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骨科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护理
骨科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护理
外固定支架现已成为骨科相应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骨外固定技术是通过经皮穿针和体外连接器将相邻骨段或肢体连 接,并在骨折断端基本解剖复位后使其达到稳定固定,为骨折 愈合提供所需的生物力学环境,能满足患者功能康复锻炼需 求,是一种良好的骨科手术治疗技术。此法既不是内固定,也不是外固定,但却起到过去内固定和外固定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手术前后的护理相当重要,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并 发症的发生,使伤肢尽快恢复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多由于突发事件引起骨折,常感到 非常紧张和恐惧,对骨折后伤肢功能的恢复痊愈有顾虑。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安慰、关心患者,告诉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优点,并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解除 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和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 做好患者全身情况的检查和准备,包括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心、肺、重要脏器 功能的检查,X 线片。完成常规药物的皮肤敏感试验。
2.1.3 患肢的固定 骨折患者骨折断端在移动时极易使 邻近的血管神经受到二次损伤,多数开放性骨折的患者伴有神 经血管损伤,所以搬运时须用夹板或石膏托做临时固定,防止 加重周围组织损伤。
2.1.4 皮肤准备 手术前去除手术区域毛发、污垢和表面 携带的细菌。因四肢皮肤生长着大量的毛发,隐藏着大量的污 垢和细菌,再加上有一些开放性伤口,极易引起术后伤口的感 染。所以术前应严格备皮和清洁皮肤,备皮范围为骨折部位上 下超过 2 个关节,并向上下远侧延伸 6 cm。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 患者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后,密切观 察生命体征,术后平卧 6 h,禁食禁水 6 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 察术后大小便情况等。
2.2.2 体位 保持患肢抬高位,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 流,减轻肿胀。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 30°,下肢骨折 术后用薄枕垫于腘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 20°~30°。
2.2.3 患肢的观察 术后早期应观察患肢远端动脉搏动,皮肤颜色、温度,是否有瘀血、肿胀,感觉运动功能及术区周围 肿胀是否进行性加重,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妥善处理。本组病例术后患肢远端血供良好,感觉运动功能正常,无血管、神经损伤。
2.2.4 外固定支架有无松动 术后定时检查支架牢固程 度,各螺丝钉及固定针的松紧度。保持其稳定、牢靠,保证切实 可行的功能锻炼,以免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由于外支架的 松动而导致骨折部位移动,影响骨折的愈合。
2.2.5 预防针道感染 由于外固定支架的螺针直接与体 外相通,容易继发感染,所以应重视针孔护理。保持针道干燥是 防止针眼感染的有效措施,所以应保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 时针眼处无菌敷料换药,用 75%酒精滴针眼 2 次 /d,并用消毒 纱布覆盖,切忌用碘伏制剂清洁,因为碘会腐蚀金属。可用 2 cm~ 3 cm 敷料垫在支架与皮肤之间,防止针孔处皮肤与外固定支架 接触。本组病例中有 2 例发生针眼处渗血,因发现及时,每天用 无菌棉签擦拭针眼,用 75%酒精滴针眼 2 次 /d,针眼处换无菌 敷料。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没有发生针眼感染。
2.2.6 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锻炼能预防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利于伤口的早期愈合,且能刺激骨折处的骨痂生长,利于骨折愈合。因此应耐心说服 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克服疼痛,加强主动肌肉收缩训练。护理人员必须鼓励和协助患者做肢体肌肉的主动伸屈锻炼,加强 骨折远近端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
2.2.7 出院指导 嘱患者及家属注意保护外固定支架,防止外力碰撞,不能自动拆卸或松动固定支架的螺丝钉,以免引起支架松脱,导致骨折移动畸形;保持针孔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第二篇:骨科外固定架患者护理床边查房
患者姓名:孙敏富,男,52岁,因“右大腿外伤外固定术后十个月”与2012年3月14日入院。
患者十个月前因车祸致右大腿受伤、出血、就诊外院,诊断为右股骨干骨折,股动脉破裂、失血性休克,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股动脉修补术,后因右下肢肿胀转入我院,先后行右下肢血管探查、右下肢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右大腿清创左大腿取皮植皮术,于一个月前取下右大腿外固定架,摄片提示“右股骨骨折不连伴骨缺损”经过检查拟“右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伴骨缺损、左大腿创面不愈合”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术前专科检查:右下肢肿胀明显,皮肤粗糙,右大腿中下段压痛,右侧膝关节强直屈曲障碍,右侧髋关节外展,内收受限明显,右下肢血运一般。辅助检查:右侧股骨正侧位片:右股骨中下段骨缺损。
患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给予术前指导于3月1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股骨复位Ilizarov架固定植骨,左大腿植皮术”,术毕安返病房,右下肢Ilizarov架固定在位,左侧髂骨取骨处左大腿植皮区敷料包扎好,左下肢切口引流管一根接负压引流通畅,右下肢切口引流管2根接负压引流通畅,给予抬高右下肢,右下肢末梢血运正常,术后留置尿管,并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测,并给予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指导患者及家属术后6小时内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家属用干棉球湿润患者口唇,按摩受压部位,术后当日晚患者体温39℃,遵医嘱给予消炎痛栓100mg纳肛,并嘱给予温水擦浴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范围,6小时后给予饮食指导,协助翻身,术后第一日患者精神状态好,右大腿Ilizarov架固定在位,定眼酒精纱布包扎,右下肢血运好,左侧大腿敷料包扎完整,无渗血,左下肢末梢血运好,继续遵医嘱给予抬高右下肢,以利于消肿,心电监测生命体征较正常,遵医嘱停吸氧停心电监测。术后第二日遵医嘱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8g/L,患者面色较苍白,术后第三日遵医嘱给予输红细胞600nl,输血过程无不良反应发生,同时左下肢引流管拔除,右下肢已经拔除一根引流管,镇痛泵已拔除。双下肢末梢血运正常,继续抬高右下肢。患者术后3日未解大便,给予饮食指导。
所存在的护理问题有:
1、疼痛 与骨折不愈合手术有关(已解决)
2、体温过高与发热有关
(已解决)
3、知识缺乏 与缺乏术前术后相关知识、Ilizarov架的相关护理知识、肢体功能锻炼知识有关(正在解决)
4、有继发感染的危险 与留置各种管道及使用外固定架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手术创伤失血,及缺乏营养知识有关
6、便秘——与三日未解大便有关
7、自理缺陷——与骨折术后有关
8、废用综合征——与缺乏肢体功能锻炼有关
第三篇: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1.搬动患者(脊柱外伤搬运法)至手术室,带手术X片。2.不换床行麻醉,同时手术床准备棉垫。
3.麻醉成功后轴线翻身到手术床,保持腹部悬空(下胸廓及髂嵴放置棉垫)及外生殖器勿受压,注意双侧等高,下腰椎手术封会阴。
4.定位(髂嵴连线—L4;髂后上棘—S2;肩胛下角—T7;肩胛冈—T3;),确定手术切口,划线.5.作后正中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棘上韧带,经棘突左、右侧入路剥离显露椎板至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骨膜下剥离,全电刀),勿过深,渗血明显可脑棉压迫。确定椎弓根螺钉入点(腰椎为上关节突外缘切线与横突中点连线交点,若关节突增生或解剖位置破坏可采用人字嵴定位或显露椎弓根),咬除关节突,用开路器经双侧椎弓根向椎体各攻入椎弓根螺钉(45X65MM或术前测量),注意进针角度深度,避暴力进针,最好不要穿透前缘皮质骨,探针探查针道情况,尤其是内侧和下缘,置入螺钉,必要时可攻丝,模棒测量钛棒长度,预弯,配置内固定装置,进行撑开、复位。固定,经C形臂影像透视证实位置理想。再次检查内固定稳定性。
6.全椎板减压,咬除棘突,神经剥离器先剥离上椎体黄韧带,硬脊膜有粘连先分离,若有破裂需用微乔线修补,探查神经根及椎体后缘,脊髓走行及椎体弯度是否恢复,出血处明胶海绵,脑棉压迫。
7.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植骨处可明胶覆盖,彻底止血后,清点器械、纱巾无误,上横联结,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闭切口。予以包敷。
8.术毕,协助搬动病人。
第四篇: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小夹板外固定护理常规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3.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4.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或所需特殊体位。5.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厘米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调整。
6.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7.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即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8.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持小夹板的清洁。9.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给予具体指导。
第五篇:可降解骨科内固定材料的研究进展
在矫形骨科领域内,内固定材料及骨缺损的结构重建方面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观念不断受到新的挑战。当前治疗骨折及骨缺损的内置物基本上是金属物,如金属板、螺钉、髓内针等,其固定坚强,可保证肢体术后早期功能练习,尤其是负重肢体,疗效可靠,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是骨折及骨缺损治疗方法上的一个飞跃[14]。但是,传统的金属植入物需要需要二次手术,然而其主要缺点有:(1)骨愈合后需再次手术取出,增加病人经济上、心理上及身体上的负坦。(2)增加手术感染率。(3)由于金属内置物可产生异物反应和应力遮挡效应,导致骨质疏松和骨萎缩,日久骨质变脆,影响愈合骨的机械性能。(4)金属物松动和蚀损导致炎性反应,对周围软组织和骨组织产生慢性刺激,造成溶骨,引起临床症状。因此,自六十年代后期,许多科学家纷纷探索开发生物降解可吸收骨科内置物。
最早的研究是在颌面及下颌外科领域中进行的。Schmit和Polistina(1969)首先将聚乙醇酸(PGA)用于兔和狗的实验性骨折固定材料[1,2]。Tormala[3,4]和Rokkanen[2](1984)首先将其应用于临床。用聚乙醇酸(PGA),聚乳酸(PLA)及聚二氧杂环已酮(PDS)等制成各种棒、针、螺针已商业化,目前全世界临床应用约4 000余例。笔者就骨科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的生物降解性、相容性、机械性能等30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指出当前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1,可降解骨科内固定物必须符合几个一般性和特殊性要求
一般性要求是:材料必须无诱变性、无抗原性、无致癌性、无毒、无致畸性,并具有防腐性和组织相容性。降解产物最好是水溶性小分子,并可自然地进行代谢;降解产物在细胞外液分解,通过肾和肺排泄。特殊性要求是:(1)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及适当的强度衰减,生物降解材料作为组织长入或骨折固定支架,其最低力学性质需维持到缺损组织再生为止。(2)适当的降解率,后期材料逐渐分解,将应力转移至愈合骨,防止骨矿物质及骨组织的强度减少。(3)材料本身及其降解产物不干扰骨及软组织再生,甚至加速组织愈合。第一代的骨科生物降解可吸收内置物强度不够,不能用于骨科临床。后来,Tormala等[1~5](1987)发展一自身增强技术,大大地改进了生物降解内固定物的强度,已能满足临床松质骨骨折固定和动物皮质骨骨折或截骨固定的需要。随后各国科学家通过控制制造过程或成形强化复合而极大地改进了材料总体力学性质。目前常用的制作过程和增强技术有:¹注模(injection mold);º熔体铸模(melt-mold);»热压铸模(hot compression mold);¼熔体纺丝;½热拨丝;¾高温高压烧结法。由于对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当前可用于骨科的生物降解可吸收聚合物大
2,内固定材料的发展以及应用现状 2.1,