;H2S、HCl、邻-硝基甲苯、苯胺类、酚类、间-硝基甲苯、氯苯、邻二氯苯、1,2,4-三氯苯、对-硝基甲苯、氯气、甲醛、二氯乙烷、硝基苯、对-硝基氯苯、甲醇、氟化物、丙烯腈未检出;甲苯G2点未检出,其他测点监测值符合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要求;二甲苯G1、G4、G5、G7点未检出外,其他点位的浓度均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要求。综上,园区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较好。
(2)地表水环境:新沂河W1~W4断面氯化物浓度、五灌河W5~W7断面BOD5浓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超标外,其余断面现状水质满足相应的功能区水质标准要求。
(3)地下水环境:园区所在区域地下水D1~D6点溶解性总固体、锰和细菌总数均为IV类,D1、D3、D4和D6点总大肠菌群为IV类,D1~D6点氨氮为III类,其余各项指标基本满足Ⅱ类地下水要求,区域地下水质量现状良好。
(4)声环境:各测点昼夜噪声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值,表明开发区声环境质量较好。
(5)土壤环境:评价区域内监测因子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中二级标准,本规划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6)底泥环境:园区污水厂排口附近底泥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二级标准,现状质量较好。
3.评价结论
3.1 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园区排放的SO2、烟尘、粉尘、甲醇、氯化氢、甲苯、NOx、Cl2、氨气、氯苯、苯胺类、硫化氢、丙酮VOCs等在评价范围内最大值以及各敏感点位均能达到相应标准限值的要求。
(2)地表水环境:园区规划实施后新增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依托园区内胜科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排入新沂河。胜科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处理能力为2万m3/d,已接纳废水总量约0.7万m3/d,尚有1.3万m3/d的余量,可以满足园区新增污水处理需求。
(3)声环境:园区噪声环境主要受交通噪声影响,随着园区运输量的增大,交通噪声影响将进一步加大,但在落实报告书关于交通噪声的各项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声环境质量可满足功能区要求。
(4)地下水环境:区域内无集中式地下水源开采及其保护区,居民生活用水由来自市政管网。园区规划排水体系为雨污分流,生产和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因此,园区开发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5)固体废物:园区固废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进行处置,可全部回收利用或处置,园区内实现零排放。
(6)生态环境:土地的占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使土地功能发生较大改变;区内河流活水、护坡、驳岸、建设绿化带等生态设计工作,将会使水生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总体来说,园区建设对原有区域生态结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建设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不利影响。
(7)环境风险:园区企业将使用一定数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存在危险物质泄漏的环境风险。在采取泄露、火灾、爆炸等事故防范措施和实施有效的事故应急预案的条件下,园区的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3.2 规划实施的环境合理性分析
3.2.1 规划功能定位的合理性
经分析,灌云临港化工集中区产业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等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2020)》、《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沿海地区科学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苏政发〔2013〕134号)、《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灌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灌云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2020年)》等区域发展规划相符合。
因此,园区本轮规划功能定位具有合理性。3.2.2 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
规划范围内工业用水由园区自来水厂供应,生活用水由灌云县城自来水厂供应。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结果,该供水方案可满足园区规划期产业发展的需求。根据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结果,从区域土地资源资源承载能力来看,园区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能力较强,本轮规划方案并未加剧土地资源供给的压力。
此外,根据规划规模和开发强度下的污染源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及环境容量分析结果,园区本轮规划建设不会改变区域现状环境功能。规划期内,园区依托的供水、排水、供热设施的规模均能满足园区规划建设的用水、排水、供热需求。
综上所述,园区的规划规模总体具有环境合理性。3.2.3 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园区所依托的基础设施中,给水、排水、供热、燃气、供电等主要基础设施均位于园区内,基本属于园区专用基础设施,可以保证各项生产要素供给的稳定性。
总体而言,园区本轮规划的总体布局与区域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基本不会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产生不利影响,规划的用地布局、综合交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总体基本具有环境合理性。
3.2.4 规划产业结构的环境合理性
园区本轮规划的产业定位与《连云港市化工产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管控要求和负面清单(2017年本)》、《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深入推进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细则的通知》(连政发〔2017〕7号)规定的产业定位相一致。园区规划发展产业类别不属于当前国家、省、市产业指导目录的禁止、限制或淘汰类,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相关产业指导目录、产业政策及规划要求相符合。
此外,结合全省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园区管委会提出了园区入区企业的“四个一批”清单(见附表4),主要涉及升级的企业有32家,重组的企业5家,关停企业1家。其中升级方向包括:采用有毒有害原料数量较大的,推动其加快原料绿色化替代工程,减少有毒有害原料使用数量;产生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高氨氮、高磷、高盐分、高毒害、高热、高浓度难降解废水的,推动其进行工艺绿色化升级改造,或升级三废处理工艺与装置,进行有效处理;对于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限期实施工艺改造、设备更新等方法,采用能量梯级利用、余热回收等先进节能适用技术进行升级工程。
因此园区规划产业定位基本合理。3.2.5 规划基础设施的环境合理性(1)污水集中处理
园区企业污水经厂内预处理达标后经“一企一管”明管,输送至园区内胜科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尾水排污新沂河。尾水排放执行《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表2一级标准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
(2)集中供热
园区依托华能热电厂实施集中供热,规划供热能力为280t/h。规划期内园区预计用热65.90t/h,因此,华能热电厂供热总规模能满足园区产业发展需求。
(3)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
规划期内,工业区贯彻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尽量进行综合利用,暂时不能综合利用的,则采取必要的处置和堆存措施;危险废物经分类收集后,均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员工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处理。
4.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4.1水污染对策与措施
园区应实行雨污分流制。各企业的生产、生活废水全部经由污水管网收集送入园区胜科污水厂,入区企业不得新设排污口。入区企业废水“一企一管”;企业生产区和污水治理区初期雨水应收集进入企业污水管网。
为适应节能减排的管理要求,园区应从企业和园区层面实施节水和废水综合利用措施。入区企业应采取多种节水措施,降低水耗;园区应按规划,建成污水厂再生水设施,再生水回用于工业、消防、绿化等用水。
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不能全面达标,开展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将会使区域内河水质有所改善。
4.2大气污染对策与措施
热源主要依托区外的华能热电厂,该热电厂位于化工集中区东北侧,距化工集中区约 150m,服务范围为临港产业区。华能热电厂装机规模为 2 台 220t/h 高温高压煤粉锅炉(两用一备)+2 台 B25MW背压汽轮发电机组,供热能力为 280t/h。园区内保鑫临时供热站燃煤锅炉及各企业临时燃煤锅炉均将拆除。明盛余热(50t/h)作为园区供热点予以保留。
入区企业应按照《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指南》(苏环办[2014]128号)、《江苏省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苏环办[2014]3号)、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环发[2014]177号)等文件要求,加强化工行业VOCS排放的控制。落实《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苏政发[2014]1号)。
4.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进区项目必须确保厂界噪声达标。对各种工业噪声源分别采用隔声、吸声和消声等措施,必要时应增加设置隔声罩、隔声屏障等措施,降低噪声源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交通噪声需要从道路的规划设计、交通车辆行驶噪声的降低和交通噪声的管理三方面进行治理;采取措施降低建筑施工噪声。
4.3土壤、地下水保护措施
源头控制。鼓励入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减少各类污染物的产生量;企业应落实各项污控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
分区防治。入区企业及污水厂应根据各生产储存等设施布局以及可能进入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污染物的性质,分区做好地面硬化和防渗工作。
4.4固体废物减缓措施
园区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及生活垃圾均妥善处置,实现零排放。其中生活垃圾将收集送至灌云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一般工业固废主要采用综合利用的方式进行处理;危险固废送有资质单位安全处置。园区内规划有1家危废处置单位,为光大环保(连云港)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建成后处理能力为10000吨/年危废焚烧处置和1650吨/年医废处置。建成后可满足化工园内危废处置需求。
4.5生态建设与补偿措施
加强绿化隔离带和防护林建设,区内厂界周边和园区新建道路两侧适当设置绿化隔离带。充分考虑树种生态功能,优化绿化配置。以区域河流为依托,调整并整治河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水系调整,通盘考虑排水、景观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要。
5.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跟踪评价
5.1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体系是按照国际环境管理标准所建立的一个完整的环境管理系统,并以此为环境管理的手段,实行全面、系统化的管理。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不仅要对园区各环境因素实行有效控制,更重要的是通过落实环境规划和环境政策对整个区域的环境状况进行宏观调控,以达到改善环境绩效的目的。
进区企业在项目施工期间应设一名环保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建设期环保工作;项目建成投产后,应设立环保科室,配备专职环保人员,并在各车间设立环保联络员,负责全厂的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和事故应急处理职责,并随时同上级环保部门联系,定时汇报情况。
5.2 监测计划
园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必须纳入灌云县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及时、准确、高效地为园区环境管理工作服务。
5.3 跟踪评价
为及时了解园区建设过程中对区域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并及时提出补救方案和措施,园区管委会在园区本轮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根据时间跨度,每隔五年进行一次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若园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开发面积、产业结构、开发规模等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编制规划并同步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第二篇:法律知识办法上海市临港产业区管理
【法规名称】 上海市临港产业区管理办法
【颁布部门】 上海市政府
【发文字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6号
【颁布时间】 2010-06-01
【实施时间】 2010-07-01
【正文】
上海市临港产业区管理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
(第46号)
《上海市临港产业区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5月31日市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市长 韩正
二0一0年六月一日
上海市临港产业区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上海临港产业区的管理,促进上海临港产业区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区域范围)
上海临港产业区(以下简称临港产业区)北至大治河,西至G1501高速公路─奉贤浦东新区界─浦东铁路四团站(平安站)预控制用地─三团港接规划两港大道接中港,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区域接北护城河至人民塘接S2高速公路至顺翔路接规划E1路河至杭州湾。
第三条(发展方向)
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将临港产业区建成集先进重大装备、民用航空制造、现代物流、海洋科技、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鼓励临港产业区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综合性试验区。
第四条(管理职责)
本市设立上海临港产业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临港产业区有关行政事务的归口管理,并行使如下职责:
(一)制订、修改、实施临港产业区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的具体规定;
(二)接受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负责临港产业区内投资和开发建设等项目的审批;
(三)负责临港产业区内基础设施和建设工程的行政管理;
(四)负责临港产业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初审以及软件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
(五)协调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对临港产业区内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
(六)为临港产业区内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七)完成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负责临港产业区所辖区域的财政、税务、工商、公安、文化、教育、卫生、绿化市容、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口和计划生育以及农村、社区等公共事务的协调和管理。
第五条(专项发展资金)
本市设立临港产业区专项发展资金,用于支持临港产业区内的开发、建设和发展。专项发展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管委会等部门另行制定。
第六条(临港产业区规划)
临港产业区规划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经济发展战略和临港新城总体规划,体现临港产业区与洋山深水港等周边区域统筹协调、联动发展的要求。
临港产业区规划由市规划国土资源局会同管委会组织编制,经征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意见后,按照规定程序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临港产业区内的各类专项规划,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编制。
第七条(土地储备和前期开发管理)
管委会应当根据临港产业区规划提出土地储备方案,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报批。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与管委会联合组建土地储备机构储备土地,并由其委托的单位组织前期开发和管理。前期开发工程的实施单位,应当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负责房屋拆迁管理工作。
第八条(建设工程管理)
临港产业区内建设工程报建、招标投标、竣工备案等日常工作,由管委会管理。
除大型安装工程外,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由管委会监督检查。
第九条(委托实施行政审批)
管委会接受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在临港产业区内实施下列行政审批事项:
(一)商务管理部门委托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审批,以及加工贸易企业经营状况及生产能力证明、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的审批;
(二)发展改革等管理部门委托的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
(三)规划管理部门委托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定规划设计要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审批,以及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
(四)土地管理部门委托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等建设项目供地的预审,但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建设项目占用未利用地的除外;
(五)建设交通管理部门委托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审批,临时占用城市道路、挖掘城市道路的审批,车辆或者车辆载运货物后总重
量超过城市道路限载量或者通行条件的通行审批,依附城市桥梁、隧道架设管线的审批,城市桥梁、隧道安全保护区域内作业的审批,以及占用城市道路人行道设置各类设施的审批;
(六)绿化市容管理部门委托的临时使用公共绿地和迁移、砍伐树木(古树名木除外)的审批;
(七)水务管理部门委托的有关市管河道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和供排水的审批;
(八)民防管理部门委托的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审批;
(九)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委托的行政审批事项。
前款行政审批事项委托的具体内容,由管委会与有关部门在委托书中予以明确。管委会对依委托实施行政审批的情况,应当报送委托的行政管理部门备案;委托的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管委会实施行政审批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十条(协调行政执法)
除承担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建设工程管理和行政审批事项外,管委会应当协调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在临港产业区内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第十一条(信息公开)
管委会应当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将涉及审批事项的依据、内容、条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予以公示。
申请人要求管委会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管委会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第十二条(集中办理行政事务)
管委会应当会同市工商局、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在临港产业区内设立相应机构,集中办理相关行政事务,并履行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责。
第十三条(企业的设立)
在临港产业区内设立企业,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商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审批手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前置审批的事项,由本市有关部门实行集中办理,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成前置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有关企业和项目的认定)
临港产业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初审以及软件企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认定,由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及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构等委托管委会统一进行,实行“一门式”受理。管委会按照“坚持认定标准和提高效率、简化程序、方便企业”的原则,开展认定工作,并将认定结果报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备案。
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对管委会的认定和发证工作进行监督;对不符合标准或者要求的认定结果,有权予以撤销。
第十五条(优惠待遇)
在临港产业区内的企业和项目,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或者管委会认定,可以享受国家和本市规定的下列优惠政策:
(一)鼓励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及技术进步的各项优惠政策;
(二)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鼓励软件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五)鼓励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的其他优惠政策。
第十六条(完善中介服务)
管委会应当通过完善中介服务体系,为临港产业区内的企业、机构提供人才、劳务、财务、会计、金融、保险、专利、法律、公证等各类中介服务。第十七条(吸引人才和简化出国手续)
鼓励国内外专业人才到临港产业区内从事工程建设、企业经营、科研项目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引进人才可以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办理户籍或者《上海市居住证》。
简化临港产业区内有关人员因公出国、出境的审批手续。对于因公需要经常出国、出境的人员,可以实行“一次审批、多次有效”的出国审批办法或者办理一定期限内多次往返香港、澳门的出境手续。
第十八条(受理投诉和处理)
临港产业区内的企业认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行为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或者其应当享受的优惠待遇未得到落实的,可以向管委会投诉。管委会应当依法予以协调、处理。
第十九条(农村村民建房管理)
临港产业区内的农村村民建房,应当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农村村民建房管理的规定,并符合临港产业区规划的要求。
第二十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2003年12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发布,并根据2008年7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号修正后重新发布的《上海市临港新城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临港产业区环保督查提供材料
临港产业区环保督查提供材料
1.汇报:环评生产工艺;生产产品及排除的废水、废气及固废情况;
2.汇报:废水、废气、固废处理装置及处理后效果
3.提供企业内部雨污管网图纸,详细至各条管线沟渠名称、用途及各排水(污)口标示;
4.固废现有存量、此前固废处置情况,及对于现存固废如何处置做进一步说明;
5.填写情况表;
6.汇报:企业此前是否存在固废填埋、暗埋暗管等情形,并写出整改方案及落实情况;
对于以上需要汇报的,须加盖单位公章、法人代表签字;除此之外的材料应加盖单位公章。
第四篇:灌河半岛临港产业区深入学习实
灌物发〔2013〕5号
关于成立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优化 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各企业、各部门:
为进一步优化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投资发展软环境,切实加强对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现将领导小组成员通知如下:
组 长:张庆霹 灌河半岛临港产业区党工委书记、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副组长:李金铸 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汤茂峰 现代物流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第五篇:临沂临港产业区壮岗镇莲花小学教职工评优树先实施方案
临沂临港产业区壮岗镇莲花小学教职工评优树先实施方案
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创设一个互比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人际环境,也为使评优评先工作真正起到既鼓励先进又鞭策后进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本校教师评优评先管理,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作到评优评先“公平、公正、公开”,特制定本《办法》如下:
一、评选基本条件
1.思想进步,服从学校安排,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
2.坚持原则,团结同志,与人为善;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3.热爱学校,敬业爱岗,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4.按时上下班,不无故旷课、旷工、迟到、早退。
5.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综合成绩及学期教师业务考核良好以上。
6.所任教班级期中期末考试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居于同年级同学科中上水平。
7.积极参加课改实践和教研活动。
8.在学校管理工作,服务方面有突出成绩者。
二、一票否决制(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不服从工作分配,擅离职守、寻衅滋事,影响恶劣的。
2.违反法纪法规,变相体罚学生,群众举报,经调查情况属实的。
3.因工作疏漏严重失职或造成重大事故的。
4.上班期间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如打电脑游戏等,造成负面影响的。
5.从事有偿家教的。
6.教师业务考核,被定为不合格的。
7.教职工及教干所负责的控辍工作不到位的。
三、评优评先办法
1.教师岗位责任是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各教研组长或处室负责人,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优评先条件,组织教职工认真评议,投票选举取候选人,并将初选结果上报评优评先办公室。
2.确定候选人,选出优秀或先进。办公室将初选名单汇总后提交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将评优评先结果张榜公布。
3.张榜公示七天后群众无异议的,上报教育局,并留存档案。
壮岗镇莲花小学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