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方案与计划以及多部门协调机制
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方案与计划以及多部门
协调机制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促进我院电子病历的应用与发展,规范电子病历使用行为,维护电子病历实施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配套文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与实施步骤
本制度适用于电子病历当事人在本院内运用电子病历进行的各 类医疗活动。
第三条
主管部门及其职责
杨础中心卫生院医务科是本院电子病历的主管部门。领导组织: 组长:李长友 副组长:王曙梅 成员:郑绍霞、衣祝生等 主要职责是:
一、制订并实施电子病历管理的规范和发展规划;
二、负责医疗机构实施电子病历的审批工作;
三、指导协调电子病历的实施;
四、监督、稽查电子病历的使用;
五、保障电子病历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和当事人权益。第四条 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管理部门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电子病历的法规和规定;
二、制定本单位电子病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保证电子病历的安全运作;
四、负责对本单位或所属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第五条 实施原则
参与电子病历活动的当事人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守诚实信用原则。
第二章 电子病历实施的基本要求
第六条 医疗机构申请实施电子病历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保证电子病历实施的技术设施。
2、具备保证电子病历实施的各种安全措施。
3、专业人员取得电子病历使用资格。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七条 医疗机构的义务
实施电子病历的科室应遵循以下义务:
一、实施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不得利用电子病历牟取不正当利益;不得以垄断手段或其他非法方式损害电子病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实施电子病历的科室必须高度重视电子病历的安全问题,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稽核制度。第八条 电子病历系统运行要求
一、电子病历系统必须在相关的诊疗环境或诊疗区域内使用。
二、用于电子病历的计算机系统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 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有关安全性、稳定性的要求。
三、电子病历系统必须采用国家审定的安全保密产品。
四、电子病历系统的术语、编码等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
五、电子病历系统运行时间必须准确时间记录必须完整。第九条 认证制度
本院电子病历活动的身份有效证明实行数字认证制度。凡参与电子病历活动的科室、电子病历备份站点应当到在院电脑中心予以认证同时电子病历当事人也应对其身份进行数字认证。第十条 电子病历签字
一、实施电子病历的科室应当采用电子、手工签字以确保电子病 历的有效性。
二、电子病历采用电子、手工签字生效原则。
第三章
电子病历建立
第十一条
建立原则
一、电子病历的建立应符合卫生部《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配套文件的要求。
二、电子病历的建立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
三、电子病历的建立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四、建立电子病历的医务人员应取得卫生部门书写病历的资格。
五、医务人员应保证所撰写的电子病历的真实性。第十二条
书写要求
医疗机构建立的电子病历必须满足下列的要求
一、电子病历的书写应当客观、真实、规范、完整。
二、电子病历的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特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中医术语的使用应依照有关国家标准、规范执行。
第十三条 病历签收
一、医务人员按照规定书写电子病历后应使用手工签字进行确认。
二、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电子病历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经电子签字后方可生效。第十四条
完成时限
一、医务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电子病历的书写。
二、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第十五条 电子病历交换的要求
电子病历可以在医疗机构、科研机构、教学单位之间交换。但交换只能限于医疗、科研 和教学 活动 不 得违反国家 保密和法 律有关隐 私权保护 的规定。电子病历的交换应满足下列要求:
一、电子病历的接受方必须提交有关证明。
二、现有的电子病历系统应当和主管部门提供的交换平台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三、电子病历交换采用主管部门提供的标准代码进行。第十六条 知识产权保护
实施电子病历的医疗机构应当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知识产权。未经当事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使用他人的电子病历也不得向第三人泄露他人的电子病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法律义务
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应当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子病历系统从事危害国 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不得危害其他电子病历系统的安全。第十八条 法律责任
一、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违反本办法规定伪造、破坏或擅自销毁电子病历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追究行为人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 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上行为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 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十九条 有关法律纠纷的解决
电子病历当事人认为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系统、电子病历留存或调用和交换过程对其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有权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法律部门投诉或起诉。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定义
本办法下列术语的含义电子病历系指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存储、传输和调用的数字化医疗记录。电子病历应包括传统病历的所有信息并能够等同实现传统病历的全部功能。电子病历当事人系指使用电子病历的患者或其权利关系人、医疗机构以及电子病历系统运 作服务商。电子签名系指在电子病历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或在逻辑上与电子病历有联系的数据它可用于鉴别与电子病历有关的签名持有人和表明此人认可数据病历所含信息。数字证书系指为了证明电子签名的真实性而签发的、用来确认某一特定电子签名持有者的有 效身份或其他特点的记录。第二十一条 电子病历的分步实施
在尚未具备安全实施电子病历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使用电子病 历率先实现医院内部的医疗信息无纸化传递和医疗信息共享但病历 文书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定时打印按照手写病历的管理要求归档保存。在该阶段打印病历文件与手写病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电子病历无法律效力。当条件成熟后 可按照本管理办法逐步过渡到电子病历。第二十二条 解释
本制度由杨础中心卫生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电子病历系统使用与管理部门沟通协调工作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与管理法规》、《电子病历基本规范》, 《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合理的信息管理机制,指导临床使用,增强与临床工作的互动,及时反馈临床信息系统功效,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畅通有效,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信息管理沟通协调制度。
一、信息科每月到医院各科室至少一次征求临床科室对信息管理以及对信息科工作改进的意见。
二、网络系统以及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合理。
三、信息科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院各科室沟通、整改
1、对信息网络设备、硬件、提出的合理要求,性能是否良好,维修维护意见。
2、对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方面、合理化建议、使用规范、操作沟通、整改。
3、软硬件意外其他信息方面的意见。
123、与医院外的专业人士、专业公司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方式沟通。
尊重、合作、服务、赏识、分享的心、诚实守信、互相尊重、达成共识、持续改进。
第二篇:多部门、多科室协调机制
全南县中医院
多部门、多科室抢救治疗协调机制
严重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伤残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健康和社会问题。我院通过强化管理、制定流程、统一指挥、规范操作,基于多学科医师组成的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急救队伍,制定了救治协调机制。
一、医院成立了严重多发伤、复合伤、疑难病例院内多部门、多科室紧急救治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决策,组织医疗救护,协调抢救设备、药品、救护人员的调配,紧急情况下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请求支援,负责信息发布及秩序维护和后勤保障。
组长:黄志华
副组长:叶青
领导小组成员: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药剂、设备、总务及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
二、专业分组及职责:
(1)协调督导小组:由院长牵头,由院委会、办公室、宣传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能:负责全院应急人员的调配;对外协调、宣传、信息发布及思想政治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的检查、督导。
(2)医疗护理服务:业务副院长牵头,由医务科、护理部、各临床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含急诊科)组成。
主要职能:负责意外伤亡事件抢救的组织实施、转诊,对危重伤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手术;负责全院参加应急的医护人员调配及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外派医疗队等。
(3)感染管理及疫情信息组:分管院感、公共卫生的副院长牵头,由护理部、院感办及公共卫生科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能:负责疫情上报;全院公众场所、各科的常规消毒及发现传染病后的特殊消毒及中末消毒,重点是发热诊区、急诊科、放射科和检验科;加强员工保健及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4)后勤保障工作:分管总务、保卫、药械的副院长牵头,由供给保障部、总务科、保卫科、药械科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能:供给保障部负责各种后勤物质及防护用品的供应,工作人员的饮食、休息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药械科负责各种急救所需的医疗器械及急救药品的供应;工会办负责各种捐献物资的管理及一线工作人员的生活、慰问;保卫科负责院内安全保卫工作。在应急工作的过程中保障医院的工作秩序,保障工作人员及医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三、协调的方式方法:
医务科牵头与其他科室共同协办管理,必要时由医务科负责各科之间的管理协调。在管理协调出现困难时,由协调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在院内、外和院内各部门、各科室间的协调重要的是建立起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互通信息,加强联系,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向医务处或协调机制领导小组通报情况。
第三篇:出入院多部门协调机制
出入院多部门协调机制
为简化患者办理出入院及转科、转院手续,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我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相关职能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协调解决患者留观、出入院、转科转院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保证相关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参与协调的主要部门:医教部、护理部及财务部下属各部门。
一、具体协调机制如下:
1.因病情需要收治入院的病人,如遇收入某科有困难,且病情危急一时不能确诊,急诊科室医师或值班医师经请示医教部或夜间总值班同意后,有权根据病情决定收治有关科室,各科不得拒收,凡拒收造成医疗纠纷或事故者,由拒收科室和当事人承担责任。
2.如遇大批抢救病员住院,需各科室立即准备应急床位进行收治,如所收治的科室还存在问题时,由医教部、护理部组织协调安排。
3.科室如遇病情危重病人,而急救室床位已满时,首先由科室向急救室内病情较稳定的患者进行协商,待患者同意后,可将危重患者转至急救室,若科室无法自行调整,应及时报告医教部、护理部协调相关科室解决。
4.因某种原因致患者入院证入住科室填写错误时,由误收科室联系应收科室及出入院办理处,将病人转至应收科室,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若应收科室拒收病人,应报告医教部协调解决。
5.患者因病情需要转住其他科室时,转出科室应按相关要求协助病人办理转科手续,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若转入科室拒收病人,应及时报告医教部、护理部协调处理。
6.患者因特殊情况需夜间办理出院时,临床科室应电话通知收费室(值班电话71421958)、医保办公室(值班电话71427775)等相关部门,及时为患者办理出院,若因出院手续办理不及时导致患者经济损失,应由相关科室或部门承担责任。
二、协调形式与方法:
1.凡由医教部做出的裁决,相关科室或部门应立即执行,不得相互推诿。
2.医教部、护理部及财务部下属各部门应定期对本部门相关服务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总结与反馈。
3.医教部作为牵头科室,应至少半年一次组织以上部门定期召开协调会,对各部门存在的协调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制定改进措施,不断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院服务。
第四篇:病案室与多部门协调机制1
****人民医院
病案室与多部门协调机制
为促进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解决执行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在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临床检验科、影像学科、信息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协调专家组成员,解决电子病历系统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需多学科、多部门协作的工作。1.由主任委员主持会议,如主任委员不能参会,可由主任委员指定副主任委员主持,会前各副主任委员根据所在医院分管的工作范围,布置安排相应委员收集资料,归纳分析后做出议题。2.参会委员尽可能全部参加,部分议题范围确实局限,可按相关成员选择参会人员。
3.医务科负责审核通过各科临床所需的各种记录模版、标准医嘱套餐,定期检查病历模版使用情况,分析统计电子病历的质控指标,临床使用中发现的问题的原因及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质控临床病案的质量。
4.护理部负责审核通过各科护理表单、三级表单、告知表单,定期检查、质控各科临床电子病历的质量。
5.临床检验科、影像学科确保临床临床上完成的各项检查在电子病历中能及时看到结果,并对发现的问题给予整改。
6.信息科负责对完成的临床电子病历进行收集、整理、存档,并对电子病历系统进行信息维护,优化系统。
7.凡电子病历执行中遇到需多学科协调的问题,报请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院办公会形成决议后执行,由医务部、护理部具体安排落实,各部门服从安排完成协调。
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医务科
第五篇:医务部门与药学部门协调机制
药剂科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工作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处方管理办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调整医院药品收入结构,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用药机制,指导临床用药,增强与临床工作的互动,及
时反馈临床药物功效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和药物安全
有效,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药剂科与临床科室沟通协调制度。
一、药剂科每月到临床各科室至少一次,征求临床科室用药需求
及对药剂科工作改进的意见。
二、药剂科每月组织一次到临床各科室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麻醉
药品、一类精神药品、高危药品、急救药品等的使用、管理及药品的有效欺、存放是否符合规定等。
三、临床药师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整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四、临床药师与科室沟通内容:
1、对不合理处方点评中发现的问题: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
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2、合理用药方面: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住院病人
药物使用分析、抗菌药物使用分析中发现不合理用药的,及时与临
床医师及科主任沟通、整改。
3、临床科室需要药物咨询服务等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沟通方式:
1、与各科室主任面对面沟通;
2、与临床各科室医生面对面沟通;
3、与各科护士长面对面沟通;
4、与个别护士和患者面对面沟通。
六、沟通原则:
诚实守信、互相尊重、达成共识、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