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手术室护理缺陷原因及防控措施
手术室护理缺陷原因及防控措施
摘要:手术室作为医院诊疗活动的重要科室,始终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而言,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都可能给患者的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从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入手,深入的探讨了关于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从制度上有效的控制和减少了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充分的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护理管理
手术室作为现代医院重要诊疗科室,一直承担着手术、抢救、观察治疗等重要任务,且手术室工作具有着劳动强度大,技术性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往往存在着医疗护理隐患。本文从手术室潜在的护理隐患入手,对隐患内容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有效的减少了相关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保证了手术治疗的医疗安全,最大限度的防止了医疗事故的发生。临床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的好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影响。当前,一些手术室医护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隐患,这些隐患很有可能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甚至给患者留下终生遗憾。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隐患:
1.1护理人员自身隐患 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强度高,容易降低精神集中力,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容易促使护理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差错,约束力差疏忽大意而出现医疗事故,专业技术不熟练而对仪器无法正确操作,知识面窄对新问题应对能力差,缺乏创造性思维,对护理记录的书写不规范,出现漏写、漏签、错写,与其他记录不符合等问题。接待患者查对错误或者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综合的人为隐患。
1.2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的隐患 手术后对遗留器械、物品清点有误,造成手术时间的不适当延长。或者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手术中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手术操作过程中不严谨,洗手消毒穿衣不严格,造成对患者的伤口污染甚至感染,而且没有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污染标本及器械未放于指定盆内造成的污染。器械护士未经主刀医生同意丢弃标本或者术后标本未及时贴上标签,导致患者的标本混淆。或者术后的标本未及时送检影响了诊断结果。甚至送检标本错误影响了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室较其他医疗场所具有更多潜在的法律问题,更易产生医疗纠纷。
1.3与患者沟通不当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患者面对各种手术器械心理很容易出现恐惧,不安,心理产生波动。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手术室护理工作节奏快和乏味,致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造成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较低。当患者向医护人员提问时,医护人员往往语气生硬,让患者的恐惧心理更加严重,使其情绪波动更大。另外手术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理技术的专业技术要求高并且需要全面的技术,就沟通技巧来说很多医务人员还需要加强。
1.4制度不健全 合理的制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医护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护理工作,随着卫生部新制度的出台,宣告以前的一些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这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适应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新规章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充分,造成了护理事故的发生。防范对策
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在手术中不发生认为的不必要的意外。本着对患者负责,对医护人员负责的态度对手术室护理中寻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强化各项规章制度 落实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要及时的防止出现事故,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性,需要及时修改和添加各种新的规定制度,吸取从实践中发现和得到的经验教训,如标本管理、物品清点、交接班制度、手术室安全制度等容易出现差错的各种制度和工作细节,并且由专门人员负责进行定期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出台各种奖罚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抓好制度落实情况,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玩忽职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安全。加强医患沟通,树立职业的神圣感,增强自信心。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手术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且对于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准则,每个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对管理者来讲遵守管理手册,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消灭护理事故的重要措施[4]。
2.2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制度。医院应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以不断的提高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医院各项规章和制度的敬畏感,使其不敢轻易犯错;医院还应该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晋升、奖金以及职称的评定等与手术室的护理安全事件相联系,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各种规章,以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此外,医院还应该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术中巡视工作,使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术中巡视的重要作用。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特别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各项原始记录项的考核,研究显示,相当多的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均与手术室护理人员操作步骤的遗漏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
2.3制定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的关系最为直接,然而,这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相关制度的缺乏以及实施力度等是导致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明确、清晰、无争议、科学、客观、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侥幸和惰性心理的产生,更加有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遵章行事习惯的养成,对于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如下的几个主要方面:①患者手术之前的确认制度: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之前必须要详细的检查手术的安排单,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台次、手术时间以及术式进行再次确认,并确认患者物品器械和药品等是否准备妥当;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手术之后对本台手术的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资源进行清点;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防止医疗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准备不全或者患者手术之后器械、敷料等遗留在其体内等现象的出现;②手术室的复核管理制度;手术室应该建立患者手术前、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关键指标的双人复合制度,以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防止关键步骤出错;③手术患者的交接制度: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均应该严格的执行交接制度,护理人员应该详细的向交接者交代患者手术之前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具体状况,从而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④患者手术标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在患者手术之后,主刀医师应该和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签字确认,以保障手术标本管理的安全;此外,手术室的防感染制度、患者原记录的填写和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事件的处理制度等均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所医院内部均有相应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然而,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其诊疗项目、设备仪器以及人员等均不断的发生改变,而如果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仍然一成不变的话,则很难适应手术室变化与发展的需要,势必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所以,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部门-手术室,其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也应该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以保障手术室护理的安全。
2.4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职业有害因素对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侵袭,为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备好各种防护用品,以有效的防止体液和器械等对护理人员的侵害等也是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方式。医院还应该积极的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业余生活,给予其必要的关心、尊重与理解,最大限度的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
2.5术前疏导 在患者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适当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及所达到的疗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嘱咐患者正确配合手术的进行,鼓励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提高职业化沟通技巧,运用语言艺术,把握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语言的严谨性,努力营造轻松、信任的氛围,为手术的成功创造条件。
2.6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人员配置 医院的手术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故而,对于在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均应该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经过科学、合理配置且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在选择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时,应该严格要求,不仅要选择正式编制的护理人员,其应该具备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性格开朗、思维敏捷、动作迅速等优点,还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手术室的具体工作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排班,并本着以老带新的工作原则做好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以不断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注入新鲜的 “ 血液 ”,提高手术室的临床护理质量。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其进行钻研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结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和预防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手术室作为一个高危险的医疗场所,任何护理的疏忽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完善的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科学的人员配置,高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护理团队是手术室安全的重要条件。所以为确保手术室的安全,需要及时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手术过程中的每一细节都要仔细的检查,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尽最大可能的杜绝护理事故的发生。对手术室中存在的隐患要及时的发现和及时处理,为患者的手术创造和谐的手术室环境,提供安全和满意的护理。
参考文献:
[1]成宁.常见护理法律责任差错[M].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5,18(1):16.[2]刘春英,赵红英.运用手术室护理质量反馈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J].天津护理,2002,10(4):197-198.[3]柳骅,姚梅芳.体位护理[M].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2,19(6):253.[4]高明.科威特医院手术室见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16(3):59-60.编辑/许言
第二篇:手术室护理诊断及措施
手术室护理病历
(一)术前访视
1、患者一般情况
(二)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术中体位,术中变换体位,手术时间过长及患者年龄过大有关。
(1)术前为病人安排舒适的体位在重要部位及关节处加保护垫。该病人为仰卧位,应注意在肩胛处,肘关节,骶尾部,足跟部加保护垫;注意身下床垫保持平整。
(2)术前在手术床两侧加床挡保护,术中调床时患者体位是否发生改变,如有不适立即调整体位。
(3)避免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床等铁质物品,防止使用单双极时发生电伤。
2、有跌倒坠床的危险;与患者发病以来一直头晕,肢体活动不利有关。
(1)接患者时在患者上平车前应该在患者下床时给予提醒和搀扶(2)上床是注意搀扶,防止坠床(3)注意合理约束患者,并对患者坐好解释工作,态度和蔼亲切。
3、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中免疫机制下降有关
(1)洗手护士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熟练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3)防止患者体温过低,加强保温措施。
4、焦虑;与陌生环境,不了解手术室知识有关。
与病人解释脑膜瘤手术相关知识,并告知相关成功病历,增强病人自信心,消除患者紧张心理。
护理问题 护理措施
5、体温过低;与室内温度过低有关;麻醉造成全身代谢减慢有关;低温液体的输入;术中开放体腔散热增加 减少不必要的暴露,静脉操作应及早完成,操作后及时为患者盖好被褥,为患者加盖保温毯,选用温盐水冲切口。
(三)术后交接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和手术师一起送病人回病房,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包括:
1、病人意识清楚;
2、病历及影像资料已随病人带回病房;
3、各种管路保持通畅切勿脱出;
4、病房护士签字。
(四)术后随访
访视时间 2012-4-15 术后第3天
患者精神良好;伤口愈合良好,未感觉疼痛;体温正常;给予健康指导:
1、保持规律生活方式,保证良好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2、手术切口处,半个月内避免浸湿搓擦; 3、2个月后可回院复查,或遵医嘱复诊;
4、加强自我观察,若有病情加重、疼痛、视力障碍等情况应随时就诊。
第三篇: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护理缺陷原因分析:①工作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漠、惰性严重、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慎独精神,不能严格遵循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是导致护理缺陷发生的主观原因。②日班事务性的杂事多,护士分层次上岗未落实,是发生护理差错的客观原因。有资料显示,差错发生的主要时间还是白班。白班各种护理治疗集中,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还要接待、处理新患者等,容易造成工作上的疏忽,是造成差错的客观原因。③护理缺陷发生率与发生缺陷人员的护龄和职称密切相关。护龄和职称越低,差错发生率越高,这与护士的业务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临床经验有很大关系。④与管理因素有关。管理缺乏力度,责任不清,奖罚不明,质量控制措施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护士长要花大量精力进行琐碎的行政事务管理。如:科室的经济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各类物资的管理、临时顶班、完成计划外工作等,严重影响了护士长的管理职能。
护理缺陷的防范:①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教育。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落实护理工作制度,经常性的学习医疗安全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执行医嘱制度,差错事故分析讨论制度等。②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作用。因为高年资护士既有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善于及时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高年资护士要为年轻护士把好关,做好传、帮、带、教,工作安排上要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以此防范护理缺陷出现。制定新护士培训计划,按计划对新护士进行培养,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分阶段定时考核,特别是在强化巩固“三基”培训的同时营造学习上进的氛围,鼓励护士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定期在病区举行专科知识培训,选送护士外出进修,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形成业务水平稳定、思想素质过硬的护理队伍。③加强管理、履行管理职能。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充分发挥质控组织作用,遵循护理质量标准,防检结合、以防为主全面控制护理质量。制定明确的奖罚措施,尽力将缺陷消除在事前。建立护理缺陷分析讨论机制,每月无论有无缺陷,都要组织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此防范缺陷。
第四篇: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摘要:本研究就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得缺陷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管理上的质量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缺陷,主要的缺陷有接错手术、安置有误、准备不善、用药不当等。针对以上,需要进行一些防范措施,比如法律意识和安全管理制度。最终做到在手术室的每个工作环节上安全操作,消灭隐患。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缺陷;风险;防范措施
手术室护理是针对麻醉和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其中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法定的规章制度和法律允许范围外,患者会存在伤害、缺陷、障碍或死亡[1]。并且高风险的一个医疗单位就是手术室,所以护理人员的责任尤其的重大,随着患者日益增强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观念,越来越多群体开始重视手术室护理安全,因为一旦发生危险,轻者可能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延误最佳的手术时间,重者患者还可能致残甚至死亡。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将有助于减少医疗事故。
1手术室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
1.1管理工作不安全因素 由于管理者也是医生上位,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和经验,因此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会使得监控管理机制措施不力。而且护士是一种缺编人群,较长期的负荷工作,会导致护士身心疲惫,心理不佳,而且手术室工作比较不准时准点,所以部分护士得不到好的休息,注意力下降,也会成为安全隐患。
1.2护士工作不安全因素 一般来说,工作中出现差错,大多为工作责任心不强息息相关。而且手术室护士的护理操作是单独进行,是否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完全靠护士个人的约束能力。专业技术不够熟练,手术室常常遇到急症、重症、复杂手术和抢救等,许多护士对护理操作和仪器使用不够熟练,如高频电刀、腹腔镜、鼻内镜、多功能电钻等[2]。大多数护理人员知识面相对较窄,只可以进行一些常规操作,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还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发生医疗事故[3]。
2手术室常见的护理缺陷
2.1接错手术 常见于患者已应用术前镇静药并且表现为紧张,言语含糊,不能正确回答,还有一些护士疏忽大意导致差错。
2.2安置有误 因手术床窄,而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后无专人看管又未用约束带固定,会导致患者坠床,衬垫不当影响患者呼吸,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疮,约束带过紧造成神经受压等各种并发症[4]。
2.3准备不善 器械未定期保养,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结扎线不牢,性能不佳陈旧,完好性被破坏,吸引管道堵塞不通等,均影响患者利益。
2.4用药不当 整个手术过程中关系手术成败的重要环节是准确用药。若发生静脉麻醉药和输液标志不清,或输血前虽认真核对了输血和血袋上的项目,但没核对是否是该手术问的患者而致输血反应,给药种类或剂量不准确等,均会影响手术进程[5]。
3防范措施
3.1和强化法律意识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一边维护好患者权利,一边约束自己,保护自己。把法 律作为个人权利和工作责任价值尺度。
3.2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执行管理制度,对患者的姓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手术问号、药过敏情况、灭菌器械及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等情况进行了解[6]。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实行弹性排班制度,进行合理搭配,以减少护士过度工作,需要根据手术情况要求安排人员。
3.3提高护士自身水平护士的自身水平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还要有一些要求。①护士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医护道德和严谨的工作态度。②护士要经常进行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③手术治疗的新技术在不断涌现,护理工作的新方法在不断发展,这都要求护士要抱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断学习,刻苦钻研。④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相互尊重,与患者、同事和医师的良好沟通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之一。
4结论
手术室护士必须要认识到手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修养,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以患者为中心,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的手术环境,积极主动配合手术,保证手术质量。随着有关医疗诉讼举证倒置的规定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护理人员要保证护理安全,首先要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完善手术室各项工作制度,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最终做到在手术室的每个工作环节上安全操作,消灭隐患。
参考文献:
[1]梁爽,王丽波,周丽娟,等.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5):917-920.[2]庄新萍,陆琪,曹彩英.安全文化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63-64.[3]范红艳.手术室护理质量缺陷的防范[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8):556-557.[4]郭爱萍,荀艳悔.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2010,8(8):722-723.[5]张华英,杜合英,陈芳.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09(1):97-98.[6]陈蕾,张育森.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11):32-34.编辑/孙杰
第五篇:墙面抹灰质量缺陷原因及防治措施
墙面抹灰质量缺陷原因及防治
措 施 技 术 报 告
日 期:2016-3-19
墙面抹灰质量缺陷原因及防治措施
墙面抹灰是装饰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筑装饰的基础,是建筑物室内外装饰质量效果和建筑物内外观表面成型的基础和关键,抹灰质量如何决定一个工程或一个小区群体工程优质的成败。
一、抹灰常见的质量缺陷 1.外墙面抹灰常见质量缺陷
墙水泥浆饰面层粘结不牢固,空鼓、裂纹;
外墙饰面横线条不水平,竖线条不顺直,横竖线角不上线; 分格缝和滴水槽边缘不整齐、不顺直,缝槽内不光滑。
2.内墙抹灰常见质量缺陷
内墙抹灰大面不平整、线角不顺直、口角不方正; 室内细部抹灰毛糙,不严密、不光滑、平整性差。
二、内外墙缺陷原因分析 1)砂浆自身特性:
水泥、石灰砂浆饰面作法其优点:材料来源广泛,操作要求技术较低,施工方便,造价低。缺点:手工操作,工效低;湿作业,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条件差;砂浆年久易龟裂脱落;表面较粗糙,吸水率高,易粘挂尘垢,析出氢氧化钙,面层颜色深浅不匀。2)抹灰不分层,每遍涂抹过厚:
抹灰一般分三层,底层粘结(约2mm),中层找平,面层装饰。厚度20mm以内。太薄,不能保证平整,影响饰面效果。太厚,自重下坠,影响粘结,内外干缩速度快慢不同。产生裂纹。3)配比不当及其他原因:
外墙抹灰空裂与基层湿度,操作技术,养护条件,环境温湿度等情况有关。从配比上讲,胶结材料与骨料之比不宜过大,不然收缩性大,不应大于1:3骨料粒径0.35~0.5mm为宜,不小于0.25;空鼓则与墙面清理不干净;淋水不足,湿度不够;各层抹灰间隔时间不当,含水率相差大;或上层砂浆号高于底层砂浆标号等原因有关。
4)表面罩素浆,形成纯水泥硬壳,宜收缩干裂,形成裂纹。5)竖向线角控制不严,上下错位,缝格施工不细致。6)不同墙体基层抹灰,基层处理不当,产生空裂。7)室内抹灰未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
8)底灰偷减工序、人员安排不当,忽视成品保护,造成内墙抹灰粗放、天棚操作马虎,工序交接和成品质量汪检查、水电设备安装二次修补影响;
9)忽视细部质量标准,对工种交叉、工序搭接和隐蔽部位未能精心施工。
三、控制措施 1)墙体基层处理:
混凝土基层墙面:凿毛法、凿麻坑,70%以上凿毛面积,每平方米200个凿点。甩浆法:甩水泥丁,1:1水泥细砂浆,养护3d。划纹法:拆模后划沟,斜向交叉纹路,深5mm。界面处理剂:强化粘结。
加气混凝土、炉渣砖:针对不同基层配置不同砂浆。底灰粘结,等同强度砂浆,薄层施工。两种材料交接处,铺钉钢丝网,再抹底灰。
2)控制工艺流程:外墙抹灰应按以下工艺流程严格进行:浇水湿润基层找规矩、贴灰饼,冲筋抹底灰找平24h后弹分格线、嵌分格条抹面层灰起分格条,修分格缝24h后开始养护。
3)深划砖缝:砌筑外墙不面深划砖缝5~7mm,使纵横砌缝形成键榫,增强抹灰粘结力。
4)浇水润墙:外墙抹灰前对墙面浇水2遍以上,渗水深度8~10mm,减少墙面吸收砂浆中的水分,增加粘结强度。
5)配比适当:配合比应准确,1:3水泥吵浆打底,中砂,1:2.5水泥砂浆抹面,稠度适当。
6)分层涂抹:分遍完成,分层抹灰,5~8㎜厚,采取大工序抹灰作法,湿润墙体,刷素浆,随刷随抹灰。即从建筑物檐口至勒脚先抹底灰和中层砂浆,隔日再从上至下罩面灰,这期间应加强底灰浇水养护,保持湿润状态,对防止空裂效果很好。
7)原浆压面:实践证明,表面加素浆或原浆抹压太光,会使砂浆表面形成约1mm厚致密的纯水泥浆硬壳,干湿、温度反复作用,砂浆表面会逐步出现珠网状裂纹而影响久性和美观。抹压以表面达到微露砂粒充满细小砂眼、手感粗糙而平整的效果为最佳。用铁皮抹子抹成有粗糙感的原浆压面,砂浆表面层水泥可减少砂浆体积变化,适应和消除胀缩应力,减少表面龟裂,改善抹灰面的耐久性,并有利于提高与涂料的粘附性能。
8)加强养护:抹完面灰24h后,养护不少于3d。9)严格上线:控制外墙面线角上线平展顺直,以突出建筑立面线型整齐、挺拔的装饰效果,主体施工时对窗口砌筑、大角砌筑、附墙壁柱、支设阳台底模、侧模、阳台预制栏板安装,必须挂职吊铅丝垂线定位,竖向顺直差不大于10mm,抹灰时再次吊线控制,竖向线角顺直偏差不大于5mm,对窗楣、阳台板上口、底边、腰线等横向线角,抹灰时拉水平通线控制,水平线条平直偏差不大于3mm。按照此要求可极大地改善建筑物外观观感效果。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