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视角的我国当前失业问题探析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视角的我国当前失业问题探析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视角的我国当前失业问题探析
摘 要: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产生的,对研究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与广泛应用、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等是我国当前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其解决对策主要有,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社会财富;发挥人口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社会分工;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改革教育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等。
关键词: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相对过剩人口;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01-03
一、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人口规律的经典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1]马克思所说的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绝对存在的失业人口,这些过剩人口绝对隶属于资本,并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随时为资本主义扩张补充人力资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于资本主义对工人的需求来说只是暂时的失业,并不是绝对的过剩,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劳动供给超过劳动需求的产物。因此,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也被看做是马克思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
1.资本积累是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2]“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他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为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资本积累……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部分而实现的。”[3]资本积累能够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而可变资本的数量决定着对劳动的需求量。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日益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2.科学技术进步加剧了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一方面,资本主义科技进步尤其是机器的广泛应用排挤了大量的过剩人口,让越来越多的工人从岗位中被游离出来。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迅速减少,而劳动力的供给却在增加。同时,机器的使用加剧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不仅导致了原有成熟劳动力的闲置,而且限制了工人从事其他行业的能力,使劳动力失去了自我的支配能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生产力迅速发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而且,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大幅度裁员,造成了失业人口的增加。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必然想方设法加快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减员增效。因此,企业就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排挤就业人口的现象。从宏观层面看,表现为社会总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即使在劳动力供给不增加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劳动力供给过剩。
此外,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的过度输出、劳动力成为商品、市场经济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失业人口的增加。
(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及作用
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流动的过剩人口,指那些时而被排斥、时而在更大的规模上再被吸引的处于不稳定流动状态的劳动者。二是潜伏的过剩人口,主要指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对农业劳动者的需求绝对地减少,形成大量的过剩人口,如果其他行业出现就业机会,这些农业劳动者将离开农村涌入城市[4]。三是停滞的过剩人口,指没有固定职业、就业极不规则的过剩人口。
1.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由繁荣、危机、萧条和复苏等阶段组成的周期性的波动过程,资本增值对于劳动力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不断变化,相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随时调节和满足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此外过剩人口绝对地隶属于资本,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限制在符合资本增值的界限之内。
2.相对过剩人口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一方面,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并能充分调动各方因素,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5];另一方面,失业人口为了生存,会重新寻找工作岗位,有的还会自主创业,从而形成新的社会分工,产生新的生产部门,而且这种现象循环流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相对过剩人口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6]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劳动者为了生存和实现自我,必须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相对过剩人口的大量存在给社会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造成社会动荡,甚至会引起革命。失业会给劳动者带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痛苦,在物质生活水平下降的同时,精神压抑、对社会失望,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运行。在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的大量存在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情况,即资本的生产过剩,预示着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到来,会引发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停滞、危机和资本的破坏,导致两大部类之间的不平衡。同时,也会削弱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统治,加剧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失业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我国的失业人口主要包括城镇失业人口和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就业人口 [7]。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失业率大约为15%,而农村劳动力剩余则高达26%,城乡合计失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率在20%左右。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待业的大学生也成为我国失业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比例不断上升。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过剩人口是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即劳动力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求过剩 [8]。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逐步进入产业结构升级阶段。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不断寻求生产技术的改进,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导致劳动力总体需求的相对减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下降。当然,造成我国失业人口逐年增多的原因并非只是马克思论述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劳动力需求不足,还有以下一些原因。
1.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据估计,21世纪头20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总人口将达到9.4亿人。而且每年新增劳动力的比例很大,包括城镇的失业人口、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近年越来越多的待业大学生 [9]。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力量完全吸纳如此庞大的劳动力队伍,致使我国的剩余人口逐年增加。
2.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一些领域特别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传统部门都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整改,两大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维护不再依靠传统的工人规模运作的经营理念,而是靠提高生产力,靠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机器作业。作为我国经济命脉的一、二产业的这种改变,提高了传统工农业部门不变资本的比例,降低了可变资本即雇佣工人的比例,但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还很落后。因此一、二产业的结构调整,使得大量劳动力失去工作机会,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也限制了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3.科学技术进步与广泛应用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一方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企业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与应用,从而相应减少对劳动力的雇佣,甚至裁员;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会使投资者对新兴行业和新市场高度关注,将一些老行业、技术、工艺相关的就业机会迅速减少。由此可见,科技进步愈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愈快,含有传统旧技术的工厂与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愈差,排斥和失业的人数就愈多 [10]。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4.劳动力素质与市场需求脱节。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开辟了许多新的市场和新的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和技术人才,而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虽然庞大,但劳动力的素质和质量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与之相应的技能,这也反映了我国教育体制与市场需求相脱离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各大企业忙招聘,却苦于无人应聘,千万劳动力寻岗位却无法胜任的现象。
三、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失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失业问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社会财富。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在增加贫困人口的同时会带来就业总人口的绝对增加,经济稳定增长必定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一方面,企业为了扩大规模,会在改进先进技术的前提下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以壮大企业队伍和提升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助于开辟新的行业和拓宽新的市场,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和就业机会,劳动力市场将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减轻我国的就业压力。经济发展会增加社会财富,使社会有更多的资金适度地缓解失业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2.发挥人口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要发挥人口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性产业,为就业群体提拱了一个广阔的就业平台,第三产业不仅包括素质要求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包括吸纳高素质人才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不仅能充分体现我国的人口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而且对解决当前的失业问题意义重大。
3.加快科技创新,推进社会分工。马克思的就业理论强调,技术进步能够引起分工发展和产业扩张,使就业得到补偿。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技术进步会在增加资本积累的同时扩大社会分工。随着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物质生产会出现许多新的部门,能够吸收大批劳动者就业。此外,由于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物质财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增加,社会就有可能进行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效的较大规模的基本工程建设,例如医疗设施、环境绿化、交通设施、水利工程等 [11]。这些基本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在增加社会财富、充分利用劳动资源的同时,能够吸收大量的劳动者就业。
4.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以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推进就业体制改革,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充分保证劳动者就业机会均等。
5.改革教育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我国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我国对学历教育比较重视,忽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致使大学生就业率不高,成为失业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因此,必须调整教育制度和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有实际技能的劳动者。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研究
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研究
摘 要:当前失业问题困扰着世界各国,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失业与再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本文针对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从理论分析着手,对我国失业及再就业提出了粗浅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失业;就业;经济发展;体制改革
收稿日期:2011-06-05
作者简介:张宏英(1979-),女,河北唐县人,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
就业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实际利益,可谓是民生之本,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形式严峻,失业问题表现的十分突出,特别是大学生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成为困扰整个国家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失业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失业人员的现状
根据最近发表的《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提供的数字,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达到3.6%,依此推算,登记失业人员应该是将近700万人。此外,下岗人员还有800多万人,再加上在“待岗”、“放假”、“歇岗”等名义下实际上已经失去工作岗位的人员——这部分人估计在500万人以上——实际失业人数可能会达到2000万人以上。
同时,中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约在2亿左右。其中,乡镇企业吸纳了将近7000万,还有7000多万已经向城市或者已经城市化的富裕地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
地区)流动,除此之外,还有6000万农村劳动力需要工作岗位。
二、我国失业现象的根源
1.科技进步和发展产生结构性失业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科技发展创造了新的产业,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但是就在新的就业岗位产生的同时,传统产业不断用新技术进行改造,劳动力供求结构再次变动。
当劳动者在知识结构和专有技能上不能满足新兴产业的需求时,则造成劳动力供求总量均衡下的结构性失业。科技进步导致部分职工下岗或失业,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必然推动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职工下岗或失业;二是企业的技术进步是企业降低成本,可使企业提高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企业的技术进步对企业职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些不适应要求的职工就难免下岗或失业;三是由于技术进步,现代化的设备和管理会代替部分人力。
2.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剧我国失业现象我国经济内部要求不旺,外部环境不利,经济增长乏力,影响社会就业。我国经济发展已处在转型时期,传统产业已过于成熟,形成了买方市场局面。大量产品积压滞销,而新兴产业尚未成形,新的消费、投资及生产热点也没有出现,势必
造成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乏力,增长速度回落,企业经营困难,影响社会就业。从国外成功经验看,经济结构调整从开始到完成,大体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已有几年时间,但进展缓慢。以后的几年中,将是艰难的时期,因此对就业的影响还将持续。
一是产品结构、消费结构转变过慢,传统产品市场饱和、消费品市场需求不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的作用明显降低。消费市场由冷变热至少要一到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二是投资改革的深入,企业成为投资主体,对回报不高的项目,企业不会轻易投资。银行更加慎贷、惜贷和选择贷款对象。这对制止乱投资、乱上项目、重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缩小了投资规模没,对经济增长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三、我国面对失业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对于习惯了保障稳定职业的中国人来说,突然走进失业与半失业行列,难免有一种失落感,于是对改革和治理整顿产生怀疑甚至对立情绪,这就必然程度不同地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会对整个社会安定造成威胁。失业的长期存在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危害人民生活。因此,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
1.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繁荣。在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扶持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还很不发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仅占31%,因而相比之下,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其解决就业的潜力是巨大的。
2.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中小企业,拓展就业渠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三资等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党的十五大报告和九届全国人大对我国宪法的修改进一步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置于重要地位。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深化,非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份额将逐步提高,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对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商品服务需求,解决就业方面具有大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
3.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尤其是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当前,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反失业措施中的重要一项;从以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到,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也是我国失业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对于减少失业人口特别是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人口的存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我国的职业培训更加有效,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体系完备、运作规范高效的新型培训制度。首先,我们应该树立起终身教育观念,制定职业培训的长期规划,并以法律法规形式给予相应的制度保证,使职工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其次,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现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劳动预备制的建立完善以及再就业培训的发展上。国内外实践表明,再就业培训是一种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能有效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而且,这要比单纯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和生活补助等措施积极得多。
总之,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因此,政府如何确定就业目标、解决失业问题以及在就业政策方面应采取哪些基本思路和措施,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宗胜.《收入差别、贫困及失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6.[2]厉以宁,吴世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华夏出版社,1988,12.[3]佘云霞,付麟.《中国就业新概念》.工商出版社,1998,8.
第三篇: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的按劳分配(精选)
《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我国现阶段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这在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中也可以得到相关论述。
马克思的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分配制度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分配的方式是由资源配置的方式决定的,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在分配中,既要重视分配中公平的问题,也应重视效率问题。
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在收入分配中体现出来。
通过学习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我们知道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理论:
马克思认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商品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息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级差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绝对地租来源于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余额。在《资本论》的最后部分里,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并不直接决定分配的具体实现方式即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是由资源配置方式决定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了生产的性质,进而决定了分配的性质。分配的性质是由生产的性质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而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首先指出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具体形式,这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马克思在分析生产和分配的关系时,曾经深刻论述: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生产工具的分配;社会成员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
从总体上说,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分配形式的具体设想,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对此应当根据具体国情和实践要求进行创新发展,确立符合生产力水平和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分配的具体形式。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的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1)按劳分配的本质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同马克思构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以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是消灭了剥削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消费品分配模式。
(2)按劳分配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按劳分配总是以一定经济基础为条件而存在的,马克思说: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而且整个社会就只有这一种公有制形式,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都是公有制,这就决定了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的一致性。
(3)按劳分配制度下的劳动者都实现了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并且共同占有生产资料。这是由于社会的经济基础都是公有制,消除了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消灭了剥削。
(4)按劳分配所得的产品并不都是自己所有劳动的回报,而是都有所提取和扣除。马克思的按劳分配进行了下列提取和扣除:用来补偿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 健设施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在我国同样如此,国家通过税收等形式把这些需要从劳动者所创造的总价值中提取和扣除。
与我们过去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设想阶段处于不同的社会时代背景,还不具备马克思所设想的前提条件,因此,我国现阶段所贯彻的按劳分配的实现模式同马克思构想的未来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相比,具有很多不同点:(1)按劳分配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不同。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实行的前提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商品经济不复存在。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那里具备了相当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因而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经过一段过渡时期便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一社会阶段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共同占有、支配和使用。同时由于整个社会不存在不同的利益主体和对立阶级,再加上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产品非常丰裕,已经能够取消市场和超越商品经济,因而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在消亡的商品货币关系下实行的按劳分配也就直接从社会中取得,每个生产者不再需要交换自己的产品。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到现在生产力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社会的物质财富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不具备实行马克思那种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价值规律的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不同,各自的经济利益不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标准进行直接分配,而是要分别对企业联合劳动和职工个人劳动作两层次的估量。相应地,劳动报酬也要经过先集体后个人两个层次的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与自身的辛勤劳动、劳动的熟练程度等劳动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其所在企业占有生产资料状况、经营好坏有密切关系。按劳分配完全置身于市场环境之下,受价值规律支配。(2)按劳分配主体不同。
马克思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的主体是国家,他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单一的公有制社 会,全社会就是一个统一的分配单位,每一个劳动者直接把他的劳动贡献给社会,然后由一个社会中心(国家)根据各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直接分配给他们相应的个人消费品,微观主体和宏观主体同为国家。
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微观主体是企业。只能在公有制的企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按劳分配,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原则。具体说来,一方面,企业是生产的主体,产品都是企业员工的联合劳动产品;另一方面,各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企业之间的差别很大,只有承认差别,才能调动所有企业的积极性。所以,只能在企业内部实践按劳分配,而不是在全国。企业成为分配劳动成果的微观主体,国家在分配过程中扮演着宏观主体,对整个社会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确保社会的公平,我国分配微观主体和宏观主体是不同的。(3)按劳分配的原则不同。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而我国按劳分配体现的是等价交换的原则。马克思在设想未来社会的按劳分配时认为, “等价交换的内容和形式都改变了”,交换的内容不再是价值,而是劳动,交换的形式不再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为在马克思的未来社会里已经不存在商品经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内在地客观地要求等价交换,要求承认差别,而且我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激发竞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在现实中表现为:多劳不一定多得,少劳不一定少得。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脑体差别是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存在,消除 “三大差别”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为否认、强制消除“三大差别”只会使大家都贫穷。(4)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实现形式是“劳动券”,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结束后, “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凭这些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而且劳动者所领得的这份消费资料是实物形式的,而非价值形态的货币,可以直接消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的形式,其具体实现模式是:劳动———商品———企业货币收入———货币工资———商品。
在这里,劳动力也是商品,经过市场交换,才能形成企业货币收入,通过企业内部 4 的分配,劳动者得到货币工资,货币工资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不是类似劳动券的“证券”,劳动者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去购买商品。由此可见,我国劳动者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得到的是价值形态的货币。因此可以更准确地说我国的按劳分配是个人的收入分配方式,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总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具体过程和实现形式与马克思的设想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不能忽略这些差异,片面地进行纯理论上的解读,必须结合实际,根据新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的反思,灵活地运用马克思理论。按劳分配原则是指把劳动量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标准和形式,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按劳动成果分配,有利于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更能体现经济还不发达或还未充分发达社会的公平。至于因此引起的收入差距,则需要国家来进行必要的调整。
目前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收入差距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不公平。
以市场为导向的济体制改革,使得那些能够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鱼得水,而那些受到种种束缚和限制的经济主体则步入了缓慢发展的行列之中,市场机制作用导致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两极分化,拉大了收入的差距。其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客观上也会扩大收入差距。
按劳分配使得劳动能力较强、效率较高的劳动者能够获得较多的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由于财产在代际之间转移的数量不同,工作经历的不同,以及人们对市场机遇的驾驭能力不同,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必然会逐渐拉大。
最后,过高收入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再分配体制不完善,对收入差距的扩大产生了严重影响,致使再分配更加不公平。在地区收入差距中,东部地区由于拥有良好的地域条件,能够吸引到较多的资金、技术和高素质的人才,在收入上必然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这种差距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会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副作用。缩小收入差距,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一定要采取以下有效的对策措施:
第一,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
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
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
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
第二,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
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二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第三,要较好地解决公平分配问题,没有较高的经济效率的协调发展是不行的。
应当注重公平和效率的相结合,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水平。
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政府要规范和完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机制,要通过各种手段,理顺收入关系,保证收入分配公平化。
第四,加强规范收入分配的制度化建设,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减少行业的垄断因素,对垄断行业的高收入进行调节,并对其实行价格管制,减少和降低收入两极分化的程度,降低高收入者的水平,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使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逐渐上升,做好收入的再分配工作,才能够真正地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综上所述,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015年11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明确指出:“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快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这充分说明我们的执政党已经意识到收入分配领域的种种弊端,并正在开启新一轮的改革。
第四篇:当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调查及其化解上
当前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情况调查及其化
解(上)
冯立果 高蕊
2013-06-09 10:08:00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第6期
近来,部分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现象再次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需面对的突出问题。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传统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对于电力供应、资源消耗、大气质量(如PM2.5)、水体污染等造成巨大压力或污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利用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消化、转移、整合、淘汰”一批过剩产能。四大行业企业也十分关注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情况。本文根据长期产业跟踪研究以及今年1-5月对四大行业部分重点企业的调研情况,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若干政策建议。
四个行业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
当前,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四个重化工业都出现了阶段性或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特别是钢铁行业出现了所谓“先进产能”而非“落后产能”的过剩,非常值得警惕。
(一)钢铁产能的总量过剩主要是高端产能过剩
2012年我国粗钢产能9.5亿吨左右(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约9.2亿吨,冶金规划研究总院调查的约9.7亿吨),粗钢产量7.2亿吨,产能利用率约76%,略低于美国、日本设定的78%的产能过剩临界点,从总量上看属轻度产能过剩。
当前,钢铁产能过剩主要是结构性产能过剩,及高端的板带材过剩。2012年我国主要生产板带材的80家重点大型钢铁企业利润只有15.8亿元,同比下降98%,销售利润率只有0.04%,亏损面23%;而2012年钢铁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2024亿元,同比下降31.4%(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1026亿元,下降1%;钢铁冶炼及加工行业利润855亿元,下降48.1%)。传统长材、建筑用材销售稳定。据了解,唐山地区中小钢铁企业开工率均在95%以上,有的民营特钢企业还出现了工业用地不足的问题。
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发展阶段看,我国人均粗钢消费量仍有上升空间,2013年企业投资“稳中小增”。2012年我国人均粗钢消费量为533公斤,离发达国家的峰值消费量平均值726公斤(日本802kg、韩国1200kg、美国640kg、前苏联577kg、德国887kg、法国517kg、英国459kg)还有一定差距。十八大后,钢铁企业有乐观预期。河北钢铁、首钢等10家重点企业的2013年经营目标,有“稳中小增”的趋势,预计全年产能将环比回升,突破10亿吨。
(二)水泥工业产能已经达到阶段性顶部,中长期仍有空间
2011年产能利用率为80.4%,2012年产能利用率约为79.04%,产能利用率略有下降,但行业整体利润下降了45%,2012年实现行业利润560亿元,属于轻度过剩。但从中长期看,我国水泥消费仍有空间,企业投资快速增加。国际经验表明,国土面积大的国家的水泥消费存在一个阶段性顶部,但随城镇化率提高,水泥需求量仍会快速增加。2011年我国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16吨,相近于美国当年消费第一个阶段出现拐点的水平(1974年美国15.7吨,2005年达到26.3吨)。2010年以来,水泥新增产能不断增加。2009年国务院38号文下发后,截至2012年底,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约623条,新增熟料产能7.07亿吨。十八大后,许多水泥企业也都对城镇化、保障房、基建投资等表示乐观,2013年预计新增100条生产线,到2015年预计新增熟料产能将达到3亿吨。
(三)平板玻璃工业产能存在阶段性产能过剩
2012年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约270条,其中停产冷修的约30条,产能利用率约79.9%,连续三年持续降低,略低于发达国家80%的临界值。金融危机以来的房地产和汽车救市政策,使玻璃市场大幅扩容,投资猛增。2009年以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新建浮法玻璃生产线近100条,目前在建、拟建生产线仍有30-40条。
(四)电解铝产能过剩情况比较突出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2012年全国电解铝产能为2700万吨,产量为20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4.07%;市场销量1902万吨,产销率95.1%;电解铝企业亏损面达到93%。2003年以来电解铝产能年增幅在25%左右,原铝消费年复合增长为17.5%,这种背景下,现在根据在建产能测算,2015年全国电解铝产能可能超过3300万吨,新疆等西部地区还有大批拟建产能。
导致四大行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
多年来中央多次出台去产能化政策,但效果均不理想,反而“中央越控制,投资越踊跃,产能越过剩”。调研发现,导致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较为复杂,既与我国经济特定的发展阶段、产业周期、市场需求波动有关,也有许多体制、机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能调控方法缺乏科学性和约束力
2003年以来,针对钢铁等领域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以抑制盲目投资,控制产能过剩。政策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以总量控制为主要手段的产能调控方法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以钢铁工业为例,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对钢铁需求的预测,2005年我国粗钢需求量为1.4亿吨,而当年实际消费3.53亿吨;2010年粗钢需求量为3.2亿吨,而当年实际消费约为6亿吨。在有色金属和水泥等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预测需求量过低,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产能调控政策基本上是以控制“过快”增长为主,严重背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这种调控目标与结果一再背离的现象,需要决策部门认真反思。另外,在产能调控政策落实过程中,由于措施不到位,查处力度不够,产生了“重审批,轻监管;重制度,轻执行”的不良倾向,结果往往是控住了守法合规企业,而放任了违法违规建设的企业。与此相关的利益链条应运而生,一些投机者通过高价转手批文获利,还有一些投资者建好生产线就等着大企业来收购。在一些地方,淘汰落后产能成为“样子工程”,假淘汰、重复申报骗取奖励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一再出现,已经严重削弱了产业政策和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二)地方政府GDP政绩观下的强力推动
四大行业对地方GDP、税收和就业的贡献度很高,各地均将其列入支柱产业。被调研企业都着重提出,地方政府在推进本地企业产能扩张、阻碍本地企业退出或被兼并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使得中央历次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无法落地,相反还加速了地方产能的扩张。(1)违规批准。水泥行业:南方某省在2009年国务院38号文出台后,在2011-2012年仍然新批水泥产能6000多万吨。电解铝:2003年后新增的2400万吨电解铝和氧化铝产能中,80%以上都是违法违规产能。平板玻璃:2009年以来,各地都抢在38号文正式出台前突击核准、备案了一大批玻璃项目,确保50多条生产线合法上马。(2)利用低价工业用地或厂房、税收返还、补贴、违规贷款、压低水电价格等途径,吸引企业在本地扩大产能和产量。有企业反映,部分地方政府为企业制定了经营目标,要求扩建产能和产量,如果不照办,企业在许多方面就得不到照顾。(3)千方百计拯救濒临破产企业。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企业规模大,产值大,我国实行的财政分权体制和政府官员考核机制,使得企业一旦退出,则意味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地方产值的减少。因此,地方政府出于保护本地经济发展、保护职工饭碗、维护职工稳定等考虑,会倾向于对这些企业施以信贷、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的扶持,使面临退出的企业得以继续生存。
(三)淘汰落后、环保和产品质量监管和执法缺乏权威
企业普遍反映,各地都有大批未经国家环评和审批而上马的钢铁、水泥、玻璃和电解铝项目。同时,一些地方进入工信部淘汰落后名单的企业产能,至今仍然在运行,没有被淘汰。一些企业为了扩张产能,擅自更改技术标准,降低了产品质量。更有一些企业以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降低生产成本。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在淘汰落后、环境保护执法、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存在漏洞。据调查,我国钢铁行业目前大约有超过3亿吨的各种不完全合规的钢铁产能。在电解铝行业,2003年后新增的电解铝和氧化铝产能,80%以上都是违法违规产能,可以说,发生在铝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是违法违规造成的。某企业反映,“氧化铝违法违规建设情况十分严重,许多特大型氧化铝项目没有通过国家环评,有些项目连有害废渣——赤泥的排放系统都没有配套建设,赤泥直接排放,对地表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在水泥行业,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而违规加大混和材比例,一般情况,熟料和粉煤灰等混和材是7:3,现在不少厂家已加大至3:7,这使水泥质量严重降低,势必引发质量事故和长期的安全问题。
(四)市场推动的兼并重组力量不足
被调研企业也都提到兼并重组对于化解过剩产能的作用,但是也都提出市场型的兼并重组很困难。从欧美、日本的产业发展历史来看,化解产能过剩离不开行业的并购重组,当出现产能过剩的迹象时,市场力量推动的行业并购马上风起云涌,能够有效消除过剩产能。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玻璃等行业在本世纪初开始也出现了系列并购重组,但多半是行政主导的、以地方龙头国企为依托的、兼并收购大量中小企业的非市场化重组,协同性差,无助于化解过剩产能,地方政府即使本地企业出现破产倒闭,往往设置种种障碍,也不愿意外来企业并购本地企业,跨地区重组的障碍重重。现有的财税体制下,除了被央企收购,地方政府对外地企业兼并本地企业,以及本地强势企业将资金投往外地,基本上不会持积极态度,导致市场化重组的现实可能性下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