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工作方案[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5 01:5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工作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工作方案》。

第一篇: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工作方案

附件1:

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 配时智能化工作方案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规范标准,以排查整改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使用问题为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的着力点和着手点,重点解决城市主、次干路上信号灯不符合标准、设置不规范和配时不合理等问题。推进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依法科学分配通行权利,改善通行秩序,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减少交通延误和资源浪费,提升区域和城市路网的承载能力,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单点定时控制应根据交通流量、通行效率等情况,及时调整并应保持与各相关路口信号配时关联协调。通过排查整改,应实现全路网、局域路网、重点路段或至少部分交叉口的交通量采集、传输、处理和交通信号灯配时的智能化,逐步减少单点定时控制。

一、总体要求

(一)道路交通信号灯的灯具应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的要求,信号机应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 25280)的要求。新建的信号灯和信号机应有国家相关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证书。

(二)信号灯的设置、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的要求。信号灯设置的位置、方位、数量应能保证车辆驾驶人和行人均能清晰、准确地观察到信号灯。在大型路口、畸形路口、视线不良的路口,应根据需要在适当位置增设信号灯。

(三)信号灯的设置应与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表达的信息互相协调,不应自相矛盾。信号灯的组合应与导向车道划分相配合,合理选用方向指示信号灯。

(四)信号相位、配时要科学、精细,根据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合理划分控制时段、确定控制方案。设置的行人绿灯时间要确保行人能够安全步行过街。信号放行规则在一个城市内的道路上应基本一致。

(五)市区道路或相对独立的城市片区应尽量采用可以联网控制的交通信号控制机,鼓励根据实际需要联入统一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便于对信号灯路口进行协调控制。

(六)主、次干道信号灯路口应进行协调控制并优化,运用“慢进快出”、“截流、分流”等控制策略,采用“绿波带”、“红波带”等控制方式,在高峰时有效均衡交通流、缓解拥堵;在平峰时保证交通流连续、畅通,提高通行效率。

(七)信号灯及信号控制系统的新建、更新、改造,应纳入规划,有序实施,工程建设公开、公正。鼓励采用先进的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但同时要考虑设备、平台的对接和兼容。鼓励新建、补充和完善交通流检测设备,用数据支撑交通信号的控制和优化。

(八)城市要有专业的交通信号维护队伍,建立完善的巡检、报告、维修制度,维护的资金应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公安交 通管理部门应明确信号灯管理、应用的职责和岗位,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定期开展信号优化调整。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交通信号设施的管理、维护和信号控制的优化服务。

二、排查整改任务

(一)摸清辖区内所有交通信号灯底数,信号灯排查率100%,建立完整的基础台账。

(二)逐步整改交通信号灯存在的问题,2016年12月底前,信号灯灯具和设置问题的整改率不低于40%,信号灯应用问题的整改率不低于80%。未完成的整改工作纳入2017年的整改计划,并提前安排预算。

(三)提高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水平,要根据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确定控制策略,增加和优化多时段配时方案,大力提高单点信号控制方式的效能。根据实际需要,推广信号自适应控制、线协调控制和区域协调控制,原则上人工干预须经严格审批。2016年12月底前,每个城市至少有两条主干路或者一个区域实行信号灯自动配时,有条件的应当实现区域路网或者全路网信号灯自动配时。

(四)逐步理顺信号灯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巡查、应用和维护机制。促进各地制定信号控制系统统一建设管理规定和信号系统应用、维护管理规定。

三、常见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信号灯灯具问题

1.信号灯不能正常使用。信号灯硬件缺损或故障,不能正常 显示,导致信号灯不亮、单一灯色显示时间过长、信号灯亮度不够等问题。

整改措施:及时更新修复不能正常工作的信号灯。2.信号灯使用“复合灯”。“复合灯”是指在同一个发光单元内显示红、黄、绿灯多种灯色。未按标准要求“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几何位置分立”,色盲、色弱等交通参与者无法通过位置辨别信号灯的灯色,存在安全隐患。

整改措施:换装符合标准、几何位置分立的信号灯。3.信号灯排列顺序不规范。信号灯上下、左右关系或灯组排列顺序不符合《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的强制性规定,影响交通参与者的视认,存在安全隐患。

整改措施:按照标准要求,调换或调整排列顺序不正确的信号灯。

4.信号灯形状或图案不正确。信号灯的形状、图案不符合标准,影响执法效力。

整改措施:按照标准要求,换装符合标准的信号灯。

(二)信号灯设置问题

5.信号灯应设未设。已达到设置条件的路口或路段未设置信号灯,路口交通秩序差,易导致交通拥堵,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整改措施:依据《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标准排查路口和路段的交通条件,符合设置条件的应设置信号灯。

6.信号灯安装数量过少。道路路段双向六车道及以上的大型路口每个进口方向仅设置1组信号灯(主灯),无法满足信号灯 的覆盖范围要求,影响驾驶人准确辨识。

整改措施:在适当位置增加设置信号灯辅灯。

7.信号灯安装位置和方位不正确。信号灯的位置未按标准规定设置,不符合驾驶人的视认习惯,不利于驾驶人的快速识别和反应。

整改措施:根据标准要求,调整信号灯的安装位置和方位。8.信号灯安装位置过远。信号灯设置的位置距离所指示方向停止线达到80米以上,在雾霾或光照比较强烈时影响驾驶人准确辨识,存在交通隐患。

整改措施:在进口道附近增加设置信号灯辅灯。

9.信号灯被遮挡。部分道路上信号灯特别是立柱式信号灯,被树木、广告牌和宣传横幅等遮挡,影响驾驶人视认,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整改措施:排查信号灯被遮挡情况,修剪遮挡信号灯的树木、拆除广告牌和横幅。若不能确保驾驶人在规定范围内能清晰观察到信号灯时,应设置相应的警告标志。

10.信号灯与路口车道功能不匹配。在没有专用左转车道或专用右转车道的路口设置了左转或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及专用左转或右转相位,信号灯与路口车道功能不匹配。

整改措施:拆除方向指示信号灯,保留机动车信号灯;或通过渠化改造增设必要的转向专用车道。

(三)信号灯应用问题

11.方向指示信号灯放行相位通行权冲突。部分路口方向指示灯与机动车信号灯(即满屏灯)绿灯同亮,或左、直、右三个 方向指示信号灯绿灯同亮,存在信号灯指示的机动车交通流与同向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流通行权以及对向交通流冲突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和执法定责问题。

整改措施:按照《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要求,信号灯组采用“方向指示信号灯”+“机动车信号灯(即满屏灯)”的组合。在左转或右转转向机动车流量不大且不需设专用相位时,可将左转和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全部熄灭,驾驶人按照“机动车信号灯”指示通行。

12.信号灯灯色转换顺序不规范。部分交叉口机动车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从红灯向绿灯过渡时增加了“红灯闪烁”或“红黄同亮”灯色,或者绿灯向红灯转换时未设置黄灯信号。

整改措施:按照标准要求,调整信号灯灯色转换序列为:红-绿-黄-红,其中黄灯时长应为3~5秒。

13.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黄灯闪烁。部分地方对路口的右转机动车采用了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黄灯常闪的方式,用以指示右转车辆注意安全通行,不符合标准对黄闪信号灯的定义以及信号灯组合的要求。

整改措施:取消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黄灯闪烁”信号。(1)对于非机动车、行人流量较小的路口,可不设置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2)对于非机动车、行人流量较大的路口,可增加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红灯相位,在高峰时段禁止右转机动车通行。

14.信号灯信号配时不合理。信号灯配时未考虑交通流量的实时变化情况,全天各时段配时方案固定不变或只有

一、两个方案。整改措施:(1)根据交通流量变化情况,分别对应早高峰、日间平峰、晚高峰、晚间平峰、夜间低谷等时段采取不同的信号配时方案,必要时增加平峰到高峰的过渡方案、中午高峰方案等。(2)信号灯周期时长要合理,一般不宜超过180秒。(3)增设线圈、视频、地磁等交通检测设备,采取实时感应控制。

15.行人过街信号时间不足。设置的行人绿灯时间不足,或没有采取交通工程措施缩短行人过街距离,导致行人无法在绿灯期间安全通过路口,存在安全隐患。

整改措施:(1)根据过街行人的流量和步速,合理配置行人过街信号的绿灯时间。行人步速可按1.0~1.3米/秒计算。(2)过宽的路口可利用机非隔离带或中间隔离带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并根据实际需要增设行人二次过街信号灯。

16.多相位信号灯应用不当。在交通流量、流向不满足设置条件的路口采用了多相位信号控制方式,例如城市新开发区夜间交通流量极少但仍采用多相位信号控制,导致路口通行效率降低。

整改措施:根据路口的实际交通流量、流向情况,缩短信号周期或采用两相位信号控制方式。

17.用信号灯代替交通标志。在禁止机动车左转(或右转)的路口,通过左转(或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常红方式,代替禁止左转(右转)的禁令标志;或创造新型图案的信号灯来表达禁止左转(右转)的含义。

整改措施:拆除非标准信号灯,或取消常红相位方式。对需禁止机动车左转或右转的路口,应通过设置显著的禁令标志、标 线来表达管理措施。

四、相关标准和规范

 《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11)

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 25280-2010)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安装规范》(GA/T 489-2016)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A/T 527.1-2015)

 《人行横道信号灯控制设置规范》(GA/T 851-2009) 《太阳能黄闪信号灯》(GA/T 743-2007)

 《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GA/T 508-2014) 《交通信号控制机与车辆检测器间的通信协议》(GA/T 920-2010)

 《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

第2部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GA/T 1049.2-2013)

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B/T 31418-2015)

第二篇:公安部交管局推进城市信号灯信号配时智能化工作方案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规范标准,以排查整改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的 设置和使用问题为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的着力点和着手点,重点解决城市主、次干路上信号灯不符合标准、设置不规范和配时不合理等问题。推进交 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依法科学分配通行权利,改善通行秩序,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减少交通延误和资源浪费,提升区域和城市路网的承载能 力,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单点定时控制应根据交通流量、通行效率等情况,及时调整并应保持与各相关路口信号配时关联协调。通过排查整改,应实现全路网、局域 路网、重点路段或至少部分交叉口的交通量采集、传输、处理和交通信号灯配时的智能化,逐步减少单点定时控制。

一、总体要求

(一)道路交通信号灯的灯具应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的要求,信号机应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 25280)的要求。新建的信号灯和信号机应有国家相关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证书。

(二)信号灯的设置、安装应符合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的要求。信号灯设置的位置、方位、数量应能保证车辆驾驶人和行人均能清晰、准确地观察到交通信号灯。在大型路口、畸形路口、视线不良的路口,应根据需要在适当位置增设交通信号灯。

(三)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应与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表达的信息互相协调,不应自相矛盾。信号灯的组合应与导向车道划分相配合,合理选用方向指示交通信号灯。

(四)信号相位、配时要科学、精细,根据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合理划分控制时段、确定控制方案。设置的行人绿灯时间要确保行人能够安全步行过街。信号放行规则在一个城市内的道路上应基本一致。

(五)市区道路或相对独立的城市片区应尽量采用可以联网控制的交通信号控制机,鼓励根据实际需要联入统一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便于对信号灯路口进行协调控制。

(六)主、次干道信号灯路口应进行协调控制并优化,运用“慢进快出”、“截流、分流”等控制策略,采用“绿波带”、“红波带”等控制方式,在高峰时有效均衡交通流、缓解拥堵;在平峰时保证交通流连续、畅通,提高通行效率。

(七)信号灯及信号控制系统的新建、更新、改造,应纳入规划,有序实施,工程建设公开、公正。鼓励采用先进的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但同时要考虑设备、平台的对接和兼容。鼓励新建、补充和完善交通流检测设备,用数据支撑交通信号的控制和优化。

(八)城市要有专业的交通信号维护队伍,建立完善的巡检、报告、维修制度,维护的资金应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明确信号灯管理、应用的职责和 岗位,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定期开展信号优化调整。鼓励通过政府

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交通信号设施的管理、维护和信号控制的优化服务。

二、排查整改任务

(一)摸清辖区内所有交通信号灯底数,信号灯排查率100%,建立完整的基础台账。

(二)逐步整改交通信号灯存在的问题,2016年12月底前,信号灯灯具和设置问题的整改率不低于40%,信号灯应用问题的整改率不低于80%。未完成的整改工作纳入2017年的整改计划,并提前安排预算。

(三)提高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水平,要根据交通流量的分布情况确定控制策略,增加和优化多时段配时方案,大力提高单点信号控制方式的效能。根据实际需要,推广 信号自适应控制、线协调控制和区域协调控制,原则上人工干预须经严格审批。2016年12月底前,每个城市至少有两条主干路或者一个区域实行信号灯自动配 时,有条件的应当实现区域路网或者全路网信号灯自动配时。

(四)逐步理顺信号灯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巡查、应用和维护机制。促进各地制定信号控制系统统一建设管理规定和信号系统应用、维护管理规定。

三、常见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交通信号灯灯具问题

1、信号灯不能正常使用。信号灯硬件缺损或故障,不能正常显示,导致信号灯不亮、单一灯色显示时间过长、信号灯亮度不够等问题。整改措施:及时更新修复不能正常工作的信号灯。

2、信号灯使用“复合灯”。“复合灯”是指在同一个发光单元内显示红、黄、绿灯多种灯色。未按标准要求“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几何位置分立”,色盲、色弱等交通参与者无法通过位置辨别信号灯的灯色,存在安全隐患。整改措施:换装符合标准、几何位置分立的信号灯。

3、信号灯排列顺序不规范。信号灯上下、左右关系或灯组排列顺序不符合《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的强制性规定,影响交通参与者的视认,存在安全隐患。

整改措施:按照标准要求,调换或调整排列顺序不正确的信号灯。

4、信号灯形状或图案不正确。信号灯的形状、图案不符合标准,影响执法效力。整改措施:按照标准要求,换装符合标准的信号灯。

(二)交通信号灯设置问题

5、信号灯应设未设。已达到设置条件的路口或路段未设置信号灯,路口交通秩序差,易导致交通拥堵,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整改措施:依据《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标准排查路口和路段的交通条件,符合设置条件的应设置信号灯。

6、信号灯安装数量过少。道路路段双向六车道及以上的大型路口每个进口方向仅设置1组信号灯(主灯),无法满足信号灯的覆盖范围要求,影响驾驶人准确辨识。

整改措施:在适当位置增加设置信号灯辅灯。

7、信号灯安装位置和方位不正确。信号灯的位置未按标准规定设置,不符合驾驶人的视认习惯,不利于驾驶人的快速识别和反应。整改措施:根据标准要求,调整信号灯的安装位置和方位。

8、信号灯安装位置过远。信号灯设置的位置距离所指示方向停止线达到80米以上,在雾霾或光照比较强烈时影响驾驶人准确辨识,存在交通隐患。整改措施:在进口道附近增加设置信号灯辅灯。

9、信号灯被遮挡。部分道路上信号灯特别是立柱式信号灯,被树木、广告牌和宣传横幅等遮挡,影响驾驶人视认,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整改措施:排查信号灯被遮挡情况,修剪遮挡信号灯的树木、拆除广告牌和横幅。若不能确保驾驶人在规定范围内能清晰观察到信号灯时,应设置相应的警告标志。

10、信号灯与路口车道功能不匹配。在没有专用左转车道或专用右转车道的路口设置了左转或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及专用左转或右转相位,信号灯与路口车道功能不匹配。

整改措施:拆除方向指示信号灯,保留机动车信号灯;或通过渠化改造增设必要的转向专用车道。

(三)交通信号灯应用问题

11、方向指示信号灯放行相位通行权冲突。部分路口方向指示灯与机动车信号灯(即满屏灯)绿灯同亮,或左、直、右三个方向指示信号灯绿灯同亮,存在信号灯指示的机动车交通流与同向非机动车、行人交通流通行权以及对向交通流冲突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和执法定责问题。

整 改措施:按照《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要求,信号灯组采用“方向指示信号灯”+“机动车信号灯(即满屏灯)”的组合。在左转或右

转转向机动车流量不大且不需设专用相位时,可将左转 和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全部熄灭,驾驶人按照“机动车信号灯”指示通行。

12、信号灯灯色转换顺序不规范。部分交叉口机动车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从红灯向绿灯过渡时增加了“红灯闪烁”或“红黄同亮”灯色,或者绿灯向红灯转换时未设置黄灯信号。

整改措施:按照标准要求,调整信号灯灯色转换序列为:红-绿-黄-红,其中黄灯时长应为3~5秒。

13、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黄灯闪烁。部分地方对路口的右转机动车采用了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黄灯常闪的方式,用以指示右转车辆注意安全通行,不符合标准对黄闪信号灯的定义以及信号灯组合的要求。

整改措施:取消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黄灯闪烁”信号。(1)对于非机动车、行人流量较小的路口,可不设置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2)对于非机动车、行人流量较大的路口,可增加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红灯相位,在高峰时段禁止右转机动车通行。

14、信号灯信号配时不合理。信号灯配时未考虑交通流量的实时变化情况,全天各时段配时方案固定不变或只有

一、两个方案。

整 改措施:(1)根据交通流量变化情况,分别对应早高峰、日间平峰、晚高峰、晚间平峰、夜间低谷等时段采取不同的信号配时方案,必要时增加平峰到高峰的过渡 方案、中午高峰方案等。(2)信号灯周期时长要合理,一般不宜超过180秒。(3)增设线圈、视频、地磁等交通检测设备,采取实时感应控制。

15、行人过街信号时间不足。设置的行人绿灯时间不足,或没有采取交通工程措施缩短行人过街距离,导致行人无法在绿灯期间安全通过路口,存在安全隐患。整改措施:(1)根据过街行人的流量和步速,合理配置行人过街信号的绿灯时间。行人步速可按1.0~1.3米/秒计算。(2)过宽的路口可利用机非隔离带或中间隔离带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并根据实际需要增设行人二次过街信号灯。

16、多相位信号灯应用不当。在交通流量、流向不满足设置条件的路口采用了多相位信号控制方式,例如城市新开发区夜间交通流量极少但仍采用多相位信号控制,导致路口通行效率降低。

整改措施:根据路口的实际交通流量、流向情况,缩短信号周期或采用两相位信号控制方式。

17、用信号灯代替交通标志。在禁止机动车左转(或右转)的路口,通过左转(或右转)方向指示信号灯常红方式,代替禁止左转(右转)的禁令标志;或创造新型图案的信号灯来表达禁止左转(右转)的含义。

整改措施:拆除非标准信号灯,或取消常红相位方式。对需禁止机动车左转或右转的路口,应通过设置显著的禁令标志、标线来表达管理措施。

四、相关标准和规范

《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11)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 25280-2010)《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安装规范》(GA/T 489-2016)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A/T 527.1-2015)《人行横道信号灯控制设置规范》(GA/T 851-2009)《太阳能黄闪信号灯》(GA/T 743-2007)《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GA/T 508-2014)

《交通信号控制机与车辆检测器间的通信协议》(GA/T 920-2010)

《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 第2部分:交通信号控制系统》(GA/T 1049.2-2013)《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B/T 31418-2015)

第三篇: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方案

新洲区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切实改善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有效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国发„2013‟2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将棚户区改造工作方案制定如下。

一、实施原则

(一)以人为本,依法征收。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确定和安置补偿方案的制订,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多种方式征询群众意见,在得到大多数群众支持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等有关法规政策的规定,维护群众合法利益,让群众得到实惠。

(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根据棚户区改造总量要求以及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能力,结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棚户区改造的规划目标和计划,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连片规模较大、住房条件困难、安全隐患严重、群众要求迫切的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棚户区改造政策性、公益性强,必须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和棚户区居民的积极性,动员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对不能以市场方式改造的棚户区,主要通过财政补助、政策扶持、企业和棚户区居民参与等方式统筹实施。

(四)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坚持整治、保护与改造相结合,严格界定改造范围。对可整治的旧住宅区和规划保留的建筑,主要进行房屋维修、配套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和建筑节能改造。要重视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切实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

(五)统筹兼顾,配套建设。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综合开发,组织好新建安置小区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污水与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和商业、教育、医疗卫生、无障碍设施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二、工作目标

从2015年开始,用 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区城市棚户区改造。2015年我区上报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是 户;该要采用货币安置补偿方式进行,其中,在 实施 户,实施 户,实施 户,实施 户。2015年--2020年预计完成 户以上,对老城片区、城中村、城边村和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建设乡镇及工矿棚户区进行改造,使棚户区居民的居住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实施范围

棚户区是指国有土地上简易结构房屋较多、使用功能不全、房屋建成年限较长、建筑密度较大、基础设施较差、安全隐患突出的居住区域。2015-2020年重点实施老城片区、城中村及城边村和城市规

划区内小城镇建设乡镇及工矿棚户区改造,力争用 年时间完成棚户区改造工作。具体实施项目及地点另行确定。

四、工作机构与实施主体

棚户区改造在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实施。区政府成立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棚户区改造,协调相关单位解决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政府(简称区棚改办)。棚户区改造工作所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建立“绿色通道”制度,优先办理相关手续。

五、改造方式

根据棚户区的不同情况,禁止将因城市道路拓展、历史街区保护、文物修缮等带来的房屋拆迁改造项目纳入城市棚户区改造范围。城市棚户区改造可采取拆除新建、改建(扩建、翻建)等多种方式。棚户区改造主要采取四种方式:

(一)征收新建(开发)型改造(整体搬迁型改造)。适用于区域面积较大、居住人口较多、建筑物破旧、居住功能不完善、公用设施老化、消防安全隐患严重的棚户区。

(二)新建公共设施型改造。适用于受空间限制或规划控制,以及修建市政道路、广场、公厕、公共绿化等公益设施的需要,原房屋拆除后不能再建住宅的棚户区。

(三)自筹共建型改造。适用于建筑物整体情况较差,存在一定消防安全隐患,建筑物外观破旧,房屋功能不完善,居民生活环境差,地块周边没有拓展空间,单独院落或数户相连,不宜成片改造,且周

边距离满足规划要求,改造后不影响规划的棚户区。改造时,由原居户单独出资或由居户与单位或政府共同出资改造。

(四)维修完善型改造。适用于建筑物尚好,无重大消防安全隐患,但建筑物外观破旧,房屋功能不完善,居民环境差的棚户区。改造时,一般采取建筑物“穿衣戴帽”、公共设施完善配套的方法实施改造。建筑物改造的费用由居户和政府共同负责,完善配套公共设施的费用由政府负责。

对尚未纳入棚改计划项目点的城区旧房,经社会或有关单位申报,由区棚改办和区规划局现场踏勘,报区政府审查决定后列为棚户区。

六、拆迁安置方式

(一)货币补偿

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的,房屋征收部门按被征收房屋价值向被征收人支付货币补偿费,另给予被征收人装饰装修补偿、附属设施补偿,搬迁及临时安置补偿,其他相应的补偿、补助和奖励。

(二)产权调换

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结算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另给予被征收人装饰装修补偿、附属设施补偿、搬迁及临时安置补偿、其它相应的补偿、补助和奖励。

征收个人住宅房屋、公有住宅房屋,按被征收房屋所有权证或公有房屋租约证明,原则上采取“一证一套”,按被征收房屋证载建筑

面积就近靠档选取产权调换安置房屋。

七、政策支持

(一)资金筹措。

1.按照区棚改办统一上报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

2.区政府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公用事业附加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棚户区改造资金专户,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所有棚户区改造项目土地出让收益全部用于棚户区改造工作。

3.棚户区改造新建住宅应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上级补助资金按规定统筹用于棚户区改造工作。

4.结合我区实际,建立健全棚户区改造贷款还款保障机制,积极吸引信贷资金支持,个别项目区政府可给予贷款贴息。

5.采取自筹共建方式,引导企业、居民和社会参与棚户区改造。棚户区居民应合理承担维修和建设资金。

6.支持实力强、信誉好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

(二)土地供应。

对于棚户区改造中的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实行划拨供地,棚户区配套建设的商业、服务业等经营性设施用地,实行有偿使用,以出让方式供地。

(三)税费政策。

1.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经营服务性收费按规定标准的最低限额减半收取。

2.棚户区改造项目土地出让金可以分 期支付,但必须在申请房屋预售之前全部缴清。棚户区改造项目土地出让金按国家规定扣除计提部分外,安排区级财政的部分作为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其中,80%用于棚户区改造项目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20%作为城中村改造补助奖励资金,由区财政统筹预算安排。

3.新建安置小区的供水、供电、供气、排水、网络、电视、电话等配套工程建设费用按实际成本收取,施工供电、供水管网由供电、供水企业负责按物价部门核定的工程成本价收取管线接入工程建设费用,管网增容费减半收取。

4.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建设和通过收购筹集安置房源的,执行经济适用住房的税收优惠政策。

5.棚户区被征收居民取得的征收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因征收重新购置住房的,对与原征收补偿额等值的购房款部分免征契税。

6.棚户区改造中配建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可享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规定的优惠政策。

7.对经营性用房实行货币补偿后,被征收人异地继续经营的,区工商、税务、卫生等有关部门及时办理手续,免征区级权限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以上优惠政策由政府按“一事一议”原则确定。

八、经费保障

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政府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的同时,区财政建立稳定的经费渠道,并设立棚户区改造经费专户,保障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九、组织实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

1.各实施棚改的街道,协助做好辖区内房屋征收补偿、安置等工作。2.区财政局:建立棚户区改造资金专户,确保棚户区改造资金落实到位,做好资金使用监管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棚户区改造专项补助资金。3.区监察局:对项目建设过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4.区政府督办:对棚户区改造工作进行督办督查。

5.区发改局:将棚户区改造纳入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立项相关工作。

6.区公安局:配合做好房屋征收补偿工作,查处妨碍执行公务等违法行为。

7.区审计局:负责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8.区建设局:负责办理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施工手续,指导招投标工作,监管工程建设。

9.区国土规划局: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用地指标报批、分配工作,按规定完善项目土地手续。加强对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设计的指导,优先办理相关规划手续;依法拆除违法建筑。

10.区房屋拆迁办:负责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范围内的房屋征收与补

偿工作。

11.区房产局: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计划申报工作;协调上级部门对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支持,加强对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指导及检查,优先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

12.区民政局: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低收入家庭情况的审查工作。

13.区城管局:加强对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及周边秩序的管理和维护。

14.区环保局:办理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环评审批手续。

15.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制定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方案,配合做好有关征收补偿工作。

16.区人民银行: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棚户区改造项目提供融资服务。

17.供水、供电、供气、通讯、广电网络公司等部门:主动做好棚户区改造项目中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改造工程顺利实施。

(二)强化规划管理。区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要结合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编制棚户区改造计划和实施计划;要因地制宜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棚户区改造的具体项目、规模和改造方式等,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确保工程质量。棚户区改造要严格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技术标准规范,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质量责任制,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要优化新建安置住房的规划

设计,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在较小户型内实现基本的使用功能,满足基本居住需要。要按照节能、省地、环保要求,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四)强化监督检查。区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监督检查,实施全方位监管,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坚决制止棚户区改造中损害居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区监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棚户区改造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处违法乱纪行为;区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区国土部门要加强对棚户区改造用地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区统计部门要加强对棚户区改造各类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监督检查。棚户区改造工作要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区考核办公室要制定考核办法,建立问责制度。对工作落实、责任目标完成好的部门和乡镇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任务完成不好的部门和乡镇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五)加强宣传引导。各有关部门、街镇及社区(居委会)要广泛宣传,做好法规政策宣传解释和群众思想工作,充分发动群众,发挥棚户区居民的积极性。改造政策、补偿标准、安置措施、工作进度等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事项,要及时公布,提高工作透明度,取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篇:关于深入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工作方案

关于深入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工作方案

为深入推进实施《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根据《碳排 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要求,加快推动转型创新发展,全力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其建设成为东北区域交易中心,以市场化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新动力。

(二)基本原则。政府指导,市场运作。政府建立公开透明的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和制度体系,形成统筹监管、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驱动性作用,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分类施策,宽紧适度。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化政策,科学合理确定企业碳排放配额,引导企业自主进行节能减排改造,促进清洁能源推广,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确定实施范围,对不同行业实行差别化政策,率先将 耗能高、强度高、碳排放量大的工业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 场,逐步扩大到建筑、交通等行业,最终实现全覆盖。

(三)总体目标。2021 年 2 月,启动运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碳排放报告和核查、配额分配管理和交易等制度体系,筹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立有效监管机制。到 2022 年,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稳定运行。交易机制逐步完善,交易范围扩大至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公共建筑等领域,力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注册单位达到 1000 家,并向经济区和全省辐射,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效对接。到 2025 年,基本建成覆盖各行业、具有老工业基地特色、健康平稳运行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吸引东北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企业参与交易,成为交易市场活跃、交易品种多样、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域性交易市场。

二、主要任务

(一)出台管理办法。2021 年 2 月,以市政府令形式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适用范围、管理体制、配额 发放管理、配额核查清缴、配额交易制度、法律责任与罚则等 内容。同时,适时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

(二)确定实施范围。控排企业范围:将全市接受碳核查的 500 家重点控排企业中符合条件的纳入配额管理。交易产品范围:碳排放权交易主要产品为二氧化碳排放配额(SYEA)和 核证自愿减排量(SYCER,占全市碳排放配额比例不超过 5),适时增加交易产品品种。交易主体范围:以控排企业为主,同 时积极探索引入银行、碳资产管理公司等各类投资机构以及其 他符合交易规则规定且自愿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

(三)夯实数据基础。建立数据平台,重点控排企业做好碳排放监测计划,编制碳排放自查报告,并报送至碳排放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核查核证,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委 托符合条件的核查、核证机构对重点排放企业历史排放情况进 行核查、核证工作。

(四)搭建交易平台。组建交易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机构、企业作为参股单位,组建交易机构并完成备案。2021 年 2 月底前,实现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上线运行,集交易账户管理、配额、核证自愿减排量等交易品种、资金结算清算、信息披露 等功能于一体,并与注册登记系统等信息平台联网,实现信息 互联。将产业集群聚集,明确碳交易市场场址。同时,充分发 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集聚效应,聚集碳资产管理、碳服务等 相关企业,逐步形成碳市场产业集群。配额注册登记,建立碳 排放权注册登记簿系统,对配额初期免费发放、持有、转让、注销和结转等进行统一管理,做好相关服务。逐步实现与国家 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簿系统对接。

(五)依法核定配额。初始配额发放。依据科学设定的配额总量和重点排放企业碳排放历史核查数据,对供暖、陶瓷生产及其他有条件的行业企业采用基准线法、对其他行业企业采 用历史排放法实施配额分配。对新建重大建设项目企业排放情 况进行评估,适时科学发放新增配额。

(六)规范交易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出台《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碳排放权交易结算细则》等相关 制度,明确交易参与方的权利义务、交易程序和方式、信息披 露及争议解决等事项,并向社会公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已成立的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 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碳交易市场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市生态环境局,统筹推进相关工作,各有关 部门各司其职,做好配合,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落到 实处。

(二)完善制度保障。以国家、省、市碳排放交易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政府或部门文件形式出台重点排放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核查和报告指南、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管理办法、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等制度文件。

(三)保证资金支持。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前期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纳入控排企业的碳 排放报告核查与核证、相关政策制定与论证、能力建设、绿色 金融产业引导等工作。

(四)建立监管机制。明确市生态环境局为执法主体,做好对重点排放单位、核查机构、交易机构及其他市场参与主体 的监管工作。加强重点排放单位排放报告、监测计划、排放核 查、配额清缴和交易情况监管。建立信用记录制度,纳入信用 管理体系,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公正、有效、平稳运行。

(五)开展能力建设。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相关基础研究。进一步深化专题培训,提高碳排放监测报告和管理能力、第三方机构核查能力、交易平台运行管理能力和管理机构监管能力。对全市重点排放企业、生态环境分局相关管理人员开展碳交易市场建设相关培训工作。

(六)强化宣传引导。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原理、规则、政策措施、重大意义的宣传,普及相关 知识,加强舆论引导,提高社会各界的认识水平,深化大众的 节能低碳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篇:XX县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

XX县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我县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任务要求,切实抓好环保督察反馈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着力解决我县县城污水管网覆盖面不高、雨污分流不到位、黑臭水体整治不到位等问题,推进长效机制建立,确保整治取得成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源头雨污分流为主要手段、以末端截污为补充,推进市政污水管网建设管理,推动市场化运作,建立长效机制,超常规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完善和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同时,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污染源整治攻坚,重点对沿河居民、单位污水混接直排入河、餐饮洗车污水乱排、市场屠宰场污水直排、农村污水未有效收集、工业养殖业污水污染、垃圾收集点渗滤液污染等各种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

在县城建成区全面启动黑臭水体清淤疏浚、河道清障、沿河主要排污口截污、生态补水工程,2018年底前完成60%以上,2019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善污水管网,健全雨污分流系统,达到长治久清。

2018年起全县每年新建或改造建成区污水管网8公里以上,到2020年,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污水管网规划建设

1.完成污水专项规划编制。组织对建成区污水专项规划进行编制、报批。

责任单位:县城乡规划建设局

2.开展排水管网普查,制定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方案。全面启动雨污水管网普查工作,在查找和整理已有雨污水管网档案的基础上,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开展雨污水管网深度排查。排查主要内容包括逐个检查并对照档案全面复核管径、标高,检查雨污分流、污水接管情况和污水去处,摸清断头管、干支管、新旧管及排污口接驳不到位等情况。根据排查情况,及时制定完善污水管网专项规划和工程建设计划。专项规划和工程建设计划要重点解决雨污分流改造和生活污水纳管处理,明确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投资计划和完成时限,限期整改。

责任单位: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环保局,XX镇、XX镇

3.大力推进完善污水管网工程。要全面开展污染源整治攻坚,从主次干道管网完善、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小区周边支路管网完善、大坂洋工业区污水管网完善、餐饮洗车行业污水收集、沿河截污管网补充等六个环节入手,推进污水管网改造和建设,重点解决沿河居民(小区)、单位污水混接直排入河、餐饮洗车污水乱排、市场屠宰场污水直排、农村污水未有效收集、工业养殖业污水污染、垃圾收集点渗滤液污染等各种问题。2018年底前全面铺开实施,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

责任单位: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环保局、农业局、市容管理局,XX镇、XX镇

4.全面开展污染源整治攻坚

(1)对居民小区和单位雨污水管混接错接问题进行排查整治,对所有居民生活区、商业区进行雨污分流,建筑物只有屋顶雨水可以进入雨水系统,其他室内用水排水应全部进入污水系统;严禁生活污水、厨房污废水错接进入雨水立管;小区雨污水管道应彻底分流,严禁混接;小区、单位化粪池应每年清淤一次以上。

(2)对餐饮、洗车修车、农贸市场排污进行整治。餐饮业餐厨污水应经隔油池初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洗车业污废水应经过沉淀等初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修车业必须彻底做好汽修油污收集,在去除油污并经初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农贸市场污水、冲洗废水应全部收集进入污水管网;餐饮排烟不得接入市政雨水管道。

(3)针对工业企业和零星作坊排污问题进行彻底整治,加快大坂洋工业区市政污水管道配套,并对每个企业、工厂雨污分流情况彻底排查,除屋顶雨水外,其他都必须用污水管收集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超标的,应初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全面排查整顿工业企业、小作坊,规范执行排水许可证制度,引导企业对污水收集处理达标后按规定排入市政污水管道;严肃取缔排污不达标企业,查处偷排漏排行为。

(4)对农村污水全面收集治理到位,落实农村污水垃圾整治三年行动,鼓励采用PPP工程包方式将农村污水垃圾打包由专业环保企业运作。

责任单位: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容管理局、商务局、环保局、市场监管局,城投公司,XX镇、XX镇

5.加强管网疏浚和修复。下大力气推进老旧污水管网改造、破损修复、淤积管道的疏浚。对雨污混接、错接的管道,按照雨污分流原则进行整改;对于倒坡、破损、下沉、堵塞、无法疏通的管道,以及破损渗漏的检查井,要进行修复或翻建。特别要做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及检查井、阀门与管道接头处的缺陷修复,实现污水管网系统连通成网,排水畅通,污水应收尽收。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现有管网全面清疏,2019年底前完成破损管网的全面修复。

责任单位: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容管理局,城投公司,XX镇、XX镇

(二)强化维护管理

1.建立污水管网常态化养护机制。按照《XX省城镇排水设施养护维修经费定额(20XX年)》《XX省市政维护工程量定额》(XXX-XX-XXXX)等标准,根据不同城区、不同管径的维护要求,网格化划分养护片区,制定污水管网养护计划。要整合现有养护队伍力量,成立专业化的养护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和设备。鼓励引入市场化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有规模的大型企业参与养护管理,全面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责任单位: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城投公司,XX镇、XX镇

2.加强河道清理整治。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定期清理水体底泥污染物,妥善运输和处置底泥,严防二次污染;做好水生植物、沿岸植物的季节性收割,及时清除季节性落叶、水面漂浮物;加强水面垃圾清捞等日常维护工作,清理岸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XX镇、XX镇

(三)推进农业污染防治

1.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指导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负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督促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负责对畜禽屠宰的监督管理。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环保局,XX镇、XX镇

2.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药化肥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全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行动,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确保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各减少10%以上。敏感区域和大中型灌区,要利用现有沟、塘、窖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

责任单位:县农业局、环保局,XX镇、XX镇

(四)加强监管执法

1.加强源头管控溯源。以乡镇、村(居)为单位,开展网格化排查,细化至每条街巷,全面对排水户的名称、性质、用水量、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情况、污水接入管网情况等进行核查并建档,对所有排污单位接入污水管网的接入口要建立GPS定位并确认建档,其中工业、餐饮企业和洗车洗涤、宾馆服务业等排污单位在2018年完成排查建档。建立定时、定人、网格化、物业式巡查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动态监管。

责任单位:XX镇、XX镇,县环保局、城乡规划建设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

2.加强排污许可管理。认真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环保部《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对照排查企业清单名录,严格督促排污单位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并按照规定达标排放,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定期抽查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和环保设施建设运行情况,依法查处无证排污、未按证排污等违反排污许可证管理规定的行为。

责任单位:县环保局,XX镇、XX镇

3.加强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根据国务院《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规定,对从事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全面实施污水排入排水管网的许可管理,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未取得排水许可证的,不予申请规划条件核实和竣工验收。相关乡镇要组织对已建项目的入户调查,未办理排水许可的,制定计划和措施,在2018年底前完成补办。要加强排水许可执法,定期对排水许可行为开展检查,坚决查处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县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容管理局,XX镇、XX镇

4.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按照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水资源〔2017〕138号),全面开展沿河排污口的排查,制定排查计划,全面查清辖区内每条河道入河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排放方式、入河方式等,对每个排污口汇入的主要污染源进行核查,建立排污口档案并加强监管。内河河道防护及保洁由属地政府将责任层层分包,落实到居委会、村委会。县城乡规划建设局负责污水收集,县市容管理局负责部署垃圾收集,县环保局负责督促工业企业达标排放,依法严格查处设置入河违法排污口的行为。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环保局、城乡规划建设局、市容管理局,XX镇、XX镇

5.加强河道监察和水政执法。继续开展河道“两违”清理整治,加强河道执法巡查,依法拆除侵占河道的违章建筑,严厉打击随意向水体倾倒弃置建筑垃圾、弃土,擅自设置排污口等违法行为。主要河道的重点排污单位的排污口要安装视频监控,加强监督。集中开展洗车、修车、餐饮等高排污行业和农贸市场排污整治,对污废水未接入污水管网的单位,依法予以取缔;对偷排企业、单位进行立案查处,对破坏、阻碍截污工作、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人予以查处。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环保局、市容管理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公安局,XX镇、XX镇

三、保障措施

(一)实行河长制。黑臭水体治理要纳入河长制加以实施,各黑臭水体所属辖区乡镇政府为责任主体,要组建污水管网规划、建设、养护和监督管理的专门机构,实现工作系统推进,统一实施、统一养护、统一监管。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强化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切实做好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管网建设改造的相关工作,加强本行业的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环保、建设、水利部门在排污许可、排水许可、入河排污口管理等方面要加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相关责任单位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通力合作,并定期调度工作进度。

(三)加快项目实施。根据目标任务,落实具体项目,要与小流域整治、水环境综合整治等生态环保项目统筹考虑。有关部门要采取“集中协调”和“并联审批”等办法,尽可能简化项目审批前置条件和征地、规划、环评、立项等审批环节,缩短前期工作时限,加快项目实施。

(四)创新融资模式。鼓励按流域或区域梳理整合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项目,采用PPP模式等,引入专业化公司进行建设及后期养护管理,或者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专业化公司开展污水管网和河道整治养护管理。

(五)强化考核问责。将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黑臭水体治理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和县直单位绩效考核和党政领导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较差和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适时给予通报或约谈,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问责。

下载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工作方案[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工作方案[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