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全区公安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廉洁、高效的公安机关执法运作和监督制约机制,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和自治区依法治区的决定,结合我区公安执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执法责任制,是指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职能部门各警种和岗位民警,通过落实制度,把法律、法规及规章赋予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用责任制的形式加以固定,保证公安机关执法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条 公安机关实行执法责任制,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为指导,以国家法律为依据,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基本原则,以提高公安机关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保障严格秉公执法、廉洁文明执法为目的。
第四条 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制必须做到执法主体合法、责任明确、目标到位、监督 和保障措施有力。
第二章 执法责任制目标及落实 第一节 执法责任目标
第五条 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刑事执法和依法管理社会治安秩序以及其他内部管 理、监察、监督等执法活动,必须以法律、法规及规章作为依据,并且有完善的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制度作保障。
第六条 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执法水平,避免或减少执法失误与偏差,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有效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自治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第七条 公安机关的领导对本级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负责;分管领导对分管的业务部门(警种)的执法活动负责;人民警察时自己的执法行为负责。
第八条 考棱评比、奖忧罚劣等保障措施有力,执法办案监督制约制度健全完备,并切实发挥作用。
第二节 执法责任的落实
第九条 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首长、执法部门(警种)负责人和执法岗位民警三级负责制,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
第十条 行政首长是本级公安机关第一执法责任人,对本级公安机关一切执法活动承担责任;分管领导对分管部门的执法活动承担责任:
(一)对本级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统一部署。严格管理、分类指导和内外协调;(二)对下达的执法指令、决定和审批的案件负责;
(三)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保障国家法律在公安机关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四)研究解决执法办案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作出执法决策。
第十一条 业务部门(警种)负责人的执法责任:(一)根据职责分工和执法指令,承担执法任务,并对本部门的一切执法活动负责;(二)按照本部门直接作为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建立、健全具体执法办案制度,严格、秉公执法;
(三)监督、检查和全面指导岗位民警的执法活动,避免和纠正执法办案中的违规或 违法。
(四)坚决、准确地执行上级执法工作部署,及时向领导及有关部门提出执法建议。
第十二条 岗位民警的执法责任:
(一)根据岗位分工和执法指令,承担具体执法任务,对本人的一切执法行为负责;(二)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内部规范,受理公民或单位的报警和申请;
(三)文明执法,依法及时、准确地办理各类案件和证照。在职责权限范围内提出符合 法律规定的承办意见;
(四)自觉地接受来自社会和内部的监督;(五)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执法工作。
第三章 执法考核项目及标准 第一节 行政执法
第十三条 颁发行政许可证照:含治安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枪支购买和使用许 可证、保安业许可证、居民身份证、户藉迁移许可证、危险物品运输许可证、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废旧金属(物品)经营许可证、车辆和驾驶证照、出入境证照和消防、计算机安全许可和产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以及各类许可的备案等。
第十四条 办理许可证照考核标准:
(一)依法及时受理和审办公民或单位提出的各类许可申请,井为其提供方便;(二)办理各类许可证的程序合法,制度健全;(三)无刁难当事人或者对当事人申请拖延不办的现象;
(四)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和单位无滥批滥发许可证现象以及无越权发证现象;(五)无以办理许可证为名乱收费或扩大收费范围现象;
(六)各类许可证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率达到100%,差错率不得超过2%。
第十五条 使用行政强制措施:含行政查封、扣押、收缴、留置、盘问检查、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强制治疗、遣送出境和各类行政强制执行等。
第十六条 使用行政强制措施的考核标准:
(一)采取强制措施的范围及对象正确,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程序合法;(二)内部审批程序、法律文书和备案制度规范完备;
(三)除执法程序上使用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外,使用限制人身自由时间较长 的强制措施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四)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
第十七条 行政处罚:含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证照,行政拘留、驱逐出境、缩短居留期限、限期出境、取消居留资格等公安行政处罚等。第十八条 行政处罚的考核标准:(一)严格遵循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并及时查处公安行政违法案件;(二)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量罚适当,当事人要求听 证的必须组织听证;
(三)事实未查清的,不能作出行政处罚;
(四)无法律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五)无包庇、纵容违法活动或者降格处理、以罚代拘、代劳等现象;(六)无利用职权对当事人加重处罚的现象;(七)处罚准确率达到98%以上。
第十九条 办理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案件:含劳动教养和少年收容教养的审批、投所、所外执行的考察、各种统计报表。
第二十条 办理劳动教养和少年收容教养案件的考核标准:
(一)办理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案件严格掌握范围及对象,不纵不枉;(二)无将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案件作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决定的现象;(三)无升格或降格劳教处理的现象;(四)无滥用劳教所外执行现象;
(五)各种报表准确及时,投所率不得少于决定劳动教养总数的85%,办理审批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案件准确率达到95%以上。
第二节 刑事执法
第二十一条 受理案件、立案侦查:含公民或单位报警、上级交办、督办、协查和其他部门移交以及公安机关自己发现的违法犯罪案件等。
第二十二条 受案立案的考核标准:
(一)及时受理公民或单位报警,严格按照规定登记;(二)处理报警及时,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如实立案;
(三)经审查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告知当事人不予立案的理由;(四)经审查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依法办理移交手续;(五)无私下“销案”或不如实立案的现象。
第二十三条 采取刑事强制和侦查措施:含拘传、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人身及住所搜查、提请逮捕、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以及侦查中扣押物证、书证和查询冻结存款汇款等。
第二十四条 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的考核标准:(一)采取的强制措施,程序合法,对象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二)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审批程序并严格依法执行;
(三)按照法定程序采取侦查措施,确保犯罪嫌疑人人身、财产合法权益。无违法使用侦查措施现象;
(四)无以刑事强制措施代替刑事、行政处罚现象;(五)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准确率达到95%以上。
第二十五条 依法监管和执行刑罚:犯罪嫌疑人捕后的羁押,对判处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缓刑,余刑一年内罪犯的执行和对监外执行、假释等罪犯的监管。第二十六条 监管和执行刑罚的考核标准:
(一)各种监管制度健全,对监管对象的管理措施落实;(二)羁押场所无“牢头狱霸”、无漏管、脱管及罪犯逃跑事件;(三)监管对象违法犯罪的,依法作出处理。
第三节 执法监督
第二十七条 有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含以追究领导责任为核心的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为主要形式的执法检查制度;以法律把关和案件审核、行政复议、现场督察以及依法处理信访、申诉、控告为主要内容的防范和减少执法失误的监督制约制度;重大执法违法事件的报告制度;上级交办、督办和协办案件的落实制度;国家赔偿案件的理赂等六项制度。
第二十八条 执法监督的考核标准:
(一)政工、纪检,监察、督察、法制和信访婷部门切实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二)及时发现、纠正错案和执法失误;
(三)依法完成执法办案任务,严格执行上级执法指令、复议决定和生效的行政裁决;(四)严格按照领导责任制和错案责任沮究制的规定,追究执法中的违法责任;(五)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受理并查处公.民和单位提出的申诉、控告、国家赔偿请求;(六)办理复议案件和申诉控告案件准确串达98%以上,息诉事达到900,6以上,错案追究(纠正)率和国家赔偿准确率达到98%以上。
第四章 执法责任制保障措施
第二十九条 对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校,根据执法办案的质与量确定考核标准和奖惩的兑现。考核考评以日常考核为主,与年终岗位目标考核相结合。
第三十条 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日常考核,要通过建立本单位执法档案,将发现、纠正、查处执法办案中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事件)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考校的主要依据。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年终考核,要纳入公务员和岗位,目标考核,把考核的结果作,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业务部门(警种)负责门人和岗位民警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并与立功创模、评选优活动紧密结合。
第三十一条 落实责任制不力,执法状况较差,执法办案中发生重大违规、违纪、违法事件或者多次办错案的单位及部门,除追 究领导责任外,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当年不得评为先进。如上一年被评为“执法先进单位”的,公开撤销其执法先进荣誉。
凡连续两年没有达到执法责任目标的,分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分别向本单位广大民 警和上级公安机关作出检讨,扣发其次年全年岗位津贴,用于表彰和奖励执法先进单位和个人,并视情况予以调整工作或作出其它 处理。
第三十二条 岗位民警在执法办案中发生一次违规、违纪或违法事件,扣发一个季度岗位津贴;发生二次扣发半年岗位津贴;办错案件的,在本级公安机关通报批评,造成重大错案的全;区通报批评,并扣除全年津贴,追究相应责任。
岗位民警连续两年没有达到执法责任目标,或者执法存在问题较多,停止职务并按照有关规定换岗,集中培训直至辞退。对因故意或过失造成重大错案的,依照错案责任追究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三十三条 各级公家机关应当建立评选年度“执法先进单位”制度,对执法优胜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执法成绩突出的个人,在立功、评模、晋职、晋级、晋衔时予以倾斜。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中共同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章》(附件 一)、《公安机关各业务部门(警种)在执法办案中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章》(附件 二)。
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试行)由公安厅法制处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第二篇: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公安机关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全区公安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廉洁、高效的公安机关执法运作和监督制约机制,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和自治区依法治区的决定,结合我区公安执法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执法责任制,是指各级公安机关及其所属职能部门各警种和岗位民警,通过落实制度,把法律、法规及规章赋予公安机关的职责任务,用责任制的形式加以固定,保证公安机关执法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条 公安机关实行执法责任制,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针为指导,以国家法律为依据,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基本原则,以提高公安机关整体
素质和执法水平,保障严格秉公执法、廉洁文明执法为目的。
第四条 建立和完善执法责任制必须做到执法主体合法、责任明确、目标到位、监督 和保障措施有力。
第二章 执法责任制目标及落实
第一节 执法责任目标
第五条 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刑事执法和依法管理社会治安秩序以及其他内部管 理、监察、监督等执法活动,必须以法律、法规及规章作为依据,并且有完善的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制度作保障。
第六条 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的执法水平,避免或减少执法失误与偏差,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有效打击处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自治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第七条 公安机关的领导对本级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负责;分管领导对分管的业务部
门(警种)的执法活动负责;人民警察时自己的执法行为负责。
第八条 考棱评比、奖忧罚劣等保障措施有力,执法办案监督制约制度健全完备,并切实发挥作用。
第二节 执法责任的落实
第九条 执法责任制实行行政首长、执法部门(警种)负责人和执法岗位民警三级负责制,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
第十条 行政首长是本级公安机关第一执法责任人,对本级公安机关一切执法活动承担责任;分管领导对分管部门的执法活动承担责任:
(一)对本级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统一部署。严格管理、分类指导和内外协调;(二)对下达的执法指令、决定和审批的案件负责;
(三)采取行之有效措施,保障国家法律在公安机关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
(四)研究解决执法办案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作出执法决策。
第十一条 业务部门(警种)负责人的执法责任:
(一)根据职责分工和执法指令,承担执法任务,并对本部门的一切执法活动负责;(二)按照本部门直接作为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建立、健全具体执法办案制度,严格、秉公执法;
(三)监督、检查和全面指导岗位民警的执法活动,避免和纠正执法办案中的违规或 违法。
(四)坚决、准确地执行上级执法工作部署,及时向领导及有关部门提出执法建议。
第十二条 岗位民警的执法责任:
(一)根据岗位分工和执法指令,承担具体执法任务,对本人的一切执法行为负责;(二)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内部规范,受理公民或单位的报警和申请;
(三)文明执法,依法及时、准确地办理各类案件和证照。在职责权限范围内提出符合
法律规定的承办意见;
(四)自觉地接受来自社会和内部的监督;(五)做好领导交办的其他执法工作。
第三章 执法考核项目及标准
第一节 行政执法
第十三条 颁发行政许可证照:含治安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枪支购买和使用许 可证、保安业许可证、居民身份证、户藉迁移许可证、危险物品运输许可证、危险物品经营许可证、废旧金属(物品)经营许可证、车辆和驾驶证照、出入境证照和消防、计算机安全许可和产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以及各类许可的备案等。
第十四条 办理许可证照考核标准:(一)依法及时受理和审办公民或单位提出的各类许可申请,井为其提供方便;(二)办理各类许可证的程序合法,制度健全;
(三)无刁难当事人或者对当事人申请拖延不办的现象;
(四)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和单位无滥批滥发许可证现象以及无越权发证现象;(五)无以办理许可证为名乱收费或扩大收费范围现象;
(六)各类许可证在法定期限内办结率达到100%,差错率不得超过2%。
第十五条 使用行政强制措施:含行政查封、扣押、收缴、留置、盘问检查、收容教育、强制戒毒、强制治疗、遣送出境和各类行政强制执行等。
第十六条 使用行政强制措施的考核标准:
(一)采取强制措施的范围及对象正确,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程序合法;
(二)内部审批程序、法律文书和备案制度规范完备;
(三)除执法程序上使用的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外,使用限制人身自由时间较长 的强制措施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
(四)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准确率达到90%以上。
第十七条 行政处罚:含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证照,行政拘留、驱逐出境、缩短居留期限、限期出境、取消居留资格等公安行政处罚等。第十八条 行政处罚的考核标准:
(一)严格遵循行政处罚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并及时查处公安行政违法案件;(二)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量罚适当,当事人要求听 证的必须组织听证;
(三)事实未查清的,不能作出行政处罚;(四)无法律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
(五)无包庇、纵容违法活动或者降格处理、以罚代拘、代劳等现象;
(六)无利用职权对当事人加重处罚的现象;
(七)处罚准确率达到98%以上。
第十九条 办理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案件:含劳动教养和少年收容教养的审批、投所、所外执行的考察、各种统计报表。
第二十条 办理劳动教养和少年收容教养案件的考核标准:
(一)办理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案件严格掌握范围及对象,不纵不枉;
(二)无将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案件作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决定的现象;(三)无升格或降格劳教处理的现象;(四)无滥用劳教所外执行现象;
(五)各种报表准确及时,投所率不得少于决定劳动教养总数的85%,办理审批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案件准确率达到95%以上。
第二节 刑事执法
第二十一条 受理案件、立案侦查:含公民或单位报警、上级交办、督办、协查和其他部门移交以及公安机关自己发现的违法犯罪案件等。
第二十二条 受案立案的考核标准:(一)及时受理公民或单位报警,严格按照规定登记;
(二)处理报警及时,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如实立案;
(三)经审查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告知当事人不予立案的理由;
(四)经审查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依法办理移交手续;(五)无私下“销案”或不如实立案的现象。
第二十三条 采取刑事强制和侦查措施:含拘传、拘留、监视居住、取保候审、人身及住所搜查、提请逮捕、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以及侦查中扣押物证、书证和查询冻结存款汇款等。
第二十四条 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的考核标准:
(一)采取的强制措施,程序合法,对象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二)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审批程序并严格依法执行;
(三)按照法定程序采取侦查措施,确保犯罪嫌疑人人身、财产合法权益。无违法使用侦查措施现象;
(四)无以刑事强制措施代替刑事、行政处罚现象;
(五)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准确率达到95%以上。
第二十五条 依法监管和执行刑罚:犯罪嫌疑人捕后的羁押,对判处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缓刑,余刑一年内罪犯的执行和对监外执行、假释等罪犯的监管。
第二十六条 监管和执行刑罚的考核标准:
(一)各种监管制度健全,对监管对象的管理措施落实;
(二)羁押场所无“牢头狱霸”、无漏管、脱管及罪犯逃跑事件;
(三)监管对象违法犯罪的,依法作出处理。
第三节 执法监督
第二十七条 有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含以追究领导责任为核心的错案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为主要形式的执法检查制度;以法律把关和案
件审核、行政复议、现场督察以及依法处理信访、申诉、控告为主要内容的防范和减少执法失误的监督制约制度;重大执法违法事件的报告制度;上级交办、督办和协办案件的落实制度;国家赔偿案件的理赂等六项制度。
第二十八条 执法监督的考核标准:(一)政工、纪检,监察、督察、法制和信访婷部门切实发挥监督职能作用,(二)及时发现、纠正错案和执法失误;(三)依法完成执法办案任务,严格执行上级执法指令、复议决定和生效的行政裁决;(四)严格按照领导责任制和错案责任沮究制的规定,追究执法中的违法责任;(五)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受理并查处公.民和单位提出的申诉、控告、国家赔偿请求;
(六)办理复议案件和申诉控告案件准确串达98%以上,息诉事达到900,6以上,错案追究(纠正)率和国家赔偿准确率达到98%以上。
第四章 执法责任制保障措施
第二十九条 对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校,根据执法办案的质与量确定考核标准和奖惩的兑现。考核考评以日常考核为主,与年终岗位目标考核相结合。
第三十条 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日常考核,要通过建立本单位执法档案,将发现、纠正、查处执法办案中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事件)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考校的主要依据。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年终考核,要纳入公务员和岗位,目标考核,把考核的结果作,为各级公安机关领导、业务部门(警种)负责门人和岗位民警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并与立功创模、评选优活动紧密结合。
第三十一条 落实责任制不力,执法状况较差,执法办案中发生重大违规、违纪、违法事件或者多次办错案的单位及部门,除追 究领导责任外,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当年不得评为先进。如上一年被评为“执法先进单位”的,公开撤销其执法先进荣誉。
凡连续两年没有达到执法责任目标的,分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分别向本单位广大民 警和上级公安机关作出检讨,扣发其次年全年岗位津贴,用于表彰和奖励执法先进单位和个人,并视情况予以调整工作或作出其它 处理。
第三十二条 岗位民警在执法办案中发生一次违规、违纪或违法事件,扣发一个季度岗位津贴;发生二次扣发半年岗位津贴;办错案件的,在本级公安机关通报批评,造成重大错案的全;区通报批评,并扣除全年津贴,追究相应责任。
岗位民警连续两年没有达到执法责任目标,或者执法存在问题较多,停止职务并按照有关规定换岗,集中培训直至辞退。
对因故意或过失造成重大错案的,依照错案责任追究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三十三条 各级公家机关应当建立评选“执法先进单位”制度,对执法优胜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执法成绩突出的个人,在立功、评模、晋职、晋级、晋衔时予以倾斜。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四条 《公安机关在执法办案中共同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章》(附件 一)、《公安机关各业务部门(警种)在执法办案中依据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章》(附件 二)。
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试行)由公安厅法制处负责解释,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第三篇:攀枝花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攀枝花市政府令
第72号
《攀枝花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已经2005年5月24日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
市长:孙平
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攀枝花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机关是指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及其具有执行法律、法规、规章职责的政府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依法确定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明确执法职责,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并进行考核和给予奖惩的制度。
第三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市人民政府负责全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所辖区域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市和县(区)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 执法制度
第四条 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应依法确认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主体资格,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条 行政执法机关的主要负责人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将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职责,具体落实到执法岗位和执法人员。
第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执法程序,制定和完善保障其实施的具体办法。
第八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组织进行公共法律和专业知识培训,执法人员经考试、考核合格,取得行政执法资格并领取行政执法证件后,方可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第九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将法定的执法范围、职责、标准、条件、时限、程序、收费等公诸于众。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罚没财物收缴管理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收缴管理制度,实行罚缴分离、收缴分离。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投诉、举报和案件回访制度,依法受理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投诉、举报。
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实行执法和监督相分离。第十三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执法情况报告制度。市和县(区)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应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行政执法情况。
第十五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根据实施行政许可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对其实施的每一项行政许可拟定实施办法,并按规定备案。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已设立政务服务中心的,行政许可事项应当在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集中办理,有关行政执法机关不得再在其他场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
第十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建立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制度,对其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宣传。
第三章 执法规范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相抵触;
(二)不得设定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
(三)不得设定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事业性收费、集资、登记等项目或将备案改为审批;
(四)按规定程序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主体资格合法、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依法作出处理。
第二十条 行政执法人员履行行政执法职责时,必须持有合法有效的执法证件,并向行政管理相对人出示。
第二十一条 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执行已废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继续执行已取消的行政许可事项或颁发已取消的证照;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拖延不办;
(四)无法律、法规依据,将行政审批及资格、资质认证、培训作为企业登记办理条件;
(五)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对已取消、降低标准的收费项目,仍按原项目、标准执行;
(六)无法定依据实施行政处罚或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
(七)违法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八)使用、损毁扣押的财物或逾期不作出处理;
(九)以罚款代替其他行政处罚或对依法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十)在实施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为中,谋取不正当利益;
(十一)行政执法机关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投诉、举报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对复议申请不依法受理或受理后拖延不办;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二条 行政执法机关不得对行政执法工作岗位和执法人员下达罚没收入指标,不得将罚没收入与行政执法工作岗位或执法人员经济利益相联系,不得将法定职责以各种形式转化为有偿服务,不得截留、私分或变相私分罚没收入。
第二十三条 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罚款或者没收较大数额的违法所得、非法财物的,应当在作出决定之日起日内将处罚决定书和必要的15说明材料抄送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和上一级行政执法机关备案。
第二十四条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应制作规范的法律文书,依法送达当事人,并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
第二十五条 行政执法机关依法作出的行政行为,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和撤销。
第四章 执法监督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法制工作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关,具体负责对下一级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的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第二十七条 行政执法监督机关采取下列方式对行政执法行为予以监督:
(一)现场检查、重点和专项调查;
(二)调阅执法案卷和其他有关文书;
(三)对执法人员进行抽查考核;
(四)受理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申诉、投诉和举报;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方式。
第二十八条 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行政执法监督机关应制作《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通知该行政执法机关自行纠正或者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予以撤销。
第二十九条 行政执法机关在收到《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后,应当执行,并在接到监督决定书之日起日内,将执30行情况报告行政执法监督机关。
第五章 奖 惩
第三十条 市、县(区)法制工作部门应当在每年年底会同本级政府目标督查办等部门,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本级政府所属的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进行考核,其成绩
纳入政务目标管理。对考核取得优秀的单位,分别由市、县(区)人民政府表彰;对考核不合格单位,应通报批评,并取消当年目标管理奖金;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第三十一条 对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进行年终考核的重点是: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情况;
(二)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程序、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文书规范情况;
(三)执法人员接受培训、持证上岗以及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情况;
(四)执行《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的情况;
(五)行政执法过错行为责任追究情况。
第三十二条 对符合国家公务员奖励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奖励。
第三十三条 行政执法机关违反本办法的规定,由市或县(区)人民政府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对其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 行政执法人员违法执法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或有关主管机关责令改正,可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暂扣行政执法证件或责令离岗培训;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行政执法证件,并由主管机关视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五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违法执法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政执法机关应依法予以赔偿;行政执法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执法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8年1月9日由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制定的《攀枝花市行政部门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市政府令第10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甘肃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甘肃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甘肃省人民政府第15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使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行政,履行法定职责,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证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或者依法委托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执法机关),必须依照本办法建立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
第三条 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依法确定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对行政执法工作目标实行量化考核的工作制度。
行政执法过错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作出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和失职行为。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实施和监督考核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本机关及其直属派出机构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实施和监督考核工作,并对本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进行指导。
被授权或受委托的行政执法组织应按照上级主管机关或委托机关的要求建立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并接受其监督考核。
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地县行政执法机关,在按照上级行政主管机关的要求建立和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同时,应接受同级政府的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本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
第五条 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社会主义法制统一的原则,行政执法必须做到合法、公正、廉洁、高效,保证律、法规、规章在本行政区域、本系统正确有效的实施。
第二章 行政执法机关责任
第六条 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必须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执法职责分解落实到各内设机构、执法岗位和每个执法人员,确定执法权限、责任和目标,并制定具体的考核、奖惩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
第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行政执法人员熟悉本机关负责执行的和配合有关机关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
第八条 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强制措施等行政执法行为,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
第九条 行政执法机关对本机关职责范围内符合法定条件的各项申请,应当及时办理;对不符合法定条件或不属于本机关职责范围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或移送有关机关办理。
第十条 两个以上行政执法机关实施同一法律、法规、规章的,应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职责划分不明确的,应及时报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依法确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主要行政执法机关需与其他行政执法机关配合执法的,主要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主动同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加强联系,搞好衔接,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应当积极配合。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机关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制定规章或规范性文件超越法定权限,擅自规定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收费等项目或不按规定报送备案;
(二)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申诉、举报不及时受理或拒绝、推诿;
(三)不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或无故拖延;
(四)具体行政行为不合法或明显不当;
(五)违法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履行义务;
(六)对下属行政执法机构、人员擅自规定罚没款或收费指标;
(七)不实施罚缴分离制度,将罚没收入与行政执法机关的奖金和经费挂钩;
(八)不及时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决定或者判决、裁定;
(九)任用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十)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报告、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行政执法公示等各项制度。
第十三条 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建立的各项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应当向上级主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的法制工作机构备案,接受监督和指导。
第三章 行政领导与行政执法人员责任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由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的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制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二)负责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和勤政廉洁教育;
(三)负责组织落实行政执法监督的各项制度;
(四)及时协调解决行政执法中的矛盾和问题;
(五)组织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重大行政处罚等案件的讨论并作出决定;
(六)带头严格执法,支持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第十五条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第十六条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并领取行政执法证件后方可上岗执法。
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必须出示国家或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国家规定着装的必须着装整齐。
第十七条 行政执法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泄露国家秘密,损害国家利益;
(二)贪污受贿,徇私枉法;
(三)隐瞒、伪造证据;
(四)失职渎职,滥用职权,打骂、刁难群众,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五)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六)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七)对提出申请、申诉、举报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打击报复;
(八)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第四章 考核与监督
第十八条 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对所属行政执法机关、内设机构、直属派出机构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的情况进行考核,并纳入本机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对行政执法人员考核评定政绩和奖惩、任用、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所属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监督考核,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效果;
(二)执法行为和执法程序的合法程度;
(三)行政措施、执法文书、执法案卷等规范程度;
(四)执法人员的政治、法律素质和勤政廉洁情况;
(五)人民群众和行政管理相对人对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评价和意见。
第二十条 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对内设机构、直属派出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进
行考核或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本办法第二章、第三章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
(二)行政处罚实施情况(包括处罚案件数量、处罚种类、罚没数量、上缴情况)和准确率;
(三)行政许可行为审批情况(包括审批的件数、批准率与驳回率等)和准确率;
(四)行政性收费情况;
(五)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情况;
(六)对行政行为提出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诉讼的情况。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监察、人事、财政、审计等机关,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权限,配合同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具体组织开展对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检查、指导、评议、考核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工作。
第二十二条 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责任,应当自调查之日起半年内处理完毕,并将处理结果报上级主管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二十三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并对其违法行为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申诉或举报,有关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受理或认真查处。
第五章 奖惩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执法机关中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取得显著成绩的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活动,具体事务由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办理。
本机关内设或直属执法机构中,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取得显著成绩的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由本机关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行政执法机关,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
评、责令改正或追究其主要行政负责人的责任:
(一)违反本办法规定不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
(二)包庇或对违法责任人查处不力,产生不良后果的(三)本机关违法问题突出或发生重大违法行为的;
(四)有本办法第十一条所列行为之一的。
第二十六条 有本办法第十七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行政执法人员,按照《甘肃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理;情节严重的,按照行政执法人员管理权限,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十七条 行政执法人员因故意造成国家赔偿的,个人承担全部费用;因重大过失造成国家赔偿的,应当按照损失额的3-5%的标准向直接责任人或有关负责人追偿,但最多不得超过5000元。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各部门派驻本省的行政执法机关,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九条 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措施。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应当将本人依法行政的情况作为述职的主要内容。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行政执法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执法权的组织,应当在每年12月底前,将本单位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情况报告上级主管行政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实施中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财政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财政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一切政府机关都要必须依法行政”的要求和实施《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规范本局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本局行政执法责任主体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行政执法责任制,以现行科室、人员、岗位职责确定其执法责任、执法任务和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行政执法责任制适用本制度规定的行政执法责任主体。
第四条本行政执法责任制包括执法责任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组织、执法责任、行为规范、执法监督等内容。
第五条行政执法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应当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及合法、适当、公开、公正、高效的原则。
行使各项职权,必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坚持有错必纠。
第二章执法责任主体
第六条本制度规定的执法责任主体包括:
l、局机关内设各行政执法科室: 办公室、预算科、行政事业科、农业科、社会保障科、基建投资科、综合科、企业科、统计评价科、监督科、会计科、晋城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人事教育科。
科室在行政执法和施行各项职权过程中,应当履行《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第八条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所有职责。
2、局机关从事财政行政执法活动的所有执法人员。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符合《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条件和履行其规定的职责。
3、受托组织。
受托组织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条件,并遵守其相关规定。
第三章执法依据
第七条本局是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财政收支、财税政策、国有资本金基础工作,实施财政监督和对国有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综合经济部门。其执法依据为:
(一)单独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国
务院关 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山西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山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等财政法律、法规和规 章。
(二)共同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国家金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配合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山西省预算监督条例》、《山西省规章和规章性文件备案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四章 执法组织
第八条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局长为副组长、有关科室的行政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督科,具体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日常工作。
第九条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局长对全局的行政执法工作承担领导责任;主管副局长对所分管科室的行政执法工作承担领导责任;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对本科室的行政执法工作 承担主管责任;具体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执法人员是行政执法直接责任人,对本人的行政执法行为承担直接责任。
第十条分解落实执法责任。具有行政审批、登记、许可、处罚等行政执法职责的局内有关科室要根据职能划分,明确本科室所负责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将执法依据、执法标准、执法责任、执法监督等分解落实到各个执法岗位,明确行政执法责任。
第五章执法责任
第十一条贯彻执行国家财政、税收、宏观经济等各项方针、政策,在法律、法规、规章范围内制定本市或市本级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二条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全市财政发展战略和编制中长期财政规划,调查研究全市经济运行和财税政策执行情况,参与制定全市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第十三条 拟定全市财政收支指导计划,编制、审核、汇总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和财政总决算;组织和监督市本级预算执行,并办理市本级预算调整申报和预算追加追减等具体事项;分析、预测全市经济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第十四条 监督管理地方财政收入,拟定市对县财政管理体制及市本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合理调度资金,监督管理财政性资金的投放使用;搞好全市财力的综合平衡。
第十五条 审批市直单位部门预、决算;研究提出市本级财政资金的安排项目,监督其预算执行。
第十六条参与或组织农业、教育、科技、住房、社会保障、基建投资、劳动工资、物价、国有土地使用、经济贸易、行政审批、农村税费、国有企业、政
府采购、国库集中支 付等制度改革;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并加强资金使用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利用财政杠杆对全市经济运行和国民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控。
第十七条管理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各项罚没收入,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收支两条线”工作。
第十八条负责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企业效绩评价,组织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确认,加强对国有资本运营和公共资源的监管。
第十九条参与全市产业政策的制定及调产、技改项目的论证、评审、验收工作。
第二十条负责全市彩票市场的监管和财政系统国债的发行、兑付工作。第二十一条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计划),委托和监督管理政府采购活动,受理本级政府采购投诉事宜。
第二十二条负责全市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国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第二十三条监督管理和指导全市会计工作,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制定和完善全市会计管理工作的具体办法、制度和措施。
第二十四条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
第二十五条制定全市财政教育规划,组织业务培训工作,做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第二十六条承办市政府和省财政厅交办的财政管辖范围的其它执法事项。
第六章 行为规范
第二十七条根据以上执法责任制定以下行政执法行为规范。
第二十八条行为规范标准主要包括:
(一)基本标准
1、要依法行政。一切行政行为必须以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做到行政行为主体、内容、形式均合法,且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局内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及受托组织要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
2、要合理行政。对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政行为人可以自由裁量的事项,必须在法定界限内综合考虑社会现实、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做出合理的决定。
3、实行执法资格制度。执法人员必须是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及所属执法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执法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取得行政执法证件,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4、坚持重大执法事项集体讨论决定。本局的重大执法事项,有关执法机构要将有关材料及办理意见提交局长办公会议或由主管领导召集有关人员集体讨论决定。
5、实行行政执法案件登记制度。行政执法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理等情况都要进行登记,做到存档资料齐全,案卷保存安全完整。
(二)抽象行政行为标准
1、本局的抽象行政行为是指本局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上级其他规范性文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
定、办法、规则、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行政行为。
2、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有明确的依据,符合法制原则和科学的要求。3、制定规定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
4、本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按规定的程序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报市政府或省财政厅批准的,报经市政府或省财政厅批准后方可颁布。
(三)具体行政行为标准
1、做出审批、登记、许可、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做到事实清楚,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符合法定的权限,程序合法。处罚决定,还必须做到证据确凿、充分,处罚适当。
2、局内科室必须以财政局名义而不得单独以内部执法机构名义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本局依法需要委托其他组织执法的,须签定行政处罚委托合同,受托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并对市财政局负责。
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应具备一定形式的,该具体行政行为应当采取法定形式。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期限规定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
5、各科室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提交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组讨论决定。各执法机构在发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应及时将相关材料送局监督科,由监督科将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报市政府和省财政厅备案。6、各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要出示表明执法人员身份或者公务的专用证件。
第二十九条行政执法科室、行政执法人员及受托组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除不得有《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规定禁止的行为,还应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1、编制财政预算不得违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列赤字的原则,不得发生寅吃卯粮现象。
2、在编制财政预算过程中,规定应列入预算的收入,不得隐瞒、少列。
3、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及时足额的征收应征的财政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征的财政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财政资金。
4、在预算执行中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管理,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不得乱开支出口子,不得办理无预算,无请拨单,无审批意见,超预算和改变预算用途的拨款,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行政执法主体在进行行政处罚过程中,不得以言代罚,以罚代刑。
6、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金库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动用本级国库库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本级国库库款。
7、办理有关会计事项,不得伪造、变更、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8、办理有关结算事项,不得受理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得违反本局已规定的办事程序和管理规定。
9、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应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对于应当及时受理的事项,不得推诿、拖延,更不得无理拒绝。
10、管理和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和罚没票据,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提供和使用票据。
11、执行公务过程中,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不准参加用公款支付的营业性歌厅、舞会等娱乐场所的娱乐活动。不准索要收受财物礼品;不准敲诈勒索、贪赃枉法。
12、行政执法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得有其它可能影响执法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行为。
第三十条行政执法责任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已规定的程序。在法律、法规、规章无明文规定时,应严格执行本局制定的办事程序,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效率。
第七章 执法监督
第三十一条 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局监督科为本局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负责对本局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依法纠正存在问题。根据实际制定本局行政执法有关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建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各执法机构应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有关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各级人大的监督指导,接受公民、社会团体、其它组织以及舆论的监督。
第三十三条 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行政造成错案的,依据《晋城市财政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晋城市财政局执法过错行政追偿暂行办法》予以追究和追偿。
第三十四条 建立行政执法案件统计报告制度。各执法机构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以及产权纠纷调处等案件,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每年终了后2个月内按有关统计制度规定,向局监督科报送 统计报表。
第三十五条 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本局规范性文件颁发前,有关起草机构应当会签局监督科,局监督科应当严格对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核。
第三十六条 建立行政执法考核制度。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情况列入目标责任制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并与奖惩挂钩。考核实行执法岗位、执法科室、分管领导三级执法考核。
第三十七条 执法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①掌握和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
②履行岗位职责及达到工作标准的情况;
③遵守执法程序和工作制度的情况;
④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
⑤行政执法工作的量化、细化情况。
第三十八条 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
①定量考核:对有量化指标要求的科室,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定量考核。②定性考核:对没有量化指标要求的科室,行政执法工作实行定性考核,每一进行一次考核、评议。
③日常考核:行政执法人员要按要求随时填写行政执法记录册,行政执法办公室随时对执法责任人进行检查、抽查,并对检查结果记录在案。
④考核:在定量、定性、日常考核的基础上,行政执法办公室每年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一次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按“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档次,提出考评意见。
第三十九条 建立行政执法奖惩制度。考核评议结果是行政执法人员奖惩的重要依据。局机关对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成绩 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被评议为“不称职”的个人要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责令其限期改正;对在执法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或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单位 和个人要依法查处。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