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开展清理整治机关事业单位
庙渠学区关于开展事业单位 “吃空饷”专项清理整治活动问题自查自纠情况的报告
根据县委组织部等5部门下发的《关于在全县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开展“吃空饷”专项整治清理活动的通知》(镇编办发[2014]10号)文件精神,庙渠学区扎实开展专项清理工作,整个清理工作严密把关,不漏任何环节,确保专项治理、清理、清查工作不走过场,顺利完成自查自纠工作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三定”方案,庙渠学区机构编制89人,事业专技89人。实有人员158人,其中在职104人,离退休43人,遗属供养5人,特岗服务生5人,民办退休1人。经过认真自查,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二、围绕贯彻落实,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围绕文件精神,学区及时组织各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积极宣传动员,使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参与、支持、配合专项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全乡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自查自纠工作顺利实施,学区成立了由主任为组长,各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为副组长,学区业务人员为成员的学区清理吃空饷工作领导小组。自查清理工作做到一把手负责牵头、组织安排,各小学、幼儿园具体落实。积极做好工作协调配合。
(二)严格把关,排查清理对象
学区按照清理对象,对照编制,每位干部职工的工资表、在岗人员名册、考勤记录等严格把关,存在漏洞和有问题的环节,严肃清查,做到不遗留任何角落。依照“五查三对照”,即查每个人的身份、查调入调出关系、查工资底册、查手续、查在岗情况;身份证与本人档案照片对照,工资审批手续与工资底册对照,在岗情况与职工反映对照。
(三)扎实开展自查,确保工作实效
通过这一阶段自查自纠工作的大力开展,庙渠学区按照清理要求和任务分工认真清查,无 “吃空饷”人员,无违规人员,自查自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实施。顺利推动清理整治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工作有效开展。
庙渠学区
2014.7.13
第二篇: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专项
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专项
行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公平有序的经营环境,提升文化执法机构的群众形象,根据《关于转发〈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从文管[2011]1号文)精神,按照市创建文印发的《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各职能部门测评达标责任分解表》的要求。江埔街精心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在2011年8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在全街范围内组织开展文化市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为辖区的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江埔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深入开展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未履行上网人员身份登记义务等违规行为严管重罚,坚持做到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8-9月,江埔街联合执法队伍共检查网吧5家,其中接纳未成年人6起,未执行上网人员身份登记制度12起,均依法给予了警告、处罚。同时,执法人员还根据网吧经营特点,确定了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场所的“三重”巡查方案,即对未成年人易出入网吧的每日12 时、18 时和节假日、网吧较集中的街道、有过违规经营记录的网吧经营场所等实行重点监控,严防死守,全力遏制其违规经营活动的出现。目前,已责令1间网吧停业整改,网吧执行上网人员身份登记制度情况也得到了有效规范。
2、认真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清理整治,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8-9月份,江埔街先后开展 4 次清理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中小学校周边的音像、电子游戏进行了全面清理,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教学环境。
3、大力开展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查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电子软件等出版物。针对音像市场中比较突出的实际情况,江埔街对各音像租赁店进行了全面清查,多次联合工商、公安等部门进行了联合检查,对盗版音像制品坚决收缴。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根据有关违禁书刊、音像制品目录进行详细核对、清查,并反复对经营业主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告诫其必须守法经营、合法经营,一旦发现违禁出版物,均及时收缴,迅速查处。至9月,共检查无证音像、电子游戏摊点3家,查处销售“六合彩”类非法出版物书报刊店铺2间,收缴非法出版物50多份,打击了音像、出版物市场的违规违法经营活动,保证了一方平安。
4、落实健全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制度,确保市场安全和谐发展。江埔街从严把关,对拟开设的场所,均严格依照法规,要求其办理消防、环保等前置审批手续。对人员较密集的歌舞娱乐场所,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结合日常巡查工作,集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均及时通知经营业主到场,并现场督促其整改。通过积极有效的行动,充分运用部门间的联动机制,江埔街会同市公安、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将继续深入开展文化市场的平安创建工作,为把江埔的文化市场打造成为一个平安和谐的市场体系而努力。
第三篇:关于开展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
关于开展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
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考评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人事局,市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考评工作的通知》(皖人社发﹝2009﹞60号)文件精神,我市将开展第三次机关事业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考评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范围
符合技术等级报考条件或技师申报条件的宿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在岗并执行工人工资标准的技术工人。
二、考核工种范围、条件
全省统考的技术等级考核工种范围及报考条件、技师考核评审工种范围及申报条件,详见皖人社发﹝2009﹞60号文(附后)。
全省非统考工种主要有:林木种苗工、测量工、印刷工、木工、司炉工、钳工、乳化工、电焊工、线务工、天线工、农艺工、农机修理工、环境监测工、公路养护工、果树工。报考条件与全省统考工种相同。
衡量申报技术等级工作年限和本工种考核年限条件的截止时间为2009年12月31日。
三、报名有关注意事项
1、资格审查: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于2010年1月18日-24日由主管部门资格初审后,统一将本部门、本单位报名人员相关材料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资福利与离退休管理科审查。审查时须提供的材料为:现有等级证书的原件(审查后退回)、复印件各一份,能够证明工作年限和从事本技术工种工作的原始材料(技术等级工资变动表、2006年7月工资套改表等)或档案,报名人员个人报名表1份,本部门、本单位报名人员花名册一式两份(见附件)。各县、区人事部门负责本、县区报考人员资格审查,其中,申报技师考核和高级工考核的,还须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复核,复核时间为下发合格人员名单之前。
2、报名程序: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于2010年1月25日-27日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资福利与离退休管理科盖章的报名表,到市人事考试中心办理报名手续,逾期不予补报。报名时须提供考生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近期一寸免冠照片4张。各县、区统一于2010年1月28-29日将考生报名材料、考试报名花名册、报名电子表格文件一并报市人事考试中心。考务相关事宜,请于2010年1月18日后登录宿州人事考试网()查询。
3、技术等级考核工种分为全省统考工种和非统考工种两类,-2-
报考人员花名册要分开填报。
四、收费项目、标准
1、报名费、理论考试70元/人(两科)。
2、参加技术等级考核的,技能考核费暂按A类工种考核标准由主管部门、单位预收,具体收费标准待明确后报名时按规定收取。A类收费标准为:初级工180元/人,中级工260元/人,高级工330元/人。参加技师评审的,待理论考试结束后,确定进入技能考核时,再交纳有关费用。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和技师考评工作政策性
强,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县(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规范操作。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和工作规程,并认真按照执行。要严格考试考核纪律,严肃查处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确保考试考核工作公平、公正进行。
附件:皖人社发(2009)60号
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O一O年一月十日
主题词:职业能力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考核通知
第四篇:关于机关事业单位清理编外人员法律建议书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清理编外人员
法律建议书
XXXXXXXXXXXXXX:
长期以来,因在编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工作推动不利,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大量使用编外人员,导致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并且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人员管理制度,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在对编外人员的使用方式上存在着严重的法律风险。
一、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
一是编外人员用工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相比较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扎口管理、凡进必考”的录用政策,编外人员的使用方式、薪酬标准通常取决于单位领导个人意愿。同时,各部门单位对编外人员的聘用、管理、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签订、薪酬等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对编外人员的使用缺乏严格的计划性,随意性比较大,管理也不规范。
二是编外人员的待遇参差不齐。实际工作中,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在使用编外人员时不愿签订劳动合同,同时编外人员同岗不同酬,单位与单位间福利待遇参差不齐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如同
一乡镇的编外人员,分为乡镇聘、机关聘,待遇不一样;不同乡镇从事同一岗位的编外乡镇聘请人员,待遇也不一样。
三是没有为编外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缴纳的刚性要求与机关事业单位财力承受力弱之间存在矛盾,聘用编外人员的经费主要依靠各单位通过挤占办公经费等方式自行解决,若全部参加社会保险,部分用人单位力不从心。
二、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
1、出现下列情形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1)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2)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3)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5)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6)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7)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8)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9)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10)劳动者订立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11)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12)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1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1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2、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单位无权单方面解除合同,除非劳动者出现上述第(2)至(7)项情形。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公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针对不同人员清理方式(一)、签订劳动合同的编外工作人员
1、终止劳动合同,一定要依法办理终止手续。即在合同到期三十日前,一定要向劳动者发出《终止劳动合同意向通知书》。合同到期后,要及时发出《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和《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否则,劳动关系将可能会被认定为没有终止,除非双方签订有终止协议。仅迟延发《意向通知书》的,将会被判支付迟延期间的工资。
2、解除劳动合同的,也应及时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除非双方有签订解除协议。否则,劳动者找后账,单位将会败诉。
《劳动合同法》规定,单位如要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且单位负有举证责任,否则将会导致解除失败,其后果至少是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3、另外对于已经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人员,如果是工作年限已经超过十年或者2008年以后已经签订了两次书面劳动合同的,则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不能适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情形。若与劳动者达成一致,双方可以协商解除或者劳——
动者出现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在履行完法定程序后可单方解除。
(二)、属于劳务派遣的编外工作人员
1、法定退回情形
按照法律规定条件的对不符合继续使用的劳动者,按照法定程序及时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2、协商退回
(1)用工单位告知劳务派遣公司上级政府部门要求限期清理编外人员的文件精神,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足额经济补偿金后,可以实施退工行为。
(2)对于派遣协议期限将满的,用工单位可待其期满后退还派遣员工。
(三)、编外三无人员
清理编外三无人员要特别注意,避免产生群体性矛盾及恶性事件,做好必备的程序工作,避免于法无据。
1、对于同意解除劳动关系的三无人员,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协议,明确一次性补偿,并明确约定该人员不得再向单位主张任何权利。
2、对于不同意解除劳动关系的三无人员,要求其立即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按照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处理。
3、对于既不同意解除劳动关系又不同意签订劳动合同的三
无人员,单位应以书面形式发送《要求签订劳动合同的通知》,在通知里明确该人员于某年某月某日来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逾期不签订的,单位将解除与其之间的劳动关系。
四、清理注意事项
1、解除劳动合同,最好能签订一个解除协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劳动者事后找单位的后账。如果是劳动者同意解除或劳动者要求解除,最好由劳动者写个辞职申请,标明:本人申请解除与单位的劳动合同,双方无劳动争议。
2、单位要求解除劳动合同,除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以外,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为更好的完成清理任务,体现政府对劳动者的诚意,在支付经济补偿金时建议采取N+1或2的方式,即对于能及时签订解除合同的,可以多发一或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3、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收集证据,符合解除条件的,及时解除。单位单方作出解除劳动合同决定前,应事先征求工会意见。若单位没有工会组织的,可以向区域性工会组织征求意见。
4、无论基于何种原因解除劳动合同,单位都应当为劳动者出具书面解除证明,由劳动者签收或邮寄送达,并在十五天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转移手续。
5、被清退人员的社保关系,以是否达到法定退休标准分别——
处理:对于在单位连续工作15年或以上以及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是没有参保的,单位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损失负有赔偿责任,单位需要根据当地社会保险金水平核定劳动者的退休金并且每年根据当地的退休金增长幅度进行调整;对于其他劳动者,建议根据实际工作年限补缴社会保险。
XXXXXXXXXXXXXXXXX XX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阳新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实施方案
阳新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对吃“空饷”问题开展督促检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5‟25号)、国家人事部•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26号)、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编办•关于开展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检查工作的通知‣(鄂人[2006]7号)、省人事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鄂人函[2006]90号)和市人事局†关于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黄人薪[2006]3号)等文件要求,为严肃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和财政工作纪律,杜绝和防止单位和个人虚报、多领、冒领财政性资金等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在全县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是严肃组织、人事、编制和财经纪律,规范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工资管理,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组织、人事、财政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堵塞人员经费管理上的漏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这项工作,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和低成本行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
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下大力气抓好自查清理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范围对象
这次清查的范围主要是全县各级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的人员。清查对象重点是:
1、在编不在岗人员,如停薪留职、带薪留职、自动离职、长期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者;
2、非组织选派离岗学习人员;
3、调离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人员;
4、死亡后家属仍在领取工资或离退休费人员;
5、虚报、多领、冒领工资津贴和补贴、补助人员;
6、离退休人员到龄不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编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人员;
7、长期患病未按规定领取病假工资人员;
8、受处分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工资降级及服刑未按相关规定停发工资的人员;;
9、其它形式违规领取人员经费的人员。
三、方法步骤
(一)自查阶段(10月16至10月26日)
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首先要分别对本系统、本单位人员的有关情况进行逐一自查摸底。自查工作由各单位(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政工、人事工作的领导牵头,各单位纪检监察、政工人事和财务人员参与清理专班。清理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人员花名册和工资发放名册,逐人进行清理。对在职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工作所在部门联系,对离退休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派出所联系。根据清理结果填写•阳新县清理吃“空饷”人员统计表‣,加盖单位公章,经办人和负责人签字,并在规定时间内送报到阳新县人事局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公示阶段(10月27日至11月7日)
自查单位将†阳新县清理吃“空饷”人员统计表‡在本单位按政务公开的规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同时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各单位上报的情况在全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核查阶段(11月8日至11月28日)
根据群众反映或举报的情况,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专班认真进行调查核实。
(四)整改阶段(11月29日至12月9日)
针对自查清理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要按规定认真整改并公示。
(五)检查阶段(12月9日至12月20日)
为确保清查工作取得实效,县清理领导小组将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采取重点抽查的方式,对各单位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深入
检查。对自查整改及时到位的既往不咎。对不重视、不按要求开展清查工作的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阳新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县长刘圣华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李新国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编办、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监察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政府办牵头负责组织落实,县编制、人事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自履行职责。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吃“空饷”问题的清查工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牵头抓,组建工作班子具体抓,切实加强领导,为清查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落实责任。各单位要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清理措施,坚持“谁清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位。
(三)认真清查。各单位要按要求对本系统、本单位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逐一核查,摸清家底,准确掌握财政供养人员的现状;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进一步完善台帐,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完善人员编制审核手续。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特别要加强对财政供养人员的经常性核查,建立监督约束长效机制。
(四)强化监督。为让此次清查工作公开透明,杜绝虚报、瞒报和谎报等行为,县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县人事局:7354361),各单位要将县设立的监督举报电话和本系统、本单位自查的人员有关情况及整改情况一并公开。
(五)严肃纪律。各单位在自查中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做到积极主动、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不走过场,不留死角,不虚报、瞒报和谎报。对不按规定自查整改的单位,一经查实,将予以通报批评,财政扣收相关经费,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书面检查。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