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解读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解读
总
则
第一条 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索取、接受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
解读:
本项所称“索取和接受财物”,是指主动地采取提要求、暗示或者被动地收受财物的行为。
所称“以借为名占用”,是指以借的名义长期占有或者使用财物,相当于变相索取、接受他人的财物,包括占用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以及占用车辆、房屋、电脑、手机等。
所称“管理和服务对象”,是指行政机关的工作对象、司法机关和执纪机关查处的案件当事人、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对象以及其他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和单位法定职责范围内管理和服务对象。
(二)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解读:
本项所称“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是指与执行公务相关联、与正常履行公务相冲突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判断是否影响公正执行公务,不能以接受活动安排的领导干部主观意愿为依据,而应当从客观上加以判定,看领导干部的权力、地位是否会对对方当事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造成影响。
(三)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 解读:
本项所称“公务活动”,包括国内公务活动和对外公务活动。所称“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包括现金和代币购物券、礼仪储蓄单、债券、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支票、本票、汇票及各种有价识别磁卡等支付凭证。
(四)以交易、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 解读:
本项所称“以交易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1)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2)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购出售房屋、汽车等物品;(3)以其他交易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
本项所称“以委托理财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以委托他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或者虽然实际出资,但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
(五)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内幕信息谋取利益; 解读:
本项所称“内幕信息”是指尚未公开的信息,比如政府没有披露的将在某地建设地铁、没有公布的物价即将上涨等消息。
(六)违反规定多占住房,或者违反规定买卖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解读:
本项所称“多占住房”,包括:(1)利用不同地方、不同层级房改时间不一,打时间差,弄虚作假,骗取多处住房;(2)利用工作调动或职务提拨之机,隐瞒房改房,骗取新单位的住房;(3)采取假离婚的办法骗取住房;(4)其他钻政策空子捞取住房的行为。
所称“经济适用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公司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房屋。
所称“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其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负为辅。
第二条 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 解读:
本项所称“经商、办企业”是指个人独资或者与他人合资、合股经办商业或者其他企业,以个人或者他人名义入股的形式经办企业,私自以承包、租赁、受聘等方式从事商业和其他经营活动,等等。
国有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对于他们本身为国家、集体利益,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经营商业、兴办企业,是完全允许的。但是除此之外,他们也应当按上述要求不得个人经商办企业。
(二)违反规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 解读:
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相当于合股经商办企业。这项规定,实质上是禁止经商办企业行为,单独列为一项,加以强调,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不准经商办企业”的警钟,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这种行为更加警觉。
(三)违反规定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 解读: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可以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违反规定”主要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投资证券行为若干规定》,有下列严禁行为的:
1、利用职权、职务上的影响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索取或者强行买卖股票、索取或者倒卖认股权证;
2、利用内幕信息直接或者间接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或者向他人提出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建议;
3、买卖或者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其直接业务管辖范围内的上市公司的股票;
4、借用本单位公款,或者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资金,或者借用主管范围内的下属单位和个人资金,或者借用其他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和个人资金,购买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
5、以单位名义集资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
6、利用工作时间、办公设施买卖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
7、其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四)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 解读:
本项所称“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是指个人或者与他人合伙在国(境)外经办商业或者其他企业、从事商业和其他经营活动等。本项所称“个人在国(境)外投资入股”,是指在国(境)外以个人入股的形式经办企业、从事商业和其他 经营活动等。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用企业资产以个人名义或者他人名义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投资入股、购买上市公司股票、购置不动产或者进行其他经营活动必须经过批准,同时必须要办理保全国有资产的相关法律手续。
(五)违反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解读:
本项所称“经济实体”,是指各种类型的企业(公司)以及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这里没有点明的其他单位还包括事业单位、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
本项所称“兼职”,是指人员在完成本单位工作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或经本单位同意占用一部分工作时间为聘请单位服务。党员领导干部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兼职的,要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经过相关机构批准。即使是经过批准兼职的党员领导干部,也不能擅自领取兼职单位发放的兼职薪酬或者其他收入,包括奖金、津贴、顾问费、咨询费等名目的酬金。
本项所称“有偿中介活动”,是指通过为销售方和购买方、服务人和服务对象等合作双方沟通信息、介绍业务而收取钱财的活动,实质上是一种经纪人的行为,是一种经济活动。
本项所称“违反规定”主要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的通知》(中办发〔1998〕17号)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有关规定。
(六)离职或者退休后三年内,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任,或者个人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解读:
准确理解本项规定,要把握好三个要点:
一是职务后任职或营利活动的禁止范围是“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
二是这里所称的“从事营利性活动”,是指从事包括在限制范围内的企业和单位担任职务、投资入股在内,但又不局限于担任职务、投资入股的任何其他经营活动,比如说代理活动。
三是关于时限问题。《廉政准则》将时限确定为“离职或退休后三年内”。党员领导干部离职或退休三年以后,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在企业担任职务、投资入股,或者从事其他经营活动,都应当是允许的。
第三条 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解读:
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者利用职务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用公款报销和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是一种严重侵犯国家、集体财产的违纪行为,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低估,必须予以坚决防范和制止。只要是动用公款,无论用什么形式报销和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都是不允许的。
(二)违反规定借用公款、公物或者将公款、公物借给他人; 解读:
借用公款公物或者将公款公物借给他人,必须在有关财务纪律允许范围内进行。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和借用公款超过6个月的,根据《党纪处分条例》,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借用公款进行营利性活动或非法活动,所借公款应当立即退还,并且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付息,所获利润或非法所得予以追缴;确因生活困难到期无力归还的,应该按照财务管理规定,再办理有关续借和偿还手续。
(三)私存私放公款; 解读:
本项所称“私存私放公款”,指的是以将公款存放在以个人名义在金融机构开立的账户等形式私自存、放公款。
私存私放公款是设立“小金库”违纪行为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这是中央明令禁止的。党员领导干部私存和私放公款的,应当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117条规定处理。
(四)用公款旅游或者变相用公款旅游; 解读:
中央纪委明确要求:禁止以开会、考察、培训等名义变相公费旅游,深入开展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治理工作。对用公款旅游或者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除了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旅游费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其他费用应由个人负担。
(五)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和获取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
解读:
本项所称“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是指明显超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及国家工作人员薪金收入水平的行为。
坚决制止党员领导干部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和获取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违反此项规定,除了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所用公款应由个人负担。
(六)违反规定用公款购买商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
解读:
本项所称“商业保险”,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营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由专门的保险企业经营。
住房公积金公费缴纳比例超标、缴存基数过大,实际上是变相侵害国家财产。
违反规定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是滋生于制度之外的带有掠夺性的分配手段,是中央多次强调必须治理规范的。对违反规定的,追究有关人员的纪律责任。
(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以象征性地支付钱款等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解读:
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以象征性支付钱款等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实际上是一种贪污行为。
“侵吞”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主管、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据为己有或者使第三者所有。
“窃取”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秘密地取得与他人共同管理、经手的公共财物。
“骗取”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取得与他人共同管理、经手或他人合法管理下的,自己又有权经手的公共财物。
(八)挪用或者拆借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资金或者其他财政资金。
解读:
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事关国计民生,被称为老百姓的“救命钱”。在维护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资金安全方面,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从自身做起,严守党纪国法,确保从加强廉政教育、制度建设、效能监察、全方位监督入手,着力建立健全廉政建设长效机制,防止腐败发生,确保这些资金规范管理、规范运行。
党员领导干部挪用或者拆借社会保障资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财政资金或者其他财政资金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94条、第100条的规定处理。
第四条 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职位; 解读:
所谓“不正当手段”,是指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利用老乡、同学、同事、战友等各种关系,或者采用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等手段为本人和他人谋取职务。
对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提拔的干部,要对其选拔任用过程进行调查,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不按照规定程序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免干部;
解读:
这项规定强调要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对违反本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依照《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坚决防止和查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的通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及《党纪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三)私自泄露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干部等有关情况;
解读:
对于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有关情况,任何人不得擅自外传,更不准向当事人透露;干部任免、调动决定未正式通知前,任何人不得私下传播,否则应该认真追查,严肃处理。
(四)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 解读:
无论是作为考察对象反映自己的情况,还是反映他人情况,以及直接从事考察工作的工作人员,都应该从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立场出发,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组织,客观公正地了解情况、反映情况,对客观事实应如实反映,不能隐瞒和歪曲。
(五)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选举中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解读:
“拉票等非组织活动”,是指通过宴请、送礼、安排消费活动、打电话、发短信、当面拜访等形式,请求他人在推荐过程中给予自己关照;委托、授意中间人出面说情,请求他人在推荐过程中给予自己关照;通过举办同学、同乡、同事、战友等联谊活动,请求他人在推荐过程中给予自己关照等行为。对拉票、搞非组织活动的,一律不得提拔使用,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解读: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不得违反规定干预下级正常人事安排”。私自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一种不当的干涉,对选人用人的公信力也是一种破坏,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该自觉规避,遵循组织原则的要求,不主张,不参与,不介入。
(七)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解读:
《中共中央纪委、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坚决防止和查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行为的通知》强调:“在机构即将变动或主要领导干部的工作即将调动时,党委(党组)应暂缓研究干部任免事项,严禁突击提拔干部。”
(八)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封官许愿,任人唯亲,营私舞弊。
解读:
本项所称“封官许愿”,是指领导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不走群众路线,不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未经组织研究,个人私自向他人许愿承诺提拔调整有关职务和职位,并进行相关活动,甚至以个人意志凌驾于组织决定之上,代替组织决定干部任用的行为。
本项所称“任人唯亲”,是指领导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以是否与自己“同线”、“同路”、“同圈”为衡量的标准,以关系的亲疏,而不是以德能勤绩来决定职务职位的取舍,或者指令、纵容、放任、默许、暗示提拔任用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行为。
本项所称“营私舞弊”,是指领导干部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从个人利益出发,拉帮结派,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欺骗组织,谋求职务、职级待遇以及其他私利的行为。
第五条 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要求或者指使提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
解读:
近年来,我们党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原则,选拔任用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然而,由于相关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少数领导干部利用手中职权,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伸手要官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在有些地方和部门甚至还比较严重。为了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沿着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发展,克服不正之风及种种消极腐败行为,特作出专门规定。
(二)用公款支付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学习、培训、旅游等费用,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出国(境)定居、留学、探亲等向个人或者机构索取资助;
解读:
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用公款支付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学习、培训、旅游费用,导致大量公款流失,助长了诸如公费旅游、办班热、乱收费、乱摊派等不正之风。同时,党员领导干部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出国(境)定居、留学、探亲等向个人或者机构索取资助,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国际国内产生极坏的影响。有鉴于此,特作出专门规定,对上述行为予以禁止。
(三)妨碍涉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案件的调查处理;
解读:
有关党员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其他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案件,其查处相当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领导干部出于私情,或者出于个人名利得失的考虑,滥用职权妨碍有关部门对案件的侦破,增加案件查处难度,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性。为了保障党纪国法的严肃性,保证党员领导干部遵纪守法,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本项就此作出专门规定。
(四)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
解读:
实践中,为了规避党纪国法的制裁,一些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往往授意请托人将有关财物给予其近亲属或特定关系人。虽然表面上党员领导干部本人没有直接收取财物,但行贿的指向实质上非常明确。对于这种情况,只要查实属于本人授意或者本人知悉的,就应按照受贿行为处理。
(五)默许、纵容、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以本人名义谋取私利;
解读:
当前个别领导干部表面上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暗地里却间接默许、纵容、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以本人名义打电话、递条子、托关系,谋取私利。这种腐败现象手段隐蔽,极易混淆视听,事发后领导干部本人常以此推脱责任,但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极大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六)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党员领导干部之间利用职权相互为对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条件;
解读:
一直以来,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经商、办企业提供便利和优惠条件的现象一直存在,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败坏了党风政风,干扰和阻碍了改革发展进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防止商品交换原则与特权思想侵入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侵入党员领导干部的职务行为,是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本项规定就是针对此类问题制定的具体行为规范。
(七)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社会中介服务等活动,在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外商独资企业或者中外合资企业担任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级职务;
解读:
十四大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提高党性修养,搞好廉洁自律,除管好自己外,还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廉政准则》对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提出在廉洁自律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的要求,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第五条第二款的补充规定,是以往规定中所没有的新内容,体现了对党的高级干部的从严要求。
(八)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异地工商注册登记后,到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活动。
解读:
这是《廉政准则》新增加的内容,是对第七款变通情况的规定,对踩红线、绕着走、变相经商等打政策擦边球的新情况予以规范,和第七款一起完整地形成了对官商勾结、亲属企业、特权公司的打击条款,更适应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新形势的需要。
第六条 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不准在公务活动中提供或者接受超过规定标准的接待,或者超过规定标准报销招待费、差旅费等相关费用
解读:
本项是关于超标准提供或者接受超标准接待、超标准报销相关费用行为的禁止性规定。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用公款大吃大喝、请客送礼,肆意挥霍浪费的问题,至今屡禁不止。每年用公款吃喝玩乐浪费的钱财数量惊人。群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1994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食宿标准不准超过当地接待标准的通知》,要求:“
一、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包括上级到下级检查指导工作、调查研究,地区之间公务往来、参观学习,食宿不准超过当地接待标准。当地接待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和地、市财政部门分别参照当地会议标准提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制定当地接待标准,要从本地区经济、财政的实际状况出发,坚持有利公务、节俭实在、杜绝浪费的原则,不搞互相攀比。当地接待标准要便于操作,切实可行,可随着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化进行调整。当地接待标准可以在接待住所公布。
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应住内部指定的宾馆、招待所,不准住非指定的豪华宾馆、涉外旅游饭店。用餐由各地接待部门按当地接待标准安排,确因工作需要陪餐的,要严格控制人数,减少次数。用餐和陪餐要坚决杜绝浪费,不准上名贵菜肴,更不准上当地不出产的名贵菜肴和酒水。
四、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向接待部门主动交纳食宿费用,接待部门要按规定收取。
五、凡搞超标准接待的,超出标准的费用,不得用公款报销。对严重浪费、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的有关责任人员,要严肃处理。” 本项所称“国内公务活动”,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进行的与履行职务有关的一切活动,包括上级到下级检查指导工作、调查研究,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公务往来、参观学习,等等。本项所称“规定标准”,是指各地区各部门根据中办、国办规定的精神制定的公务活动中的具体接待标准。凡是在规定标准范围之内的接待都属正常的、允许的,这是出于工作需要,超出这个范围的,都是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
党员领导干部在国内公务活动中接受超过规定标准接待的,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七十八条规定:“挥霍浪费公共财产,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一)用公款旅游或者以考察、学习、培训、研讨、招商、参展等名义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二)违反规定参与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的;(三)购买、更换超过规定标准的小轿车或者对所乘坐的小轿车进行豪华装修的;(四)有其他挥霍浪费公共财产行为的。”
(二)不准违反规定决定或者批准兴建、装修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楼堂馆所,超标准配备、使用办公用房和办公用品
解读:
本项是关于违反规定兴建楼堂馆所、超标准配备使用办公用房和办公用品行为的禁止性规定。
近年来,违反规定修建豪华楼堂馆所这股歪风,在少数地方和部门愈刮愈烈。这股歪风,反映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的淡漠。党政机关违规修建的楼堂馆所,滋生的往往是养尊处优、脱离群众、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气。坚决纠正和查处违规修建楼堂馆所问题,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新风正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股歪风,表现的是一些领导干部是非和荣辱观的颠倒。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在自己的任期内,不建个像样的办公楼,不修个气派的培训中心,就显得自己没本事、没魄力、没面子。这种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违规修建楼堂馆所的背后,掩藏的是将个人的荣辱得失放在党和人民利益之上的错误的政绩观。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关注民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这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才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政绩和光荣。
这股歪风,也暴露出一些领导干部党纪政纪和制度法规观念的松弛。党政机关楼堂馆所的建设,从立项、审批、建设到运营管理,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但有些领导干部就是视而不见,打“擦边球”,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为严重的是,在违规的背后,存在着权力寻租、权力滥用、诱发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滋生腐败现象的可能。纠正和查处党政机关违规修建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问题,对于严肃党纪政纪,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引以为戒,更加严格地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也有非常重要的警示作用。
本项所称“超标准配备使用办公用房和办公用品”,指的是违反《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和相关具体规定,配备使用办公用房和办公用品。这一问题和楼堂馆所问题一般是并发的。对于违反规定决定或者批准兴建、装修办公楼、培训中心等楼堂馆所,超标准配备使用办公用房和办公用品的,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三)不准擅自用公款包租、占用客房供个人使用 解读:
本项是关于用公款包租、占用客房供个人使用行为的禁止性规定。
近些年来,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不注意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淡忘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个人私欲逐渐开始膨胀,追求奢侈豪华的生活方式。其中一些人在国家已经分配了住房和安排了办公用房的情况下,仍然擅自利用手中权力到一些高级宾馆、饭店包租或者占用客房供个人使用。有的甚至同时在多处宾馆、饭店包租或者占用客房,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这些被包租或者占用的客房往往成了这些人进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据点,许多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就是在这些地方进行的。擅自用公款包租或者占用客房供个人使用的行为本身就是严重的腐败行为之一,同时又是其他许多消极腐败行为滋生蔓延的温床,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近年来,建设楼堂馆所问题、高级宾馆饭店公款吃喝玩乐问题屡禁不止,与这种行为也有一定关系。鉴于此类现象的特殊危害性和严重性,为严肃党纪政纪,杜绝此类腐败行为,本项专门就此作出重申和强调。
本项所称“擅自”,是指党员领导干部未经组织批准,滥用手中权力自行决定用公款包租或者占用客房供个人使用的行为。在特殊情况下,如到新的地方任职的干部或者下派挂职的干部,由于暂时难以安排住宿和办公用房,暂时用公款包租或者占用客房供领导干部个人使用是可以的,但这种特殊情况有三个必备条件:一是按规定组织上应该分配住房和办公用房而暂时又解决不了的;二是必须经组织按一定的程序批准;三是暂时包租或者占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除此之外,领导干部不得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包租或者占用客房供个人使用,否则就是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追究。
本项所称“包租”,是指用公款将某个或者某几个宾馆的一个或多个客房租下来,无论领导干部住与不住,在包租期间,客房的使用权都属于领导干部本人的情形。本项所称“占用”,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占有和使用宾馆饭店客房的行为。在这里,占用者属于无偿占用,所侵害的是宾馆饭店的经济利益,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
党员领导干部擅自用公款包租或者占用客房供个人使用的,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理。
(四)不准违反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或者使用小汽车
解读:
本项是关于配备、购买、更换、装饰或者使用小汽车行为的禁止性规定。
本项之所以提出“违反规定”,是因为中央和各地区各部门在领导干部配备、使用小汽车方面已有明确具体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如果真正按这些规定去做,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车子问题上发生违纪行为,制止马路上的腐败。“配备和使用”小汽车在《廉政准则(试行)》中已有明确禁止性规定。本次修订增加了“购买、更换、装饰”小汽车的禁止性规定,主要是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
“购买”主要是针对以公共用车的名义购买小汽车后,固定使用或者变相固定使用,以规避配备小汽车方面的规定,或者在公务用车已经足够的情况下,再行购买,浪费国有资产;“更换”主要是指小汽车没有到达更换年限,提前以旧换新或者以劣换优的行为;“装饰”主要是针对小汽车进行豪华装修,在已经具备正常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另行装饰,追求享受的行为。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购买、更换超过规定标准的小轿车或者对所乘坐的小轿车进行豪华装修的,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七十八条规定:“挥霍浪费公共财产,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五)不准违反规定决定或者批准用公款或者通过摊派方式举办各类庆典活动
解读:
本项是关于违反规定举办各类庆祝、典礼活动的禁止性规定。
近年来,一些地方热衷于组织节庆庆祝及各类名目繁多的庆典活动。应该看到,这些活动有的是必要的,有利于提高地方的知名度,有的还带动了当地旅游、招商引资等活动的开展。但应当警惕的是,这些庆典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互相攀比,属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既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又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尤其是一些地方在组织节庆及庆典活动时,动用公款或者通过摊派方式支付高额出场费邀请国内外明星参加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铺张浪费。
用公款支付庆典费用,严重违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符合公共财政来之于民、用之于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根本性质,无益于提升节会和庆典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摊派方式举办庆典活动,指的是有些地方巧立名目拉赞助,要求或者变相要求、授意当地的企业或者有关单位,支付或者分摊支付庆典费用,给企业和有关单位的生产经营增加了很大的额外负担,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为坚决制止类似违纪行为,一些地方和部门已经作出了相关禁止性规定。总结各地经验,本项专门就此问题作出禁止性规定。第一,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思想,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第二,通过及时刹住“公款追星”歪风,制止铺张浪费行为,减少政府不应有的财政开支,增加公益事业的建设投入,这既体现了执政为民的思想,有利于增进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又符合公共财政来自于民、用之于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工作要求,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第三,能够使一些明星演出活动,真正按照市场规律去运转,这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决定或者批准用公款举办各类庆典活动的,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处理。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通过摊派方式举办各类庆典活动的,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违反有关规定,强令他人履行非法定义务,有下列情形之一,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一)以各种方式乱收费、乱摊派的;(二)擅自向他人征收、征用财物的;(三)有其他强令他人履行非法定义务情形的。”
第七条 领导干部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
(一)不准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服务等市场经济活动
解读:
本项是关于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应由市场起支配作用的经济活动的禁止性规定。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项规定的,应当依照《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的处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处理。在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这方面问题的发生,应当将这些领域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
(二)不准干预和插手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兼并、破产、产权交易、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转让、重大项目投资以及其他重大经营活动等事项
解读: 本项是关于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国有企业重大经营活动的禁止性规定。
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国有企业经营活动,一直坚持的是政企分开的原则。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有关部门往往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较大的影响力。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兼并、破产、产权交易、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转让、重大项目投资以及其他重大经营活动等事项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因此,《廉政准则》对相关问题作出了禁止性规定。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项规定的,应当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规定:“有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三)不准干预和插手批办各类行政许可和资金借贷等事项 解读:
本项是关于干预和插手行政许可和资金借贷事项行为的禁止性规定。
本项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本项所称“资金借贷”,主要是指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以及企业间发生的资金流转、借用。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或者资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受监管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防止出现权力“寻租”行为。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项规定的,应当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规定:“有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四)不准干预和插手经济纠纷 解读:
本项是关于干预和插手经济纠纷的禁止性规定。
本项所称“经济纠纷”,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争议。它包括平等主体之间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行政管理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因行政管理所发生的涉及经济内容的纠纷。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项规定的,应当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规定:“有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五)不准干预和插手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使用、分配、承包、租赁等事项
解读:
本项是关于干预和插手农村“三资”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属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项规定的,应当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规定:“有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第八条 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不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
解读:
本项是对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的禁止性规定。本项所称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是指某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利益,不顾群众需要和当地实际,不惜利用手中权力而搞出的劳民伤财、浮华无效却有可能为自己和小团体标榜政绩的工程。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项规定的,应当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二)不准虚报工作业绩 解读
本项是对虚报工作业绩行为的禁止性规定。
本项所称的“虚报工作业绩”,是指通过谎报业绩,报喜不报忧、掩盖工作中的错误和失误,以及编造虚假事迹等,欺骗领导机关、有关组织和人民群众,以达到获取表扬、荣誉或者避免批评、承担责任等目的的行为。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项规定的,应当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三)不准大办婚丧喜庆事宜,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借机敛财
解读:
本项是对大办婚丧喜庆事宜行为的禁止性规定。
本项所称的“婚丧喜庆事宜”,除了包括结婚丧礼外,还包括父母、配偶、子女过生日,子女上大学,乔迁新居等各种召集亲朋好友共同庆祝的事宜。本项所称的“大办”,是指大大超过当地一般群众举办类似事宜的规模或者消费标准。本项所称的“造成不良影响”,是指在群众中或者社会上造成负面反响,损害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本项所称的“借机敛财”,是指借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收受各种名义的礼金、红包、贵重礼品等物质性利益。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项规定的,应当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中,借机敛财或者有其他侵犯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行为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直至开除党籍。”
(四)不准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显失公平解读:
本项是关于在社会保障、执行扶持政策以及救灾救济款物发放等工作中不廉洁、不公平行为的禁止性规定。
本项所称“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本项所称“政策扶持”,是指政府为扶助特定群体或者鼓励某项事业而从财政资金、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医疗救助、教育培训、工商税务等方面给予的优惠和便利。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项规定的,应当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八十二条规定:“有其他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五)不准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荣誉、职称、学历学位等利益 解读:
本项是关于弄虚作假骗取利益行为的禁止性规定。本项所称的“荣誉、职务、学历学位等利益”,包括上级或有关部门颁发的“劳动模范、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职务和级别的提拔或者虽然职务级别没有提拔但被任用到更重要的岗位、各种技术职称的晋升、有关政治和生活待遇的提高、学历学位的获得以及其他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好处,比如享受政府给予的津贴、出国留学等。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项规定的,应当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六)不准从事有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活动 解读:
本项是关于从事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活动的禁止性规定。
本项所称“有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活动”,是指违背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我国传统美德的活动。比如:不赡养甚至虐待父母、生活腐化、包养情人、嫖娼吸毒、在公共场合嚣张霸道、欺凌群众等。该项规定实质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个人生活上要正派。
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项规定的,应当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处理。《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有其他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如果其行为违反了其他规定,要按照《党纪处分条例》的有关条款予以处分。
由此可见,《廉政准则》进一步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怎样做是廉洁从政,怎样做不是廉洁从政,对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
实施与监督实施与监督实施与监督实施与监督 这章共六条,强调了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的组织领导、基本途径、考核办法、对违反本准则的处置以及对实施本准则的监督。其中:
第九条规定:各级党委(党组)负责本准则的贯彻实施。主要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本准则,同时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贯彻实施。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协助同级党委(党组)抓好本准则的落实,并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条规定:各级党委(党组)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的教育,将本准则列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
第十一条规定: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通过贯彻实施民主生活会、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巡视、谈话和诫勉、述职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以及考察考核等监督制度,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执行本准则情况的监督检查。同时,还特别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参加民主生活会和述职述廉,要对照本准则进行检查,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自觉接受监督。
第十二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组织实施和执行本准则的情况,应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对其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违反本准则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规定:贯彻实施本准则,要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第三章
附则
这章说明了《廉政准则》的适用范围、解释机构和生效时间。关于适用范围:《廉政准则》的第十五条规定:本准则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中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 干部;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中相当于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同时规定: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含国有和国有控股金融企业)及其分支机构领导人员中的党员;县(市、区、旗)直属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科级党员负责人,乡镇(街道)党员负责人,基层站所的党员负责人参照执行本准则。关于解释机构:《廉政准则》的第十七条规定:本准则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解释。关于生效时间:《廉政准则》的第十八条规定:本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7 年 3 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 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同时废止。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解读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解读 2010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其实这个准则大家并不陌生早在1997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廉政准则(试行)》新修订的《廉政准则》是在总结12年来反腐倡廉建设,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近年来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完善之后正式成为党内法规的。认真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对于强化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正之风依然未绝。2009年的不正之风除了媒体披露的动用公款盖干部别墅外,还有斥巨款“上学”镀金。如,10月26日至11月21日,四川雅安名山县以“有些干部思维方式太落后”为由耗资100多万元选派了100名领导干部分两批前往清华大学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研修。对于西部地区一个并不富裕的县城来讲,百余万元的支出不是一个小数目。
《廉政准则》主要有哪些内容? 《廉政准则》包括总则、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实施与监督措施、附则四部分,详细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八个方面的“禁止”,列出了52种“不准”的行为。
一、《廉政准则》出台的背景:
(一)、当前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形势: 1 第一、廉洁从政是关系到执政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大事。
据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国情中心主任胡鞍纲提供的数字: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因领导干部不廉洁从政导致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平均每年在一万亿左右。一万亿是什么概念呢?
相当2009年全国财政总收入14%。(6.85万亿)
相当我国9亿多农民一年纯收入的23%(2008年农民 每人年平均纯收入约为4761元左右)。
是我国2009年中国财政用于教育支出的5倍多。(1981亿元)如果把这一万亿用于基础教育,则危房校舍、拖欠教师工资、学生辍学等问题都可基本解决。
是我国2009年中央财政国防支出的2倍多(4806亿元),我国2009年GDP已超过33.5万亿元,腐败损失则超过1万亿元。若按照人口数量平均计算,相当于每人每年承担接近900元的腐败损失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腐败造成的危害是多么的惊人!再从苏东剧变的反思来看:
著名经济学家、黄苇町编写《苏共亡党十年祭》。对苏东剧变进行系统、充分的回顾和反思。通过剖析苏共因失人心而失天下的历史悲剧,深刻阐述了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生命线,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执政资格所在这一重大主题。苏共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悲剧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能坚持廉洁从政,国家将会衰落;党员干部,如果不能保持清正廉洁,我们党就会丧失执政能力从而丧失执政地位。
第二廉洁从政也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2009年十大腐败典型案件之一张廷登案:就是一个典型案,张廷登在1993年至2008年间,利用担任广西田阳县县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厅长等职务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500万元、,广西检察机关在该区民政系统挖出以张廷登为首的贪污贿赂窝案串案65件80人,其中厅级干部2人、处级干部14人,涉案金额4000多万元。一个系统发生如此大范围、人数众多的职务犯罪案件,令人心痛。张廷登作为“民政厅主要领导一把手”带头腐败,不仅毁了自己,更严重的是带坏了班子,带坏了队伍,败坏了风气,领导干部加强廉洁从政 十分必要的。郴州腐败窝案” 包括市委书记、市长、纪委书记以及市委常委、局长、主任在内的一窝贪官,该案波及当地党政干部、商界人士158人。市委书记李大伦,纪委书记曾景春等他们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大肆索贿、受贿,几乎到了利令智昏的疯狂地步。他们奉行的办事“原则”不给钱不办事,给了钱就乱办事,基本达到每人都受贿贪污3000多万,郴州市纪委书记曾锦春,涉嫌受贿贪污金额总计4000万元“每天的不合法收入达到了2万元,曾锦春收受贿赂资金数额之巨,让他“赢得”了“中国纪委书记第一贪”的称号。这在人均年收入并不高的湖南省,是天文数字。对他的审判正文就达300页”涉及领导干部人数之多,涉案金额之大,所造成的后果之严重,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罕见的
第三,廉洁从政更关系的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了2009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有关情况。据介绍,2009年1—11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案101893件,处分106626人。其中处分县处级以上干部3743人,移送司法机关的县处级以上干部764人,共有17名副部级以上高官被依法处理或立案追查 可以看出我国的腐败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但也反映出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依然严峻,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依然要加强,领导干部接受廉政教育也是非常必要。人民日报等媒体对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网调。结果显示,“反腐倡廉”位居关注热点榜首。这已是“反腐”自2008年以来连续3年成为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这些调查表明,群众一方面对反腐败取得的成功是肯定的,但另一方面也还存在不满意的地方,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也就是说,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贺国强指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也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
(二)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一当前领导作风存在的严重问题: 首先脱离群众,官僚主义严重,干群关系紧张
领导存在着漠视群众、脱离实际等问题。表现在:一是做“官老爷”,高高在上。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二是对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央有政策,群众有呼吁,但因中间环节堵塞,而无法落实,造成“两头热,中间冷”。
云南孟连事件就是一个橡胶收购价格合同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这个地区的县委领导长期以来失职渎职领导干部作风存在严重问题,象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县委书记长期坐着企 业提供的豪华越野车做官当老爷,领导作风漂浮,对群众反映的涉及群众利益和生命安全的问题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县委书记一年才下乡24次,群众的矛盾长期得不到合理解决,干群矛盾激化,导致发生群体性事件。孟连事件发生以后省政法委书记在全省干部大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孟连这个地方长期以来,干部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当官当道这个份上不如跳河算了,引起了媒体议论。出现这种局面难道不是孟连领导脱离群众,官僚主义严重造成呢吗。过去我们说许多领导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现在是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就是不给办。
2009年一年8 万件的群体性事件对党的领导作风提出了考验。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干部,其领导作风跟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的领导干部若能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常常下基层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事情就不会发展到要党政地方要员出面才能解决的局面。一个地区修建高速公路穿过两个乡镇,一个乡镇爆发群体性事件,一个没有。没爆发的原因是工作方式是公开透明,我自己评估群众不相信怎么办?让群众自己去找评估机构,找谁都行,费用政府承担,结果老百姓请来一看,评估结果与政府的差不多,搬迁你自己愿意来就自己来,如果来不及找房子周转,我就盖好周转房。而另外一个乡镇完全不同,政府说了算也不公开,我让你般你就搬,领导作风不同结局不同。
其次脱离实际,形式主义盛行,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有的地方和部门不珍惜人力、财力、物力,不解决群众最急需的生产生活困难,好大喜功,超过本地方本部门财力物力,大搞华而不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浪费国家资源,增加人民负担。例如,呼和浩特市政府为了建设“西北第一高楼”,把建成四年的公安局十一层指挥大楼炸掉,尔后两年多时间里,呼市公安局办公场所分散租赁了十几处。这是形式主义的危害。各级领导干部要引以为戒,切不可重蹈覆辙。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关于贯彻落实廉洁从政准则的文章中指出,优良的作风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重要支撑和保证,而不良的作风往往是奢靡享乐、腐化堕落的诱因和前兆。
第二裙带式的以权谋私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异化为牟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影响,为配偶、子女或身边工作人员捞取好处,谋取私利,主要表现有五种情形:
一是“夫妻联手”型,丈夫当官掌实权,妻子在家受贿忙,夫妻同流合污;
二是“父子同谋”型,三是“坚强后盾”型,以老子的权力作后盾,其子女及其配偶从事着无本万利的生意为
四是“当保护伞”型,对配偶、子女及“身边人”的违法违纪行为也视而不见,放任、纵容甚至庇护,充当“保护伞”。
五是“礼尚往来”型,在子女或亲戚的工作安排、提干等方面,互相照应、你安排我儿子、我安排你女儿,第三不廉洁的职务消费问题较多。主要是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
第四潜规则的借机敛财行为屡禁不止。有的在子女结婚、父母丧事、生病住院、子女升学、提拔升职、工作调动、乔迁新居、生日寿诞、逢年过节时收受“红包”,有的大操大办、借机敛财;
二《廉政准则》的三大热点:
反腐倡廉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个方面对广大党员干部行为作出具体要求
(一)反腐倡廉建设: 1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
权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以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被用于为个人或少数人牟取非法利益。因此,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面临一个如何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的问题。要使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一方面要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另一方面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第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权力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直接影响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行为。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权力是一柄“双刃剑”,也是廉洁从 政的实质。正确运用权力,关键在于坚持原则,公道正派,为民造福。领导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要用好三权,“用好人权”,破除“官本位”,“财权”,不以权谋私,用好“事权”,杜绝“吃拿卡要”,许多官员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没有把权力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象有的人就把当官作为聚敛钱财的工具,有一句腐败分子经典的话叫升官不生财请我都不来,原沈阳市的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慕绥新就是这样,收受了烟草专卖局周伟的20万元贿赂后,便违反组织程序和规定,仅在半年多的时间就把周伟从副处到副厅连提两级,让他当上了沈阳市烟草专卖局局长。2009十大腐败案之一徐国元案:徐国元被称为草原巨贪,徐国元是迄今为止内蒙古自治区查办的职务最高、案值最大的党员领导干部,非法收受他人财物1258.17万元,且在2006年6月纪检监察机关开始对其调查时,仍大肆收受他人款物,情节特别严重。徐国元,推崇“办事送钱、送钱办事”的潜规则,该办的事没钱他不办,该出面的事没钱他不去。他的自我评价是:“我不是一个昏官,也不是一个庸官,但却因为廉洁问题成了一个出了事的贪官。所以、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把执政为民、为民用权作为正确使用权力的基本准则,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呢?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学习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有效途径。时下我们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不扎实,在改革的第一个十年,1989年之后,邓小平说我们最失败的是教育。所以后来搞三讲教育、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这个教育有没有效果?有,但是不能 过高。1999年,原安徽副省长王怀忠在阜阳搞思想教育的时候,他是第一责任人,可他一边教育别人,一边受贿,四次受贿金额达到了110万。他在被执行死刑之前,才说自己没有加强学习。在社会发展中,对领导干部、执政者的教育是最难的。这么多年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可这个教育的基本途径、方式方法、制度等问题都没有解决好,结果一边教育,一边贪官污吏层出不穷。所以各级领导干部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其次,破除“官本位”思想,肃清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官本位”思想,把做官看作人生的最高追求,将官职大小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与我们党的性质、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与社会进步的趋势格格不入的。
第三,加强党性修养,磨砺品格意志。树立正确权力观是加强党性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自觉摆正个人与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要让权力得到正确对待和行使,除了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加强自我约束,还需要依靠制度机制有效规范用权行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以加强领导干部 9 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程序约束机制,规范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权力运行的制度化,我们的制度不完善,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比如前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就公开说过一句话:宁可得罪十万群众也不得罪一个上级领导。从制度上看,他当不当市委书记、当不当副省长和十万群众没关系,只和上级领导有关系。很多大家都不看好的人、很差劲的领导干部升上去了,为什么?因为靠的不是广大群众的认可,而只靠个别领导的提拔、赏识。一边腐败一边高升,许多群众忍不住问,我们的制度为什么不能保证好的干部被及时提拔,为什么不能挡住那些腐败分子的一路畅通呢?西方国家在制度建设方面值得我们借鉴的,中纪委这些年十分关注,象法国在他的政府机关里,想升官下级给不给上级领导送钱呢,肯定不给,为什么,从制度的角度来说,首先,在他们那种干部制度下,不管哪个岗位出现空缺,在网上公布以后,任何人都可以来应聘,有一个评委会来决定由谁来任职。就像奥巴马不用给布什送礼一样,因为布什也决定不了。其次,欧元区对现金管的特别紧,一般都用刷卡走账这种方式进行交易。规定超过一万欧元的现金存也好取也好,都必须在银行走,监察部门和银行部门都要查清这笔钱从哪儿来上哪儿去。那么下级要是给上级几万块 10 钱,就是把他害了。我们在制度建设有两方面需要改进:制度刚性不足:党内监督条例出来后:中央有一个调研组去基层调研,问基层干部党内监督条例的作用,回答有没有差不多,关键取决于一把手素质,一把手素质高,党内监督条例就执行得好,一把手素质低就执行的不好。制度改革力度不足:这也是转型期特点,当改革深入到一个领域该领域改革不到位,监管没跟上时,该领域往往成为腐败高发领域,这已经成为规律,一度海关走私成为腐败代名词。一度高速公路修建,高校成为腐败代名词,当你发现问题时,采取了很多措施监管跟上时,另外一领域又出现。
二是强化法律约束机制,明确领导干部的用权责任。
三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没有监督,权力就容易被滥用。要保证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就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我们现在的监督不到位,许多党员干部变为罪大恶极的腐败分子也都是从一些小错误开始的,如果犯错误之初党组织和领导能提醒他、批评他、教育他、他就不会出现那么严重的问题,可惜的是我们很多干部在这方面没有有效的监督。现在党和国家监督种类很多,比如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监督、司法监督、人民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可是有许多监督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他听某位“大师”说自己命中有当副总理的命,只是还缺一座“桥”之后,居然颇费苦心地让一条国道改线,强行越过一个水库以修建出一座大桥。这么一件荒谬的事,没人反对。所以他说官做到 11 地厅级就没人监督了。现在网上有一个流行语叫贪官潜伏期” 贪官潜伏期指的是一个腐败官员从开始进行腐败行为到腐败行为被发现期间的时间跨度。腐败潜伏期是衡量官员腐败程度的一项尺度,法制日报也报道过一个数据:近年被调查的省部级干部犯罪案件中,平均潜伏期为6.31年,最长的达14年贪官潜伏期越长,危害越大。广东省韶关市公安局原局长叶树养落马,其贪腐3000多万元的数额、贪腐时间长达20年,河南省水利厅原厅长张海钦,先后400余次非法收受贿赂人民币1200元,其贪腐时间近14年。现在曝光的大案要案,动辄千万上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贪官均是多年多次贪腐,而且是“边腐边升”、“越腐越升”,而其官位越高,危害越大。这就说明我们的监督有问题,不到位。记得在几年前,有一名落马高官曾扬言:“官当到我这个份上了,谁来监督我?谁能监督我?谁敢监督我?”此次新《廉政准则》的出台,就是要给“乌纱帽”透透气,不给他们“长毛发霉”的机会,让“乌纱帽”始终处在 所以我们的准则专门 有一章就是实施与监督,要求对领导干部加强监督。提出一些监督方法,象巡视、述职述廉、谈话和诫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考察考核、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四是强化惩治约束机制,注重领导干部的用权结果。
第二抓好市场经济完善过程中的反腐倡廉建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加抓好市场经济完善过程中的反腐倡廉建设,自觉的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正进入关键时期,经济领域腐败问题也呈现一系列性的特征。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腐败问题易发多发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新旧经济体制的交替过渡容易为腐败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重组、并购、整合不断增加,物资、资金、技术、信息的交易更加频繁,管理更加复杂。一些体制机制尚未理顺,没有普遍形成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对腐败的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国有资产管理、金融、司法等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呈易发多发态势。在2009年落马的省部级官员中,土地房地产行业成腐败重灾区,如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武龙、天津市原检察长李宝金、原山东省委副书记杜世成、安徽省原副省长何闽旭等。房地产是管制最严、与政府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无论是卖地的官员,还是融资的银行以及审批的部门,贪腐势力都有机会层层伸手,房地产业也因此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中最能展现权钱交换关系的典型领域去年被媒体热炒的某地“经济适用房连号”事件,暴露了我们一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国土部:严查涉土官商勾结 已
处分603人
所以《廉政准则》第一条第一款就增加了不准“违反规定多占住房,或者违反规定买卖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的规定。,可以说是顺应民心之举。工程建设领域一直是近年来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领域之一,“工程建起来,官员倒下去。”“有公章之处,就有滋生灰色成本的可能。”为规范工程建设领域的市场交易行为和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坚决查办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案件,决定用2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2010年是最关键一年。.2009年7月正式开展以来,专项治理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工程建设领域案件线索4869个,立案3517件,已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21人;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1794件,涉及国家工作777人。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凡是想在工程建设领域“捞一把”的官员,否则难逃党纪国法的制裁。即使没有及时被发现、查处,最终会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希望那些背后隐藏着的抱侥幸心理的官员,不要利用工程建设进行权钱交易来谋取私利,要放弃一切企图利用工程建设实现自己“发财梦”的幻想,<<廉政准则》第七条第一款中提出,不准“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
服务等市场经济活动。交通工程建设职务腐败的特点
1、涉案金额大。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成为交通工程建设职务腐败的第一大特点。如:四川省原交通厅正副厅长刘中山、郑道访,在工程建设中贪污受贿1000万元左右。贵州省交通厅厅长、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总经理卢万里案件是新中国交通史上影响最为恶劣的侵吞国有资金的腐败案件之一。卢万里利用担任贵州省交通厅厅长、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便利,在掌控公路建设招、投标权的同时,还通过权力直接介入材料采购环节,大肆侵吞国有财产,先后多次索取、收受他人款物共计折合人民币2559元。
2、涉案官员大。动辄交通局长甚至厅长,成为交通工程建设职务腐败的第二大特点。据报载,从1997年到2008年,全国已有新疆、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河南、安徽、北京等10个省(区)的15个交通厅长因“伸手”公路工程建设而被捉,厅以下局级、副局级干部更是不计其数。在交通建设投资中,不少“交通厅长”“交通局长”成为施工企业、承包商“攻关”的目标,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工程,施工企业、承包商、材料供应商往往不择手段。一大批“交通厅长”“交通局长”被他们一个一个地拉下了马。
3、涉案人员多。一个案件动辄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成为交通工程建设职务腐败的第三大特点。据报载,广东深圳至汕头的高速公路建设中,一条道路未修通,就有近30名国家公职人员栽倒,其中厅级干部3人、处级干部18人,还有部分掌握实权的一般干部,受贿
金额约800万元。
4、涉案环节多。渗透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腐败形态更加市场化
腐败手段更加多样,形式更为隐蔽,如以赠与、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干预微观经济活动。一些领导干部利用审批权谋项目、某优惠、谋私利,有的帮助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谋求政策优惠,有的利用职务便利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第七条 禁止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孙瑜案:原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从乡镇镇长到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只用了7年便跨越了5个台阶。在他41岁当选广西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后,曾一度被誉为广西“政坛黑马”。然而,中共十七大闭幕后仅一个月,孙瑜就被“双规”,也有人称他是“最快倒在十七大反腐枪口下的省部级贪官” 2003年底至2007年8月,孙瑜利用上述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解决原料供应、审批木材采伐指标等事项上提供帮助,先后索取和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328 为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完善过程中的反腐倡廉建设,我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对仗原则
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和法制原则,大力推进政府职能变革坚持交易的对仗原则,防止任何人不安恰当对仗谋取利益,完善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
二、信息披露原则。强调信息披露,可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对腐败分子产生更大的威慑力和震慑力,从而更好的促进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我国现阶段推行的政务公开、实名制度以及政府采购招标等制度和做法,就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
三、监管原则
坚持监管原则,实施有效监管切实维护社会福利分配的良好架框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更有效地防范和遏制腐败行为。组织建设:
近年来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取得多项成绩,主要表现在:
第一是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程度明显提高。
第二是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方式。近5年,全国各级机关公开选拔干部近3万名,其中县处级以上7000多名;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的28万多名,其中县处级以上4.5万多名。
第三是干部交流力度不断加大。2003年至2007年,全国机关干部共交流约174万人,其中县处级17万多人,地厅级1万多人。党的十七大以来,省区市领导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大,截至2009年7月底,31个省区市新任用的省级干部中,交流干部占51.9%。
第四是干部管理监督不断加强.17 第五是干部人事工作制度体系逐步形成。
1月19日,中组部公布了2009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结果。与2008年相比,民众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为73.83分,提高0.28分;对干部选拔任用情况的满意度为71.29分,提高4.25分;对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工作的满意度为70.35分,提高3.51分。尽管各项主要指标均有所提升,但中组部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组织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突出表现仍然是领导干部指定提拔人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干部能上不能下,老实人吃亏,„一把手‟权力过大” 突出问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抓住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讲两个大问题:
一、来自于同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坚决战斗。
中组部提出,坚决同用人上不正之风“战斗”。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继严肃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11条措施之后,今年又专项整治“拉票”等不正之风,并开通了“12380”举报网站,严厉、坚决查处干部选拔任用的违规违纪案件,形成了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铜墙铁壁”。大力破除“暗箱操作”,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任前公示、考察预告、差额考察、无记名票决等已全面铺开,让老百姓来“量干部”、“选公仆”,听说最近有的地方还在研究规范“一把手”的用人行为,选人用人的公开性、透明度明显增强。在干部选拔任用的不正之风方面:按照廉政准则要求讲三点
(一)禁止不按照规定程序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免干部;
震惊全国的“6·28瓮安事件”发生大半年后余波仍在,被撤销瓮安县一切党政职务的原县委书记王勤悄悄“复出”,调任黔南州财政局副局长一职,这事引起百姓议论纷纷。王勤被撤销一切党政职务,理由是在瓮安事件中处置不当,工作存在失职行为。这个处分,追究的是工作责任,回应了民众要求,有助于端正权力形象。把这样一个问题官员调任其他职务,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关注,因此,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调任,以什么样的方式调任,需要遵循严格规范的程序。我国公务员法及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公务员任职前必须进行公示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这并不意味着两年之后,被撤职降职的问题官员就必须恢复职务和职级。问题官员是否获得重新任命,要置于群众监督的视野之内,要对外公示。官员复出不是国家重大机密,不是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理当公开透明。“问题官员”复出不公示,又不说明复出的理由与原因,等于是任命者自己为任命行为赋予了合理性与合法性,人民作为权力授予的主体被排除在外。
无独有偶2009年10月,广州海事法院院长罗国华因出国“豪华游”被免职,“豪华游”事件中,广州海事法院6人均花费8万多元,罗国华被免职,但仅两个月后,他又被任命为广东省政协副秘书 长。罗国华并不是第一起因公款出国(境)旅游被处理的责任人,他的迅速复出更是引起广泛关注,有评论认为,这是以组织处理取代党纪政纪处分。应当说,不都是免职处理。”反腐专家、中央党校教授林喆认为,秉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如果确需重新任用这些领导干部,必须要有公示程序。“要让公众知道他们复出的理由,公布推荐人的名字、审核的程序等,公众可以监督这是不是符合党政干部任命的相关规定。”
(二)禁止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
2010年1月上旬,中央组织部在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巡视检查时,发现共青团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原副书记王亚丽“造假骗官”的问题,此事惊动了中央,中组部领导对调查事宜的批示上写着,“这事闻所未闻”。” 王亚丽造假升官令人瞠目结舌“除了性别以外浑身都是假,为了骗官,从身份到年龄,从简历到档案,统统动了“大手术”、换了“新面孔”:姓名,由丁增欣改为王亚丽;出生,从1969年改为1978年;身份,由初中未毕业的农民,变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医院药剂师随后王亚丽当选石家庄市最年轻的常委。
应当说,王亚丽造假骗官案留下的教训是沉痛的。干部选拔任用一直是一项十分严密、严肃的工作,因为它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王亚丽造假的技术并不高明,造假骗官之所以多次得手,主要还是少数干部不负责任、不讲原则,甚至提供帮助造成的。这些干部,有的 20 是工作不细、把关不严,有的是迫于压力、不敢较真,有的是心存杂念、讨好卖好,有的是权钱交易、明知故犯。这些都严重损害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力。这个事件再次警醒我们,责任大于天。
然而,对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来说,有的却视责任轻如鸿毛。他们有的实行家长制,把单位当作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用谁就用谁,想不用谁就不用谁,本地本单位的事,谁也别想插手;;有的则过于讲原则,“只唯上,不唯实”轻德才,重关系,不敢坚持原则,不敢担负责任,上级叫干部啥就干啥。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体现,最终害人害己害国家。所以在干部选拔任用问题上中组部评论员发表文章,首次提出四个“不为”论,即“不为人情所缚、不为关系所扰、不为压力所惧、不为私利所惑。”
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女骗子王亚丽一案曝光后,有人说,这是对当地组织部门、地方领导的莫大讽刺;也有人说,王亚丽是混迹官场的“三聚氰胺”。这些说法都不无道理。因为,像王亚丽这样的人混进干部队伍,且频频升迁,不论是对干部队伍建设,还是对干部的选拔任用,造成的危害都是不可低估的。今后
对干部选拔和监督做到“三公”:(一)公开招聘和选拔干部,倡导“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二)对候选人履历进行公示,广泛征求意见;(三)在职干部必须接受公众监督。
(三)禁止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调整部; 《中国青年报》报道,2009年8月19日晚上,河北武安市教育局局长冯云生在被突然免职后,并没有选择安静离开,而是“漏夜赶工”,签署了253封调令,突击将数148农村教师调入市区,导致一些市区学校人满为患、一些乡镇学校则“师”去楼空。冯云生被益为史上最牛教育局局长。
卸任官员突击调整人事并非个案,譬如:2006年3月,河北秦皇岛市委开会酝酿免去青龙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高东辉的职务,次日,高东辉提拔和调整了283名干部;2006年7月,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县长杨永晖离任前突击进行了115人的人事调动。
这种现象足可说明,在很多地方,一把手的权威仍是压倒性的,民主决策的效力是屈居其次的。滥用权力搞“一言堂”,这在现代官场上并不鲜见,法律与纪律规定得很清楚,一把手加上一个人事公章进行人事调动,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有官员仅凭个人意志办成了这样的事,那么需要检讨的,当然是民主监督的执行力了。针对一把手权利太多,邓小平说:不是不需要集中,是过于集中,当权利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就变成一一把手素质决定,所以胡长清说:当官当到他的份,好比把羊关进牛栏,出入自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有一个经典论断:“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碰到障碍为止。”这里所说的“障碍”,就是给权力套上笼头,限制一把手权力,实行有效有力的监督。
二、坚持“四个注重”,进一步明晰选人用人的基本准则
就干部而言,其素质有高低,能力有强弱,贡献有大小,工作成效更是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在选人用人时,要切实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大原则,综合考虑、甄别筛选,真正将“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勤政廉政”的干部选拔上来。一是注重德才能力,不唯个人资历。
二是注重一贯作风,不唯一时表现。对于干部长期以来的履职情况,如果只通过短时间的考察就予以定性,难免会因考察的“短视”造成片面评价干部的结果。因此,在考察干部时,要以干部任现职时间为基点,向前和向后延伸一定时间来考察干部的德才、政绩表现,同时,要把握干部的工作关联程度和活动空间广度,分别将考察触角向上下延伸和内外拓展,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西方国家对领导包括公职人员的考察都十分仔细。比如招一个警察,往往要到他上小学、中学的地方找他的老师、同学去了解、调查。如果不仔细调查的话,一旦他穿上警服,代表政府,就可能自觉不自觉暴露一些问题,就会影响政府的威信,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许多地方考察只是走过场喊喊口号。三是注重综合素质,不论社会背景。四是注重绩效贡献,不论关系亲疏。
要进一步倡导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选人用人导向,坚决制止和杜绝个别地方、部门只重视选身边人、选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以 及在小圈子中选人等任人唯亲的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廉政准则第四条第八款明确提出禁止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封官许愿、任人为亲,营私舞弊。
江苏省赣榆县的徐永进一人头戴商业局局长、盐务局局长、经贸局局长等六顶“官帽”,利用六个“一把手”的权力大肆捞取不义之财,是徐永进德才出众吗?他被重用的重要原因就是县委书记孙荣章给他做靠山。孙荣章的的用人原则是“用人唯利,用人唯亲,用人唯铁,用人唯奴”。也就是他的用人原则是谁听话就用谁,谁给他好处就用谁。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组织部部长王彦生在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用什么人是个导向,不用什么人也是个导向。重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就会多起来;不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就会少下去。”确实是这样在如何选拔人才的问题上,如果这“一多一少”做好了,坚持下去,真正的人才人就会多。所以要把拟选拔的干部放到现实的大背景下,既要看干部目前取得的成绩,又要看其对长远发展作出的贡献、打下的基础,特别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所取得的实际成效。而不是看他是不是某个领导的亲属。作风建设
关于作风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四个大兴,在准则中重点体现的就是“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这是新形势下党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第一必须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要深刻认识坚持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关键是要清醒认识我们的基本国情。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险象环生,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我国虽然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我国的经济进入了复杂的发展阶段,对于我们来说任务很重,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华西村大家都知道,被称为天下第一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典范,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乡村可以同中国的华西村相比:这里有1600户农民成为百万富翁,这里的农民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全村一年创造540亿元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吸引了万人的打工队伍在这里就业,华西村的奇迹,就是经过华西人50多年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就是今天富裕的华西人也非常看重艰苦奋斗思想,华西村的村歌,弘扬的华西精神,都将艰苦奋斗精神放在首位。“我们许多党员干部没有树立艰苦奋斗思想,许多人认为我给国家创造那么多价值,吃点、喝点那点算什么?中石化老总陈同海自恃是正部级高干,每月公款吃喝玩乐达120万元。监察部官员曾找他谈话,要求他不能挥霍,陈回应说:“每月交际一、二百万算什么,公司一年上交税款二百多亿。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正是中国有了许多这样的官员,以致政府的行政费用30年来竟猛增195倍以上,行政费用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26%以上,排名全球第一,成为世上最奢侈浪费的政府.第二,必须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艰苦朴素,厉行节约,量力而行,勤俭建国,历来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方针,现在仍然存在着的严重浪费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忘掉了人民群众,丢掉了艰苦奋斗精神。铺张浪费、奢靡享乐、挥霍公款现象十分严重。
准则第六条明确规定:“ 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并具体提出了“5个不准”的要求。
其中第二条明确提出不准修建豪华办公楼.安徽阜阳大家都知道,2001年就在她经济最差的颍泉区却盖了中国的白宫。这个豪华办公楼外形酷似美国白宫而得名,不包括土地成本,整个大楼的费用达到3000万元,而颍泉区的财政收入才刚刚达到亿元,一栋办公大楼的建设费用竟然占了全年财政收入的近三分之一,而全区农民的人均收入也不过两千多元。“”当然这位著名的白宫书记及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已被抓起来。
所以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倡导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
第三,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第四,必须弘扬克勤克俭的美德。克勤克俭,是艰苦奋斗的具体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艰苦奋斗的思想逐渐淡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有的把勤俭节约视为“寒酸”,把艰苦朴素视为“土气”,把挥霍浪费视为“大方”,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挥霍公款,铺张浪费,贪图享受,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国家非常重视“三公”消费,中纪委、中组部等部门出台了许多相关法律,象廉政准则第六条第一款明确提出,禁止在公务活动中提供或接受超过规定标准的接待,或超过规定标准报销招待费、差旅费等相关费用。在高压下仍然有人冒险以身试法”,仅2008年温州赴美考察团,就以23人21天花费65元的惊爆价引发“蝴蝶效应”,全国人民惊诧不已,纳税人更为愤怒。还有一些人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之中,大肆挥霍,曾经的““一包烟一月粮,一瓶酒一头猪,一顿饭一头牛” 屁股底下一座楼”早已成为“小儿科”这,一顿公宴动辄上万甚至几万,一个8个人的单位,一年的吃喝开销就高达80多万,外国称“世界上餐饮最浪费的国度”,全国人大代表赵林作为一名企业家,他亲眼目睹了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和公车浪费(“三公”)的种种恶果,在人代会上,提出要开展立法调研,加强监管,”,应当设立“挥霍浪费罪”。
发改委、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关于行政经费调查报告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全国的公车大致是230万辆,开支在1500亿到2000亿之间”;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 10万元。在提供数据中还有这样一个例子让人目瞪口呆:有一部公车一年的维修花了10万块钱,有一部车一年换了40个轮胎,这个就说明每一周换一个轮胎。,对控制政府“三公”消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和人民网友交流时郑重承诺,“应该管得住,必须管得住”。为此,温家宝提出了两条“能够做到”的措施,第一条就是公开透明,就要让任何一项行政性支出都进入预算,而且公开让群众知道,接受 群众监督;第二条就是民主监督,四川一个叫白庙乡的政府做的比较好,今年1月公示了它的公务开支明细表,就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悉数公布。如此透明,被网友称为“政府全裸第一例”。
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廉洁从政的三大法宝。
其一,坚定信念。人无信不立。党员领导干部要想切实担负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神圣职责,坚持做到廉洁从政,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其二,克制贪欲。贪如水,不遏则滔天;欲如火,不遏则自焚。人人都有贪欲,党员干部也不例外。但是,党员干部由于有着“人民公仆”这一特殊的身份要求,就必须克制自己心中的贪欲、贪念、贪婪。要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准则约束没有例外,严格依章依制度办事,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面对诱惑,要多提醒自己、告诫自个,要常怀为民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要多向先进典型看齐,多以腐败分子自警。其三,防微杜渐。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党员干部没有天生就不廉洁的,从廉洁到不廉洁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它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的日积月累过程。从内容上看,《廉政准则》对党员 28 领导干部在八个方面提出了五十二条禁令,这些禁令管的看上去很多都是小事,如“在公务活动中提供或者接受超过规定标准的接待,或者超过规定标准报销招待费、差旅费等相关费用”,“违反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或者使用小汽车”等,这些其实就是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生活的底线,也是他们待人处事的底线,也是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底线。从发现查处的一些腐败分子来看,他们也就是从一点一滴突破禁令开始走向深渊的。因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常“洗脸”,始终用廉政准则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要求自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充分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坚持从我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以身作则、严格自律,模范遵守《廉政准则》,要把《廉政准则》当作自己的人生底线,不迈违规违纪的第一步,不犯廉洁从政的第一错。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解读
多选
1.作风建设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贯穿于从政行为的各个环节,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相互促进。作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
A)廉洁从政工作能否不断加强B)滋生腐败的土壤能否逐步铲除
C)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冲突的问题能否得到有效纠正D)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2.下列属于权钱交易表现形式的选项有()。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国企负责人在企业非法入股B)与他人合作投资开办公司或支持亲友办企业
C)以委托他人理财的名义,未实际出资而获取收益,或者是虽然实际出资,但获取收益明显高于出资应得收益
D)袒护生产经营中的非法违法行为3.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提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比较薄弱的环节是()。
A)领导作风B)工作作风C)学习作风 D)生活作风
4.比较容易出现党员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行为的机关和部门是()。
A)党政机关B)行政执法机关
C)司法机关D)经营管理部门
5.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反腐倡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强调要在严厉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
A)注重思想建设
B)注重治本C)注重预防D)注重制度建设
6.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其特征包括()。
A)主体的大众性B)指向的权力性C)实施的职业性D)组织的公共性
判断
1.《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关于收受他人财物问题的规定是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前提的。
Y N
2.个人的信用制度建立起来之后,才能够真正地把财产申报制度建立起来。
YN 3.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规定,即使领导干部没有替他人谋取利益,但是只要收了钱,就违反了廉政准则的规定。
YN 4.《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适用对象是县处级以下的党员领导干部。
Y
N
5.基层经济管理部门和主管行业事业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现在直接以自己的名义去经商办企业的还有很多。
Y N
6.党员领导干部将其合法财产以合法的方式投资于证券市场,既是个人投资理财的重要渠道,也是对国家建设的支持。
YN 7.提出严格的廉政要求既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种约束,同时也是一种爱护。
YN 8.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都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买卖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其他衍生生产品。
Y
N 9.利益冲突原本是一个民商法当中常用的法律用语,本意是指不同的民事、商事主体之间存在的利益方面的矛盾、竞争和对抗关系。
YN 10.《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对于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一概禁止。
Y
N
单选
1.开展反腐败斗争,()是基础,()是保证,()是关键,三者统一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
A)教育 制度 监督B)制度 监督 教育 C)监督 教育 制度 D)监督 制度 教育
2.我们党历来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
A)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势B)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作风 D)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3.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工作。
A)经济
B)精神文明建设
C)反腐败D)党内监督
4.()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
A)反对形式主义B)理论联系实际 C)反对“本本”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B)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C)一切为人民服务
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建设摆在第一位。
A)经济 B)领导作风 C)思想作风
D)思想品德
7.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方针是()。
A)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D)制度反腐
8.《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适用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这些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也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主体,人民群众瞩目的焦点,他们是否能够做到清政廉洁,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
A)县处级以上B)县处级以下 C)部局级以上 D)部局级以上
9.作风是人的思想观念、品质修养、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优良的作风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重要支撑和保证,而不良的作风往往是奢靡享乐、腐化堕落的诱因和前兆。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①思想作风 ②学习作风 ③工作作风 ④领导作风 ⑤生活作风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强调把从严治党方针贯彻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逐步实现反腐倡廉工作的法制化,要求把()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
A)思想建设 B)作风建设
C)制度建设D)组织建设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解读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解读
来源:中央纪委法规室 发布时间:2013-09-01 16:34
中共中央于2010年1月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这是党中央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廉政准则》的颁布施行,是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举措。《廉政准则》的颁布施行,使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和实施监督制度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真正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廉政准则》的出台背景和简要过程
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做到清正廉洁,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人民群众的利益、干部队伍建设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政准则》,是在1997年3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廉政准则(试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1993年8月至1997年1月,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要求,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经党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先后对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重申和提出了“31个不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重申和提出了“8个不准”。这些要求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把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在更高的层次上纳入规范化的轨道,在总结这些“不准”执行情况的基础上,中央制定了《廉政准则(试行)》。《廉政准则(试行)》颁布实施13年来,对于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发展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廉政准则(试行)》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一是全面吸收中央和中央纪委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新要求的需要。《廉政准则(试行)》颁布实施以后,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央和中央纪委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又先后对党政领导干部重申和提出了99项要求,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重申和提出了23项要求。经过逐一对比分析,这些要求中有65项属于对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廉政准则》作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的基础性法规,应当将这些新要求吸纳进来。同时,将目前分散在不同文件中的新要求整合到《廉政准则》中,也有利于党员领导干部学习掌握和贯彻执行。二是吸收借鉴实践经验的需要。《廉政准则(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出台了一批制度规定。这些规定中包含着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有效做法,有必要通过修订工作加以吸收,上升为全党遵循的廉政要求。为此,修订工作中收集整理了205件规范性文件,提炼出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三是与其他党内法规更好衔接的需要。13年来,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等一批重要法规相继出台。通过修订,可以使《廉政准则》与其他党内法规更好地衔接。四是地方和部门普遍反映,《廉政准则(试行)》的实施与监督部分比较单薄,需要加以充实和完善,以增强其执行力和可操作性。
因此,中央批准的中央纪委向党的十七大所作的工作报告、中央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都明确提出,修订《廉政准则(试行)》。2007年初,中央纪委着手开展修订工作。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修订送审稿,2009年1月16日,中央纪委书记办公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的基础上,修改形成了修订送审稿,先后经中央纪委常委会议、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同意后,呈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并原则同意,最后经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2010年1月18日,中央正式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将《廉政准则(试行)》原有规定与《廉政准则(试行)》颁布实施后中央和中央纪委提出的65项新要求进行有机整合。同时,吸收借鉴地方和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一是对于《廉政准则(试行)》中目前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且不与新要求存在交叉的5个“不准”予以保留。二是对于规范内容相近或者类似、存在交叉的,进行了归纳、合并,有的还借鉴了地方和部门的做法,形成了19个“不准”。三是对于与《廉政准则(试行)》规定内容不存在交叉的,加以吸收,新增形成28个“不准”。四是考虑到有些要求提出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再写入《廉政准则》意义不大,《廉政准则》不再写入这样的内容。如,删去了不准“擅自用公款配备、使用通信工具”的规定。经过整合,我们将《廉政准则(试行)》原有规定、《廉政准则(试行)》颁布实施后中央和中央纪委提出的65项新要求以及地方和部门的一些有效做法,归纳概括形成了《廉政准则》规定的8个方面52个“不准”。在修订过程中,主要坚持了以下基本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结合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际,在基本框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充实完善相关内容,力求使修订后的《廉政准则》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在充实完善廉政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实施与监督,贯彻体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要求,在处理好《廉政准则》与《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关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能够适用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监督制度和措施,使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与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等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条款设计和文字表述方面,注重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正确处理从严要求与现实可行性的关系,力求使具体条文清晰、简练、管用。
二、《廉政准则》的主要内容和创新发展之处
(一)关于《廉政准则》的体例结构
考虑到《廉政准则(试行)》的体例结构是经过反复推敲确定下来的,实践证明比较科学合理。同时,《廉政准则(试行)》颁布实施13年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对其体例结构已经比较熟悉,从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角度看,不宜作大的调整。因此,《廉政准则》基本沿用了《廉政准则(试行)》的体例结构,仍然分为“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实施与监督”、“附则”三章。“廉洁从政行为规范”一章中,采取先提出禁止性要求,再分项具体列举的方式,从8个方面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另外,《廉政准则》将试行稿前言部分改为总则,并按照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提出的新要求作了相应调整,以更符合新时期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要求。
(二)《廉政准则》的主要内容
《廉政准则》共3章18条,3700余字。其中,对《廉政准则(试行)》有关条文保留了2条,修改调整形成了12条,适应新情况增加了4条。总则部分,分为3个自然段,约400余字。第一个自然段明确指出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第二自然段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提出了五个“必须”的正面要求,第三自然段强调了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原则。“总则”部分尽管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内容重要,是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的基础: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充分认识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努力做到五个“必须”,才能自觉遵守各项禁止性规定;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只有充分认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切实按照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原则扎实工作,才能使《廉政准则》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第一章“廉洁从政行为规范”部分共八条。第一条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方面规定了6个“不准”,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在收受各类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财物和财产性利益方面的政策界限。第二条在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方面规定了6个“不准”,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在经商办企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证券投资、兼职或者兼职取酬、离职或者退休后从业等方面的政策界限。第三条在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方面规定了8个“不准”,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公款报销、借用公款公物、管理和使用公款、公共资金或者其他财政资金方面的政策界限。第四条在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方面规定了8个“不准”,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政策界限。第五条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方面规定了8个“不准”,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在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提拔使用、收受他人财物、经商办企业等方面的政策界限。第六条在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方面规定了5个“不准”,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公务消费、违规批建楼堂馆所、违规使用小汽车等方面的政策界限。第七条在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方面规定了5个“不准”,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国有企业重大经营活动,以及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经营等方面的政策界限。第八条在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方面规定了6个“不准”,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的政策界限。第二章“实施与监督”部分共六条,明确了各级党委(党组)和主要负责同志是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的责任主体,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协助同级党委(党组)抓好《廉政准则》的贯彻落实,并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定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教育制度和对党员领导干部执行本准则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强调贯彻实施《廉政准则》,要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该章的内容和总则部分关于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基本原则结合起来,构成了各级党组织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工作的制度依据。第三章“附则”部分共四条,主要规定了三个问题,一是规定了《廉政准则》的适用范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廉政准则(试行)》的适用范围包括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中的党员。考虑到2009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廉洁自律问题作了针对性比较强的专门规定,同时《廉政准则》是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党内法规,其中一些基本要求,如“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也应当遵守,因此,《廉政准则》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中的党员参照执行本准则。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廉政准则》的普遍适用性,又能兼顾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从业的特殊性。二是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党组织可以依据本准则,结合各自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定。这主要是考虑到《廉政准则》是根据全党全国的普遍情况作出规定的,赋予地方和有关部门、单位制定具体规定的权力,可以提高相关规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规定《廉政准则》由中央纪委负责解释。总的来看,《廉政准则》贯彻了党中央和中央纪委近年来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要求,体现了反腐倡廉建设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新进展,反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实际需要,是一部比较全面、系统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基础性法规。
(三)《廉政准则》的主要创新发展之处
1.体现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廉政准则》除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廉政准则》的重要立法目的之一外,还在行为规范的设定以及实施与监督制度的设定上,始终注意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穿其中,并结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特点加以突出和体现。
2.突出了防止利益冲突的精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反腐倡廉法律中的“利益冲突”这一概念,专指公职人员的个人利益与其公职身份所代表或维护的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来看,防止利益冲突方面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禁止公职人员在与其本人或利害关系人利益相关的事项上采取任何行动。利害关系人包括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合伙人或将来对其经济利益有影响的人。采取任何行动,既包括执行职务时的作为和不作为,也包括利用本人的职权和地位游说、提供便利条件及施加各种形式的影响等。二是禁止公职人员或其利害关系人与公职人员所在单位或受其监管的单位发生交易行为。三是要求公职人员在担任职务或者执行公务之前说明所涉及事项是否关联到个人利益,并主动申请回避。这些事项包括个人在公司或社会上的任职兼职情况、所加入的政党及社团、个人资产及所持公司股票、配偶子女的任职情况等。四是要求公职人员及时处理本人或利害关系人所拥有的可能构成利益冲突的资产。处理的形式一般有出售、委托等。五是要求公职人员进行财产申报。六是限制离职后的从业行为。《廉政准则》也突出和体现了防止利益冲突的要求。如总则部分增加了“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权力,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的原则性要求;第二条中增加了不准“违反规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等内容,使防止领导干部个人的经济活动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规定更加全面;第五条中增加了不准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其特定关系人收受对方财物等内容,使防止领导干部的特定关系人的行为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方面的规定更加全面;新增加的第七条规定了不准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有利于防范公权力与微观市场经济活动发生不正常联系。
3.强调了不准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廉政准则(试行)》没有涉及党员领导干部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的问题。2003年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要求,领导干部不准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党员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不仅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破坏公平竞争原则、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会滋生大量腐败现象,《廉政准则》专门增设了一条,即在第七条中针对五种比较典型的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的行为作了禁止性规定,即不准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服务等市场经济活动;不准干预和插手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兼并、破产、产权交易、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资产转让、重大项目投资以及其他重大经营活动等事项;不准干预和插手批办各类行政许可和资金借贷等事项;不准干预和插手经济纠纷;不准干预和插手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使用、分配、承包、租赁等事项。这样规定,有利于防范公共权力与正常的平等主体之间的市场经济活动发生不正常联系,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4.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指出:“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是人的思想观念、品质修养、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优良的作风是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重要支撑和保证,而不良的作风往往是奢靡享乐、腐化堕落的诱因和前兆。针对当前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廉政准则》第六条、第八条就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以及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将近年来中央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有关要求写入《廉政准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5.充实完善了实施与监督制度。《廉政准则》贯彻体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要求,在处理好《廉政准则》与《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关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能够适用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监督制度和措施,使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与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等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要求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通过贯彻实施民主生活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监督制度,加强对《廉政准则》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还要求,要将党员领导干部组织实施和执行《廉政准则》的情况列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廉政准则》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重在狠抓落实,贵在身体力行。只有各级党组织狠抓落实和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廉政准则》的各项要求和规定才能付诸实施,真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行为规范,变为反腐倡廉建设、赢得党心民心的实际成效。
各级党委(党组)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将贯彻实施《廉政准则》作为党建工作特别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项重要和长期的任务,认真抓实抓好。
各级纪检机关要积极协助同级党委(党组)抓好《廉政准则》的贯彻实施工作。一方面,要履行好组织协调职责,与相关部门互通情况、交换意见,督促各部门既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做到密切配合、优势互补,使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工作形成整体合力;另一方面,要履行好对贯彻实施《廉政准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责。督促各有关部门按照党委(党组)的部署,把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工作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部门优势和特点,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中央关于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廉政准则》规定的廉洁从政总体要求、具体行为规范、实施与监督制度和对违反《廉政准则》行为的责任追究等为主要内容,结合《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纪处分条例》等法规,切实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为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创造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和社会氛围。一是要抓好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工作,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二是要抓好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将《廉政准则》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机构教学培训的内容。三是要抓好纪检干部的学习。组织纪检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依据《廉政准则》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是要抓好在全党全社会的宣传教育工作。要拓宽渠道,既要利用好报刊、书籍等平面媒体,又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都了解《廉政准则》,为全党全社会行动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创造良好条件。
要切实完善配套制度,增强落实《廉政准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抓紧制定《廉政准则》实施办法。二是为解决针对性和有效性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有关部门、单位党委(党组)可以根据《廉政准则》的授权,结合各自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规定。同时,省级以下的地方、部门、单位也可以根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部署,以《廉政准则》为依据,结合自身情况,围绕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建章立制。要对照《廉政准则》及时对已有的制度规定进行清理,对仍然适用的要继续坚持,对不完全适用的要认真修订完善,对基本不适用的要及时加以废止。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切实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自觉维护《廉政准则》。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在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上率先垂范,切实做到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做出榜样,抓出实效,形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廉政准则》的良好风气。
在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工作中,必须把强化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作为关键环节抓紧抓好。开展集中检查,加强日常监督,充分发挥民主生活会、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谈话和诫勉、述职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以及干部考察考核等党内监督制度的作用,全面了解掌握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的情况,及时发现违反《廉政准则》规定的行为。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适时组织专项检查和治理。要拓宽监督渠道。注重发挥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等方面的监督作用,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要严肃处理违反《廉政准则》规定的行为。加大这方面的办案力度,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违反《廉政准则》规定的案件。对违反《廉政准则》的党员领导干部,要依照有关规定分别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要选择一些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形成有效震慑。要形成对贯彻实施《廉政准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长效机制。要健全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的目标、任务、基本内容、方法措施,将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的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范围,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同时,对那些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不抓不管,敷衍应付,以致造成工作落空、出了问题的地区、部门和单位,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9099461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
为进一步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结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实际,制定本准则。
总则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重要基础。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在党员和人民群众中发挥表率作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必须模范遵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正确行使权力,始终保持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必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
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深化改革,严肃纪律,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第一章廉洁从政行为规范
第一条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索取、接受或者以借为名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以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财物;
(二)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宴请以及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三)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
(四)以交易、委托理财等形式谋取不正当利益;
(五)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内幕信息谋取利益;
(六)违反规定多占住房,或者违反规定买卖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
第二条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个人或者借他人名义经商、办企业;
(二)违反规定拥有非上市公司(企业)的股份或者证券;
(三)违反规定买卖股票或者进行其他证券投资;
(四)个人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
(五)违反规定在经济实体、社会团体等单位中兼职或者兼职取酬,以及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六)离职或者退休后三年内,接受原任职务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中介机构的聘任,或者个人从事与原任职务管辖业务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第三条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二)违反规定借用公款、公物或者将公款、公物借给他人;
(三)私存私放公款;
(四)用公款旅游或者变相用公款旅游;
(五)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和获取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会员资格;
(六)违反规定用公款购买商业保险,缴纳住房公积金,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
(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以象征性地支付钱款等方式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八)挪用或者拆借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等公共资金或者其他财政资金。
第四条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采取不正当手段为本人或者他人谋取职位;
(二)不按照规定程序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免干部;
(三)私自泄露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酝酿、讨论决定干部等有关情况;
(四)在干部考察工作中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
(五)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选举中搞拉票等非组织活动;
(六)利用职务便利私自干预下级或者原任职地区、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七)在工作调动、机构变动时,突击提拔、调整干部;
(八)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封官许愿,任人唯亲,营私舞弊。
第五条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要求或者指使提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
(二)用公款支付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学习、培训、旅游等费用,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及其他亲属出国(境)定居、留学、探亲等向个人或者机构索取资助;
(三)妨碍涉及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