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力村贫困户识别程序及时间安排
元力村贫困户识别程序及时间安排
(一)宣传动员(2015年10月12日-10月20日)工作队在行政村、自然村(屯)或村民小组分别召开宣传动员会,宣传本次识别贫困户的目的意义、识别程序、步骤和要求。行政村宣传动员会要求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参加。自然村(屯)或村民小组宣传动员会原则上要求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代表参加。两次宣传动员会都必须做好参会人员登记和会议记录。
宣传动员会上工作队员要向农户发放精准识别贫困户宣传材料,不能到会的农户,村民小组长要逐户登门宣传和发放宣传材料,确保精准识别工作家喻户晓。此外会议需特别明确:
(二)入户调查评分(2015年10月21日-11月20日)以村民小组为工作单元,工作队员以2-3人为1组(设组长1名),由1名村两委成员或村民小组长引导入户,运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方法入户调查评分。
工作队员对所有农户入户调查,对照《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详见附件4)逐项评分,并经户主签名确认。调查完成后,按分值高低排序填写《精准识别入户评估得分统计表》。
(三)两评议一公示(2015年11月21日-11月25日)村民小组、村委会运用“五议”法分别召开评议会,对入户调查评分情况进行评议,并公示评议结果。
村民小组评议:村民小组组织召开评议会,由村民小组长或村两委干部主持,评议代表5-9人(单数),由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住村退休干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代表、驻村工作队员等组成。评议本组农户评分的真实性、合理性,是否存在漏户、拆户、分户、空挂户现象,家庭人口是否准确等情况,评议结果要获得三分之二以上代表通过,评议后如实填写《村民小组精准识别入户评分评议表》,参加评议的代表在评议表上签名或按手印确认。
村民小组把评议后每户所得分数在村民活动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公示(公示期3天)。公示期内村民如无异议,由村民小组报送村委会;村民如有异议向村民小组提出,由村民小组会同工作队进行调查复核。村民也可向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投诉,并由投诉人所在乡(镇)政府派人调查复核并作出处理,处理结果报接受投诉的领导小组备案。
行政村两委评议:行政村两委组织召开联席评议会,由村第一书记或村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主持,评议代表9-15人(单数),由驻村干部、住村退休干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妇女代表、村教师、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等组成。会议对各村民小组报送的入户调查评分材料进行评议,评议农户评分的真实性、合理性,是否存在漏户、拆户、分户、空挂户现象,家庭人口是否准确等情况,评议结果要获得三分之二以上代表通过,评议后如实填写《行政村精准识别入户评分评议表》,参加评议的代表在评议表上签名或按手印确认。评议结果由行政村两委报乡(镇)党委、政府。
(四)核实汇总分数(2015年11月26日-11月30日)乡(镇)党委、政府按各行政村两委报送的农户评分评议情况,逐村填写《精准识别贫困户两分一档统计表》,汇总后连同农户名单一起报送县(市、区)领导小组,县(市、区)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各乡(镇)报送数据,并把农户名单送县(市、区)公安、国土、房产、工商等有关单位进行农户财产检索,核查农户拥有房地产、车辆、开办公司等情况,对拥有上述财产的农户直接剔除,并按检索剔除后的名单和得分情况填写本县《精准识别贫困户两分一档统计表》报送市领导小组。市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各县(市、区)报送数据后将《精准识别贫困户两分一档统计表》报送自治区领导小组。自治区领导小组对各市报送的《精准识别贫困户两分一档统计表》进行汇总分析,对照全区538万贫困人口规模,划定各市、县(市、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数线。
(五)审核确定贫困户(2015年12月1日-12月12日)
自治区领导小组以文件形式通知各市、县(市、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数线,各市、各县(市、区)根据《精准识别贫困户两分一档统计表》确定本辖区贫困户数和贫困人口数。各县(市、区)根据本辖区各乡(镇)农户评分排序情况,确定各乡(镇)贫困户数和贫困人口数。各乡(镇)根据本辖区各行政村农户评分排序情况,对在分数线以下的农户进行抽验审核,审核后确认各行政村贫困户名单。各行政村两委组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等对乡(镇)确认本村的贫困户名单进行再次审核,并在各行政村、自然村(屯)、村民小组等村民活动较集中地方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公示期内,村民如有异议可向村两委反映或拨打投诉电话,由乡(镇)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复核。贫困户名单公示无异议后由县(市、区)领导小组确认,在政府网站和各行政村、自然村(屯)进行公告7天。
(六)贫困户建档立卡(2015年12月13日-12月31日)
贫困户名单公告结束后,各乡(镇)填写贫困人口分布表(详见附件11)报县汇总,县汇总后报市、自治区备案。同时,县(市、区)领导小组组织工作队再次入户对贫困户进行登记,逐户填写《贫困户建档立卡登记表》(详见附件12),完善贫困户信息,同时以贫困户自家房屋为背景给户主(或家庭主要成员)拍照存档。《贫困户建档立卡登记表》的信息由县(市、区)领导小组组织乡(镇)政府审核把关,存在差错的向工作队提出并修正。
(七)数据审核录入阶段(2016年1月1日-15日)
在县扶贫办、乡(镇)政府指导下,各村工作队负责将本行政村的《贫困户建档立卡登记表》、《贫困村建档立卡登记表》、《自然村(屯)建档立卡登记表》和《自然村(屯)移民搬迁情况登记表》信息录入信息系统。
第二篇:第二部分:贫困户(村)识别标准、程序,退出标准、程序
第二
部
分
(贫困户识别条件、程序,贫困户(村)退出条件、程序)
一、贫困户识别标准、程序
(一)具体要求:
贫困户纳入系统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扶贫标准;二是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扶贫标准的,存在“两不愁、三保障”未解决的情况;三是不得违反贫困人口退出“九条红线”。
(二)农户家庭收入计算:
计算周期为上10月1日至当年9月30日。
(三)新增贫困户对象范围:
新增贫困人口的纳入要以低保标准低于扶贫标准的地区(宝鸡地区不属于),以及非贫困县和非贫困村为重点区域,以符合条件的低保户、残疾人口家庭以及虽然收入达标,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未解决的贫困家庭为重点对象。
(四)新增贫困户、返贫户纳入贫困系统程序: 新增贫困户、返贫户严格按照“七步工作法”开展: 1.新增、返贫贫困户提出申请;
2.入户调查,核实贫困对象家庭收入等基本情况; 3.村民小组民主评议,初步确定新增、返贫贫困户; 4.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对各村民小组提出名单进行民主评议,核实情况; 5.以村为单位进行张榜公示、接收监督,确定贫困户上报名单(第一次公示);
6.由镇党委、政府研究后,再次以村为单位张榜公示(第二次公示);
7.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各镇上报名单进行研究和确认,并以文件形式在政府网站公告。并录入国办系统以及市办系统。
二、贫困户退出标准、程序
贫困户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年人均纯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等5项具体指标,均为一票否决指标,全部达标后退出。当年新识别贫困户当年不能退出。贫困户退出验收指标的数据来源是: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省级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八办两组”等相关行业部门收集的信息、入户核实调查结果。
(一)贫困户退出标准
1.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0年不变价2500元)。指以户为单位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调查现价扶贫标准(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公布)。
贫困户退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以国家统计局法定统计口径为基础,由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逐户对照建档立卡情况进行核实测算,经贫困户签字认可。
2.有安全住房。指贫困户家庭现有住房能保证安全居住,达到A级或B级标准。农村“C、D”级危房,通过农村危房改造,达到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1‟115号)和《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试行)》(建村„2013‟104号)规定的标准;或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达到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扶贫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考核暂行办法》(发改地区规„2016‟2660号)规定的标准。
3.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指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因家庭贫困不能入学或辍学(因病休学和因残疾、智障而不能上学、辍学、休学的除外)。
4.家庭成员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指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
5.有安全饮水。指贫困户家庭饮用水达到安全饮水的标准。安全饮水的标准为: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居民生活用水量为20升/人/日以上;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水源保证率一般地区不低于95%,严重缺水区不低于90%。
(二)贫困户退出程序。
按照民主评议、交叉检查、公示公告、抽样核查的程序进行。
1.民主评议,初定名单。每年第四季度后期,由村“两委”结合脱贫计划,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提出当年拟退出贫困户名单, 征得拟退出贫困户签字同意,初步确定拟脱贫退出贫困户名单。2.收集信息,核实认定。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按照退出标准,深入拟退出贫困户家庭调查收集贫困户信息数据,核实认定贫困户家庭有关情况。
3.村内公示,申报乡镇。对初步核实认定的拟脱贫退出贫困户,在村内公示7日,无异议后,向乡镇政府申报拟退出贫困户名单。
4.乡镇核查,确定名单。由乡镇政府组织乡镇干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对各村申报的拟退出贫困户实地进行全面交叉核查,最终确定名单并向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申报。
5.县级抽查, 乡镇批准。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各乡镇申报的拟退出贫困户实施入户抽查核实,抽查比例不得低于拟退出贫困户数量的10%,每个乡镇不少于30户。对核查没有异议的,由镇(乡)政府对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户批准退出,并在贫困户所在行政村公告7日。对核查有异议的不予退出。
6.上报备案,县级标注。次年1月,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将全县贫困户退出结果上报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备案,在市级扶贫主管部门监督下,县级扶贫部门统一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平台中做脱贫标注。
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以县为单位统计汇总贫困户退出信息,次年2月底前向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备案。
三、贫困村退出标准、程序 贫困村退出对象为镇村改革后的行政村,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共7项具体指标,均为一票否决指标,全部达标后退出。贫困村退出验收指标的数据来源是: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省级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八办两组”等相关行业部门收集的信息和实地核查结果。
(一)贫困村退出标准
1.贫困发生率低于3%。指全村年末剩余贫困人口占全村农村户籍总人口的比例低于3%。年末剩余贫困人口数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确认的数据为准,农村户籍人口数以2014年末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确认数据为准。2.退出村中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占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高于上年水平。
退出村中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以贫困户退出时核查认定的数据为准,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以调查标准为准(由统计部门测算认定)。
3.有集体经济或合作组织、互助资金组织。指贫困村有集体经济,或有各类性质的专业合作社、互助资金组织等经济合作组织之一。集体经济指归本村全体村民所有的,村级集体经济活动所得的全部收入不含转移性收入(由县级农业部门认定)。
4.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指沥青(水泥)路通至行政村的某个公共活动、服务场所。公共活动、服务场所指村委会、学校、敬老院、公共医疗机构。路面类型为沥青(或水泥)路面。
5.有安全饮水。指行政村全部农户生活用水达到安全饮水标准。安全饮水标准同贫困户退出标准。
6.电力入户率达到100%。指行政村全部农户接通并正常使用生活用电。
7.有标准化村卫生室。指行政村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药房,且“四室分离”;卫生室建设规模不低于60平方米,原则上配备1名或以上有资质的乡村医生。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计生部门认定,相邻两个贫困村(行政村),总人口不超过1000人,医疗半径不足5公里的,原则上联合设置卫生室;距离乡镇中心医院5公里以内贫困村(行政村),原则上可以不设村级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代管。
贫困村纳入移民搬迁规划,实行整体搬迁的,不再考核村级卫生室、沥青(水泥)路、安全饮水等指标,但退出时,县级确定的搬迁规划必须实施到位,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必须通过验收并达到合格标准。如因其他特殊情况,县级认为不宜修建沥青(水泥)路、自来水等的贫困村,由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提出,经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同意后,报省级有关部门审核认定。
(二)贫困村退出程序。
按照民主评议、交叉检查、公示公告、抽样核查的程序进行。
1.民主评议,初定名单。每年第四季度后期,乡镇政府结合脱贫攻坚规划,组织各村“两委”负责人民主评议,提出拟退出贫困村名单,征得拟退出贫困村“两委”签字盖章同意,初步确定脱贫退出贫困村。
2.收集信息,核实认定。乡镇政府按照贫困村脱贫退出标准和指标要求,调查收集拟退出贫困村脱贫信息数据,核实认定脱贫退出贫困村名单。
3.乡镇公示,申报县级。乡镇政府对核实认定的脱贫退出贫困村,在乡镇和该村公示7日,无异议后,向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申报。
4.县级核查,社会公示。县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核查组,对各乡镇申报的拟退出贫困村实地进行全面交叉核查。对核查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村,向社会公示7日。公示无异议后,报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5.市级抽查,县级批准。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各县申报的拟退出的贫困村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得低于拟退出贫困村的10%。对抽查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村,由县级政府批准退出。
6.上报备案,市级标注。次年2月,市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将贫困村退出名单报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备案。在省级扶贫部门的监督下,以市为单位统一组织县级扶贫部门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对备案的退出贫困村做脱贫标注。
第三篇:婚礼程序及时间安排
婚礼程序及时间安排
6:00装饰花车(负责人:段学勤)6:30迎亲人员到位(7:18
8:08
8:38
9:28
9:50
10:08
11:00司仪、摄影摄像、伴郎、撒花人员到位。迎亲车辆编队,准备好司机门卫红包 鸣炮,迎亲车辆出发。车队缓慢行驶、鸣炮、摄影摄像师到位。迎亲车队到达新娘家,敲门时间、停留时间总管掌握。花车新郎座位对准新娘家单位门入口、鸣炮、摄影摄像师就为,司仪、总管看好下车时间、伴郎开车门新郎下车。从新娘家出发,撒花鸣炮人员就位、抱包袱小胖友乘专车,不要有空车。途中慢行摄像、司仪乘头车。迎亲队伍到达新郎家,专人迎接包袱小朋友(准备好大红包),司仪、总管看好时间下车时间、伴郎开车门,新郎下车,新娘坐到新郎位置,由新郎抱下车。至新郎家仪式:向父母、双方亲属行礼认亲,拍摄全家福,新郎新娘与亲戚、同学朋友合影留念。婚礼店里现场(酒店大堂)工作人员出发(签到人员、迎宾、烟酒摆放人员到位)。新郎新娘出发到酒店。(典礼仪式用品:结婚证、结婚信物、佩花、捧花、旗袍等)新郎新娘在酒店门口迎宾。
11:50新郎新娘在婚礼殿堂入口处等待婚礼开始。
11:58婚礼典礼开始,司仪主持仪式、摄影摄像、撒花鸣炮同时进行。12:28仪式礼成,婚宴开始(新娘换装、由总管陪同双方父母敬酒,司仪陪
同新娘新郎敬酒)。
13:10新郎新娘家长酒店门口送客
14:30婚宴结束,大堂工作人员进行整理,安排好送亲友车辆回程。
第四篇:贫困村退出标准规范和退出程序及贫困户的识别标准规范和退出程序
贫困村退出标准规范和退出程序及贫困户的识别标准规范和退出程序
内容提示:
贫困村退出
标准
贫困村退出标准及条件
贫困村退出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
2%以下。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等标准。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标准化卫生室、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基本实现通宽带等。统筹考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因素。
《省扶贫办关于贫困村退出标准有关指标解释的指导意见》,对贫困村退出具体指标作出了解释:
1.贫困发生率
——贫困发生率降至
2%以下
指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比率下降至
2%以下。
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为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包括安全饮用水);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的安全住房。
2.基础设施建设
——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
指贫困村与外部连接的一条出口道路实现硬化,路线通
至贫困村村委会(或学校),或穿越贫困村村委会所在的居民聚居区域,或通至贫困村村委会所在的(或某个人口较多的)
居民聚居区城边缘并与其内部的一条道路连接。路面类型为
沥青路面、水泥路面或其他硬化路面。路面宽度原则上不低
于
3.5
米,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对环境影响大、交通量小、占用耕地较多或通至人口较少行政村的路线,路面宽度应不低于
3.0
米。
——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
指客运班车或公交化运营车辆通达贫困村,或距离客运班车或公交化运营车辆运行起、终点或中途停靠站点在两公
里以内的贫困村,视为贫困村通班车。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
客流情况,可采用开行隔日班、周班、节日或赶集班、学生班、电话预约班、网络预约车、按需灵活发班等固定或者非固定的模式。
——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
农村饮用水符合(《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
号)的有关规定。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水量达到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
升;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
分钟;供水保证率不低于
90%。
——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指贫困村通电率达到
100%,户户通电率达到
100%。
3.基本公共服务
——广播电视户户通
指以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木覆盖方式,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务体系。在有线电视网络通达的地区,以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方式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在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以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或“直播卫星+地面数
字电视”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节目,鼓励群众自愿选择。
——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指贫困村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文体广场、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
——有标准化卫生室。
指贫困村卫生室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加》(国卫基层发〔2014〕33
号)规定:村卫生室房屋建筑规模不低干
平方米,服务人口多的应适当调整建筑面积。村卫生室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
室和药房等。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低于
名的比例配备村卫生室人员。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国家标准基础上通当提高。
——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指贫困村卫生室有至少一名村医拥有《乡村医生执业证
书》或《执业医师资格证》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
——基本实现通宽带
指贫困村实现光纤通达(移动、联通、电信有一家实现光纤通达即可),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
兆以上的宽带接入。
4.其他
统筹考虑贫困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收入等因素。
贫困村退出
程序
第一步:调查核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按照贫困村退出计划,对预退出贫困村进行入村调查、摸底核实,确定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村名单。
第二步:予以公示。对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村,在乡(镇)所在地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
天。
第三步:公告退出。公示无异议后,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后公告退出,于次年
月前在建档立卡贫困村
中销号。
贫困
户识别
标准及识别程序
及识别程序
根据《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124
号)的精神,做好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
识别原则
(一)坚持标准。
严格坚持国家扶贫对象识别标准。
(二)综合考量。综合考量扶贫对象的生活现状、家庭财产、致贫原因等。
(三)民主评议。坚持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四)群众认可。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识别结果经得起群众检验。
第三条
识别标准
(一)严格执行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扶贫对象识别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以上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基本依据,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整户识别。(2018
年收入标准不低于
3208
元)
(二)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因素
1.不愁吃。口粮不愁,主食细粮有保障。
2.不愁穿。年有换季衣服,经常有换洗衣服。
3.义务教育。农户家庭中有子女上学负担较重,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4.基本医疗。农户家庭成员因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影响家庭成员正常生产生活,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或长期用药治疗,刚性支出较大,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5.住房安全。农户居住用房是
C、D
级危
房的,虽然人均
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第四条
识别方法
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推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即一进:包村干部、村级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对全村农户逐家进户调查走访,摸清底数。二看:看房子、家具等基本生活设施状况。拥有家用轿车、大型农机具、高档家电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三算:按照标准逐户测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纯收入数,算支出大账,找致贫原因,对贫富情况有本明白账。四比:和全村左邻右舍比较生活质量。家庭成员有财政供养人员、有担任村干部的,家庭成员作为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的,在城镇拥有门市房、商品房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五议:对照标准,综合考量,逐户评议。拟正式推荐为扶贫对象的,必须向村民公示公告,获得绝大多数村民认可。六定:正式确定为扶贫对象的,由村“两委”推荐确定,乡镇党委、政府核定。
第五条
识别程序
第一步:初选对象。在农户本人申请的基础上,对拟推荐的扶贫对象,按照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的程序,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时间不少于
天(下同)。
第二步:乡镇审核。经第一次公示无异议后,乡镇政府对初选对象进行审核。乡镇必须对初选对象逐户核查,做到不
错不漏。对确定的扶贫对象名单,必须要有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长、包村干部、村委会主任、村党组织书记、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六签字”,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
第三步:县级复审。经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报县(市、区)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内公告。
第六条
建档帮扶
第一步:数据录入。在县(市、区)扶贫办指导下,乡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贫困户信息录入全国扶贫业务管理子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第二步:数据核查。省市县扶贫部门对录入系统的扶贫对象信息与行业部门进行分级比对,对不符合扶贫标准的扶贫对象进行甄别、清退。
第三步:结对帮扶。在省市政府指导下,各县(市、区)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帮扶责任人。
第四步:制定计划。在乡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认真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结合贫困家庭实际和需求,制定帮扶计划。
第五步:填写手册和明白卡。在县(市、区)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贫困户精准脱贫明白卡》。
第七条
数据管理
(一)建立管理平台。对扶贫对象要建档立卡,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省市县乡有信息平台。要完善精准扶贫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对接共享,做到贫困底数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脱贫责任清、脱贫进度清。
(二)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对经过帮扶确已达到脱贫标准的,通过程序,及时退出;对因各种原因致贫返贫的,按照程序及时纳入,落实好扶贫政策,切实做到应退尽退、应扶尽扶。
(三)明确管理责任。各级要加强信息管理队伍建设,明确专人,专职专责。村级在数据采集时,要做到不落一个指标、不错一个数据。乡级在数据录入时,不误填一个数据,发现原始数据错漏要及时加以纠正,对各类别扶贫对象做到准确标识。县级要指导基层搞好数据核查,依据基
础信息分配好扶贫资源。县以上扶贫部门要搞好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要规范数据的发布及其与行业部门的协作,保护好扶贫对象隐私权,确保数据安全。各市县可结合实际,制定本级实施细则。
贫困
户
退出
标准
贫困户退出。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为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
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安全住房。
贫困
户
退出程序
第一步:民主评议。由村“两委”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按照贫困户退出计划,初步拟定贫困户退出名单。
第二步:核实认可。贫困户退出名单经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核实(没有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行政村经村“两委”核实),得到拟退出贫困户认可。
第三步:公示公告。退出名单经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后,在村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
天。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并于次年
月前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销号。
第五篇:贫困村退出标准和退出程序及贫困户的识别标准和退出程序
贫困村退出标准
贫困村退出标准及条件
贫困村退出以行政村为单位,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等标准。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有标准化卫生室、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基本实现通宽带等。统筹考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因素。
《省扶贫办关于贫困村退出标准有关指标解释的指导意见》,对贫困村退出具体指标作出了解释:
1.贫困发生率
——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
指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比率下降至 2%以下。
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为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包括安全饮用水);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的安全住房。
2.基础设施建设 ——有一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
指贫困村与外部连接的一条出口道路实现硬化,路线通 至贫困村村委会(或学校),或穿越贫困村村委会所在的居民聚居区域,或通至贫困村村委会所在的(或某个人口较多的)居民聚居区城边缘并与其内部的一条道路连接。路面类型为 沥青路面、水泥路面或其他硬化路面。路面宽度原则上不低 于3.5米,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对环境影响大、交通量小、占用耕地较多或通至人口较少行政村的路线,路面宽度应不低于3.0米。
——具备条件的村实现通客运班车
指客运班车或公交化运营车辆通达贫困村,或距离客运班车或公交化运营车辆运行起、终点或中途停靠站点在两公 里以内的贫困村,视为贫困村通班车。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 客流情况,可采用开行隔日班、周班、节日或赶集班、学生班、电话预约班、网络预约车、按需灵活发班等固定或者非固定的模式。
——农村饮用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农村饮用水符合(《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的有关规定。水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水量达到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30升;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0%。
——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指贫困村通电率达到100%,户户通电率达到100%。3.基本公共服务
——广播电视户户通
指以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木覆盖方式,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务体系。在有线电视网络通达的地区,以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方式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在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以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或“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节目,鼓励群众自愿选择。
——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指贫困村有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文体广场、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
——有标准化卫生室。
指贫困村卫生室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加》(国卫基层发〔2014〕33号)规定:村卫生室房屋建筑规模不低干60平方米,服务人口多的应适当调整建筑面积。村卫生室至少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 室和药房等。按照每千服务人口不低于1名的比例配备村卫生室人员。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国家标准基础上通当提高。
——有合格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
指贫困村卫生室有至少一名村医拥有《乡村医生执业证 书》或《执业医师资格证》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
——基本实现通宽带
指贫困村实现光纤通达(移动、联通、电信有一家实现光纤通达即可),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50兆以上的宽带接入。
4.其他
统筹考虑贫困村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收入等因素。
贫困村退出程序
第一步:调查核实。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按照贫困村退出计划,对预退出贫困村进行入村调查、摸底核实,确定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村名单。
第二步:予以公示。对符合退出标准的贫困村,在乡(镇)所在地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第三步:公告退出。公示无异议后,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后公告退出,于次年1月前在建档立卡贫困村中销号。
贫困户识别标准及识别程序
根据《河南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开办发〔2014〕124号)的精神,做好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 识别原则
(一)坚持标准。严格坚持国家扶贫对象识别标准。(二)综合考量。综合考量扶贫对象的生活现状、家庭财产、致贫原因等。
(三)民主评议。坚持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四)群众认可。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识别结果经得起群众检验。
第三条 识别标准
(一)严格执行农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扶贫对象识别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以上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为基本依据,对符合条件的农户整户识别。(2018年收入标准不低于3208元)
(二)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因素 1.不愁吃。口粮不愁,主食细粮有保障。2.不愁穿。年有换季衣服,经常有换洗衣服。3.义务教育。农户家庭中有子女上学负担较重,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4.基本医疗。农户家庭成员因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影响家庭成员正常生产生活,需要经常住院治疗或长期用药治疗,刚性支出较大,虽然人均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5.住房安全。农户居住用房是C、D级危房的,虽然人均 纯收入达到识别标准,也要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
第四条 识别方法
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原则,推行“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即一进:包村干部、村级组织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对全村农户逐家进户调查走访,摸清底数。二看:看房子、家具等基本生活设施状况。拥有家用轿车、大型农机具、高档家电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三算:按照标准逐户测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纯收入数,算支出大账,找致贫原因,对贫富情况有本明白账。四比:和全村左邻右舍比较生活质量。家庭成员有财政供养人员、有担任村干部的,家庭成员作为法人或股东在工商部门注册有企业的,在城镇拥有门市房、商品房的,不得识别或慎重识别。五议:对照标准,综合考量,逐户评议。拟正式推荐为扶贫对象的,必须向村民公示公告,获得绝大多数村民认可。六定:正式确定为扶贫对象的,由村“两委”推荐确定,乡镇党委、政府核定。
第五条 识别程序
第一步:初选对象。在农户本人申请的基础上,对拟推荐的扶贫对象,按照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的程序,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下同)。
第二步:乡镇审核。经第一次公示无异议后,乡镇政府对初选对象进行审核。乡镇必须对初选对象逐户核查,做到不 错不漏。对确定的扶贫对象名单,必须要有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长、包村干部、村委会主任、村党组织书记、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六签字”,并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
第三步:县级复审。经第二次公示无异议后,报县(市、区)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内公告。
第六条 建档帮扶
第一步:数据录入。在县(市、区)扶贫办指导下,乡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贫困户信息录入全国扶贫业务管理子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第二步:数据核查。省市县扶贫部门对录入系统的扶贫对象信息与行业部门进行分级比对,对不符合扶贫标准的扶贫对象进行甄别、清退。
第三步:结对帮扶。在省市政府指导下,各县(市、区)应统筹安排有关帮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帮扶责任人。
第四步:制定计划。在乡镇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认真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结合贫困家庭实际和需求,制定帮扶计划。
第五步:填写手册和明白卡。在县(市、区)扶贫办指导下,由乡镇政府组织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贫困户精准脱贫明白卡》。
第七条 数据管理(一)建立管理平台。对扶贫对象要建档立卡,实行精细化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省市县乡有信息平台。要完善精准扶贫基础数据库,实现数据对接共享,做到贫困底数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脱贫责任清、脱贫进度清。
(二)完善管理机制。建立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机制,对经过帮扶确已达到脱贫标准的,通过程序,及时退出;对因各种原因致贫返贫的,按照程序及时纳入,落实好扶贫政策,切实做到应退尽退、应扶尽扶。
(三)明确管理责任。各级要加强信息管理队伍建设,明确专人,专职专责。村级在数据采集时,要做到不落一个指标、不错一个数据。乡级在数据录入时,不误填一个数据,发现原始数据错漏要及时加以纠正,对各类别扶贫对象做到准确标识。县级要指导基层搞好数据核查,依据基础信息分配好扶贫资源。县以上扶贫部门要搞好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要规范数据的发布及其与行业部门的协作,保护好扶贫对象隐私权,确保数据安全。各市县可结合实际,制定本级实施细则。
贫困户退出标准
贫困户退出。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为该户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 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安全住房。
贫困户退出程序
第一步:民主评议。由村“两委”组织相关人员召开民主评议会,按照贫困户退出计划,初步拟定贫困户退出名单。
第二步:核实认可。贫困户退出名单经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核实(没有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行政村经村“两委”核实),得到拟退出贫困户认可。
第三步:公示公告。退出名单经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后,在村内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并于次年1月前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