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式批评”有问政娱乐化的风险

时间:2019-05-15 01:0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送礼式批评”有问政娱乐化的风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送礼式批评”有问政娱乐化的风险》。

第一篇:“送礼式批评”有问政娱乐化的风险

“送礼式批评”有问政娱乐化的风险

人民群众向政府官员提出批评意见,要采取“送礼”的形式,这是近几年发生的新现象。例如,温州电视问政市民来“送礼”:去年送蜗牛,今年是沙漏。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还借用网络语言的“鸭梨”来代替“压力”,很多地方都发生了通过送鸭梨向领导施加压力的新闻。

采取“送礼”的办法提出意见、表达诉求,最初是想通过别出心裁的创意,引起社会和舆论关注,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这和农民工搞各种各样的“创意讨薪”的意思差不多。不错,老祖宗就讲究批评的艺术。人所共知的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

但是,讽喻式的批评不见得比直接批评更有效果。例如,你希望领导抓好机关作风,难道直接说了没用,反而是苍蝇拍可以启发官员重视机关作风吗?而且,领导收下苍蝇拍,还真的不好处理,难道需要摆在办公桌上,永远警示自己吗?正因如此,河南的学生向教育部送鸭梨,被教育部拒收。是的,收下鸭梨怎么处理,是放着还是吃掉?真的都不行。

不乏内幕人士称,问政会上“送礼”都是事前策划的表演环节。如果真是这样,那岂不是把问政会当戏演,岂不是成了问政娱乐化?当“送礼式批评”刚开始时,我们会觉得新奇有趣。当这种做法泛滥开来,我们就会感到无趣和厌烦了。人民对政府有什么意见,还是正面表达、直道其详,无须借礼品和道具暗示。

(摘自《中国青年报》)

下载“送礼式批评”有问政娱乐化的风险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送礼式批评”有问政娱乐化的风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