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屈董客服徐寒,2500字符
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将门诊输液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关键词】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干预;效果
门诊属于医院比较重要的窗口,而输液患者有着流量大、病情复杂等特点,若临床护理
[1]不当,极易引发药物不良事件,导致患者对护理不满意、护患纠纷事件等。基于此,加强门诊输液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就显得十分关键,而我院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其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入选对象200例,均为我院2014年1月-12月门诊接诊的输液患者,均自愿配合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200例患者均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5-69岁,均值40.6±5.9岁。研究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6-68岁,均值40.8±5.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实施常规输液护理,包括:1)仔细对患者用药史、过敏史等进行询问与记录,并对其进行判断,看是否具备遗传,同时加强药敏试验。2)对用药进行认真查对,输液时严格无菌操作,配药期间则要对药物浓度与名称认真核对,避免出现乱配或错
[2]配。3)注意用药配伍禁忌,提高用药安全性。4)部分患者需输注头孢类与青霉素类药物,则应现配现用,不仅可保障药物有效性,还能减少输注时发生严重不良反应。5)输液期间,应加强巡视,发现有异常如肿胀与疼痛等,则要及时协助处理;同时可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便民服务,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
1.2.2 研究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输液之前,护理人员赢降输液注意事项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做好皮试,患者若有过敏,则应对他们的病史进行仔细询问,同时要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进行检查。穿刺的静脉要合理选择,对患者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同时掌握他们的病情,尽量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同时也可减少恐惧等引发的不良心理情绪而影响治疗效果。及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尤其要将输液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等告知他们,如出现轻微反应时切勿私自离开输液室,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若比较严重则要尽快采取措施处理。部分患者可能输注头孢类药物,这时应询问患者输液前2天内是否饮酒,若有饮酒则应采取措施处理,因为饮酒可能引发双硫醒样反应。输液时,应严格控制滴速,过快与过慢都不行,可通过观察与询问患者的方式来合理调整滴速。输液过程中患者若发生不良反应,则极易引发心理不良情绪,而且对疼痛比较敏感,此时要加强心理疏导,及时沟通与交流,给予必要的关心与安慰,鼓励他们坚持完成输液。此外,护理人员要做好日常巡视,尤其要加强年龄小且不善于表达的患者巡视,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处理;一些小儿比较好动,可能随意走动或者私自扯下输液管等,则要及时预防,叮嘱他们的家属做好监督。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对护理满意率,并对比分析。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研究组 对照组 例数 100 100
护理满意 96(96.00)* 81(81.00)
药物不良反应 5(5.00)* 19(19.00)
注:与对照组相较,*P<0.05 3 讨论
门诊接诊的输液患者较多,而且病情比较复杂,一旦遇到高峰期,患者往往需要等待一
[3]段时间才能进行输液,故而会出现焦虑、急躁等不良心理情绪,一旦护理不当,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如多次穿刺成功等,从而引发护患纠纷,不仅会影响患者康复,同时也会对医院声誉产生影响,必须加强重视。
本次研究针对接诊的200例门诊输液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0%,同时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0%,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护理仅仅予以基础的输液护理措施处理,而未能重视药物、患者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护理效果并不理想。针对性护理干预,则针对门诊输液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预防处理,并加强临床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则及时停止给药,并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有无过敏史或病史等,将情况详细告知医生,然后采取[4]合理的措施处理。此外,患者家属要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尤其是患儿好动,可能拉扯输液管道等,必须叮嘱患儿家属加强重视。
综上,针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参考文献】
[1] 张巧玲.对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6):31-32.[2] 刘兰.护理干预在减少门诊输液室不良反应中的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655.[3] 单明英,何敏,金儒敏等.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43-144.[4] 李秀华.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655.
第二篇:门诊输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门诊输液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4)03-0312-01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近年来,随着药品种类的增多,ADR的发生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门诊输液病人,由于年龄跨度大、用药多且缺乏连续观察,ADR时有发生。笔者通过对其所在医院2011年至2013年间收集的100例ADR报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ADR患者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6月一75岁,平均年龄45.6岁;引起ADR的相关药物:抗生素类药物65例,占50%;中成药23例,占25.29%;其他药物(抗病毒药、心脑血管系统药、解热镇痛药等)12例,占24.71%。
1.2 临床表现:本组患者约在静脉输入液体50~150 ml、输液10-30分钟后出现ADR 症状。轻度者32例,严重者8例。临床表现为皮疹、皮肤发红、出冷汗、寒战、发热、面色苍白、恶心、心慌,局部刺激疼痛、沿静脉走向有条索状红肿等。出现ADR时间为输液后1~6min。护理
2.1 心理护理。分析患者生理、病理因素,在输液前了解患者的病情、用药目的和用药情况,知道观察内容及患者特点,详细询问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向其说明禁用此药的原因,患者若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空腹状态,容易诱发低血糖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及晕厥,因此护士需要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亲切柔和的语言接待患者,耐心解释药物的适应症,作用及不良反应,使患者保持稳定的心态、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倾听病人的诉说,且耐心解答,及时给予精神上的开导和生活上的帮助,选择合适的针头,用高超的技术迅速一针见血,减轻疼痛,如患者年龄大,身体弱,精神差,或主诉头晕、心慌时,应给他们取平卧位,保持合适的温度,清新的空气,避免吵闹,输液速度稍慢,播放一些轻音乐,使患者感受轻松
2.2 ADR 的护理:患者发生ADR时应立即停药,更换输液器与液体,观察30min,症状轻者无须特殊用药即可缓解。在发生ADR时患者往往会出现一种以上的不良反应表现。ADR症状中、重者,询问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及时反馈给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在更换输液器与液体的基础上对症处理。①有头痛,头晕者立即取平卧位,休息。头痛剧烈伴呕吐者给予测血压等检查。
②胸闷、心慌症状占ADR的32.41%,应控制滴速。不能过快。③出现呼吸困难者通过给予中流量吸氧症状可好转。④患者发生仰嘬,尤其是药疹,常常会感到瘙痒。应多与患者交流。做好心理护理,并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患者瘙痒难忍时,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⑤发热反应于输液数分钟开始即可发生。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根据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寒战、大汗淋漓者注意保暖,防止受凉。⑥如果发生注射部位局部发红,肿胀,灼热等静脉炎时,应停止在此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并用50%硫酸镁等溶液湿敷或冷敷。⑦喉头水肿是ADR中较重的反应。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给予抗过敏药。安慰患者,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躁动。监测生命体征,尤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颜面、日唇颜色,动脉血氧饱和度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3 输液护理
2.3.1 无菌操作是减少输液微粒污染,预防反应发生的一种重要措施。因此,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原则进行配药,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前要有效地进行手的清洁与消毒。使用合格的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严格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穿刺前核对患者姓名时采取“呼唤应答法”及发放座位号牌进行双重查对。护士在患者输液的过程中主动巡视,及时调节输液速度,发现患者有不适反应及时处理。
2.3.2 3 遵守操作常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操作常规可以避免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也有助于及时辨别及处理ADR。增强法律意识,可认清护理工作中诸多潜在的法律责任问题。
2.3.3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掌握一定的药物知识加强药理知识学习,对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药代动力学、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有所掌握,遇有新药或特殊用药护士之间互相咨询、多看说明书或打电话向药房工作人员咨询对已发生的ADR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以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识别、处理、预防能力
2.3.4 健康教育
①首先要询问、了解患者有无过敏史或不良反应史,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输液途中有不适感觉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输液完15min后方可离开。②将输液的告知事项制作成宣传栏,把门诊常见疾病印成门诊健康处方发放到患者手中,还将门诊常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表现汇编成册供患者翻阅或制成电视短片到门诊输液室播放。③门诊输液室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例数趋多,与护士掌握的知识欠缺和健康宣教不够有关。如输注头孢类药物的患者2天内有大量饮酒史,有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可能。为了有效避免此类反应的发生,我们加大了健康教育的宣教力度,对患者宣教的覆盖率要求是100%。因此,在输注头孢类药物前应详细询问饮酒史,告知用药期间及停药1周内禁止饮酒或饮用含乙醇的中草药、补品及饮料。④胃肠道反应比较普遍,护士在输液前应询问患者的进食情况,若空腹,应让患者进食后再行输注,若患者无食欲,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
参考文献
[1] 梁桂珍,右旋糖酐40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混合静滴致严重不良反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19]:425
[2] 熊兴江,王阶,何庆勇,基于方证对应理念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4]:537
[3] 刘丽萍.不同稀释浓度的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液稳定性研究[J].安徽医药,2008.12(7): 61
[4] 孙家跃.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07,11(11):1053-4
[5] 牛向荣.12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9:19-20
第三篇:运用PRECEDE—PROCEED模式对骨质疏松患者知信行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运用PRECEDE—PROCEED模式
对骨质疏松患者知信行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一、核心概念界定
1、PRECEDE—PROCEED模式:由Green等于1980年提出。其中,PRECEDE是Predisposing,Reinforcing,and Enabling Causes in Educational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教育诊断评价中倾向、强化及促成因素)的缩写;而PROCEED是Policy,Regulatory,and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s in Educational/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教育/环境发展中政策、法规及组织因素)的缩写。不同于应用在具体健康干预活动中的其他健康理论模式,如Orem自理模式,PRECEDE—PROCEED模式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框架。在该框架指导下,各种健康理论模式及干预措施可被恰当地应用于健康干预活动的不同阶段。PRECEDE—PROCEED模式提供了全面系统、持续动态的指导,对促进健康教育、科研及临床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PRECEDE—PROCEED模式包含9部分:社会性评估(social diagnosis),流行病学评估(epidemiologieal diagnosis),行为环境评估(behavioral and environmental diagnosis),教育组织评估(educ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iagnosis),管理政策评估(administrative and policy diagnosis),实施(implementation),经过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影响评价(impact evaluation),结果评价(outcome evaluation)。这9个步骤前后呼应,形成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
2、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从廖雪梅等对社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干预中发现,社区护理对老年人群的药物、心理及生活方式的指导和监督可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王乔等对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做了进一步的说
明,性别、年龄、体重、职业类型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间接或直接的成为了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苏小芳等阐述了做好绝经后妇女的护理干预对降低骨质疏松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Philip N Sambrook认为,在澳洲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了其国家沉重的负担。Eric J MacLaughlin对骨质疏松的年龄和相关骨折的预防做了研究。重点对药物引发的骨质疏松进行了阐述,如对口服双膦酸盐的风险做了评估。他特别提示可对养老院老人及男性的骨质疏松需做进一步的研究。Margaret L.Gourlay对45岁以上人群的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认为骨质疏松的预防保健很重要,可仅有一半65岁以上的人群曾做过骨密度筛查。他还发现,种族的不同也会影响骨质疏松发生。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根据2011年国家发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中显示,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急剧上升。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骨质疏松会使与跌倒相关的骨折危险性增加,尤其是跌倒导致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增加。
通过此项研究,提升相关护理人员对社区老年人知信行的护理干预,让社区老年人得到更好的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四、研究目标
描述目前上海市某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现状,为骨质疏松患者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对骨质疏松的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指导,并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五、研究内容
骨质疏松的发病现状、影响因素、目前的社区干预方式方法、PRECEDE—PROCEED模式的运用。
六、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的社区干预研究专注于分析社区医护人员应在哪些方面进行干预,但未对于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类,如告知医护人员在骨质疏松的干预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对于社区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的健康宣教较多的维持PRECEDE—PROCEED模式知信行中的知,对于老年人的信与行不甚了了。最终可能导致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护理干预,PRECEDE—PROCEED模式在国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运用还未查到相关文献;国外文献,运用PRECEDE—PROCEED模式进行骨子疏松干预的文献也不多见。故未查到全面的系统分析PRECEDE—PROCEED模式在骨质疏松中应用的相关文献。
PRECEDE—PROCEED模式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通过此项研究,分析骨质疏松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根据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为今后PRECEDE—PROCEED模式在社区骨质疏松护理中的推广提供借鉴。
七、研究方法
专家访谈法、问卷法、文献法、实验法。
八、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查阅中外文献资料,撰写综述,回顾总结国内外骨质疏松的社区干预措施。
2、走访社区医院,通过与社区专家访谈,了解上海市老年人最易患骨质疏松的原因及干预方式。
3、把收集的资料进行总结,制作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PRECEDE—PROCEED模式骨质疏松干预中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4、采用实验法对上海市某区县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干预。
(1)对象:随机抽取某区县年龄>45岁的老年人200人。男女不限。分为2组各100人。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干预前先进行骨密度测定。
(2)干预时间:6个自然月。
(3)干预方法。实验组从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等3个方面制订干预措施。对照组则采取一般的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具体如下:实验组给予骨质疏松护理知识培训、对老年人对于预防或已患骨质疏松的态度给予必要指引,指导其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对照组给予常规骨质疏松干预的培训。2组均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如讲座教育、视听教育等形式。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老年人进行骨质疏松护理的知信行调查及评估。
(4)研究工具及内容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评估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有关骨质疏松护理方面的知识了解(临床表现、生活护理、用药常识等);对于预防或已患骨质疏松的态度;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将采取的措施。取20份调查表进行预调查,用重测法检验其信度。
5、最后,对实验对象再次进行骨密度的测定,未实验前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果,观察PRECEDE—PROCEED模式是否对于骨质疏松的健康促进起到了效果。
6、统计的分析软件为SPSS11或更高版本。
第四篇:目标性干预护理对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后患者护理效果评价
目标性干预护理对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后患者护理
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对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后患者采用目标性干预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9例,入院后接受行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术后采用目标性干预护理,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脊柱侧弯角度及JOA评分、VAS评分、Oswestry评分及活动能力评分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月及术后6个月患者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1月、3月、6月较术前Oswestry评分有显著性下降(P<0.05),患者术后1月、6月脊柱侧弯的正位角度较术前有显著下降(P<0.05),侧位角度术后1月、6月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1月、3、6月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术后1、3月、6月活动能力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05)。患者术后出现泌尿系感染3例,均经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治愈,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 采用目标性干预护理后可显著改善退变性腰椎侧凸后路减压融合固定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